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陈辉;莫新玲;王要鑫;唐建华;李全忠;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EH患者30例、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三组休息、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GTN)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 EH及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下降更明显(P<0.01);舌下含服GTN后EH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肱动脉内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害。

    2011年29期 v.51;No.76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改良Y支架术与reverse crush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疗效比较

    甘立军;张春卉;高东升;李传方;李大主;廖玉华;

    目的对比改良Y支架术与reverse crush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改良Y支架术(改良组)和reverse crush支架术(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随访1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造影剂和球囊用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最终球囊对吻成功率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6~9个月造影随访,改良组分支血管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1)。1年随访结束,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改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Y支架术较reverse crush支架术操作简单、费时少,具有更低的分支再狭窄率,有减少随访1年临床心脏不良事件的趋势,推荐临床优先选用。

    2011年29期 v.51;No.76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围术期血浆ADMA、hs-CRP的影响

    卜云涛;边波;万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围术期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UAP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介入治疗分为PCI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和出院时的血浆ADMA、hs-CRP浓度。结果两组入院时血浆ADMA和hs-CR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出院时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CI治疗组显著降低(P均<0.01);血浆ADMA和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870,P=0.000)。结论 UAP患者行PCI治疗能尽早有效地控制冠状动脉的炎症反应和促进内皮的修复。

    2011年29期 v.51;No.76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CI后TIMI血流及心电图ST段在评价STEMI患者梗死区再灌注中的价值

    王宇平;张海滨;张学坤;郭金成;张立新;高国旺;张正海;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周及6个月时梗死区的室壁运动情况,评价TIMI血流及ST段回落与梗死区再灌注的关系。方法选择209例行急诊PCI和56例未行急诊血运重建的急性STEMI患者(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肌梗死后1周及6个月时梗死区的室壁运动。将PCI患者分为3组,A组为PCI后TIMI血流2~3级且2 h内ST段回落≥50%者;B组为PCI后TIMI血流2~3级且2 h内ST段回落<50%者;C组为PCI后TIMI血流1级且2 h内ST段回落<50%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梗死后1周及6个月梗死区的室壁运动均明显改善(P<0.01),B组梗死后1周梗死区的室壁运动无明显改善,6个月时梗死区的室壁运动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且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梗死后1周及6个月梗死区的室壁运动均无改善(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成功PCI后,ST段迅速回落对于判断梗死区早期再灌注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而对梗死区远期再灌注的临床预测价值较小;TIMI血流对于判断梗死区远期再灌注具有重要的临床预测价值,而对梗死区早期再灌注的临床预测价值较小。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RGS2基因C1114G多态性与阵发性房颤的相关性

    李岩;刘福强;谢勇;赵冬华;萧钟波;彭健;

    目的分析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RGS2基因C1114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阵发性房颤(PA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AF患者115例及健康对照者102例,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RGS2基因C1114G等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组间RGS2基因C1114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GG基因型及1114G等位基因型频率在PAF患者中显著增高。结论 RGS2基因C1114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AF相关,1114G等位基因可能是PAF的遗传易感基因。

    2011年29期 v.51;No.76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鼻咽癌放射敏感性与MD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王志远;陈龙华;袁亚维;范钦;孙学刚;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差异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8例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根据放疗疗效分为抵抗组和敏感组,针对MDR1基因多态性(21外显子G2677T和26外显子C3435T)行PCR扩增、基因测序分型及构建G2677T-C3435T单体型。结果 G2677T TT基因型放射敏感性显著低于GG和GT基因型(P=0.017),C3435T TT基因型放射敏感性显著低于CC和CT基因型(P=0.022),携带2677T-3435T单体型的患者放射敏感性显著低于其他单体型携带者(P=0.013)。结论 MDR1 G2677T和C3435T多态性可能提示鼻咽癌根治性放疗的疗效。

    2011年29期 v.51;No.763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血糖的影响

    郑曼;蔡九英;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酒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大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小剂量组(C组)和对照组(D组)。酒精灌胃建立动物模型,8周后测定动脉血中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C、TG、HDL-C、LDL-C及血糖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 A、B与D组相比,NO、NOS、eNOS、AngⅡ、TC、血糖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组相比,HDL-C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D组相比i,NOS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白酒灌胃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能升高大鼠血清HDL-C;大中剂量白酒灌胃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损害作用,对血脂有影响,同时血糖升高,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白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与NOS(包括eNOS和iNOS)活性变化有关。

    2011年29期 v.51;No.763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汉族癫痫患者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血清、脑脊液P-gp表达的关系

    顾浩;许贤瑞;齐明山;董通;张庆;

