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血小板聚集初期形状变化与聚集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毛亚丽;韩纪举;王云;常欢;夏作理;赵晓民;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初期形状改变与聚集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制备小鼠、大鼠富血小板血浆(PRP)和人洗涤血小板,以生理盐水、贫血小板血浆(PPP)或Tyrode液调整血小板计数来建立不同的血小板体系,二磷酸腺苷(ADP)或胶原诱导聚集,光学法测定血小板形状变化指标(最大负值和达最大负值时间)以及最大聚集率。结果人的最大负值、达最大负值时间比小鼠增加(P均<0.05),最大负值比大鼠增加(P<0.01);大鼠达最大负值时间比小鼠增加(P<0.01)。生理盐水稀释人PRP比PPP稀释人PRP最大负值减小,达最大负值时间延长(P均<0.05)。在人PRP中,胶原所致最大负值比ADP减小(P<0.05),达最大负值时间增加(P<0.01);在人洗涤血小板中,胶原所致最大负值、达最大负值时间均比ADP增大(P均<0.01);ADP和胶原在洗涤血小板中比PRP中的最大负值、达最大负值时间(除应用胶原变大外)减小(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聚集率与最大负值和达最大负值时间正相关(r分别为0.49、0.48,P均<0.01)。结论血小板聚集初期变形促进聚集,人的比大鼠、小鼠增强,生理盐水稀释PRP和洗涤血小板减弱,在PRP中胶原比ADP所致变形减弱,在洗涤血小板中增强。

    2014年24期 v.54;No.90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和宫腔冲洗液中LIF水平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

    仉燕;郝天羽;刘海萍;

    目的分析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和宫腔冲洗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105例,于IVF-ET前1个月经周期排卵后第7~9天,行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并分型,ELISA法测定宫腔冲洗液中的LIF。结果 105例不孕症患者IVF-ET治疗后,妊娠64例、未妊娠41例,二者年龄、不孕时间、不孕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为(11.89±1.63)mm,小于未妊娠者的(13.72±2.39)mm,P<0.05;子宫内膜厚度7~10、10~13、13~17 mm时,IVF-ET妊娠率分别为40.0%、72.7%、41.4%。本组A、B、C三种类型子宫内膜分别为50、36、19例,其妊娠率分别为70.0%、63.9%、31.6%;其中A型与B、C型比较,P均<0.05;B、C型比较,P>0.05。妊娠者宫腔冲洗液中LIF为(41.19±31.02)pg/mL,高于未妊娠者的(23.43±23.09)pg/mL,P<0.05。结论 IVF-ET前1个月经周期中经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和类型、检测宫腔冲洗液中LIF浓度对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临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24期 v.54;No.906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治疗方法对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管腔形态恢复及通畅的影响

    李琴;王彩霞;张守波;梁菲梅;孔欣;

    目的比较分析药物治疗、保留输卵管的腹式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后输卵管的管腔形态恢复及再通情况。方法选择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72例,其中采用药物治疗20例(A组),腹式手术治疗18例(B组),腹腔镜手术治疗34例(C组);均在保留输卵管治疗成功后3~6个月返院,行一日腹腔镜检查术,观察输卵管的管腔形态恢复及通畅情况。结果输卵管管腔形态恢复情况:A组瘘口形成1例、梗阻结节8例、积水扩张2例、粘连形成3例,B组分别为5、2、5、8例,C组分别为8、3、7、4例;A组梗阻结节发生率高于B、C组,B组粘连形成率高于A、C组,C组粘连形成率高于A组,P均<0.05。A、B、C组输卵管通畅分别为12、15、8例,3组比较,P均>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管腔再通率无明显差异,但输卵管形态恢复存在一定差异。

    2014年24期 v.54;No.90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渗盐水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秦伟;刘兵东;梅飞来;杨磊;李淑娟;胡文立;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MMCA)脑梗死(MMCA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科治疗的MMCAI患者26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20%甘露醇16例(甘露醇组)、10%氯化钠溶液10例(HS组),收集两组的基本临床资料,记录生命体征及实验室监测指标,计算Δ出入量(入量-出量),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及发病30 d、3个月后的生存状态。结果两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P均>0.05;两组血WBC、Hb、BUN、Cr、电解质、血气分析、每日Δ出入量比较,P均>0.05;HS组血钠及血浆渗透压(OSM)高于甘露醇组(P均<0.05),但血钠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甘露醇组和HS组分别有6、4例出现肾功能不全(P>0.05),均未观察到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溶血等不良反应。甘露醇组和HS组发病30 d时分别死亡10、6例,3个月时死亡12、8例,P均>0.05。结论高渗盐水用于治疗MMCAI患者安全、有效。

