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雪倩;张翼;吴玲剑;陈超;谢尧琪;陈李斌佶;刘彦隆;林虹;庞玲霞;
目的观察缺氧模拟物去铁胺(DFO)对人源肠道Caco-2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0、100、150、200μmol/L的DFO处理Caco-2细胞12 h,同时用200μmol/L的DFO处理Caco-2细胞4、8、12 h,RT-PCR法检测细胞中的FGF21 mRNA。分别用缺氧诱导因子(HIF)抑制剂和ROS抑制剂预处理Caco-2细胞,再用DFO继续处理,RT-PCR法检测细胞中的FGF-21 mRNA。结果随DFO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Caco-2细胞FGF21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均<0.05)。HIF抑制剂预处理后,Caco-2细胞FGF21相对表达量依然降低(P均<0.05);ROS抑制剂预处理后,Caco-2细胞FGF21 mRNA相对表达量未出现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DFO对肠道Caco-2细胞FGF2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该作用与缺氧产生HIF无关,而与ROS有关。
2014年40期 v.54;No.92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莹莹;王东强;李志军;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30只、模型组90只,模型组根据选模后不同时间点(24、48、72 h)随机分为3个亚组各30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应用含有28 000个大鼠基因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检测脓毒症大鼠肝组织在CLP后各个时点的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并筛选出差异基因。结果造模24 h,筛选出差异基因671条,免疫相关基因97条(表达上调48条、下调49条);造模48 h,筛选出差异基因133条,免疫相关基因36条(表达上调13条、下调23条);造模72 h,筛选出差异基因204条,免疫相关基因33条(表达上调18条、下调15条)。3个时间点重复基因共58条,免疫相关基因15条(表达上调4条、下调10条、先上调后下调1条)。结论脓毒症大鼠肝组织中,一系列与细胞防御及免疫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它们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2014年40期 v.54;No.922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建武;邢志伟;李欣;孙志平;孙红梅;贾建雷;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3基因位点2021C/T和CCL4基因位点5725A/C的多态性与肺结核(TB)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TB患者(结核组)和97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两组CCL3-2021C/T和CCL4-5725A/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结核组CCL3-2021C/T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15.4%、82.1%,对照组分别为0、18.6%、81.4%,P均>0.05;结核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10.2%、T等位基因频率为89.8%,对照组分别为9.3%、90.7%,P均>0.05。结核组CCL4-5725A/C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7%、30.8%、61.5%,对照组分别为5.2%、27.8%、67.0%,P均>0.05;结核组A等位基因频率为23.1%、C等位基因频率为76.9%,对照组分别为19.1%、80.9%,P均>0.05。结论 CCL3-2021C/T和CCL4-5725A/C多态性与TB易感性不相关。
2014年40期 v.54;No.922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磊;郑树艳;黄永望;
目的观察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人鼻咽癌CNE1/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CNE1/DDP细胞分别加入10、20μg/mL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和等体积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MTS法检测细胞耐药逆转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P-糖蛋白(P-gp)表达,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多重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蛋白(p-Akt)。结果加入等体积培养液和10、20μg/mL罗格列酮的CNE1/DDP细胞耐药逆转率分别为100.0%、149.3%±11.3%、293.8%±25.5%,其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PPAR-γ、MDR1、MRP、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gp阳性率、p-Akt表达依次降低;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PPAR-γ对CNE1/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性具有逆转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其抑制Akt磷酸化和耐药基因MDR1、MRP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2014年40期 v.54;No.922 10-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范印文;燕建锋;贺宙斌;吴敬敬;孙帅;张璇;帕提曼;杨立洁;
目的观察多药耐药基因1(MDR1)C3435T、细胞色素P450(CYP)3A4*18B对维吾尔族、汉族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维吾尔族、汉族心衰患者各40例,均口服地高辛0.125 mg/(次·d)至少1周。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后,采用PCR-RFLP法检测患者MDR1 C3435T、CYP3A4*18B基因型,日立741-00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结果汉族MDR1 C3435T基因CT、TT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均高于CC型和维吾尔族同基因型,P均<0.05;维吾尔族MDR1 C3435T各基因型及两民族CYP3A4*18B各基因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比较,P均>0.05。结论 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可能会提高汉族心衰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但对维吾尔族患者则无影响;而CYP3A4*18B基因多态性对两民族心衰患者的地高辛血药浓度均没有明显影响。
