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春华;周鹏;王沛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使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与氯吡格雷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4例在发病后12 h内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40例和替格瑞洛组44例,两组患者术前1 h分别服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600 mg和替格瑞洛180 mg,术后两组均接受氯吡格雷75 mg、1次/d的维持治疗,观察时间为7 d,随访30 d。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0.5h、2 h、24 h、2 d及7 d时血小板聚集率,术后TIMI血流,30 d内复合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氯吡格雷组用药0.5、2、24 h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1.28%±9.81%、62.06%±8.80%、59.31%±13.11%和65.00%,替格瑞洛组分别为64.35%±11.46%、43.73%±6.40%、45.96%±11.90%和20.45%,P均<0.01;氯吡格雷组复合终点事件总发生率、术后血流TIMI 3级分别为2.50%、80.00%,替格瑞洛组分别为2.27%、77.27%,P均>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前使用负荷剂量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早期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显著,且不增加出血,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4年36期 v.54;No.918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周琼;石剑;王桂平;钱芳;张彥焘;夏笔军;
目的考察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条件变化对汉黄芩苷转化因子(K)测定的影响。方法配制含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摩尔浓度比为1∶1)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经UPLC定量测得两化合物峰面积,二者比值即K值。逐个改变分析条件研究K值变化情况。结果随流动相pH值由2.5逐渐增至3.5、4.5、6.5,测得K值升高10.7%~14.6%;pH值增至8.5时两化合物出峰时间明显前移,影响分析准确性。随流动相离子强度、样品介质pH值变化,K值变化很小(偏差<4%)。检测波长由280 nm变至254、274、342 nm时,K值随之变化(4.1%~10.7%)。结论汉黄芩苷K值测定易受某些UPLC分析条件如流动相pH值、检测波长等变化的影响。对无对照品UGT代谢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时,为保证结果准确可靠,在各种样品检测过程中最好保持分析条件完全一致。
2014年36期 v.54;No.91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邱石;赵静;罗彬;吴涛;李继来;杜继臣;
目的探讨皮层分水岭脑梗死(CWSI)与内分水岭脑梗死(IWSI)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5月连续收集入住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的分水岭脑梗死(WSI)患者,根据动脉支配特点分为CWSI组和IW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3例CWSI及31例IWSI患者。与IWSI组相比,CWSI组患者心房纤颤发生比例更高(P=0.033),伴随皮质小梗死更为多见(P=0.028)。而在IWSI组中,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50%或闭塞的比例更高,且梗死灶多呈串珠状或条索状(P=0.022、0.003);IWSI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长(P=0.027、0.031)。两组Willis环血流代偿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WSI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栓塞机制,而血流动力学障碍可能是IWSI的主要发病机制;IWSI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较CWSI患者更差。
2014年36期 v.54;No.918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邹云莲;张进萍;高建梅;撒亚莲;杨慧;李英;严新民;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表达与p53及p21waf1/cip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不同病理组织分化结直肠癌标本IFI16、p53、p21waf1/cip的蛋白表达,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及其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结直肠癌细胞中IFI16除呈现胞核表达外,尚存在胞质的异位表达。IFI16的表达与p21waf1/cip表达呈正相关(r=0.365,P<0.01),而异位的IFI16与p21waf1/cip表达呈负相关(r=-0.298,P<0.05);IFI16的表达与p53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056,P>0.05)。结论 IFI16可能通过细胞表达及定位调控p21waf1/cip及其下游路径激活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2014年36期 v.54;No.918 1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邱梅婷;秦松树;覃天;杨兰平;李小林;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受体P55(sTNFR-P5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溶性CD105(s-CD105)、趋化因子CCL20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乳腺癌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53例(观察组)、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42例(对照组)、乳腺癌手术患者36例(手术组)及健康体检者41例(正常组),将各组患者血清TNF-α、sTNFR-P55、TGF-β1、s-CD105、CCL20、CXCR3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手术组术前与正常组比较,血清TNF-α、sTNFR-P55、TGF-β1、S-CD105、CCL20、CXCR3各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血清TNF-α、sTNFR-P55、TGF-β1、S-CD105、CCL20、CXCR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与正常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中局部复发组、淋巴结转移组、远处转移组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TNFα、sTNFR-P55、TGF-β1、s-CD105、CCL20、CXCR3的水平与乳腺癌病情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监测乳腺癌患者有无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指标。
2014年36期 v.54;No.918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郑婧;徐时方;张亚华;洪欢山;范良敏;