    2014年24期 v.54;No.90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浓度尿酸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张涛;牛洪琳;康英丽;李英;

    目的观察高浓度尿酸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以720μmol/L的尿酸干预0、12、24、48 h后收集细胞;DCH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MitoSOXTM染色观察活细胞线粒体中ROS的生成情况。结果尿酸干预12 h时细胞内总ROS含量较未干预时无明显变化,细胞上清中MDA含量、T-SOD活性亦较未干预时无明显差异(P均>0.05);干预24 h时总ROS含量有所升高,MDA含量上升,T-SOD活性降低,48 h时上述变化更为明显(P均<0.05);线粒体内ROS也在尿酸干预24 h时合成上调,48 h时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高浓度尿酸可诱导HK-2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ROS合成增多可能是其作用基础。

    2014年24期 v.54;No.906 13-1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STAT3、Cyclin D1在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买热艳木·艾尔肯;热沙来提·阿不都瓦衣特;王岩蛟;依马木·买买提明;日斯拉特·艾力木;斯坎德尔·白克力;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36只,模型组自由饮用0.1 mg/mL的二乙基亚硝胺(DEN)溶液,对照组饮用等量灭菌蒸馏水,连续饮用20周。处死大鼠取癌组织,用RT-PCR法检测STAT3、Cyclin D1 mRNA,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Cyclin D1蛋白。结果对照组STAT3、Cyclin D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2±0.12、0.18±0.05,模型组分别为0.72±0.25、0.57±0.15,P均<0.05。Western blot法检测模型组STAT3、Cyclin D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58±0.25、0.65±0.14,对照组分别为0.32±0.19、0.41±0.15,P均<0.05。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组STAT3、Cyclin D1蛋白IOD分别为2 373.87±258.79、668.44±63.10,对照组分别为487.81±55.31和138.86±31.50,P均<0.05。结论 STAT3、Cyclin D1在肝癌大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二者可促进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2014年24期 v.54;No.906 16-1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创伤性ARDS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单世民;王鹏;郝伟;任立洁;张军;王志松;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严重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创伤性ARD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均行常规治疗;A组行容量控制通气(VCV),潮气量10~15 mL/mg;B组VCV潮气量4~6 mL/mg,PEEP 5~12 cmH2O,静推甲强龙5 mg/(kg·h)。分别于入术室(T0)、治疗1 h(T1)、3 h(T2),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行血气分析;T1、T2时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丙二醛(MDA)、NO、诱导型NO合成酶(i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蛋白。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SBP、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左心作功和左心作功指数均显著增高,而HR、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显著下降,且B组较A组变化更显著,P均<0.05;与T0时比较,两组氧合指数、pH、SpO2升高,乳酸、PCO2降低,B组较A组氧合指数、SpO2、乳酸变化更明显,P均<0.05;A组T1、T2时BALF中MDA、NO、iNOS、MPO、BMP-2 mRNA及其蛋白高于B组,而SOD下降,P均<0.01。结论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创伤性ARDS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该作用与其增加BMP-2表达、抑制肺氧化损伤有关。

    2014年24期 v.54;No.906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连翘酯苷对顺铂作用后豚鼠耳蜗Caspase-3表达的影响

    安宁;时胜武;

    目的观察连翘酯苷对顺铂作用后豚鼠耳蜗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和连翘酯苷组各10只。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8 mg/kg,1次/d,连续7 d,建立顺铂耳毒性模型;连翘酯苷组每次注射顺铂30 min前腹腔注射连翘酯苷25.0 mg/(kg·d),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顺铂溶液注射,均连续7 d。实验动物被处死前,检测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变化;分别采用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豚鼠耳蜗组织中的Caspase-3蛋白及其mRNA。结果顺铂组DPOAE幅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比于顺铂组,连翘酯苷组DPOAE幅值明显升高(P<0.05)。顺铂组豚鼠耳蜗Caspase-3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相比于顺铂组,连翘酯苷组Caspase-3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连翘酯苷能够通过降低Caspase-3的表达防护顺铂所致的耳蜗损伤。

