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VEGF-A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能力的影响

    李蕊;孙保存;孙丹;刘铁菊;赵秀兰;董学易;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人肝癌细胞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VM)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VEGF-A诱导人肝癌PLC细胞,分别用划痕实验、明胶酶谱法分析不同浓度VEGF-A对PLC细胞迁移性和侵袭性的影响;三维培养观察VEGF-A对PLC细胞形成VM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A处理后的血管内皮钙黏附素(VE-cadherin)表达。结果 VEGF-A呈剂量依赖性增强肝癌PLC细胞的迁移率和侵袭相关蛋白MMP-9的活性,促进管道样结构形成及VE-cadherin表达(P均<0.05)。VEGF-A水平与管道数量呈正相关(r=0.929,P<0.05)。结论 VEGF-A可增强肝癌P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其VM形成,使肿瘤组织血供丰富,促进肿瘤浸润和转移。

    2011年45期 v.51;No.77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胰腺癌细胞DPYD、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张孝平;张文静;陈宝安;柏志斌;冯继峰;程璐;

    目的检测胰腺癌(PC)细胞株中两种代谢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为临床预测氟尿嘧啶类药物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培养PANC-1、CFPAC、SW1990三株PC细胞,采用QIAamp DNABlood Minikit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行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rs1801159、rs1801160、rs17376848,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rs2274976、rs1801131、rs1801133的SNPs位点检测。结果三种PC细胞株的DPYD基因rs1801159位点基因型均为A/A纯合子,rs1801160位点基因型均为G/G。CFPAC细胞株DPYD基因的rs17376848位点基因型为A/G,PANC-1、SW1990细胞株的rs17376848位点基因型为A/A纯合子。PANC-1、CFPAC细胞MTHFR基因的rs1801131位点基因型为A/C杂合子,rs1801133位点基因型为C/C;SW1990细胞株MTHFR基因的rs1801131位点基因型为A/A纯合子,rs1801133位点基因型为T/T纯合子;三株细胞MTHFR基因的rs2274976基因型位点均为G/G纯合子。结论本实验所测三株PC细胞的DPYD基因rs1801159、rs1801160位点、MTHFR基因rs2274976位点基因型相同,其余各位点基因型均不完全相同。

    2011年45期 v.51;No.77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D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

    龚园其;詹亚琨;程斌;胡东霞;李国平;

    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肾替代疗法(D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SAP并ALI患者随机分为DCRRT组、对照组各20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IL-8,比较其生命体征、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评分(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RRT组TNF-α、IL-6、IL-8下降,生命体征好转,氧合指数提高,APACHEⅡ评分下降,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降低(P<0.01或<0.05)。结论 DCRRT能促进SAP并ALI患者的肺功能恢复,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2011年45期 v.51;No.77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肾损害大鼠肾组织Livin、Caspase-9蛋白变化及意义

    刘翼;祝琳;周正端;张巍;李昌平;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肾损害大鼠肾组织Livin、Caspase-9蛋白变化及意义。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SAP并肾损害组(SAP组)、褪黑素(MT)干预组(MT组)各30只,观察其胰腺、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淀粉酶(AMY)、肌酐(C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肾组织Livin、Caspase-9表达;分析SAP并肾损害与Livin、Caspase-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光镜下,A组胰腺、肾组织均正常;SAP组随造模时间延长病变逐渐加重;MT组病理改变较SAP组减轻。与A组比较,SAP组AMY、Cr、MDA、Caspase-9升高,SOD、Livin降低(P均<0.01);与SAP组比较,MT组AMY、Cr、MDA、Caspase-9降低,SOD、Livin升高(P均<0.05)。SAP组SOD与Cr、Caspase-9表达呈负相关,MDA与Cr、Caspase-9表达呈正相关(P均<0.05);MDA、SOD与Livin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Livin、Caspase-9蛋白变化可能参与SAP大鼠的肾损害,外源性MT对SAP并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阵列酶联免疫法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

    高纯;顾国浩;戴建青;公艳蕾;蒋敏;

    目的探讨微阵列酶联免疫法(Array-ELISA)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诊断结直肠癌(CR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CRC患者49例(CRC组)、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19例(良性疾病组)、健康体检者71例(对照组),采用Array-ELISA法检测其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体(PSA)、CA125、CA199、CA153。应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曲线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C组CA199、CA125、CEA均高于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良性疾病组CEA高于对照组(P均<0.05);三组CA153、PSA、AF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诊断CRC的敏感性为73.47%、准确度为85.61%、阴性预测值为86.46%,与其单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其单项指标(P<0.05)。结论 CA199、CA125、CEA是CRC的肿瘤相关性标志物,采用Array-ELI技术联合检测三项指标诊断CRC的敏感性、准确度优于其单项指标。

    2011年45期 v.51;No.77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胃癌患者XIAP、XIAP mRNA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杨巍;张建军;白维君;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XIAP mRNA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30例,根据其临床疗效及胃组织病理检查分为有效组14例、无效组16例,并设10例胃炎患者的正常胃组织作对照。采用RT-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胃组织中的XIAP mRNA、XIAP表达。结果对照组胃组织XIAP mRNA、XIAP表达明显低于有效组、无效组(P均<0.01),有效组高于无效组(P<0.01)。结论 XIAP mRNA、XIAP表达可能成为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药物筛选指标之一。

