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成涛;刘广伟;孙志俭;卢云;
目的观察α7烟碱型受体兴奋剂尼古丁、拮抗剂银环蛇毒素(α-BTX)对胆管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取对数期胆管癌细胞,去血清培养12 h,取200μL浓度分别为0.5×105、1.0×105、1.5×105、2.0×105/mL的胆管癌细胞加入Transwell上室,下室加入10%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600μL,于12、24、36、48 h观察侵袭细胞数。结果随细胞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侵袭细胞数逐渐增加,但当浓度超过1.5×105/mL,时间超过36 h后,侵袭细胞数增长缓慢,据此筛选出1.5×105/mL细胞浓度、作用时间36 h用于后续实验。①取1.0×105/mL的胆管癌细胞加入Transwell上室,分为实验1、2、3、4组,分别加入尼古丁0、1×10-2、1×10-3、1×10-4g/L,培养36 h后0.1%结晶紫染色并于倒置显微镜下计数侵袭细胞数。②取1.0×105/mL的胆管癌细胞加入Transwell上室,分为实验1、2、3、4组,分别加入尼古丁0、1×10-2、1×10-2、1×10-2g/L,α-BTX分别为2、2、4、6μg/mL,培养36 h后0.1%结晶紫染色并于倒置显微镜下计数侵袭细胞数。结果单纯尼古丁作用后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增多,实验1、2、3、4组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7.90±1.70)、(25.56±1.02)、(26.03±1.32)、(23.22±1.24)个,实验1组与后三组比较,P均<0.05;尼古丁联合α-BTX共同作用后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减少,实验1、2、3、4组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6.89±1.27)、(18.16±0.89)、(18.20±1.46)、(18.15±2.01)个,实验1组与后三组比较,P均<0.05。结论尼古丁可明显增强胆管癌细胞的侵袭能力,α-BTX可明显抵消尼古丁所产生的促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改变α7烟碱型受体活性而发挥作用。
2014年03期 v.54;No.88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杨军;胡小毛;吴红;何冬梅;赵军;李扬秋;
目的设计靶向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A基因的小干扰RNA(BCL11A-siRNA),并观察其对人胚胎肾细胞株HEK29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 Target Finder工具,针对BCL11A设计合成siRNA319、siRNA585、siRNA2292、siRNA475。将HEK293细胞接种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分为阳性对照组(PC组)、阴性对照组(NC组)、BCL11A-siRNA319组(si319组)、BCL11A-siRNA585组(si585组)、BCL11A-siRNA2292组(si2292组)、BCL11A-siRNA475组(si475组)、空转组、细胞组。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si319组将siRNA319、si585组将siRNA585、si2292组将siRNA2292、si475组将siRNA475分别转染HEK293细胞;转染后6 h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转染后24、48、72 h,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观察BCL11A-siRNA对BCL11A基因表达的影响;CCK8法观察HEK293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结果转染后24 h,si585组、si2292组的HEK293细胞BCL11A基因表达降低,72 h逐渐恢复;si585组、si2292组细胞增殖受抑,与NC组、空转组、细胞组相比,P均<0.05。结论 BCL11AsiRNA585及BCL11A-siRNA2292可降低HEK293细胞中BCL11A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2014年03期 v.54;No.88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晓敏;张慧云;何韶衡;
目的观察嗜碱性粒细胞激发试验(BAT)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过敏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种吸入性过敏原对3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行过敏原体外特异性BAT,福克全自动过敏原定量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IgE(sIgE)水平。对BAT与sIgE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被检10种过敏原中,马上皮、链格孢属、枝孢属霉菌、艾蒿、白桦树及梯牧草BA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sIgE检测,P均<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过敏原检测的整体阳性率分别为23%、12.2%,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吻合率最高的过敏原是屋尘螨和粉尘螨,分别为17%和13%,其余过敏原阳性吻合率均低于7%。两种检测方法对10种过敏原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均<0.4。结论 BAT对过敏原的检测范围比sIgE检测更宽泛,其不仅能帮助诊断sIgE阳性过敏,亦有可能对sIgE检测结果阴性即非IgE介导的过敏诊断有帮助。
2014年03期 v.54;No.885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唐荣荣;瞿全新;刘佳佳;李敏;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基因的表达量及突变与其宫颈持续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HPV16感染患者,其中33例宫颈脱落细胞HPV16持续阳性(持续感染组),63例6个月后复查转为阴性(非持续感染组)。采用半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 E5、E6、E7及长控制区(LCR)基因表达量,基因测序法检测HPV16 E5、E6、E7及LCR基因突变。结果持续感染组HPV16 E5、E6、E7、LCR基因表达量分别为0.20±0.02、0.30±0.02、0.19±0.01、0.53±0.02,非持续感染组分别为0.17±0.02、0.27±0.03、0.16±0.06、0.50±0.04,两组比较P均>0.05。持续感染组与非持续感染组3978A→C(I44L)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33、63例,4041A→G(I65V)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33、63例,4076A→T(同义突变)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28、31例;两组4076A→T突变例数比较,P<0.01。持续感染组与非持续感染组E6基因178T→G(D25E)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10、4例,两组比较,P<0.05;持续感染组与非持续感染组E7基因647A→G(N29S)与846T→C(同义突变)联合突变例数分别为9、8例,两组比较,P>0.05;持续感染组与非持续感染组7761C→T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33、63例,P>0.05;7727A→C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14、4例,两组比较,P<0.01。结论宫颈脱落细胞中HPV16基因表达量与持续性感染无密切关系,HPV16 E5、E6、LCR基因突变与宫颈持续性感染有关,其中HPV16 E5 4076A→T(同义突变)、E6 178T→G(D25E)与LCR 7727A→C突变点可能是导致HPV16持续感染的关键突变位点。
