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金媛;李英慧;单忠艳;滕卫平;赵彦艳;
目的探讨人类瘦素(hLEP)基因3′非翻译区(3′-UTR)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调控瘦素(LEP)的表达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hLEP基因3′-UTR中潜在的miRNA结合位点;通过基因重组构建含有hLEP基因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LEP,在人肝癌HepG2细胞中通过瞬时转染法观察报告基因的表达变化,并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预测到hLEP基因3′-UTR中含有miR-296的结合位点,通过过表达miR-296观察到含有hLEP 3′-UTR的报告基因表达被抑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96使含有hLEP基因3′-UTR片段的报告载体pGL3-LEP荧光素酶的活性下降50%(P<0.05),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不含有该片段的对照载体(P<0.05)。结论 hLEP基因3′-UTR参与了LEP的表达调控。
2011年17期 v.51;No.75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寿焕;李金姬;张春子;杨秀丽;李美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对T2DM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193例T2DM患者(T2DM组)及8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观察该基因多态性对血脂、CRP的影响。结果两组CD36内含子3全部为杂合子,且存在[TG]重复序列,但其重复频数在11/>11、12/>12、>12/>12中均无统计学差异。在T2DM患者中HDL-C异常组与HDL-C正常组、LDL-C异常组与LDL-C正常组、CRP异常组和CRP正常组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分布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D36内含子3[TG]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与T2DM患者HDL-C、LDL-C、CRP水平有关。
2011年17期 v.51;No.75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建英;路文盛;颜晓东;郭进;刘斐;陈健;叶伟林;
目的观察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NF-κB活性的变化,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DN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N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DM)组30例、DN组66例。DN组随机分为DM常规治疗组(DN1组)31例、DM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N2组)35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1β及外周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NC组、DM组、DN组血清hs-CRP、TNF-α、IL-6、IL-1β水平及外周血NF-κBp65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NF-κB p65活性及hs-CRP、TNF-α、IL-6、IL-1β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老年早期DN患者外周血NF-κB p65的活性,并可降低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2011年17期 v.51;No.75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李争明;刘红;黄庶识;荣曦;邝晓聪;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在高葡萄糖诱导胰岛β细胞NIT-1细胞凋亡的变化,为研究细胞凋亡探索新路径。方法按不同葡萄糖浓度及不同培养时间将NIT-1胰岛β细胞分成6组。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及激光光镊拉曼光谱仪检测细胞拉曼光谱,比较各组凋亡率及分析光谱信息。结果高糖培养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高,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高糖培养组的凋亡率逐渐增加(P<0.05),培养4 d后漂浮在培养基中的细胞大多数处于晚期凋亡状态。随着高糖培养时间的延长,拉曼光谱中代表蛋白质含量的1 001/cm峰峰面积及代表核苷酸含量的1 337/cm峰峰面积逐渐降低(P<0.05)。结论高糖可以诱导NIT-1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拉曼光谱可以反映凋亡细胞内蛋白质与核苷酸含量的降低。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浩;姜涛;宋秀霞;
目的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指标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组(观察组)、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改善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3.84±1.03)d,较对照组(8.02±1.84)d明显缩短(P<0.05)。治疗4周后,HbA1 c、TG、LDL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还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P<0.05),且对已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也有改善作用。结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T2DM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还可以预防和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
2011年17期 v.51;No.751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井庆平;孙爱东;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对不同BM I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2例,以BM I 25 kg/m2为界限,分为消瘦组16例和肥胖组26例,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口服75 g葡萄糖负荷后0.5、2 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应用HOMA公式和ΔI30Δ/G30评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分析BM I与HOMA-B和ΔI30Δ/G30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肥胖组与消瘦组胰岛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胰岛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肥胖组较消瘦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BM I与HOMA-B和ΔI30Δ/G30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8、0.746,P均<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其中肥胖患者胰岛功能改善更明显。
2011年17期 v.51;No.751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艳芬;田景贤;倪志华;靳祎;张瑞英;任国栋;