2014年40期 v.54;No.92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牛宝丰;周卫东;尹晓明;刘长春;郝丽梅;
目的分析短暂后循环缺血(PCI)患者脑白质变性(LA)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连续选取313例短暂PCI患者,根据Wahlund改良LA分级量表(ARWMC)评分对LA严重程度的分级进行分组,记录各临床资料;对各计量资料与ARWMC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对各计数资料与ARWMC评分进行Kendall相关分析;对有统计意义的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各临床资料与LA得分的相关分析筛选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心电图RV5+SV2、颈动脉斑块、CRP、HDL、Hcy、叶酸与短暂PCI患者LA严重程度相关(P均<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发现心电图RV5+SV2、CRP、Hcy、性别与短暂PCI患者LA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性(P均>0.05);而年龄(P=0.000,OR=1.119,95%CI:1.089~1.149)、HDL(P=0.042,OR=0.390,95%CI:0.157~0.967)、叶酸(P=0.006,OR=0.914,95%CI:0.856~0.974)、颈动脉斑块形成(P=0.000,OR=5.023,95%CI:2.672~9.440)与短暂PCI患者LA严重程度独立相关(P均<0.05)。结论年龄、有无颈动脉斑块及HDL、叶酸水平是短暂PCI患者LA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
2014年40期 v.54;No.922 16-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邱石;王起;赵静;罗彬;李继来;杜继臣;
目的分析分水岭脑梗死(WSI)的危险因素及病因。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5月连续收集入住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WSI患者86例(WSI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WSI的脑梗死患者86例(非WSI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WSI组糖尿病、低灌注比例高于非WSI组(P=0.024、0.043),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非WSI组(P=0.016、0.030);WSI组皮层小梗死发生比例、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比例、前/后交通动脉均不开放比例均高于非WSI组(P=0.000、0.016、0.007、0.021);前/后交通动脉均开放比例低于非WSI组(P=0.033)。结论 W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低灌注及低血压,发病原因为脑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和低灌注事件所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微栓塞、Willis环血流代偿。
2014年40期 v.54;No.92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包先国;孙天胜;侯景明;江武;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军区总医院病案室选取2002年3月~2012年10月的病例资料,筛选出来自血管外科、创伤科、普外科合并PD(观察组)及相应科室不伴PD的患者(对照组)各48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跌倒、尿路感染、肺炎)、治疗时间(术前、术后、ICU及住院)和手术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跌倒10例、手术康复26例,对照组分别为2、35例,P均<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P均>0.05。观察组中来自创伤科的患者术后跌倒7例、手术康复5例、术后治疗时间为(18.5±5.7)d、住院时间(17.1±6.9)d,对照组分别为1、12例及(13.1±5.3)、(15.7±5.1)d,P均<0.05;两组同科室其他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 PD可影响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康复出院,尤其是在创伤科。
2014年40期 v.54;No.92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白音;鲁红云;周文英;张桦;李中和;李宓;
目的观察早期IgA肾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IgA肾病肾功能正常者(A组)及22例体检健康者(B组),A组中肾小管间质基本正常27例(A1组)、小管间质明显病变21例(A2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SOD,冰点渗透压计测定尿渗透压,邻苯三酚红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浆白蛋白。结果与B组相比,A组血浆SOD、白蛋白及尿渗透压水平下降(P均<0.05),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0.01);与A1组相比,A2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显示,血浆SOD与白蛋白、尿渗透压呈正相关(r=0.287、0.330,P均<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315,P<0.05)。结论早期IgA肾病患者血浆SOD水平降低,肾小管间质损害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2014年40期 v.54;No.922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涛;刘彬;黄盖;王传金;
目的探讨脑肿瘤患者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46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分分为家庭功能障碍者27例、家庭功能良好组19例,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进行测评。结果家庭功能良好组APGAR评分为(4.49±1.23)分、PTSD-SS评分为(51.17±12.59)分,家庭功能障碍组APGAR评分为(3.91±1.21)分、PTSD-SS评分为(46.43±14.62)分,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脑肿瘤患者APGAR与PTSD-SS评分呈负相关(r=-0.319,P<0.01)。结论家庭关怀度与脑肿瘤患者的心理应激状况有关,家庭关怀度高、功能良好者,应激水平较低。
