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ET-1及肺组织TNF-α的影响

    杜宁;徐桂萍;刘备;

    目的探讨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及肺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肺I/R组、七氟烷预处理与后处理联合组(SPr+o组),每组各18只。I/R组、Spr+o组采用改良的Epinger方法制备肺I/R模型。S组仅游离大鼠左肺门,但不阻断。Spr+o组阻断左肺门前给予2.1%七氟烷吸入30 min,洗脱10 min;阻断左肺门45 min后,在恢复灌注的同时给予2.1%七氟烷吸入30 min,之后再继续灌注90 min。S组及I/R组不给予七氟烷干预。于再灌注30、60和120 min时各组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其肺组织测湿干重(W/D)比,ELISA法测定血浆ET-1及肺组织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S组相比,Spr+o组与I/R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W/D、TNF-α及血浆ET-1水平均升高(P<0.05)。与I/R组相比,Spr+o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W/D、TNF-α及血浆ET-1水平均下降(P<0.05)。Spr+o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病理损伤与I/R组相比均有所减轻。结论七氟烷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可减轻肺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浆ET-1水平及肺组织TNF-α表达有关。

    2014年42期 v.54;No.924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ix2基因shRNA敲减慢病毒表达载体及其稳定细胞株的构建

    高锦;亢小玉;

    目的筛选并包装Six2基因shRNA敲减的慢病毒,建立稳定表达敲减Six2基因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MES23.5细胞系。方法合成三种(分别命名为p LV-sh Six2-1、p LV-sh Six2-2、p LV-sh Six2-3)含敲减Six2基因干扰序列的双链DNA oligo,并将其连接于含有嘌呤霉素抗性的p LV-H1-EF1a载体质粒,均采用慢病毒包装四质粒系统(pRRE/p VSVG/pREV/p LV)包装并转染腺病毒E1A基因的人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以获取慢病毒p LVsh Six2。收集敲减Six2基因的p LV-sh Six2-1、p LV-sh Six2-2、p LV-sh Six2-3慢病毒质粒及对照质粒上清,感染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MES23.5细胞),分别设为p LV-sh Six2-1组、p LV-sh Six2-2组、p LV-sh Six2-3组及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Six2蛋白表达,鉴定各组Six2干扰序列的敲减效果。嘌呤霉素法筛选稳定敲减Six2的MES23.5细胞株。结果酶切结果表明在262 bp及约9 000 bp处分别有明显条带,测序结果显示所测序列与敲减的Six2干扰序列完全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序列sh Six2-2对应的细胞中Six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sh Six2-1和sh Six2-3蛋白表达降低效果不明显。用嘌呤霉素筛选病毒感染的p LV-sh Six2-2组细胞系成功。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了Six2基因shRNA敲减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了稳定敲减Six2基因的MES23.5细胞株。

    2014年42期 v.54;No.924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冯红蕾;崔林;李泽;韩月婷;张鹏;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的差异,探讨血浆D-D检测在乳腺癌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资料保存完整的乳腺癌患者189例,其中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者129例,接受全身辅助治疗者60例。所有患者经治疗6~8个月后复诊时,完全缓解(CR)53例、部分缓解(PR)47例、疾病稳定(SD)48例、疾病进展(PD)4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6~8个月复诊时,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静脉血血浆D-D水平。比较不同年龄、乳腺癌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手术治疗前后、全身辅助治疗前后及不同临床疗效(CR、PR、SD、PD)患者的血浆D-D水平。结果 TNM分期Ⅲ、Ⅳ期者血浆D-D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肿瘤直径≥5 cm者血浆D-D水平高于肿瘤直径<5 cm者,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浆D-D水平高于未转移者,手术治疗后血浆D-D水平低于治疗前,全身辅助治疗后血浆D-D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5)。临床疗效为CR、PR者治疗后血浆D-D水平低于治疗前,PD者治疗后血浆D-D水平高于治疗前(P均<0.05),SD者治疗前后血浆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D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手术及全身辅助治疗可降低血浆D-D水平。

