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萍;李红霞;张素梅;
目的探讨佛波脂(TPA)诱导分化剂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快速比色法分析TPA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的作用;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skov3细胞增殖及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过诱导分化剂作用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体积变小,呈现扁平铺展状态,细胞核质比例变小,核仁数量减少。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细胞边缘丝状伪足减少,片状伪足增多,核形态较规则,核内异染色质减少,常染色质增多,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数量增多,结构趋于正常。结论TPA能够一定程度改变skov3细胞恶性形态结构特征,对skov3细胞具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2011年24期 v.51;No.758 52-5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森;夏英鹏;
目的评价术后使用金天格胶囊辅助健骨治疗对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ACF)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ACF 73例,患者均施行了颈椎前路间盘切除(25例)或椎体切除(48例)钢板固定、钛网植入植骨融合术,采用随机数字表,36例纳入研究组(使用金天格胶囊辅助术后健骨治疗),37例纳入对照组(术后仅常规使用钙剂健骨)。术后连续健骨治疗16个月,随访复查X光平片、CT检查评定颈椎手术节段融合效果,同时使用VAS评分评定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程度。结果研究组植骨融合率(94.4%)高于对照组(86.5%),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后轴性症状VAS评分分别为(1.54±0.61)、(3.04±0.39)分,P<0.01。结论联合应用金天格胶囊能很好缓解ACF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程度,同时提高ACF的融合率。
2011年24期 v.51;No.75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素红;郭艳幸;席占国;陈柯;田可为;
目的探讨活血灵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实验组服用中药活血灵,对照组皮下注射博璞青,观察比较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8.8%(7/80),对照组发生率为6.3%(5/80),P>0.05。结论活血灵可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DVT形成,预防效果与博璞青相当。
2011年24期 v.51;No.75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赵星辉;贺茂林;付睿;
目的研究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在静脉联合动脉溶栓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急诊10例严重急性脑梗死行静脉联合动脉溶栓后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例完全开通,2例部分开通,临床症状改善,1例未能开通,患者死亡。结论对于脑供血动脉大血管急性闭塞而且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的患者,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能够增加血管开通率,恢复缺血区灌注,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致残、致死率。
2011年24期 v.51;No.75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霄云;罗俊生;霍晓川;张振兴;郭闻师;关宁;
目的分析控制血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增大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6 h内、经CT证实血肿量为20~30 ml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5例,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为(180.3±19.2)mmHg和(100.8±17.6)mmHg。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入院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控制在(140.0±12.2)mmHg和(80.0±13.5)mmHg,对照组43例不控制血压。发病24 h后两组患者复查CT,分析控制性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肿扩大6例、对照组血肿扩大17例(P<0.01),观察组治愈好转率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控制血压可显著减小血肿扩大,改善患者预后。
2011年24期 v.51;No.758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鱼锋;张清;徐立辉;马珂;徐海荣;牛晓辉;
目的了解骨的副神经节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我科1998~2008共收治骨的副神经节瘤5例,骶骨2例,髂骨2例,胸椎1例。5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边缘切除3例,囊内切除2例。结果随访6~120个月,复发2例,均为囊内切除。结论骨的副神经节瘤为恶性肿瘤,囊内切除复发率高,边缘切除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2011年24期 v.51;No.75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正阳;徐爱云;
目的回顾总结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PPO)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MIPPO技术应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1例,骨折根据AO分型,A型5例,B型11例,C型5例,其中闭合骨折13例,开放骨折8例。平均伤后9.5 d手术。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2.3 min,术中19例获接近解剖复位,2例达可接受复位。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按Teeny-Wiss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良率95.2%。结论应用MIPPO技术以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有效保持骨折端血运并能促进骨折愈合的新技术。
2011年24期 v.51;No.75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秦童;赵琪;万鼎铭;
目的观察氨磷汀对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方法2009年11月~2010年11月1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共接受102个疗程化疗,其中同时给予氨磷汀的58个疗程设为治疗组,未给予氨磷汀的44个疗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氨磷汀对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良好。
2011年24期 v.51;No.758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田轩;刘建龙;贾伟;蒋鹏;侯晓蕾;
目的调查现代腘动脉损伤的病因特点,以期对腘动脉损伤的早期筛查、诊断提供必要的帮助。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接治的腘动脉损伤病例按照性别、年龄、损伤原因、类型、伤情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总病例数168例,其中男149例(88.7%)、女19例(11.3%),年龄3~69岁、平均33.8岁。车祸伤81例(48.2%)、工作伤42例(25.0%)、刀刺伤11例(6.5%)、火器伤6例(3.6%)、生活伤23例(13.7%)、医源伤5例(3.0%)。开放性损伤119例(70.8%)、闭合性损伤49例(29.2%);锐性损伤27例(16.1%)、钝性损伤141例(83.9%)。合并休克24例(14.3%)、骨折/脱位125例(74.4%)、神经损伤81例(48.2%)、静脉损伤66例(39.3%)。疼痛102例(60.7%)、苍白56例(33.3%)、无脉142例(84.5%)、麻痹80例(47.6%)、感觉异常95例(56.5%)。完全改善68例(40.5%)、部分改善59例(35.1%)、无改善(截肢)41例(24.4%)。结论肢体损伤合并血管损伤的发病率逐日升高,下肢外伤应高度警惕腘动脉损伤的存在,而最明显的标志是脉搏消失(84.5%),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
