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奋;薛芳喜;关永霞;姚景春;闫莹;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结晶法制备牛蒡子苷元,开窗法制备CAM模型。将CAM模型中的40只鸡胚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分别将含有DMSO、2.5、5.0、10.0 g/L牛蒡子苷元的药物载体置于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CAM中央血管稀少区,孵育48 h后,剪下CAM,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药物载体覆盖区及CAM周围的新生血管数量、形态,观察各组新生血管等级,记录各组药物载体边缘5 mm内新生血管的数目,计算血管抑制率(IR)。结果低、中、高剂量组CAM新生血管发育均受抑制。中、高剂量组新生血管等级3+、4+的数量多于阴性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新生血管数目分别为(78.26±5.62)、(59.22±4.16)、(37.43±6.51)、(24.17±3.23)条,低剂量组新生血管数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新生血管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中、高剂量组新生血管数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新生血管IR分别为24.33%、52.17%及69.12%。结论牛蒡子苷元具有抑制鸡胚CAM血管新生的作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允凯;王虎;韦文美;顾志红;汪渊;
目的探讨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抑制剂ML-7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肾脏组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雄性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ML-7治疗组(17只)、高脂饮食组(13只)、正常对照组(10只),ML-7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第6周开始给予ML-7 5 mg/(kg·d)灌胃,共12周;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12周。各组饲养12周时,麻醉后通过颈动脉取血。然后处死,立即取肾脏组织。检测颈动脉血TC水平,采用ICP-AES分析各组肾脏组织中Fe、Mn、Cu、Zn、Se含量。结果ML-7治疗组、高脂饮食组、正常对照组TC水平分别为(21.68±4.69)、(28.33±1.95)、(1.03±0.70)mmol/L,ML-7治疗组、高脂饮食组T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L-7治疗组低于高脂饮食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组Zn、Mn、Se含量下降,Fe含量升高(P均<0.05)。与高脂饮食组比较,ML-7治疗组Zn、Mn、Se含量升高,Fe含量下降(P均<0.05)。结论 ML-7能够降低AS兔血清TC水平并提高其肾组织Zn、Mn、Se含量。ML-7可能通过提高肾组织中Zn、Mn、Se含量发挥抗AS作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涛;范恒俊;张福利;吴凯;姚磊;王庆华;
目的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脊柱凸成形术(PKP)治疗后骨折椎体及邻近椎体的应力变化,探讨PKP治疗后骨折椎体强度与邻近椎体骨折的关系。方法选择因L2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行PKP治疗、并随访1年半的患者1例,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腰椎CT资料,构建椎体生物力学的有限元模型,对第L1~L3椎体在前后屈曲、左右侧屈及旋转状态下进行应力载荷实验,观察L2及邻近L1、L3椎体终板、椎体骨小梁、椎体骨水泥所承受的应力改变情况。结果术后L2椎体终板、椎体骨水泥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状态下的应力值均高于术前(P<0.05)。PKP前后椎体骨小梁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1、L3椎体PKP前后各种模拟状态下应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KP治疗可以有效增强骨折椎体的强度,提高椎体的载荷,且邻近椎体不会出现应力变化,对邻近椎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2014年22期 v.54;No.90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孙琳;刘爱武;李凯;刘波;于海华;赵鸿鹏;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骨髓相关蛋白-14(S100A9)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82份为胃癌组,选择癌旁正常组织标本82份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S100A9蛋白的表达,分析S100A9蛋白阳性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S100A9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9.8%(49/82),对照组为6.1%(5/82),胃癌组S100A9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T3+T4期者S100A9蛋白的表达高于T1+T2期者,低分化者S100A9蛋白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者,存在淋巴结转移者S100A9蛋白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病理分期Ⅲ+Ⅳ期者S100A9蛋白的表达高于Ⅰ+Ⅱ期者(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100A9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且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分化有关。
2014年22期 v.54;No.90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郁翠萍;李美加;张向宇;杨文华;
目的探讨橙皮苷对牛牙根部牙本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取新鲜拔除的年轻牛恒牙26颗,高速硬组织切割机将牙根切成6 mm×6 mm×2 mm的牙本质切片,随机分为研究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个切片。将各组标本浸入100 mL脱矿液中浸泡96 h,使牙本质形成脱矿病变。将研究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切片分别放入5 000 mg/L橙皮苷、1 000 mg/L氟化钠及去离子水中浸泡2 h,各组切片放入再矿化液中8 h,连续循环8 d。收集整个循环过程中的再矿化液及各组牙本质切片,用羟脯氨酸法检测各组再矿化液中的羟脯氨酸含量,X线能谱分析法检测牙本质Ca、P含量。结果研究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再矿化液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2.80±11.78)、(16.43±7.87)、(64.16±3.92),研究组、阳性对照组再矿化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研究组、阳性对照组牙本质Ca/P比例高于空白对照组,研究组低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体外条件下,橙皮苷具有抑制牛牙根部牙本质胶原降解、促进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作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军;杨洁;吴晓艳;承解静;杨晓燕;孙燕妮;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大黄素低、中、高剂量预处理组,每组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探查取出盲肠后还纳腹腔。各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又分为造模后3、6、12、24 h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在不同时点处死大鼠,测量各组大鼠肺湿重与干重,血清与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计算干/湿比(W/D)与肺通透指数(LPI);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大黄素中、高剂量预处理组大鼠12、24 h的W/D值、LPI、肺损伤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及大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P均<0.01)。结论早期较大剂量预防性使用大黄素可有效减轻脓毒症大鼠肺水肿的程度。
