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SIRT1在胃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鑫鑫;彭正;李杨;王华;王立生;陈凛;

    目的观察SIRT1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IRT1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IRT1 mRNA在21例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在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SIRT1在胃癌、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IRT1蛋白的表达,分析SIRT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IRT1 mRNA在新鲜胃癌组织中较正常癌旁组织表达增高(P<0.05),SIRT1 mRNA及蛋白在胃癌细胞中均比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表达增高(P均<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SIR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较正常癌旁组织表达增高(P<0.05)。SIRT1蛋白表达水平同胃癌患者的年龄及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大小有关(P均<0.05),同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502 3,P<0.05)。结论 SIRT1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呈高表达,其在胃癌发生中充当癌基因的角色。

    2014年12期 v.54;No.894 1-4+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微创手术致主动脉弓狭窄在小鼠心力衰竭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李军;尚海豹;刘庆春;朱德生;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致主动脉弓狭窄在小鼠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模型制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缩窄组24只,缩窄组经颈部切口行微创手术结扎主动脉弓狭窄手术,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外其他同缩窄组;术后缩窄组行左右侧颈总动脉及心脏B超检查评价模型。结果缩窄组术后死亡12只,假手术组术后无死亡。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缩窄组右侧颈总动脉内径逐渐增大,左侧颈总动脉内径逐渐缩小,术后相同时点右侧颈总动脉流速、内径均大于左侧颈总动脉(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缩分数逐渐降低,舒张期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校正容量和质量逐渐增加,P均<0.05。结论微创手术致主动脉弓狭窄可成功制备小鼠心衰模型。

    2014年12期 v.54;No.894 5-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棕榈酸对肝癌HepG2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刘芳;刘凯;刘道洁;乔录新;谢立;陈德喜;

    目的探讨棕榈酸对肝癌HepG2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含浓度为800μmol/L棕榈酸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肝癌HepG2细胞24 h,向HepG2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LC3质粒,通过观察LC3Ⅱ绿色荧光斑点确定自噬发生情况。利用BafA1抑制自噬后,采用M30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棕榈酸刺激24 h明显增加自噬及凋亡细胞数量。阻断自噬,棕榈酸刺激引起的HepG2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棕榈酸可刺激自噬发生,该自噬对肝癌HepG2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14年12期 v.54;No.894 8-9+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大鼠Pten和Runx3基因5'端非编码区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安静;杨晋翔;贺梅娟;彭继升;魏玥;贾雪晴;

    目的分析大鼠Pten和Runx3基因5'端非编码区(5'-UTR)序列的CpG岛、启动子及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方法通过NCBI获得大鼠Pten和Runx3基因全长序列及转录本,采用Blast中的可读框比对外显子、内显子及上游5'-UTR信息,所获得ATG上游2 kb、下游1 kb序列分别应用CpG island searcher软件、CpGPlot工具、Methprimer2.0工具预测CpG岛,NNPP工具、Promoter scan工具、FirstEF工具预测启动子,Matlspector、Match、Consite预测启动子区域转录结合位点。结果大鼠Pten基因和Runx3基因属于CpG岛关联基因,启动子可能分别位于-1 253~-684 bp和-690~-121 bp,Pten和Runx3基因在109和94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中,被≥2种软件共同预测有结合位点的转录因子分别有6和9种。结论初步获得大鼠Pten和Runx3基因5'-UTR序列的生物学信息,为进一步基因调控甲基化实验验证奠定了基础。

    2014年12期 v.54;No.894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AX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探讨

    韩海斌;杨建立;丁玉;温子玉;

    目的探讨PAX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与3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通过检索数据库HapMap,在PAX6基因3'非翻译区(3'-UTR)选取两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3026401、rs1506位点,采用DNA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及进行连接酶检测反应(LDR)以测定SNP。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间SNP rs3026401、rs150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患者组(n=262)与对照组(n=318)的SNP rs1506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NP rs3026401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组SNP rs3026401不同基因型的阴性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GG>AA、GG>AG(P均<0.05);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AX6基因rs3026401多态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4年12期 v.54;No.894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眼底RNFL厚度的影响