2014年40期 v.54;No.922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彩萍;徐渊;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联合耳穴压豆及腹部悬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P/CPSS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口服多沙唑嗪的同时给予耳穴压豆和腹部悬灸,对照组仅口服多沙唑嗪。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记录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生活质量评分(QOL),并根据NIH-CPSI减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NIH-CPSI、QOL分别为(16.6±1.8)、(9.7±3.2)分,治疗后分别为(5.1±1.2)、(2.4±1.0)分;对照组治疗前NIH-CPSI、QOL分别为(16.8±2.1)、(9.8±3.5)分,治疗后分别为(11.7±1.4)、(5.1±1.3)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多沙唑嗪联合耳穴压豆及腹部悬灸治疗CP/CPSS安全、有效。
2014年40期 v.54;No.922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梁柱;陶冶;龚蓉;金丽珠;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情况。方法肾移植术后患者198例,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31例)和非AKI组(167例),分析AKI发病原因、发生时间、预后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等。结果非AKI组冷缺血时间(143.5±79.8)min,AKI组为(211.8±155.4)min,P<0.01。AKI发生于肾移植术后1个月22例,原因为排斥13例、感染4例、药物相关2例、混合因素3例;超过肾移植术后1个月发生9例,原因为排斥4例、感染1例、药物相关1例、混合因素3例。AKI治愈、好转者占96.77%,5例(9次)反复发作。术后1个月,非AKI组8.38%(14/167)、AKI组41.94%(13/31)出现肾功能受损,P<0.01;术后1 a,非AKI组5.56%(8/144)、AKI组25.00%(5/20)出现肾功能受损,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AKI发生率较高,但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治愈率高;但对术后1 a的移植肾功能有损害。
2014年40期 v.54;No.92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微;刘剑华;茆海丰;
目的分析引起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并观察其耐药性。方法采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并治疗的61例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的透析引流液,培养后行致病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61例患者中,24例致病菌培养阳性。革兰阳性球菌感染15例,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0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6例,包括大肠埃希菌1例、阴沟肠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产酸克雷伯杆菌1例;真菌感染3例,包括近平滑念珠菌2例、白色念珠菌1例。15株革兰阳性球菌中,耐药性最高的前3种药物分别为青霉素(100%)、头孢唑林(93.3%)、阿莫西林/棒酸(93.3%),均对万古霉素敏感;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耐药性最高的前4种药物分别为氨苄青霉素(83.3%)、头孢他啶(66.7%)、左氧氟沙星(50.0%)、头孢吡肟(50.0%),均对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引起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仍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致病菌对头孢类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较敏感。
2014年40期 v.54;No.922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丁亚琴;邵莜宏;竺春玲;周静;汪睿;吴坚;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足(DF)的危险因素。方法将503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并发DF分为DF组201例和NDF组30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辅助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F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T2DM病程、BMI、HbA1C、TC、TG、HDL-C、sCr、BUN、胱抑素C(Cys C)、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黏度、尿微量白蛋白(MA)比较,P均<0.05;与NDF组比较,DF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均升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病程、HbA1C、DR是T2DM患者DF发病的危险因素,HDL-C、ALB则是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T2DM患者并发DF的危险因素是T2DM病程、HbA1C、DR,保护性因素为HDL-C、ALB。
2014年40期 v.54;No.922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苏冬月;薛磊;庞妩燕;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T2DM患者96例(T2DM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T2DM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1β表达高于对照组,IL-4、IL-10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T2DM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1β降低,IL-4和IL-10升高,P均<0.05。T2DM患者血清TNF-α与IL-4、IL-10(r=-0.823、-0.841,P均<0.05),IL-1β与IL-4、IL-10(r=-0.747、-0.778,P均<0.05)均呈负相关。结论 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紊乱与T2DM发生密切相关,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
2014年40期 v.54;No.92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海良;扈广欣;林爱清;