    2014年42期 v.54;No.92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hMLH1、hMSH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薛思玲;曹保利;

    目的观察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 MLH1、h MSH2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8例EMS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作为病例组,其中Ⅲ期14例、Ⅳ期14例。选择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的26例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h MLH1、h MSH2蛋白的表达。比较两组h MLH1、h MSH2蛋白的阳性率,比较病例组Ⅲ、Ⅳ期患者h MLH1、h MSH2蛋白的阳性率。结果病例组、对照组h MLH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4%(20/28)、30.8%(8/26),病例组h MLH1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对照组h MSH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3.6%(15/28)、57.7%(15/26),两组h MSH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Ⅲ、Ⅳ期患者h MLH1、h MSH2蛋白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MS组织h MLH1蛋白表达增高,h MLH1蛋白表达增高可能与EMS的发病有关。

    2014年42期 v.54;No.92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任更朴;刘义庆;张炳昌;

    目的观察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各10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西洛他唑组、三联组均制备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灌服安慰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连续7 d;假手术组在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制作中以生理盐水代替血栓微粒注入左心室,术后灌服安慰剂。实验期间各组均经腹主动脉取血,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测定凝血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采用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仪在6μmol/L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下测量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采用ELISA法测定环腺苷酸(c AMP)、血栓素A2(TXA2)和Ⅲ型磷酸二酯酶(PDEⅢ)水平;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大鼠仰卧固定消毒、麻醉,采用左颈外静脉、右颈总动脉置入聚乙烯管法检测血栓形成抑制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4个用药组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血栓形成抑制率显著升高,血浆c AMP显著升高、TXA2及PDEⅢ显著降低,尤以三联组为著(P均<0.01)。实验第3~7天假手术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三联组上述凝血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诺他唑均可抑制血栓形成,三者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减少血小板聚集、上调血浆c AMP及下调TXA2及PDEⅢ水平。

    2014年42期 v.54;No.924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1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患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拾莉;张德明;任思坡;韩光宇;谭昆;耿跃春;梁军;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糖尿病患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方法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糖尿病患者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出ADSCs。对ADSCs进行体外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第3、6、8代传代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D45、CD29、CD44、CD105、CD90);通过成脂诱导实验鉴定细胞的分化潜能(油红染色阳性判定为脂肪细胞,证实细胞可向脂肪细胞分化)。结果分离出的ADSCs,能稳定传代;其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D45呈阴性表达,CD29、CD90、CD44、CD105呈阳性表达。成脂诱导后油红染色阳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中成功分离到ADSCs,在体外适宜条件下ADSCs可向脂肪细胞分化,具有分化潜能。

    2014年42期 v.54;No.92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宫颈癌细胞化疗药物耐药的影响

    王娇;闫洪超;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对经紫杉醇处理的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蛋白激酶C、P-糖蛋白(P-gp)表达的变化,探讨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宫颈癌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设立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联合组及对照组。星形孢菌素组加入星形孢菌素0.6μmol/L;紫杉醇组加入紫杉醇0.1μmol/L;联合组先加入星形孢菌素0.6μmol/L,随后加入紫杉醇0.1μmol/L;对照组不加入星形孢菌素及紫杉醇。四组细胞干预后继续培养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C及P-gp蛋白表达。结果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及联合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8.11%±0.70%、49.96%±1.60%及60.31%±1.80%,联合组增殖抑制率高于星形孢菌素组及紫杉醇组(P均<0.05),星形孢菌素组增殖抑制率低于紫杉醇组(P<0.05)。对照组、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及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3%±0.56%、17.73%±0.59%、36.51%±0.34%、56.72%±0.68%,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及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星形孢菌素组、联合组蛋白激酶C及P-gp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蛋白激酶C及P-gp蛋白表达均低于星形孢菌素组、紫杉醇组(P均<0.01)。结论星形孢菌素可抑制经紫杉醇处理后的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改善宫颈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星形孢菌素可能通过减少P-gp蛋白表达改善宫颈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2014年42期 v.54;No.924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文献标志码的标识