2014年22期 v.54;No.904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苗亚军;王言森;杜向阳;张琼;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HP)对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的致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雌性20只、雄性5只按4∶1合笼饲养,第2天选取孕鼠,至第12.5天(E12.5)、19.5天(E19.5)时,将所获孕鼠麻醉后取出胚胎,体外培养DRG神经元。将选自E12.5及E19.5的胚胎DRG神经元各分为4组,在E12.5低、中、高剂量组及E12.5对照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20、50μmol/L OHP及正常细胞培养液;在E19.5低、中、高剂量组及E19.5对照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20、50μmol/L OHP及正常细胞培养液。各组均作用24 h。采用Hoechst33342染色DRG神经元细胞核,计算凋亡细胞所占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 E12.5中、高剂量组DRG细胞凋亡比例高于E12.5对照组及E12.5低剂量组(P<0.05)。E12.5中剂量组、E12.5高剂量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高于E12.5对照组及E12.5低剂量组(P<0.01),而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HP可引起体外培养的E12.5 DRG神经元的凋亡,可能是通过干预DRG神经元的分化发挥致凋亡作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瑞涛;李建波;曲凯;庞青;吴齐飞;张月浪;刘昌;
目的对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行胆管造影,探讨不同造影剂对移植肝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纯系雄性大鼠33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手术组、泛影葡胺组、欧乃派克组及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5只,其余各组7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经门静脉灌注法制备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泛影葡胺组、欧乃派克组及生理盐水组肝移植模型建立过程中,于胆总管插入硬膜外麻醉留置管,分别推注泛影葡胺、欧乃派克、生理盐水行胆管造影,空白对照组、单纯手术组不行胆管造影。胆管造影后24 h于尾静脉取血1~2 mL,48 h后麻醉下取下腔静脉血1~2 mL,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结果胆管造影24 h时,泛影葡胺组、欧乃派克组ALT、AST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泛影葡胺组ALT、AST水平均高于欧乃派克组(P均<0.05)。胆管造影48 h时,泛影葡胺组、欧乃派克组ALT、AST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泛影葡胺组ALT、AST水平均高于欧乃派克组(P均<0.05)。结论胆管造影后泛影葡胺及欧乃派克均可导致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大鼠转氨酶升高,泛影葡胺对肝脏的损伤更为严重。
2014年22期 v.54;No.90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蓓;陈建珍;张立光;贺芳;
目的探讨Humanin(HN)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神经元兴奋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Wistar14~17 d胎鼠的脊髓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损伤组、HN干预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药物作用;损伤组加入谷氨酸建立脊髓神经元兴奋性损伤模型;HN干预组则加入HN及谷氨酸。光镜下观察三组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形态学差异,显微测量神经元胞体直径、突起数和最长突起长度。应用MTT法测定D570值评价神经元存活率,测定D340值评价LDH释放量。结果损伤组细胞结构改变严重,胞体皱缩,突起较多已经断裂,不能形成网络,出现破裂死亡细胞。HN干预组神经元出现轻微形态变化,大多数神经元突起完好。损伤组D570值低于对照组,HN干预组D570值高于损伤组(P均<0.05)。损伤组D340值高于对照组,HN干预组D340值高于损伤组(P均<0.05)。损伤组神经元胞体直径、突起数目及最长突起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HN对脊髓神经元兴奋损伤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姚帅辉;钟德君;康敏;廖烨辉;张毅;
目的体外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进行干预培养的鼠胚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移植至大鼠损伤脊髓,探讨其对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效果。方法体外应用ATRA 1.0μmol/L浓度下诱导NSCs,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ATRA干预组、GDNF组、ATRA+GDNF组,每组10只。损伤对照组、ATRA干预组、ATRA+GDNF组、GDNF组大鼠行胸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效果。术后于移植前1 d、移植后1、2、5、8周,评估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测定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神经传导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NSCs存活情况,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rdU/GFAP)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情况,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微管相关蛋白-2(BrdU/MAP-2)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神经元分化情况。评估轴突生长情况。结果 8周后ATRA+GDNF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1)。与ATRA干预组及GDNF组相比,8周后ATRA+GDNF组脊髓内GFAP、MAP-2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增大(P<0.05);移植的NSCs在受损脊髓内存活并向周围迁移,后肢运动功能较对照组及ATRA干预组、GDNF组明显改善。结论体外ATRA干预的NSCs联合GDNF移植可有效补充缺失的神经细胞,改善脊髓内微环境,对大鼠后肢功能的改善优于单一应用细胞或神经营养因子移植。
2014年22期 v.54;No.904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马书太;
目的观察威灵仙长期高剂量应用对Wistar大鼠的肾脏毒性作用。方法将16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各40只,分别给予威灵仙0.26、0.13、0.065 g/mL及蒸馏水灌胃。于给药中期(13周)、停药时(26周)及停药4周时,每组分别解剖大鼠10、20、10只,留取下腔静脉血,处死后取肾组织。观察给药中期(13周)、停药时(26周)及停药4周时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变化,称重肾脏质量。结果给药13周、26周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UA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0.01)。给药26周时,高剂量组BUN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给药26周时,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局部肾小囊腔缩小,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弥漫性炎细胞浸润,大量血管扩张充血,其中以高剂量组明显。结论威灵仙长期灌胃低、中、高剂量均可导致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与剂量有关。