    2011年45期 v.51;No.779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320排CT血管造影筛查老年消化道出血并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刘琦;郎勇;陈晓琴;李雪莲;王岚;周力;

    目的探讨心脏320排CT血管造影(CTA)筛查老年消化道出血并冠心病(CH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1例无CHD病史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后2周内依次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心脏320排CTA检查,其中26例入院6周内行冠脉造影(CAG)检查;比较各种方法筛查CHD的临床价值。结果 71例患者中,CTA检查示CHD阳性29例(40.84%),ECG检查示CHD阳性19例(26.76%),CTA检查诊断CHD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CG(P<0.05)。行CAG检查的26例患者中,CAG检查示CHD阳性15例(57.69%),CTA检查示CHD阳性16例(61.53%),两种方法诊断CHD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TA检查诊断CHD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91%,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心脏320排CTA可作为无创筛查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是否合并CHD的首选方法之一。

    2011年45期 v.51;No.77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心力衰竭并恶液质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BMI、脑钠肽的关系

    周南南;卓晶明;东燕;李春梅;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并恶液质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与BMI、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将80例心血管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有冠心病(CHD)、HF并恶液质;B组40例有CHD史、HF,无恶液质;C组20例有CHD,无HF。另选14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ADP、BNP、左室射血分数,计算其BMI;分析ADP水平与BMI、BNP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清ADP、BNP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均<0.01),其ADP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47,P<0.01),与BNP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 HF并恶液质患者血清ADP明显升高,提示ADP水平与HF患者发生恶液质有因果关系;ADP水平与BNP呈正相关,提示BNP可能促进血清ADP分泌。

    2011年45期 v.51;No.779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MMP-9、TIMP-1变化的临床意义

    林松娟;刘美娟;季泰令;杜爱玲;王萍;李蕾;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5例(COPD组)、查体健康者20例(对照组),根据COPD组肺功能及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及TIMP-1;行肺功能通气检查,记录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分析COPD组血清MMP-9、TIM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OPD组血清MMP-9、TIMP-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P<0.01或<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OPD组血清MMP-9、TIMP-1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3、-0.776,P均<0.01)。结论血清MMP-9、TIMP-1水平与COPD病情程度相关,病情越重,MMP-9、TIMP-1越高,且与FEV1%呈负相关;提示血清MMP-9、TIMP-1变化可作为判定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2011年45期 v.51;No.779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连翘三萜类化合物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及放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王彩莲;殷海涛;刘宝瑞;

    目的探讨连翘三萜类化合物达玛-24-烯-3β-乙酰氧基-20s-醇(DM)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及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DM液对PC-3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PC-3细胞接受6-mVX线照射,用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分数、计算放疗增敏比;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DM对PC-3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实时定量PCR测定DM对PC-3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DM可诱导PC-3细胞凋亡,其作用6 h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降低,48 h后渐恢复至正常。DM可使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TGF-β、Smad3表达增加,Cyclin D1、CDC25A表达降低(P均<0.05)。DM有放疗增敏作用,其放疗增敏比为1.80。结论 DM可诱导PC-3细胞凋亡,抑制其细胞端粒酶活性,调节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有放疗增敏作用。

    2011年45期 v.51;No.779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短篇与个案

  • 浆细胞性龟头炎1例报告

    周武;李振鲁;

    <正>患者50岁,因阴茎、龟头反复红斑、浸润、增生4年,于200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4年前,患者龟头处无明显诱因地出现片状红斑,逐渐增大累及冠状沟,并出现局部浸润、增生,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结核和其他传染病史,否认有冶游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阴茎冠状沟背侧与龟头左侧分别有一约0.5 cm×1 cm、2 cm×3

    2011年45期 v.51;No.779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免疫抑制剂致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1例报告

    朱银芳;严志涵;过小叶;

    <正>患者女,50岁。因乏力、纳差半月余入院。18年前,患者前因输血后约2个月感全身乏力行肝功能检查,当时ALT328 IU/L,AST 134 IU/L,总胆红素(BILIT)12μmol/L,抗丙肝病毒(HCV)阳性,HCV-RNA阳性,诊断为病毒性型肝炎,丙肝,急性无黄疸型;予以干扰素α-2b 300万IU皮下注射,

    2011年45期 v.51;No.77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钾型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1例报告

    常敬云;

    <正>患儿男,2岁8个月。因手足疱疹半天伴惊厥3次入院。半天前,患儿家长发现其手足及肛周散在红色小疱疹,随之出现牙关紧闭、双上肢屈曲抖动、双眼上翻、神志不清;惊厥发作3次,每次约半分钟,自行缓解,缓解后精神如常;无明显发热、喊叫及大小便失禁。家族中无此病患者。查

    2011年45期 v.51;No.779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内镜下不典型肠结核1例报告

    郭秀丽;张峻;徐有青;

    <正>患者女,20岁。因中下腹痛伴腹泻3个月,加重2周,于2011年3月31日就诊于我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痛,每天大便4~6次,每次50~100 g,为棕黄色稀水样大便,伴体质量减轻,偶感乏力,食欲减退;无明显发热、盗汗、咳嗽、咳痰。近2周乏力明显,腹痛加重。体检:体温37.6℃,脉搏75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5/75 mmHg。

