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菲;常光明;耿鑫;
目的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及其对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经大鼠股骨及胫骨分离并鉴定BMSCs,构建反转录病毒pLXSN-TERT重组子并转染BMSCs,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体外培养的TERT-BMSCs的成瘤性。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痴呆模型组、BMSCs组和TERT-BMSCs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制作V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测试法检测各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CA1区BDNF、NMDAR1、SYN蛋白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BMSCs组、TERT-BMSCs组较痴呆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明显改善(P均<0.05),且TERT-BMSCs组比BMSCs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BMSCs组、TERT-BMSCs组BDNF、NMDAR1、SYN蛋白阳性细胞着色的平均灰度值比痴呆模型组增高(P均<0.05),且TERT-BMSCs组比BMSCs组增高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 TERT基因转染的BMSCs比普通BMSCs对VD的康复治疗作用更为显著,其分子机制可能与增加大鼠海马CA1区BDNF、NMDAR1和SYN的表达,影响了突触可塑性有关。
2014年13期 v.54;No.89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梅芬;王庆芳;刘家田;李建丽;王万海;
目的了解某大型医院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率及其在临床科室中分布情况。方法对113 229例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阳性率,分析HIV抗体阳性患者在不同科室的分布情况。结果 HIV抗体初筛阳性152例,阳性率为0.134%;其中男91例(0.161%),女61例(0.107%),不同性别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抗体初筛阳性患者分布于20个科室,其中高发科室有耳鼻喉科、骨科、妇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肿瘤科、眼科。这些科室的HIV抗体初筛阳性者占总筛查阳性的67.1%。结论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的HIV抗体初筛阳性率,且科室分布广泛。
2014年13期 v.54;No.895 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冬岩;王燕;姚冬梅;邹倩;郎雁;段洁;方琳;
目的探讨Chk1基因沉默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Chk1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A2780,同时以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组作为对照组,运用RT-PCR、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观察转染前后Chk1基因表达的差异;四甲基偶氮唑蓝试验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试验观察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构建shRNA表达载体可抑制人卵巢癌细胞A2780中Chk1 m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Chk1基因沉默后细胞生长明显慢于对照组;并通过解除G2/M期阻滞,显著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结论靶向Chk1的shRNA能有效抑制人卵巢癌细胞A2780的Chk1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增强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
2014年13期 v.54;No.89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爱荣;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0.01、0.1、1、10、100μg/mL红景天苷处理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4和CDk2 mRNA、细胞周期素CyclinE和CyclinD1 mRNA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多(P<0.05)。给药组细胞以G0/G1期为主,S期细胞增加,G2/M期细胞减少(P<0.05)。给药组中的CDk2、CDk4、CyclinD1和CyclinE mRNA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红景天苷能够抑制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和促进其凋亡。
2014年13期 v.54;No.89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覃尚珠;李坤;丁宁;王福强;李琳;
目的鉴定构建的针对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的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用脂质体法将针对人RI的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到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用800 mg/L G418培养3~4周筛选产生稳定的细胞克隆,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RI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表明,RI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RI的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
2014年13期 v.54;No.89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尚瑜;杨梅;王开正;万沁;
目的对糖尿病(DM)患者血糖三项[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临床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评估血糖三项诊断D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地区7 614例中老年人血糖三项检测结果及诊断信息,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28-A2文件推荐方法估计55~62岁人群中血糖三项的参考区间,构建诊断和筛查DM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数据集,用验后概率来扩展Roc数据集。结果 55~62岁人群血糖三项的参考区间分别为:餐前血糖3.89~6.64 mmol/L,餐后2 h血糖4.11~7.73 mmol/L,HbA1c<6.2%;血糖三项对DM的诊断价值为餐后2 h血糖>餐前血糖>HbA1c,其ROC下面积分别为0.975、0.887、0.849。诊断DM的切点:餐前血糖6.8 mmol/L;餐后2 h血糖11.0 mmol/L,HbA1c<6.2%。经临床实践验证,餐前血糖诊断DM符合率为83.02%,餐后2 h血糖为95.57%。结论血糖三项检验数据挖掘明显提高了DM的诊断价值。
2014年13期 v.54;No.89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慧;李缨;金惠良;
目的检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血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探讨其对患者肾脏损伤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50例PNS患者,行肾穿刺病理检查,根据小管间质损伤(TID)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TID≤2分、B组TID>2分。另设正常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清、尿RBP,24 h尿蛋白总量及肾功能。对PNS患者给予强的松及相应的降压抗凝等治疗,2个月后复查血清、尿RBP,肌酐及尿常规。根据疗效分为激素敏感(尿蛋白转阴)、激素部分敏感(尿蛋白+~++)、激素不敏感(尿蛋白>+++)三组。比较三组的血清、尿RBP变化及与激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B两组血清、尿RBP,血肌酐、尿素氮均升高(P均<0.05),B组较A组变化更显著(P均<0.05)。与激素敏感组相比,部分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治疗前血清、尿RBP均有升高,部分敏感组较不敏感组变化更显著(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RBP、尿RBP与激素敏感性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血、尿RBP可以反映PNS患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且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2014年13期 v.54;No.895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艳;刘玉伶;宋莺春;李玲;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麻醉诱导及术中维持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后静注0.3 mg氟马西尼,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2、3、6 d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并比较。结果对照组出现认知障碍6例,观察组未出现认知障碍,两组比较P<0.05。结论氟马西尼能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2014年13期 v.54;No.89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葛兴涛;丁文文;黄伟克;