    目的探讨汉族癫痫(EP)患者ATP结合盒蛋白B亚家族成员1(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脑脊液、血清P-gp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汉族EP患者118例,其中对抗癫痫药物(AEDs)敏感57例、耐药61例;AB-CB1基因CC型39例、非CC型79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脑脊液及血清P-gp,PCR-RFLP分析ABCB1C3435T基因型。结果 CC型、非CC型,CC型或非CC型对AEDs敏感及耐药患者的脑脊液、血清P-gp及其比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与EP患者的P-gp表达、AEDs耐药均无相关性。

    2011年29期 v.51;No.763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用于皮肤扩张器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邹静瑶;华凝尊;

    <正>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手术是整形科的常规手术,由于手术短小、麻醉单一,术后镇痛往往被麻醉医师忽视,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我院2010年8~12月对皮肤扩张器植入术患者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法。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40例择期行皮肤扩张器植入术的整形

    2011年29期 v.51;No.763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联合用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48例效果观察

    冯军;康建芳;

    <正>眼压是目前青光眼治疗中唯一被证实并能够有效控制的危险因素。在现有降眼压药物中,采用单一药物治疗仅25%~50%的患者可达到目标眼压。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协同效果和安全性、患者用药的方便性和依从性。我们应用派立明联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29期 v.51;No.763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离子导入法配合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治疗癌性疼痛30例疗效观察

    张延艳;黄红英;

    <正>疼痛是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我国多采用WHO推荐的三级止痛阶梯疗法来缓解癌性疼痛,其虽然能使90%的癌痛患者得到缓解,但由于所用的一阶梯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二阶梯弱阿片类镇痛药如可待因、三阶梯强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等

    2011年29期 v.51;No.763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6例疗效观察

    范本;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依帕司他能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如肢端感觉异常、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所致的胃食管病变等。2010

    2011年29期 v.51;No.763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LAM耐药患者改用与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疗效对比

    王济红;

    <正>目前拉米夫定(LAM)耐药问题受到广泛重视,多数学者推荐联合阿德福韦酯(ADV)进一步治疗,但由于治疗费用较高,不少患者仍采取停用LAM换用ADV治疗。本文通过比较单用ADV与LAM联合ADV治疗LAM耐药患者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为临床选择后续治疗

    2011年29期 v.51;No.763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136例临床分析

    万耘;孙建军;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时,由于基础病变突出而掩盖气胸症状及体征,易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果诊治不及时易导致患者死亡。为了提高对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36例COPD并发自发性

    2011年29期 v.51;No.763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74例疗效观察

    裘健;

    <正>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长效平稳降压,保护心脑肾靶器官的作用;氢氯噻嗪为常用利尿剂,是降压治疗的基石药物。本文采用两药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7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男76例、女64例,年龄28~77

    2011年29期 v.51;No.763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肾衰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赵进明;李英杰;李贵明;

    <正>2008年1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中医方法对1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每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对66例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26例CRF患者,男90例、女36例,年龄23~69岁、平均46.6岁,病程1~15年。均符合王海燕

    2011年29期 v.51;No.763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25例疗效观察

    陆红英;

    <正>参附注射液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之功效,可以提高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造成的损害。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采用参附注射液配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AL)取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I形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24例疗效观察

    皮文;陈登巨;

    <正>一侧声带麻痹可造成发音障碍,导致发声困难,有的患者发生误吸可引起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喉返神经功能不能恢复,健侧声带不能代偿,需手术治疗。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通过使患侧声带内移,声带闭合,消除发声时漏气,治疗声带麻痹引起的声音嘶哑。2002年7月~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20例疗效观察

    孙旭辉;

    <正>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哮喘的病因很多,涉及多种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药物直达病灶,有效浓度高,且操作安全。尤其是对急性发作期的哮喘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改良减张缝合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96例临床分析

    薛成江;陈锡起;张雁;卢娜;隋松涛;张兴超;

    <正>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改良减张缝合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6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6例患者中,男59例、女38例,年龄10个月~73岁、平均31.5岁;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受伤原因为车祸伤53例,坠落伤26例,打击伤13伤,原因不明4例;其中对冲伤64例,直接暴力伤11例,剪切力伤21例。格拉斯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异位妊娠效果比较

    高辉;

    <正>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开展手术治疗异位妊娠逐渐得到推广。本研究对壶腹部异位妊娠分别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手段提供依据。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唐山协和医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均根据病史、HCG、B超和阴道后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奥美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对比

    吴暇;王智敏;

    <正>目前高血压病的治疗强调控制血压实现达标。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是从低剂量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开始,但很多患者单一低剂量用药无法控制血压,需要联合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增加了经济负担和不良反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够有效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血压。奥美沙坦酯是最新的ARB类药物,与其他ARB类药物相比,治疗剂量的奥美沙坦酯具有更好的控制血压的作用。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4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临床分析

    霍文英;