    2014年24期 v.54;No.906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李英楠;张鹂;吕海涛;郝丽荣;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0只。A组不作处理;B组腹腔内注入4.25%百特透析液20 mL/d,并于实验第7、14、21、28天加入红霉素6.25万U;C组在B组基础上同时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d)灌胃,连用30 d。取各组大鼠腹膜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计算壁层腹膜厚度;取腹透液,计数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数;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腹膜组织中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A组腹膜厚度为(6.52±0.82)μm,B组为(52.85±2.20)μm,C组为(26.86±1.75)μm,组间比较P均<0.05。与B组比较,C组腹透液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减少(P均<0.05),CTGF和VEGF表达下调(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减轻腹膜透析时腹膜纤维化,可能与其抑制腹膜组织CTGF和VEGF表达有关。

    2014年24期 v.54;No.906 25-2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胃泌素对胆管癌细胞运动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盖磊煜;田宝祎;郑秀海;

    目的观察胃泌素对胆管癌细胞运动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进行Transwell小室实验,空白对照组不处理,人胃泌素-17(G17)组分别在小室内加入1、10、100 pmol/L的G17,G17+胃泌素受体拮抗剂L60组分别在小室内加入1、10、100 pmol/L的G17、L60试剂,以穿膜细胞数观察细胞的运动及侵袭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17组穿膜细胞数随G17浓度增加而增加(P均<0.05);与G17组比较,相同浓度的G17+L60组穿膜细胞数均减少(P均<0.05)。结论胃泌素可增强胆管癌细胞的运动及侵袭能力。

    2014年24期 v.54;No.906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徐化静;刘升;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于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实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照组施行常规低温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测定两组术前及术后1、3、7 d外周静脉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CD3、CD4、IgG、IgA、IgM均明显降低;而CD8明显升高,术后1 d达到峰值;P均<0.01。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CD3、CD4、IgG、IgA、IgM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CD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可明显减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

    2014年24期 v.54;No.906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 mRNA水平变化及意义

    薛会灵;刘金;梁义娟;梁玲;李鸿杰;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PPROM患者76例,其中胎膜早破非感染者27例(Ⅰ组)、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者37例(Ⅱ组)、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者12例(Ⅲ组),采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 mRNA。结果Ⅰ、Ⅱ、Ⅲ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 mRNA分别为0.58±0.19、1.24±0.23、2.38±0.19,Ⅱ、Ⅲ组与Ⅰ组比较,P均<0.05;Ⅱ组与Ⅲ组比较,P<0.05。结论随着PPROM患者羊膜腔内感染程度加重,外周血TLR2 mRNA水平升高;TLR2 mRNA可作为早期预测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及判断羊膜腔内感染程度的指标。

    2014年24期 v.54;No.906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钱平;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38例,其中发生VAP 6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影响VAP发生的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OPD病史、通气方式、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是否留置胃管与VAP有关(P均<0.05);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通气方式、COPD病史、是否留置胃管、通气时间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有创通气、有COPD病史、留置胃管、通气时间长。

    2014年24期 v.54;No.906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胸痛患者血MP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胡坚;陈发秀;邱元芝;彭乐;魏群;尹绢;

    目的观察老年胸痛患者血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因胸痛入院老年患者115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0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23例(SA组)、造影正常22例(C组)。术前均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MPO、血浆BNP。结果与C组比较,ACS组、SA组血MP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ACS组血MPO、BNP水平高于SA组(P均<0.01)。与术前比较,术后ACS组血MPO、BNP水平均降低(P均<0.01)。结论老年ACS患者血MPO、BNP水平明显升高,检测二者有助于老年胸痛患者的危险分层。

    2014年24期 v.54;No.90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马小娟;魏新亭;谷爱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2例HD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注射缩宫素。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分别为(115.0±45.2)、(195.2±38.3)mL,对照组分别为(212.5±41.8)、(195.2±28.3)mL,P均<0.05;且观察组产后2 h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预防HDP患者产后出血,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014年24期 v.54;No.906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CD3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汪自龙;洪斌;张政;罗勇;孙晓臣;罗溶;王齐兵;

    目的探讨CD3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AD)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CAD患者120例,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分析包含内含子片段的外显子4和5的CD36基因扩增产物,分析CD36基因多态性与CAD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CD36基因有两种多态性变异,即IVS3-6 T/C(rs3173798)和IVS4-10G/A(rs3211892)。IVS3-6 T/C多态性的C等位基因与糖尿病病史、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脂蛋白α浓度降低以及早发心肌梗死有关(P均<0.05)。IVS4-10 G/A多态性的A等位基因与晚发心肌梗死和白细胞数量增加有关(P均<0.05)。结论 CD36基因多态性与CAD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不同CD36基因型CAD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可能不尽相同。

