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曦;张为民;陈蓓;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PC-9/ZD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IGF-1R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感染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获得性耐药细胞PC-9/ZD;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R表达抑制效应及IGF-1R基因沉默后EMT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靶向IGF-1R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滴度为1×106TU/μL,对PC-9/ZD细胞IGF-1R基因的mRNA抑制效率为71.4%。IGF-1R基因沉默后,PC-9/ZD细胞形态呈现间质向上皮化转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升高(P<0.05),间质标志物Vimentin的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且侵袭转移能力减弱(P<0.05)。结论靶向IGF-1R基因沉默可逆转PC-9/ZD细胞EMT。
2014年23期 v.54;No.905 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阳小雅;谢文瑞;朱林燕;毛建文;王立伟;陈丽新;
目的研究自发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CNE-2Z)氯电流特征。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自发的CNE-2Z细胞氯电流,通过去除电极内液中的ATP、细胞外灌流氯离子通道阻断剂或高渗液等方法观察并分析电流的特性。结果细胞处于等渗环境中可自发激活一个具有明显外向优势的电流,该电流没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失活,电流的翻转电位为(-7.6±0.9)mV,接近氯离子平衡电位(-0.9 mV)。该电流的激活依赖于细胞内ATP。氯通道阻断剂ATP可抑制该电流,且其对外向电流的抑制作用大于内向电流。细胞外灌流高渗液对该电流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CNE-2Z细胞处于等渗环境中可自发激活一个电流特征与容积敏感性氯通道相似的氯通道。
2014年23期 v.54;No.90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惠晨;马勇政;王泽宇;胡伟;张健;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截短体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分别用PCR方法扩增NDRG2的截短体NDRG21~178aa和NDRG21~257aa,以BamHⅠ和EcoRⅠ酶切后,以SolutionⅠ连接酶反应体系将NDRG2截短体片段装载入pCDNA4.0表达载体中,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验证载体的表达。结果NDRG2截短体在pCDNA4.0表达载体中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NDRG2截短体的真核表达载体。
2014年23期 v.54;No.905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滢;章清萍;张晓英;包新华;吴希如;
目的探讨早发性癫痫脑病男性患儿ARX基因突变及其临床表型特点。方法收集42例男性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详细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家长外周血,应用PCR、直接测序和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ARX基因第二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对患儿的临床表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中3例患儿存在ARX基因第二外显子大片段缺失,检出率为7.14%(3/42)。其中1例为非特异性癫痫脑病,2例为婴儿痉挛症。3例患儿均于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2例患儿在脑电监测中发现高度失律,3例患儿对多种抗癫痫手段反应差,且均表现为严重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未检出缺失的39例患儿发作形式呈现更多样化的特点,其中5例患儿大运动发育基本正常,3例患儿对ACTH或生酮饮食手段控制癫痫有效。结论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中部分存在ARX基因第二外显子大片段缺失。具有ARX基因突变的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其临床表现为6个月内出现难治性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及痉挛发作为主,同时有显著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甚至倒退;少数未检出缺失的患儿的大运动发育可基本正常,对ACTH或生酮饮食反应良好。
2014年23期 v.54;No.905 13-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洪涛;贺建勋;
目的观察128导长程视频脑电图系统在耐药性癫痫术前致痫灶定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耐药性癫痫22例患者,采用光电128导癫痫定位系统EEG9200K脑电图机行头皮脑电图监测,并与PET及头颅核磁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19例患者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结果致痫灶吻合,分别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36个月。3个月后9例患者均再次进行头皮脑电图监测,未发现癫痫发作。且随访中未见癫痫发作。213例患者根据发作类型,经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后,致痫灶无法准确定位,行颅内电极及深部电极置入术,应用128导脑电图机行颅内电极脑电图长程监测,同时对功能区进行定位,选择了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32个月。术后3~6个月13例患者再次进行头皮脑电图监测,未见癫痫发作。11例随访中未见癫痫发作,2例术后6个月出现癫痫发作,加大抗癫痫药物剂量后未见癫痫发作。结论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结果致痫灶吻合可定位的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无法定位致痫灶的患者应用128导脑电图机行颅内电极脑电图长程监测可明确致癫灶,部分可进行功能区定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效果良好。颅内电极脑电图可作为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金标准"。
2014年23期 v.54;No.905 16-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振;罗建章;刘雯;陈海云;古米娜;邹小广;