    <正>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为寻找合适的期待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终止妊娠的适宜时机和方式,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现将我院14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观察

    赵秀贞;邵亚丽;

    <正>据报道,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其心血管、神经疾病发病率几乎高出正常人群的2倍。因此合理应用降压药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键。本文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8例,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术后吻合口瘘19例诊疗体会

    杭钧彪;陈中元;朱良纲;任健;车嘉铭;

    <正>随着吻合器的广泛应用,食道癌、贲门癌等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明显减少,但术后吻合口瘘一旦发生仍是胸外科医生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共出现吻合口瘘19例。现将其诊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9例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53~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硝苯地平联合氨茶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1例疗效观察

    李平;

    <正>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部分冠状动脉正常者可因冠状动脉痉挛和内皮功能异常引起。2009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如意珍宝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54例疗效观察

    丁旸;

    <正>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一种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由于本病起病隐匿,进程缓慢,给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自2009年2月至今,笔者使用如意珍宝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54例,取得满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外擦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106例白癜风疗效观察

    周辉;刘桂卿;

    <正>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们采用中药外擦、梅花针叩刺治疗白癜风10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06例寻常型局限性白癜风患者,男42例、女64例,年龄6~69岁、平均29岁,病程1~20年、平均2.8年。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2011年29期 v.51;No.763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短篇与个案

  • 利福平致严重眩晕及平衡失调1例报告

    夏云静;

    <正>患者女,35岁。因咯血3 h于2009年12月8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查痰抗酸杆菌(++),结合CT检查,诊断:继发型肺结核并咯血。给予HRZE方案抗结核治疗,未再咯血。用药2周后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不敢睁眼,平衡失调,与转头及体位无明显关系。无耳鸣、恶心、呕吐,无肢体麻木。体

    2011年29期 v.51;No.763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脂肪乳致儿童脂肪超载综合征1例报告

    詹峰;钟冲;金桂红;

    <正>患儿男,15个月。因咳嗽4 d在当地医院给予红霉素、头孢孟多、氨溴索治疗2 d,患儿纳差,加用20%中长链脂肪乳,几分钟后患儿出现大汗淋漓,约1 h出现发热,体温39.2℃,予安乃近滴鼻后患儿热退,脂肪乳输入约2 h(约200ml),患儿出现嗜睡,精神差,呼吸增快,呼之不应,急诊转入我科。查体:T 38.5℃,R 44次/min,BP 94/67 mmHg。迷

    2011年29期 v.51;No.763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氨茶碱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报告

    郑强;

    <正>氨茶碱是呼吸内科最常使用的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对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黏膜充血水肿效果显著,使用方便。但由于氨茶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临床上经常出现服用氨茶碱中毒的病例。现将我科2例使用氨茶碱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如下。

    2011年29期 v.51;No.76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环磷酰胺致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吕天羽;王玉新;黄世阳;

    <正>患者男,36岁。因发现血肌酐升高4月余于2009年6月10日来我院肾内科就诊。该患者4个月前在外院查体尿素氮9.7 mmol/L,肌酐271μmol/L,尿常规蛋白(+),隐血(±),考虑"急性肾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给予美卓乐(甲泼尼龙片)28 mg口服、1次/d,肌酐水平逐渐下降,6月3日

    2011年29期 v.51;No.763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完全型POEMS综合征合并低T_3、T_4综合征1例报告

    杨春伟;张景义;张卫欢;闫萌;王晓涛;

    <正>患者女,57岁。因全身皮肤变黑1年余,腹痛、腹胀11个月就诊。患者1年前无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变黑,双手、双膝关节以下皮肤发凉伴四肢麻木,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进展,进行性跛行,11个月前出现腹痛、腹胀,餐后为著,后出现腹泻,6~7次/d,无黏液及脓血,伴双下肢乏力,走路摇摆。查体:T 36.2℃,P 74次/min,R 22次/min,BP 104/80 mmHg。

    2011年29期 v.51;No.763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奈唑胺治疗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致颅内感染1例报告

    黄鹏;黄寨;秦文波;陆政;

    <正>患者男,68岁。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入院。入院后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住院期间继发肺炎,出现发热及血象偏高。术后第12天,脑脊液常规:色微浊,白细胞300×106/L,多个核细胞占70%;脑脊液生化检查:葡萄糖1.35 g/L,蛋白质1.75 g/L。连续3次脑脊液培养均回报耐万古霉素屎肠

    2011年29期 v.51;No.763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肌坏死1例报告

    李舒承;马静;张一达;

    <正>患者男,53岁。因心悸、气短6个月,加重2 h入院。患者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乏力,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拒绝安装起搏器,持续服用提升心率药物。2 h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不见缓解。查体:BP110/70 mmHg,神志清,口唇发绀,双侧颈静脉怒张,两肺呼