    2014年24期 v.54;No.90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郭蕊;王勇;潘磊;周晓玲;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PAH患者98例,给予口服西地那非(20 mg,3次/d)6个月,给药前后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SF-36评分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MWT延长,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心房直径、三尖瓣环收缩偏移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Tei指数、右心室直径、右心房直径、肺动脉收缩压降低,P均<0.05;SF-36评分8个领域中的5项均得到提高,P均<0.05。结论西地那非治疗PAH有效,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14年24期 v.54;No.90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检查方法对女性腹腔恶性肿瘤术前诊断的价值比较

    鲍嫘;赵恩锋;石怀银;

    目的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女性腹腔恶性肿瘤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77例腹腔肿块伴腹水患者,分别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腹水细胞学检查,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活检标本行CK7、CK20检测及病理学检查、诊断确切程度分级,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腹腔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价值。结果肿瘤标志物对检测恶性肿瘤的敏感性较好,但缺乏特异性。腹水细胞学检查对腹腔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59.74%,但不能鉴别其原发部位。穿刺标本常规HE染色对腹腔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可达100%,但仅半数病例能鉴别组织来源。CK7、CK20免疫组化检测的诊断敏感性可达100%,对组织来源的鉴别诊断特异性接近100%。结论自动活检技术、免疫组化检测对女性腹腔肿块术前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

    2014年24期 v.54;No.90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清神经生长因子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周克亭;郭能起;朱小兵;刘志群;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麻手术老年患者100例,ASA I~II级。于术前1 d和术后6 h、1 d、3 d、7 d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NGF,记录各时点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术后早期发生POCD 17例。与非POCD者比较,POCD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GF升高(P均<0.05),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明显下降(P均<0.05)。NGF水平变化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血清NGF水平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POCD有关,早期监测血清NGF水平有利于预测POCD的发生。

    2014年24期 v.54;No.90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急性脑梗死类型的关系

    徐传利;穆晓云;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MCAS)程度与急性脑梗死(ACI)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经MRA确诊的症状性M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CAS程度与ACI类型的关系。结果 89例MCAS导致的ACI类型中,分水岭梗死(BZI)28例,皮层支供血区梗死(PI)39例,深穿支动脉梗死(PAI)31例,大面积梗死(LTI)16例;MCA轻/中度狭窄者中,BZI 7例、PI 16例、PAI 25例、LTI 1例;MCA重度狭窄/闭塞者中,BZI21例、PI 23例、PAI 6例、LTI 15例;两组BZI、PAI、LTI比较,P均<0.05。结论 MCA重度狭窄/闭塞者以LTI、BZI多见,MCA轻/中度狭窄者以PAI多见。

    2014年24期 v.54;No.90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罗贻春;玄丽慧;朱艳;沈雪;易琼;陈应柱;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5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5 d,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活化标记物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聚集率(PAG),治疗后第15、30、90天行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价预后。结果治疗15 d后两组PAC-1、CD62p、PA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用药后第15、30、90天两组mRs与前一时间点相比降低(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2014年24期 v.54;No.90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瘢痕子宫患者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

    侯美芹;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41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的分娩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并以380例非瘢痕子宫妊娠的剖宫产者作为对照。结果 415例瘢痕子宫再妊娠者中,选择阴道试产46例(11.08%)、剖宫产369例;阴道试产者中转剖宫产13例,试产成功率71.74%;与阴道试产者比较,瘢痕子宫剖宫产者产后出血多、住院时间长、新生儿窒息率高(P均<0.05)。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者比较,瘢痕子宫最终剖宫产分娩者手术及住院时间长、产后出血量大,产褥病率、切口不良愈合率、新生儿窒息率高(P均<0.05)。结论对有阴道试产指征的瘢痕子宫患者再次足月妊娠患者可行阴道分娩,应尽可能降低二次剖宫产率。

    2014年24期 v.54;No.90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血清CA125、CA724、AFP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周永美;