2014年03期 v.54;No.885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孟玮;张珍;魏义花;刘春会;周秀芝;李波清;
目的观察重组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U93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6的影响。方法对幽门螺杆菌标准株26695的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利用重叠延伸PCR法使1398和1399位点的AG突变为GC,获得重组hsp60基因片段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ASY-E1-rhsp60,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表达突变型rhsp60,将50、100、200μg/mL的rhsp60(rhsp60组)、hsp60(hsp60组)分别与U937细胞共培养,于12、18、24 h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IL-6水平,设PBS对照组。结果 rhsp60组、hsp60组IL-6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同时点同浓度下rhsp60组IL-6分泌水平明显高于hsp60组(P均<0.05),IL-6的分泌随着蛋白刺激浓度的升高而增高。结论 rhsp60与hsp60皆可促进U937细胞分泌IL-6,胃癌来源的rhsp60使IL-6分泌量更多。
2014年03期 v.54;No.885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英姿;张磊;袁江伟;陈海霞;李巧霞;张学新;
目的观察鼠脑胶质瘤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对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①建立9L/Fisher344大鼠脑胶质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7、14、21 d和临终状态时处死大鼠,获取胶质瘤组织及对侧正常脑组织标本,行流式细胞学检测,观察Treg细胞比例变化。②将Fisher344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在造模前3 d腹腔内注射抗CD25单克隆抗体(PC61),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IgG-1。两组在造模后14 d分别处死5只大鼠,比较两组胶质瘤中Treg细胞的浸润情况,剩余大鼠观察生存时间。结果鼠脑胶质瘤组织中浸润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并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到临终时达到高峰。应用PC61后,实验组脑胶质瘤中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大鼠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Treg细胞在鼠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清除Treg细胞能明显抑制鼠脑胶质瘤的生长;Treg细胞在胶质瘤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03期 v.54;No.88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艳卿;喻晓东;李扬麟;蒋东培;秦漓漓;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下腔静脉直径/体表面积(VCD)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89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组),于透析前及透析后1 h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计算VCD;另选择与透析组相匹配的89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CD。测量超滤量≥2.5 kg及<2.5 kg透析前后VCD。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对VCD与超滤量的关系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透析组透析前及透析后1 h的VCD分别为(9.92±0.99)、(9.01±1.43)mm/m2,透析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VCD为(8.88±1.29)mm/m2,与透析组透析前比较,P<0.05。超滤量≥2.5 kg者透析前后VCD分别为(9.93±1.78)、(8.90±1.31)mm/m2,透析前后比较P<0.05;超滤量<2.5 kg者透析前后VCD分别为(9.30±1.21)、(9.02±1.10)mm/m2,透析前后比较P>0.05。超滤量≥2.5 kg时超滤量与VCD呈负相关(r=-0.928,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VCD明显降低;超滤量≥2.5 kg时VCD与超滤量呈负相关;VCD能初步判定患者体液处于平衡状态时的体质量,可作为超滤量≥2.5 kg时血液透析量的调节指标。
2014年03期 v.54;No.88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尹卫华;胡小雄;范惠珍;盛建文;陈金平;夏红梅;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15例,对照组仅体外适形调强放射治疗;A组予三氧化二砷5 mg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疗;B组予三氧化二砷10 mg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疗;C组予三氧化二砷15 mg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四组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1个月,A、B、C组及对照组完全缓解分别为6、4、3、2例,部分缓解分别为6、5、5、2例,无变化分别为2、5、4、7例,进展分别为1、1、3、4例,有效率分别为80%、60%、53.3%、26.7%,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P<0.001。