2011年24期 v.51;No.758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立新;李向春;董淑芬;付占昭;
目的测定5种化疗药物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比较各类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差异。方法MTT法检测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平阳霉素、紫杉醇、顺铂5种化疗药物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结果各种化疗药物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紫杉醇对口腔鳞状细胞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其他药物,P<0.05。结论紫杉醇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具有较高的体外抑制率,在临床上可首选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药物。
2011年24期 v.51;No.758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丽丽;张义楠;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宫颈炎发病间关系。方法将396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分为宫颈光滑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组、黏液脓性宫颈炎组,采集患者宫颈管分泌物标本,行UU病原体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除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组外,中度、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组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单纯型、颗粒型、乳突型亚组UU感染阳性率与宫颈光滑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黏液脓性宫颈炎组与宫颈光滑组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宫颈炎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宫颈炎患者有必要进行宫颈分泌物的支原体筛查,早发现并有效治疗。
2011年24期 v.51;No.75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薛鸿群;侯爱琴;陈亚君;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心房内径和P波离散度(Pwd)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患者9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厄贝沙坦+胺碘酮)47例和对照组(氨氯地平+胺碘酮)46例,观察2组治疗12个月后血压控制水平、Pwd、左心房内径、房颤复律后12个月内窦律维持率。结果88例完成整个实验,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2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最大P波时限(Pmax)、Pwd较治疗前和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最小P波时限(Pmin)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增加(P<0.01或P<0.05)。在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显著缩短Pmax和Pwd,显著缩短左心房内径,其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安全性好。
2011年24期 v.51;No.75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米洋;徐琳;金小平;胡建功;李连贺;陆鸿略;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zrin和VEGF在40例喉鳞癌组织、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1 cm)中的表达,并以Ezrin和VEGF在20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作对照。结果喉癌组织中Ezrin和VEGF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Ezrin和VEGF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喉癌组织中Ezrin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Ezrin和VEGF的过度表达和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Ezrin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喉鳞癌预后的新指标。
2011年24期 v.51;No.75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同华;陈建新;徐正道;胡惠良;胡翼江;蔡惠芳;王兆平;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值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前列腺癌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4例、前列腺炎1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采用体部线圈,行常规磁共振T2WI成像及DWI,分别测量前列腺恶性结节、增生结节、炎性结节的ADC值,将BPH组和炎症组合并为非癌组,癌与非癌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和ROC分析。结果前列腺恶性结节、增生结节及炎性结节ACD值分别为(0.65±0.14)×10-3、(1.18±0.18)×10-3和(1.01±0.25)×10-3mm2/s,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0.975,临界点取0.81×10-3mm2/s时,癌和非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90.1%。结论DWI可以提高前列腺恶性结节检测的特异性。
2011年24期 v.51;No.75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学敏;王翠;王胜林;仇恒志;王淑贤;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使用紫杉醇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以及分析经化疗血糖的异常升高。方法67例静滴紫杉醇的乳腺癌患者分为化疗前确诊糖尿病组(A组,15例)和化疗前血糖正常组(B组,52例),对67例乳腺癌患者静滴紫杉醇进行化疗,观察乳腺癌患者使用紫杉醇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并记录空腹血糖值的变化。结果67例乳腺癌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并且化疗过程中伴有相当程度的血糖升高。结论紫杉醇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使用除导致普遍性毒副反应外,伴有明显的血糖升高。
2011年24期 v.51;No.758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翁亦齐;喻文立;王刚;刘伟华;王亮;贺永进;杜洪印;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全麻拔管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全麻下行头颈部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于术毕前5 min停用麻醉维持药物,同时观察组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麻醉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2 min(T2)、5 min(T3)、10 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1、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拔管时患者是否出现躁动等情况。结果与T0比较,对照组MAP和HR于T1~3时升高(P<0.05或P<0.01),T4时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观察组MAP、HR及两组患者的SpO2于各时点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T1~3时的MAP、HR及术后1 h的VAS评分和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可减轻全麻拔管期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同时降低躁动发生率且有术后早期镇痛的作用。