    目的探讨血清癌抗原125(CA125)、CA724联合甲胎蛋白(AFP)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1例卵巢癌(癌症组)、80例良性卵巢囊肿(良性组)患者术前及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清CA125、CA724和AFP。结果癌症组CA125、CA724、AFP水平均较良性肿组和对照组升高(P均<0.05),良性组血清CA125、CA724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随着卵巢癌分期增加,血清CA125、CA724、AFP逐渐上升(P均<0.05);血清CA125、CA724、AFP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r分别为0.731、0.695、0.521,P均<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肿瘤性质的敏感性为95.1%,显著高于CA125、CA724、AFP单检的75.6%、68.3%、70.7%,P均<0.05。结论血清CA125、CA724、AFP联合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鉴别诊断、临床分期。

    2014年24期 v.54;No.906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gA、NSE、Syn、ER、PR表达及意义

    刘亮洪;章明放;吴亚威;王霞;王文普;张爱丽;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样腺癌(EC)组织中嗜铬素A(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EC组织(观察组)及40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的内膜组织(对照组)中的CgA、Syn、NSE、ER、PR。结果观察组CgA、NSE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高中分化组织CgA、NSE、ER、PR阳性率均高于低分化组织,P均<0.05;浸润深度<1/2组织ER、PR阳性率均高于浸润深度≥1/2组织,P均<0.05。EC组织中,CgA与ER、NSE与PR表达均呈正相关(r=0.381、0.453,P均<0.05)。结论 EC组织中CgA、Syn表达升高,CgA、Syn、NSE等神经内分泌因子有助于EC的病情判断。

    2014年24期 v.54;No.90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效果观察

    刘大军;冯栋栋;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28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B超引导下穿刺肾盂或目标肾盏成功后,依次扩张通道至16 F,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结果 280例均穿刺成功,采用单通道和双通道一期取石272例(97.1%)、二期取石8例(2.8%),平均手术时间65 min。术后出血较重1例,经输血及气囊压迫等处理后治愈;术后有残留小结石2例,经ESWL治疗后排出;无胸腔及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PCNL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有效。

    2014年24期 v.54;No.906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生长抑素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胃肠动力的影响

    刘莉;王芳;於健;曲韬;韩德成;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生长抑素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疗效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21例,均采用非手术常规治疗,强化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发病24 h内给予12、6 mg/d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连用7 d。检测入院1、3、7 d血清C反应蛋白(CRP),记录胃肠动力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入院后3、7 d,强化组血清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强化组患者治疗后腹内压下降、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缩短、肛门排气率升高(P均<0.05);强化组中转手术率较对照组下降,平均住院时间亦缩短(P均<0.05)。结论与6 mg/d的生长抑素相比,12 mg/d的生长抑素强剂量治疗可有效减轻老年SAP患者炎症反应,缓解胃肠动力障碍,改善预后。

    2014年24期 v.54;No.906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崇明县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陈耀明;施杨利;顾滔;

    目的分析崇明县结直肠癌(CRC)筛查结果。方法在上海市崇明县抽取4个乡镇筛查CRC人群,首先发放调查表确定目标高危人群,初筛采用免疫法粪隐血试验(FOBT)2次,复筛采用结肠镜检查,并且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RC的影响因素。结果筛查目标人群14 820例,发放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8 150份,问卷顺应率55%。有效问卷个体FOBT检查总阳性率8.6%,700例阳性者共145例(20.7%)行肠镜检查,共筛查出CRC 24例(癌症早期8例)。高脂饮食、亚硝酸盐饮食、胆囊结石是发生CRC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纤维素饮食是保护因素。结论崇明县CRC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筛查依从性及筛查效能较低。

    2014年24期 v.54;No.906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观察

    周强;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将9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行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另予西妥昔单抗治疗。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6例、进展6例、客观缓解率(RR)52.17%、疾病控制率(DCR)86.96%,对照组分别为2、12、15、17例及30.43%、63.04%;两组RR、DCR比较,P均<0.05。两组在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皮疹发生率67.39%,对照组为26.09%,P<0.01。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2014年24期 v.54;No.90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改良一期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疗效观察

    刘畅;

    目的观察改良一期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改良一期手术,对照组行传统一期手术。结果治疗组痊愈33例、好转2例、无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24、8、0例;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治疗组换药疼痛持续(5.15±1.06)d,对照组(12.32±2.54)d,P<0.05。两组治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复发率比较,P均>0.05。结论改良一期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减轻了患者术后换药的痛苦。

