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双星;朴丰源;戚媛;刘晓辉;李亚晨;刘爽;李双月;
目的建立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体系。方法从1~14天龄罗曼鹤鸡骨髓中分离骨髓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B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标志物,并分别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检测。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或长梭形,生长状态良好;CD29阳性表达率为92.10%,CD34阳性表达率仅为0.80%;经成骨诱导分化,出现明显的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阳性;经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内出现明显的脂质小滴。结论建立了操作简单、高效的鸡BMSCs分离培养和鉴定体系,为鸡BMSC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11期 v.54;No.89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国华;冯国营;曲桂梅;潘旭波;姜蕾;刘静;林春华;
目的观察褐藻多糖硫酸酯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d)2/3和Smad7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HK-2细胞复苏后用RPMI1640培养基加10%胎牛血清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分为3组,对照组加入等量RPMI1640细胞培养基,诱导组予5μg/L TGF-β1,药物组予5μg/L TGF-β1+50μg/mL褐藻多糖硫酸酯。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mad2/3、Smad7表达,图像分析技术分析Smad2/3、Smad7表达阳性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培养第3天,对照组HK-2细胞呈铺路石样上皮细胞形态特点;诱导组细胞呈长梭形,类似纤维细胞;药物组细胞以上皮细胞为主,少数细胞呈梭形。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细胞Smad2/3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与诱导组比较,药物组细胞Smad2/3表达减弱,Smad7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细胞Smad2/3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Smad7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下降;与诱导组相比较,药物组细胞Smad2/3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下降,Smad7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褐藻多糖硫酸酯可能通过影响TGF-β1信号转导通路中Smad2/3和Smad7的表达发挥抑制HK-2间质转分化作用。
2014年11期 v.54;No.89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俊;磨洁琳;陈敏;
目的观察绿茶多酚(GTPs)对帕金森病(PD)小鼠脊髓前角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各15只。模型组及预防组以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7 d,30 mg/(kg·d),但预防组于模型制备前3个月开始GTPs干预,至注射MPTP结束;正常组连续7 d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饮水中未加入GTPs,余处理方法及时长均与上述两组相同。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脊髓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脊髓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变化,计数GFAP阳性细胞个数;电镜下观察各组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3组GFAP阳性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及预防组比较,模型组颈膨大、腰膨大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P均<0.01)。模型组出现较多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常成群分布,细胞胞体、胞核增大,胞质丰富,其内细胞器增多;预防组及正常组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较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颈膨大、腰膨大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颈膨大、腰膨大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均<0.01)。结论 GTPs能缓解PD脊髓前角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脊髓前角氧化应激水平。
2014年11期 v.54;No.893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蕾;王雁林;韩兆东;刘丽萍;
目的观察配偶淋巴细胞注射联合黄体支持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URSA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96例)同时接受配偶淋巴细胞注射加黄体支持治疗,B组(41例)排卵指导同房后接受黄体支持(地屈孕酮片+黄体酮+HCG)治疗,C组(47例)单独接受患者配偶淋巴细胞注射治疗,观察3组妊娠成功率、继续妊娠率(妊娠超过3个月)、足月分娩率。结果 A组、B组、C组妊娠成功率为93.75%(90/96)、36.59%(15/41)、27.66%(13/47),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P均<0.05;继续妊娠率分别为85.42%(82/96)、29.27%(13/41)、23.40%(11/47),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P均<0.05;足月分娩率分别为84.37%(81/96)、29.27%(13/41)、19.15%(9/47),A组分别与B组、C组比较P均<0.05。结论配偶淋巴细胞注射联合黄体支持对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成功率及继续妊娠率有显著效果。