目的分析新疆喀什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法新疆喀什地区的1 0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汉族220例、维吾尔族800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对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CYP2C19等位基因频率和代谢表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汉族患者CYP2C19*1频率为0.645 4,维吾尔族患者为0.786 9,两者比较P<0.05;汉族患者*2频率为0.3273,维吾尔族患者为0.1837,两者比较P<0.05。汉族、维吾尔族患者代谢表型为强代谢型纯合子频率分别为42.72%、62.13%,两者比较P<0.01;强代谢型杂合子频率分别为43.64%、33.13%,两者比较P<0.01;弱代谢型频率分别为13.64%、4.76%,两者比较P<0.01。结论在新疆喀什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CYP2C19的基因型分布具有差异。维吾尔族患者的强代谢基因型高于汉族患者,汉族患者的慢代谢基因型高于维吾尔族患者。
2014年23期 v.54;No.905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董轶非;傅刚;王玉琨;郭源;
目的观察骨桥切除联合"8"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骨骼的部分骨骺早闭造成的进行性的下肢成角畸形的效果。方法对45例下肢部分骨骺早闭的儿童采用骨桥切除手术联合"8"形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45例中39例随访26个月(15~44个月)。39例患者畸形角度与术前相比无进行性加重,其中10例术后畸形角度无改变;29例获得改善,矫正度数为8°~25°、平均14°。29例中13例畸形充分矫正,下肢力线正常;16例畸形获得矫正,角度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骨桥切除联合"8"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部分骨骺早闭所致儿童下肢畸形能更快速地矫正畸形,且损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
2014年23期 v.54;No.905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鸣文;刘利维;王金铸;曹利瑞;白铁男;
目的观察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1例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腹疼痛4例,肉眼血尿2例,消瘦、乏力2例。B超检查均提示肾占位性病变;CT检查均提示肾实质不规则混杂密度肿物影,肿瘤内有坏死液化,增强扫描均有不均匀强化改变。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确诊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11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辅以生物免疫治疗。根据NWTS3分期标准: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4例。4例术后1 a内死于肿瘤多器官转移;3例分别死于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衰竭;3例术后随访7~26个月无瘤生存。结论成人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应争取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Ⅰ期和Ⅱ期术后及时辅以生物免疫治疗疗效良好,Ⅲ期和Ⅳ期预后差。
2014年23期 v.54;No.905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超;曾希;胡啸;旷昕;刘文捷;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七氟醚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黏附能力、miR-34a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胃癌MGC-803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3.4%七氟醚组(Treat1组)、6.8%七氟醚组(Treat2组)和13.6%七氟醚组(Treat3组)。对照组通入95%O2-2.5%CO2混合气体6 L/min,后3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通入3.4%、6.8%、13.6%七氟醚,4组处理2、4和6 h时分别进行检测。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各组MGC-803细胞黏附能力;qRT-PCR法检测miR-34a。结果与处理前相比,Treat1组、Treat2组和Treat3组处理2、4和6 h时细胞黏附率均降低,miR-34a表达均上调(P均<0.05);且4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七氟醚可降低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黏附能力,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34a的表达有关。
2014年23期 v.54;No.90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华震;于文刚;宋建防;尹燕伟;罗友军;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丙泊酚对老年患者双腔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单肺通气全麻胸外科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及对照组(S组)。D组麻醉诱导前先泵入右美托咪啶(0.6μg/kg),10 min后以效应室靶浓度0.23 ng/mL泵入舒芬太尼,3 min后以初始血浆靶浓度3μg/mL泵入丙泊酚,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动态调节异丙酚血浆靶浓度,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0.8 mg/kg的罗库溴胺行双腔气管插管。对照组(S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啶,以效应室靶浓度0.4 ng/mL泵入舒芬太尼,其余同D组。记录所有患者入室(T0)、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和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HR及BIS值。结果 S组插管后T2、T3和T4时的MAP、HR与T0时比较,P均<0.05;D组上述指标在以上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D组T3和T4时的MAP及T2、T3和T4时的HR与S组比较,P均<0.05。两组T1、T2、T3和T4时的BIS值与T0时比较,P均<0.05。D组和S组插管后应用麻黄碱分别为1、7例,应用阿托品分别为3、7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泵入右美托咪啶(0.6μg/kg)能有效抑制老年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有效预防插管后手术前的循环抑制,有利于维持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2014年23期 v.54;No.90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石冬梅;谭兰;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04例发病72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立即行血清葡萄糖测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运用改良Rankin残障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 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43例(41.3%)出现高血糖,高血压(OR=3.655,95%CI:1.218~10.969,P<0.05)、糖尿病(OR=17.714,95%CI:3.568~87.939,P<0.05)、NIHSS评分(OR=2.731,95%CI:1.637~5.458,P<0.05)为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评分(OR=0.322,95%CI:0.181~0.572,P<0.05)、高血糖(OR=6.782,95%CI:1.654~26.373,P<0.05)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升高,高血糖为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4年23期 v.54;No.905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姚红;尤易文;黄华;
