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学丽;李健;李丹;刘相萍;安毅;
目的观察复合羟丁基壳聚糖纳米载体携载CD+133抗体温敏膜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及血液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将HUVEC接种于裸钴铬合金片膜(裸金属支架组)、雷帕霉素药物涂层钴铬合金片膜(雷帕霉素支架组)、复合羟丁基壳聚糖纳米载体携载CD+133抗体温敏膜钴铬合金片膜(抗温敏膜组)。培养24 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前列环素代谢物6-酮-前列腺素F1α(PGF1α)水平。结果 HUVEC在抗温敏膜上生长良好,形态正常。与裸金属支架组、雷帕霉素支架组相比,在抗温敏膜组存活的HUVEC数目增高(P均<0.05)。HUVEC在抗温敏膜组上迁移率高于裸金属支架组、雷帕霉素支架组(P均<0.05)。与裸金属支架组、雷帕霉素支架组相比,抗温敏膜组细胞分泌的ET-1水平降低;CGRP、PGF1α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复合羟丁基壳聚糖纳米载体携载CD+133抗体温敏膜有助于HUVEC的增殖和迁移,对HUVEC的血液相容性良好。
2014年01期 v.54;No.88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钟真真;蒲蜀湘;袁芳;陈晓军;高聪;姚海燕;何毅华;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和匹茲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15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对照组)行多导睡眠监测和睡眠质量评估。结果两组比较,睡眠时间、睡眠效率、3+4期睡眠时间、3+4期睡眠比、动眼睡眠期(REM)时间、2期睡眠比、睡眠潜伏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睡眠破碎、慢波睡眠缺失发生率PD组分别为73.3%、80.0%,对照组分别为33.3%、2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示PD组PSQI得分与左旋多巴剂量和病程呈线性相关(t分别为2.912、2.992,P均<0.05)。结论帕金森患者存在多种睡眠结构的改变,睡眠质量与病程、H-Y分级、左旋多巴剂量有关。
2014年01期 v.54;No.883 4-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姚俊霞;李久蕊;胡承江;李斌;
目的探讨CD40/CD40L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74例IgA肾病患者肾穿活检组织分为轻度系膜增生组27例、局灶增生组28例和增生硬化组19例,采用免疫组化及Masson方法观察各组肾小管间质内CD40、CD40L、TGF-β、α-SMA、Vimentin和胶原纤维的表达。结果 IgA肾病组织中小管上皮细胞高表达CD40和CD40L,肾小管间质中TGF-β、α-SMA、Vimentin及胶原纤维表达随分级变化而变化,三组间以上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IgA肾病中,CD40和CD40L可能通过TGF-β启动并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2014年01期 v.54;No.883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建炜;刘璠;董启榕;李帅;吴全明;侍德;
目的探讨中青年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28例(35髋),年龄28~54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均行混合型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检查髋关节功能、计数Harri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观察髋关节影像学形态。结果 28例平均随访3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32髋,良2髋,可1髋,优良率96.9%。未发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传统全髋置换术的过渡性手术。
2014年01期 v.54;No.88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崔培林;吕栋;王燕斌;杨昭徐;徐有青;
目的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黏膜屏障的损伤情况,以及谷氨酰胺(Gl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功诱导ANP模型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ANP组和Gln组各24只,另取假手术组24只作为对照。Gln组每日以Gln灌胃2次,剂量为1.5 g/(kg·d);ANP组和假手术组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模型制作术后3、6、24、48 h时间点杀死大鼠,取胰头和末端回肠3~5 cm放入液氮中保存。观察胰腺和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肠黏膜中IGF-1的表达、血清中二氨氧化酶(DAO)活性和内毒素浓度。结果 ANP组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严重破坏,肠道通透性明显增加,肠黏膜损伤评分明显增加;血清内毒素浓度、DAO活性明显升高(P均<0.01)。与ANP组比较,Gln组动物肠黏膜损伤减轻,损伤评分有所下降,血清内毒素水平、DAO活性下降(P均<0.05)。ANP组IGF-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Gln组明显升高(P<0.05),同时肠黏膜屏障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 ANP时肠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存在严重破坏;Gln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肠黏膜屏障损伤并能维护其功能;IGF-1参与Gln对ANP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修复和维持。
2014年01期 v.54;No.883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田春雨;薄海美;
目的探讨滋肾清肝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3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滋肾清肝方低剂量组[灌胃(ig)250 mg/(kg·d)]、中剂量组[ig 500 mg/(kg·d)]、高剂量组[ig 750 mg/(kg·d)]及罗格列酮治疗组[ig 4mg/(kg·d)]。以滋肾清肝方低、中、高剂量持续给药30 d后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并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应用滋肾清肝方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糖耐量试验中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显著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滋肾清肝方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
2014年01期 v.54;No.883 18-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信聪伶;焦今文;王黎明;姚如勇;孙显路;
目的探讨宫腔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原发双癌)组织中端粒酶及雌激素受体(ER)、c-myc蛋白的表达。方法收集16例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双癌患者的癌组织切除标本,临床病理分期均为Ⅰ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二步法分别检测免疫表型端粒酶、ER及c-myc在同一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和卵巢两部位癌组织端粒酶蛋白表达相同11例(68.75%),表达不同5例(31.25%);ER蛋白表达相同10例(62.5%),表达不同6例(37.5%);c-myc蛋白表达相同10例(62.5%),表达不同6例(37.5%);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组织中端粒酶、ER及c-myc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内膜和卵巢两部位原发双癌中均有ER、c-myc及端粒酶蛋白表达7例(43.75%)。结论端粒酶、ER及c-myc在子宫内膜和卵巢两部位原发双癌中的表达可能相同,两部位癌组织可能存在同源性。
