山东医药

 


述评

  • 对视神经脊髓炎的新认识

    吴哲;

    <正>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同步或相继的出现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在过去的10 a里,一直存在一种

    2011年04期 v.51;No.738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偏头痛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曹静;樊永平;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5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测试,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偏头痛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和PSQ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健康对照组得分明显高于偏头痛组,两组在活动、日常生活、健康、前景及生活质量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均较差,今后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2011年04期 v.51;No.738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卒中改良分型的研究

    方瑞乐;马跃涛;王拥军;

    目的分析该缺血性卒中改良分型(简称K-TOAST分型)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以及各卒中亚型的比例,并与传统TOAST分型进行比较。方法 408例患者接受了前瞻性的全面脑血管检查,由2名神经内科医师独立进行了K-TOAST和TOAST分型,比较这两种分型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及各亚型的构成比。结果 K-TOAST分型里比例最高的亚型是动脉粥样硬化型,其后是小动脉疾病、原因不明型、心源性栓塞型和其他病因型。传统TOAST分型分别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疾病、原因不明型、心源性栓塞型和其他病因型。新分型系统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83(P<0.01)。结论 K-TOAST分型可减少原因不明型卒中患者数量,具有良好的观察者间一致性。

    2011年04期 v.51;No.738 6-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踝肱指数评价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李燕;丁一妹;朱平;李小鹰;

    目的通过测量踝肱指数(ABI)评价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PAD)的患病情况,并对发生高血压和PAD的共同危险因素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264例,按ABI<0.9者入选PAD组(88例),ABI≥0.9者为非PAD组(176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ABI、BMI、共患病情况及是否吸烟等指标。结果 264例患者中ABI异常88例,检出率为33.3%。PAD组的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的检出率分别为77.27%、35.22%、51.13%6、5.90%,高于非PAD组的62.50%2、1.59%、33.52%和19.88%,P值分别为0.018,0.025,0.0070,.000。通过PAD患病率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PAD发生率,其合并有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的检出率远高于非PAD高血压患者。ABI可用于早期诊断其下肢血管病变。

    2011年04期 v.51;No.738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瘦素在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赵玉红;吴丽霞;关心;王伟;赵玉岩;

    目的研究高脂肪膳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脂肪组织中瘦素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IR大鼠模型采用高脂肪膳食诱导并经钳夹技术证实。采用微型血糖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生化比色法测定全血葡萄糖、血清胰岛素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杂交分析检测脂肪组织中瘦素的mRNA和蛋白质在IR状态下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肪膳食喂养4周后,实验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较对照组降低,FFA、体质量、全血葡萄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脂肪膳食诱导的IR大鼠脂肪组织中瘦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高脂肪膳食可诱导大鼠产生IR,并增强脂肪组织中瘦素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瘦素可能是参与调节脂肪—胰岛轴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1年04期 v.51;No.738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替米沙坦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体脂、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黄国秀;余文珊;伍广伟;谭文芳;李建英;叶伟林;温建东;陈健;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体脂、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BMI≥25 kg/m2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给予替米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干预,观察干预前后BP、BMI、腰臀比(W/H)、TC、LDL-C、TG、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12、24周两组BP均下降(P<0.01),干预后24周观察组W/H、TGI、RI、hsCRP下降(P<0.01或P<0.05)。观察组IRI、hsCRP的变化与SBP、DBP、BMI、W/H、TG等呈直线相关。结论替米沙坦除良好的降压外,有一定的减轻腹型肥胖、控制TG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2011年04期 v.51;No.73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p38MAPK介导Ghrelin对TNF-α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CP-1 mRNA表达的抑制

    郭闻师;丁丽颖;单海燕;李健;

    目的探讨Ghrelin对TNF-α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及p38MAPK的作用。方法培养HBMEC,TNF-α组加入不同浓度TNF-α;Ghrelin预处理组先加入Ghrelin预处理1 h后,加入TNF-α。采用RT-PCR法检测MCP-1 mRNA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结果经TNF-α刺激后,MCP-1 mRNA表达明显增强,并呈一定的浓度剂量依赖关系(P<0.05),胞质中的p-p38蛋白表达亦明显增加(P<0.05)。Ghrelin预处理可以减少MCP-1 mRNA及胞质中的p-p38蛋白表达(P均<0.05)。结论 Ghrelin可能通过抑制p-p38通路抑制TNF-α介导的HBMEC MCP-1 mRNA表达。

    2011年04期 v.51;No.738 16-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后腹腔镜气腹对老年患者PaCO_2与PetCO_2相关性及循环的影响