    2011年45期 v.51;No.779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腔神经鞘瘤1例报告

    丁静华;苏法仁;薄琳;

    <正>患者女,22岁。因左侧鼻塞、流脓涕、头痛、涕中带血1个月于2011年6月15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流脓涕,伴左侧头痛,时有涕中带血,无发热。自服抗生素治疗无效,在本市某医院行鼻内窥镜检查示左侧鼻腔肿物、慢性鼻炎,未行治疗,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并以"鼻腔肿物"收入院。查体:外鼻无明显畸形,鼻内窥镜检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雪山胃宝丸治疗胃溃疡50例疗效观察

    刘宪勇;刘世军;王伟;孙克明;张敏;王岩;

    <正>雪山胃宝丸是藏医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传统药物。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们采用雪山胃宝丸治疗胃溃疡患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胃溃疡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岁,病程13个月~20年、平均6.9年。主要表现为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疼痛,进餐后疼痛缓解,伴灼热痛、胀痛、反复吐酸等。胃镜检查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有溃疡

    2011年45期 v.51;No.779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改良Ivor-Lewis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80例体会

    卢金修;荣林;赵瑞兴;

    <正>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改良Ivor-Lewis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患者8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0例食管癌患者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52~72岁、平均63.5岁。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食管镜检查显示病变均在胸中上段、靠近主动脉弓;胸部CT示肿瘤无明显外侵,腹部B超检查排除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鳞癌。食管癌TNM分期为Ⅱa期16例,Ⅱb期45例,Ⅲ期19例;

    2011年45期 v.51;No.779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肾综合征33例临床观察

    杨晓君;边娜;李晓峰;赫爱华;

    <正>心肾综合征(CRS)是指慢性心衰引起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心衰恶化;心衰、肾衰互相作用,互为因果,可加速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病死率。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常规疗法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CRS患者3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2011年45期 v.51;No.779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红楼汤治疗抑郁障碍112例疗效观察

    郭士全;

    <正>2006年2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中药红楼汤加减治疗抑郁障碍患者11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抑郁障碍患者172例,男53例、女119例,年龄18~71(41.3±9.8)岁,病程6~36(18.6±3.2)个月;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3版中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前17项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崎病非心血管并发症121例临床特点分析

    马立吉;

    <正>川崎病(KD)是免疫介导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因。KD可累及心、脑、肝、肺、肾等脏器,以心血管病变最常见且严重,其中冠脉损害占20%~25%,部分可形成冠脉瘤,晚期发生冠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甚至心肌梗死。目前,临床上对KD导致的非心血管系统损害缺乏足够的重视,故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与未行溶栓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变化分析

    刘文辞;刘慧敏;

    <正>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保护患者心功能、减轻左室重构(LVR)的作用,我们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技术对AMI溶栓成功患者的心功能及心肌重构进行了评价,并与行非溶栓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3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赵永德;田文梅;邓国志;李保院;丁长玲;

    <正>为了解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情况,我们对2010年4~6月在我院行乳腺手术的155例患者进行了相关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旨在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临床资料:本组155例均为同期行乳腺手术患者,男1例、女154例,年龄20~78岁、平均46岁。乳腺病变为双侧26例,右侧52例,左侧77例;其中乳腺恶性肿瘤64例(淋巴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刘洋;张静;

    <正>2010年10月~2011年6月,我们采用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期患者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CHF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5~70(59.8±6.9)岁,体质量(67.15±9.81)kg。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缺血性心肌病28例;心功能Ⅲ级13例,Ⅳ级17例;心脏彩超检查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孕妇学校学习、导乐陪伴和无痛分娩290例临床分析

    杨位兰;

    <正>近年来,我们对290例初产妇施行孕妇学校学习、导乐陪伴和无痛分娩,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580例,年龄21~37(27±6)岁,孕周38~41周。其中选择无痛分娩290例(对照组),选择孕妇学校学习、导乐陪伴+无痛分娩290例(观察组)。两组均行经阴道分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玉屏风颗粒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老年皮肤性瘙痒症86例疗效观察

    孙力;陈健;

    <正>2010年12月~2011年5月,我院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老年皮肤性瘙痒症患者8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72例皮肤性瘙痒症患者中,男97例、女75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65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手术并发症分析

    孙建军;卢华军;

    <正>为探讨65岁以上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我们对256例出现老年腹部手术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种类、原因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6例患者中,男154例、女102例,年龄65~88岁、平均73.5岁。手术种类:胃癌根治术9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70例,结肠癌根治术44例,直肠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0例临床体会

    丁红岩;

    <正>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其发病与年龄相关。目前,治疗SUI的术式很多,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是治疗SUI最有效、安全的术式。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TVT-O治疗SUI患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中的应用

    赵治涛;高宝峰;

    <正>为探讨喉罩(LMA)全麻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09~2010年在我院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70~85岁,ASA分级Ⅰ~Ⅲ级。合并冠心病23例,糖尿病18例;有高血压病史21例,脑梗死病史2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例。患者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颅骨粉碎凹陷性骨折一期整复成形56例临床观察

    那汉荣;吴伟;王其平;高恒东;