    孙冉;张健;刘大川;方薇;杨惠青;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Phaco)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眼底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45只眼),均成功施行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定量测量术前及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底盘周RNFL厚度,观察术后矫正视力、视乳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盘周RNFL厚度分别为(93.24±8.46)、(91.71±8.19)、(95.49±8.53)、(102.00±8.10)、(105.91±7.15)、(102.02±7.10)μm;术后2周及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术后2周及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后3 d增加(P均<0.05);术后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后2周增加(P均<0.01);其余时间点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矫正视力分别为0.16、0.44、0.54、0.51、0.56、0.67。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视乳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0、42%、55%、62%、31%。结论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Phaco术后眼底盘周RNFL厚度增加,手术可能对眼底视神经造成了损伤。

    2014年12期 v.54;No.89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AQP-1、AQP-5表达变化及意义

    孙燕妮;杨洁;承解静;杨晓燕;王丽敏;刘军;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AQP-5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假手术组腹部探查取出盲肠后还纳腹腔,空白对照组不做手术处理。在造模后3、6、12、24 h,每组各取出5只大鼠,处死后取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AQP-1、AQP-5 mRNA和蛋白。结果模型组造模后6 h光镜下可见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充血、肺间质肺泡水肿、灶性出血,12 h时上述改变最明显;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肺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造模后6、12、24 h时AQP1、AQP5 mRNA及蛋白表达较同时点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均降低(P均<0.01);造模后6、12、24 h时AQP1、AQP5 mRNA及蛋白表达较同组3 h均降低(P均<0.01)。结论 AQP-1、AQP-5表达降低在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12期 v.54;No.894 21-2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及分化能力观察

    李丹;何乐;王红云;张亚卓;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表面抗原,并观察其分化能力。方法取人颅骨板骨髓组织,以BMSCs专用培养基接种培养,经多次换液得到较纯的BMS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检测;体外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分别进行油红O染色及von Kossa染色。结果培养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显示,CD14阴性、CD45阴性、CD29阳性、CD90阳性、CD105阳性;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后,油红O染色见胞质内有红色脂肪颗粒;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后,von Kossa染色见有钙结节形成。结论培养细胞表型特征符合BMSCs,并具有自我更新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

    2014年12期 v.54;No.894 24-26+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迷迭香酸对新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晋翔;张雅红;刘鹏;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RA)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原代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接种于6孔板。处理组加不同浓度(1、5、10、20、40μg/mL)的RA,阻断组在处理组基础上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抑制剂U0126(经DMSO溶解,终浓度2μmol/L),RA对照组加相同体积的DMEM,阻断对照组加相同体积的U0126。作用72 h后取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BDNF,Western blot法测ERK1/2、磷酸化RK1/2(pERK1/2)。结果与RA对照组及不同浓度RA处理组比较,20μg/mL的RA处理组细胞上清液中BDNF水平上升(P均<0.05),20、40μg/mL的RA处理组细胞pERK1/2表达增加(P均<0.05);同浓度RA处理组与阻断组、RA对照组与阻断对照组比较,细胞上清液中BDNF水平增加、pERK1/2表达增加(P均<0.01);阻断组不同浓度RA处理间细胞上清液中BDNF、ERK1/2、pERK1/2比较,P均>0.05。结论 RA可能通过上调新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ERK1/2磷酸化,促进其释放BDNF。

    2014年12期 v.54;No.89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胰腺炎兔模型血清生化指标、胰腺B超及组织病理观察

    张爱民;常艳敏;王光霞;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兔模型血清生化指标、胰腺B超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采用胰管逆行注射7%牛磺胆酸钠制备兔AP模型,分别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1、2 h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葡萄糖(GLU)、钙(Ca2+)、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胰腺B超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1、2 h血清AMY、LPS、GLU、Ca2+升高(P均<0.01)。造模后超声造影表现为胰腺实质不均匀增强,可见全程低增强区,随时间的延长,低增强区数量增多;造模后2 h,胰腺组织病理评分(12.86±2.05)分。结论实验室检查、超声及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可实现对AP的早期诊断、评估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