    韩文勇;贾东林;李水清;李民;王军;郭向阳;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期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关系以及后腹腔镜气腹对老年患者术中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ASAⅠ~Ⅱ级。于诱导后10 min、气腹后15、30 min,停气腹后15、30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相应时间的Pet-CO2、PaCO2,求出PaCO2与PetCO2差值(Pa-etCO2)。同时记录相应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气腹后15、30 min,停气腹后15、30 min PaCO2、PetCO2、SBP与气腹前比较均升高(P<0.05,<0.01)。不同时间点PaCO2与PetCO2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老年患者腹膜后腹腔镜手术PaCO2与Pet-CO2相关性良好,PetCO2能较好地反映PaCO2变化。气腹对老年患者SBP的影响明显。

    2011年04期 v.51;No.73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药物洗脱支架与单纯球囊扩张术在急性心肌梗死小血管罪犯病变中应用的对照研究

    李永健;Seung-Woon Rha;党群;金喆;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小血管罪犯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共入选1 364例罪犯血管为小血管病变(靶血管直径≤2.5 mm)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成功PCI治疗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支架组,n=683),单纯球囊扩张组(球囊扩张组,n=681),对比两组患者随访8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支架组与球囊扩张组相比,总病死率显著减低(P=0.049),其他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小血管病变患者即使闭塞血管已再通,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也是必要的。

    2011年04期 v.51;No.738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梗死与血浆Fg水平以及FgBβ-455G/A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张海霞;杨美荣;张江;陈乃耀;王大力;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Fg Bβ-455G/A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及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者102例,比较两组间血浆Fg水平,对血浆Fg、Fg Bβ-455G/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浆Fg水平高于对照组;突变基因-455A(AA、GA基因型)携带者的血浆Fg水平均高于非-455A携带者(GG型);以脑梗死为因变量经过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g水平、-455GA+AA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Fg Bβ-455G/A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具有相关性,血浆Fg浓度、FgBβ-455G/A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1年04期 v.51;No.738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部分免疫表型与CARMA1基因表达、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龙义国;陈玉梅;杨文秀;钟愉;孟青;裴媛媛;

    目的比较CD10、Bcl6和MUM1全阳性和全阴性表达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CARMA1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筛选出27例CD10、Bcl6和MUM1全阳性或全阴性表达的DLBCL病例,检测肿瘤细胞Ki67表达水平,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RT-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CARMA1 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CD10、Bcl6和MUM1全阴性组比较,全阳性组病例Ki67表达率升高,临床分期较晚,中位生存时间缩短,CARMA1 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CD10、Bcl6和MUM1全阳性表达的DLBCL病例的临床过程和预后较全阴性表达组差,CARMA1可能在全阳性DLBCL中存在过表达并参与病变发生发展过程。

    2011年04期 v.51;No.738 25-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慢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实验研究

    宋淑敏;刘铭;彭强;植勇;杨春;

    目的探讨HIV-1来源的慢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在EGM-2培养基中培养。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情况。以HIV-1来源的慢病毒为载体、以GFP基因为目的基因转染EPCs,MTT法检测不同病毒滴度(MOI)时细胞增殖情况并观察转染率。结果单个核细胞经EGM-2培养基培养1周后即分化成EPCs。GFP转染后48 h细胞即发出绿色荧光。MOI 1∶10转染组细胞转染率低于MOI 1∶50组(P<0.05)。MOI 1∶50转染后的细胞与未转染GFP组比较,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P>0.05)。MOI 1∶100组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处于停滞状态。结论采用HIV-1来源的慢病毒载体介导GFP基因转染标记EPCs是可行的。以MOI 1∶50进行转染对细胞生长影响小,转染效率高。

    2011年04期 v.51;No.738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氧疗法联合微生态制剂经结肠途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彭莉琼;耿焱;梁仲惠;

    目的观察三氧疗法联合微生态制剂经结肠途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方法 A组40例,予三氧配合微生态制剂经结疗机治疗;B组40例,采用抗生素配合微生态制剂经结疗机治疗;C组40例,采用单纯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2周的疗效。结果 A、B组疗效均优于C组,且A组疗效优于B组,尤以第2周明显。结论三氧疗法配合微生态制剂经结肠途径治疗腹泻型IBS有效可行。

    2011年04期 v.51;No.738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肺炎链球菌致坏死性肺炎患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舒林华;尚云晓;蔡栩栩;张福会;张晗;马晓雪;相云;杨男;张欢;