    <正>2005年6月~2009年10月,我院采用一期整复成形修补治疗颅骨粉碎凹陷性骨折患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6例患者中,男41例、女14例,年龄6~52岁,均伤后24 h内入院并手术。致伤原因为车祸伤27例,坠落伤18例,暴力打击伤11例;颅脑外伤为开放性43例,

    2011年45期 v.51;No.779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23例疗效观察

    许春妮;闵科;谈华阳;

    <正>目前,胃癌尚无标准的化疗方案。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替吉奥(S-1)胶囊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晚期胃癌患者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55岁,病程1~3年;均经B超、CT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其中低分化腺癌11例,中分化腺癌7例,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各2例,乳头状腺癌1例。患者均有客观

    2011年45期 v.51;No.779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替吉奥胶囊在晚期肿瘤姑息化疗中的作用

    陈国荣;李君艳;

    <正>2011年3~9月,我们采用替吉奥胶囊治疗5例多重放化疗失败的晚期肿瘤患者,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晚期肿瘤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54~79岁,病程2~5年;均为经多种放化疗失败的晚期癌症患者。其中食管癌颈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肺腺癌并胸腔积液、脑转移1例,胃癌并肝转移1例,鼻咽癌并胸腔转移1例;患者均能进食,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

    2011年45期 v.51;No.779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

    林琼娥;岑文焕;陈润蓉;陈叶春;

    <正>2009年4月~2010年6月,我院实施由香港同胞捐赠、卫生部等组织的"光明行动"白内障亮晴工程,为6 877例贫困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白内障患者6 877例,男2 629例、女4 248例,年龄9~105岁,血压低于160/90 mmHg,空腹血糖低于8 mmol/L,无严重影响手术及术后视力的眼病等。术

    2011年45期 v.51;No.779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口服麻油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发生便秘34例临床观察

    葛东明;

    <正>临床上,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病情凶险,住院期间须绝对卧床,因而易发生便秘;便秘可致其腹部胀痛、纳差,用力排便易诱发再出血。2010年1~12月,我们采用口服麻油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发生便秘,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2011年45期 v.51;No.779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告读者

  • 声明

    <正>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山东医药》中介、代理甚至编辑的名义发布稿约,承诺发稿,并高额收取相关费用,已致部分作者受骗。在此,我社郑重声明,《山东医药》无任何中介、代理机构或个人,务请作者提高

    2011年45期 v.51;No.779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携手《山东医药》 共创品牌形象

    <正>《山东医药》创刊于1957年,是山东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全国内科类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2011年45期 v.51;No.779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关于摘要与关键词的说明

    <正>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400~500个实词。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需标引

    2011年45期 v.51;No.779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正>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划》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

    2011年45期 v.51;No.779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投稿须知

    <正>本刊欢迎网上投稿;内科稿件可发入shandongyy1@163.com,外科稿件发入sdyy88516158@163.com,医技稿件发入shandongyiyao2009@163.com。如网上投稿不便,亦可向本刊邮寄纸稿。邮寄地址:济南市经

    2011年45期 v.51;No.77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正>~~

    2011年45期 v.51;No.779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征稿启事

    <正>《山东医药》为全国综合性医学期刊,注重医学科技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交流阵地。《山东医药》专业覆盖性广,科学性强;充分发挥各医学专业知名学者在办

    2011年45期 v.51;No.779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低剂量辐射预处理对小鼠放射性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辛勇;周凤娟;唐天友;章龙珍;

    目的观察低剂量辐射(LDR)对小鼠放射性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35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不行X线照射,B组行全腹X线照射,C组先行LDR预处理,再行全腹X线照射。三组照射后1、3、5 d麻醉、解剖、取血,检测其血清内毒素和二胺氧化酶(DAO);取肠系膜淋巴结测定肠道内细菌移位率。结果与A组比较,B、C组血清内毒素、DAO、肠道内细菌移位率明显升高(P<0.05或<0.01),但C组明显低于B组(P均<0.01)。结论 LDR预处理可减轻小鼠肠道的放射性损伤。

    2011年45期 v.51;No.779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凉膈散对脂多糖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

    王兵;王勇强;邵蕾;曹书华;

    目的探讨加味凉膈散对脂多糖(LPS)诱发小鼠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76只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凉膈散防治组和治疗组;比较各组尾静脉注射LPS后6、48、72 h的血小板计数(PCL)、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小板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凉膈散防治组PCL升高,M-CSF、sCD40L、TLR4降低(P均<0.05);且随剂量增加,其作用增强(P<0.05)。结论加味凉膈散可能通过拮抗LPS与血小板TLR4结合,抑制血小板TLR4表达上调,减少血小板及巨噬细胞过度活化,从而缓解LPS诱发的PCL减少。

    2011年45期 v.51;No.77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人体血清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黄连、黄芩体外抗大肠杆菌活性的影响

    宫锌;黄晴;宋毅斐;刘健;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黄连、黄芩水煎液抗大肠杆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MHB培养基为溶媒,配制含Ca2+、Mg2+、Fe2+、Zn2+高、中、低及正常生理浓度的培养基为实验组,不加金属离子的空白培养基为对照组。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黄芩、黄连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不同浓度金属离子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MI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生理状态下血清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黄芩、黄连水煎液抗大肠杆菌的MIC升高或降低,且影响程度不同。结论在体外,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血清金属离子浓度能影响黄连、黄芩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