目的探讨弯齿琵甲含药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弯齿琵甲含药血清,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W right's-G iem sa染色和吖啶橙-EB染色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细胞DNA断裂情况。结果宫颈癌HeLa细胞经不同剂量的弯齿琵甲含药血清分别作用24、48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呈时效、量效关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膜皱缩,细胞核固缩,核染色质边缘化,并出现凋亡小体;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早期凋亡细胞呈黄绿色球状,晚期凋亡细胞呈红色球状;凋亡细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观察到DNA梯形条带。结论弯齿琵甲含药血清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2011年17期 v.51;No.751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晨光;罗俊生;冯旭;霍小川;关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代谢和SR-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50 nmol/L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巨噬细胞建立泡沫细胞模型,通过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干预后,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堆积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W estern b lot检测SR-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ox-LDL组比较,辛伐他汀处理组巨噬细胞的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均显著减少(P均<0.01),同时SR-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泡沫化,可能与辛伐他汀抑制SR-A的表达,从而减弱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有关。
2011年17期 v.51;No.751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标良;王民登;韦华;何明杰;
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水平者血清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比较糖耐量减低(IGT)者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IL-6、hs-CRP的变化。方法选择166例受试者,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糖耐量水平分正常糖耐量(NGT)组51例、IGT 70例、2型糖尿病(T2DM)组45例,同时将IGT患者分2组,分别予二甲双胍、安慰剂干预治疗,测定各组及干预治疗前后IL-6、hs-CRP水平。结果 NGT组、IGT组、T2DM组血清IL-6、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IL-6、hs-CRP水平与OGTT 2h PG、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呈正相关(P均<0.01)。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IL-6、hs-CRP水平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血清IL-6、hs-CRP水平随着糖耐量受损加重逐渐升高。应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随着糖脂代谢的改善,血清IL-6、hs-CRP水平也下降。
2011年17期 v.51;No.751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熊燕;张太阳;赖晓阳;张美英;颜玲仙;肖茜丹;
目的探讨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90例DN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Alb)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大量白蛋白尿组(MAA组)各30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均行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各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尿mAlb、血肌酐(Scr)未见异常时,总肾和分肾GFR即可出现异常(P<0.05或<0.01),其较常见的是GFR均下降,但有5例是GFR均升高。②11例患者mAlb及总肾GFR均正常,但分肾GFR已经出现异常。③GFR与病程、收缩压、HbA1c、Scr呈显著负相关(r=-0.456、-0.143、-0.172、-0.472,P<0.05或<0.01)。总肾、左右肾GFR与mAlb均呈显著负相关(r=-0.456、-0.406、-0.423,P均<0.01)。结论 GFR较mAlb、Scr能更早、更灵敏、更准确地反映DN,而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具有简便、无创等优点,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2011年17期 v.51;No.751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晨芳;王颜刚;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NAFLD患者(NAFLD组)60例,轻度42例,中、重度1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BMI、腰臀比(WHR)、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INS)、SHB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患者BMI、WHR、TG、HOMA-IR均明显升高(P<0.05),SHBG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随着NAFLD病情发展,HOMA-IR、TG、INS逐渐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 I为NAFLD的危险因素(OR=3.045,P<0.05),SHBG为保护因素(OR=0.725,P<0.05)。结论 NAFLD患者存在低水平SHBG及体质量增加,低水平SHBG可能是反映NAFLD的指标。
2011年17期 v.51;No.751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静;路文盛;莫书荣;黄媛恒;黄娟娟;杨立会;黄勤;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Caveolin-3基因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择24例T2DM(T2DM组)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应用PCR法对两组广西壮族人Caveolin-3基因外显子SNP进行PCR扩增后测序。结果 Caveolin-3基因第2外显子非编码区有2个位点发生突变,分别是12842 A→G和12715 A→T。2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2842A→G和12715 A→T位点有三种联合基因型(AT、GT、GA),其中AT、GA型的分布频率在两组中比较P<0.05。结论 Caveolin-3基因12842 A→G和12715 A→T位点突变可能与T2DM的发病有关。
2011年17期 v.51;No.751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桂兰;唐灵;唐忠秀;刘树娇;陈春莲;陈虹;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血清内脂素、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5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30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同时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TG、TC、LDL-C、H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内脂素、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随着UAER的增加,血清内脂素、CRP水平逐渐升高(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CRP均与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1 c、FPG、TG、TC、LDL-C、BUN、Scr、UAER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内脂素=0.943、0.699、0.511、0.371、0.362、0.398、0.485、0.623、0.832、0.890;rCRP=0.777、0.701、0.416、0.327、0.307、0.449、0.611、0.817、0.893,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0.617、-0.546,P均<0.01),且两者互呈正相关(r=0.940,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CRP水平随着DN的发展而逐渐升高,两者可能参与了DN的进展。