目的对4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进行菌种鉴定,并观察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来源于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的40株NTM,经Bactec MGIT960系统培养,应用基因芯片分型,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其进行10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 40株NTM中,胞内分枝杆菌20株,龟分枝杆菌9株,堪萨斯分枝杆菌4株,戈登分枝杆菌3株,偶然分枝杆菌2株,浅黄分枝杆菌、土分枝杆菌各1株;其中,同时合并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者3例,分别为龟分支杆菌2例、土分枝杆菌1例。NTM对抗结核药物的总体耐药率100%。其中对10种所测试药物全部耐药9株,以龟分枝杆菌为主(占77.8%);NTM对乙胺丁醇的敏感率为62.5%,高于其他药物(P均<0.05)。结论 40株NTM中胞内分枝杆菌比例最高,其次为龟分枝杆菌、堪萨斯和戈登分枝杆菌;NTM耐药情况严重,对乙胺丁醇敏感性较高。
2014年40期 v.54;No.922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君;杨茜;李媛媛;李红星;李妍;候绍毅;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富含半胱氨酸酸性分泌蛋白(SPARC)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新诊断未治疗的60例T2DM患者(T2DM组)及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SPAR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及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T2DM组血清SPARC为(19.26±2.07)μg/L,对照组为(14.75±1.66)μg/L,P<0.01。线性相关分析,SPARC水平与TG、FBG、HbA1C、HOMA-IR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35、0.32、0.41、0.38,P均<0.01),与HOMA-β、H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0.34,P均<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FBG、HOMA-IR均为血清SPARC的决定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0.624、0.625、0.709,P均<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SPARC水平升高,且血清SPARC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2014年40期 v.54;No.922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蒨;吴晓童;董萍;
目的观察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与诺和锐。结果两组治疗前FPG、1 h PG、2 h PG、3 h PG、HbA1C、TC、TG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比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2.73±0.27)d、低血糖发生率18.6%(13/70),对照组分别为(3.19±0.31)d、7.1%(5/70),P均<0.05。结论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2014年40期 v.54;No.92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翡;刘雪梅;赵继元;
目的观察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取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23例,均行改良UPPP,术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检测血清VEGF、NO。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BMI、呼吸紊乱指数(AHI)降低,最低和最高SpO2升高,P均<0.05;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白天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晨起收缩压、晨起舒张压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VEGF降低、NO升高,P均<0.05。结论改良UPPP可明显改善通气,降低患者血压,尤其是夜间血压,且血清VEGF明显下降、NO显著上升。
2014年40期 v.54;No.92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匡永才;陈娟;薛丹丹;艾林峰;胡廷旻;余竹君;
目的对比分析脊柱结核的数字X线平片(DR)、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脊柱结核的影像认识水平。方法 16例脊柱结核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均先后行DR、CT和MRI检查。结果 16例中,8例DR显示骨质病变及椎间隙狭窄或消失,CT则更清晰显示了椎体骨质病变,破坏程度及范围均较平片明显,12例CT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椎旁软组织密度影。16例MRI检查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改变,其中9例椎间隙狭窄或者消失;3例平片及CT骨质破坏不明显,MRI示骨质明显信号异常。结论 DR为脊柱结核的基本检查方法,CT较好的显示了结核的破坏范围及细微钙化,MRI显示结核的侵犯范围、软组织异常及椎间盘异常有明显的优势,三者相结合优势互补,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2014年40期 v.54;No.92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琼;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所致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特点。方法对57例CRAB所致老年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27例,合并脑血管疾病31例、糖尿病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肺癌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6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36例,大静脉置管45例,置入尿管42例、胃管49例;发病前14 d内,使用头孢类35例、碳青霉烯类37例、喹诺酮类28例、广谱青霉素类24例。药敏结果显示,CRAB对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8.0%、50.0%,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8.0%、89.7%。APACHEⅡ评分与CRAB所致的老年患者HAP死亡有关(P<0.05)。结论 CRAB所致老年HAP多发生在并发其他基础疾病、有创操作、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其预后与APACHEⅡ评分有关。
2014年40期 v.54;No.922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献民;