目的观察Beclin1、环氧化酶-2(COX-2)、微血管密度(MVD)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6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取其中30例患者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中Beclin1、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检测CD105的表达评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eclin1、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76.7%,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分别为93.3%、20.0%,两者比较,P均<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VD为(14.90±7.40)条,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为(3.16±1.02)条,两者比较,P<0.05。Beclin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COX-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MV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Beclin1与MVD表达呈负相关(r=0.825,P<0.01),COX-2与MVD表达呈正相关(r=0.763,P<0.01),COX-2和Beclin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1,P<0.01)。结论 Beclin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及COX-2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与喉癌的浸润性发展和MVD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Beclin1、COX-2和CD105可作为判断喉癌转移潜能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4年23期 v.54;No.905 47-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晴;马彦丽;朱绪臻;
目的对比观察PET/CT图像、CT图像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大体靶区(GTV)的勾画。方法Ⅲ期NSCLC患者30例,采用PET/CT胸部放疗定位,将PET/CT图像传输至计划系统,由4位放射肿瘤医师分别先后依据CT图像和PET/CT图像目测勾画GTV,包括肺部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分别表示为GTVct和GTVpet/ct,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患者的GTVpet/ct为(147.4±7.1)cm3,GTVct为(192.0±22.0)cm3,两者比较P=0.025。有8例GTVpet/ct大于GTVct,其中2例体积变化>25%;有22例GTVpet/ct小于GTVct,其中13例体积变化>25%。15例体积变化>25%的患者均为中心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GTV体积变化在20%以内。不同勾画者勾画的GTV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依据PET/CT图像勾画的GTV体积变异较单纯依据CT图像勾画的体积变异减小。结论PET/CT图像较CT图像能更准确地确定伴有阻塞性肺不张肺癌的原发灶以及更准确地确定转移淋巴结范围,减小勾画者之间的主观差异,更好地指导Ⅲ期NSCLC患者靶区的勾画。
2014年23期 v.54;No.905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闻卓岩;刘建丽;康晓华;张琪;吴庆红;
目的分析儿童海蜇蜇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海蜇蜇伤患儿630例,对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程度、蛰伤后首次处理方法与首诊时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治疗与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 63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07:1,<5岁67例、5~10岁308例、>10岁255例,轻度492例、中度115例、重度23例。正确处理者418例,就诊时间在10 min~4 h。轻度仅有局部表现,重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过敏反应,其中发热27例、心悸7例、胸闷4例、肺水肿1例。蛰伤部位主要在下肢,小腿最多(237例),其次是足部(143例)。293例行血常规检查,195例正常,36例白细胞计数高于15×109/L,其中重度19例;血糖升高19例,13例为重度;106例行尿常规检查均正常;60例行肝肾功能及血清离子检测均正常;37例行心电图检查,心动过速6例均为重度患儿,余均正常。95%患者给予局部治疗,中重度患儿局部加全身综合治疗,除1例肺水肿死亡,均康复。皮损出现反复65例。结论海蜇蜇伤患儿症状大多较轻,轻度海蜇蜇伤者仅有局部表现,短期局部治疗恢复较好,重度者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过敏反应,需积极联合治疗,7~14 d基本恢复,如为特异体质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2014年23期 v.54;No.90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冷洁;韩娜;邹悦;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sL43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应用PCR-DNA测序法对来自青岛地区的70株链霉素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低浓度耐药菌株30株、高浓度耐药菌株40株)和20株链霉素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的rps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 20株链霉素敏感菌株中均未发生rpsL43突变,而70株链霉素耐药菌株中有49株发生了rpsL43突变,突变率为70.00%,均为AAG→AGG突变。rpsL43突变在链霉素敏感菌株和链霉素耐药菌株中的分布比较,P<0.01。30株链霉素低浓度耐药菌株中有12株发生了rpsL43突变,而40株链霉素高浓度耐药菌株中有37株发生了rpsL43突变,rpsL43突变在链霉素低浓度耐药菌株和链霉素高浓度耐药菌株中的分布比较,P<0.01。结论青岛地区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sL43突变率高,均为AAG→AGG突变,且在链霉素高浓度耐药菌株突变率高于在链霉素低浓度耐药菌株。
2014年23期 v.54;No.90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新华;