    2011年45期 v.51;No.77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氧化苦参碱对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肺疾病的保护作用

    王春检;王宝宏;董荣芝;胡艳;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对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肺疾病(CL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8只新生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生后吸入空气;B、C、D组生后置于氧舱持续吸入高浓度氧,21 d造成高氧CLD模型;B、C组分别于生后腹腔注射Oxy、等量生理盐水21 d。每组第3、7、14、21天分别处死大鼠8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肺组织TGF-β1、Smad3、Smad7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观察其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各时间点肺组织TGF-β1、Smad3、CTGF升高,Smad7降低(P<0.05或<0.01);B组与C、D组比较,P均<0.01。第14天C、D组部分出现肺纤维化改变,第21天出现严重肺纤维化;B组肺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 Oxy对高氧致新生大鼠CLD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肺组织TGF-β1、Smad3、CTGF升高、Smad7降低有关。

    2011年45期 v.51;No.77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粉防己碱逆转人卵巢癌耐药细胞SKOV3/DDP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

    刘风玲;杨旭;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Tet对SKOV3/DDP的细胞毒作用,并确定其无毒剂量;同法测定无毒剂量Tet干预后SKOV3/DDP对顺铂(DDP)耐药性的变化,并计算耐药逆转倍数(RF);用RT-PCR法检测无毒剂量Tet干预后SKOV3/DDP细胞中的MDR-1 mRNA表达情况。结果选取Tet 2μmol/L作为逆转多药耐药的实验浓度;Tet 2μmol/L联合DDP后,DDP对SKOV3/DDP细胞的IC50从6.24μg/ml降为3.89μg/ml,RF约为1.60倍;SKOV3/DDP细胞内MDR-1 mRNA表达随Tet作用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无毒剂量的Tet能部分逆转SKOV3/DDP细胞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 mRNA表达有关。

    2011年45期 v.51;No.77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γδ T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汪茜茜;毛朝明;陈德玉;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γδT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食管鳞癌患者35例(食管鳞癌组),体检健康者18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NK细胞、γδT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食管鳞癌组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稍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食管鳞癌组0~Ⅱ期患者的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Ⅲ~Ⅳ期者(P<0.01),0~Ⅱ期与Ⅲ~Ⅳ期患者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且随病情加重而发展。

    2011年45期 v.51;No.779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

    张胜;马兆明;张建国;马建新;黄关宏;王忠明;

    目的探讨小剂量奈达铂(NDP)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不宜手术的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或适形放疗,观察组加用NDP静滴,20 mg/周,共6次。结果两组均完成放疗计划,其中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54.2%、87.5%)明显高于对照组(32.0%、66.0%),血小板下降率(12.0%)明显高于对照组(2.0%),P均<0.05。两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NDP联合放疗能提高食管鳞癌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其毒副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

    2011年45期 v.51;No.779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血清CA199、CA125、CA242及CEA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

    贾昂;肖建英;刘馨;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A125、CA242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及48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A199、CA125、CA242、CEA检测,并对胰腺癌组进行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胰腺癌组血清CA199、CA125、CA242、CEA均明显升高(P均<0.01);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率和特异率均高于各单项检测,胰腺癌组伴淋巴结转移者的CA199、CA125、CA242、CEA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血清CA199、CA125、CA242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率和特异率,对早期诊断胰腺癌及判定其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临床价值。

    2011年45期 v.51;No.779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胰腺癌与糖尿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顾凯凯;崔乃强;殷宗福;张大鹏;侯振宇;李岩;

    目的探讨胰腺癌(PC)与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P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是否伴发DM及其患病时间分为DM组、非DM组;根据DM病程又分为DM 1组(DM病程≤2 a)、DM 2组(DM病程>2 a)。分析各组PC家族史、发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切除率、肿瘤组织学、术前肝功能指标及平均住院时间,统计PC手术前后DM发生率。结果非DM组98例,DM组76例(43.7%);DM 1组52例(68.4%),DM 2组24例(31.6%)。DM组术前直接胆红素(CB)升高48例(63.2%),非DM组14例(40.7%),两组比较P<0.05。各组PC家族史、发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切除率、术前CB升高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肿瘤组织学检查显示,DM组以高分化腺癌多见,非DM组以中、低分化腺癌多见(P<0.05)。DM组术后发生DM 11例(20.8%),非DM组42例(79.2%),两组比较P<0.05。结论 DM可能是PC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之一;PC患者的DM发病率明显升高,可作为高危人群的筛检;重视DM与PC的关系,有助于提高PC的早期诊断。

    2011年45期 v.51;No.779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8例诊治体会

    祁雷;王霆;沈雁波;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SAP时重点要加强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SAP并发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诊治方法。结果治愈70例(79.5%),死亡18例(20.5%)。结论 SAP并发MODS的内科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2011年45期 v.51;No.779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临床意义

    苏晓晖;徐惠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6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病变组织及15例胃溃疡患者(对照组)正常胃组织中的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二者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8例(59.38%),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6例(56.25%);对照组分别为2、2例(13.3%、13.3%)。在胃癌不同大体分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中,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胃癌组织中的E-cadherin、S100A2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分化、转移、侵袭有关。