2011年17期 v.51;No.75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向南;赖晓阳;郑国红;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对204例T2DM患者(T2DM组)和10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腰椎前后位(L1~5)和左侧股骨近端BMD测定,对两组BMD水平、骨质疏松(OP)患病率进行比较,并对BM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性T2DM患者除第L1、2外,其余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T2DM患者除L1、4外,其余部位BM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中OP患病率为53.92%,正常对照组为36.11%(P<0.05)。T2DM患者BMD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绝经年限呈负相关,与BM I呈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BMD丢失较对照组高,OP患病率较对照组高,且病程越长、年龄越大、BM I越低、绝经年限越长,越易并发OP。
2011年17期 v.51;No.751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俞伟男;刘芳;胡文;李伟;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与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71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低于6.1、8.0 mmol/L确定为缓解组41例,大于31 d未停泵或未达到缓解标准的患者为未缓解组30例。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糖脂代谢指标、Visfatin及TNF-α水平。结果缓解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Visfatin、TNF-α较未缓解组低(P<0.05),而β细胞功能相反(P<0.05)。缓解组血清Visfatin与强化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0.667,P<0.01)。结论初诊T2DM治疗前血清Visfatin浓度高者,强化治疗效果好,强化时间个体化可以提高缓解率。
2011年17期 v.51;No.751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明明;马倩;王俊明;帖彦青;宋光耀;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第12外显子Asp589CysfsX12框移突变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800例高胆固醇血症(HTC组)、500例边缘高胆固醇血症(BTC组)及385例正常对照者(NC组)LDL-R基因第12外显子Asp589CysfsX12框移突变。结果 HTC组、BTC组、NC组LDL-C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HDL-C水平在NC组、HTC组、BTC组依次降低(P均<0.05),HTC组与BTC组的BM I水平明显高于NC组(P均<0.05);HTC组C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BTC组、NC组(P均<0.05);不同基因型中TC、LDL-C、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回归分析显示,Asp589CysfsX12框移突变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与高胆固醇血症关联显著。结论 LDL-R基因第12外显子Asp589CysfsX12框移突变存在多态性,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关。
2011年17期 v.51;No.751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冯宪真;徐淑静;庄惠君;吴丹荣;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降糖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初发T2DM患者(T2DM组)经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强化治疗2周,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T2DM组治疗前后血清SF、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等水平及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HOMA-B),并分析血清SF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HOMA-IR、收缩压(SBP)、TG、FPG及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HOMA-B、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SF水平与BMI、腰围、SBP、FPG、TG、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7、0.595、0.572、0.445、0.558、0.765,P均<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18,P<0.05)。SF、BMI进入HOMA-IR多元回归方程,R2=0.674。结论初诊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铁超负荷,SF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生、发展。
2011年17期 v.51;No.751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亚莉;蒋丽娜;曹亚薇;康玮;高红梅;支忠继;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按有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分为2组,36例无并发症者为对照组,44例合并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等为观察组,分别对2组患者Lp(a)、hs-CRP水平及baPWV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观察组Lp(a)、hs-CRP水平及baPWV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Lp(a)、hs-CRP水平与baPWV均呈正相关(r=0.261、0.412,P<0.05或<0.01)。结论 T2DM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者Lp(a)、hs-CRP水平及baPWV明显升高,联合检测Lp(a)、hs-CRP水平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指标。
2011年17期 v.51;No.75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费大东;王晓梅;邓莉;宋洁;路德扬;周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风险评估及社区综合干预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9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加行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合理用药指导等。检测两组BM 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C反应蛋白等指标,观察各组转归及其对心血管及替代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6、18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改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残余血管风险降低(P<0.05或<0.01)。结论 T2DM患者存在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社区干预可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提供系统服务,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卫生经济学意义。