2014年22期 v.54;No.90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衎;朱志军;孙丽莹;魏林;曾志贵;曲伟;刘颖;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供肝者的手术安全性。方法收集68例为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手术提供移植肝的供者手术资料,分析其取肝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术后第1、3、5、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71~875 min、平均312 min,术中出血量45~210mL、平均100 mL。术后第1天TB、ALT、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3天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各指标均有降低。术后并发症共7例(10.3%),其中切口液化3例、腹腔积液2例、肝断面渗血1例、胆漏1例,均经及时处理后恢复。随访5~34个月,全部供者均健康存活,肝脏功能检查均正常,未诉特殊不适。结论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供者取肝手术对供者的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供者身体状况恢复良好。
2014年22期 v.54;No.90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春花;王明;耿振波;魏连波;于淑军;
目的探讨尿miRNA-192、miRNA-29c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尿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RNS患者44例,包括局灶节段硬化肾小球肾炎(FSGS)20例(FSGS组)、膜性肾病(MN)6例(MN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8例(MsPGN组),健康对照组15例为健康志愿者。采用RT-PCR法检测四组尿液miRNA-192、miRNA-29c的表达。结果 MsPGN组miR-192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SGS组miR-29c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RNS患者尿miR-192表达增高、miR-29c表达降低,尿miRNA-192、miRNA-29c检测有助于判断肾小球细胞外基质蓄和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可作为辅助判定RNS病理类型的检测指标。
2014年22期 v.54;No.904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邱石;苗凤茹;吴涛;李继来;王培福;杜继臣;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两者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作用的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c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收集所有关于以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研究文献。应用RevMan5.2软件对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包括阿司匹林组206例,氯吡格雷组205例,联合应用组300例。氯吡格雷组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低于阿司匹林组花生四烯酸(AA)途径的抑制率(P<0.05);阿司匹林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联合应用组(P<0.05);氯吡格雷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联合应用组(P<0.05)。结论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优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具有协同作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张艳丽;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联合中频电、蜡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肌张力、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康复组在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在功能训练联合中频电、蜡疗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功能训炼。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肌肉肌张力。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简氏Fugl-Meyer评分评价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组治疗后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康复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采用功能训练联合中频电、蜡疗疗效较好,能协同改善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2014年22期 v.54;No.904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红涛;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70例为乳腺癌组,选择健康女性60例为对照组,取两组外周静脉血4 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方法检测两组HLA-E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HLA-E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均检出HLA-E等位基因E*0101及E*0103,乳腺癌组、对照组E*0101基因频率分别为54.29%(38/70)、81.67%(49/60),乳腺癌组E*0101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对照组E*0103基因频率分别为87.14%(61/70)、45%(27/60),乳腺癌组E*0103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分析示E*0103等位基因与乳腺癌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HLA-E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HLAE*0103等位基因可能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2014年22期 v.54;No.904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正凯;韩玉亭;魏进;高明殿;陈文娟;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在早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均行足部VPT检查及神经肌电图的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以NCV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对DPN的诊断率,计算VP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及Kappa值。结果 VPT、NCV对DPN的诊断率分别为33.75%(27/80)、36.25%(29/80),两种方法对DPN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PT诊断DPN的敏感性为85.19%,特异性为88.68%,Youden指数为0.7387,Kappa值为0.725。结论 VPT与NCV诊断DPN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用于DPN病变早期的筛查。