目的探讨髂脊供区取骨后局部应用罗哌卡因浸透的明胶海绵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手术需要髂骨植骨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明胶海绵罗哌卡因组(A组)和明胶海绵生理盐水组(B组)各20例,分别应用20 mL 0.75%罗哌卡因浸泡的明胶海绵和20 mL生理盐水浸泡的明胶海绵置入髂脊供区。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供区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物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记录两组术后6、24、48 h的疼痛评分及48 h镇痛剂用量。结果 A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2.90±0.19)、(3.10±0.18)、(2.30±0.15)分,对照组分别为(5.65±0.32)、(4.50±0.25)、(2.80±0.17)分。两组各时点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48 h镇痛药总用量分别为(0.80±0.17)、(2.60±0.13)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髂脊取骨后供区置入罗哌卡因浸泡的明胶海绵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
2014年13期 v.54;No.895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嘉欣;刘春晓;张开颜;邢金春;
目的分析闽西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方法收集86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的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 30~60岁组泌尿系结石发病率达高峰,男性多于女性,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P均<0.05)。单纯性结石占40.64%,混合性结石占59.36%。结石成分以草酸钙最高(89.99%),其次为碳酸磷灰石(56.66%),无水尿酸或尿酸铵、六水磷酸镁铵、二水磷酸氢铵钙、L-胱氨酸等成分较少。男性和女性无水尿酸/尿酸铵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11.58%、5.84%,六水磷酸镁铵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6.13%、12.41%(P均<0.05)。结论闽西南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性别对结石成分有影响。
2014年13期 v.54;No.89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许艳;冯波;贺玲;朱艳萍;陈玉红;梁钰;李纯;
目的调查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运用单盲法观察并记录南京地区的3家三级甲等医院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比较手卫生依从性在不同工种、职称、年龄、工龄、学历间的差异。结果 ICU医务人员总体的手卫生依从性在不同年龄、工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不同工种、职称、学历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进一步按工种区分后,不同年龄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工龄的非固定人员,其手卫生依从性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受年龄、工龄等因素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工种人群中作用不同。
2014年13期 v.54;No.895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瑞霞;张彦芳;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替吉奥(S-1)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4例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GEM+顺铂治疗,观察组用GEM+S-1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9.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Ⅲ+Ⅳ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2.4%,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P<0.05。结论 GEM+S-1方案可提高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降低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13期 v.54;No.895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霞;鲁光平;潘骥群;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局部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肝癌(PHC)骨转移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PHC骨转移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加服沙利度胺。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AFP水平,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质量(KPS评分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91%、75.00%;KP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7.88%、64.2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AF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毒副反应主要有口干、皮疹、便秘及嗜睡,较对照组稍增加,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局部放疗及唑来膦酸治疗PHC骨转移能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VEGF、AFP水平,且毒副反应轻。
2014年13期 v.54;No.895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宋超;张建德;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0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分为A组(100.10μmo/L≤SUA≤253.80μmo/L)、B组(253.80μmo/L<SUA≤408.50μmo/L)、C组(408.50μmo/L<SUA≤563.20μmo/L)、D组(563.20μmo/L<SUA≤717.90μmo/L),比较各组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水平及PVD的发病率。结果①随着血清尿酸浓度升高,高血压及PVD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在A、B、C三组中,体质量指数随尿酸浓度升高而升高;②b随着血清尿酸浓度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水平逐渐升高;在A、B、C组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尿酸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高血压、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体质量指数、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尿酸水平升高是发生糖尿病合并PVD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4年13期 v.54;No.895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邢佳怡;杨丽华;窦攀;袁振芳;