    目的研究致1例9岁患儿肺组织坏死的肺炎链球菌(Sp)对该患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肺炎链球菌坏死性肺炎患儿因肺空洞较大,且反复感染,4个月后行左下肺叶肺空洞切除时,将坏死和正常的肺组织标本(1 mm3)置于2.5%的戊二醛中固定。所有标本置于4℃冰箱中待检。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儿童AEC-Ⅱ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在Sp作用下儿童AEC-Ⅱ的微绒毛减少,脱落。板层小体体积增大,排空加强,密度减低。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分布不均,部分肺组织呈纤维化样改变。结论 Sp作用下儿童AEC-Ⅱ的损伤可能导致肺组织坏死和纤维化。

    2011年04期 v.51;No.738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经验交流

  • 云南白药纱袋配合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刘晓华;

    <正>产后出血是分挽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及时采取恰当的止血措施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我们采用云南白药纱袋配合水囊填塞宫腔处理产后出血30例,

    2011年04期 v.51;No.738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技巧探讨

    杨清泉;

    <正>相对于传统阑尾炎开腹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隐蔽美容、患者痛苦小、术中可有效探查全腹、盆腔等优点,而被医师和患者所接受。但仍然有一些并发症发生,特别是由于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处理不当造成术后出血、残端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我

    2011年04期 v.51;No.738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芪白四君子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观察

    孙君雅;王兴华;富志南;蒋淑敏;张桂华;王成杰;段小平;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西医在治疗上以降糖、调脂、合理饮食和运用ACEI、ARB等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源远流长,我们在继承和总结祖国医学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采用芪白

    2011年04期 v.51;No.738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探讨结核菌素试验液与两倍生理盐水稀释后其结果相关性

    吴瑞芹;杨林瀛;赵艳军;孙立新;张庆;

    <正>结核菌素试验是用来测定机体能否引起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广泛应用于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卡介苗接种、化学预防对象的筛选、临床医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等领域。我们在此探

    2011年04期 v.51;No.738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3种脂质体介导法转染大鼠小胶质细胞的比较研究

    许期年;王秀云;左剑玲;王中;

    目的以LipofectamineTM2000为对照,研究GenEscortTMⅠ和GenEscortTMⅢ在大鼠小胶质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毒性。方法分别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GenEscortTMⅠ和GenEscortTMⅢ为载体,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siRNA进入大鼠小胶质细胞。计算转染效率。采用磺基罗丹明B法(SRB)分析转染试剂对细胞的毒性,并研究细胞传代次数、接种密度、脂质体与siRNA的比例及脂质体-siRNA复合物形成时间等对脂质体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 2~3次细胞传代,接种密度为1×105(24孔板)、脂质体与siRNA比例为1∶2.5、脂质体-siRNA复合物形成时间分别为30 min或15 min,转染效率最高。3种不同脂质体介导的GFP-siRNA转染的大鼠小胶质细胞内均有GFP表达,其最佳转染比例下转染效率比较为LipofectamineTM2000组>GenEscortTMⅠ组>GenEscortTMⅢ组(P<0.01);3种转染剂的细胞毒性比较为LipofectamineTM2000组>GenEscortTMⅠ组>GenEscortTMⅢ组(P<0.01)。结论阳离子脂质体GenEscortTMⅠ比LipofectamineTM2000细胞毒性低,转染效率可,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小胶质细胞基因转染载体。

    2011年04期 v.51;No.73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鼠IL-2基因的克隆及其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黄大林;袁桂峰;王鑫;李彬彬;钟江;

    目的构建携带鼠IL-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鼠IL-2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构建重组质粒pFB-CMV-IL-2并予酶切和PCR鉴定;将pFB-CMV-IL-2转化到含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菌中,筛选阳性克隆,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载体Bacmid-pFB-CMV-IL-2,抽提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acmid-pFB-CMV-IL-2转染Sf9昆虫细胞包装病毒;收获完整重组杆状病毒,反复感染Sf9细胞扩增病毒,提取杆状病毒基因组,用PCR验证重组杆状病毒的正确性。结果成功构建鼠IL-2基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结论本试验为进一步在哺乳细胞中表达鼠IL-2基因、开发研究IL-2奠定了基础,同时亦为其他蛋白质的真核细胞表达提供了方法参考。

    2011年04期 v.51;No.73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穿心莲内酯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林海涵;杨苹;贺朝忠;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P)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方面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分两次每次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3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分别用2.5%二甲双胍、0.5%和1%的AP灌胃8周,结束时测定肥胖指数、肾重指数、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肾脏组织制备匀浆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等指标。结果 1%的AP组与糖尿病组比较,空腹血糖、肥胖指数、肾重指数、血肌酐2、4 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下降;肾脏组织MDA含量降低,GSH-PX活性升高(P均<0.05)。结论 AP具有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改善大鼠一般情况,可能增加长期存活率。