2011年17期 v.51;No.751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崔洪臣;孙承军;李玉捷;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DPN患者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1例、对照组109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弥可保0.5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40 m l次/、1次/d。疗程均为1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症状积分(TSS)、下肢神经损害(NIS-LL)评分、神经症状改变评分(NSC)。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SS症状积分、NIS-LL评分、NSC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显示,TSS、NIS-LL评分、NSC评分在治疗6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弥可保可明显改善DPN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弥可保治疗。
2011年17期 v.51;No.751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守杰;高冠起;马玉华;杜文华;董庆玉;
目的观察初发Graves病(GD)患者131I治疗早期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IL-6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3例初发GD患者(观察组)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2个月血清CXCL10、IL-6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131I治疗前血清CXCL10、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131I治疗后1周CXCL10水平升高(P<0.01),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个月时显著降低(P<0.01);血清IL-6在治疗后2周(P>0.05)、2个月时变化趋势与CXCL10相同(P<0.01)。CXCL10与FT3、FT4、TSH无相关性,与TPOAb具有相关性(r=0.50,P<0.01);IL-6与以上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CXCL10、IL-6参与了GD患者131I治疗早期炎性反应。
2011年17期 v.51;No.75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胜麟;王卫;
目的探讨单唾酸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89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组29例、GM1组30例、GM1联合甲钴胺组30例。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3种治疗方法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甲钴胺组与GM1组间疗效比较P>0.05;GM1联合甲钴胺组疗效最好,与前两组比较P<0.05。结论单用GM1、甲钴胺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有治疗作用,两者联用效果更好。
2011年17期 v.51;No.75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徐东红;宋春青;郝兆虎;邵海琳;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针对性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700例T2DM患者,筛选出PAD(PAD组)100例、DR(DR组)170例,比较两组患者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吸烟饮酒等情况。结果 PAD组吸烟人群偏多,且多合并血脂异常、肥胖等,糖尿病病程较DR组偏短。而DR组往往在血糖及血压的控制上相对更差。结论 PAD患者应早期加强血脂、血糖及生活习惯的干预,DR患者应加强血糖及血压控制。
2011年17期 v.51;No.75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泓基;彭艳;廖玲;薄晓通;苗苏州;
目的观察脾酪氨酸激酶(Sy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6例癌旁组织中Syk蛋白表达,并分析不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远处转移等胃癌组织中Sy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Syk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Syk蛋白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远处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yk蛋白表达缺失与其发生恶性生物学倾向有关。
2011年17期 v.51;No.75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言厚;徐玲;刘云鹏;曲秀娟;汤华丽;张晔;侯科佐;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TRAIL诱导的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100 ng/ml的TRAIL导致轻度的增殖抑制和细胞凋亡,TRAIL(100 ng/ml)联合紫杉醇(7.19μg/ml,24 h的IC50剂量)引起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P<0.05)。TRAIL单药没有改变死亡受体5(DR5)的蛋白表达,而7.19μg/ml紫杉醇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后明显上调了DR5的蛋白表达。TRAIL和紫杉醇联合作用后,也有DR5蛋白的明显上调。结论紫杉醇通过上调DR5的蛋白表达增强了TRAIL诱导的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
2011年17期 v.51;No.75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进;韩新民;吴艳明;杨玲玲;
目的观察抗早颗粒剂治疗痰热互结证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ICPP女童,60例单用抗早颗粒剂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抗早颗粒剂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前后乳核直径、子宫、卵巢容积、骨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86.6%(P>0.05),中医证候改善显著,治疗组TannerⅡ期有效率显著高于Ⅲ期。两组血清FSH、LH、E2,乳核直径,子宫、卵巢容积,ΔBAΔ/CA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IGF-1治疗前后无差异。结论抗早颗粒剂治疗痰热互结证ICPP的疗效确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无协同增强作用,两组疗效相似。
2011年17期 v.51;No.75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乳霞;翟丽屏;赵茜;邢爱红;李文杰;
