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对AMI患者行PCI术后血清细胞凋亡因子及其心功能的影响

    王冬梅;石蓓;赵然尊;许官学;

    目的探讨地奥心血康软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细胞凋亡因子及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AMI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地奥心血康软胶囊,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as及其配体sFasL变化,以及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左室前后径、收缩末期左室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sFas、sFasL均降低、心功能指标均改善(P均<0.05),但以治疗组血清sFas、sFasL降低明显(P均<0.05)。结论常规疗法+地奥心血康软胶囊治疗可减少AMI患者的细胞凋亡,改善其心功能,且临床用药安全。

    2011年05期 v.51;No.73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性左心衰患者多种生物标记物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侠;胡有东;郭燕;张枫林;周华兰;杨海晨;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左心衰(LHF)患者多种生物标记物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心功能Ⅰ~Ⅳ级的老年慢性LHF患者,检测其CD34+细胞、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sTN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oll样受体(TLR2、TLR4)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与正常人比较,LHF患者早期CD34+细胞升高、随着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明显下降,TNF-α、sTNFR-1、sTNFR-2、VEGF、TLR2和TLR4明显升高(P<0.05或<0.01);患者的心功能及LVEF均与TNF-α、sTNFR-1、sTNFR-2、VEGF、TLR2、TLR4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老年慢性LHF患者TNF-α、sTNFR-1、sTNFR-2、VEGF、TLR2和TLR4明显升高,上述指标变化可能与LHF的发生、发展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2011年05期 v.51;No.73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浆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关系

    范姝丽;白小涓;张潇怡;林杰;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老年CHF患者,均行血浆BNP、肾功、血脂指标及心脏功能检查。比较不同BNP水平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根据血浆BNP水平分为两组,A组BNP≤400 pg/ml,B组BNP>400 pg/ml。与A组比较,B组房颤、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死亡患者比例增加,尿素氮、肌酐、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或<0.01)。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Ⅲ级>Ⅱ级,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判定老年CHF患者心功能的良好指标。

    2011年05期 v.51;No.73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导管射频消融术对特发性室性早搏不同早搏负荷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孙少喜;邓伟;罗苑苑;李蘅;刘福强;李岩;彭健;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对特发性室性早搏(PVC)不同早搏负荷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根据早搏负荷,将91例特发性PVC患者分为低负荷组32例、中负荷组37例、高负荷组22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TO、TS均明显改善(P均<0.01),以低负荷组改善最大,中负荷组次之,高负荷组最小。结论 RFCA能改善特发性PVC患者的HRT,且随早搏负荷增大其改善程度减弱;HRT改善可作为RFCA治疗特发性PVC的疗效评价指标。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狭窄及冠心病的关系

    张晶;李广平;王伟;陈孟英;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冠脉狭窄和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647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根据其冠脉有无狭窄分为冠脉正常组和非正常组,以冠脉至少有1支狭窄≥50%分为CHD组与非CHD组。检测患者的血脂及SUA。结果在冠脉狭窄和CHD两个分组标准下,男性不同年龄组间的S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男性SUA水平与冠脉狭窄或CHD发生均无相关性;女性SUA水平与CHD发生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冠脉狭窄发生有关(P<0.05),对传统风险因素校正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SUA水平与冠脉狭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A存在性别差异,女性高尿酸血症与CHD发生有一定关系,与冠脉狭窄密切相关,但非发生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SUA水平与二者均无关。

    2011年05期 v.51;No.73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左房容积指数对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

    张国茹;胡喜田;刘金波;吕新湖;李燕;王永贤;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对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房颤(AF)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2例行RFCA的AF患者随访12个月,分析RFCA后AF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52例患者均完成CPVA,达到消融终点;随访12个月时未复发39例,复发12例(23.53%),1例失访。复发与未复发者比较,其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无统计学差异,左房直径及LAVI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AVI为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与左房直径比较,LAVI是更好的预测RFCA后AF复发的因素。

    2011年05期 v.51;No.73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侯子龙;左兆凯;刘芳;熊丽燕;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EH患者,根据有无LVH分为LVH组76例、无LVH组48例,LVH组口服比索洛尔、赖诺普利12个月;检测两组血浆BNP及LVH组治疗前后A/E比值、左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 LVH组血浆BNP明显高于无LVH组(P<0.05);LVH组治疗12个月后,A/E比值、LVMI和血浆BNP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其血浆BNP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r=0.60,P<0.01)。结论比索洛尔、赖诺普利可逆转EH患者的LVH,降低其血浆BNP水平。

    2011年05期 v.51;No.739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4脱氧葡萄糖在内质网应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闵连秋;刘丽华;闵鹤鸣;