2014年01期 v.54;No.883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士华;秦慧;翟志敏;吴凡;熊述道;
目的探讨实时定量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意义。方法用扩增培养的NB4细胞的PML/RARα融合基因进行梯度稀释作为标准品,ABL作为内参,建立标准曲线。采用Taq Man法进行实时定量PCR,并对方法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及灵敏性进行测定。对14例APL患者在初治、诱导缓解及巩固治疗3个时期的PML/RARαmRNA转录本水平进行动态定量监测,结果以NQ表示,NQ=PML/RARαmRNA的拷贝数/ABL mRNA的拷贝数×105。结果实时定量PCR方法可以检测出1×10-5μg NB4细胞cDNA中PML/RARα的融合基因,其重复性和稳定性Ct值变异系数分别为1.77%和2.11%。14例患者初治时骨髓PML/RARα融合基因平均水平为3 731,经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双诱导缓解时PML/RARα融合基因平均水平为231,化疗与维甲酸序贯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PML/RARα融合基因平均水平为116。治疗前后比较,PML/RARα基因转录本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实时定量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敏感性好、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的诊断和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2014年01期 v.54;No.88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栩;郑雪平;高翔;张勇;赵仁亮;
目的探讨分水岭梗死(W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与颈动脉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根据颅脑磁共振模板确定的200例WI患者行颅脑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其临床特征、病程、影像学特征、颈动脉病变、Willis环血流代偿,分析其病理生理机制。结果 200例WI分为皮层下分水岭梗死(IWI)组60例、皮层分水岭梗死(CWI)组75例、混合组65例。IWI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CWI组、混合组(P均<0.05)。混合组、IWI组颅内WI病灶同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中重度(≥50%)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CWI组(P均<0.05)。三组WI之间Willis环血流代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组最初的NIHSS评分高于IWI组、CWI组(P均<0.05)。入院后7 d内病程改变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后3个月,混合组预后不良者较CWI组多(P<0.05)。结论不同类型WI发病机制、病程及预后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14年01期 v.54;No.88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丹;贺青蓉;秦炜;林芳;麦燕玲;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和正常内膜组织中NF-κB相关miRNA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组织中miRNA 199a及miRNA 126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iRNA 199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miRNA 12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在位内膜比较,异位内膜组织中的miRNA 199a、miRNA 126表达水平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miRNA 199a与miRNA 126可能通过调控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14年01期 v.54;No.883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邵永;魏宁;朱孝成;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腹部术后切口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术前准备及术后综合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前12 h将七叶皂苷钠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共用6 d。观察两组腹部切口水肿程度及术后排气、排便、肠鸣音的变化。结果术后6 d,观察组切口无水肿9例、对照组4例,两组切口水肿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对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及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014年01期 v.54;No.883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薛文平;刘克坚;王园园;邱强;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男性冠心病患者15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根据OGTT结果将153例分为糖尿病组28例、IGT组74例、血糖正常组51例。分析各组血脂水平及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糖代谢状况。结果 153例男性冠心病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达67.7%。糖尿病组、IGT组、血糖正常组三组间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甘油三脂与糖代谢异常呈正相关(r=0.264,P<0.05)。结论男性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关。
2014年01期 v.54;No.88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晓云;李娟娟;张磊;钱薇薇;董砚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观察组)和查体无糖尿病者150例(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颈总动脉内径、IMT,科林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双侧足趾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比值(TBI),生化分析仪测定FPG、2 h PG、HbA1c、TG、TC、HDL、LDL、UA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总动脉IMT、颈总动脉内径、BMI、SBP、FPG、2 h PG、HbA1c、TG均明显增高,TBI显著降低(P均<0.05)。SBP、2 h PG、HbA1c、UA与颈总动脉IMT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2、0.139、0.190、0.151,P均<0.05),TBI与颈总动脉IMT呈负相关(r=-0.081,P<0.05)。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IMT,可为临床提供动脉内皮功能受损的证据。
2014年01期 v.54;No.883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继芳;邹存华;赵淑萍;