2014年22期 v.54;No.904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庄建新;胡家平;李太原;端木尽忠;张海涛;唐成;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全结肠切除术的结肠多发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患者32例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19例、开腹组13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切口长度,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 d腹腔平均引流量、使用镇痛剂病例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观察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例数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发生并发症均为5例。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行全结肠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微创、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2014年22期 v.54;No.904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胆迎;赵玉军;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不同卒中部位及卒中后时间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的老年患者105例,依据梗死灶部位分为大脑半球、小脑、脑干及丘脑基底节区,记录卒中后1个月时不同卒中部位患者发生抑郁症的例数,计算抑郁症发生率。于脑卒中发病后1、3、6、12、15、18个月时分别进行抑郁评分,统计各时间点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梗死灶位于大脑半球、小脑、丘脑基底节区、脑干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分别为18.1%(19/105)、10.5%(11/105)、54.3%(54/105)、17.1%(18/105),丘脑、基底节区梗死灶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最高(P<0.05)。脑卒中后第1、3、6、12、15、18个月抑郁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7%(7/105)、10.47%(11/105)、13.33%(14/105)、18.06%(19/105)、48.57%(51/105)、2.86%(3/105),脑卒中后第15个月时抑郁症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丘脑、基底节区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的风险较高,卒中后15个月发生抑郁症的风险较高。
2014年22期 v.54;No.904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梅;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153(CA15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60例肺部良性病变组作为良性病变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CEA、CA153、NSE及CYFRA21-1的表达,评估四种肿瘤标志物对诊断肺癌患者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不同TNM分期肺癌患者四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A153、NSE及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0.01)。血清CEA、CA153、NSE、CYFRA21-1的灵敏性分别为64.2%、54.7%、51.9%、68.3%;特异性分别为87.5%、81.4%、82.9%、81.2%。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测定准确性为69.1%,高于单一标志物(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四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53、NSE及CYFRA21-1对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与病情严重性有关。
2014年22期 v.54;No.904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徐红梅;高立明;李平;付占昭;曹军丽;邸娅;康丽影;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置管灌注顺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选择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术后复发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腹皮粗针穿刺卵巢肿瘤,置管后灌注顺铂20 mg,每周1次,持续4周后拔管。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清CA125及胸腹盆腔CT,依据RECIST最新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2年,观察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13例患者近期有效率为92.3%(12/13)。随访2年,无进展生存期为5~2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6个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置管囊内灌注顺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2014年22期 v.54;No.904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尹伟;肖相明;戚峰;刘彤;
目的探讨胃部手术后不同上消化道重建方式、是否术前输血及淋巴结清扫对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行开放胃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的上消化道重建术式、是否输血及淋巴结清扫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结果毕Ⅰ重建后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较毕Ⅱ、Roux-en-Y重建术式早(P<0.05);利用十二指重建肠组较十二指肠旷置组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早(P<0.05);术前输血组较未输血组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长(P<0.05);无淋巴结清扫组较淋巴结清扫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早(P<0.05);胃瘫发生12例,其中行毕Ⅱ重建术后发生胃瘫者9例,毕Ⅰ重建者2例,Roux-en-Y者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好转。结论上消化道毕Ⅰ重建及利用十二指肠重建能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术前输血、术中行淋巴结清扫均能延缓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胃瘫发生在毕Ⅱ重建术式概率高于其他重建术式,且能经非手术治疗好转。
2014年22期 v.54;No.904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宫宁基;王韶进;殷庆丰;刘胜厚;