    目的观察2-脱氧葡萄糖(2-DG)诱导内质网应激(ERS)预处理时GRP78、Bcl-2、Bax的变化,探讨2-DG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ERS预处理组(IP组)、IP+I/R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海马CA1区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法检测GRP78、Bcl-2及Bax蛋白在海马CA1区的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IP+I/R组GRP78、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 2-DG上调GRP78时也上调Bcl-2表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起到脑保护作用;2-DG可抑制Bax表达,减弱其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使细胞存活。

    2011年05期 v.51;No.73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BDNF表达的影响

    刘斌;毛文静;马原源;李建民;张晋霞;张爱国;王瑞敏;

    目的探讨参芎化瘀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参芎化瘀胶囊治疗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加腹腔注射硝普钠法,制备VD大鼠模型。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学习、记忆障碍,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增多(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学习记忆障碍明显改善、海马区BDNF阳性细胞增多(P<0.05或<0.01)。结论参芎化瘀胶囊能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参芎化瘀胶囊上调BDNF表达有关。

    2011年05期 v.51;No.73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18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体会

    周逸华;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AMI)。2004年1月~2009年12

    2011年05期 v.51;No.739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创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临床观察

    王景成;秦顺利;

    <正>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对28例行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例,年龄<50岁5例(A组),50~65岁15例(B组),66~70岁8例(C组)。股骨颈骨折

    2011年05期 v.51;No.739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分析

    闫华侠;

    <正>为了解宁津县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探索其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2009年9月~2010年3月,我们对624例3~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2011年05期 v.51;No.739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血清乳酸变化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李耀森;王子海;侯亚伟;董金永;谭雪芹;

    <正>研究表明,乳酸水平是反映组织缺氧和血流灌注不足的重要指标。为探讨血清乳酸变化预测危重病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分析了185例ICU危重病患者的血清乳酸水平变化。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2~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185例,男128例、女57例,年龄23~79(55.4±8.5)岁。原发病包括心肌梗死、重症肺炎、冠心病、脑出血、

    2011年05期 v.51;No.73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体会

    廖润坤;

    <正>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凶险且复杂多变,临床救治难度较大。2003年7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SAP患者12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20例SAP患者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21~72岁、平均43岁,病程12~38 h、平均20 h。病因为胆源性胰腺炎88例,饮酒及高脂饮食12例,十二指肠球

    2011年05期 v.51;No.739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脑钠素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

    李友梅;

    <正>研究发现,血清脑钠素(BNP)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探讨血清BNP水平与脑梗死(CI)严重程度的关系,2009年1~12月,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CI患者75例,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男42例、女33

    2011年05期 v.51;No.739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良AF手术在胸、腰椎骨折并椎体成形中的应用

    秦治刚;朱本清;杨小玉;

    <正>AF系统是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最常用的内固定器械,其对伤椎撑开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2005年6月~2008年7月,我们采用改良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椎体成形患者1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胸、腰椎骨折并椎体成形患者45例,男26

    2011年05期 v.51;No.739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椒油治疗膝部骨关节病120例疗效观察

    何书杏;

    <正>膝部骨性关节病又称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2007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自制红椒油外敷配合电磁波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病患者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20例膝部骨性关节病患者中,男52例、女58例,年龄48~70岁、平均59岁。西医诊断参照裘

    2011年05期 v.51;No.73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发性大肠破裂6例治疗体会

    王德举;宋书亚;王彦;司玉峰;

    <正>自发性大肠破裂临床少见,是老年人急腹症的原因之一,其病死率较高。2005~2009年,我院收治6例自发性大肠破裂患者。现将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7~81岁、平均63.8岁,病程3~28 h、平均16.4 h。患者均以突发腹

    2011年05期 v.51;No.739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4例疗效观察

    刘宗亮;李亚峰;

    <正>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白土茯苓、山慈菇、五灵脂、何首乌等中药精制而成的纯中药抗癌制剂,具有抗癌、增强免疫、止血及止痛等作用。2007年4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4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05期 v.51;No.73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阿奇霉素联合溴已新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33例疗效观察

    王丙增;张宏;张旭亚;

    <正>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阿齐霉素联合溴已新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MP)患儿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MP患儿67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3~14岁,病程<10 d,均符合《儿科学》(7版)中的MP诊断标准,肺炎支原体-IgM≥1∶80。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气急、发热、两肺干湿罗音。辅助检查示白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丽敏;吴纪珍;马利军;

    <正>2008年10月~2010年8月,我们将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并观察其免疫功能变化。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2岁,Karaufsky评分≥70分。均符合国际抗癌协会1997年最新修订的NSCLC诊断标准,并经组织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颈段食管癌疗效观察

    张璟;黄韬;洪志鹏;

    <正>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们采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3D-CRT治疗晚期颈段食管癌患者2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颈段食管癌患者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38~75岁、中位年龄54岁,KPS评分≥70分;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无远处转移,无放、化疗禁忌证,未接受过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经皮肾镜碎石术并发症原因及防治

    侯佩金;王恒兵;庄海军;杨晓松;汤鹏;顾硕;