    2014年12期 v.54;No.894 29-3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ARG1基因对染砷后293T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杨元元;冯磊;慕晓玲;赵利敏;袁存存;王志永;

    目的观察ARG1基因对染砷后293T细胞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肿瘤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取pcDNA3.1-ARG1-293T细胞(观察组)、pcDNA3.1-293T细胞(空白组)、293T细胞(对照组),均以0、1、4、8μmol/L的NaAsO2染毒处理48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JNK、ERK蛋白。结果 JNK表达量在转染前后各组均随着NaAsO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观察组JNK明显低于空白组、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ERK表达量在NaAsO2浓度1、4μmol/L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在8μmol/L表达量有所下降,但各浓度仍均高于空白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 ARG1基因可能通过参与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JNK信号通路的表达,破坏MAPK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凋亡的精确调节,参与肿瘤细胞耐药的产生。

    2014年12期 v.54;No.894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正>~~

    2014年12期 v.54;No.894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正>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

    2014年12期 v.54;No.894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时间计量单位“年”的国际符号

    <正>在英文文献中,时间计量单位"年"的常用符号被标注为y、yrs(复数)是不正确的。y和yrs是英文名词year、years的缩写,曾经作为计量单位年的符号。其实,国际上早就对年的符号作出了以a代替y、yrs的规定。我国也采纳了符号a,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就有"周、月、年(年的符号为a),为一般常用时间单位"的备注。有人不同意使用a作为年的单位符号,说它的来源和含义不清,不能体现计量单位的通用性、简明性和

    2014年12期 v.54;No.894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SCT表现与血清IL-8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庞雄;张臻;孙明辉;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螺旋CT(SCT)表现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05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S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分析SCT表现与血清IL-8水平的关系。结果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血清IL-8水平与合并肺部感染(P=0.04)、有无胸腔积液(P=0.04)、是否累及胸壁或心包膜(P=0.00)及有无肺门淋巴结肿大(P=0.01)相关,与肿瘤大小(P=0.56)、是否导致肺不张(P=0.45)、肿瘤类型(P=0.77)及有无分叶、结节、毛刺等(P=0.63)无关。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SCT表现与血清IL-8水平有一定相关性,SCT表现结合血清IL-8水平检测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2014年12期 v.54;No.894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FF3、ER、PR的表达及意义

    赵利敏;江若霞;王志永;杨元元;袁存存;肖丽;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EC)组织中三叶因子3(TFF3)、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良性子宫肌瘤组织、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42例EC组织中的TFF3、ER和PR,分析TFF3、ER、PR表达与E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 TFF3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45.0%,EC组织中为66.7%,不同组织间比较P均<0.01;TFF3蛋白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ER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3%,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70.0%,EC组织中为54.8%,不同组织间比较P均<0.05;ER阳性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无关。PR在良性子宫肌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7%,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为75.0%,EC组织中为59.5%,不同组织间比较P>0.05;PR表达与EC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无关。EC组织中TFF3表达与ER、PR均呈正相关(r=0.002、0.004,P均<0.01)。结论 EC组织中TFF3表达明显升高,ER表达明显下降;TFF3、ER、PR对E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起重要作用。

    2014年12期 v.54;No.894 35-3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效果观察

    苏允裕;劳贵昌;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颈椎OPLL患者38例,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0.5 a、1 a采用JOA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各时段JOA评分与术前比较,P均<0.01;术后3 d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8.0%,术后1 a为84.0%。术后出现脑脊液漏5例,右侧三角肌麻木、上肢上举困难2例,伤口感染1例;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关门"现象。36例获得1 a以上随访,随访3个月时,患者双上下肢肌力、感觉、不灵活感均明显好转;随访0.5 a时上述症状进一步改善,1 a时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OPLL可使受压脊髓充分减压,并发症少,疗效好。