目的对比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A、B组各39例;A组给予肺保护性通气,B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pH、PaO2均升高,PaCO2、R、HR均降低,P<0.05或<0.01;治疗后A组PaCO2高于B组(P<0.05),B组有创通气时间少于A组(P<0.01);两组1周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P均>0.05。结论两种方法均有效改善氧合能力,缓解呼吸肌疲劳,纠正低氧血症;肺保护性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低潮气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特点,序贯通气能减少有创通气时间。
2014年40期 v.54;No.92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立智;韩淑毅;汪运山;杨书荣;张丽;
目的观察烟酒史对济南市健康男性人群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南市内体检结果正常的男性人群1 219例,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CEA。结果不吸烟及吸烟≤10 a、10~20 a、20~30 a、≥30 a者血清CEA分别为(3.94±2.45)、(3.64±2.08)、(4.39±2.62)、(5.15±4.12)、(5.57±6.62)μg/mL,吸烟20~30 a、≥30 a者与其他人群比较及两者间比较,P均<0.05。不饮酒及饮酒≤10 a、10~20 a、20~30 a、≥30 a者血清CEA分别为(4.10±2.63)、(3.99±2.86)、(3.95±2.67)、(5.33±7.55)μg/mL,饮酒≥30 a者与其他人群比较,P均<0.05。经年龄校正后,吸烟与饮酒仍对CEA水平有影响(P均<0.05)。结论烟酒史可导致健康男性人群血清CEA水平升高。
2014年40期 v.54;No.922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彭立军;羊明智;陈伟;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致脑脊液漏的处理经验。方法选择颈椎前路手术致脑脊液漏患者7例,均为术中发现。3例后纵韧带合并硬膜囊骨化患者在切除骨化块后发现硬膜缺损,术中取肌肉筋膜片缝合;2例撕裂相对较长,术中直接缝合;2例破损较小,未予缝合;均予漏口表面填塞明胶海绵,切口放置引流管,分层严密缝合。术后予局部引流、卧床休息、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5例术中缝合修补缺损者,术后脑脊液漏引流量明显减少;1例未予缝合者,术后出现伤口及椎管内感染,予伤口清创、硬脊膜破裂缝合修补、腰穿引流、鞘内给药及有效抗生素抗感染等治疗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患者均无神经症状加重,均未发现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对于颈椎前路手术致硬脊膜破损者,应尽量术中缝合,可有效防止脑脊液漏和感染的发生。
2014年40期 v.54;No.922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孟祥雪;鲍红光;张晓群;张勇;斯妍娜;谢欣怡;徐亚杰;许常娥;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XA)对脊柱手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A、B组麻醉诱导后切皮前15 min内分别静注负荷量的TXA 20、10 mg/kg,然后静脉泵注维持量的TXA 2、1 mg/(kg·h)至手术结束;C组同时点静注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和术毕取血测定Hb、HCT、PLT、PT和APTT,记录术中总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结果与术前比较,三组术毕Hb、HCT、PLT降低(P均<0.05);A、B组术毕Hb、HCT、PLT高于C组(P均<0.05),A组术毕Hb、HCT、PLT高于B组(P均<0.05)。A、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组(P均<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各组术毕PT、APTT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 TXA可减少脊柱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2014年40期 v.54;No.922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周兴宁;周燚;何万林;熊明敏;
目的比较脑胶质瘤复发与放疗后脑损伤的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特点。方法选择经手术及放疗后发现颅内再次出现异常占位的脑胶质瘤患者38例,均行MRPWI检查,记录相对脑血容量(CBV)、相对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及团注到达时间(BAT),最终各参数结果等于病灶区值/对侧正常脑组织值,分别用rCBV、rCBF、rMTT、rTTP、rBAT表示。MRPWI检查结束后行肿瘤切除手术,并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检查显示,33例为胶质瘤复发,5例为放疗后脑损伤。MRPWI、MR常规检查显示胶质瘤复发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80.0%、40.0%。胶质瘤复发者的rCBV、rCBF、rMTT均高于放疗后脑损伤者,P均<0.05。胶质瘤复发患者的rCBV与rCBF呈正相关(r=0.32,P=0.031)。结论 MRPWI检查是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疗后脑损伤的可靠方法,脑胶质瘤复发者的rCBV、rCBF、rMTT均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者。
2014年40期 v.54;No.92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璐;王国玉;赵翠;李伟;王淼;李彤;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998例老年原发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依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血压组、非杓型血压组、超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比较各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血压组MoCA评分均小于杓型血压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于杓型血压组,P均<0.05;非杓型及超杓型血压组视空间/执行功能、记忆功能减退较杓型血压组更明显(P均<0.0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2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较血压节律正常的杓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视空间/执行功能、记忆功能和注意功能。
2014年40期 v.54;No.92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辛琪;张娜;张传山;杨艳;刘炜;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160例胃癌标本(观察组)及30例正常胃组织(对照组)中的CXCR7。结果观察组CXCR7阳性表达率为78.75%,对照组为6.67%,P<0.01。观察组CXCR7在间质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8%、88.75%,对照组分别为23.33%、33.33%,P均<0.01。观察组中,肿块直径≥5 cm、肠型胃癌、浸润深度达T3+T4层、临床分期Ⅲ~Ⅳ期者CXCR7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XCR7表达升高,并促进肿瘤微环境中间质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的生成,有助于判断病情与预后。