    <正>2007年3月~2010年8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21例,其中发生并发症31例,经相应处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1例患者中,男71例、女50例,平均年龄47岁。肾盂单发性结石27例、多发性结石94例,合并同侧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干预对在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张玉芬;柳立军;宁晓辉;宋永彬;周韶辉;

    <正>为探讨心理干预对行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我们对86例在胸腔镜下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两家医院行肺癌手术患者86例,男52例、女34例,年龄48~72岁,均经病理检查证实,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均无精神疾病、意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4083例男性健康者的BMD调查分析

    于波;吴华;刘素芳;

    <正>骨质疏松症(OP)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目前,临床主要依靠骨密度(BMD)检测技术诊断OP。2007~2009年,我院为4 803例男性健康者进行BMD检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4 803例受检者均为健康男性,年龄20~65岁,以5岁为一年龄段,共分8个年龄段。采用美国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

    孟燕;

    <正>急性脑梗死(ACI)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病死率均高。2005年10月~2010年1月,我院采用巴曲酶治疗ACI患者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住院ACI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65.4±8.7)岁,病程(32.7±6.7)h;均符合1995年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诊断标准,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米力农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临床观察

    高阳;刘钰龙;吴莎莎;于海洋;李爱华;张振刚;

    <正>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应用米力农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2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3~74岁、平均62.6岁。原发病为缺血性心肌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酒精性心肌病1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9例,Ⅳ级17例。

    2011年05期 v.51;No.739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王玉梅;

    <正>2005年4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脑血管病患者1 080例,经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患者预后较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080例患者中,男570例、女510例,年龄28~54岁。其中脑血栓520例,脑栓塞60例,脑出血2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高血压脑病50例,短暂性脑出血170

    2011年05期 v.51;No.73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四手操作在口腔正畸中的护理体会

    王春慧;

    <正>四手操作是指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医师和护士始终以坐式操作,二者的双手均同时进行工作,医护之间平稳而迅速地传递器械、材料和其他用品,因此又称为四手操作牙医学。2009年9月~2010年8月,我们采用四手操作为118

    2011年05期 v.51;No.73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患者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护理体会

    张磊;

    <正>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站对382例高血压育龄妇女行输卵管结扎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82例患者中,年龄23~30岁88例、31~40岁269例、40岁以上25例;高血压Ⅰ级(140~159/90~99mmHg)258例,Ⅱ级(160~179/100~109 mmHg)124例。Ⅰ级高血压、心电图无明显异常患者肌注地西泮10 mg后,直

    2011年05期 v.51;No.739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辛伐他汀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贺欣;张玉东;李北方;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8只。对照组用改良K-H缓冲液持续灌流;I/R组用改良K-H缓冲液稳定灌注、停灌、再灌;治疗组用改良K-H缓冲液稳定灌注、停灌后,在K-H缓冲液中加入辛伐他汀20μmol/L再灌;K-H缓冲液再灌;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组用改良K-H缓冲液稳定灌注、停灌后,在K-H缓冲液中加入辛伐他汀20μmol/L、L-NAME 100μmol/L再灌,K-H缓冲液再灌。观察各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检测其冠脉流出液中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NO,心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I/R组比较,治疗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CK、LDH、MDA及细胞AI降低,T-SOD活性、NO升高(P均<0.01);与治疗组比较,L-NAME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CK、LDH、MDA及细胞AI升高,T-SOD活性、NO降低(P均<0.01)。结论辛伐他汀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增加NO含量、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2011年05期 v.51;No.739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肺纤维化形成中细胞凋亡与p16蛋白表达的关系

    吕晓婷;郑金旭;钱海;张志坚;

    目的分析小鼠肺纤维化(PF)形成中细胞凋亡与p16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发病机制。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各36只,模型组采用博来霉素导致PF。实验后3、7、14、28d分别处死两组小鼠8只,取出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及马松三色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16蛋白表达;末端细胞凋亡原位标记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出现典型纤维化改变,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升高,肺组织p16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强,p16蛋白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p16蛋白表达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呈正相关(P<0.05)。结论 PF进程存在p16蛋白异常表达,过表达的p16蛋白可能介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这可能是最终IPF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2011年05期 v.51;No.73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通心络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左室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刘馨;徐军;张晓妍;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左室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CM组和通心络治疗组,第12周末测定大鼠心室内压,分析其心功能;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及p5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DCM组比较,治疗组左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升高(P<0.01或<0.05);p53、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指数下降(P<0.01或<0.05)。结论通心络可改善DCM大鼠的左室功能,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减少其心肌细胞凋亡。

    2011年05期 v.51;No.73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体外D3小鼠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

    马玲;卢晓梅;金玉楠;魏文娟;于艳秋;