    <正>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根据其内容性质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共设置以下五种:A:基础性理论与应用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B:应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扎记(社科)。

    2014年42期 v.54;No.92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正>区别:1资料要求不同:直线相关分析要求两个变量都是正态分布;回归分析要求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而自变量X是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2统计意义不同:直线相关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伴随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回归则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一般将"因"或较

    2014年42期 v.54;No.924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正>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划》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论文题目后加文献

    2014年42期 v.54;No.924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关于摘要与关键词的说明

    <正>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400~500个实词。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需标引关键词2~5个,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 SH)所列

    2014年42期 v.54;No.924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论文中“隔”与“膈”、“瘘”与“漏”的正确使用

    <正>"隔"与"膈"隔《现代汉语词典》释义1对其解释为"遮断;阻隔。如隔河相望、隔着一重山等"。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收缩时胸腔扩大,松弛时胸腔缩小。旧称横膈膜"。

    2014年42期 v.54;No.924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

    <正>1首字是zuo的动宾词组,全用"做"做准备/做广告/做生意/做贡献/做事情/做手术/做检查/做父母/做文章/做实验/做朋友/做斗争/做游戏/做动作/做试验//做报告/做研究/做调查/做处理/做运动/做努力/作调整/做后盾/做表率/做模范/做分析/做实事/做决定/做活动/做解释/做比较/做买卖/做设计/做衣服/

    2014年42期 v.54;No.924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荷载HO-1基因的脑靶向纳米粒对缺血性脑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赵子明;戚大石;孙颖;张磊;刘永海;刘红芝;

    目的探讨荷载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的乳铁蛋白与聚乙二醇修饰的阳离子壳聚糖(Lf-PEGQMC)纳米粒对缺血性脑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性脑病组、缺血性脑病+HO-1基因组(纯基因组)、缺血性脑病+荷载HO-1基因的Lf-PEG-QMC纳米粒干预组(纳米粒组),每组各6只。缺血性脑病组、纯基因组、纳米粒组采用四动脉阻塞法制备缺血性脑病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而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性脑病组于缺血15 min后松开血管夹进行再灌注;纯基因组缺血15 min后再灌注时由尾静脉注射HO-1基因质粒20μg/kg;纳米粒组缺血15 min后再灌注时由尾静脉注射荷载HO-1基因的Lf-PEGQMC纳米粒(按基因剂量为20μg/kg给药);假手术组不行再灌注操作。再灌注后第5天将各组大鼠麻醉后取脑组织制作切片,采用HE染色法在倒置显微镜下(×400)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量,计算神经元存活率。结果假手术组、缺血性脑病组、纯基因组、纳米粒组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100%、11.0%、16.6%、57.6%,缺血性脑病组、纯基因组与纳米粒组神经元存活率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纳米粒组神经元存活率高于缺血性脑病组及纯基因组(P<0.05),纯基因组与缺血性脑病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f-PEG-QMC纳米粒能有效携带HO-1基因跨越BBB并在脑组织中表达,有助于HO-1发挥对缺血性脑病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2014年42期 v.54;No.92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构建