目的探讨短期培训对大专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某医学院校大专护生287例,按是否参加皮肤性病护理学选修课分为培训组150例、对照组137例,分别对两组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进行调查。结果短期培训组知识总分从(16.68±2.38)分提高至(19.43±0.86)分(P<0.05);对蚊虫叮咬非传播途径答对率从36.7%提高至98.7%(P<0.05);态度总分从(5.00±1.60)分提高至(7.28±1.14)分(P<0.05)。对照组测试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大专护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存在误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2011年17期 v.51;No.75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史成军;王子丽;赵化成;李青;陈观明;张敏;邵忠;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34例,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 mg、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每日1次静脉输注。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情况和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4.0%,对照组56.7%(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见明确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1年17期 v.51;No.75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马俊梅;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0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PN、TNF-α水平,同时检测各组患者血压、BMI、空腹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等相关指标。结果冠心病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TNF-α、LDL、TG和T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HDL和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TNF-α和TG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7.23、-0.69、-5.1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TNF-α和TG是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r分别为8.864、3.398、4.067,P均<0.01)。结论 APN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和炎症、血脂紊乱)相关,三者相互联系并在冠心病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2011年17期 v.51;No.75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孙冬梅;朱章华;
目的探讨外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对不同肺部病变患者中心静脉压(CVP)、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行机械通气患者,按照肺部病变分为COPD组、ARDS组及无胸肺部疾患组各6例,测定在不同外源性PEEP下CVP、肺顺应性(CL)、总顺应性(CT)及胸廓顺应性(CTh)的变化,并分析PEEP与CVP、CL、CT、CTh的关系。结果外源性PEEP对不同肺部病变CVP变化值的影响:ARDS组<无胸肺部疾患组<COPD组(P均<0.05);各组患者肺顺应性:ARDS组<无胸肺部疾患组<COPD组(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CVP与PEEP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0.93,P<0.01),ΔCVP/CVP与CL、CT、CTh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r=0.89、-0.64、0.74,P均<0.05)。结论不同肺部病变状态下外源性PEEP对CVP的影响不同,其中COPD患者影响较大,而ARDS患者影响较小;影响的大小与肺顺应性大小一致。
2011年17期 v.51;No.751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顾立学;刘丹;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DM)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后囊混浊(PCO)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行超声乳化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72例为DM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B组68例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PCO发生率、Nd:YAG激光后囊切开率及PCO程度。结果 A组、B组术后PCO发生率分别为48.8%、26.8%,Nd:YAG激光后囊切开率分别为23.8%、12.2%(P均<0.05);两组PCO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DM是影响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PCO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1年17期 v.51;No.751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蕾;安广宇;岳振东;宋雨光;姜妮;赵艳杰;
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根据体表面积的不同口服替吉奥胶囊40~60 mg,每日2次,连续给药4周,休息2周,6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7.2%;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3.2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5.2个月。Ⅲ度以上不良反应有贫血(9.0%)和食欲减退(12.1%),未出现Ⅳ度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胶囊治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安全、有效。
2011年17期 v.51;No.75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彭沪;张翔宇;刘煜昊;高成金;王启星;
目的观察层流ICU病房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ICU住院患者2142例,其中普通ICU为641例、层流ICU 1501例,分别观察两种ICU病房VAP的感染率及人工气道建立千导管日呼吸道感染率。结果普通ICU病房VAP感染225例,VAP感染率为10.50%,千导管日呼吸道感染率28.61‰;层流ICU病房VAP感染100例,VAP感染率为6.66%,千导管日呼吸道感染率19.44‰。层流ICU病房VAP感染率、千导管日VAP感染率明显低于普通ICU病房(χ2=662.19、7.88,P均<0.05)。结论层流ICU病房可明显降低VAP的感染率。
2011年17期 v.51;No.75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许文勇;杨昌梁;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和巴曲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巴曲酶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疗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11年17期 v.51;No.751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少燕;李慧;王珊珊;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9例pSS患者,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抗核抗体(ANA)、ENA酶谱。结果 29例pSS患者中,ANA阳性率为89.7%,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5.5%、34.5%,抗Ro-52抗体阳性率为75.9%。结论 pSS患者体内存在特异性的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自身抗体对诊断pSS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17期 v.51;No.751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延可;李宝生;朱绪臻;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9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放疗组44例、联合治疗组(化疗+复方苦参注射液)45例,参照NRS疼痛分级标准,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止痛效果与单用放疗组无明显差异,在改善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可改善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1年17期 v.51;No.75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湘萍;田旭;赵晓荣;张生;张国欣;