    2011年04期 v.51;No.73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肝郁大鼠糖代谢及HPA轴功能变化

    王晓敏;谢斌;周志愉;吴艳军;谭明亮;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肝郁大鼠糖代谢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变化,探讨神经内分泌变化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高糖乳剂加链尿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予慢性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刺激建立2型糖尿病肝郁模型,观察其行为学、血糖、糖耐量、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HPA轴激素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 2型糖尿病抑郁组大鼠的水平和垂直活动减少、血糖升高、胰岛素升高、糖耐量下降,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升高,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下降。结论 2型糖尿病肝郁大鼠糖代谢紊乱,其机理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衡有关。

    2011年04期 v.51;No.73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奥美沙坦酯对心肌梗死小鼠NADPH氧化酶的作用

    张恒;刘是中;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OLM)对心肌梗死(MI)小鼠NADPH氧化酶的作用。方法健康C57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MI组和OLM组。建立小鼠MI模型,OLM组以10 mg/kg剂量每日胃饲,4周时观察各组小鼠病死率及一般状况;AZAN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纤维化情况,TBA法检测心内丙二醛(MDA)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心肌gp91phox、p22phox和p47phox的表达情况。结果 SHAM组和OLM组术后均存活,MI组病死率为20%。与SHAM组比较,MI组心脏AZAN染色阳性区域增大,OLM组较MI组显著降低。与SHAM组比较,MI组心脏MDA水平增高,gp91phox、p22phox和p47phox表达增高(P<0.05),OLM组心脏MDA水平,gp91phox、p22phox和p47phox表达较MI组降低(P<0.05)。结论 MI可激活心内NADPH氧化酶,参与心肌纤维化过程,OLM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起到保护作用。

    2011年04期 v.51;No.738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2例

    凤玮;许建屏;孙寒松;宋云虎;

    目的总结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CABG)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8年12月共完成Re-CABG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心绞痛症状消失。27例患者随访9~107(42.3±31.5)个月,无远期死亡,无再次手术。其中26例随访期间无冠心病相关事件发生,1例术后2个月心绞痛复发,药物可控制。5例失访。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合理应用各项技术和方法,可使Re-CABG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011年04期 v.51;No.738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糖尿病患者CRA血流速度研究

    黄映湘;吕永顺;王艳玲;赵露;

    目的从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了解糖尿病的视网膜血液供应情况。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277只眼)和正常对照组51例(102只眼)应用Acuson-128型超声电脑仪,测量CRA血流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双眼CRA的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时间平均最大流速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眼底病变程度的加重,CRA血流速度有下降趋势。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眼底病变程度与灌注指数、肾病史、病程、吸烟史成正相关(右眼P值分别为0.001 3、0.017 7、0.051 00、.063 6;左眼P值分别为0.104 0、0.025 8、0.058 20、.134 2),与CR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成负相关(右眼P值=0.0112、左眼P值=0.082 9)。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CRA血流情况,协助了解视网膜缺血状况,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诊断提供帮助。

    2011年04期 v.51;No.738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介入栓塞联合外科矫治治疗体肺侧支丰富的法洛氏四联症临床价值

    张继倬;刘福全;韩露;陈兴华;陈杰;

    目的分析评价在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前应用介入栓塞联合外科根治治疗体肺动脉侧支血管丰富的法洛氏四联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6月,对16例体肺动脉侧支血管丰富的法洛氏四联症患者的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先进行有选择的介入栓塞,而后行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结果心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体肺动脉侧支血管56支,行介入封堵45支(80.35%),外科手术结扎6支(10.71%),其余侧支血管未予栓塞或结扎。总栓塞结扎率91.07%,共用弹簧栓子91枚。外科矫治术中回心血量不多,术野暴露良好,体外循环灌注压平稳。术后1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伴有丰富体肺动脉侧支循环的法洛氏四联症患者,在矫治术前行体肺动脉侧支血管栓塞合并结扎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保持术野清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益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

    2011年04期 v.51;No.738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腺垂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刘洋;郎圆圆;汪健;房向东;涂卫平;

    目的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腺垂体激素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17例女性SLE患者及3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血清泌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抗ds-DNA抗体水平,并对其中的76例LN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女性SLE、LN患者的血清PRL和GH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组高于静止期组(P均<0.01)。SLE患者PRL、GH与抗ds-DNA抗体、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LN患者PRL、GH与抗ds-DNA抗体均呈正相关,SLE、LN患者血清PRL与GH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 PRL与GH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SLE、LN发病。