目的了解超重及肥胖患者的膳食结构,分析超重及肥胖与膳食结构的关系。方法对806例超重及肥胖患者进行膳食结构调查,收集3日食谱数据,整理后输入营养专家系统软件,分析三大供能物质及几种主要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及比例。结果随着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及供能比的增加,人群患超重(肥胖)风险升高。能量和17种营养素摄入量中,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脂肪供能比、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钠、钾、铁、磷、锌与推荐摄入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超重及肥胖患者的膳食结构存在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不足的特点,针对以上特点改进膳食结构对减肥有重要意义。
2014年13期 v.54;No.89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魏洪润;张哲成;田丽;刘娜;朱炬;张静;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视觉功能障碍与周围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对4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50例眼底检查无DR病变的DM患者(DM组)进行P-VEP及周围神经传导(NCS)检测。结果 DM组P-VEP的P100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中NCS异常组与比NCS正常组的P100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00波潜伏期延长可能是DM患者DR的早期表现,可为亚临床DR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并且在伴有周围神经损害的患者中更敏感。
2014年13期 v.54;No.895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韩峰;刘晓丽;姜彩霞;杨丽娜;邢翠红;任建民;
目的评价沙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沙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餐后2 h血糖,计算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治疗后两组FPG、HbA1c、三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OMA-β明显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三餐后2 h血糖下降更明显(P均<0.05)。结论沙格列汀能有效控制血糖,同时改善胰岛功能,减轻餐后血糖波动。
2014年13期 v.54;No.895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钟伟恩;叶红;李石红;揭东英;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GC)的肾病综合征(NS)患儿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因素以及二甲双胍(MF)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长期接受GC治疗的NS患儿64例,检测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HOMA-IR>3.5为IR标准,将患儿分为IR组45例和NIR组19例。比较两组年龄、BMI、激素累积量、TG及LDL-C水平。IR组给予MF口服12周,观察治疗前后BMI、TG、LDL-C、HbA1c、FPG、FINS、C-P等变化。结果 IR组年龄、BMI、激素累积量及TG明显高于NIR组(P均<0.05);IR组治疗后HOMA-IR、HbA1c、BMI、TG均显著降低。结论对长期应用GC的NS患儿,年龄、BMI、激素累积量以及TG水平是导致IR的危险因素,且MF治疗对于激素诱导的IR的改善效果明显。
2014年13期 v.54;No.89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牛建星;李学真;杜长生;李钟铭;赵善敏;王建祯;
目的探讨高颈段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的MRI表现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高颈段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患者均根据术前MRI及DSA或CTA表现确诊,均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术中应用荧光造影。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10例,加重2例(1周后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 MRI对高颈段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具有重要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意义,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荧光造影是治疗高颈段脊髓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2014年13期 v.54;No.895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文焕;魏传付;蒋雪梅;王力建;申洪明;李文武;
目的评价超声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肩袖损伤的36例患者39个肩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并与开放或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9个肩关节中超声诊断肩袖损伤28肩,正常肩袖11肩;开放或关节镜手术确诊肩袖损伤30肩,正常肩袖9肩;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8.9%,阳性预测值96.4%,阴性预测值72.7%,准确性89.7%。结论超声诊断对肩袖损伤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诊断肩袖全层撕裂,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之一。
2014年13期 v.54;No.89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韬;张姝翌;李国逊;郑阳;陈建军;
目的探讨纳米磁珠—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MNP-RT-PCR)技术在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筛查与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0例高危患者(大肠癌组26例、腺瘤性息肉组148例、其他组326例),取少量粪便分别用MNP-RT-PCR技术和粪便潜血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收集上述患者中的443例患者(大肠癌组26例、腺瘤性息肉组148例、正常黏膜组269例),在肠镜下刷检病变部位或正常部位,再用MNP-RT-PCR方法检测COX-2表达量,比较三组COX-2表达的差异。结果 MNP-RT-PCR法筛查大肠癌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74.5%,筛查腺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71.8%,特异度76.3%;粪便潜血筛查大肠癌的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63.7%,筛查腺瘤性息肉的灵敏度为42.6%,特异度为64.2%。大肠癌组肠镜刷检样本中COX-2表达量显著高于腺瘤性息肉组和正常黏膜组(P均<0.05),腺瘤性息肉组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结论对大肠癌和腺瘤性息肉患者筛查,MNP-RT-PCR技术优于粪便潜血;应用MNP-RT-PCR技术检测肠镜刷检样本中COX-2表达量,对鉴别大肠癌、腺瘤性息肉和大肠正常黏膜有很大帮助。
2014年13期 v.54;No.89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红辰;王艳芝;李国新;冯文杰;袁利民;冯广志;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隐性骨折的敏感序列。方法选择隐性骨折患者150例,外伤后24 h内行X线检查未见明确骨折,X线检查后6 h~7 d行MRI检查。观察各扫描序列SE T1WI、FSE T2WI及STIR中骨挫伤、隐性骨折线的信号表现,并将信号强度分级。结果骨挫伤信号改变以STIR序列显示最佳,STIR与T1WI、T2W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四肢关节与脊柱骨折线信号表现不同,四肢关节骨折线以T1WI序列显示最佳,脊柱骨折线以STIR序列显示最佳,T1WI与STI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IR应作为隐性骨折首选成像序列,便于先发现病变,对发现骨挫伤者应重点结合T1WI序列观察有无隐性骨折线,避免漏诊。
2014年13期 v.54;No.895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德军;