目的研究贵阳地区汉族人群中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5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9例(糖尿病组),按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CA(+)组(n=56)和CA(-)组(n=43)两个亚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SSP-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进行HPA基因分型。结果正常组、CA(+)组、CA(-)组三组间的HPA-1、2、3、5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与糖尿病组的HPA-1、2、3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组与CA(-)组的HPA-5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吸烟、超重、血脂异常、HPA-5基因多态性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HPA-1、2、3基因多态性与贵阳地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HPA-5基因多态性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2014年36期 v.54;No.91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洋;郭伟;吕娜;章健萍;杨大威;郭建荣;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单肺通气期间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在基础麻醉下暴露右侧星状神经节,置入并固定硬膜外导管。置管3 d后,选择24只随机分为两组:SGB组(n=12),在基础麻醉前10 min自硬膜外导管注射0.25%布比卡因0.5 mL;对照组(n=12),经导管注射生理盐水0.5mL。行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继而将导管插入右侧支气管行单肺通气。维持麻醉,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于基础麻醉后(T0)、双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15min(T2)、30 min(T3)、60 min(T4)、120 min(T5)、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6)时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血样测定血气,通过公式计算肺内分流量(Qs/Qt)和全身氧合情况。结果两组家兔术前单肺通气后肺内分流均增加(P<0.05),Qs/Qt在T3、T4时对照组高于SGB组(P均<0.05)。单肺通气期间两组PaO2较双肺通气时均明显下降(P均<0.05),T3时点降至最低,之后逐渐回升;T2、T3、T4时点对照组较SGB组PaO2显著降低(P均<0.05)。全麻机械通气使MPAP上升(P<0.05),T3、T4时点对照组较SGB组MPAP升高明显(P均<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不明显增加同侧单肺通气期间的肺内分流,有利于改善单肺期间的氧合,减少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
2014年36期 v.54;No.91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史淑红;高秀娟;李艳芳;李荣霞;
目的研究sflt-1、VEG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关系,了解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EMs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EM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EMs患者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及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VEGF、sflt-1蛋白的表达,并用CD105进行标记对微血管密度(MVD)进行定量测量,用Image-Pro Plus6.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VEGF在在位内膜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异位内膜组(P均<0.01),sflt-1在对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异位内膜组(P均<0.01),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MVD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位内膜组sflt-1与MVD呈负相关(r=-0.638,P<0.05),异位内膜组sflt-1与MVD无明显相关性(r=-0.152,P>0.05),对照组VEGF及sflt-1与MVD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flt-1可能通过影响VEGF-VEGFR-sVEGFR轴的作用导致EMs的发生。
2014年36期 v.54;No.91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宋霞;王华;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腰联合麻醉在高原地区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67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其中32例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诱导(全麻组),35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硬腰联合组)。观察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5(T1)、15(T2)、30(T3)min及手术结束时(T4)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T2、T3时点全麻组的SBP和硬腰联合组的SpO2均低于同组T0时点,T2时点硬腰联合组的SBP高于全麻组,P均<0.05;硬腰联合组T2、T3时点的SpO2均低于全麻组,P均<0.05。全麻组术中出现躁动0例、恶心呕吐7例、肺部感染3例、谵妄1例、认知功能障碍2例,硬腰联合组分别为9、2、1、0、0例;两组躁动、恶心的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在高原地区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腰联合麻醉对血压影响较小、总体并发症较少。
2014年36期 v.54;No.918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航;杨笛;刘童;卢聪;谢军;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蛋白检测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AMI患者98例,按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60),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蛋白,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分别为(37.11±4.37)mg/L、(30.15±1.01)g/L,对照组分别为(8.62±1.21)mg/L、(37.35±0.56)g/L,P均<0.05。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91,P=0.002)。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是AMI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可作为AMI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可能性高低的可靠、快速的预测指标。
2014年36期 v.54;No.91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羽;陈浩;陈文豪;赵达君;易定华;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140例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75~150 mg/d),实验组另予黄芪注射液(30 mL/次,1次/d,3周为一疗程)。随访60 d,并观察用药前后临床表现评测心功能分级,采用超声波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A等客观指标,并测定血清中脑尿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60 d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下降,LVEF、E/A升高增加,LVED、LVES降低,血管BNP下降,P均<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CHF疗效较好。