2014年40期 v.54;No.92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侯予龙;郭伟;杨志健;赵建强;
目的对比分析侧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4例胸腔镜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由同一组医师行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腹游离胃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其中,采用俯卧位侧21例(俯卧位组)、俯卧位33例(俯卧位组)。结果两组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P均>0.05;侧俯卧位组、俯卧位组术后分别随访10.2、13.2个月,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侧俯卧位组共有出现术后并发症5例,俯卧位组8例,P>0.05。结论侧俯卧位或俯卧位胸腔镜治疗食管癌手术效果相当,但侧俯卧位较俯卧位在中转开胸时改变体位更方便。
2014年40期 v.54;No.922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金芳;钟红平;
目的观察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各34例,均给予阿司匹林退热治疗,A、B组分别单次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2、1 g/kg,均在8~12 h内输完。记录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栓情况、冠状动脉直径变化、冠状动脉瘤发生情况和临床症状等。结果 A、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8%(21/34)和50.0%(17/34)。A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分别为(4.2±0.8)、(2.6±0.5)mm,P<0.05;B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直径分别为(4.4±0.7)、(3.0±0.7)mm,P<0.05;治疗后B组冠状动脉直径大于A组(P<0.05)。A组出现动脉血栓2例(5.9%),B组未出现血栓异样;两组均未出现巨大冠状动脉瘤。两组总发热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充血与水肿消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次静脉丙种球蛋白能减小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冠状动脉直径,明显改善病情,但剂量增大可能会增大血液黏度,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2014年40期 v.54;No.922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范晓飞;林睿;罗莉丽;周璐;王邦茂;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组)与124例单纯AIH患者(未合并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组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及IgG水平均高于未合并组,P均<0.05;两组其他肝功能指标、IgA、IgM、自身抗体比较,P均>0.05。合并组腹部B超显示脾大33例、腹腔淋巴结肿大28例、胆囊结石17例,未合并组分别为66、24、19例,P均<0.05。合并组治疗后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8例、无缓解4例、复发3例,未合并组分别为63、22、8、3例,P均>0.05。结论 AIH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GGT、DBil及IgG水平升高,易发生脾脏、腹腔淋巴结肿大和胆囊结石。
2014年40期 v.54;No.92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琳;彭诚;高平;
目的观察3种不同黏接剂对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前牙39颗按牙位随机分为3组各13颗,A组采用ParaCore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水门汀套装黏接,B组采用RelyX Unicem自黏接树脂黏固剂A2黏接,C组采用PermaCem通用树脂水门汀黏接;光照固化20 s,室温下保存48 h,电子力学实验机上进行拉力测试,记录最大脱位力值,即其固位力。结果试件拉力测试最大载荷破坏后,3组的破坏形式均为黏接剂与根管牙本质间的破坏;A、B、C固位力分别为(529.00±38.52)、(478.84±28.46)、(457.63±26.56)N,与A组比较,B、C组固位力降低,P均<0.01;B、C组比较,P>0.05。结论 ParaCore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的拉伸黏接强度最高,可在临床纤维桩修复体的黏接过程中作为首选黏接材料。
2014年40期 v.54;No.92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洪飚;古妙宁;段律芳;郑利民;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间隙置管镇痛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拟保守治疗的单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25例,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间隙成功置管后,给予含0.5μg/mL肾上腺素的0.15%罗哌卡因和0.25μg/mL舒芬太尼以0.1 mL/(kg·h)持续滴入;同时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观察VAS和Barthel指数,并记录术中循环状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5例均成功行胸椎旁间隙置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静息和咳嗽咳痰状态下的VAS、Barthel指数均下降(P均<0.05);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间隙置管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2014年40期 v.54;No.92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瑾;郭炜;武继彪;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1979~2013年中医药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文献,筛选、纳入符合标准者,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从相关的171篇文献中,共筛选出8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结果间有异质性(P<0.1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RR为1.29,95%CI为1.09~1.52,P<0.01。安全性评价方面,中医药治疗该病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安全、有效。