    2014年12期 v.54;No.89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刘维刚;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麻醉,观察组麻醉后给予氯胺酮1 mg/kg静推;均行宫颈癌根治术后给予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术后患者清醒时(T0)及术后2 h(T2)、4 h(T4)、8 h(T8)、16 h(T16)、24 h(T24)、48 h(T48)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VAS,及术后48 h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状态下T0、T2、T8、T16、T24、T48时点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静息状态下各时点VAS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48 h自控按压17次、使用辅助止痛药0次,对照组分别为64、9次,P均<0.01;观察组术后48 h血氧饱和度异常4次、血压异常波动0次、精神状态异常0次,对照组分别为3、1、0次,P均>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较好,且与术后PCIA有协同作用。

    2014年12期 v.54;No.894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内脂肪成分有无与预后的关系

    熊瑜琦;乔梁;李镝;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内脂肪成分有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检测102例HCC患者肿瘤内是否含有脂肪成分,分析其与患者肿瘤进展情况及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 102例HCC患者中含脂肪成分者44例,无脂肪成分者58例。含脂肪成分者肿瘤无进展15例、发生远处转移2例、平均肿瘤进展期(TTP)26.1个月,无脂肪成分者分别为38例、13例、14.2个月,P均<0.05;含脂肪成分者发生血管浸润1例、邻近脏器侵犯5例、平均总生存期(OS)40.2个月,无脂肪成分者分别为2例、8例、38.7个月,P均>0.05。肿瘤内含有脂肪成分与HCC患者肿瘤进展情况、远处转移发生率、血管浸润、邻近脏器侵犯、TTP和OS均相关(r=-0.529、-0.472、-0.597、-0.353、0.496、0.493,P均<0.05)。结论肿瘤内含脂肪成分的HCC患者预后可能较无脂肪成分患者好。

    2014年12期 v.54;No.894 42-4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

    晁红雷;韩晓东;彭佳远;汪昱;

    目的系统评价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利用万方、维普、CNKI、PUMED、EMBASE数据库,收集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以文献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中位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1 778例。Meta分析显示,与未联合贝伐单抗对照组比较,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的OS(Z=2.55,P=0.01)和PFS(Z=11.96,P<0.01)明显延长。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延长患者OS、PFS。

    2014年12期 v.54;No.894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Cyfra21-1、CA19-9及CRP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诊断的价值

    许海生;韩金利;杨冉;杨晓虹;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链抗原19-9(CA19-9)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136例食管癌和12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清Cyfra21-1、CA19-9及CRP水平;分析食管癌患者血清Cyfra21-1、CA19-9及CRP与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Cyfra21-1、CA19-9及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均<0.01)。食管癌患者随着临床分期的递增血清Cyfra21-1、CA19-9及CRP水平逐渐上升(P均<0.05)。食管癌患者血清Cyfra21-1、CA19-9及CRP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P均<0.05)。结论血清Cyfra21-1、CA19-9及CRP水平联合检测有助于食管癌早期诊断。

    2014年12期 v.54;No.894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治中的应用

    李钢;丛伟;甘崇志;王学海;谢家勇;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胸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早期应用胸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胸腔镜手术172例,中转开胸28例。胸腔镜下单纯肋骨骨折内固定36例,廓清止血130例;中转开胸手术中,肺叶切除4例、膈肌修补8例。同期行脑部手术3例,骨科手术12例,剖腹探查4例。痊愈198例,死亡2例(术后重度肺部感染1例、术后1周脑出血1例)。结论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探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2014年12期 v.54;No.894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变化及意义