    目的复制体外胚胎干细胞(ESCs)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模型,明确ESCs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进程,确定细胞移植的最佳时间点。方法在含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体外诱导小鼠ESCs向内皮细胞分化,在分化的第3、6、9、12天检测内皮细胞特异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并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改变。结果细胞分化第6天,部分细胞爬出细胞集落,增大并呈单层生长方式生长;第9天表达VEGFR-2及vWF;第12天细胞内空泡形成、胞体碎裂,细胞衰老。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分化第9天的细胞分化完成、状态良好,适合血管损伤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

    2011年05期 v.51;No.73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告读者

  • 启事

    <正>本刊第50卷第45期第26页"丁苯酞注射液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自由基代谢及海马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表达的影响"一文的通讯作者是李军涛。

    2011年05期 v.51;No.73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声明

    <正>今年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山东医药》中介、代理甚至编辑的名义发布稿约,承诺发稿,并高额收取相关费用,已致部分作者受骗。在此,我社郑重声明,《山东医药》无任何中介、代理机构或个人,务请作者提高警惕。需向《山东医药》杂志投稿者,请查阅《山东医药》杂志

    2011年05期 v.51;No.739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携手《山东医药》 共创品牌形象

    <正>《山东医药》创刊于1957年,是山东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全国内科类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2011年05期 v.51;No.739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统计学符号的应用说明

    <正>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统计学符号的书写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t的检验用英文小写t;④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⑤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⑥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⑦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⑧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

    2011年05期 v.51;No.739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征稿启事

    <正>《山东医药》为全国综合性医学期刊,注重医学科技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交流阵地。《山东医药》专业覆盖性广,科学性强;充分发挥各医学专业知名学者在办刊工作中的学术主导作用,提高了杂志的学术权威性,增强了杂志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山东医药》目前设

    2011年05期 v.51;No.73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正>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笔划》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论文题目后加文

    2011年05期 v.51;No.73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正>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

    2011年05期 v.51;No.739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正>~~

    2011年05期 v.51;No.739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投稿须知

    <正>本刊既接受纸稿,亦接受网上投稿,但投稿时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并注明作者联系电话。内科稿件:纸稿(一式两份)寄济南市经十路13777号中润世纪广场A3座12层《山东医药》编辑部一编室收,邮编250014;网上投稿发入shandongyy1@163.com。外科稿件:纸稿寄济南市经十路13777号中润世纪广场A3座12层《山东医药》编辑部二编室收,邮编250014;网上投稿发入sdyy88516158@163.com。医技稿件:纸稿

    2011年05期 v.51;No.739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医学名词的应用说明

    <正>医学名词要以1989年及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科学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

    2011年05期 v.51;No.739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关于摘要与关键词的说明

    <正>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400~500个实词。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需标引关键词2~5个,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

    2011年05期 v.51;No.739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痛风患者血清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要鑫;莫新玲;谢福生;李全忠;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痛风患者血清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EH合并痛风患者60例(EH合并痛风组)、EH患者30例(EH组)、痛风患者30例(痛风组),健康体检者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APN,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痛风组、EH合并痛风组血清APN明显降低,hs-CRP明显升高(P均<0.05);EH组、EH合并痛风组血清APN水平与hs-CRP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2、-0.896,P均<0.01)。结论 EH合并痛风患者血清APN降低,炎症反应标志物hs-CRP升高;随着血清ANP降低,hs-CRP水平有升高趋势。提示血清hs-CRP水平与EH合并痛风的发病和病情发展有相关性,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血管壁炎症反应。

    2011年05期 v.51;No.73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江守洪;张明哲;刘传木;王晨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进行血清Hcy及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各检测指标。结果与SAP组比较,UAP组血清Hcy及软斑块比率明显升高(P<0.05或<0.01);UAP组血管重构以正性为主,SAP组以负性为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血清Hcy水平分组,UAP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的血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及斑块负荷与SAP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UAP组血清Hcy明显高于SAP组,Hhcy在血管病变处参与了血管重构的发生、发展。

    2011年05期 v.51;No.739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46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的关系

    高建步;李玉东;杨守忠;毛绍芬;哈黛文;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46A/G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PH)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02例PH(PH组)、98例PH并CHD(PH+CHD组)患者及116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β2-AR基因型。结果 PH组、PH+CHD组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6.6%、46.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6.6%(P<0.05);PH组与PH+CH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β2-AR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PH的重要遗传因素,该基因与PH患者是否易患CHD无关。

    2011年05期 v.51;No.739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肺动脉压、血清BNP和ET-1变化及临床意义

    上官文锋;李广平;周长钰;郑成环;倪燕平;闫贤良;徐颖;

    目的探讨冠心病左心衰竭(LHF)患者肺动脉压(PAP)、血清脑钠肽(BNP)、内皮素-1(ET-1)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122例冠心病LHF患者,其心功能NYHA分级Ⅰ~Ⅳ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BNP、ET-1,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用三尖瓣最大反流法估测肺动脉压(PAP)。结果患者血清BNP、ET-1及LVEDD、PAP均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各检测指标在各级心功能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LHF患者血清ET-1水平与PAP呈正相关(r=0.775,P<0.01)。结论冠心病LHF患者血清BNP、ET-1及PAP明显升高,且与心衰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检测其血清BNP、ET-1及PAP,对冠心病LHF患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2011年05期 v.51;No.739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室重构及房颤的关系