2014年36期 v.54;No.91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立;吴敏;侯志丽;
目的评价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7例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培养阳性标本同时采取改良罗氏比例法、MGIT960液体培养法和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药物敏感性。结果三种方法对同一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耐多药与MGIT960液体培养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可用于耐多药结核菌的快速检测,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2014年36期 v.54;No.91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美霓;郭巍;王爱红;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前列腺癌和3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HIF-1α、Bcl-2、Bax蛋白。结果HIF-1α、Bcl-2、Bax蛋白在前列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44.6%、87.5%,而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3.3%、83.3%,二者比较,HIF-1α、Bcl-2蛋白阳性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Bcl-2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Bax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与Bcl-2表达呈正相关(rs=0.747,P<0.05),HIF-1α与Bax表达呈负相关(rs=-0.539,P<0.05),Bcl-2与Bax表达无相关(rs=0.082,P>0.05)。结论 HIF-1α、Bcl-2、Bax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HIF-1α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的表达从而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4年36期 v.54;No.918 42-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红;张琳;宋剑婵;任淑文;师宜荃;高洁;
目的观察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bcl-2的表达变化。方法选择乳腺癌组织70例,其中Luminal A型24例、Luminal B型18例、HER-2过表达型12例和三阴型16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的Vimentin和bcl-2。结果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中癌组织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1%(7/24)、33.3%(6/18)、66.7%(8/12)和81.2%(13/16),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19/24)、77.8%(14/18)、33.3%(4/12)和37.5%(6/16);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癌组织Vimentin阳性表达率均高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bcl-2阳性表达率均低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与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r=-0.287,P<0.05)。结论 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表达均高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而bcl-2表达均低于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两者共同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分型及预后。
2014年36期 v.54;No.91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方;张兰;解耀锃;朱安礼;王志震;汤斌;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利伐沙班42例(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44例(利伐沙班组),采用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结果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为(442.57±45.53)mL,其中隐性失血量(363.29±34.68)mL、显性失血量(79.29±12.76)mL;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487.61±35.15)、(403.19±23.88)、(84.43±12.49)mL。两组比较,失血总量及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伐沙班可减少PFNA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隐性失血。
2014年36期 v.54;No.918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岩;蓝宇;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病因、临床特征及转归预测因素。方法收集1996~2013年疑诊为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生化指标等特点,应用量化评分表评价患病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应用逐步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疾病转归相关预测因素。结果共收集19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DIL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以女性患者为主(128例,占65.6%)。在引起DILI的可疑药物当中,中药占首位(58.4%),其次为抗生素(15.4%),再次为化疗及抗痨药物(7.2%)。最常见的肝损伤类型为肝细胞型(HC型,77.9%),其次分别为胆汁淤积型(CS型,16.4%)和混合型(MIXED型,5.6%)。多因素逐步逻辑回归分析表明,DILI类型及总胆汁酸盐水平是影响DILI患者转归的预测因素。CS、MIXED型DILI患者发生慢性DILI的可能性大于HC型患者;另外,胆汁酸盐的值越高,提示患者发生慢性DILI的可能性越大。结论中药是导致DILI的最常见病因;DILI以HC型最多见,DILI患者是否进展为慢性DILI,与肝损伤类型及总胆汁酸盐水平相关。
2014年36期 v.54;No.91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荣彦生;吕鹏;王洪武;
目的观察腺苷联合冷血含钾停搏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CABG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Ⅱ组各50例。Ⅰ组在阻断升主动脉后即刻经升主动脉根部一次性快速灌注腺苷6 mg和冷血含钾停搏液20 mL/kg,Ⅱ组灌注等量冷血含钾停搏液。分别于建立体外循环前5 min(T0)、主动脉阻断后4 h(T1)、术后24 h(T2)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结果两组CK-MB、cTnI均先升高后降低,组间各时点两两比较,P均<0.01;T1时点Ⅰ组CK-MB水平低于Ⅱ组,P<0.05;T2、T3时点Ⅰ组cTnI水平低于Ⅱ组,P均<0.01。Ⅰ组停搏诱导时间、多巴胺用量、术后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低于Ⅱ组,P均<0.05。结论腺苷联合冷血含钾停搏液可诱导心肌快速停跳,并显著降低心肌损伤、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术后辅助通气时间,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2014年36期 v.54;No.918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娟;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口服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同时口服沙格列汀5 mg/d,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 h血清C肽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清C肽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每日胰岛素用量为(32.24±5.03)U,对照组为(48.84±8.73)U,P<0.05。结论沙格列汀口服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清C肽,并减少胰岛素用量。