目的探讨Cable-Ready索绑系统配合生物型长柄假体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Vancouver B2、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THA术后Vancouver B2、B3型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CableReady索绑系统配合生物型长柄假体置换治疗,术后1、3、6、12个月复查,拍摄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对患肢行Harris评分。结果随访6~21个月,X线示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假体松动及再骨折等并发症。无钢索滑脱、断裂及软组织刺激等并发症。Harris评分平均83.4分,其中>90分4例,80~90分7例,优良率100%。结论 CableReady索绑系统配合生物型长柄假体治疗THA术后Vancouver B2、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廖占国;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9例行手术治疗的28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发症种类,选取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筛选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56例(19.38%),包括切口感染39例、吻合口狭窄8例、造口肠管出血3例、吻合口瘘2例、尿潴留2例、输尿管损伤1例、骶前静脉出血1例。单因素分析示年龄、营养状况、空气消毒情况、手术时机、手术持续时间、白细胞、糖化血红蛋白、侵入性操作、糖尿病、家族史对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有影响(P均<0.05)。多因素分析示高龄、营养不良、急诊、手术持续时间>4 h、白细胞减少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高龄、营养不良、急诊、手术持续时间长、白细胞减少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异常为结直肠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2014年22期 v.54;No.904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萍;张虹;高陆;曹振华;刘杰;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应用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59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经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及观察组78例。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利伐沙班2.5 mg 2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肌缺血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79%、41.9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缺血性ST段改变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缺血最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肌缺血总负荷低于对照组(P均<0.01);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因症状性心肌缺血再入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采用小剂量利伐沙班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用疗效较好,且较为安全。
2014年22期 v.54;No.90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杨;赵亚娥;顾立军;韩本谊;
目的探讨肺部韦格纳肉芽肿病(WG)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9例WG患者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肺部HRCT影像特征。结果所有病例均显示肺内多发结节和肿块,部分结节或肿块周围可见"晕轮征";空洞样改变6例;伴有片状实变影4例,其中表现为胸膜下楔形实变2例;局灶性磨玻璃影2例;双侧肺门周围扇形分布磨玻璃影1例,内见充气支气管征;气管支气管壁增厚2例;伴有少量胸腔积液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增强扫描多数结节或肿块呈边缘性强化,可见"供养血管征"。CT随访4例,CT影像均表现出多变特点。结论多发结节与肿块、空洞病变、磨玻璃影及实变影是WG患者最常见的HRCT表现,边缘性强化及供养血管征具有特征性,多种影像征象混合存在且相互转化是WG肺部病变的特征性表现。
2014年22期 v.54;No.90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银徐;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254例,按年龄分为两组,将60岁以上患者150例作为老年组,22~59岁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病因素、患牙来源、口腔颌面部受累间隙数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及住院天数。结果老年组由牙源性因素造成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率为96.7%,对照组为93.3%。老年组患牙来源主要为残根及残冠(占60%),对照组患牙来源主要为智齿(占55.7%)。老年组口腔颌面部受累间隙数量和住院天数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老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由牙源性因素造成,患牙来源主要为残根及残冠,口腔颌面部受累间隙多,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治疗中应充分重视。
2014年22期 v.54;No.904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吴冰;崔勇;郑彦宏;刘晓冰;窦健;
目的评价急诊无创经皮体外心脏起搏技术(NTCP)在心跳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突发CA患者57例,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PR方法,治疗组在常规CPR的基础上联用NTCP。观察治疗组起搏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PR时间、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及肾上腺素用量。将治疗组患者按发生CA至接受CPR的时间分为<5、5~10、>10 min,记录这三个时间段内起搏无效、起搏成功、临床有效、复苏成功、ROSC、存活出院的例数。结果治疗组起搏无效3例、起搏成功7例、临床有效8例、复苏成功8例,起搏有效率为89.29%。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4.29%,对照组分别为2、9、18例及37.9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PR时间、ROSC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肾上腺素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A时间>10 min的患者ROSC与起搏有效的比例均低于其他两个时间段(P<0.05)。CA时间<5 min患者存活出院比例高于其他两个时间段(P<0.05)。结论 CA患者的抢救中联合应用NTCP进行CPR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2014年22期 v.54;No.904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苏爱萍;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预处理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采取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联合应用左炔诺孕酮(采用宫内缓释系统给药)治疗;观察组治疗前服用米非司酮3个月。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月经量、痛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E2水平、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腺肌瘤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时采用米非司酮预处理可提高疗效。
2014年22期 v.54;No.90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岳文慧;张宇丽;于铁莉;陆鸿略;梁媛;张淑君;