    唐园园;吴小庆;郁志明;杨传高;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左室重构及房颤的关系。方法选择CHF患者116例(CHF组),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另选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NT-proBNP;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指数(LVIDdI)、E/A值。结果 CHF组血浆NT-proBNP、LVMI、LVIDd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心功能Ⅳ级者高于Ⅲ级者、Ⅲ级者高于Ⅱ级者(P<0.01或<0.05)。CHF合并房颤者的血浆NT-proBNP高于无房颤者(P<0.05);与左房内径≤39 mm者比较,左房内径≥40 mm者的房颤发生例数多、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房颤、LVMI、LVEF是血浆NT-proBNP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结论 NT-proBNP水平与CHF程度及左室重构相关,慢性CHF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NT-proBNP明显升高。

    2011年05期 v.51;No.739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王宇彬;马娟;侯善荣;韩百智;李敬田;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8例ACS患者分为脂联素≤4.5 mg/L组10例(观察组)、脂联素>4.5 mg/L 6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6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加重4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加重、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管重建及心力衰竭加重各2例。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CS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不同,其6个月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各异;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可预测ACS患者的预后。

    2011年05期 v.51;No.739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刘斌;李婕;洪小英;欧阳晟;许志源;李娜;

    目的探讨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8例NSTE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1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波立维治疗,观察组加用波立维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电图ST段改变,以及肌酸肌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6%,对照组为82.3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ST段、cTnT、CK和CK-MB均改善(P均<0.05),但以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波立维联合阿死匹林肠溶片治疗NSTEAMI,能改善患者的梗死血管畅通率,有效降低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改善心电图。

    2011年05期 v.51;No.73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舍曲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童文玲;孙全格;恽佶例;赵磊;牛川;

    目的观察舍曲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6例UA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舍曲林,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抑郁症状明显改善,UA高危例数减少(P<0.01或<0.05)。结论舍曲林治疗UA并抑郁症患者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2011年05期 v.51;No.739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吸烟、戒烟对健康男性氧化应激的影响

    刘永欣;吕妍琨;曹东平;彭应心;

    目的探讨吸烟、戒烟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17例健康男性分为不吸烟组、吸烟组、戒烟组,戒烟组依据戒烟时间分为三个亚组。检测受试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糖、血脂,比较各组各检测指标差异。结果与吸烟组比较,不吸烟组、戒烟组血清TAOC、SOD升高,MDA降低(P均<0.05);戒烟组各亚组SO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TAOC、MDA无统计学差异。戒烟2 a后各检测指标基本上同不吸烟组。结论吸烟可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戒烟可使其逆转,戒烟2 a以上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2011年05期 v.51;No.73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解见业;蔡尚郎;吴玉辉;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NVAF)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NVAF患者(观察组)分为有脑卒中病史(观察A组)及无脑卒中病史(观察B组)两组,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P-选择素(PS)、D-二聚体(D-D)。另选56例非NVAF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FIB、PS、MPV及D-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观察B组的FIB、PS、MPV、D-D有统计学差异(P<0.05),P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VAF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有较明显的变化,存在血栓前状态,这种异常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1年05期 v.51;No.739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临时心脏起搏器在不同年龄非心脏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杜建平;程立松;姚朱华;刘晓雨;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在不同年龄非心脏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围术期行临时心脏起搏患者130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窦房结功能障碍或传导异常,其中≥70岁组58例,<70岁组72例;采用穿刺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途径,以VVI方式起搏,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在完全或部分起搏下完成手术者≥70岁组48例、<70岁组32例,前者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脏彩超异常及术中有合并症者均多于后者(P均<0.05)。起搏电极维持术后3 h~1 d,均未出现心血管意外。结论对有心脏传导异常的高龄患者,围术期应采用临时心脏起搏器保护,以达到安全完成手术的目的。

    2011年05期 v.51;No.739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ⅤⅥ型起搏器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疗效观察

    徐鸿远;李霖;黄创;郭鹏;何媛;林文培;陈艺钊;刘英荣;

    目的探讨ⅤⅥ型起搏器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ⅤⅥ型起搏器,对36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Ⅲ度AVB患者行右室心尖部或右室间隔起搏治疗,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用心脏彩超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CO)、心脏指数(CI),并行6 min步行试验(6-MWD)。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置入手术,随访12~24个月,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无严重置入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与术前比较,患者心功能改善,CO、CI增加(P均<0.05);EF、FS、SV下降,6-MWD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Ⅲ度AVB患者行ⅤⅥ型起搏器治疗后CO、CI增加,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提高。