目的观察病灶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 9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给予病灶切除的观察组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术后应激状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以及远期疗效(雌激素水平、痛经程度、性生活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以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雌激素水平、性生活评分均高(P均<0.05)。结论病灶切除较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应激状态、维持卵巢功能,并在缓解痛经程度上达到与子宫次全切除术相当的疗效。
2014年23期 v.54;No.905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严雪梅;洪颖;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520例患者采用b-DNA技术检测HPV E6/E7 mRNA,并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其中任何一项阳性者做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以组织病理为金标准,计算HPV E6/E7 mRNA阳性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浸润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与TCT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520例患者中HPV E6/E7 mRNA阳性158例,TCT异常222例。TCT异常者中HPV E6/E7 mRNA阳性率较TCT正常者中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P<0.05)。146例慢性宫颈炎、CINⅠ级患者与124例高级别CIN、宫颈浸润癌患者中HPV E6/E7 mRNA阳性率比较,P<0.05。HPV E6/E7 mRNA阳性对高级别CIN及宫颈浸润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19%、83.33%、58.23%、71.43%,TCT检查分别为81.53%、69.44%、81.45%、92.28%,两者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比较,P均<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检测高危型HPV E6/E7mRNA对预测高级别CIN,尤其对评估癌症风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4年23期 v.54;No.90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韩采青;领雪峰;
目的观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经阴分娩后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经阴分娩的产妇376例,随机分为接受单纯盆底功能训练的对照组及接受盆底功能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的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训练后患者的盆底肌肉张力、尿道功能指标及盆底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2个月、产后6个月时的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高,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关闭压高;产后各类盆底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盆底功能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增强产妇的盆底肌肉张力,提高尿道功能,且能降低盆底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2014年23期 v.54;No.905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孙树;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下肢烧伤的治疗结局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下肢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烧伤患者(A组,43例)和非糖尿病烧伤患者(B组,167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面积、烧伤程度、烧伤原因、是否入隔离治疗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出院时的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210例烧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P<0.01),烫伤是最普遍的烧伤原因。A、B组年龄分别为(54.6±13.7)、(43.7±18.9)岁,两组比较P<0.01。A、B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4.1±10)、(9.8±9.3)d,两组比较P<0.01。A组切削痂清创13例,未切削痂清创20例,自体皮肤移植23例,异体皮肤移植13例;B组分别为39、128、32、7例,两组比较P<0.01。A组无需家庭护理27例,需要家庭护理10例,社区治疗5例,使用康复设施10例,其他0例,死亡1例;B组分别为149、14、3、3、3、1例,两组比较P<0.05。两组性别、烧伤面积、在隔离治疗房间住院时间、烧伤程度、烧伤原因、进入隔离治疗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具有相似烧伤情况的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具有病情复杂并且治疗时间长,临床结果较差。虽然在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并没有非糖尿病患者烧伤程度重,但是进入隔离治疗间的糖尿病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平均治疗时间延长4 d,同时更可能发生足坏疽、褥疮及创面感染。
2014年23期 v.54;No.90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红新;谷敏;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的个体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产后性功能障碍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根据PHENIX USB4内置方案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治疗完毕后加针刺治疗(穴位选取肾俞、三阴交、关元、腰阳关),同时针对临床主要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共治疗2个月。对照组进行盆底肌Kegel训练2个月。对所有产妇进行盆底电生理检测(治疗前后盆底Ⅰ类、Ⅱ类纤维的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同时根据《产后性功能障碍诊断量表及评分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较治疗前高,产后性功能障碍总积分及各个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高,且治疗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针刺的个体化康复治疗能改善产后女性性功能。
2014年23期 v.54;No.905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陈娟;麻全慧;施建丰;张家明;王志国;