    2011年29期 v.51;No.763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CO中毒致急性脑积水1例报告

    宋金书;

    <正>患者男,70岁。因昏迷半小时于2010年4月18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小时被家人发现昏迷于浴缸中,无外伤、抽搐及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患者洗澡所用热水器为直排式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封闭浴室内。入院查体:T 37.1℃,P 110次/min,R 22

    2011年29期 v.51;No.763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雌激素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贤;陈双峰;陈海英;张颖新;马龙乐;

    目的探讨雌激素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冠心病有较高的干细胞存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免疫表型;MTT法检测细胞活性;Rhodamine-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RT-PCR检测Caspase-9的表达。结果 H2O2促进干细胞凋亡,而雌激素可提高干细胞的活性,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抑制Caspase-9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结论雌激素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

    2011年29期 v.51;No.763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葡萄糖代谢的PET影像特征

    卢阳佳;崔韶阳;陈俊琦;黄泳;唐纯志;单保慈;聂冰冰;赖新生;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葡萄糖代谢情况,为早期诊断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5只和模型组25只,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及颅内注射IBO制作AD模型。对两组大鼠的脑区进行PET扫描,所得图像数据资料用SPM2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为右顶叶及左纹状体,升高的脑区主要位于边缘系统。结论顶叶葡萄糖代谢降低为AD的PET特征征象,可用于协助AD的早期诊断。

    2011年29期 v.51;No.76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补肾宣肺活血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Smad3蛋白和PDGF表达的影响

    宁康;王超;董延春;王英田;刘世清;

    目的探讨补肾宣肺活血方对博莱霉素致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TGF-β、Smad3蛋白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素组和补肾宣肺活血方组,除空白组外,以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动物模型,于实验当天每天给药,第142、8天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β、Smad3、PDGF的表达情况。结果激素组和补肾宣肺活血方组TGF-β、Smad3蛋白、PDG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均弱于模型组,但高于空白组;第14天激素组和补肾宣肺活血方组无统计学差异,但第28天补肾宣肺活血方组TGF-β、Smad3蛋白、PDGF表达弱于激素组,P<0.05。结论补肾宣肺活血方可明显减低大鼠肺内促纤维化的细胞因子TGF-β、Smad3蛋白、PDGF的水平,可延缓博莱霉素诱发的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程甚至抑制纤维化的程度。

    2011年29期 v.51;No.763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对糖尿病小鼠肾脏TGF-β_1mRNA表达的影响

    金秀平;杨芳;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对糖尿病小鼠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二甲双胍组及瑞格列奈组,另择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血糖及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TGF-β1 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二甲双胍组、瑞格列奈组血糖均比糖尿病组明显下降(P均<0.01),且二甲双胍组比瑞格列奈组下降更显著(P<0.01)。病理结果显示,糖尿病组系膜细胞明显增生、系膜基质积聚、胶原纤维增多和PAS染色呈强阳性。瑞格列奈组在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病理、降低肾脏TGF-β1 mRNA表达方面较二甲双胍组效果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瑞格列奈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病变,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2011年29期 v.51;No.763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预后比较

    郜俊清;金惠根;刘宗军;赵德强;

    目的比较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107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TO患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O患者行PCI成功率为86.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5.6%,1年以上随访左室射血分数PCI组为(53.8±10.5)%,药物保守治疗组为(46.1±7.9)%,两组比较P=0.02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CI组为(52.3±9.4)mm,药物保守治疗组为(57.8±12.4)mm,两组比较P=0.037。其余临床事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TO采用PCI治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但其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必须谨慎实施。

    2011年29期 v.51;No.763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曾春芳;何喜民;李天发;林云;林雪峰;黄娜;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各组的DC值。结果冠心病患者DC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中AMI<UAP<SAP,组间比较P均<0.05,SA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DC值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63,P<0.05)。结论 DC值可以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变不稳定状态,病情愈严重,迷走神经的保护作用愈低,猝死风险愈高。

    2011年29期 v.51;No.763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不良对预后的影响

    丁怀玉;周旭晨;刘俊;朱皓;魏明丽;杨新春;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ST段回落良好组(回落率≥50%),B组为ST段回落不良组(回落率<50%)。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 A组172例(69.40%),B组76例(30.60%)。随访2年,B组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比例高于A组,B组在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42.48(P<0.05)。结论急性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程度与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2011年29期 v.51;No.763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药物治疗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对比研究

    李庆辉;刘相飞;张明哲;陈玉东;