    2011年05期 v.51;No.73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刘晓雨;齐新;刘克强;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46例ACS患者行冠脉造影、FPG等检查,根据患者的FPG水平分为A、B、C、D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对FP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FPG水平与ACS患者的冠脉病变显著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水平与ACS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总积分独立相关(P均<0.01)。B组、C组与A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D组与A组、B组、C组比较,其冠脉病变支数均明显增加,冠脉病变总积分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 ACS患者的FPG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2011年05期 v.51;No.739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瘦素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关系

    钟伟;杨军;刘思管;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糖尿病性心肌病(DC)的相关性。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DC组35例、单纯糖尿病(DM组)30例;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空腹血糖(E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及血清瘦素,分析血清瘦素与DC的相关性。结果 DC组、DM组血清瘦素、FPG、FINS、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瘦素水平与DC患者的BMI、FPG、FINS、TC、T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1),高瘦素水平是DC的独立危险因素。DC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明显下降(P<0.05)。结论 DC患者血清瘦素升高,瘦素与其发病密切相关。

    2011年05期 v.51;No.739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 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闵艳;陈军宁;朱丽丽;李小励;韦家智;苏珂;

    目的探讨桂北地区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 C/G单核苷酸多态性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T2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100例健康对照者及232例T2DM患者(其中DN 105例)的脂联素基因-11377 C/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T2DM患者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的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Or=1.625,95%CI 1.05~2.51);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T2DM、DN患者间无统计学意义;T2DM患者CG+GG基因型BMI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11377 C/G与桂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发病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2011年05期 v.51;No.739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青岛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间的关系

    张琨;韩琳;李长贵;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青岛某大学2 249例MS患者,详细询问其病史、个人史,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FPG)、血脂、血尿酸(UA)。分析HUA与MS各主要组分间的关系。结果 HUA患者MS各主要组分发病率为肥胖68.1%、高血压54.9%、糖尿病19.9%、高甘油三酯血症52.2%;体质量指数、血压及TG与血UA水平显著相关(P<0.01或<0.05)。结论 HUA与MS各组分间关系密切,积极控制HUA,有利于MS其他组分的控制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2011年05期 v.51;No.739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通心络胶囊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Ang-2和6-Keto-PGF1a水平的影响

    王元元;张雪娟;刘辉;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2(Ang-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浆Ang-2及6-Keto-PGF1a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第14、28天血浆Ang-2降低,6-Keto-PGF1a升高(P均<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影响血浆Ang-2和6-Keto-PGF1a变化,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最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预后。

    2011年05期 v.51;No.739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痛风患者肾结石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于清;李长贵;韩琳;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肾结石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400例痛风患者的肾结石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与400例非痛风者进行对照。结果痛风患者的肾结石发病率22.50%,明显高于非痛风者的3.75%(P<0.01);痛风患者的不同尿酸水平及尿酸排泄分数与肾结石发病无明显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风患者的肾结石与其年龄、血糖及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痛风患者易发生肾结石,且与其年龄、血糖及尿酸水平相关。

    2011年05期 v.51;No.73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

    张大红;于长华;

    目的观察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NP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局部晚期NP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组在放疗第1、4周加行2个周期的顺铂加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高,1、3 a生存率高,急性黏膜损伤率高,局部复发率及3 a远处转移率低(P均<0.05)。结论同期放化疗可降低局部晚期NPC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提高其3 a生存率,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05期 v.51;No.739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金水宝对慢性肾衰竭行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性贫血的影响

    程世平;胡英;

    目的观察金水宝对慢性肾衰竭(CRF)行血液透析(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90例CRF行HD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和金水宝治疗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CRP、瘦素、白蛋白(ALB)、血清铁(SI)、Hb、RBC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微炎症状态及贫血均改善,以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CRP、瘦素与SI、Hb、ALB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CRF行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肾性贫血密切相关,金水宝改善其微炎症状态、肾性贫血及营养不良的作用优于西药。

    2011年05期 v.51;No.739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非发酵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

    李俊娟;刘蓬蓬;成炜;蒋捍东;

    目的分析非发酵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2009年在我院患者痰中检出的非发酵菌1 629株,分析其耐药情况,并与我院2002~2003年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耐药性变化。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中非发酵菌分离率38.2%,前3位非发酵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54.2%)、鲍氏不动杆菌(30.5%)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2%);与2002~2003年分析结果比较,其细菌分离率及分离株数均明显增加,且细菌耐药率有不同程度变化。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增多,耐药性增加,尤其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亚胺培南变化明显;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非发酵菌感染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2011年05期 v.51;No.739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乌司他丁对ARDS/ALI患者呼吸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向镜芬;杨祥;龚剑锋;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呼吸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72例ARDS/AL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加用UTI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呼吸力学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吸气阻力及压力指标明显降低,肺顺应性明显升高(P<0.01或<0.01);血清丙二醛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P<0.01或<0.01)。结论 UTI可明显改善ARDS/ALI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状态,减轻其氧化应激水平,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2011年05期 v.51;No.73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高华;高阳;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纤维蛋白原(FIB)、丙种反应性蛋白(C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等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cr、BUN、Cys C、24 h UP、FIB、CRP、ET-1均降低,NO升高(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改善CRF患者的高黏滞血症、微炎症反应、微循环障碍,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进展。