2014年36期 v.54;No.91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邱春婷;王艳荣;卢建华;刘勇钢;王怡;马萍;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PBC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比较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肝脏组织学变化及对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的反应。结果PB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纳差和黄疸,碱性磷酸酶(ALP)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58例(89.23%)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36例(55.38%)抗核抗体(ANA)阳性;7例(10.77%)AMA及AMA-M2亚型同时阴性,血清ALP及γ-GT显著升高。行肝穿刺病理检查42例,代偿期23例(54.76%),其中Ⅰ期6例、Ⅱ期15例、Ⅲ期2例;失代偿期19例,其中Ⅲ期7例、Ⅳ期12例;代偿期、失代偿期比较,P=0.000。代偿期PBC患者病理损伤轻,对治疗敏感;失代偿期PBC组患者病理损伤重,治疗效果差。结论PBC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其特征为ALP、γ-GT升高,AMA及其M2亚型抗体阳性。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可进一步确诊PBC及其组织学分期。早期PBC患者使用UDCA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当本病进展至PBC失代偿期则预后不良。
2014年36期 v.54;No.918 56-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姜文清;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4种切面法在筛查法洛四联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产前法洛四联症筛查孕妇25例,所有孕妇均接受1次以上超声检查,心脏检查切面包括四腔心脏切面(4CV)、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AR-SAV)、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VOTV)及三血管平面(3VV)。结果超声共诊断法洛四联症23例,诊断准确率为92.0%。其中单纯法洛四联症20例,合并其他畸形3例。4CV联合3VV对胎儿法洛四联症诊断率达92.0%,显著高于4CV联合AR-SAV(60.0%)、4CV(48.0%)及4CV联合AR-SAV(72.0%),P均<0.05。结论超声不同切面对法洛四联症病变显示情况存在差异,4CV联合3VV对法洛四联症病变显示最清晰,诊断符合率最高。
2014年36期 v.54;No.918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子江;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静注联合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縻蛋白酶、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静注联合喘可治雾化吸入;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为78.2%,P<0.05。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并优于对照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PGE1静注联合喘可治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
2014年36期 v.54;No.918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蓉;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其与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方法将130例COPD合并OSAHS患者根据生活环境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为长居高海拔地区人群,对照组为平原人群。比较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呼吸紊乱指数、血压及血清NO和ET-1,并对观察组血清NO及ET-1与低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呼吸紊乱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清NO水平与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ET-1水平与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高海拔地区COPD合并OSAHS患者血清NO水平升高、ET-1水平减低,两者与肺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4年36期 v.54;No.918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彦丽;刘晴;
目的比较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筛选20例食管癌患者的CTSIM图像,针对每例患者勾画的同一套靶区分别制定3D-CRT和5野、7野、9野IMRT(分别表示为IMRT5、IMRT7、IMRT9)4种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对95%等剂量线所包括的PTV体积百分比(V95%)、靶区适形度指数(CI)、剂量不均一性指数(HI)和靶区周围危及器官所受照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D-CRT、IMRT5、IMRT7、IMRT9的V95%均值分别为91.1%、96.8%、97.0%、96.9%,CI均值分别为0.60、0.75、0.79、0.79,HI均值分别为0.15、0.10、0.10、0.10;双肺V5均值分别为64.6%、69.2%、69.8%、69.2%,V20均值分别为31.2%、22.6%、22.3%、22.2%,肺剂量(MLD)均值分别为24.6、22.4、22.4、22.2 Gy;心脏V30均值分别为39.2%、28.7%、28.1%、28.4%,V50均值分别为12.0%、13.7%、10.6%和10.7%;脊髓最大点剂量均值分别为49.3、42.6、42.5、43.1 Gy;治疗时间分别为(2.9±0.4)、(5.2±1.1)、(5.4±1.0)、(5.9±1.2)min。IMRT与3DCR比较,P均<0.05;而不同IMRT间比较,P均>0.05。结论食管癌放射治疗IMRT优于3D-CRT计划,但IMRT计划野数的增加会延长治疗时间,5野IMRT计划即能满足临床需要。
2014年36期 v.54;No.918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中玉;
目的回顾分析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及对患儿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与心肌酶的影响。方法1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记录症状改善时间,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第6天清晨空腹抽血,酶动力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ELISA法检测心肌酶指标α-羟丁酸脱氧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结果观察组发热时间、口腔黏膜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6、CK-MB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IL-6、α-HBDH、CKMB、CK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IL-6、CK-MB、CK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改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快速修复心肌损伤,保护心肌细胞,改善临床症状。