2014年11期 v.54;No.893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艳明;吴娇华;罗建明;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类型肥胖儿童血清卡尼汀(CT)、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单纯性肥胖儿童60例(观察组,其中轻度肥胖23例,中度肥胖30例,重度肥胖7例;腹型37例,周围型33例),健康体检儿童30例(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血清CT水平,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25-OHD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ELISA法检测瘦素(LP)、脂联素(ADPN)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RI),并分析观察组血清CT、25-OHD与其余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T、25-OHD、ADPN水平降低,BMI、WHR、FBG、FINS、InRI、LP水平升高(P<0.05或0.01);与重度比较,观察组轻度、中度肥胖患儿血清CT、25-OHD水平升高(P均<0.05);与周围型比较,观察组腹型肥胖患儿血清CT、25-OHD水平降低(P均<0.05);观察组儿童血清CT与ADPN(r=0.364,P<0.01)、25-OHD(r=0.251,P<0.05)呈正相关,与WHR(r=0.351,P<0.01)、FINS(r=0.270,P<0.05)、InRI(r=0.395,P<0.01)、LP(r=0.273,P<0.01)呈负相关。血清25-OHD与ADPN呈正相关(r=0.417,P<0.01),与WHR(r=-0.435,P<0.01)、InRI(r=-0.317,P<0.01)、LP(r=-0.291,P<0.01)呈负相关。结论不同类型及程度肥胖患儿血清CT、25-OHD水平不同,CT、25-OHD与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有关。
2014年11期 v.54;No.89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付强;景志亮;王志静;赵颖海;张秀娟;陈小毅;
目的评价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Hepatocyte、CD34蛋白检测对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癌细胞AFP阴性的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GPC3、Hepatocyte、CD34蛋白表达特点。结果 48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GPC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1.7%(44/48)、2.1%(1/48),两者比较P<0.01;Hepatocyte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5.8%(46/48)、100.0%(48/48),两者比较P>0.05;CD34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48/48)、4.2%(2/48),两者比较P<0.01。HCC组织中GPC3与Hepatocyte表达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检测肿瘤组织中GPC3、Hepatocyte和CD34蛋白有助于AFP阴性原发性HCC的诊断。
2014年11期 v.54;No.893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蕾;李艳;
目的观察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原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APL)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APL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实验组用终浓度为1、5、10 ng/mL TGF-β1处理(实验1、2、3组),分别处理24、48、72 h,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P27Kip1、Cyclin E、bcl-2蛋白,RT-PCR技术检测TGF-β1、P27Kip1、Cyclin E、bcl-2 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2、3组24、48 h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与同组24 h比较,实验1、2、3组48 h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对照组细胞培养48 h未见明显细胞周期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48 h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实验2、3组APL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1期。与对照组比较,实验2组TGF-β1、P27Kip1蛋白水平升高,Cyclin E、bcl-2蛋白降低(P均<0.05)。1'、2'β-actin条带亮度相同,实验2组(2道)P27Kip1mRNA条带亮度与对照组(1道)相同,P27Kip1mRNA水平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1'、2'β-actin条带亮度相同,实验2组(2道)条带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道);实验2组Cyclin E条带与对照组比较亮度减低,Cyclin E表达下调。结论外源性TGF-β1通过上调TGF-β1、P27Kip1及下调Cyclin E、bcl-2作用,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1期。
2014年11期 v.54;No.893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亭;陈茂振;高峰;孟凡华;尹化斌;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兔VX-2肝癌模型经肝动脉栓塞消融术(TEA)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31只新西兰白兔,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VX-2瘤株,建立VX-2肝癌模型。2周后,依次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DWI检查(b值取0,600 s/mm2)及TEA术,TEA术后1周磁共振检查。随即处死模型兔,取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肝癌兔手术前后瘤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1.56±0.08)×10-3、(2.15±0.14)×10-3mm2/s,P<0.01。根据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划分为肿瘤坏死区、活性肿瘤区、正常组织凝固性坏死区及正常肝组织区,其ADC值分别为(2.18±0.32)×10-3、(1.50±0.30)×10-3、(1.86±0.41)×10-3、(2.28±0.35)×10-3mm2/s,肿瘤坏死区与活性肿瘤区、活性肿瘤区与正常组织凝固性坏死区及正常肝组织区、正常肝组织凝固性坏死区与正常肝组织区ADC值比较,P均<0.05。结论磁共振DWI可初步用于肝癌TEA术后疗效评价,TEA术后瘤区ADC值升高,且肿瘤坏死区ADC值明显高于活性肿瘤区。
2014年11期 v.54;No.893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秀;李青;段宏泉;乔卫;