    高歌;牛朝诗;张俊;董永飞;李冬雪;费小瑞;丁宛海;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并观察其作用。方法用带有增强型GFP(EGFP)基因的p EGFP-C1质粒转染C6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EGFP的C6细胞克隆EGFPC1-C6细胞。采用立体定向法,将浓度为1×106/L的EGFP-C1-C6细胞悬液10μL注入16只SD大鼠的颅内,建立EGFP标记的大鼠C6胶质瘤模型。观察大鼠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反应及存活时间。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天对大鼠行头颅MRI检查,计算肿瘤体积。常规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胶质瘤的浸润及侵袭情况。结果成功培养了具有EGFP标记的EGFP-C1-C6细胞,MRI及病理学检查发现所有大鼠颅内均有肿瘤生长,肿瘤体积为(244.60±36.06)mm3,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易于发现经EGFP标记的肿瘤组织,肿瘤区域清晰可见,并较易发现单个肿瘤细胞的远处浸润生长。结论采用EGFP-C1-C6细胞成功构建了大鼠C6胶质瘤模型,该模型有助于显示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微小侵袭灶。

    2014年42期 v.54;No.924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ET-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孙燕妮;宋娟;陈洁;王丽敏;承解静;刘军;

    目的探讨ET-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成纤维细胞株,分为ET-1干预组、TGF-β1干预组、对照组,ET-1干预组加入含ET-1 10 ng/m L的肺成纤维细胞专用培养基(FM培养基)1 m L,TGF-β1干预组加入含TGF-β110 ng/m L的FM培养基1 m L,对照组加入1 m L FM培养基。各组设8 h及1、2、3、4、5 d六个时间点,ELISA法观察各组各时间点细胞上清中CTGF表达水平,用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增殖数。结果各时间点ET-1干预组、TGF-β1干预组CT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各组细胞数随着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ET-1干预组、TGF-β1干预组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P均<0.01)。结论 ET-1、TGF-β1能够促进大鼠肺成纤维细胞CTGF的表达及肺成纤维细胞增殖。

    2014年42期 v.54;No.924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Airtraq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全麻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顾娟娟;傅强;米卫东;张宏;

    目的观察应用Airtraq可视喉镜对困难气道患者全麻中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困难气道患者60例,MallampatisⅢ~Ⅳ级,随机分为Airtraq组、Macintosh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慢诱导气管插管,诱导后分别采用Airtraq可视喉镜及Macintosh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比较两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及气管插管后3 min(T4)的HR、SBP、DBP,观察两组声门暴露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irtraq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高于Macintosh组,插管时间短于Macintosh组,T3、T4时HR、SBP、DBP低于Macintosh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acintosh组(P均<0.05)。Airtraq组Ⅰ级气管插管声门暴露的比例高于Macintosh组(P<0.05)。结论 Airtraq可视喉镜具有快速、声门暴露好、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小、插管损伤小的优点,适合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气管插管。

    2014年42期 v.54;No.924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沐舒坦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保护治疗中的应用

    李昶;傅强;

    目的探讨沐舒坦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胸外科手术后给予常规机械通气辅助支持,静脉应用二代头孢菌素,给予充分镇静镇痛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沐舒坦90 mg静脉注射,沐舒坦30 mg雾化吸入,共7 d。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3、7天IL-10、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前及术后第3、7天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59.5±5.8)、(82.4±7.4)、(141.3±4.2)ng/L,治疗组分别为(65.5±6.7)、(85.9±5.8)、(165.3±6.3)ng/L,两组术后第3、7天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3、7天治疗组Pa O2均升高,Pa CO2均降低(P<0.05)。治疗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及ARD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沐舒坦可减轻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4年42期 v.54;No.92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Numb蛋白与宫颈病变类型及高危型HPV负荷量的关系

    田建新;刘慧源;商宇红;