    2011年04期 v.51;No.73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晁志军;朱振丽;葛志华;李俊梅;万立野;毕胜;瓮长水;王跃丽;崔志新;王文清;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与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mCIMT组和CIMT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量表(STEF)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TEF和BI中的10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T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IMT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CIMT。

    2011年04期 v.51;No.73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麻醉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耿恩江;段立华;杨永斌;李风茹;王英;马辉;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开胸手术麻醉对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同期双侧开胸手术分为两组:A组20例,行双侧肺大疱缝扎术;B组20例,行双侧支扩支气管剔除术。患者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并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安静10 min后采集动脉血气并记录该时间点(T0)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作为基础值。插管后分别于双肺通气10 min(T1)、单肺通气10 min(T2)、再次双肺通气10 min(T3)、二次开胸后单肺通气10 min(T4)、双肺通气10 min(T5)采集动脉血气并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两组开胸手术同一时间点以及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动脉血气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各时间点动脉血气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肺部疾病手术患者可安全地实施同期双侧开胸单肺麻醉。

    2011年04期 v.51;No.73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V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节段性收缩功能

    谢芳;黄宇玲;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节段性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60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启动VVI模式,在选取切面上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间左室壁各节段的纵向及径向收缩期峰值速度(V)、应变(S)及应变率(SR)的差异。结果 AMI组梗死节段与非梗死节段心肌V、S、SR均低于对照组正常节段(P<0.01);AMI组梗死节段和非梗死节段心肌V、S、SR从心功能Ⅰ至Ⅳ级依次减低(P<0.01)。结论 VVI技术可客观、定量评价AMI患者的节段性收缩功能,有望成为评价AMI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2011年04期 v.51;No.738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内皮功能的变化

    韩文杰;刘恒亮;康秀芬;康运凯;张颖莹;赵友民;白树鸣;开芸;耿国英;毛磊;吴雷;刘灵芝;柴建文;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冠心病组(B组)、冠心病合并IGT组(C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组)各50例,分别检测血清hs-CRP、NO及ET的水平和baPWV。结果 C组血清hs-CRP及ET水平和baPWV均高于A、B组,ET水平低于D组;C组NO水平低于A、B组,高于D组。C组baPWV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hs-CRP及ET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在IGT期baPWV、血清hs-CRP、NO及ET水平较糖耐量正常期发生明显改变,且此阶段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危险性已明显增加,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异常参与了IGT及其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2011年04期 v.51;No.738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45岁以下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增强的临床意义

    周汉云;曾秋棠;李景东;

    目的探讨我院10 a来<45岁高血压患者肾上腺CT增强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6月~2006年6月<45岁的高血压患者共612例,分为未行肾上腺CT组、CT正常组和CT增生组。收集所有患者卧位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皮质醇(8 am、0 am4、pm)、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AT-1受体抗体、α受体抗体等浓度。结果未行肾上腺CT检测389例,CT增强223例,发现肾上腺增生137例(61.4%);CT正常组与未行CT组卧位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0点皮质醇、8点皮质醇、4点皮质醇、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CT增生组与CT正常组以上检测指标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T-1受体抗体、а受体抗体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45岁以下高血压患者,肾上腺CT增强应作为常规检测方法,以避免漏诊肾上腺增生所致高血压。

    2011年04期 v.51;No.73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分析

    孙亚男;张本恕;

    目的评估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95例可能或可疑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患者每日服用盐酸多奈哌齐5 mg,共48周;治疗2组患者每日服用盐酸多奈哌齐5 mg,共24周,第25~36周隔日服用一次盐酸多奈哌齐5 mg,第37~48周停药;对照组30例,随访共48周。每12周随访一次,评估采用ADAS-cog、ADL、MMSE、CDR量表。结果治疗12、组MMSE、ADAS-co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组治疗后ADAS-cog、ADL、MMSE、CDR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显著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且短期减药、停药不会导致认知功能恶化。

    2011年04期 v.51;No.73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

    苏永臣;王志军;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胃肠道出血(GIB)的发生情况,评价ACS合并GIB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486例ACS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咯雷等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具有溶栓治疗适应证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者,给予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ACS患者GIB的发生并评价其危险因素。随访30 d,评价病死率。结果 486例ACS患者中出现GIB 54例,STEMI组、NSTEMI组、UA组间GIB发生率有差异(P<0.01)。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GIB发生率高于单纯抗凝抗栓治疗的患者(P<0.05);高龄、合并糖尿病、既往发生心血管事件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GIB的发生率明显增高。GIB患者30 d病死率高于非GIB患者(P<0.01)。结论 ACS合并GIB的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临床应加以预防。