目的观察蒲公英水煎剂联合委陵菜黄酮灌胃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水平影响。方法将40只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委陵菜组、蒲公英组、联合剂组各10只,另取重量最相近的正常昆明种小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每天对小鼠进行灌胃1次,连续15 d。其中模型对照组予蒸馏水10 mL/kg,委陵菜组予委陵菜黄酮0.8 mg/kg,蒲公英组予蒲公英水煎剂1.25 g/kg,联合剂组及空白对照组均予蒲公英与委陵菜黄酮联合剂1.25 g/kg。小鼠末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 h后剪断尾尖取血,测血糖;眼眶静脉丛取血,离心10 min,取血清测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余4组给药前空腹血糖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余4组给药后空腹血糖水平降低;与蒲公英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给药后空腹血糖升高,联合剂组、空白对照组空腹血糖降低;与委陵菜组比较,联合剂组、空白对照组给药后空腹血糖降低;P<0.05或<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蒲公英组TG水平降低,委陵菜组、联合剂组、空白对照组TC及TG水平降低;与蒲公英组比较,委陵菜组、联合剂组、空白对照组TC水平降低;与委陵菜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C、TG及蒲公英组TC水平升高,蒲公英组、空白对照组TG水平降低;P<0.05或<0.01。结论蒲公英水煎剂联合委陵菜黄酮灌胃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与血脂水平。
2014年11期 v.54;No.893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彦光;郑如恒;肖祥之;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花生油2.0 mL/kg体质量,肝纤维化组注射同剂量40%CCL4花生油,NaHS低剂量组注射同剂量40%CCL4花生油+NaHS 7μmol/kg,NaHS高剂量组注射同剂量40%CCL4花生油+NaHS 14μmol/kg,秋水仙碱组注射相同剂量40%CCL4花生油+秋水仙碱0.25 mg/kg灌胃,每周2次,共8周。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放射免疫法检测肝脏组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CⅣ),羟胺法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HE染色观察肝组织学改变,网状纤维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组织增生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Ⅰ型、Ⅲ型胶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ALT、AST、HA、LN、PCⅢ、CⅣ、MDA升高,SOD、GSH-Px降低(P均<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NaHS低剂量组、NaHS高剂量组、秋水仙碱组ALT、AST、HA、LN、PCⅢ、CⅣ、MDA降低,SOD、GSH-Px升高(P均<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NaHS低剂量组、NaHS高剂量组、秋水仙碱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组织胶原纤维异常分布明显减少,Ⅰ型、Ⅲ型胶原明显减少。结论外源性H2S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HSC的胶原合成、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肝脏中的沉积有关。
2014年11期 v.54;No.893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安未;侯学东;富公弼;
目的观察连翘酯苷对豚鼠顺铂耳毒性损伤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顺铂组及连翘酯苷组豚鼠每天腹腔注射顺铂8 mg/kg,连续7 d;连翘酯苷组在每天腹腔注射顺铂前30min,腹腔注射连翘酯苷25.0 mg/(kg·d);正常组同法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给药后第8天,采用LB563BEA型耳声发射分析测试系统对处于麻醉状态的豚鼠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检测;后处死动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豚鼠耳蜗蛋白激酶B(p-Akt)蛋白。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顺铂组测试频率2、4、6、8 kHz处DPOAE幅值降低(P<0.01);与顺铂组比较,连翘酯苷组测试频率2、4、6、8 kHz处DPOAE幅值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顺铂组豚鼠耳蜗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1);与顺铂组比较,连翘酯苷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连翘酯苷对豚鼠顺铂耳毒性损伤有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Akt表达有关。
2014年11期 v.54;No.89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惠平;冯惠清;王占启;张兰芳;陈春红;王艳飞;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IL-6、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脑钠素(BNP)及心功能影响。方法将66例AMI患者随机分两组,常规组(33例)给予10 mg/d瑞舒伐他汀,强化组(33例)给予20 mg/d瑞舒伐他汀,两组疗程均为32周;另选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组血清IL-6、GMP-140、BNP,双平面Sinpson法计算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及强化组治疗前IL-6、GMP-140、BNP水平升高,LVEF降低(P均<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常规组及强化组IL-6、GMP-140、BNP水平降低,LVEF升高(P均<0.01);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强化组IL-6、GMP-140、BNP水平降低,LVEF升高(P均<0.01)。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AMI患者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稳定斑块,改善心功能。
2014年11期 v.54;No.893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庞润晖;白萍;苗杰;王娟;张宏斌;段国琴;