    2011年45期 v.51;No.779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色素内镜和电子染色内镜提高胃黏膜不典型病变活检阳性率的比较

    陈睿;季玲玲;汪洁;程雪霞;曹彬;

    目的比较色素内镜与电子染色内镜检查胃黏膜不典型病变中癌前病变(AGC)、早期胃癌(EGC)的阳性率,为提高胃癌的诊断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62例胃黏膜表现不典型患者,随机分为色素内镜组123例(A组)、电子染色内镜组119例(B组)、常规内镜组120例(C组),分别在其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胃黏膜上皮正常或慢性炎症25例,肠上皮化生(IM)4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DYS)26例,重度DYS7例,EGC术后病理证实病灶仅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7例;B组分别为27、45、33、6、8例;C组胃黏膜上皮有IM 18例,轻—中度DYS 15例,重度DYS 2例,无EGC。A组EGC检出率为14.00%(7/50),AGC检出率为79.67%(98/123);B组分别为16.67%(8/48)、77.31%(92/119);A、B组EGC、AGC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1),A、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指导下进行活检,可提高胃黏膜DYS、AGC及EGC的检出率。

    2011年45期 v.51;No.779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沙利度胺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光辉;李玉;王仲;张为民;郑义同;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51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行化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沙利度胺治疗。治疗前后,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LQ-C30对患者进行QOL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临床获益率为85.2%(23/27),对照组为58.3%(14/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整体QOL、躯体功能、食欲及睡眠明显改善,恶心、呕吐明显减轻,但便秘症状明显加重(P均<0.05)。结论沙利度胺可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QOL,提高其临床获益率。

    2011年45期 v.51;No.779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自体DC、CIK回输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

    康海燕;王建彬;董江龙;赵子龙;张红霞;王艳;

    目的观察自体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自体DC、CIK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DC、CIK联合干扰素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肝功能、HBV-DNA定量及HBeAg定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HBV-DNA定量、HBeAg定量均明显下降(P均<0.01),以观察组下降明显(P均<0.05)。结论自体DC、CIK可有效地清除乙肝病毒,改善CHB患者的肝功能及细胞免疫;自体DC、CIK联合干扰素疗效更佳。

    2011年45期 v.51;No.779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泽塔多吉;吕洪敏;向慧玲;李凤惠;德吉;周佳美;

    目的探讨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分析192例肝硬化期P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掌、黄疸、腹胀、腹水、乏力和皮肤瘙痒。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及总胆红素(TBIL)明显升高,IgM、IgA、IgG明显升高,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或)AMA-M2亚型(AMA-M2)阳性率为95.8%。对PBC的并发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癌是PB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0.05)。以熊去氧胆酸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PBC的总有效率为64.9%;67例TBIL>100μmol/L的患者中,生存期超过2 a者41例(61.2%)。结论 PBC进展至肝硬化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肝掌、黄疸、腹胀、腹水,ALP、GGT、IgM、AMA/AMA-M2明显异常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肝癌患者预后差,以熊去氧胆酸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延长其生存期。

    2011年45期 v.51;No.779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多西紫杉醇、伊立替康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的抗肿瘤作用

    曲更宝;程石;宋茂民;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DTX)、伊立替康(CPT-11)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DTX、CPT-1单用及联用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的中效浓度(IC50),用联合指数(CI)法测定两药单用、联用对Capan-2的抑制作用;分析两药不同浓度、不同用药时间的协同、相加或拮抗作用。结果随药物浓度增加,DTX、CPT-1单用及联用的CI逐渐增强;两药IC50以上联用时产生协同作用,IC50以下联用时产生拮抗作用;两药联用的先后顺序不影响其CI。结论体外实验中,DTX、CPT-1单用及联用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apan-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两药IC50以上联用产生协同作用。

    2011年45期 v.51;No.779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

    翟凤钰;许燕艳;王芳;漆齐贵;岳莉;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2例,进展2例,有效率82.6%,疾病控制率91.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4.1个月,中位生存总时间8.6个月,1年生存率为21.7%。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寒战、腹痛等,均为1~2级;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恢复。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2011年45期 v.51;No.77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血浆置换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乙肝并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易学东;罗亚文;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并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乙肝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E治疗,治疗组采用PE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两组均在PE治疗前、PE结束时、PE后14 d检测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PE后14 d,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40%,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PE结束时,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ALT明显下降(P均<0.01);PE后14 d,治疗组TB、ALT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PE结束及治疗后14 d,两组ALB、PTA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E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乙肝并高胆红素血症有效、安全、经济。

    2011年45期 v.51;No.779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微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EVB的疗效观察

    黄效模;张谦;周霞;曾德珍;

    目的探讨微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LC)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LC失代偿期并EVB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用奥曲肽治疗,B组采用微剂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C组采用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临床疗效及病死率比较,P>0.05;B、C组止血时间短于A组(P均<0.05),B、C组比较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微剂量垂体后叶素持续泵入联合奥曲肽治疗LC并EVB的疗效较单用奥曲肽迅速可靠,与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奥曲肽比较疗效相当,但其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2011年45期 v.51;No.77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叶酸、VB_(12)、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潘诚;