    目的对比药物治疗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1例AMI患者分成两组,药物治疗组给予优化达标的内科药物治疗,择期PCI组在优化达标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择期PCI治疗。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发病1周及6、12、24个月时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与择期PCI组MMP-1各亚组均显著降低;TIMP-1在1周及6个月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药物治疗组的TIMP-1在12个月时较6个月显著升高,择期PCI组TIMP-1在6个月时较同期药物治疗组显著升高;药物组与PCI组各时点PⅠCP水平及PCⅢ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AMI后6个月内均逐渐升高,至12个月呈下降趋势;PCI组6个月时PⅠCP水平与药物组同时点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AMI后发生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其可被药物和择期PCI抑制;从抑制胶原合成代谢亢进及原有胶原网络降解的角度而言,择期PCI在AMI后6个月内明显优于药物治疗,而12~24个月时择期PCI未进一步显示出此方面的优越性,故对于未实施PCI而临床状况又稳定的AMI患者应立足于优化达标的内科药物治疗。

    2011年29期 v.51;No.763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王勇;朱源生;王洪雷;张能锋;关姝;韩雪花;冯毅;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短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5例CHF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32例和曲美他嗪组33例,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共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CD62p、CD63水平及炎症指标hs-CRPI、L-6变化。结果 CHF患者CD62p、CD6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P均<0.05),治疗后CD62p、CD63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曲美他嗪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短期应用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脏功能。

    2011年29期 v.51;No.763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邢晓春;罗芝宽;何峰;张寰;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HRV。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两组LVEDd均较治疗前减小,LVEF及HR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0.01),且B组改善程度较A组显著(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和HRV,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2011年29期 v.51;No.763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病伴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徐忠;孙卫东;吕更;范怀海;徐红;孙海慧;李金龙;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对高血压病伴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患者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7例高血压伴HFNE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TMZ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TMZ 20 mg口服,3次/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心脏超声指标,测定血脂、hsCRP、脑钠肽(BNP),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hsCRP、HOMA-IR、BNP明显降低,LVEF、VE/VA明显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TMZ组6个月后hsCRP、HOMA-IR、BNP、LAEDD明显降低,LVEF、VE/VA升高明显(P<0.05);而LVMI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但TMZ组有下降趋势(P=0.054)。结论 TMZ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抗炎、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可抑制HFNEF患者左房重构,并具有改善左室重构的趋势。

    2011年29期 v.51;No.76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福辛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冯凯;沈巍;邱炜伟;季小波;蒋明勇;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86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治疗;联合组给予福辛普利+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4周,观察两组血压、心率以及心功能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和左室重构情况。结果联合组血压和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联合组心室重构较对照组明显延缓(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方案能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适用于CHF患者的长期治疗。

    2011年29期 v.51;No.76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张腾;唐学杰;刘贤铭;夏碧桦;冉群钗;唐波;杨菲;

    目的观察支架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7例左主干狭窄≥50%的冠心病ULMCA患者给予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 27例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左主干体部狭窄20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7例。7例远端分叉部位狭窄患者有2例使用分步Crush技术处理主支和边支。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2个月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ULMCA安全有效,近期效果良好。

    2011年29期 v.51;No.76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胆红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意义

    刘志勇;刘静;王桂芝;宋执敬;李勇;王平;任绪功;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胆红素(BI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冠心病(CAD)的诊断和评估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6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CAD组与非CAD组(对照组)。CAD组再按照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三个亚组。根据CAG结果计算冠脉指数。同时测定每位患者的BNP、BIL和hs-CRP水平,并结合CAG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D组血清BNP、hs-CRP显著升高,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显著降低,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不明显。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清BNP、hs-CR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BIL水平明显降低。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BNP、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清TBIL、IBIL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BNP、hs-CRP水平升高和BIL水平降低对冠心病的诊断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1年29期 v.51;No.76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血清脂联素、瘦素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何峰;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5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冠心病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评分。结果两组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WHR、脂联素和瘦素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Gensini评分0~19分、20~39分和≥40分组的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WHR、脂联素和瘦素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WHR、Gensini评分、瘦素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82、-0.427、-0.388,P均<0.05),瘦素与WHR、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15、0.392,P均<0.05)。结论血清脂联素、瘦素在冠心病患者中呈异常表达,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生化指标;腹型肥胖而非周围肥胖是血清脂联素、瘦素异常表达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1年29期 v.51;No.763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夜间血压变化对hs-CRP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刘璐;吴孟海;张志强;张增堂;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尿钠肽(BNP)与夜间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夜昼血压比值分为异常组及正常组,检测血清hs-CRP、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算E/A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监测24 h血压。结果夜昼血压比值异常组较正常组hs-CRP、BNP明显升高(P<0.01)。夜昼血压比值与hs-CRP、BNP、E/A、LVEF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960、.573、0.4210、.493,P均<0.01)。结论夜间血压异常对hs-CRP、BNP有明显影响,说明夜昼血压比值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较正常患者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更高,心功能下降更明显。