目的观察喉咽癌组织中GATA-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喉咽癌组织标本(喉咽癌组)及10例喉咽部正常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GATA-6蛋白的表达情况,计算两组GATA-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析GATA-6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年龄及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喉咽癌组、对照组GATA-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3%(22/30)、10.00%(1/10),喉咽癌组GATA-6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GATA-6的表达与喉咽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喉咽癌组织GATA-6表达增高,GATA-6高表达可能与喉咽癌发生、发展有关。
2014年22期 v.54;No.90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志;赵春清;闫威;张涛;张彬;李威;刘松;范立壮;娄红;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环氧合酶-2(COX-2)在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5份直肠癌组织中VEGF、COX-2蛋白的表达,计算VEGF、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27%(37/55),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6.36%(31/5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低分化程度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程度患者,浸润浆膜及浆膜外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肌层、黏膜及黏膜下层患者(P均<0.01)。结论 VEGF及COX-2在直肠癌的发生及转移、浸润中起促进作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解瑞成;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选择108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B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C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B组,A、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显著少于A、B组(P<0.05),A、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治疗效果佳,不良反应少。
2014年22期 v.54;No.904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白廷霖;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择SAP患者5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腹腔灌洗引流(LPLD)治疗组(LPLD组)2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LPLD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入院24 h内LPLD治疗:腹腔镜引导下吸除腹腔内积液,术后每天腹腔灌洗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甲硝唑注射液共5 000~8 000 mL。治疗10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每8 h抽取静脉血监测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及尿胰蛋白酶等指标,记录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及尿胰蛋白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两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LPLD组有效率为92.3%,常规治疗组为66.7%(P<0.05)。LPLD组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尿胰蛋白酶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P<0.01)。LPLD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 LPLD治疗SAP具有微创、疗效好、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2014年22期 v.54;No.904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陆肖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乳剂瑞代对急性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静脉血血糖及血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标准型肠内营养制剂,实验组使用瑞代,连续应用1周以上。于营养支持治疗后第1、3、7天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水平。取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第3、7天的静脉血,采用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静脉血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实验组第3、7天静脉血糖值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营养支持后第3、7天,实验组PCT水平>0.5 ng/mL的患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选用瑞代能较好控制血糖并降低血PCT水平。
2014年22期 v.54;No.90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娜;张超;魏漪;荣海钦;
目的比较糖尿病肾病(DN)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透析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指标,为DN及CGN患者透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7例DN(DN组)及45例CGN(CGN组)规律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比较两组透析过程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 DN组患者透析过程中血磷、血清iPTH水平低于CGN组(P均<0.05),两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及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组iPTH水平在达标范围(150~300 ng/L)的患者占59.26%,CGN组该范围的患者比例仅为26.67%。结论与CGN患者相比,DN患者具有较低的血清iPTH、血磷及较高的甘油三脂水平,有较高的血清iPTH达标率。
2014年22期 v.54;No.904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坛;陈剑秋;朱春生;安丰伟;李跟红;林娟;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窦内窥镜(FESS)术后联合采用缓冲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鼻窦炎(AR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行FESS术的AR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于FESS术后第3天起给予缓冲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冲洗后30 min鼻腔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2次/d;对照组FESS术后第3天起仅给予鼻腔内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2次/d。两组术后均连续治疗3个月。术后3个月评定ARS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情完全控制34例、部分控制13例、未控制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分别为25、13、12例及7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RS患者FESS术后联合采用缓冲高渗盐溶液鼻腔冲洗可控制鼻部变态反应发作、促进鼻腔—鼻窦黏膜恢复、提高ARS疗效。
2014年22期 v.54;No.904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