    周菁荣;马丹军;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T2DM患者127例,其中合并OP 46例(A组)、骨量减少31例(B组),单纯T2DM 50例(C组)。三组均行降糖治疗,A、B组口服钙尔奇D、阿伦膦酸钠,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HCY、血钙(Ca)、25羟维生素D[25-(OH)D]及骨密度(BMD);随访6~24个月,记录患者OP性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血清hs-CRP、HCY水平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2DM合并OP、骨量减少患者血清25-(OH)D、BMD显著升高,血清hs-CRP、HCY显著降低,P均<0.05。BMD与血清hs-CRP、HCY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2、-0.69,P均<0.05。随访6~24个月,A、B组OP性骨折发生率均高于C组。结论 T2DM合并OP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OP的病情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2014年12期 v.54;No.89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孙良业;吕波;凤晓翔;管立新;谢晓东;窦强兵;袁先发;丁旗;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OVCF患者37例,行PVP 20例、PKP 17例。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矫正率、后凸Cobb's角及矫正率。VAS评估疼痛。观察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骨水泥向椎前及椎旁少量渗漏7例(PVP 6例、PKP 1例),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过敏、肺栓塞等并发症。椎体压缩率术后(20.5%±11.2%)较术前(42.6%±15.3%)降低(P=0.03),后凸Cobb's角术后(11.1°±3.4°)较术前(28.4°±6.7°)减小(P=0.02)。PKP椎体压缩矫正率为72%,高于PVP的39%,P<0.01;后凸Cobb's角矫正率为66%,高于PVP的32%,P<0.01。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7例,轻度缓解1例。VAS由术前(7.3±2.9)分降至术后(2.1±0.8)分(P=0.02)。随访1 a以上,病椎高度恢复、无明显丢失,未见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结论 PVP和PKP具有微创、安全、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OVCF的有效方法;且PKP对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减少骨水泥渗漏方面优于PVP。

    2014年12期 v.54;No.89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行无肌松药全麻气管插管的影响

    胡伟;李金玉;张志捷;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行无肌松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D组和C组各30例。D组采用小剂量DEX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C组采用瑞芬太尼、七氟烷诱导后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入室后(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置入喉镜前(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2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评价两组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D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低于C组(P均<0.05)。T2、T3时间点D组MAP高于C组(P均<0.05),其余时间点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喉镜置入、声门暴露、呛咳反应3项指标中,D组满意例数多于C组(P<0.05)。结论小剂量DEX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用于无肌松药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可以改善插管条件、减少插管时间、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2014年12期 v.54;No.894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有限病灶清除联合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观察

    武士科;高文山;卜宏建;侯煜;王林杰;

    目的观察有限病灶清除联合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脊柱结核患者178例,其中传统结核病灶清除86例(A组)、有限病灶清除联合局部化疗92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病椎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1 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术前和术后1 a神经功能ASIA分级、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差值;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病椎愈合时间均高于B组(P均<0.05)。两组术后1周ESR、CR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均<0.05),B组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均<0.05)。两组术后1 a神经功能ASIA分级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手术前后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差值、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年复发率(11.63%)高于B组(3.26%)(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基础上,有限病灶清除联合局部化疗较传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更有优势。

    2014年12期 v.54;No.894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

    陈芬;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对胃食管反流病(GERS)的影响。方法以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12分和内窥镜确诊为GERS患者230例为病例组,同期查体未见胃肠道疾患的健康人230例为对照组。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PAQ)对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不同强度体力活动与GRES的关系。结果两组吸烟、饮酒、BMI、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情况、GERS遗传史分布不均衡(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强度体力活动≥29.49 h/周是GERS发生的保护因素(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中强度体力活动≤10.26 h/周相比,体力活动15.65~29.48 h/周为GERS的保护因素(P=0.046),体力活动≥29.49 h/周与GERS发生无关;与高强度体力活动≤4.03 h/周相比,体力活动为4.04~8.67 h/周及≥8.68 h/周均可使GERS发生的危险性升高(P=0.019、0.037)。然而,无论是否控制混杂因素,低强度体力活动与GERS发生均无关(P>0.05)。结论过度的体力活动可能会使GERS发生的危险增加,适(中)度的体力活动可减少GERS的发生。

    2014年12期 v.54;No.894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球囊高压后扩张疗效观察

    宋振国;林文华;王晓冬;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球囊高压后扩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56例,其中332例(观察组)冠状动脉DES植入术后予非顺应性球囊高压后扩张,324例(对照组)仅行DES植入术,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血管病变情况、血管病变数量、植入DES数量、支架植入后管腔狭窄程度、术中并发症比较,P均>0.05。对照组支架植入后管腔最小直径为(2.74±0.32)mm、绝对内径获得为(2.25±0.40)mm,观察组分别为(3.13±0.34)、(2.63±0.47)mm,P均<0.05;对照组术后随访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54%、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85%,观察组分别为0.30%、0.30%,P均<0.05。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9%、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6.10%、支架最小内径为(2.37±0.38)mm、支架绝对内径丢失为(0.38±0.19)mm、管腔狭窄程度为18.70%±9.28%,观察组分别为2.41%、2.28%、(2.78±0.42)mm、(0.23±0.13)mm、13.50%±8.67%,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DES植入术后行球囊高压后扩张治疗可明显减轻管腔狭窄、减少绝对内径丢失,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2014年12期 v.54;No.894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与正常经期放置曼月乐的避孕效果比较