A、B、C组及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组及对照组出现血液学毒性分别为2、3、6、4例;胃肠道反应分别为2、5、8、6例;肝损伤分别为1、3、5、3例;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P<0.05;C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生存曲线显示A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B、C组(P<0.05)。结论小剂量(5 mg)三氧化二砷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2014年03期 v.54;No.885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林静;郑明辉;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行抗结核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随访时脊柱后凸角、神经功能情况、ESR、VAS评分、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65~289(232.5±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0~1 000(518.1±66.0)mL。随访时间为6~36(26.4±5.2)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无结核复发。9例脊髓损害患者中,8例完全恢复,1例恢复至Frankel D级。术前脊柱后凸角为20.7°±4.2°;术后3个月为8.9°±2.2°,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为8.6°±2.0°,较术后无明显丢失(P>0.05)。术前VAS评分为(5.7±1.1)分;术后3个月降为(1.0±0.2)分,与术前比较P<0.001;末次随访时为(0.8±0.2)分,与术后比较P>0.05。患者术前ESR为(45.6±17.9)mm/h;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ESR均恢复正常,为(11.2±4.5)mm/h,与术前比较P<0.001;末次随访时为(7.2±2.3)mm/h,与术后比较P<0.05。术后1 a所有患者的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能较好地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的植骨,神经功能恢复好,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可获得满意疗效。
2014年03期 v.54;No.88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罗奇花;郑其进;李佑桥;吴荔;潘娟;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清肝降脂方剂、行为干预联合应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方法将92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予化痰祛瘀清肝降脂方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对照组予立普妥和(或)力平之加五脂胶囊口服配合行为干预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22例,显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5.11%,对照组分别为10、20、7例和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BMI、WHR,血清ALT、AST、γ-GGT、CHOL、TG、HDL-C、LDL-C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化痰祛瘀清肝降脂方剂、行为干预联合应用治疗NAFLD疗效明显。
2014年03期 v.54;No.885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严佑琴;严红梅;汪彤;李智;李薇;王广丽;徐欢;李庭明;董丹丹;邱利;
目的寻找肝硬化单纯腹水与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鉴别指标。方法选取27例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观察组)及32例单纯肝硬化腹水患者(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时静脉血10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常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前白蛋白(PA)]、血清总胆固醇(TCH)、血清CRP,采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两组均经腹腔穿刺抽取腹水60 m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腹水常规和生化。结果两组肝功能指标、TCH及PT比较,P均>0.05;两组血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腹水WBC、ALB比较,P均>0.05。观察组腹水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清/腹水蛋白梯度、血清CRP分别为70.69%±12.0%、(19.59±3.51)g/L、(16.59±12.34)mg/L,对照组26.94%±13.56%、(21.87±3.28)g/L、(10.57±9.45)mg/L,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腹水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清/腹水蛋白梯度、血清CRP可以作为鉴别诊断肝硬化单纯腹水与合并SBP的指标。
2014年03期 v.54;No.885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秦胜花;韦暖暖;唐灵奕;陈宜香;谭盛葵;
目的了解桂林市成人不同性别及各年龄组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情况,为MS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接受健康体检的成年人13 657例,使用校正过的测量仪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臀围、血压和心率等;采用酶法测定TC、TG、HDL-C和LDL-C、血糖(GLU)等。按性别及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其MS发病情况。结果桂林市20~69岁的体检人群MS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并且男性高于女性(P<0.01)。体检人群中无MS异常的仅占41.61%,存在1种代谢指标异常者占27.91%,存在2种或2种以上代谢指标异常者占20.47%,具有3种或3种以上代谢指标异常者占10.01%。男女间超重/肥胖因素的MS发病率最高。结论 2011年桂林市成年人MS的发病率为10%(1 367/13 657),男性多于女性,MS以高血压伴超重/肥胖及血脂紊乱的组合为主,缺乏运动、活动量减少和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及生活压力大等可能是导致MS的主要原因。
2014年03期 v.54;No.88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许咏梅;陈大立;梁宝权;