目的观察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眼轮匝肌组织中弹性蛋白(Elas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1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30例(观察组),单睑行重睑手术患者30例(对照组),分别沿重睑线切开皮肤,将切取的睑板前眼轮匝肌作为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所取标本进行染色,以胞质着色为棕黄色或淡黄色定性为阳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PIAS-1000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1 000个细胞中阳性细胞数,取其平均值。结果观察组Elastin、MMP-9、MMP-12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0.12±46.76)、(345.12±58.23)、(365.54±30.28)个,对照组分别为(460.34±5.21)、(153.32±21.45)、(126.27±16.31)个,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眼轮匝肌组织Elastin表达下降,MMP-9、MMP-12表达上升,其发病机理可能与上述指标变化有关。
2014年11期 v.54;No.893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焦建华;陆彩霞;孙怡燕;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93例进入UC临床缓解期1周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埋线组(31例)采用穴位强化埋线疗法,美沙拉嗪组(32例)口服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组(30例)采用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观察两组12个月时复发率、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联合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45.2%(14/31)、40.6%(13/32)、16.7%(5/30),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分别与联合治疗组比较P均<0.05;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联合治疗组缓解时间分别为(201±8)、(219±77)、(260±67)d,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分别与联合治疗组比较P均<0.05;穴位埋线组、联合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美沙拉嗪组有2例在用药2周时出现皮疹、4例用药早期有轻微腹胀,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较好,可减少复发,延长缓解时间。
2014年11期 v.54;No.893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于海涛;张小艳;李克忠;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在足月待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足月待产妇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单用组各30例。当产妇宫口开到2~3 cm时,选择右侧卧位,L2~L3间隙直入法进针,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硬膜外腔内留置4 cm,复合组注入负荷量0.5μg/kg右美托咪定5 mL+0.1%罗哌卡因10 mL,单用组注入负荷量0.1%罗哌卡因10 mL+生理盐水5 mL。产妇实行自控硬膜外镇痛,镇痛液的配置方法为50 mg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50 mL,镇痛泵设定为5 mL/h、5 mL/次,间隔时间15 min。观察两组不同时点血压、心率、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运动神经阻滞评分、胎心、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产程及胎儿娩出后即刻脐动静脉血乳酸值。结果与单用组比较,复合组T1、T2时点VAS评分减少,Ramsay镇静评分增加(P均<0.05);余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孕足月产妇分娩中镇痛、镇静效果较好,且对母婴无影响。
2014年11期 v.54;No.89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邓莉莉;何骁;彭艳辉;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支气管哮喘患儿40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对照组),采用诱导痰技术检测两组痰液Eos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MMP-9。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Eos比例增加,急性发作期MMP-9水平升高(P<0.01);与临床缓解期比较,急性发作期Eos比例增加、MMP-9水平升高(P<0.01)。观察组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MMP-9水平与Eos比例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0.92,P均<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Eos比例增加,MMP-9水平升高,两者与患儿气道病变关系密切,且能较好反映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状况。
2014年11期 v.54;No.89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志英;岳爱学;刘敏;宋莉洁;
目的了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接受CABG的老年患者88例,在其术后1个月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分析CABG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 CABG术后患者、正常人群控制情绪压抑的信心评分分别为(7.55±1.42)、(7.40±0.70)分,控制任何健康问题的信心评分分别为(6.95±1.25)、(7.31±0.67)分,两者比较P均<0.05;CABG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98.56±7.98)分,生理功能评分为(26.02±3.02)分,生理职能评分为(5.01±1.21)分,躯体疼痛评分为(52.55±15)分,总体健康评分为(42.47±10.13)分,活力评分为(33.54±19.17)分,社会功能评分为(44.01±16.43)分,情感职能评分为(5.09±1.49)分,精神健康评分为(57.58±15.59)分;CABG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与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358,P<0.01)。结论 CABG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水平有所提高,两者呈正相关。