    2011年29期 v.51;No.763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王焕君;管晓玲;李曙远;张伟;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9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加用GSH 1次/d,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胫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速度(MCV),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结果两组治疗后胫神经和正中神经SCV、MCV均明显提高,血浆ET-1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正中神经SCV、MCV与血浆ET-1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3、-0.469,P均<0.01),胫神经SCV、MCV与血浆ET-1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2、-0.447,P均<0.01)。结论 GSH可显著提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其机制与其降低血浆ET-1水平有关。

    2011年29期 v.51;No.763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ALD变化的临床意义

    宁冬梅;王莉;居岭;赵厚勇;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并高血压(HP)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DM患者320例,其中DM并HP 160例(观察组),单纯DM 16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在普通饮食和低钠饮食下立位、卧位时的血浆PRA、AngⅡ、AL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普通饮食下卧位时的血浆PRA、AngⅡ、ALD明显升高(P均<0.05);低钠饮食下两组PR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卧位时的ALD及立位时的Ang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DM并HP患者血浆PRA、AngⅡ、ALD明显升高,其可作为预测HP的风险或治疗DM并HP的靶点。

    2011年29期 v.51;No.763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男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周国芳;王会明;刘志明;郭宗君;章政;

    目的探讨与男性首次脑梗死发病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首次脑梗死发作的210例40~72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脑梗死发病与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冠心病、血糖、总胆固醇以及hsCRP水平有关。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有脑卒中家族史(OR=4.604,95%CI 1.796~11.802)、高血压病史(OR=3.392,95%CI 1.271~9.048)、总胆固醇(OR=1.412,95%CI 1.055~1.889)以及hs-CRP值(OR=1.057,95%CI 1.017~1.098)与男性首次脑梗死发病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及高hs-CRP水平是男性首次脑梗死发病的最重要的原因。

    2011年29期 v.51;No.76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足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鲁平;李全忠;阚全娥;袁举;岳艳;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其相关性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糖尿病足患者和非糖尿病足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二者的差异;对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血脂、血压等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和非糖尿病足患者的MMSE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记忆力、注意力亚测试分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知功能障碍与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生活方式、糖尿病足有相关性。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多种因素相关,明确其病因对预防其发生有积极意义。

    2011年29期 v.51;No.76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黄培坚;张国华;文国强;陈涛;黄仕雄;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疗程14 d。评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颅脑CT检测梗死灶体积。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均显著降低(P<0.01),第7、14天治疗组NIHSS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梗死部位体积均有缩小,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梗死部位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小(P均<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灶体积,能有效治疗脑梗死。

    2011年29期 v.51;No.763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电针颈夹脊对颈性眩晕患者TCD和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临床分析

    李新蓉;姜敏;

    目的探讨电针颈夹脊对颈性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TCD)和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颈夹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积分变化,并对两组进行TCD检测及血浆LPA含量测定。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的眩晕积分、TCD、血液LPA含量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针颈夹脊可明显改善颈性眩晕,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和降低血浆LPA含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1年29期 v.51;No.763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马磊;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将219例2型搪尿病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39例和正常尿酸(尿酸水平偏低或正常)组180例,观察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主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血尿酸与血压、TG、BMI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多因素相关,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等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1年29期 v.51;No.763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综合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

    卢联合;李鑫;蒋荣猛;张伟;隋永娟;孙磊;王宇;赵红心;李兴旺;陈志海;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的诊断技术在艾滋病合并TB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5例艾滋病合并TB感染患者,记录临床常用的TB感染实验室、影像学、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265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肺结核127例,肺结核并肺外结核80例,肺外结核58例(21.9%)。两者的CD 4+T淋巴计数分别为(107.10±99.55)(、44.24±43.15)(、50.64±66.60)/μl,三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不同诊断技术在肺结核、肺结核并肺外结核、肺外结核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痰涂片13.5%、6.3%、0,胸片21.1%、12.5%、3.4%,CT 61.0%、52.4%、15.8%,γ-干扰素释放试验75.0%、100%8、3.3%,支气管镜检查36.4%2、5.0%、0,组织病理检查54.5%、71.4%、63.6%。结论在CD 4+T淋巴计数较低的艾滋病合并TB感染者的诊断中,γ-干扰素释放试验、支气管镜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受CD4+T淋巴计数高低影响小,使用综合诊断技术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2011年29期 v.51;No.76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分析

    王刚平;张红;武杰;张作峰;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92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多灶组)和224例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单灶组)标本,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因素以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差异。结果①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与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肿瘤复发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是否是微小癌等临床病理学因素无关(P>0.05);②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8.7%,其中中央区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性(r=0.425,P<0.01);③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与癌灶大小、部位无关(P>0.05);④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97,P<0.01)。结论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易转移、复发,中央区为较早发生淋巴转移的区域,中央区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的研究有助于确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范围。