    2011年05期 v.51;No.739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皮肤瘙痒对尿毒症行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邸志鹏;于文慧;

    目的探讨皮肤瘙痒(UP)对尿毒症行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32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行血液透析(HD)92例、腹膜透析(PD)40例;采用模拟评分法、SF-36量表、Skindex-29量表评估其UP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132例尿毒症患者中,出现UP 69例,其中行HD者的UP程度重于行PD者、有睡眠障碍者高于无睡眠障碍者(P均<0.01);SF-36量表中的躯体健康、精神健康总评与UP无相关性(P>0.05);UP程度与Skindex-29量表中的自我感知、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呈负相关(P<0.01或<0.05),行HD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评分较低。结论 UP可影响尿毒症行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是其睡眠障碍的因素之一,透析方式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

    2011年05期 v.51;No.739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全静脉营养加谷氨酰胺对危重症患者血浆内毒素及TNF-α的影响

    杨春艳;郭庆芳;乔鲁军;

    目的探讨全静脉营养(TPN)加谷氨酰胺(Gln)对危重症患者血浆内毒素(LPS)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Gln组、常规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治疗,Gln组加用Gln治疗;另选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浆Gln、LPS、TNF-α变化,以及脓毒血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治疗前血浆Gln明显降低、LPS和TNF-α明显升高(P均<0.05);与常规组比较,Gln组治疗后血浆Gln升高、LPS和TNF-α降低(P均<0.01)。Gln组脓血毒症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Gln能降低危重症患者的血浆LPS、TNF-α水平,促进损伤肠黏膜修复,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2011年05期 v.51;No.739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HBV-M204I/V变异的慢性乙肝疗效观察

    吕其军;史太阳;徐兆珍;许克勤;李延云;黄黎;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HBV-M204I/V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127例HBV-M204I/V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24周,其中32例HBV-DNA阳性患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95例继用原治疗方案(对照组)。治疗36、48、72、96、120、144周时检测两组血清ALT、HBV-DNA、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及HBV变异,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6、48、72周时,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BV-DNA转阴者分别为77、82、84例,31、32、32例;ALT复常者分别为78、80、84例,32、32、32例,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96、120、144周时,两组血清HBV-DNA及A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治疗HBV-M204I/V变异的慢性乙肝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者。

    2011年05期 v.51;No.739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3D-CRT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老年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刘华群;王海波;翟力军;齐丽蓉;房芳;王瑞林;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老年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老年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5例,两组放、化疗方法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滴,28 d为一周期,至少用药2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临床受益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2 a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3D-CRT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老年胰腺癌,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

    2011年05期 v.51;No.739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CTGF表达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

    李书平;王丽;范荣;戴天阳;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40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直径,分为吻合口狭窄组(A组)、无吻合口狭窄组(B组)各20例,检测两组食管癌切缘及术后吻合口瘢痕中的CTGF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A组食管切缘及术后吻合口瘢痕中的CTGF表达率均明显高于B组(P均<0.01)。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食管切缘及吻合口瘢痕中的CTGF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狭窄者,提示食管切缘处CTGF高表达对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高发生率有一定预测意义;CTGF高表达可能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瘢痕组织过度形成及导致吻合口狭窄的重要分子机制。

    2011年05期 v.51;No.739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管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防治

    徐斌;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分析366例患者行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71例,肺部并发症50例,吻合口瘘17例。经对症和支持治疗后,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治愈。结论年龄、并发症、肿瘤分期、吻合口位置等是发生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及时诊断并综合处理,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2011年05期 v.51;No.739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烟台地区汉族青少年膝部长骨发育状况分析

    董建军;潘英华;曹伯峰;祁延芳;刘奉立;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汉族青少年膝部长骨发育状况。方法对烟台地区1 419例9~20岁健康汉族青少年进行膝部X线摄片,观察其长骨干骺融合情况,计算长骨干骺融合时间,并与生长发育指标及女生月经初潮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膝部长骨干骺融合时间男晚于女;男女膝部长骨干骺融合时间、女性月经初潮时间较以往提前,且膝部长骨干骺融合时间与生长指标及月经初潮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803、0.957,P均<0.05)。结论烟台地区汉族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提前趋势,有必要制定新的骨龄评定标准。

    2011年05期 v.51;No.73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雾病并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

    衡雪源;王明光;于建军;孟凡国;郭峰;