2014年36期 v.54;No.91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张鹏;常立华;白广;王桂萍;
目的观察硬膜外持续镇痛对糖尿病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持续镇痛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中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待患者苏醒后拔除气管插管,观察组硬膜外导管接硬膜外持续镇痛泵,对照组拔除硬膜外导管,送回ICU。进行镇痛管理,必要时给予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分别于术后24、48、72、96、120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水平。观察组于术后72 h拔除硬膜外导管,记录两组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各时点VAS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术后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胸段硬膜外持续镇痛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水平。
2014年36期 v.54;No.91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玉美;
目的分析2010~2013年东营市农村中年妇女宫颈癌普查结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10月,经广泛宣传对东营已婚或有性生活史的18 365例农村中年妇女进行宫颈癌免费普查,先行妇科常规检查、盆腔彩色超声、阴道及宫颈分泌物涂片显微镜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行阴道镜和宫颈组织多点活检病理学检查;并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定期随访治疗。结果 18 365例普查对象及2 352例检查结果异常者的受检率均为100%。2010~2013年上皮非典型增生(CIN)检出率分别为3.89%、3.72%、3.73%、3.41%,原位癌分别为0.18%、0.08%、0.10%、0.05%,P均>0.05;宫颈浸润癌分别为0.16%、0.04%、0、0,P<0.05。共治愈CIN 538例(原位癌19例),5例宫颈浸润癌术后患者2例2 a内复发死亡,另3例放疗者中1例2 a内死亡。结论加大宣传力度,减小漏检人群,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反馈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可有效降低东营市农村中年妇女宫颈癌发病率。
2014年36期 v.54;No.918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辉;张纪;唐浩;吕明;周一新;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导航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52膝)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传统手术组(23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导航手术组(25例)采用史塞克ASM非影像导航系统辅助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引流量和输血量;术后拍摄下肢全长负重正位片,比较两组下肢机械轴对线关系;术后随访1 a,比较两组KSS关节评分、功能评分以及WOMAC评分。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导航手术组手术时间更长,下肢机械轴力线偏离3°以上更少,胫骨平台后倾更接近预设值,P均<0.05;两组手术切口长度、引流量、输血量,术后KSS关节评分、KSS功能评分和WOMAC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导航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提高下肢力线的精度,但临床评估结果与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异。
2014年36期 v.54;No.918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冷敏;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脑梗死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7.21±5.87)ng/mL,其中缺乏103例(68.7%)、不足40例(26.7%)、充足7例(4.6%);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29.07±7.17)ng/mL,其中缺乏8例(10.0%)、不足22例(27.5%)、充足50例(62.5%);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充足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缺乏率、不足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可能与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有关。
2014年36期 v.54;No.91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若辉;张立军;耿建利;李秀军;李文晓;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晚期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采取介入栓塞治疗的PD晚期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7例患者中,肝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破裂出血2例,胃断端胃左动脉分支出血1例,胰肠吻合口肠袢动脉分支出血1例,未发现明显造影剂外溢2例。7例患者共行介入治疗8次,均未发生再出血,均未发生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4例胰头癌患者随访2 a,死于肿瘤进展,生存时间8~21个月;1例胆总管下段癌患者随访4 a,死于肝转移;十二指肠乳头癌和胰腺囊腺瘤患者各1例,随访7 a,仍健康生存。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可明确PD晚期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并有效止血,安全性较好。
2014年36期 v.54;No.918 79-8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燕;张红;李融;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16例,其中连续3次MAU均值≥30 mg者64例(A组),<30 mg者52例(B组)。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记录平均血糖(MBG)、血糖变异系数(GV)、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和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MAU与血糖波动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A组MBG、GV、MAGE、LAGE和MPPGE均高于B组,P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AU与GV、MAGE、MPPGE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8、0.322、0.239),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U与GV、MAGE、MPPGE均呈独立正相关(OR分别为2.319、2.011、1.922),P均<0.01。结论 MAU升高的T2DM患者血糖波动性较大,GV、MAGE和MPPGE是MAU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4年36期 v.54;No.91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蒋亚齐;陈丽;汪步海;袁一枫;吴银霞;戴尔询;