目的提高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4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分别为胆源性胰腺炎7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5例、病因不明2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10例。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及上腹疼痛14例,体温升高8例,黄疸1例,休克2例;血、尿淀粉酶增高14例,胆红素升高1例,血三酰甘油升高5例。B超检查提示胰腺肿大、回声不均8例,腹部胀气明显致胰腺显示不清6例,胆管结石7例,胰周渗液5例,腹腔积液7例。14例APIP患者中无1例孕产妇死亡,1例胎死宫内引产,余13例获活婴。4例SAP患者中,3例伴高脂血症,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孕28周,入院时胎死宫内,控制病情后引产。10例MAP患者中,5例胎儿基本成熟,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孕周较小,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3例为产后确诊。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管疾病和高脂血症;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B超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治疗应在评估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个体化治疗。
2014年03期 v.54;No.885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晓平;许倩;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IGFBP-1)、宫颈长度(CL)联合检测对早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3例孕20~35周的早产高危孕妇,用免疫层析法分娩预测试纸检测宫颈分泌物中ph IGFBP-1,同时腹部超声检测CL,观察记录分娩结局。应用四格表分别计算IGFBP-1和CL诊断早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28周前自然流产3例,28~37周早产分娩22例(早产组),足月分娩78例(足月产组)。早产组与足月产组CL为(3.31±0.59)、(3.81±0.65)cm,两组比较,P<0.05。早产组与足月产组phIGFBP-1阳性率分别为63.64%(14/22)、7.69%(6/78),两组比较,P<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CL<3.5 cm为最佳参考值。CL≤3.5 cm诊断早产的灵敏度为86.36%(19/22),特异度79.48%(62/78),阳性预测值54.29%(19/35),阴性预测值95.38%(62/65)。phIGFBP-1阳性预测早产的灵敏度63.64%(14/22),特异度92.30%(72/78),阳性预测值70.00%(14/20),阴性预测值90.00%(72/80)。CL≤3.5cm且phIGFBP-1阳性预测早产发生的敏感性68.18%(15/22),特异性74.35%(58/78),阳性预测值88.23%(15/17),阴性预测值93.54%(58/62),二者联合应用对早产的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应用。结论宫颈分泌物中phIGFBP-1及CL联合检测对早产有较高诊断价值。
2014年03期 v.54;No.885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宋励;阿斯达豪夫;
目的了解妊娠期低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方法孕中期孕妇128例,其中血压正常的计划内妊娠初产妇32例(对照组),低血压96例,包括计划内妊娠初产妇36例(病例一组)、计划外第一次妊娠经产妇30例(病例二组)、计划外第二次或第三次妊娠经产妇30例(病例三组)。采用多元人格量表(FPI)法、紧张情绪应力水平(PES)评估法、妊娠期心理类型测试(PCGD)法分析各组的心理特点。结果病例一组FPI中Ⅰ、Ⅲ、Ⅳ、Ⅷ级的高度水平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二组Ⅱ、Ⅶ级中度水平比率明显低于、Ⅳ级中度水平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三组在Ⅰ、Ⅱ、Ⅲ、Ⅳ、Ⅶ级的高度水平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病例一组、二组、三组的PES达中高度水平(分别为55.6%、60.0%、76.7%),与对照组的37.5%相比,P均<0.05。病例一组的心理特点为以焦虑为主的混合型心理,病例二组为以抑郁为主的混合型心理,病例三组表现为冷漠型心理。结论妊娠期低血压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抑郁、冷漠、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点,而计划内妊娠初产妇与计划外妊娠经产妇心理存在明显差异。
2014年03期 v.54;No.88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卢春媛;吕国义;
目的观察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2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单纯组各26例,两组均行膝关节置换术,术毕时单纯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镇痛,每8 h给药1次,至术后72 h;联合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和坐骨神经导管分别注入相同剂量的罗哌卡因。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2、3天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同组术前比较,单纯组及联合组术后第1、2、3天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减少,HSS评分增加(P均<0.05);与单纯组比较,联合组术后第1、2、3天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减少,HSS评分增加(P均<0.05)。单纯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2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神经并发症0例,对照组分别为4、2、2、0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更确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4年03期 v.54;No.88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朱小芳;金平;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4例扩心病CHF患者血浆MMP-1,快速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脑钠肽(BNP),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MMP-1水平,依据血浆MMP-1水平高低将患者分为高MMP-1组(MMP-1≥5.13 ng/mL)与低MMP-1组(<5.13 ng/mL);对患者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对血浆MMP-1水平与LVEF、LVEDD、LVFS及LVPWD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低MMP-1组比较,高MMP-1组心功能分级、血浆BNP水平、LVEDD均显著增加(P均<0.01),而LVEF、LVFS和LVPWD显著降低(P均<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血浆MMP-1水平逐渐升高,Ⅱ级、Ⅲ级、Ⅳ级者血浆MMP-1水平两两比较,P均<0.01;相关性分析结果示血浆MMP-1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439),与LVEF、LVFS及LVPWD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41、-0.469、-0.519,P均<0.01)。结论扩心病CHF患者血浆MMP-1水平越高,心肌重构越严重,心功能分级越高。