2014年11期 v.54;No.89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祁洪近;周其佳;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例,观察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活动能力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前后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2±0.5)、(2.2±0.4)分,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2.8±0.6)、(1.2±0.4)分,两者比较P均<0.05。复查X线及CT片,均显示压缩骨折高度不同程度恢复,仅1例出现椎间盘的少量骨水泥渗漏。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创伤小,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014年11期 v.54;No.893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振川;冯子超;孙岩;袁海;周华;金星;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方法 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患者24例,均采取以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11例行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观察治疗效果及肺栓塞发生情况。结果 24例患者住院时间10~17 d,平均11.5 d。出院时患肢肿胀完全消失17例,明显减轻7例。随访30 d~2 a,3例因晚期肿瘤死亡。11例患者行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者随访至今均无肺栓塞表现,复查X线胸片未见滤器明显移位。结论 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抗凝,置入上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
2014年11期 v.54;No.893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聪;陈渊;董尚文;李栋;郭峰;张鹏;
目的比较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的效果。方法将93例行开胸探查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EEN组(47例)和TPN组(46例),术后分别给予EEN支持、TPN支持,检测手术前后营养、肠屏障功能、炎性及免疫指标,观察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ALB、TFN、PA、CD4/CD8、NK水平降低,I-FABP、ET、D-Lac、CRP、TNF-α水平升高;术后第7天TFS、MAC、ALB、TFN、PA、CD4/CD8、NK水平降低,I-FABP、ET、D-Lac、CRP、TNF-α水平升高(P均<0.05)。与TPN组比较,EEN组术后第7天TFN、PA、CD4/CD8、NK水平升高,I-FABP、ET、D-Lac、CRP、TNF-α水平降低(P均<0.05)。EEN组、TPN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2%、78.3%,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3.2±5.6)、(82.4±16.7)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3±3.2)、(22.7±5.5)d,住院费用分别为(64 669±7 150)、(77 923±8 990)元,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食管癌术后EEN支持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等方面较TPN支持具有明显优势。
2014年11期 v.54;No.893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朱文艳;刘建勇;周永和;刘莉;冯姝;高斌;
目的观察干预前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抗生素使用与否在感染、发热之间的差异,指导抗生素规范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659例次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根据介入治疗时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分为预防用药组、未预防用药组,比较两组发热及感染情况。结果介入术后共发生医院感染26例次,总体感染率3.95%(26/659);其中预防用药组21例次,感染率4.09%(21/514);未预防用药组5例次,感染率3.45%(5/145),两组比较P>0.05。308例次术后出现发热,其中预防用药组239例次(46.5%),未预防用药组69例次(47.6%),两组比较P>0.05。预防用药组平均发热体温95%CI为37.80~38.70℃,未预防用药组为37.65~38.90℃,两组比较P>0.05。预防用药组、未预防用药组最初发热时间中位数均为第3天。预防用药组热程平均为4.12 d,预防用药组平均为3.76 d,两组比较P>0.05。结论行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未应用者在感染类型、感染率、发热率及最初发热时间、热程及发热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中无需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014年11期 v.54;No.893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雅娟;翟闪闪;罗晓华;冉利敏;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胶囊联合欣普贝生栓剂阴道后穹窿置入用于晚孕死胎引产的效果。方法将妊娠28~37周因死胎要求引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2例)采用米非司酮胶囊联合欣普贝生栓剂引产,B组(20例)采用欣普贝生栓引产,C组(20例)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注药引产,观察3组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引产成功率、清宫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A组、B组、C组促进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95.5%、85.0%、65.0%,A组与C组比较P<0.05;宫缩发动时间分别为(13.68±2.36)、(17.06±3.69)、(20.20±5.03)h,A组与B组、C组比较P均<0.05;总产程分别为(8.69±1.27)、(9.66±2.49)、(11.39±2.95)h,A组与C组比较P<0.05;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0.9%、75.0%、60.0%,A组与C组比较P<0.05;清宫率分别为13.6%、45.0%、65.0%,A组与B组、C组比较P均<0.05;B组出现宫缩过强1例,取出欣普贝生45 min后宫缩减弱。结论米非司酮胶囊联合欣普贝生栓剂阴道后穹窿置入用于晚孕死胎引产效果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生。