    黄凌云;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即时与正常经期放置曼月乐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放置曼月乐避孕患者180例,其中早孕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83例(观察组),月经第4~7天时放置97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妊娠率、续用率、脱环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妊娠率0.00%、续用率96.39%、脱环率2.41%,对照组分别为0.00%、94.85%、1.03%,P均>0.05;观察组术后体质量增加和乳胀的发生率均为14.46%,闭经发生率22.89%,异常出血发生率7.23%,面部痤疮发生率13.25%;对照组分别为11.34%、11.34%、21.65%、8.25%、14.43%;P均>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曼月乐与正常经期避孕效果相当,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有利于避免人工流产术后妇女短期再次妊娠。

    2014年12期 v.54;No.894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微瓣术与CO2激光术治疗Reinke's水肿疗效比较

    魏金龙;王苏亮;赵志明;杨艳;

    目的比较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喉显微器械微瓣术和CO2激光术治疗任克(Reinke's)水肿的疗效。方法 Reinke's水肿患者68例,采用微瓣术治疗36例(微瓣术组)、CO2激光术治疗32例(CO2激光术组),术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并进行动态喉镜及计算机嗓音检测。结果微瓣术组痊愈33例(91.6%),好转3例(8.3%),总有效率100%(36/36);CO2激光术组痊愈29例(90.6%),好转3例(10.3%),总有效率100%(32/32);两组痊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瓣术组频闪喉镜下声门闭合、声带波动幅度、嗓音分析基频微扰及噪声能量均优于CO2激光术组(P均<0.05)。结论微瓣术和CO2激光术治疗Reinke's水肿安全可靠,前者术后客观检查的近期效果更好。

    2014年12期 v.54;No.89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的影响

    王红梅;李连贺;闫志平;温振雷;

    目的观察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由多导睡眠监测(PSG)、经电子纤维喉镜检查结合Müller试验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60例,术前先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5~7 d,然后根据阻塞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手术后6周和6个月复查PSG,并将各参数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6周和6个月呼吸暂停指数(AHI)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改善、ESS睡眠评分降低、浅睡眠(S1、S2期)减少、深睡眠(S3、S4期)及快动眼睡眠期(REM)增加、呼吸性微觉醒指数(RMI)降低,P均<0.05;术后6周和6个月比较,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深睡眠(S3+S4)所占时间百分比与RMI呈负相关,r=-0.735、P<0.05。结论个体化外科手术可明显改善中、重度OSAHS患者的夜间低血氧情况及睡眠结构,提高睡眠效率。

    2014年12期 v.54;No.894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金正江;胡洪波;李佩瑶;易路;

    目的分析新生儿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住院新生儿3 118例,疾病分类中以新生儿肺炎为主(65.3%)。收集其呼吸道、血液及其他体液、引流物等标本,采用VITEK 2 Compact鉴定及药敏系统或ATB鉴定及药敏系统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不重复菌株5 58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8.0%,革兰阳性球菌占25.1%,分离率占前3位的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来源中,呼吸道标本占绝大多数,其次为血液、胃液等。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仍表现出高度敏感性,但已经出现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70.8%和57.4%,产ESBLs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5.3%、75.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94.3%~98.1%。流感嗜血杆菌ESBLs的产酶率为34.8%,对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均100%敏感。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总分离率为41.9%,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6.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93.5%。MRS尚未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阿米卡星等耐药的菌株。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严重,已经出现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的耐药率为7.7%。结论及时开展新生儿病原学监测,了解细菌分布及其耐药趋势,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产生、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2期 v.54;No.89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Q开关倍频Nd:YAG双波长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疗效观察

    徐鑫;李琨;辛琳琳;马静霖;