目的探讨HER-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5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情况。结果 HER-2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9.0%和31.4%;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HER-2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R-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病理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HER-2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14年01期 v.54;No.883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楚锋;郭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绝经前后不典型胸痛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5例不典型胸痛女性患者,按是否自然停经分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分析平板运动试验对绝经前后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绝经前组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59.1%、38.9%、61.1%、40.9%、54.2%、43.8%、50.0%,绝经期后组分别为75.5%、76.9%、23.1%、24.5%、86.0%、62.5%、76.0%,两组敏感性、假阴性率、阴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特异性、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准确性比较有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女性冠心病敏感性较高、假阴性率较低,可用于排除女性冠心病。
2014年01期 v.54;No.88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郑锦辉;孙蕾;郑晓华;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行护肝、退黄、促肝细胞再生、抗乙肝病毒、改善微循环、人工肝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2.5 mg地塞米松肌注或静推,1次/d。观察两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谷丙转氨酶、MELD评分及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1、2、4、8周时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加用小剂量激素对临床疗效无影响。
2014年01期 v.54;No.883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子文;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液hs-CPR、UA、LDL-C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两组血浆hs-CPR、UA及血清LDL-C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心脏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液hs-CPR、UA、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7.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3例,对照组为7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UAP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液hs-CPR、UA、LDL-C水平,改善预后。
2014年01期 v.54;No.883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黎俊勇;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胃镜及病理确诊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年龄胃息肉检出率以及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胃息肉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年龄<45岁、≥45岁胃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58%和7.35%(P<0.05);与<45岁比较,≥45岁患者胃底、胃体、胃窦息肉检出率较高(P<0.05),腺瘤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的检出率较高(P均<0.01);男、女息肉检出率分别为2.88%和4.74%(P<0.05)。无痛胃镜胃息肉检出率高于普通胃镜(P<0.05)。结论胃息肉多见于女性、中老年人,无痛胃镜能提高胃息肉的检出率。
2014年01期 v.54;No.883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杨睿;郑晓晖;胡丰朝;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通心络胶囊。治疗12个月后两组复查血脂及CAG,靶病变冠脉复查IVUS。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个月两组血脂、IVUS参数均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12个月两组间比较血脂、IVUS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通心络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均有良好疗效,IVUS对评价药物治疗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有重要作用。
2014年01期 v.54;No.883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袁俊;何文宗;周咏;陈莲欣;张晓丽;胡继宽;于丽娜;杭尤宝;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急性左心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急性左心衰竭需行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20例,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观察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及治疗期间发生低血压的例数;记录两组镇静前,镇静后1、2、4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第1、4天分别检测血清心肌酶。结果 A组停药后清醒时间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组发生低血压4例。治疗后1、2、4 h两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与B组比较,A组治疗后1、2 h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改善较明显(P均<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血清心肌酶均下降,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较快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2014年01期 v.54;No.883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红梅;段微;张静;张众志;陈丹;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对不同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91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按其临床特征分为Graves病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组、亚急性甲状腺炎组、良性甲状腺结节组、分化型甲状腺癌组,检测各类甲状腺疾病的血清Tg,比较各组间及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术后血清Tg的水平差异。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T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术后6个月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Tg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Tg水平结合临床表现检测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
2014年01期 v.54;No.88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曹微;刘剑华;张磊;杜宇;赵佰桥;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终末期肾病患者35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17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采用自体桡动脉和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形成内瘘,术后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瘘成熟后的血流量及初次血透时间的变化。结果前列地尔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同时内瘘血流量较对照组增大,内瘘初次血透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是预防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药物。