    2011年29期 v.51;No.76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王丹凤;唐良法;

    目的比较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静滴,治疗组给予比阿培南静滴,疗程7~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50%和87.50%,细菌学疗效分别为77.50%和82.50%,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2011年29期 v.51;No.763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干预对窒息新生儿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变化及HIE发病的影响

    卢峥俏;李宏;李晓菲;尹琦;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窒息新生儿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影响。方法 7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1,6-二磷酸果糖(FDP)组(常规治疗+FDP)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0例,监测生后6 h内、3 d1、0 d时IL-6I、L-8、TNF-α的水平变化,观察72 h内HIE的发生率。结果生后6 h两组IL-6I、L-8、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生后3 d FDP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生后3、10 dFDP组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FDP组HIE的发生率及中重度HI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干预3 d后IL-6水平增高I,L-8、TNF-α水平降低,能降低HIE尤其是中重度HIE的发生率。

    2011年29期 v.51;No.763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滨州地区6~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因素调查

    郭红丽;陈刚;

    目的了解滨州地区6~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家长填写DSM-IV问卷和自编家庭情况问卷来完成ADHD的评估和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 6~16岁儿童ADHD的总患病率为6.4%,其中男童(8.9%)高于女童(4.1%)(χ2=32.06,P<0.01),6~11岁组(7.7%)高于12~16岁组(5.3%)(χ2=9.900,P<0.01),ADHD-I为其主要类型;家住农村、居住面积小、家庭经济收入低、扩大了的核心家庭是儿童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6~11岁是ADHD患病的高峰年龄,注意力缺陷是其核心症状,ADHD的发生与家庭因素有关。

    2011年29期 v.51;No.763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AIF、Bcl-2在慢性成人牙周炎龈组织中的表达

    苏文昕;何健民;冯利;聂敏;闫雪萍;宋静;车谨;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的形态,探讨其凋亡发生的途径。方法利用组织病理学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正常组织和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SP法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及牙周健康者牙周组织AIF、Bcl-2的分布及含量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组织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凋亡细胞以上皮中棘细胞层及基底层为主,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AIF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者,而Bcl-2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者(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并依赖于线粒体途径。

    2011年29期 v.51;No.763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cccDNA的影响

    宋淑静;徐飞;刘亚楠;曲沛;陈丽娟;马小亮;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2年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及肝细胞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恩替卡韦治疗2年的慢乙肝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HBVcccDNA的变化。同时比较其中12例具备治疗前后肝活检标本患者的肝细胞内HBV cccD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年后,112例患者中有96例(85.71%)血清HBV DNA低于500 copies/ml,所有患者血清中均检测不到HBV cccDNA。12例患者肝细胞内均可检测到HBV cccDNA,且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下降。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抑制HBV复制,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停药后仍有病毒反弹的可能。

    2011年29期 v.51;No.76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汤锋;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善宁、生长激素联合善宁治疗,观察两组平均住院天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中转手术和死亡的例数,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是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2011年29期 v.51;No.763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药物性肝损伤15年病因趋势分析

    王沧海;宿慧;吴静;林香春;魏南;高炳霞;

    目的分析我院15年来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药物类型变化规律、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5年来我院住院的119例DILI患者所用药物、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和转归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引起DILI的药物以中药占首位,共42例,其次为抗生素19例,抗肿瘤药物16例;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DILI呈上升趋势。结论近15年来引起DILI的药物仍以中药为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呈上升趋势,波立维、法安明等抗凝药也屡有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

    2011年29期 v.51;No.763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局麻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效果对比

    纪洪生;栾志燕;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最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将436例老年腹股沟疝随机分为局麻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联合组),手术方法均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伤口并发症、术后麻醉反应,下地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局麻组在术后麻醉反应、下地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联合组(P均<0.05﹚,而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伤口并发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复发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对人生理机能干扰小、安全、快捷、疗效确定、疼痛耐受好等优点,适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

    2011年29期 v.51;No.763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MDM2启动子309位点多态性与胶质母细胞瘤易感性的关系

    杨军;刘运海;

    目的探讨MDM2基因启动子309位点多态性与胶质母细胞瘤(GBM)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95例GBM患者和95例健康对照者的MDM2启动子SNP309的基因型。结果 MDM2SNP309G/G基因型与T/T或T携带者(TT和TG)相比,均能增加GBM的患病风险(P<0.05)。结论 MDM2启动子309位点多态性与GBM易感性相关,其中SNP309G等位基因能增加CBM的患病风险。