目的对比分析PET-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PET和CT非同机扫描,并将图像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手动图像融合,由同一临床医师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患者靶区体积,同一物理师分别设计优化TPS计划,给予5野调强精确放疗,比较CT、PET-CT勾画靶区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全肺受量,双肺受照超过10 Gy、20 Gy、30 Gy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肺V10、V20、V30),气管受量,心脏受量,脊髓受量。结果 PET-CT勾画靶区的GTV、CTV均小于CT勾画靶区,肺、心脏、脊髓、气管受量均较CT勾画靶区低,P均<0.05。结论 PET-CT图像融合基础上勾画靶区制定放疗计划,可更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2014年36期 v.54;No.918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员林;王川;王广磊;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多平面重建(MPR)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进行DSCT检查,观察横断位及平行于骶骨长轴的前倾冠位MPR图像,并参照纽约标准分级。结果AS患者的骶骼关节病变DSCT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关节面下骨质硬化与侵蚀,以髂侧关节面改变为著,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部分或完全关节强直。DSCT表现Ⅰ级7例(13.2%),Ⅱ级22例(41.5%),Ⅲ级18例(34.0%),Ⅳ级6例(11.3%)。结论 DSCT能准确反映AS不同阶段骶髂关节改变,可为AS早期诊断与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2014年36期 v.54;No.918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冰;王心;尚丽新;
目的观察个体化医学营养疗法(MNT)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效果。方法 98例GDM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给予MNT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GDM饮食指导,均干预6个月。于治疗前1 d及治疗结束后,两组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TC、TG;同时记录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剖宫产、产后出血、伤口感染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糖、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均<0.05)。试验组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剖宫产、产后出血、伤口感染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GDM患者进行规范、个体化MNT结合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2014年36期 v.54;No.918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林彦琳;彭伟;张晶;左建新;赵文娟;
目的筛查青岛地区妊娠早期(妊娠≤12周)妇女碘营养状况,探讨其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方法妊娠早期妇女238例,测定空腹尿碘及血清TSH、FT4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结果妊娠早期妇女尿碘8.20~1 856.70μg/L,尿碘中位数(MUI)178.36μg/L;碘缺乏占39.08%,其中重度、中度和轻度碘缺乏分别为1.68%、3.36%和34.04%;碘足量、超足量、过量分别占37.39%、18.07%和5.46%;尿碘异常率为62.61%。妊娠早期不同碘营养状态妇女血清TSH、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1.2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78%、低T4血症5.88%;不同碘营养状态下其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POAb阳性率10.50%,其中碘缺乏组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TPOAb阳性率为60.00%(3/5),明显高于甲功正常者10.98%(9/82),P<0.05;碘缺乏者中TPOAb阳性妇女亚临床甲减发生率25.00%,高于TPOAb阴性者的2.47%,P<0.05。结论青岛地区妊娠早期妇女普遍存在碘缺乏,碘缺乏和碘过量均可导致亚临床甲减和低T4血症发病率增加,碘缺乏组中TPOAb阳性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014年36期 v.54;No.91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唐静辉;马瑾;吴波;王萍;崔凯铭;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冠心病组)及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Cys-C,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冠心病组多支血管病变者血清Cys-C及心、肾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而单支血管病变者仅血清Cys-C、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BUN、Scr及LVEDD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5、0.567、0.648,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48,P<0.05);BUN、Scr与LVEF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701、-0.689,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冠脉病变支数、BUN、Scr、LVEF均是血清Cys-C水平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升高,并与心、肾功能降低有关,可一定程度反映心室重构及早期肾损害。
2014年36期 v.54;No.918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邴长建;
目的观察石蜡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石蜡贴敷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所有患者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0 d。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状况及整体疗效,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疼痛积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蜡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着,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
2014年36期 v.54;No.918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宋绍亮;马宏洋;
目的观察雷公藤复方预防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依那西普诱导缓解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72例中重度活动期RA患者,接受依那西普联合甲氨蝶呤诱导缓解12周,脱落12例、剔除3例,57例完成试验;将达缓解标准的43例随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1例,两组继用甲氨蝶呤,观察组加用雷公藤复方、隔日1剂,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缓解后8周复发1例、16周复发3例、24周复发8例,对照组分别为2、7、14例,P<0.05。观察组复发时间中位数20周,对照组为16周,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各项检查基本正常。结论雷公藤复方可有效降低RA患者依那西普诱导缓解后的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
2014年36期 v.54;No.918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