2014年03期 v.54;No.88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郭珊;林晓文;刘敏;吴秋梅;陈艳;谢敏;李菊芬;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2例TAPVC患儿,均经手术证实诊断,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诊断TAPVC的符合率。结果手术确诊TAPVC为心上型12例、心内型5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4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TAPVC为中心上型12例、心内型5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对TAPVC的正确诊断率为100%,回流途径准确诊断率90.9%(1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内型TAPVC,共同肺静脉通过冠状静脉窦引流入右房,手术结果为心上合并心内型TAPVC。1例超声提示心上型TAPVC,垂直静脉经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术中见双侧垂直静脉汇入上腔静脉)。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正确地诊断和评估TAPVC。
2014年03期 v.54;No.885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千会;王彦富;李清贤;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程度、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82例,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414例(DM-CHD组)、不合并冠心病患者168例(DM-NCHD组),另选择100例非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空腹取血测定3组血浆vWF、TC、LDLC、HDL-C、TG、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记录DM-CHD组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及Gensini积分;同时根据ACC/AHA冠脉病变分型建议,将患者冠脉病变分为A、B、C型并比较分析。结果 DM-CHD组血浆vWF水平高于DM-NCHD组和对照组,P均<0.05。DM-CHD组血浆vWF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1、0.635,P均<0.05);冠脉C型病变患者血浆vWF水平高于B型病变和A型病变(P均<0.05),且B型病变高于A型病变血浆vWF水平(P<0.05)。DM-CHD组血浆vWF与糖尿病病程、FBG、HbA1c、IR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1、0.508、0.616、0.796,P<0.05),其中与IRI的相关性最高(标准化回归系数0.976,P=0.023)。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vWF水平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FBG、HbA1c、IRI密切相关。vWF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监测血浆vWF水平有助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
2014年03期 v.54;No.88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刘炎;廖火城;钟思干;韩卫星;
目的观察辅酶Q10辅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LEAD)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LEAD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并坚持步行煅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辅酶Q10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心功能级别、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踝臂指数(ABI)、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NT-proBNP、ABI无明显变化,P均>0.05;两组治疗后6MWD均增加(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86±16)、(252±15)m,P<0.05。结论辅酶Q10辅助治疗LEAD合并冠心病可以优化药物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运动耐量。
2014年03期 v.54;No.88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昊;李晖;孙振辉;王沛;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中央型损伤患者相关颈脊髓神经通路的功能变化。方法选取5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及48例脊髓中央型损伤患者,自臂丛C7导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麦牙凝集素—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示踪观察投射神经元短固有束神经元上行投射轴突纤维(PNs)在侧方脊髓内的走行和分布情况。手术显微镜下以显微咬骨钳蚕食法咬除部分关节突关节,显露右侧C7神经根并完全切断,采用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CAS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计数C7神经根切断后2、4 h颈脊髓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示踪剂分布于脊髓灰质两侧及相邻的白质内,与脊髓中央性损害MRI影像显示的"眼镜征"所在部位相仿;C7神经根切断后2 h,颈脊髓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增加,C7分别为(64.5±13.6)、(63.7±12.3)个,C6分别为(34.5±12.2)、(36.9±12.0)个,C5分别为(26.6±10.1)、(26.4±10.5)个,C5、C6、C7C-fos和C-jun基因表达两两比较,P均<0.05。C7神经根切断后4 h,颈脊髓内C-fos和C-jun基因表达阳性细胞数量减少,C5分别为(11.3±4.8)、(11.8±2.9)个,C6分别为(14.1±5.3)、(12.7±5.1)个,C7分别为(20.9±6.0)、(19.9±5.5)个,C5、C6、C7C-fos和C-jun基因表达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中央型损伤患者的C7、C8、T1神经的下运动神经元通路功能障碍。