    2011年04期 v.51;No.738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AG-1、UGR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王彦云;哈敏文;刘维;殷南昌;

    目的研究BAG-1、UGR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检测130例NSCLC组织与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的BAG-1、UGRP-1蛋白表达情况,并随访进行患者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BAG-1蛋白在NSCLC和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5%和23.33%(P<0.01),BAG-1蛋白在NSCLC内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P<0.05),BAG-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 a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UGRP-1蛋白在NSCLC和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9%和86.67%(P<0.01),UGRP-1蛋白在NSCLC内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UGRP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5 a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BAG-1与UGRP-1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AG-1、UGRP-1蛋白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作为NSCLC早期筛选的一项指标,并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2011年04期 v.51;No.73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疗效的对比研究

    杜全胜;赵鹤龄;申丽旻;闫莉;常瑞利;任珊;

    目的对比研究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例ALI患者分为肺外源性组8例和肺内源性组12例。两组患者均在小潮气量通气及适宜的呼气末正压基础上,在镇静及肌松条件下,行叹气法肺复张。结果通气后两组患者的氧合状态明显改善,静态顺应性明显提高,肺外源性组升高较为明显;通气前后两组PaCO2、pH、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小潮气量加叹气通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及胸肺顺应性,安全易行,对血流动力学干扰较小,对肺外源性ALI效果更明显。

    2011年04期 v.51;No.73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上斜肌断腱术和后部肌腱截除术对A型斜视的疗效分析

    孙卫锋;韩惠芳;吴夕;

    目的探讨两种上斜肌减弱手术即断腱术和后部肌腱截除术对上斜肌功能和A型斜视的影响。方法对27例(45只眼)上斜肌功能亢进伴A型斜视患者分别行上斜肌断腱术和后部肌腱截除术,分别对A征的矫正情况、上斜肌的功能状况、正前方的垂直斜视度和双眼视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上斜肌后部肌腱截除术A征矫正了16.11△±3.50△,断腱术A征矫正了18.11△±3.50△,P>0.05。对于单眼手术患者,上斜肌后部肌腱截除术正前方垂直斜视度矫正了9.21△±4.22△,上斜肌断腱术矫正了9.81△±4.48△,P>0.05。上斜肌后部肌腱截除术的患者术后没有发现如复视、旋位、代偿头位和双眼单视功能的丧失等术后并发症。结论上斜肌后部肌腱截除术和断腱术对伴上斜肌亢进的A型斜视均有效;对于轻中度上斜肌亢进和A型斜视治疗效果好于断腱术,尤其对有双眼单视功能的患者行上斜肌后部肌腱截除术比较安全。

    2011年04期 v.51;No.73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北蔡地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

    马俊岭;孙耀华;郭海英;侯钦午;史历;贺明华;顾正南;黄淑贤;阳晓东;蒋文珍;

    目的探讨上海北蔡地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为OP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北蔡镇3个居委1个行政村共205例60~79岁的老年男性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 Prodigy Advance PA+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老年人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现在体质量、现在体质量指数、饮牛奶史、骨折史及生母驼背史对OP的发病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饮牛奶史、骨折史、生母驼背史、骨科疾病史与OP发病关系密切(P<0.05)。结论上海市北蔡镇老年男性OP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高龄、不喝牛奶且患有骨科慢性疾病,既往有骨折史及生母有驼背史者应注意防治。

    2011年04期 v.51;No.738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联合应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与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施磊;李巍;阎艾慧;姜学钧;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与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226例确诊为轻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单纯应用组胺H1受体拮抗剂盐酸西替利嗪88例,联合应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与生理盐水鼻腔冲洗138例,治疗4周后,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后16、个月症状和体征评分,观察其疗效。结果联合应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与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组治疗1、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4.9%和89.9%,对照组分别为83%和73.9%(P<0.01)。结论联合应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与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轻度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2011年04期 v.51;No.73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市北蔡地区老年女性生理因素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的关系探讨

    阳晓东;史历;马俊岭;顾正南;郭海英;黄淑贤;蒋文珍;孙耀华;侯钦午;贺明华;

    目的了解上海市北蔡镇老年女性生理因素与骨密度(BMD)的关系,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 Prodigy Advance PA+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395例上海市北蔡镇60~79岁老年女性正位腰椎和左股骨近端进行BMD测定。结果绝经初期(1~15 a)腰椎及髋部各部位BMD下降速度较快。绝经年限在16~20 a时,腰椎BMD下降速度减慢,而股骨各部位BMD下降速度仍较快。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调整月经初潮、月经间隔、行经时间后进行偏相关分析以及对生理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都显示:腰椎与髋部的BMD与年龄、绝经年限呈负相关(P<0.01)。行径年限、绝经年龄与髋部各部位BMD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腰椎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相关。孕次与髋部各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但与腰椎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相关。结论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和髋部BMD相关。行径年限、绝经年龄、孕次与髋部BMD相关。