    2014年24期 v.54;No.906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观察

    邢丽娜;王浩;池杨峰;王云满;周海姗;张赟赟;彭文;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3例CKD 2~3期阳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和治疗组108例,两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温阳活血方,治疗12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安全性评价指标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Scr、BUN、24 h UP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eGFR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eGFR治疗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治疗后eGFR比较,P<0.05。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均未见异常,无不良影响发生。结论温阳活血方临床运用安全有效,能改善早期CKD患者临床自觉症状、降低肾功能各项指标,减少蛋白尿。

    2014年24期 v.54;No.90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癌胚抗原、β2微球蛋白和唾液酸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王丕明;冯潍;许振宗;刘长营;李云;冉旺旺;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和唾液酸(SA)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77例恶性肿瘤患者(癌症组)和1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酶法检测血清CEA、β2-MG和SA。结果癌症组血清CEA、β2-MG、SA分别为(63.1±234.5)ng/mL、(2.23±1.12)mg/L、(639.7±150.8)mg/L,对照组分别为(1.38±0.67)ng/mL、(1.32±0.38)mg/L、(479.5±74.7)mg/L,P均<0.05。癌症组血清CEA、β2-MG、SA阳性率分别为40.7%、11.9%、22.6%,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3.7%,均高于单一项目检测(P均<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EA、β2-MG、SA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

    2014年24期 v.54;No.906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观察

    王亦合;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39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冠状位Cobb角及矢状位腰椎前凸角,并评价生存质量,计算术后改善率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疗效评价优22例、良11例、可6例;患者术前VAS(7.6±1.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3.6±11.5)分、冠状位Cobb角27.6°±2.3°、矢状位腰椎前凸角11.7°±2.2°,术后12个月分别为(2.1±0.5)分、(12.4±4.7)分、10.5°±1.6°、35.7°±3.2°,P均<0.01;术前SF-36量表总分(87.7±6.2)分,术后12个月为(96.5±7.4)分,P<0.05。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较好,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014年24期 v.54;No.906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胃合剂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效果观察

    黄静;

    目的观察温胃合剂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胃合剂,疗程为2周。结果用药后第1、3、5、7天,观察组腹痛缓解68、16、7、9例,对照组分别为46、27、12、15例,P<0.05。观察组激素撤减时间为(10.02±0.24)d,对照组为(11.66±0.39)d,P<0.01。用药后2周,观察组肠壁水肿正常72例、好转26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64、25、11例,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恢复正常72例、好转28例、无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69、22、9例,P<0.05;观察组血沉恢复正常72例、好转28例、无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59、32、9例,P<0.01;观察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67例、好转10例、无效23例,对照组分别为49、19、32例,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温胃合剂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可靠。

    2014年24期 v.54;No.906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ICU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刘冲;林瑾;李昂;段美丽;

    目的分析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死亡情况及主要原因。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全年ICU收治的497例患者,对其中发生严重脓毒症的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选的497例患者中发生脓毒症168例(33.8%),其中139例(28.0%)为严重脓毒症;139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33例,死亡原因为脓毒性休克1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7例、难治性呼吸衰竭5例、放弃治疗6例、其他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急性肾损伤、呼吸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衰竭是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是严重脓毒症患的首要死因,但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首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急性肾损伤,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衰竭。

    2014年24期 v.54;No.906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盐酸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鼻内给药用于小儿术前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比较

    贾旭;裴凌;

    目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鼻内给药用于小儿术前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7岁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A、K、D1及D2组各20例;术前30 min,D1、D2组于分别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2μg/kg滴鼻,K组予氯胺酮5 mg/kg滴鼻,A组予生理盐水0.3 mL滴鼻。观察4组患儿术前镇静状态、分离状态、术后全麻恢复期循环、苏醒情况,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躁动及疼痛评分、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及镇静程度的加深,D1组与D2组HR均有下降,但均在安全范围内,并且血压平稳。K、D1、D2组术前镇静效果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P均>0.05;与A组比较,P均<0.05。停药至清醒拔管时间,K组>D2组>D1组>A组,全麻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为A组>K组>D1组>D2组,但D1组与D2组比较,P>0.05;D1、D2组与K组比较,P均<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全麻术前经鼻应用右美托咪定可达到与氯胺酮相似的镇静效果,且能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2014年24期 v.54;No.906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潍坊市1~6岁儿童厌食症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海军;董晓蕾;