    目的观察Q开关倍频Nd:YAG双波长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SK)的疗效。方法采用Q开关倍频Nd:YAG双波长(1 064 nm和532 nm)激光治疗SK患者98例。结果 98例患者中,治愈82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6.94%;术后均无瘢痕形成。结论 Q开关倍频Nd:YAG双波长激光治疗SK效果较好。

    2014年12期 v.54;No.894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

    逄城;马洪顺;刘光明;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CG)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CG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进行膀胱镜检查,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44例病变范围较大且累及较深者行经尿道黏膜电灼(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术后膀胱镜复查正常38例,6例病变残留或复发者再次电切及膀胱内灌注化疗;结果治愈33例,缓解8例,未愈3例。21例病变范围较小者仅行经尿道黏膜电灼(电切),术后复查正常18例,3例复发者再次电切治疗;结果治愈16例,缓解2例,未愈3例。3例黏膜仅呈慢性炎症性改变者口服药物治疗,结果好转2例、未愈1例。结论膀胱镜和病理活检是CG的主要诊断方法,在治疗上应根据其病变类型、病变部位、病变范围、临床症状等选择治疗方案,其中经尿道电灼(电切)加膀胱内灌注化疗是有效治疗方法。

    2014年12期 v.54;No.89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男性刑警职业紧张及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

    路晶;田凤石;岳松;彭佳;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男性刑警职业紧张及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高度紧张反应的男性刑警28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人。A组采用心理素质训练评估系统(VFM-S)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B组给予心理疏导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统一的健康调查问卷和职业紧张量表(OSI-R)以面对面的方式调查,并测量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A组职业任务问卷(ORQ)、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得分降低,B组ORQ、PSQ、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RQ)得分降低,P均<0.01;干预后A组ORQ、PSQ得分较B组降低(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A组TG、HDL-C、收缩压、舒张压均减低(P均<0.05);干预后两组TG、HDL-C、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以降低中、高度职业紧张刑警的职业紧张、TG及血压水平。

    2014年12期 v.54;No.89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061例头痛患者的病因分析

    陶建青;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头痛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 061例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常见病因,了解不同头痛诊断所占的构成比。结果 2 061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1∶2.02),年龄(44.76±16.52)岁。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和与精神障碍有关的头痛最为常见,分别占29.2%、21.0%和23.9%,慢性每日头痛的比例达到9.36%。头痛类型与性别、年龄相关。结论头痛类型与性别、年龄相关,病史收集和精神情绪的了解是重要的诊断前提。

    2014年12期 v.54;No.89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20062012年天津市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调查

    张文亮;吴萍;王宁;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19 994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抗-HEV-IgM。结果 HBsAg阳性627例,阳性率3.14%;抗-HCV阳性102例,阳性率0.51%;抗-HEV-IgM阳性24例,阳性率0.12%;HbsAg+抗-HCV阳性5例,阳性率0.03%;HbsAg+抗-HEV-IgM阳性2例,阳性率0.01%;HbsAg+抗-HBe+抗-HBc阳性(小三阳)385例,阳性率1.93%;HBsAg+HBeAg+抗-HBc阳性(大三阳)115例,阳性率0.58%;HbsAg+抗-HBc阳性127例,阳性率0.64%。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应根据精神病住院患者的特点,加强病房管理,防止病毒性肝炎院内感染及长期用药加重肝损伤。

    2014年12期 v.54;No.894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进展

    孙玉秀;鲁云霞;王朝红;王亚群;童克婷;朱健生;

    <正>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肥胖是胰岛素抵抗(IR)和2型糖尿病(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2,3]。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器官,还可以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脂联素、白介素6、抵抗素、瘦素等[4,5]。2005年Yang等[6]在natur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首次证明视黄醇(维生素A)结合蛋白4(RBP4)是一种新的脂肪因子,并且证实RBP4与IR

    2014年12期 v.54;No.894 87-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5-羟色胺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周航宇;姜淮芜;王明佳;