目的探讨脑复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HCT)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130例HC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复康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1%)显著高于对照组(61.5%)(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复康口服液治疗能有效恢复HCT患者神经功能,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1年17期 v.51;No.751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国民;王鑫;王桂平;刘耀敏;韩智炜;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疏肝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6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化瘀方。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ALT、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为79.3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GGT显著降低(P<0.01),AST、ALP低于对照组P<0.05,ALT无显著变化。结论替比夫定联合疏肝化瘀方治疗CHB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2011年17期 v.51;No.751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珊珊;王轶;王小华;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选择39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19例、小剂量组20例。大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滴,每日3次;小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滴,每日1次。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 d后患者血常规、肾功能、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死亡风险系数变化情况。结果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治疗第3天APACHEⅡ评分及死亡风险系数明显降低(P均<0.01);大剂量组治疗前后比较,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均<0.05),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能明显降低MODS患者APACHEⅡ评分及死亡风险系数,使患者得到更大的收益。
2011年17期 v.51;No.751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雪舫;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浓度与新生儿窒息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85例,分为窒息合并急性肾损伤组45例和单纯窒息组40例,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胱抑素2和HGF水平变化。结果窒息合并急性肾损伤组血清胱抑素2浓度为(1.18±0.33)mg/L、HGF浓度为(40.610±0.048)ng/m l;单纯窒息组血清胱抑素2浓度为(0.61±0.06)mg/L、HGF浓度为(0.230±0.030)ng/m。l两组以上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血清胱抑素2、HGF水平升高可作为窒息患儿肾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
2011年17期 v.51;No.751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威庆;孙俊涛;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病变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可疑小肠疾病92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对胶囊内镜的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92例患者共检出病变70例(检出率76.1%);胶囊内镜未通过幽门而致检查失败1例,成功91例,成功率为98.9%。受检者均未发生胶囊内镜滞留和肠梗阻。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可提高可疑小肠疾病确诊率且检查相对安全;受检者检查前进行严格的评估,可降低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
2011年17期 v.51;No.751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尹娟;
目的探讨口服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5 mg/d,1次/d,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激素和肝功能变化,B超检查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缓解,超声检查显示子宫病灶明显缩小,雌、孕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未观察到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结论口服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1年17期 v.51;No.751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莫筠;陈玉莲;谭洪扬;黄碧红;
目的探讨真菌对UF-1000 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白细胞检测的影响。方法将相同浓度的真菌、白细胞、红细胞尿液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不同成分、浓度的混合尿,用UF-1000 i进行检测,观察白细胞、红细胞、真菌的检测结果,比较其加入真菌前后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纯真菌尿对白细胞计数有干扰,高浓度含真菌的混合尿对白细胞计数有干扰,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比较P<0.05,低浓度含真菌混合尿对白细胞计数无干扰,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中有形成分和其浓度的不同对UF-1000 i检测白细胞影响不同,对可疑尿沉渣结果应进行手工镜检复查。
2011年17期 v.51;No.751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立峰;李敬田;杨建美;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拟诊及确诊CHD患者186例,根据其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无明显狭窄43例(正常组)、稳定型心绞痛(SA)51例(S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92例(ACS组),其中行PCI术97例。检测各组入院时及行PCI术患者术后1、6、12、24 h的血清H-FABP。结果 SA组、ACS组血清H-FAB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行PCI术患者术后6 h H-FABP明显高于术前(P均<0.01),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CHD患者血清H-FABP升高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PCI术可影响H-FABP变化,检测H-FABP有利于判断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耀森;王子海;侯亚伟;董金永;谭雪芹;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症感染患者75例,按住院时间分为≤48 h组(19例)和>48 h组(56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乳酸水平、DIC和MODS的发病率对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慢性疾病史、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DIC和MODS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D IC和MODS的发病率是影响患者ICU治疗时间长短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65、4.902、1.927、1.098、7.514,P<0.05或<0.01)。结论 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及D IC和MODS的发病率是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继荣;赵卫;曾勇;张全;杨彬;