2011年24期 v.51;No.75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罗兴雄;陈马秀;陈成江;林峰;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在肺癌、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4例肺结核患者、4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3组的血清pro-GRP、NSE、CEA、ADA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结核、肺癌患者血清pro-GRP、NSE、CEA、A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患者血清pro-GRP、NSE、CEA水平均高于肺结核患者,ADA水平低于肺结核患者(P<0.05)。结论血清pro-GRP、NSE、CEA、ADA检测在肺癌、肺结核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2011年24期 v.51;No.75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磊;张津华;罗松平;张艳凯;逯锦涛;
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感染和生命体征监测、脏器功能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白蛋白注射液10 g静脉点滴、2次/d,然后静脉推注呋塞米20 mg,连续应用7 d。观察14 d内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乳酸、CRP水平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死率。
2011年24期 v.51;No.758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文东;张军;赵培旭;蒋鹏;胡琳;赵景明;
目的总结我院腹部造口旁疝手术病例,评价人工合成补片在腹部造口旁疝修补以及造口术中预防性使用的效果。方法腹部造口旁疝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患者23例,其中采用网状平片单纯修补9例、防粘连补片和网状平片联合修补14例,直肠癌行M iles手术肠造口预防性使用防粘连疝补片患者10例。对术后有无造口旁疝出现和复发、局部感染、局部症状、造口狭窄、肠梗阻等进行观察随访,预防性使用防粘连疝补片者与常规肠造口发生造口旁疝进行比较。结果9例单纯修补患者中2例复发,14例联合修补患者无造口旁疝出现和复发;肠造口预防性置入补片的病例中未出现造口旁疝,手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造口术(P<0.05)。所有接受修补术患者均无局部感染、造口狭窄以及肠梗阻等发生。结论肠造口旁疝无张力修补安全有效,能降低造口旁疝的复发率;肠造口术时预防性放置补片可防止造口旁疝的发生。
2011年24期 v.51;No.758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熊瑛霞;王真;宁永忠;
目的分析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感染部位及血培养的结果。方法采用脓毒症数据库(SS-Cdatabase)标准收集2008年6月~2009年6月于急诊就诊时符合严重脓毒症和(或)脓毒性休克诊断的患者80例,研究其感染部位及来院24 h内送检血培养的结果,讨论影响血培养阳性率的可能原因。结果肺部感染最常见,占67.5%(54/80),其次为腹腔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等。总的血培养阳性33.8%(27/80)。最多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占40.7%(11/27);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2.2%(6/27)。结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以肺部感染为主,阳性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2011年24期 v.51;No.758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肖新广;李莎;张新明;康江;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结果证实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64排CT资料,将其与双排螺旋CT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4排和双排螺旋CT对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34/36)、83.3%(30/36),P<0.01。结论64排螺旋CT可以很好的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的形态、部位以及周围组织结构,更准确的检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2011年24期 v.51;No.758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伟;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认识其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以反映肝功能的不同的生化指标为标准,对248例可能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术后ALT为标准,年龄、高血压严重程度、心胸比例、左室射血分数为肝功能损害的高危因素(P<0.05);以术后AST为标准,CPB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CPB尿量、血液回收量为高危因素(P<0.05);以术后TBIL为标准,术前高血压程度、术前TBIL、CPB尿量、体外红细胞用量为高危因素(P<0.05);以术后DBIL为标准,心胸比例、术前高血压程度、术前DBIL、术前TBIL、体外红细胞用量、术后带管时间为高危因素(P<0.05);以术后ALB为标准,心功能分级、术前脂肪肝程度、术前AST、术前ALB、术前GLO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术前的心功能、肝功能客观指标以及CPB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带管时间等因素是行体外循环下CABG术后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2011年24期 v.51;No.758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大为;李远志;刘强;
目的探讨重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侧腰麻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每组30例。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效果优27例、良3例、差0例、失败0例,B组分别为15、10、2、3,P<0.05。A组Bromage评分术中健肢评分多在1~2分,B组多在3~4分,P<0.01。结论重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起效快、阻滞范围小,而且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是一种比较适合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
2011年24期 v.51;No.758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杜平;刘程丽;梁仲惠;
目的探讨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意义,观察使用胶囊内镜患者的依从性及安全性。方法选用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OMOM胶囊内镜对我院102例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吞服胶囊后实行实时监视,检查结束后由2名内镜医生分别独立阅片,进行诊断分析。结果102例患者共检出病变85例,阳性率83.3%。反流性食管炎4例,胃病变43例。发现小肠病变66例,其中小肠非特异性炎症37例,小肠血管病变16例,小肠息肉12例,小肠绒毛萎缩5例,小肠黄色素瘤4例,小肠肿物2例。结肠病变5例。全部患者检查过程无特殊不适,均顺利排出胶囊。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意义,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患者对整个检查过程较满意。
2011年24期 v.51;No.758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建芝;张海杰;穆树敏;