2014年01期 v.54;No.88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梅荣;吴长利;胡海龙;杨宇明;白玫;王仁杰;赵文鲁;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及影像学检查可示肾脏形态异常。病理检查HE染色示透明细胞构成的头状结构及伴有嗜酸性颗粒胞质组成的巢状结构,核仁和砂粒体不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示CD10、P504s、HMB、TFE3均(+),Vimentin和CD133局部(+)、CD7(-)。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组织病理学和免疫标记物检查是确定诊断的主要方法。
2014年01期 v.54;No.883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斌;刘成龙;
目的探讨预注射舒芬太尼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下行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C、T1、T2、T3四组各20例;C组注射丙泊酚前预注射生理盐水5 mL,T1、T2、T3分别预注射舒芬太尼0.1、0.2、0.3μg/kg;5 min后给予丙泊酚2 mg/kg并记录各组注射痛发生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T1、T2、T3组疼痛程度减轻(P均<0.05);与T1、T2组比较,T3组疼痛减轻较明显(P<0.05);四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注射舒芬太尼能显著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丙泊酚注射痛的严重程度且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2014年01期 v.54;No.883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孔波;李慎谦;夏永强;安杰;王鹏飞;于春晓;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323例(观察组)和与其年龄匹配、无恶性肿瘤证据患者32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的差异,并分析血脂水平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癌与患者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异常相关。
2014年01期 v.54;No.883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林先盛;黄强;胡元国;王成;谢放;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的胆道损伤患者32例根据损伤发现时机、损伤胆道症状等分别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结果 32例中,1例术中行端端吻合T管引流,30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患者近远期疗效良好;1例胆肠吻合失败,合并肝硬化,行U管引流术,术后1年因胆道感染继发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及合理修复方法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致胆道损伤的关键。
2014年01期 v.54;No.88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訾会超;万伟民;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近期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对PCI治疗215例冠心病患者于24个月内进行门诊以及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有无临床症状、服药情况、生化检查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情况,及时给予患者专业指导。结果 215例患者中完成随访208例,无心脏事件发生145例(占69.71%);发生不良心脏事件32例(占15.38%),其中再发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反复心力衰竭住院14例;出现亚急性支架内血栓1例,支架内再狭窄3例,非典型心脏症状28例。非心脏事件16例,包括肿瘤4例、非心脏手术4例、出血4例、死亡4例(病死率1.92%)。结论 PCI治疗后患者近期效果良好,支架内血栓、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低。
2014年01期 v.54;No.88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段淑芬;徐炳欣;杨保勤;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改良透明帽治疗食管狭窄处异物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58例内镜下应用改良透明帽治疗食管狭窄处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异物的类别、滞留部位、内镜下治疗状况、治疗时机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改良透明帽的应用价值。结果 58例中,54例食管狭窄处有异物的患者得到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1%;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2%(3/58),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死亡。结论内镜下用改良透明帽取出食管狭窄处异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01期 v.54;No.883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建辉;马庆彤;杨世强;徐子强;刘谦;周文辉;马洪顺;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监测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高危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26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TURP高危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52例,术前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测定残余尿量(PVRU)和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观察组采用经腹超声监测下行TURP,对照组采用传统TURP,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除腺体质量等。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采集IPSS、QOL、PVRU、Qmax等数据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年龄、IPSS、残余尿量、超声测定的前列腺质量和手术切除腺体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随访两组IPSS、QOL评分和残余尿量较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腹超声监测下行TURP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2014年01期 v.54;No.883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秀华;