2014年40期 v.54;No.922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晓静;陈艾明;靳光明;杨秀霞;陈永兴;李勤;
目的观察视屏显示终端(VDT)暴露对操作者视觉及全身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96例长期接触VDT以眼部干涩感、异物感、视物疲劳为主诉就诊者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临床调查,记录VDT暴露时间,并行眼部及全身症状评分。结果 296例患者VDT日暴露时间为(6.20±2.52)h,VDT日暴露时间<3 h(33例)、3~6 h(127例)、≥6 h(136例)者眼部及全身症状评分分别为(27.4±27.62)、(41.89±11.75)、(50.63±12.82)分,P均<0.05。眼部症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视物模糊(43.2%)、用眼不能持久(42.6%)、眼胀(41.6%)和眼干(39.9%),全身症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颈痛(41.2%)、肩痛(40.9%)和失眠(37.8%)。结论长期VDT暴露对操作者视觉及全身状况均可造成不良影响,并随VDT暴露时间延长而加重。
2014年40期 v.54;No.922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程玲艳;段宣初;崔娟莲;
目的观察青光眼患者眼压脉动振幅(OPA)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CT)检测127例青光眼患者(观察组)、90例正常人(对照组)及30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前后的OPA。结果观察组眼压值为(18.45±4.91)mmHg、OPA为(2.85±1.41)mmHg,对照组分别为(17.79±2.78)mmHg、(2.56±1.18)mmHg,P均>0.05。观察组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OA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患者OPA分别为(3.17±1.76)、(3.09±1.25)、(2.60±1.39)、(2.28±0.53)mmHg。CACG、SOAG患者OPA明显高于NTG患者和对照组,P均<0.05;其余两两比较,P均>0.05。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OPA分别为(2.60±1.19)、(3.36±1.52)、(2.83±2.16)mmHg,中期青光眼患者OPA明显高于早、晚期青光眼患者(P均<0.05)。手术前后OPA分别为(4.09±1.97)、(2.20±1.39)mmHg,P<0.05。Pearson相关显示,OPA与眼压呈正相关(r=0.635,P=0.000)。结论 CACG、SOAG患者OPA升高,OPA对青光眼的分类及疗效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4年40期 v.54;No.922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珩;梁佐迪;刘炜炜;蔡大升;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患者132例,均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均采用0.75%布比卡因2 mL和10%葡萄糖注射液1 mL重比重液。其中,蛛网膜下腔阻滞时加入吗啡200μg行术后镇痛者45例(蛛网膜下腔组),术毕于硬膜外腔推注吗啡2 mg行术后镇痛者48例(硬膜外组),术前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同时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者39例(TAP+PCIA组),镇痛效果不佳时可静脉注射吗啡。结果各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均>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AP+PCIA组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各组术后24 h内首次静脉追加吗啡时间以及静脉追加吗啡的使用量比较,P均<0.05。各组术后2、4、8 h疼痛评分比较,P均>0.05;各组术后12、16、20、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TAP+PCIA镇痛可大幅减少静脉吗啡使用量,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可更加有效控制术后疼痛。
2014年40期 v.54;No.92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丹;王媛;黄威;董云霞;董有静;赵广翊;赵平;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E组和P组各50例,E组缓慢静推舒芬太尼0.1μg/kg、依托咪酯0.1~0.2 mg/kg,P组缓慢静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2 mg/kg。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后1 min(T2)、置入胃镜后1 min(T3),苏醒后1min(T4),记录两组的SBP、DBP、HR、RR。记录两组诱导后眼睑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恢复时呼之睁眼时间,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麻黄碱和阿托品的应用情况。结果两组T2、T3时点SBP、DBP、HR均显著低于T1时点,P组下降更明显,P均<0.05。两组眼睑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黄碱、阿托品使用情况比较,P均>0.05。E组发生注射痛1例、肌颤4例、呛咳3例、体动4例、SpO2<90%1例、恶心呕吐2例,P组分别为19、0、2、3、1、1例;两组注射痛、肌颤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2014年40期 v.54;No.922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风军;
目的分析淄川地区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敏感性。方法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311株、大肠埃希菌214株,采用ESBL表型确证试验分析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敏感性。结果肺炎克雷伯菌311株中,对头孢吡肟敏感304株(97.75%),ESBL阳性的73株中有66株(90.41%)对头孢吡肟敏感,P<0.01。大肠埃希菌214株中,对头孢吡肟敏感120株(56.07%),ESBL阳性的143株中对头孢吡肟敏感58株(40.56%),P<0.01。结论淄川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虽高于ESBL阳性者,但因敏感率都较高,头孢吡肟对抗此类细菌应用前景较好;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虽高于ESBL阳性者,但因敏感率都较低,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
2014年40期 v.54;No.922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