目的观察南京地区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4800 HRHPV技术检测2 387例有性生活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型检测,计算HR-HPV感染的阳性率和年龄段的关系及亚型感染分布特点。结果 HR-HPV阳性者446例,阳性率18.68%,HPV16感染105例(4.40%),HPV18感染25例(1.05%),其他12种高危型感染316例(13.24%)。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年龄段HR-HPV的感染率分别为17.25%(113/655)、22.67%(182/803)、15.59%(94/603)、19.58%(47/240)、11.6%(10/86),各年龄组的HPV阳性检出率比较P<0.05。446例HR-HPV感染的女性中,HPV16在20~29岁感染率最高,为5.34%;HPV18在50~59岁感染率最高,为2.08%;其他12种HR-HPV在30~39岁感染率最高,为16.44%。结论南京地区HR-HPV感染率较高,感染高峰在30~39岁和50~59岁,以HPV 16、18型为主。
2014年23期 v.54;No.90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杨华清;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ATO)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124例ACI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62例,稳定斑块组62例。将两组患者分别随机抽出31例患者,给予小剂量ATO(10 mg/d)治疗,各组剩余31例患者给予大剂量ATO(40mg/d)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人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结果不同剂量ATO治疗后sCD40L、sICAM-1、SVCAM-1、MMP-3水平及IMT值均较治疗前低,且易损斑块组及稳定斑块组大剂量治疗的患者较小剂量均低(P均<0.05)。大小剂量ATO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ATO治疗ACI可以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2014年23期 v.54;No.905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孙焕吉;卢永田;罗兴谷;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入路处理上颌窦病变的方法及其适应证。方法 245例上颌窦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犬齿窝入路上颌窦开窗术、鼻腔外侧壁切开术、鼻腔外侧壁切除术不同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45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发生。185例慢性鼻窦炎合并上颌窦炎患者治愈144例,好转39例,无效2例;上颌窦囊肿、真菌性鼻窦炎、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癌变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单纯行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可处理绝大部分的上颌窦囊肿、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累及上颌窦的真菌性上颌窦炎及慢性鼻窦炎,而对于累及上颌窦前内的病变,可适当将上颌窦开窗口向前扩大。当上颌窦发育较大,齿槽隐窝较明显时,采用中鼻道、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犬齿窝入路。泪前隐窝区域病变采用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术。广泛侵及上颌窦及鼻腔外侧壁(如下鼻甲)的恶性肿瘤,则需要采用鼻腔外侧壁切除术。
2014年23期 v.54;No.905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荔枝;高轩;黄金伟;张孟岩;刘英;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碎裂QRS(fQRS)波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直接PCI的STEMI患者224例,根据PCI后48 h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波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PCI后应用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分析冠脉血流情况和心肌灌注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fQRS波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PCI后78例患者出现fQRS波群,占34.8%。与非fQRS组相比,fQRS组的年龄较大,吸烟率较高,HDL-C较低,CM-MB峰值较高,ST段抬高的导联数目和下壁心肌梗死较多,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较长,MBG分级<3级的比例较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BG<3级、CK-MB峰值水平、心肌梗死部位、发病到球囊扩张时间为直接PCI后出现fQRS波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有较多的患者出现fQRS,相关因素有MBG<3级、CK-MB峰值水平、心肌梗死部位、发病到球囊扩张时间。
2014年23期 v.54;No.905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坤;蒋承安;刘凯;
目的观察自体颗粒脂肪分层注射在中年女性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年面部老化女性患者10例,采用不同直径抽吸针在大腿前外侧或下腹部进行脂肪抽吸,获得的不同颗粒脂肪经静置、过滤及细化等处理,先将较大颗粒脂肪注射填充于面部萎缩凹陷部位,然后对鼻唇沟、唇峰、人中及深层皱纹等老化特征突出部位用细小颗粒脂肪进行浅层注射。结果 10例患者注射1次。术后随访12~18个月,患者面部轮廓弧线饱满流畅,皮肤质地改善、细腻滋润有光泽、弹性增强、皱纹减轻。10例患者术后面部改善程度达80%以上,均未出现感染、硬结、钙化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颗粒脂肪分层注射应用于中年女性全面部年轻化中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皮肤质地,减轻皱纹。
2014年23期 v.54;No.905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董方;徐宁;汤斌;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腓骨固定治疗4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内固定过程中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55~85 min、平均71.2 min;术中失血量40~100 mL、平均65 mL,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X线片示骨折均对位对线良好,无旋转移位。随访时间5~13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4.2周。无1例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旋转移位、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采用Johner-Wruh评分评定结果:优38例、良8例,优良率100%。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时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避免了常规金属锁钉断裂的风险,并且无金属锁钉动力化时需增加一次手术的缺点,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2014年23期 v.54;No.90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孔庆华;鲁彧;王峰;秦祥德;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67个椎体)老年OVCF患者采用PKP治疗,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观察术前、术后骨折椎体后凸畸形角度的变化及椎体高度的变化,评价伤椎的复位效果。结果 VAS评分术前平均8.5分,术后平均2.2分,术前与术后比较P<0.05。伤椎前缘高度术前(1.6±0.3)cm,术后(2.4±0.2)cm,术后随访为(2.3土0.3)cm,术前与术后比较P<0.05。Cobb角术前为28.1°±5.0°,术后为15.6°±3.8°,术后随访为16.7°±4.2°,术前与术后比较P<0.05。结论 PKP治疗老年新鲜OVCF能矫正后凸畸形,且止痛效果好。