    目的探讨中年高血压(HP)患者血浆叶酸、维生素B12(VB1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0例中年HP患者(HP组)及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检测其颈总动脉紧张度、扩张性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检测血浆叶酸、VB12、Hcy和血脂。分析叶酸、VB12、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P组颈总动脉紧张度、扩张性明显下降,颈总动脉IMT明显升高,Hcy、TG明显升高,VB12、HDL-C明显下降(P均<0.05);相关分析表明,HP组颈动脉IMT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中年HP患者的颈动脉硬化与Hcy升高、VB12降低关系密切。

    2011年45期 v.51;No.779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缺血性心肌病并房颤患者心脏β_1、M_2受体自身抗体与左房内径的关系

    郭宏伟;张爱军;饶玲璋;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并房颤(AF)患者心脏β1、M2受体自身抗体与左房内径(LAD)的关系。方法选择ICM并AF患者86例(A组),ICM无AF患者78例(B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心脏β1、M2受体自身抗体,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其LAD,并进行分析。根据LAD大小,将A组分为A1组(LAD<4 cm)、A2组(LAD 4~5 cm)、A3组(LAD>5 cm),比较三个亚组间的心脏β1、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心脏β1、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A、B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A组高于B组(P<0.05)。A、B组LAD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A、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2组心脏β1、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A1、A3组(P均<0.05),A1、A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脏β1、M2受体自身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机制参与ICM患者的早中期左房重构及AF形成或持续。

    2011年45期 v.51;No.779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林文培;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CH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封堵成功42例,成功率97.7%。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因其未闭动脉导管较大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未行封堵术;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半小时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置入临时起搏器于术后1 d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治疗CHD疗效好,成功率高,价格低廉,严重并发症少。

    2011年45期 v.51;No.779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后无血流或慢血流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魏友平;高招波;万红兵;郑春华;万明勇;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00例AMI行急诊PCI患者分为无复流组18例、血流正常组182例,计算两组冠脉开通时间(出现AMI症状至冠脉球囊第1次扩张或支架置入的时间),检测其血糖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无复流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冠脉开通时间、入院时CK-MB、血糖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冠脉开通时间、CK-MB、血糖水平是AMI患者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1年45期 v.51;No.779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血尿酸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刘凤莲;陈莉;赵红强;曹海静;苏玉新;杨福利;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无心脏病病史的老年T2DM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A组)、高尿酸血症(B组)两组;均行彩超检测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E峰及A峰血流速度,计算E/A比值、左室质量(LVM)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与A组比较,B组LAD、LVDs、LVDd明显增大,IVST、LVPWT、LVM、LVMI明显增加,E/A比值变小,EF、FS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老年T2DM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脏结构改变明显,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异常严重。

    2011年45期 v.51;No.77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尿酸血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内皮素的影响

    吴泽兵;张颖;余其贵;陶存武;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M)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HUM组41例、血尿酸正常组(对照组)31例;观察两组血浆ET、血压、收缩压变异性(SBPV)及舒张压变异性(DBP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UM组ET及SBPV明显升高(P均<0.0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DBPV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HUM组的血尿酸水平与SBPV呈正相关(r=0.547,P<0.01)。结论 HUM明显升高老年高血压患者SBPV及ET水平,可能是导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1年45期 v.51;No.77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林德琳;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14 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以观察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ACI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

    2011年45期 v.51;No.779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贯序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干预的临床观察

    孙爱华;罗平;张晓林;柏素萍;王风娟;钟广红;

    目的观察贯序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不同病期加行贯序化康复训练,包括音乐康复疗法、生活能力训练、针灸治疗、亲情陪护等。治疗前后评定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其躯体康复及心理康复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以观察组降低明显(P均<0.05)。结论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贯序化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其躯体康复及心理康复。

    2011年45期 v.51;No.77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

    赵君秋;王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AL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ALACI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hs-CRP,比较其临床疗效,并与3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组治疗前hs-CRP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降低(P均<0.01),以A组降低明显(P<0.05)。A组总有效率为83.3%,B组为73.3%,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降低ALACI患者的血清hs-CRP,其可能是治疗ALACI的重要机理。

    2011年45期 v.51;No.779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周秋华;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静滴,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静滴,疗程均为14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检测血清hs-CR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和血清hs-CRP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少缺血区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ACI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1年45期 v.51;No.779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蔡敏;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组治疗14 d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NIHS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灯盏细辛,值得临床应用。

    2011年45期 v.51;No.779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变化的临床意义

    邹新中;陈宝华;王旭;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钠肽(BN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PHD患者(CPHD组)、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各35例,检测并比较其血清Hcy、BNP水平。结果 CPHD组Hcy、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CPHD患者的Hcy水平与BNP呈正相关(r=0.19,P<0.05)。结论血清Hcy、BNP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CPHD的指标之一。

    2011年45期 v.51;No.779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sVAP-1、s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赵德福;孙侃;常向云;朱余蓉;胡晓莉;王晓丽;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1(sVA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并下肢血管病变(LLA)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64例,其中合并LLA(LLA组)34例,无LLA(无LLA组)30例;另选20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VAP-1、sICAM-1。结果 LLA组、无LLA组血清sVAP-1、sICAM-1高于对照组(P均<0.05);LLA组、无LLA组、对照组sVAP-1水平与sICAM-1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7、0.941、0.477,P均<0.05);LLA组LLA严重程度与sVAP-1、sICAM-1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78、0.642,P均<0.01)。结论 sVAP-1、sICAM-1是T2DM患者LLA的危险因素。