目的分析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状态,评价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应用A型行为类型量表进行行为类型的测查,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分析系统"评估A型性格患者的抑郁状态,并对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本文A型性格患者176例(52.4%),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A型性格患者的比例有增加趋势。A型性格患者中抑郁76例,患病率为43.2%,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不同组别的的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A型性格是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11年24期 v.51;No.758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孙炜;孙炯;
目的探讨外周血NK细胞和血清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在子痫前期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2例正常孕妇不同孕周血清sHLA-G水平及79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HLA-G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外周血NK细胞数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HLA-G表达低于正常妊娠晚孕期组(P=0.001);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孕妇(P=0.001)。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和血清sHLA-G存在负相关关系(r=-0.401,P=0.001)。结论sHLA-G的低表达可能与NK细胞的增殖相关,并且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2011年24期 v.51;No.758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蔡玲;唐胜惠;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方法。方法对26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定位下进行心包穿刺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分次抽液、必要时反复冲洗及注药等治疗,观察其安全性、疗效。结果26例心包积液患者均在超声定位下一次成功穿刺并置管,无并发症发生,心包积液抽液彻底,抽液量100~1 860 ml,患者呼吸困难、心包压塞症状缓解。结论该方法安全、简便、疗效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1年24期 v.51;No.758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威;温华;康健;
目的探讨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早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分别行PhaB法、腺苷脱氨酶(ADA)检测、BACTEC MGIT960培养法,患者均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PhaB法、ADA、BACTEC MGIT960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48.57%、30%、7.14%,PhaB法阳性率高于其他2种方法(P<0.05或<0.01)。PhaB法与PPD试验总体阳性符合率61.11%,PhaB法阳性率高于PPD试验(P<0.05)。结论PhaB检测胸水中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阳性率,且操作简便,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诊断的方法。
2011年24期 v.51;No.758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红民;张小红;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36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共6周)。观察训练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同时进行呼吸困难(MRC)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实验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1年24期 v.51;No.758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青;向菲;李海英;李树法;
目的探讨多种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症的相互关系。方法将80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NAFLD组50例和单纯T2DM组30例,并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采用ELISA法测定ALT、AST、血清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分析各指标与NAFLD合并症的相关性。结果合并NAFLD组BMI、WC、ALT、AST较单纯T2DM组升高(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ALT、PCⅢ、TIMP-1为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MI、WC、ALT、PCⅢ、TIMP-1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筛查T2DM患者合并NAFLD或相关性肝纤维化较好的临床指标。
2011年24期 v.51;No.758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玉林;万峰;吴档;鲍同柱;
目的探讨合并感染的开放性胫骨骨折骨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合并感染的开放性胫骨骨折骨缺损患者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创面新鲜后植骨,再次VSD 5~7 d后组织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11例移植的组织瓣全部成活,8例术后创面渗液经换药愈合,1例植骨转移组织瓣术后仍有窦道,无感染急性发作,伤口换药未愈合。2例术后3个月伤口再感染,局部扩创后伤口愈合;6~12个月骨折愈合。结论彻底清创后,VSD+早期植骨是治疗合并感染的开放性胫骨骨折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1年24期 v.51;No.758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文增;崔振宇;马涛;王全胜;魏若晶;张伟;李昱;刘明锴;
目的探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58例患者的资料,4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应用电凝钩将狭窄段切开。结果58例均在B超引导下成功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建立通道后寻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所需时间(18±7)min,手术时间(56±13)min,清石率93.1%(54/58)。无大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2 a,肾积水程度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安全、有效,要求技术水平更高。
2011年24期 v.51;No.758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艳梅;杨雨旸;孙尧;
目的探讨河北唐山地区脂联素基因(APM-1)多态性与老年人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筛查唐山地区汉族167例无冠心病老年人及14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检测APM-1基因第2外显子+45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老年无冠心病和冠心病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河北唐山地区APM-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冠心病相关。
2011年24期 v.51;No.758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