2014年03期 v.54;No.88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翟安林;袁淼;苟志勇;肖文峰;王帆;
目的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于术后6 h内实施33~35℃的亚低温疗法;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2、3 d及术后、1、2周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炎性因子TNF-α及CRP水平;随访0.5~1 a,观察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两组术后血清TNF-α、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术后3 d、1周、2周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GOS评级Ⅰ、Ⅱ、Ⅲ、Ⅳ、V级各为1、1、5、5、8例,对照组分别为2、2、7、5、4例,观察组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辅助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预后。
2014年03期 v.54;No.88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冬;郭明浩;常占国;徐全晓;马磊;贺利民;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自体回输对化疗后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行常规化疗,观察组于化疗结束后1个月实施DC、CIK自体回输治疗,治疗时间>2个疗程。采集两组化疗前后及观察组DC和CIK自体回输之后4周的外周血,以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两组化疗后CD+3、CD+4、CD+4/CD+8、NK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DC与CIK回输后CD+3、CD+4、CD+4/CD+8、NK水平明显高于本组及对照组化疗后,P均<0.05。结论化疗后胃癌患者DC、CIK自体回输后CD+3、CD+4、CD+4/CD+8、NK水平升高,即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2014年03期 v.54;No.88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周耘;思永玉;李思宏;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复合罗哌卡因腹腔内及切口给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61例择期行L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术毕前将20 mL药液喷洒术野周围腹腔,10 mL药液行切口注射。对照组(14例)药液为生理盐水,Dex组(16例)药液含有1μg/kg的Dex,罗哌卡因组(15例)药液为0.25%罗哌卡因,复合组(16例)含有1μg/kg的Dex+0.25%罗哌卡因。观察患者术后1、4、8、12、24、48 h的HR、MBP、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术后1 h HR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Dex组、罗哌卡因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P<0.05或0.01);与罗哌卡因组比较,复合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P均<0.05)。对照组、Dex组、罗哌卡因组、复合组需要地佐辛补充镇痛分别为14、7、4、0例;另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恶心,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结论 LC术后腹腔内单纯给予1μg/kg Dex就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与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能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
2014年03期 v.54;No.88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郭燕春;来晓东;王旬果;陈少平;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对腹部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5例上腹部疼痛的晚期癌肿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根据患者耐受性及肿块范围,逐渐注射无水乙醇20~35 mL。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观察镇痛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2周,1例胰腺癌晚期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2、4、8及12周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33%、86.67%和85.71%。术后出现1~2级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2例,腹泻1例,恶心、呕吐3例,穿刺部位胀痛1例,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的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2014年03期 v.54;No.885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田野;赵天昊;陈登山;孙大辉;祁宝昌;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方法将8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闭合组43例和切开组40例,闭合组于C型臂透视下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切开组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两组术后将克氏针尾部皮外部分剪短、折弯,无菌敷料包扎,屈肘位90°~110°石膏托固定4周。7 d后复查,术后4周去除石膏托,开始主动功能锻炼,4~6周后去除克氏针继续肘部屈伸功能练习,随访1~42个月,按照Casstbanm方法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末次随访时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切开组与闭合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6.3±10.2)、(40.5±10.3)min,术中出血量为(60.5±10.5)、(15.5±10.5)mL,切口长度分别为(9.6±2.4)、(0.5±0.5)cm,住院天数分别为(7.5±1.5)、(3.5±1.5)d,两组比较,P均<0.05。83例患者均获顺利随访,切开组与闭合组优各33、35例,良4、6例,可3、2例,优良率分别为92.5%、95.3%,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感染及肘内、外翻畸形,术后3个月神经症状均消失。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功能恢复均较好,但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不遗留手术瘢痕的优点。