    2011年04期 v.51;No.738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回生口服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许新华;苏进;付向阳;薛峰;黄乔;

    目的评价回生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69例首次确诊且可接受化疗的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皆采用含铂三代一线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或多烯紫杉醇+顺铂)化疗2,1 d为1周期。其中实验组在化疗同时配合使用回生口服液1,0 ml/次,3次/d。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化疗后评价临床客观疗效、毒副反应及临床受益反应,并至少随诊1 a。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4.3%(26/35),临床受益率(CBR)为80.0%(28/35),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5±2.8)个月,生存期为(11.1±5.8)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47.1%(16/34),CBR为58.8%(20/34),TTP为(4.2±2.5)个月,生存期为(8.4±5.3)个月2,组总有效率、CBR、TTP与生存期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但实验组显示出更好的耐受性。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晚期肺癌可获得较高临床受益率,并能延长TTP和平均生存期,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04期 v.51;No.738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腺苷脱氨酶活性在结核性浆膜炎的诊断价值

    蒋翡翎;姚敏;李国栋;潘建华;韩永;陈彬;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在结核性浆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37例结核性浆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5例炎性浆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ADA活性为(52.0±4.5)U/L,对照组为(15.5±3.0)U/L,P<0.05。观察组常规治疗后,胸腔积液ADA活性为(27.5±2.0)U/L,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胸腔积液ADA活性明显增高可作为结核性浆膜炎有效的实验室观察指标之一,值得临床关注。

    2011年04期 v.51;No.738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危重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_(62)P、PAC-1的临床观察

    王春梅;张建;李建新;徐娟;万岁桂;孙雪静;宿英英;沈煜;武欣;卢光;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的变化。方法 68例患者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SIRS组、SIRS组和MODS组。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分别评分;应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通过阻抗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组CD62P、PAC-1。结果无SIRS组、SIRS组、MODS组患者CD62P、PAC-1随病情加重,绝对值逐渐增加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动态监测危重患者CD62 P、PAC-1水平均可反映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

    2011年04期 v.51;No.738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LL基因与FAB分型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赵峻峰;王立新;张秀珑;

    目的研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混合系白血病(MLL)基因与FAB分型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RQ-PCR)技术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MLL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MLL基因重排的发生频率及与FAB类型的关系。对于MLL重排的病例再次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进行化疗,比较不同MLL基因表达水平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MLL-AF6融合基因均为M5型,11例检测到MLL基因,发生率为40.7%。基因重排与缓解率有关。结论 RQ-PCR监测融合基因表达可以有效观察治疗效果,敏感性高;MLL基因重排与白血病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有关。MLL基因重排病例其临床缓解及疗效差,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2011年04期 v.51;No.73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Livin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马桂琴;陆鸿略;刘吉娜;刘淑红;王迎春;邹庆梅;

    目的探讨Livin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下咽癌组织和30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下咽癌组织中Livin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Livin蛋白的表达与下咽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 Livin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下咽癌的发生、发展。

    2011年04期 v.51;No.738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700例健康人双手握力的测定及分析

    张力丹;曹立峰;高志强;贡小英;

    目的调研健康人群双手握力差别,为患者伤后握力恢复程度提供参考值。方法应用北京中考体育训练专用握力计测量双手握力,比较双手握力差别。结果健康人力大侧握力的平均值男性为65 kg,女性为30 kg。两手握力差95%分位数男性为40%,女性为59%。结论男性握力明显大于女性。男性患者患侧手握力恢复达到健侧的60%、女性达到健侧的41%可认为恢复接近正常。

    2011年04期 v.51;No.738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VEGF-C、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天舟;宋朝功;常宇;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和18例乳腺正常组织中VEGF-C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VEGF-C和E-cadherin在乳腺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2/18)1、00.00%(18/1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08%(38/52)、59.62%(31/52),正常组织与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E-cadherin高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有关。结论检测VEGF-C和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复发及评估预后等方面的参考指标,并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2011年04期 v.51;No.738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子宫肌瘤组织中TSP-1和IGF-Ⅱ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史艳平;封全灵;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蛋白表达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子宫肌瘤组织以及邻近子宫肌瘤的正常平滑肌组织中TSP-1I、GF-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TSP-1表达(111.68±6.56)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154.76±8.95),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IGF-Ⅱ表达(156.61±7.60)高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111.43±6.06),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SP-1蛋白表达的下调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凋亡和IGF-Ⅱ表达的上调来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有关。