    目的探讨烟雾病(MMD)并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MMD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 1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颅内出血15例,短暂性脑缺血2例,无症状1例;其中外周动脉型3例,大动脉型15例。行显微外科治疗7例、血管内栓塞治疗8例、保守治疗3例,均获良好效果。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确诊MMD并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3D-DSA可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对大动脉型动脉瘤可行显微外科或血管内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适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外周动脉型动脉瘤的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2011年05期 v.51;No.739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IMS控制窗为切换点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临床观察

    梁辉军;邓益民;曾晓龙;

    目的探讨以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及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呼吸肌麻痹(R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AOPP并RM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吸末正压通气,出现IMS控制窗时改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直至脱离呼吸机;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以SIMV+PSV方式撤机。观察两组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住院时间、病死率及达到重新插管标准的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VAP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对AOPP并RMP患者以IMS控制窗为时机,及时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可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

    2011年05期 v.51;No.739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助孕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观察

    刘昱磊;王俊玲;滕辉;孟庆春;王双魁;肖道梅;

    目的观察自拟助孕汤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部分或全部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的不孕不育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助孕汤,对照组服用地塞米松、维生素E、维生素C,疗程均为1~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自身免疫抗体转阴、妇科内分泌五项变化及受孕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自身免疫抗体转阴、妇科内分泌五项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孕汤可明显改善不孕不育女性患者的受孕率、自身免疫抗体转阴率及妇科内分泌五项变化。

    2011年05期 v.51;No.739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围术期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姚莉;陈长远;

    目的探讨围术期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31例妊娠28~30周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73例、非干预组158例,两组均根据血栓栓塞危险度评分分为低、中、高度危险,并行剖宫产手术。干预组围术期采用干预措施,非干预组不采取任何围术期干预措施。两组术后7 d内出现下肢自发性疼痛、压痛和肿胀,腓肠肌压迫试验或直腿伸踝试验阳性时,立即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手术前后行凝血及纤溶功能检测。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两组发生DVT 23例,其中干预组3例(1.7%),非干预组20例(1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后凝血及纤溶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根据血栓栓塞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围术期干预,能明显降低DVT发生率。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短篇与个案

  • 主动脉夹层误诊1例报告

    段丙军;黄维义;

    <正>患者女,68岁。因干咳、声嘶10 d入院,无明显胸痛、咳血、呼吸困难、腹痛、腹胀、血尿等。既往高血压病史10 a,血压最高150/82 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查体:T 36.9℃,P88次/min,R 20次/min,BP 158/86 mmHg。肥胖体型,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颈软,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罗音;心界正常,心率88次/

    2011年05期 v.51;No.739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肺炎1例报告

    王静;杨军;

    <正>患者男,53岁。因咳嗽、咳痰5 d,于2010年3月12日10:00入院。5 d前,患者在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痰,伴咽部不适、头痛(前额部持续性钝痛),无恶心、呕吐。患者既往体健,吸烟史30余年、2~3支/d,饮酒史20余年、100~200 g/d。入院查体:T 36.0℃,P 46次/min,R 18次/min,BP157/87 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

    2011年05期 v.51;No.739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1例报告

    张玉臣;聂翠芳;张延美;

    <正>患者男,23岁。因发热、尿黄3 d,于2010年1月23日以黄疸待查收入院。3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体温最高40.5℃,伴头痛、腰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每日排尿约200 ml,无尿痛;在本单位卫生室静滴左氧氟沙星、地塞米松,口服布洛芬、清开灵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无再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魏延津;张秋林;尹传贵;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措施之一———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能有效及时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改善患者预后。但部分患者行急诊PCI后可出现无再流现象,使心肌组织得不到有效灌注,住院病死率及远期病死率均增加,无再流发生常提示预后不良。选择

    2011年05期 v.51;No.739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韩建华;

    <正>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引起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较差。近年来,有关DCM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较快。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2011年05期 v.51;No.739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赵彬;尹雪梅;王炳勋;徐泽升;

    <正>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指冠脉内血栓形成后,采用自溶、药物溶栓、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使闭塞的冠脉再通及冠脉痉挛缓解,恢复心肌再灌注所致的心律失常。RA多发生于冠脉再通瞬间或2 h内[1],主要表现为短暂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AIVR)、阵发性室速、室颤、窦性心动过缓及

    2011年05期 v.51;No.739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

    杨智;胡晓芳;

    <正>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其特征是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目前,WHO已将其列为需迫切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作为脑血管病的重要亚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高

    2011年05期 v.51;No.739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临床病例讨论

  • 发热、呕吐、肢体抖动、左下肢无力

    冯培文;葛伟;雷革非;李保敏;王纪文;

    <正>病历摘要患儿男,9个月。因发热4 d,呕吐、肢体抖动2 d,左下肢无力1 d,于2010年6月21日9:58入院。4 d前患儿接种麻疹、腮腺炎疫苗后即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无寒战、抽搐,双膝关节处见红色针尖大小皮疹;2 d前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肢体抖动;1 d前出现左下肢

    2011年05期 v.51;No.739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