<正>股骨粗隆下骨折非手术治疗并发症较高。2003年6月~2009月9月,我院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患者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23~78岁、平均52岁;左侧骨折25例,右侧骨折17例;均为闭合
2011年17期 v.51;No.751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辉;张立红;
<正>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了一系列麻醉方法实施无痛流产,其中以笑气吸入最为常用。如何最大程度发挥笑气的作用,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备受关注。2007年9月~2010年8月,我院比较了不同时间段吸入笑气在无痛流产中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1年17期 v.51;No.751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俊;叶顺传;顾晔;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APACHEⅡ评分越高,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概率越大,患者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2003~2009年,我们探讨了应激性溃疡在判断AMI病情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05例,均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和血清系列酶谱确诊,且均未行溶栓治
2011年17期 v.51;No.751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建文;曹志强;张渊;
<正>2006年5月~2009年7月,我院采用颈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患者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45~62岁、平均52岁,病程0.8~16年、平均8.2年;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肩颈部疼痛,行走不稳,四肢麻木、无力等;体
2011年17期 v.51;No.751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庆飞;
<正>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采用股静脉置管对50例患者进行了51次临时中心静脉置管。现将置管应用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行股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血液透析51人次,男36例、女14例,年龄26~73岁。采用单针双腔硅胶导管,直径12 F(1 F=0.33 mm),长度16 cm。患者取
2011年17期 v.51;No.751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绍辉;汲平;
<正>楔状缺损是牙齿唇侧或颊侧牙体硬组织的缺损,常规充填治疗体容易脱落。2008~2010年,我院采用排龈线排龈后再行缺损充填治疗楔状缺损120颗,脱落率仅为6.7%。现报告如下。
2011年17期 v.51;No.751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孟宪斌;崔丽强;王岩;刘同禄;
<正>2007年8月~2009年8月,我院采用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麻醉1 050例。现将其镇痛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患者1 050例,年龄21~57岁,体质量43.0~98.5 kg,ASA1~2级;行子宫全切术352例,附件切除术234例,剖宫产术464例。术前有轻度高血压120例,
2011年17期 v.51;No.751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占芳;
<正>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制剂治疗癌症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2006年12月~2009年4月,我们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肿瘤疼痛患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最近1个月未行抗肿瘤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攀;
<正>2009年12月~2010年9月,我院采用夫西地酸钠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小叶性肺炎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辉军;邓益民;黄建忠;
<正>2005年6月~2010年9月,我院早期短程应用常规剂量地塞米松救治蜂螫伤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蜂螫伤患者75例,均有明确的蜂螫伤史。随机分为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LD-DXM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胜利;杨杰;
<正>2008年8月~2010年6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18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患者18例,均为男性,年龄19~46岁、平均36.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14 d、平均7 d;均为单侧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喻文立;李津源;杜洪印;
<正>2010年7~12月,我们观察了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局麻在疝修补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行疝修补术患者40例,均为男性,年龄(63±11)岁,ASAⅠ~Ⅱ级,且所有患者无肝肾功能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毕恩旭;范军伟;王京涛;
<正>高位肛周脓肿由于位置在肛直肠环以上,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2006年6月~2010年9月,我院采用加压灌洗负压引流系统治疗高位肛周脓肿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景国慧;
<正>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采用舒利迭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稳定期COPD患
2011年17期 v.51;No.751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洁;张中军;丁娴;
<正>2010年3月~2010年9月,我院采用异丙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麻醉行无痛人流手术,镇痛效果及患者临床表现均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确诊早孕并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者180例,年龄18~38岁,体质量44~68 kg,停经40~60 d。
2011年17期 v.51;No.75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樊淑慧;康秀娟;
<正>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DM)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比非DM者高3~5倍。现将DM合并AMI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DM合并AMI患者(观察组)92例,男64例、女28例,年龄
2011年17期 v.51;No.751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