    2011年04期 v.51;No.738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甲亢患者β_2-微球蛋白与甲状腺激素相关性研究

    王志忠;黄瑾;陈英兰;高杨;

    目的探讨甲亢患者β2-微球蛋白含量与甲状腺激素间的关系及其可能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甲亢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组间和不同疗效间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进行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FT3、FT4、TSH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甲亢患者FT3、FT4、TSH及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愈组患者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FT3、FT4、TSH含量与好转组及无效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与FT3、F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β2-微球蛋白含量与甲状腺激素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和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2011年04期 v.51;No.738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IGF-1R、VEGF-C、D2-40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黄鹏翀;何涛;米建强;张文;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D2-40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子宫内膜腺癌作为实验组,14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1R、VEGF-C、D2-40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淋巴结转移与IGF-1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而与过度表达相关(P<0.05);实验组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在IGF-1R过度表达组织中高于非过度表达组织,VEGF-C阳性表达高于阴性表达,且IGF-1R过度表达和VEGF-C阳性表达在实验组呈正相关。结论 IGF-1R、VEGF-C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对于早期判断淋巴道转移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2011年04期 v.51;No.738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Syndecan-1蛋白及mRNA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沈庆;兰四友;蒋幼凡;

    目的探讨Syndecan-1蛋白及mRNA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催化放大法(CSA)及RT-PCR法检测Syndecan-1蛋白及mRNA在30例肺鳞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yndecan-1蛋白及mRNA在肺鳞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Syndecan-1蛋白及mRNA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Syndecan-1蛋白及mRNA在肺鳞癌中表达减低,并与肺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相关。

    2011年04期 v.51;No.738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右旋美托咪啶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鲁会卿;陈宁;沈爱华;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Dex)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Dex组(Ⅰ组)和咪唑安定组(Ⅱ组)两组。记录两组在颈丛阻滞前(T0)、手术开始时(T1)、游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2)和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采用改良的镇静/警醒评分。结果Ⅰ组各时点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2时MAP、HR高于Ⅰ组(P<0.05)。两组术中镇静程度及配合手术优良度有差异。结论 Dex可安全有效地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

    2011年04期 v.51;No.738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医学前沿

综述与讲座

  • 循环中血小板活化对肿瘤血行转移的影响

    宫亮;杨和平;

    <正>肿瘤血行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灶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转移到远处靶器官,逐渐形成转移灶的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循环中的血小板与肿瘤血行转移密切相关,并影响肿瘤血行转移的过程,既保护肿瘤细胞在血液中的运行,又对肿

    2011年04期 v.51;No.738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原癌基因Bmi-1与干细胞

    苏进;许新华;

    <正>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氏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最早由荷兰癌症中心于1991年在癌细胞中发现,是一种PcG家族的转录抑制因子。Bmi-1基因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衰老/永生化、起始转录机制和染色质凝

    2011年04期 v.51;No.738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腔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鲁立军;向冬喜;许凝;

    <正>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但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依然较低。Coello等[1]报道,Ⅰ期NSCLC患者术后复发率高达25%~50%,除患者自身条件外,肿瘤微转移是临床预后判断与实

    2011年04期 v.51;No.738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iRNA在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金艳阳;李刚;刘四明;佟明;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向非雄性激素依赖性的转化是其进展中最为恶性的事件,它使得疾病几乎不可治愈[1]。miRNA的表达在不同的癌症以及癌症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显著差异,在许多癌症的早期阶段

    2011年04期 v.51;No.738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告读者

  • 2011年《山东医药》读者、作者俱乐部招募

    <正>为了使《山东医药》杂志更贴近读者、作者,《山东医药》自2009年1月起建立"《山东医药》读者、作者俱乐部"以来,广大读者、作者积极参与、踊跃参加,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目前,2011年《山东医药》读者、作者俱乐部招募工作正在进行中。《山东

    2011年04期 v.51;No.738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病例讨论

  • 腰痛伴放散痛、尿失禁

    高红军;乔鹏岗;郭万峰;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73岁,北京籍。高血压病史6 a,吸烟史40 a,20支/d,父亲、弟弟卒于癌症,妹妹为乳腺癌患者。2009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无痰中带血。5月23日出现言语不利,急诊头颅CT提示左额叶脑梗死可能,给予甘油果糖

    2011年04期 v.51;No.738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