目的探讨高千伏摄影联合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病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尘肺患者进行高千伏摄影和DR检查,测定血清hs-CRP。结果高千伏摄影与DR均能很好地显示尘肺小阴影、大阴影、结节、肺门及胸膜改变;DR还能更清晰显示以上病变的内部细小特征、与邻近组织的边界及一些细小病变,如发现磨玻璃样阴影9例、瘢痕型肺气肿5例,可疑小肺癌2例。根据X线征象分为尘肺Ⅰ期41例,Ⅱ期32例,Ⅲ期27例,Ⅲ期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均<0.01),Ⅱ期血清hs-CRP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结论高千伏摄影联合DR可以清晰显示尘肺患者的肺部改变,并且其影像改变与血清hs-CRP有密切关系。
2014年13期 v.54;No.895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崔冬梅;刘福新;巩建萍;尹娟;王建国;
目的了解保定地区体检人群的血清尿酸(S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状况。方法检测19 752例保定地区健康体检者的血清SUA水平,按年龄、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保定地区HUA总体患病率为13.24%,男女分别为20.01%和6.53%,男性患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20~29岁组发病率最高,为26.97%。结论保定地区血清SUA水平及HUA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重视对青年人的健康宣教工作。
2014年13期 v.54;No.895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泽键;王细生;谢克基;杨江根;杨轶凡;彭乃雄;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行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UPJO患者125例(后腹腔镜组)、开放性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UPJO患者57例(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后腹腔镜手术组术中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0±55)、(180±45)min,术中出血量(30±10)、(120±50)mL,术后住院时间(6±1)、(9±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3.5%、术后成功率分别为97.3%、95.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盂离断式成形术是一种治疗UPJO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成功率高、恢复快和预后好等优点。
2014年13期 v.54;No.895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小易;陈艾明;杨盈盈;赵晓静;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各50例白内障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对用药品种、用药时间、药物费用等进行统计。结果临床路径实施后,老年性白内障围术期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临床路径实施前的84%升至94%;平均用药时间由2.3 d缩短至1.2 d,用药费用中位数由291.7元降至116.7元。结论临床路径对促进老年性白内障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改善作用明显,对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3期 v.54;No.895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宋杰;季庆;叶晨;刘暌;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对重型颅脑损伤(TBI)合并创伤性湿肺(TW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重型TBI合并TW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统一的TBI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和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可明显改善重型TBI合并TWL患者的氧合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2014年13期 v.54;No.89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东;金孝东;丁涟沭;蒋健;惠小波;
目的观察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均行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观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5例(45.5%),Ⅱ级切除4例(36.3%),Ⅲ级切除2例(18.2%)。术后症状改善7例,无改善或加重4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面神经损伤3例,无死亡病例。随访8~120个月、平均47个月,复发1例。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能较理想地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并发症少,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4年13期 v.54;No.895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路永超;周爱岩;
目的观察湿热清对湿热型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以协定处方硝矾散外用,观察组给予湿热清,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皮疹形态评分、湿疹皮疹面积评分、肛周渗液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瘙痒评分、皮疹形态评分、湿疹皮疹面积评分、肛周渗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湿热清可明显改善湿热型肛周湿疹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2014年13期 v.54;No.89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薛洪峰;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手术效果。方法针对导致出口梗阻性便秘不同病因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直肠脱垂患者采取直肠悬吊术或是PPH术,直肠前突患者采取直肠脱垂直肠悬吊PPH术阴道后壁切除术,结肠冗长患者采取直肠脱垂结肠部分切除术PPH术。直肠脱垂及前突患者采取开腹手术,结肠冗长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5 h,术中无骶前静脉出血发生,术后排便情况较前明显好转,未发生手术黏膜创面出血、盆腔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0~13 d、平均11.5 d。随访0.5~3年无复发,均能正常生活及劳动,合并便秘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出口梗阻性便秘采取多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2014年13期 v.54;No.895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树;
目的研究生物敷料在大面积烧伤中的应用。方法将134例烧伤面积30%~75%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给予生物敷料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94%、12.86%,两组住院天数分别为(24.2±14.3)、(17.4±8.4)d,使用敷料分别为(16.43±8.6)、(10.5±6.8)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生物敷料较传统治疗更有利于烧伤伤口的愈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2014年13期 v.54;No.895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念武;董曦文;王利霞;冯慧伟;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和一般状况调查表对6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或<0.01);其生活质量受性别、病程、年龄、病情、职业、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P<0.05或P<0.01)。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其影响因素与性别、病程、年龄、病情、职业、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婚姻状况有关。
2014年13期 v.54;No.895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