2014年23期 v.54;No.905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焦俊琴;唐甜甜;孙玉巧;李海平;
<正>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静脉港,为一种埋于皮下组织中的置入式、可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输液装置,由供穿刺的输液座和导管两部分组成。静脉港在置入和留置使用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导管堵塞为其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大于25%[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3月应用不同术式置入静脉港,共完成成人静脉港置入术2007例,其中41例发生静脉港导管堵塞。现就其发生堵塞原因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2014年23期 v.54;No.905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利斌;宋升桥;
<正>鼓膜穿孔是耳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往往是急慢性中耳炎及耳外伤的后遗症,是导致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且易反复发作中耳炎。目前,临床治疗上以颞肌筋膜和耳屏软骨膜作为赝复膜[1]进行鼓膜成形最为广泛,其穿孔愈合率能达到90%。采用筛区骨膜作为赝复膜进行鼓膜成形文献中并不多见。我们对2000年1月~2013年8月有随访记录的320例(耳)中的15例患者采用耳内切口以筛区骨膜作
2014年23期 v.54;No.905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雯琼;杜佳丽;周文胜;
<正>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仍不断升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治疗基本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的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疾病可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等精神上的变化,仅以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的治疗常忽视患者心理因素对妇科恶性肿瘤疾病发展、预后的影响。本文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
2014年23期 v.54;No.905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妤蓉;张辰阳;程瑞彩;王丽霞;
<正>病毒感染可使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严重细菌感染而抵抗力低下时也可能有白细胞减低[1]。西班牙学者[2]报道了41例儿童链球菌中毒综合征,51.2%的患儿出现白细胞减少。针对这些情况,在患者发热初期仅用一次血细胞分析和CRP结果很难准确判定引起发热的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观察了112例患者急性发热8 h内和8~12 h时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直径及百分率、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临床资料: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邢台
2014年23期 v.54;No.905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申爱军;陈晓君;
<正>翼状胬肉是一种向角膜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侵入角膜可引起散光,遮盖瞳孔区时严重影响视力,进展到一定时期必须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如单纯切除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较高,而复发性翼状胬肉侵入角膜较深、角巩膜表面瘢痕组织粘连紧密、术中损伤大、处理更复杂、复发率更高[1]。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们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生物羊膜移植术两种方式治疗单纯胬肉切除术后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并
2014年23期 v.54;No.905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杨;姚晓娜;
<正>临床上经常术后采用膀胱冲洗液冲洗膀胱。但冲洗液与体温的温差刺激容易引起膀胱痉挛。我们采用加热膀胱冲洗液对90例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88例需要进行膀胱冲洗治疗的患者,将2013年1~6月的98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的90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年龄均在68~80岁,经检查凝血三项均在正常范围内。188例患者中有78例为开放性手术,86例为闭合性手术,24例患者未手术,他们在性别及个体差异上
2014年23期 v.54;No.905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费红梅;
<正>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无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发生率占孕妇的1%~5%,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1]。对收治的58例GDM患者给予早期干预,观察早期干预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3年10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GDM孕妇108例,其中58例在孕35周前产检时确诊,作为观察组,发病孕周20~35周、平均27.3周,妊娠前无糖尿病史及其他内分泌
2014年23期 v.54;No.905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继臣;
<正>笔者采用中药自拟通痹汤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11年6月~2012年6月齐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UAP患者120例,中医诊断属于胸阳不振、痰瘀互结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32~65岁、平均51.8岁;病程6个月~16 a、平均7.1 a;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3~65岁、平均52.0岁;病程6个月~15 a、平均6.5 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体质
2014年23期 v.54;No.905 1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