    2011年45期 v.51;No.779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粉尘螨滴剂脱敏疗法对缓解期哮喘患者复发率及血清总IgE的影响

    谢伟国;江莲;谢诤;陈建波;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脱敏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复发率及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将尘螨过敏所致的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粉尘螨滴剂行脱敏疗法,观察1年中两组哮喘复发率;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结果观察组哮喘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为46.67%,两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脱敏疗法能降低缓解期哮喘患者的复发率及血清总IgE水平。

    2011年45期 v.51;No.779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库欣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李文侠;陈宇红;

    目的探讨库欣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库欣综合征患者(A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10例查体健康者(C组)的血糖及胰岛素相关指标,计算IR指数(HOMA-IR)、糖曲线下面积(AUC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结果 A组糖耐量减低43例(占70%),DM 27例(占45%),其HOMA-IR、AUCG及AUCI均高于C组(P<0.05或<0.01)。结论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同时存在IR现象。

    2011年45期 v.51;No.779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维持性血透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蒙陆丹;潘松球;石宏斌;曾巧;张劲;钟庆荣;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HD)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老年维持性HD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HD治疗,观察组采用HD+血液灌流(HP)治疗;治疗12周后,进行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SF-36量表调查;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SQI因子中除催眠药物外,其PSQI总分及其他因子评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P<0.05或<0.01);SF-36量表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动、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 HD+HP治疗可改善老年维持性HD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2011年45期 v.51;No.779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近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叶荣;李海红;张海林;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近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干预组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两组在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出院时,出院后1、6个月QOL评分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对SLE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其近中期生活质量。

    2011年45期 v.51;No.779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冻存自体血小板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刘国强;丁慧芳;路希敬;徐敏;邢健;赵霞;韩芳;

    目的探讨冻存自体血小板治疗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AL化疗完全缓解(CR)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于化疗间歇期采集自体血小板并低温保存;化疗后血小板计数≤15×109/L时将血小板解冻后输注,并检测其血小板CD42b、CD62p,计算输注后1 h、24 h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对照组输注正常献血者的冻存血小板。结果两组血小板CD42b、CD62p表达率及输注后1 h、24 h CCI比较,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55%),其输血反应率(15%)明显低于对照组(45%)(P均<0.05)。结论 AL患者CR后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的功能与正常人的冻存自体血小板无统计学差异,但其止血效果优于后者,且输血不良反应少。

    2011年45期 v.51;No.779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G6PD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的影响

    蔡海燕;胡治丽;叶琳;陆国强;李浩;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22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07例;根据G6PD水平又将观察组分为G6PD正常组和G6PD缺乏组。检测各组脐血G6PD、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BIL明显升高(P<0.05);G6PD缺乏组的CK、CK-MB明显高于G6PD正常组(P<0.05或<0.01);观察组男性患儿的G6PD低于女性患儿,AST、LDH高于女性患儿(P<0.05或<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酶变化与黄疸程度有关;G6PD缺乏可加重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的损害,不同性别患儿的心肌酶改变各异。

    2011年45期 v.51;No.779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方案治疗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的疗效比较

    朱立帆;沈鹏程;翁峰标;徐良;田志刚;朱晓东;蒋富贵;

    目的观察不同方案治疗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36例,分别静滴小剂量甘露醇、七叶皂甙钠(SA)、小剂量甘露醇+SA、大剂量甘露醇+SA。观察各组肢体消肿时间、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B、C、D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6.06±0.92)、(6.19±1.01)、(4.61±0.87)、(4.53±0.88)d,C、D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明显少于A、B组(P均<0.01);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80.1%、94.4%、94.4%,C、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P均<0.01),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P均>0.05。结论甘露醇联合SA治疗胫腓骨骨折后肢体肿胀有良好的消肿作用,两者联用疗效尤其明显。

    2011年45期 v.51;No.779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脂联素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门昌君;张国梁;

    <正>近年来,随着饮食中脂肪含量的增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其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脂肪肝已成为美国人群慢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其患病率为10%~40%;我国及亚太地区患病率为7%~40%,日趋超过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随着对NAFLD研究的不断深入,有

    2011年45期 v.51;No.779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杰;邹俊;陈茂伟;

    <正>肝纤维化是肝细胞损伤后的一种修复机制,一旦发展成弥漫性伴结节性增生,使正常肝组织结构紊乱,即形成肝硬化。许多研究表明,在肝纤维化早期进行适当干预,可延缓或逆转其发展。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肝维化及肝硬化诊断的研究取得明显进步。现结合文献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肝组织病理检查

    2011年45期 v.51;No.779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病例讨论

  • 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半个月

    孙建奎;邓建中;屈宝华;

    <正>病历摘要患者女,16岁。因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半个月,于2008年10月8日入院。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1周前,不能上、下楼梯;近日走平路不稳,需要搀扶,曾跌倒数次,下蹲后起立困难。既往史、月经史无特殊异常,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查体:体温36.3℃,脉搏8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90/60 mmHg。贫血貌,内科

    2011年45期 v.51;No.779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