    <正>5-羟色胺(5-HT)是一种吲哚衍生物,最早在血清中发现,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且在大脑皮层和神经突触内含量高,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中,5-HT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和平滑肌收缩刺激剂。5-HT可以经单胺氧化酶催化成5-羟色醛和5-羟吲哚乙酸,随尿液排出体外。它作为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广泛分布在周围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在感觉运动、心血管功能、

    2014年12期 v.54;No.894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0 ]
  •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李雁;李融;

    <正>肠促胰素是一类由肠道分泌的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胰岛素分泌因子,主要由胰高糖素样肽-1(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组成,其中GLP-1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肽基肽酶4(DPP-4)是灭活GLP-1的关键酶,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可以提高血液中内源性GLP-1和GIP水平,有效降低血糖并有良好的耐受性。本文就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进展

    2014年12期 v.54;No.894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肾损伤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吴京秦;段美丽;

    <正>急性肾损伤(AKI)是一临床常见综合征,是终末期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是影响和决定重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2~4]。本文对AKI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AKI的流行病学特点1.1 AKI发病率及病死率关于ICU内AKI流行病学的研究,一般都采用RIFLE分类标准或AKIN标准[3]。由于选择评定的标准、基础肌酐值的获得、研究时段、研究终点、各个医院ICU入住患者的不同而导致AKI的发生率和结局不同。近年研究[5]结果显

    2014年12期 v.54;No.89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轮状病毒对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影响

    杨丽萍;牛伟红;李红;

    <正>腹泻是小儿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6~24个月的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为其主要病因。近年来,RV感染导致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多有报道,其中尤以心肌损害较为常见,对小儿健康及发育造成影响。我们对98例腹泻患儿进行RV抗原检测及心肌酶谱分析,旨在探究RV感染与小儿腹泻病心肌损害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石家庄市妇幼保健医院儿科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住院腹泻患儿98例,其

    2014年12期 v.54;No.894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124例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张丽;李玮桓;赵晓晶;徐应军;王大力;

    <正>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年龄逐渐提前,青年脑梗死年发病率为6~20/10万,国内<45岁的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9.77%,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63.6%[1],脑梗死的年轻化给个人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分析了青年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年龄<45岁并经头颅CT或核磁(MRI、DWI)证实。

    2014年12期 v.54;No.894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Arch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7例

    东彬;焦建宝;

    <正>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其以术后症状改善明显、长短期疗效好被广泛应用[1]。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术式是C3~7节段扩大成形术,但是传统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多存在术后椎管再狭窄及顽固轴性症状、神经根麻痹等缺点[2,3]。为降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防止"再关门"现象,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Arch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2014年12期 v.54;No.894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68例

    邓杉杉;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前庭周围性眩晕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约占临床眩晕类型的25%,周围性眩晕的60%,其发病高峰在50~70岁,该病具有自限性,但可复发[1],以后半规管BPPV(PC-BPPV)在临床中最常见[2]。PC-BPPV的常见治疗方法有耳石手法复位、血管扩张剂、抗眩晕药及抗胆碱药对症治疗。手法复位包括管石复位法(Epley法)、嵴顶耳石解脱法(Semont法)等。研究发现氟桂利嗪具有前庭抑制作用,能增加耳蜗小动

    2014年12期 v.54;No.894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1例高龄前列腺癌骨转移并骨折引起压疮的护理

    兰雪云;赵丽华;

    <正>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1]。2013年1月我科收治1例90岁高龄前列腺癌骨转移、右股骨病理性骨折患者,患者营养状况差,BMI13.8 kg/m2,长期卧床、制动引起四期压疮,我们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填塞创面,经过长达87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压疮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014年12期 v.54;No.894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银屑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血管炎1例

    许海东;王敏;张丽丽;

    <正>患者女,47岁,因左侧肢体疼痛8 a、右侧肢体无力2 a、不能言语及左侧肢体无力5 h于2011年1月19日入院。患者8 a前罹患右侧丘脑出血,遗留左侧肢体烧灼样疼痛,平素生活能自理。2 a前罹患脑梗死,遗留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一般生活仍能自理。5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不能言语、左侧肢体无力,并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头痛呕吐、无视物不清、无尿便失禁等其他症状。门诊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有银屑病30余年,曾服用多种药

    2014年12期 v.54;No.894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