目的探讨偏瘫后下肢水肿患者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偏瘫后下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显著减轻,患侧股静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快,患肢FuglMeyer评分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气压治疗仪可有效减轻偏瘫后下肢水肿程度,改善局部静脉回流,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2014年01期 v.54;No.883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方存明;黄政;葛冰磊;胡学俊;杨辉;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5例血肌酐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血清CysC、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随访12~20个月全因死亡情况,以ROC曲线确定CysC预测死亡事件的最佳截点。结果 CysC预测死亡事件的最佳截点为1.25 mg/dL,CysC>1.25 mg/dL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CysC<1.25 mg/dL患者(P<0.01),血清CysC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25,P<0.01);随访期间,CysC>1.25 mg/dL患者死亡24例(32.4%),CysC<1.25 mg/dL患者死亡4例(4.9%),血清CysC水平不同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关系密切,是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的重要指标。
2014年01期 v.54;No.883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高聪普;陈宝平;时军;陈芳;杨素霞;
目的探讨尿胱抑素C及血尿酸水平变化诊断造影剂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发生造影剂肾病患者48例分为重型造影剂肾病组(达到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后72 h内血肌酐未恢复到造影前基础水平)17例和轻型造影剂肾病组(达到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后72 h内血肌酐恢复到造影前基础水平)31例。造影检查前后留取患者6 h尿及空腹晨血,检测其血肌酐、尿肌酐、血胱抑素C、尿胱抑素C及血尿酸水平。结果造影后与造影前比较,两组血肌酐、血胱抑素C、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造影后重型造影剂肾病组与轻型造影剂肾病组比较,尿胱抑素C、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尿胱抑素C及血尿酸可以作为早期预测严重造影剂肾病的指标。
2014年01期 v.54;No.883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霞;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脑梗死患者与1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测定;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二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脑梗死患者Hcy为(25.41±4.10)μmol/L,健康对照者为(14.46±2.10)μmol/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849,P<0.05),与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6、-0.326,P均<0.05)。结论血浆Hcy水平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风险。
2014年01期 v.54;No.88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李兴纪;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吸氧、抗矽、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39例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加用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每间隔3~4 d灌洗1次,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3个疗程结束后,39例中临床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治疗前后静脉血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煤工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有显著临床疗效。
2014年01期 v.54;No.883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宁建君;唐奕泉;
目的观察关通舒联合西乐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15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分别给予口服关通舒胶囊、西乐葆胶囊、关通舒胶囊+西乐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停药后随访8周。结果治疗后2、4、8、12周后,三组WOMAC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4、8、12周C组WOMAC指数低于A、B组(P均<0.05);C组总有效率(94.0%)高于A组(89.8%)、B组(88.0%)(P均<0.05)。结论关通舒胶囊与西乐葆胶囊联用治疗KOA有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2014年01期 v.54;No.883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四友;张静;张云风;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半枝莲膏、IL-2治疗尖锐湿疣(GA)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CA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48例,四组均先行CO2激光去除疣体,然后A组不行干预治疗,B组用半枝莲膏涂于病损及其周围2 cm处,C组肌注IL-2,D组联用半枝莲膏、IL-2,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与A、B、C组比较,D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最高,复发率最低(P均<0.05);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高。结论 CO2激光联合半枝连膏、IL-2可明显降低CA复发率。
2014年01期 v.54;No.883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红莉;
目的探讨Ezrin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5例胃癌患者,取胃癌组织作为观察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Ezrin和PTEN的表达,并分析不同临床特点胃癌患者Ezrin和PTEN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Ezrin阳性38例(阳性率58.5%),对照组为3例(阳性率5.0%);观察组PTEN阳性14例(阳性率21.5%),对照组为65例(阳性率100%);两组比较,Ezrin和PTEN的表达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胃癌组织中Ezrin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Ezrin、PTEN的异常表达,且Ezrin、PTEN的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
2014年01期 v.54;No.883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曹治列;林考兴;王鑫洪;盛茂;符二;陈超;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用于防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TUR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手术当日起,观察组静滴间苯三酚80 mg/次,2次/d;对照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次,1次/d;两组均用药至术后拔除尿管。比较两组TURP术后72 h每天膀胱痉挛发作次数、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内、24~48 h、>48~72 h膀胱痉挛发生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间苯三酚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与索利那新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2014年01期 v.54;No.883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