    目的分析潍坊市1~6岁儿童厌食症形成的原因。方法选取定期体检、接受健康咨询的1~6岁儿童1 024例,其中424例确诊为厌食症作为病例组、其余6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抚养人进行喂养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断乳时间过晚、过多零食、强迫进食、锌元素缺乏、缺乏户外活动、贪玩、反复呼吸道感染史等因素存在差异(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断乳时间过晚、过多零食、强迫进食、贪玩是厌食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潍坊市1~6岁儿童厌食症形成的危险因素有断乳时间过晚、过多零食、强迫进食、贪玩。

    2014年24期 v.54;No.906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广饶县农村0~3岁儿童喂养状况调查

    张一兵;王文娟;周晓燕;

    目的了解广饶县农村儿童的喂养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各乡镇抽取3岁以下儿童500例,通过国家"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改善项目"儿童生长发育及喂养调查表,调查广饶县农村儿童的母乳喂养情况、辅助食品添加情况以及家长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资料完整者438份,受访者中36.1%回答儿童出生后1 h内开始喂母乳,72.2%不清楚孩子几个月断奶,10.7%在不到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44.4%不知道或不能正确回答1岁时喂几餐合适。结论广饶县农村儿童的喂养仍存在许多问题,儿童主要照顾人的喂养知识相对缺乏。

    2014年24期 v.54;No.906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β-七叶皂甙钠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农应全;梅晓峰;梁海春;包永新;陆智芸;

    目的观察β-七叶皂甙钠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均静注巴曲酶,观察组同时静滴β-七叶皂甙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5、7 d检查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治疗前后检测纯音听阈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5、7 d血浆FI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3、5 d血浆FIB下降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5.33%;对照组分别为11、22、17、25例及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能显著降低血浆FIB,改善临床症状。

    2014年24期 v.54;No.906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改进排班模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王馨;尹玉华;张晶;胡中杰;

    目的观察新的人性化排班模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将肝病内科4个科室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用新、旧排班模式排班。执行6个月后,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分别进行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评分。结果 A、B组各调查了护士27、26人。A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19.81±8.5)、(6.15±2.4)、(33.74±7.4)分,B组分别为(14.40±7.5)、(5.05±4.8)、(33.15±8.4)分,两组情绪枯竭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组去人格化倾向程度低水平10人(37.1%)、中高水平17人(62.9%),B组分别为17人(65.4%)、9人(34.6%),P均<0.05。结论改进排班模式可有效改善护士的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倾向,但对个人成就感无明显影响。

    2014年24期 v.54;No.906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右美托咪定不同深度镇静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影响

    张明明;金凤;刘洪涛;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深度镇静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以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仪进行镇静深度监测;待手术开始后,将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00μg(2 mL)加入到48 mL生理盐水中,按0.5 mL/min输注,待达到预定镇静深度时调整维持输注速度,保持稳定的镇静深度。维持给药时间为1 h。按镇静深度分为D1(BIS 80~90)、D2(BIS 70~80)、D3(BIS 60~70)组,每组20例。在给右美托咪定前,达到镇静深度时,开始维持剂量后15、30 min,停药后15、30min,观察3组呼吸(RR、SpO2)、循环(HR、MAP)及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结果 D1组达到相应镇静深度时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剂量和维持剂量分别为(0.23±0.02)μg/kg、(0.49±0.13)μg/(kg·h),D2组分别为(0.38±0.06)μg/kg、(0.39±0.05)μg/(kg·h),D3组分别为(0.51±0.08)μg/kg、(0.49±0.04)μg/(kg·h),D1组<D2组<D3组,P均<0.05。与同组给右美托咪定前比较,三组各时点Ramsay评分均升高(P均<0.05);同一时点HR、MAP基本符合D1组>D2组>D3组;三组各时点SpO2、RR比较,P均>0.05。结论随着右美托咪定镇静深度的增加,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压下降、HR减慢,但对SpO2、RR影响不明显。

    2014年24期 v.54;No.906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肿瘤患者发生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杜春霞;陈闪闪;洪若熙;王金万;周爱萍;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使用奥沙利铂(L-OHP)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2年12月接受过含L-OHP方案化疗的患者,对比分析L-OHP过敏及无过敏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发生L-OHP过敏,其中1~2度12例、3~4度9例。L-OHP过敏者的身高和四药联合方案比例高于无过敏者(P均<0.05),1~2度过敏者较无过敏者身高更高、体表面积更大(P均<0.05),3~4度过敏者治疗前ALT较无过敏者低(P<0.05),肌酐清除率(CCr)亦较低(P=0.05)。结论四药联合可能会增加L-OHP过敏的风险,CCr较低的患者需要注意有严重过敏的倾向。