2014年03期 v.54;No.885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王国利;张建华;张旭坤;李谦;王君;刘伟;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3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LCP内固定治疗,术中应用MIPO技术,术后3~5 d疼痛好转后进行膝、踝关节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骨痂生长情况指导患者负重行走时间。结果 31例平均手术时间55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根据Johner-Wruhs评分,优2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 LCP内固定手术中应用MI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组织感染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骨折愈合率高、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2014年03期 v.54;No.885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冯原;陈斯宁;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肌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2周后比较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IgG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4、CD+4/CD+8、Ig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五肽肌注可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失调。
2014年03期 v.54;No.885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陈洁清;孟祥朝;孙惠军;张自立;李琦;
目的观察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1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意愿分为改良组75例和对照组80例。改良组行改良Miccoli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改良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0.20±18.04)、(75.75±28.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0±1.25)、(13.00±9.83)mL,切口长度分别为(2.0±0.4)、(6.9±1.0)cm,住院时间分别为(5.73±1.95)、(6.71±2.02)d,住院总费用分别为(8 340.73±1 158.23)、(6 688.33±1 282.75)元,两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改良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两组比较,P>0.05。结论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微创、美容的优点。
2014年03期 v.54;No.885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史佳;王浩;袁海洪;王新允;
目的总结肩背部弹力纤维瘤的病理特征,提高本病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肩背部弹力纤维瘤患者的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镜下瘤内可见在胶原纤维中含有大量退变程度不等的异形弹力纤维,弹力纤维呈串珠样或锯齿样排列,有些呈弹力球状,分布不均。弹力纤维染色呈深紫色,vimentin均阳性,SMA、desmin、S-100和p53均阴性。结论弹力纤维瘤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在大量胶原纤维背景中可见数量不等的异型弹力纤维,典型的弹力纤维呈串珠样或锯齿样,其中散在分布弹力球。
2014年03期 v.54;No.885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廉丽华;张淳;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20例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先予药物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然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测量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结果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分别为(65.71±24.50)、(9.57±1.87)mmHg,P<0.05;手术前后视力<0.05分别为12、0例,0.06~0.1分别为5、2例,0.2~0.3分别为2、4例,0.4~0.5分别为4、5例,>0.5分别为2、14例,手术前后视力比较,P<0.05。手术前后周边前房深度及中轴前房深度明显变深,P均<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但手术应在患者眼压完全控制后实施。
2014年03期 v.54;No.885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月;陈一兵;王炜;刘春兰;
目的观察2%美开朗滴眼液术后滴眼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术后除常规用药外早期局部加用2%美开朗滴眼液滴眼,2次/d,1个月后停药。观察术后1个月、0.5 a、1 a的裸眼视力变化、眼压变化及屈光度回退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0.5 a、1 a的裸眼视力及眼压均无明显变化;术后0.5 a出现屈光度回退7眼(占9.46%),其中轻度4眼,中度3眼,1 a时屈光回退情况与0.5 a时完全相同。结论 2%美开朗滴眼液术后滴眼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效果确切。
2014年03期 v.54;No.885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