    2011年29期 v.51;No.763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整合素α_5β_1和FAK在上皮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范丽丽;薛秀珍;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和黏着斑激酶(FAK)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卵巢上皮癌组织(观察组)和15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织(对照组)中整合素α5β1和FAK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整合素α5β1和FAK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合素α5β1阳性表达率与卵巢上皮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以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FAK阳性表达率与卵巢上皮癌组织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整合素α5β1、FAK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0,P<0.01)。结论整合素α5β1、FAK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与卵巢上皮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2011年29期 v.51;No.76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腹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尹述洲;张莹;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在术中和术后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将80例胆囊摘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全麻吸入麻醉,实验组术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20 mg,手术结束时静注帕瑞昔布40 mg。检测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IL-6水平,拔管后评定两组不同时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mes-ay镇静评分(RSS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后0~12 h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5~30 min内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帕瑞昔布在腹部手术的麻醉中具有明显的超前镇痛作用,并具有苏醒期镇痛和减少躁动的作用。

    2011年29期 v.51;No.763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ICU患者胸腔积液病因及穿刺安全性分析

    高静珍;何静春;

    目的探讨ICU患者胸腔积液的发病原因及穿刺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胸腔积液的病因及其分布特点,评价胸腔穿刺的安全性。结果积液位于双侧98例,左侧34例,右侧46例。抽胸水的66例中,漏出液32例,其中低蛋白血症16例,心衰7例,肾衰3例,低蛋白合并心衰及肾衰6例;渗出液16例,其中肺炎旁或脓胸8例,恶性胸腔积液4例,可疑结核性4例;难以确定18例,均为同时伴有心衰、低蛋白血症、炎症及恶性肿瘤等。入住ICU 1周后发现的54例胸腔积液,抽胸水12例,10例为漏出液。B超定位后抽胸水66例,有创通气下抽胸水56例,计114次,平均2.04次/例,无创通气下抽胸水10例,计18次,平均1.8次/例,抽液次数共132次。结论低蛋白血症及心衰是入住ICU后胸腔积液的主要危险因素,重症患者尤其是合并应用机械通气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发生胸腔积液,建议对ICU患者定期查B超,发现胸腔积液时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胸穿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2011年29期 v.51;No.763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医学前沿

  • 1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不良可增加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陈文娟;

    <正>一项企业部门资助的研究报道,1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不良可增加心脏病发病的危险(柳叶刀)。一项来自瑞典健康登记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平均9年的随访中,21 000例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39

    2011年29期 v.51;No.763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脑膜炎球菌共轭疫苗在非洲人群中的应用

    陈文娟;

    <正>该研究纳入1500例儿童及青年人,分别注射了脑膜炎球菌共轭疫苗及多聚糖四价脑炎球菌疫苗,结果显示,脑膜炎球菌共轭疫苗引出的抗体滴度为78%~96%,明显高于应用多聚糖四价脑炎球菌疫苗受试者

    2011年29期 v.51;No.763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改善血压测量的准确度

    陈文娟;

    <正>美国的一项研究证实,单一的血压测量方法并不能准确评价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在这项研究中,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研究人员对45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随访,比较了在家中自测、定期

    2011年29期 v.51;No.763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

    李召辉;肖军;

    <正>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死率的评估可提高存活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复杂的技术和专业医师。因此找到一种容易测量的循环指标能方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脑钠肽(BNP)基因表达的产物,其有可能成为早期脓毒症诊断鉴别及预后预测的有效指标。

    2011年29期 v.51;No.763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氯诺昔康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瞿浩;夏玮;

    <正>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炎症及疼痛的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氯诺昔康是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广泛用于手术镇痛、急慢性骨关节炎、脊椎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与其他NSAIDs相比,氯诺昔康血浆半衰期短,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抗炎镇痛效果

    2011年29期 v.51;No.763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载脂蛋白A_1/C_3/A_4/A_5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王杨阳;阳跃忠;

    <正>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人载脂蛋白(Apo)能与血浆脂质结合,构成脂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决定脂蛋白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核心组分,其结构和合成异常将影响血脂代谢。ApoA1/C3/A4/A5基因簇的研究表明,它们的异常与人类的血脂代谢异常相关,其多态性

    2011年29期 v.51;No.763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临床病例讨论

  • 声音嘶哑、轻微咳嗽、泡沫样血痰

    宋彦文;陈为兵;张念真;

    <正>病历摘要患儿男,5个月,因"声音嘶哑、轻微咳嗽1 d"于2011年2月10日8:00收住本院耳鼻喉科。患儿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犬样轻微咳嗽、腹泻,大便呈蛋花汤样,无脓血,2~3次/d;无发热、流涕,吃奶少,精神萎靡,尿量正常。既往

    2011年29期 v.51;No.763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甲状旁腺切除+自体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

    韩得玉;陈茹妹;许晨耘;

    <正>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是尿毒症长期透析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症状严重者内科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2008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对21例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自体移植手术,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2011年29期 v.51;No.763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