    2014年24期 v.54;No.906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近20年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谱构成的变化

    石秋萍;王超;

    <正>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千变万化,且缺乏简便而特异的检测手段。因此,FUO的病因诊断仍是内科临床实践中的难题之一[1]。临床上主要将FUO分为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4类,近20 a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以及医疗技术的变化,这几类病因的分布不断发生改变。现将FUO病因谱的变化综述如下。1感染性疾病的比例在下降,但仍是FUO的主要

    2014年24期 v.54;No.906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进展

    宋清武;李慧臻;

    <正>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化流行,近10余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公众健康[1]。目前认为其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为胰岛素抵抗、脂肪分泌抑制、炎症因子刺激、细胞因子或基因改变等,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目前也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和指南[2]。在该病的治疗上,中医干预能够促进NAFLD的逆转并改善部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现就中

    2014年24期 v.54;No.906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维生素D的相互调节研究进展

    史东艳;闫彩凤;

    <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是新近发现的主要由成骨细胞分泌的重要内分泌因子,参与机体钙、磷及维生素D代谢的调节;研究发现,活性维生素D除了经典的对骨和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纤维化等功能[1,2],与人类很多疾病如衰老、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

    2014年24期 v.54;No.906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5例

    王慎堂;李明康;孟惠君;杨义;

    <正>2009年10月~2013年9月,我们采用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5例,术后随访3 a,远期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明确症状与体征,经CT、X线检查,突出的椎间盘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②经系统的非手术疗法,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体征及影像学不

    2014年24期 v.54;No.906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腰弓保护对蛛网膜下腔麻醉后腰背疼痛的影响

    王树娟;冯岚;

    <正>术后腰背痛是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1],有的患者在手术恢复期因腰痛烦躁、易怒而不配合治疗,不仅不利于术后恢复,而且加大了护理难度及治疗成本。2010年12月~2013年11月,我们采用腰部支撑方法保护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的腰弓,使其处于自然回复体位,大大减轻了患者麻醉后的腰背疼痛。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手术患者

    2014年24期 v.54;No.906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山莨菪碱肌肉注射治疗肾绞痛128例

    刘斌;段彤;郦俊;

    <正>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是急诊科常见病,如何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是治疗的首要措施[1,2]。2012年5月~2013年7月,我院应用复方双氯芬酸钠联合山莨菪碱(654-2)肌注治疗肾绞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诊治的肾结石患者256例,男214例,女42例;年龄22~59岁,平均35岁;均具有典型肾绞痛症状和体征,经B超、

    2014年24期 v.54;No.906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纳美芬与纳洛酮治疗镇静安眠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比较

    宋迎春;任国庆;

    <正>镇静安眠药中毒是导致急性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药物主要是盐酸纳美芬与盐酸纳洛酮,但哪种疗效更好,尚无定论。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们分别采用盐酸纳美芬与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镇静安眠药中毒患者60例,并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镇静安眠药中毒患者60例,服药量20~150片、平均40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2例,女18

    2014年24期 v.54;No.906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护理园地

  • 肺结核咯血患者多支血管栓塞术后的护理

    刘琼;邓小军;黄小英;

    <正>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多支血管栓塞使止血成功率提高,术后复发减低,但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可能[1~4]。我院对15例多支血管参与供血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多支血管栓塞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9~2012年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15例,均有支气管动脉之外的其他体循环动脉参与供血,男10例、女5例,年龄

    2014年24期 v.54;No.906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刘永华;方炳木;江锦红;章俏雷;曲志刚;马光丽;汪笑秋;王晓丽;

    <正>患者男,59岁。因乏力1个月余,于2012年3月2日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全身乏力,稍活动后即感双下肢酸软、气短难续,无其他不适。体检:T 38.5℃,BP 121/81 mmHg,R 20次/min,P 92次/min。贫血、消瘦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黏膜无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腹部、双肾检查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常规:WBC 2.8×109/L,N 63.4%,RBC 1.16

    2014年24期 v.54;No.906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医院

    <正>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和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是河北省保定市卫生先进集体,河北省优质服务单位和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医院就医环境优美,医疗技术精湛,设有20余个临床科室,同时设有河北省琢州市皮肤病诊

    2014年24期 v.54;No.906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