2014年11期 v.54;No.89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娟;
目的观察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技术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需气管插管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经股动脉放置PICCO动脉导管,根据PICCO指标的动态变化调节呼吸机参数,以指导补液速度、液体平衡及血管活性药的调节。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根据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心率(HR)及尿量等情况指导补液。观察两组治疗前(T0)、治疗后12 h(T1)、治疗后24 h(T2)、治疗后48 h(T3)的HR、CVP、MAP、氧合指数(PaO2/FiO2),记录呼吸机应用时间、ICU住院时间、28天内病死率。结果与同组T0时点比较,两组T1、T2、T3时点HR水平降低,CVP、MAP、PaO2/FiO2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T2、T3时点HR水平降低,CVP、MAP、PaO2/FiO2水平升高(P均<0.01)。观察组及对照组呼吸机应用时间分别为(7.91±2.32)、(15.32±3.79)h,ICU住院时间分别为(9.15±2.43)、(22.51±4.71)d,28天内病死率分别为13.6%、25.0%,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应用PICCO技术可随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可根据其结果及时调节呼吸机参数,强化液体管理可使患者早日脱机。
2014年11期 v.54;No.89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森;魏民新;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或肱动脉入路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72例,采用股动脉入路(61例)或股动脉、肱动脉联合入路(11例)腔内治疗(单纯球囊扩张治疗1例,支架治疗71例),观察手术成功率,治疗前后患/健侧收缩压,1、3、5年血管通畅率,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72/72)。手术前后患/健侧收缩压分别为(0.53±0.09)、(0.99±0.07)mmHg,两者比较P<0.05。术后1、3、5年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6%、90%、85%。术后36~48 h出现伤口部位皮下渗血7例,术后2 d出现患侧上肢皮温低1例;随访6~60个月,1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者13个月后再度狭窄,1例行支架治疗者18个月后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结论经股动脉或肱动脉入路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效果好,且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血管通畅率高,并发症少。
2014年11期 v.54;No.893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谈清;陆芸;王晓南;
目的对比观察重点修复手背及手掌侧血管联合局部开窗引流治疗手脱套伤的疗效。方法将21例手脱套伤患者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组采用重点修复手背侧血管并结合掌、背侧血管相对缺乏区的开窗引流,对照组重点修复手掌侧血管并结合掌、背侧随意区域的开窗引流,对比两组回植皮肤存活情况、色泽及患手外形、皮肤组织有无挛缩畸形、手功能、回植皮肤感觉功能。结果观察组回植皮肤全部存活9例;随访2个月~1 a,回植皮肤色泽正常,患手外形好,皮肤组织无挛缩畸形;观察组手功能评分(76.58±15.92)分,回植皮肤感觉功能评分(11.25±5.26)分。对照组回植皮肤完全存活3例;皮肤色泽暗沉,手外形尚可,掌、背侧皮肤组织轻度挛缩畸形;对照组手功能评分(58.62±19.58)分,回植皮肤感觉功能评分(6.00±4.41)分。两组手功能评分、回植皮肤感觉功能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与重点修复手掌侧血管联合局部开窗引流法比较,重点修复手背侧血管联合局部开窗引流可使患手外形、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2014年11期 v.54;No.893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健;柳兴军;陈子祥;王雷波;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TBM)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症TBM患者13例,记录治疗前后颅压、脑室体部宽度指数,观察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后颅压分别为(264.29±32.10)、(83.33±12.99)mmH2O,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前后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分别为2.14±0.13、2.85±0.24,治疗前后比较P<0.05。术后患者发生腹腔分流管阻塞4例(30.76%),脑脊液中可培养出细菌生长9例(69.23%)。与正常人群比较,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患者生理职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降低(P均<0.05)。结论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症TBM合并脑积水疗效较好,并发症少,且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高。
2014年11期 v.54;No.89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魏海燕;丁正年;史宏伟;严金燕;鲍红光;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5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15例,A、B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分别静注1、0.5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注完,继之均以0.4μg/(kg·h)维持至术毕;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监测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同组T1比较,A组T2~T5平均动脉压(MAP)和T6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HR、心指数(CI)及T2~T6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升高,T6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降低;B组T3MAP、SVRI及T6CVP、MPAP、PCWP、CI升高,T6SVRI降低;C组T6CVP、MPAP、HR、每搏指数(S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升高,T6SVRI降低(P<0.05或0.01)。与B组比较,A组T2~T5MAP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A组T2~T5MAP及T2~T4SVRI升高,T6HR、CI、SVI降低;B组T3MAP升高,T6HR、CI、SVI降低(P<0.05或0.01)。结论 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能显著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心动过速发生,且不增加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对心脏功能也无明显影响,而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则会导致血压和周围血管阻力的明显增高。
2014年11期 v.54;No.893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毕建超;刘焕彩;吴晓林;梁答;姜晓明;戴志刚;
目的观察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30例,术中采用1枚(肩袖小撕裂、中撕裂者)或2枚(肩袖大撕裂、超大撕裂者)smith&nephew带线铆钉双排固定方式进行肩袖重建,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手术满意率。结果随访7~14个月。手术后患者UCLA评分优9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25例(83.3%)患者的生活、工作均恢复正常,均对手术效果满意;2例(6.7%)患者肩部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对手术效果不满意;3例(10%)患者可基本生活、工作,对手术效果无明显态度。结论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疗效较好,且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率高。
2014年11期 v.54;No.89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徐芳;董春艳;杨丽;
目的观察游离髂骨移植对大型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5例下颌骨巨大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患者施行游离髂骨移植重建,观察术后患者恢复的情况及X线变化,定期复查以评价该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3 a,骨组织瓣全部成活,无因感染而致重建失败病例。2例患者术中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致口角运动歪斜。25例患者创口均为Ⅰ期愈合,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反应,无局部持续性疼痛,下颌运动自如,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患者对外形基本满意。结论游离髂骨移植修复大型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效果较好,术后下颌运动自如,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患者对外形基本满意。
2014年11期 v.54;No.893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黎明;杨清锐;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方法将95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柳氮磺胺吡啶,0.25 g/次,3次/d;甲氨蝶呤,7.5 mg/次,每周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胶囊复方玄驹化胶囊,1.26 g/次,3次/d。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57/60),对照组分别为6、21、8例和77.1%(27/35),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BASDAI、BASFI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ASDAI、BASFI降低(P均<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辅助治疗AS疗效较好,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有关。
2014年11期 v.54;No.89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菊萍;王珍;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受检对象100例,其中手足口病患儿50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心肌酶谱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及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M、IgA),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ST、LDH、CK、CK-MB、hs-cTnT水平升高,IgG、IgM、IgA水平降低;观察组患儿血清AST、LDH、CK、CK-MB、hs-cTnT水平与IgG、IgM、IgA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输注免疫球蛋白有可能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2014年11期 v.54;No.893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魏青;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高海拔地区妊高症(PIH)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0例PIH剖宫产患者(玉树州7例,平均海拔4 200 m;果洛州6例,平均海拔4 200 m;黄南州12例,平均海拔3 000 m;海北州15例,平均海拔3 100 m)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组(2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联合组(20例)采用CSEA,监测麻醉前(T0)和麻醉开始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血压、脉搏(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局麻药首次剂量、手术时间、I-D时间,观察麻醉效果及新生儿取出后1分钟Apgar评分及5分钟Apgar评分。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基本保持稳定;与单纯组比较,联合组麻醉起效时间短,首次局麻药剂量少,I-D时间及手术时间短,麻醉效果优良率高(P<0.05或0.01);两组新生儿取出后1分钟Apgar评分及5分钟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SEA用于高海拔地区PIH剖宫产术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
2014年11期 v.54;No.89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