    目的探讨细胞命运决定子(Numb)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类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负荷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病变组织石蜡切片63例份,其中慢性宫颈炎13例份、CINⅠ~Ⅱ13例份、CINⅢ16例份、宫颈癌23例份,采用HC-2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hr-HPV负荷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病变宫颈组织中Numb蛋白的表达情况。按照hr-HPV负荷量为<2.00、2.00~3.00、>3.00 lg RLU/CO水平将全部宫颈病变组织分为三个水平,分析hr-HPV负荷量为<2.00、2.00~3.00、>3.00 lg RLU/CO的宫颈病变组织中Numb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Numb蛋白表达与hr-HPV负荷量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宫颈炎、CINⅠ~Ⅱ、CINⅢ及宫颈鳞癌组织中Numb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69%(1/13)、9.09%(1/11)、51.25%(5/16)及47.83%(11/23),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组织中Numb蛋白的阳性率低于CINⅢ及宫颈鳞癌组织(P<0.05)。hr-HPV负荷量为<2.00、2.00~3.00、>3.00 lg RLU/CO的宫颈病变组织中Numb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9%(4/22)、44%(6/25)、50%(8/16),宫颈病变组织中Numb蛋白表达与hr-HPV病毒负荷量呈正相关(r=0.345,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Numb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宫颈病变组织中的hr-HPV感染负荷量与Num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2014年42期 v.54;No.92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亚临床甲减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甲状腺激素、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

    卢海龙;郝敬波;时宏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7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SCH患者37例作为脑梗死合并SCH组,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BDNF、促甲状腺素(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血脂(包括TC、TG、LDL-C、HDL-C)水平,分析BDNF水平与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SCH组、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分别为(2.11±0.56)、(1.02±0.23)、(3.27±0.42)μg/L,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P<0.01)。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s-TSH水平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SCH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均<0.01)。BDNF与TG、LDL-C、s-TSH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7、-0.582、-0.398,P均<0.01)。结论合并SCH可使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s-TSH水平升高,可导致TC、TG、LDL水平升高,可能是减缓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

    2014年42期 v.54;No.92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效果观察

    刘英芹;李继福;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合并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改善心功能及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2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5 mg,睡前顿服,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阵发性房颤复发率、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发生率、血脂(TG、CHO、LDL)水平,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期E峰与A峰比值(E/A),比较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74.5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阵发性房颤的复发率分别为9.4%、19.8%,治疗组阵发性房颤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5.7%、10.4%,治疗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d、LVFS、LVEF及E/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TG、CHO、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6 min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疗效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阵发性房颤复发率及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降低血脂水平。

    2014年42期 v.54;No.924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脑胶质瘤组织中Kiss-1与FAK的表达及意义

    贾军;张守丹;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Kiss-1)及黏着斑激酶(FAK)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脑胶质瘤发病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标本132例份,采用免疫组化三步法检测其Kiss-1及FAK蛋白表达,计算病理级别为低级别(Ⅰ~Ⅱ级)、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Kiss-1与FA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Kiss-1与FAK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比较Kiss-1与FAK蛋白阳性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分析Kiss-1、FAK蛋白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25.93%,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Kiss-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级别组织(P<0.05)。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FA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26%、81.48%,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FAK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级别组织(P<0.05)。Kiss-1与FAK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Kiss-1阳性+FAK阴性、Kiss-1阴性+FAK阴性、Kiss-1阳性+FAK阳性、Kiss-1阴性+FAK阳性患者脑胶质瘤3年复发率分别为26.67%、54.55%、52.17%、85.29%,Kiss-1阴性+FAK阳性患者复发率高于其他三种组合,Kiss-1阴性者+FAK阴性者、Kiss-1阳性+FAK阳性者高于Kiss-1阳性+FAK阴性者(P均<0.05)。Kiss-1、FAK是脑胶质瘤患者DFS、OS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Kiss-1表达降低、FAK表达增高,Kiss-1与FAK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呈负相关关系,Kiss-1表达减弱、FAK表达增强与脑胶质瘤复发及预后不良有关。

    2014年42期 v.54;No.924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朱广平;孙家忠;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肥胖的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口服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及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MI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EDD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 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治疗组Hb 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BMI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肥胖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轻体质量。

    2014年42期 v.54;No.92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细菌性阴道炎与牙周炎及生殖卫生因素相关性分析

    王瑞平;孟卫东;张立巧;高妍;

    目的探讨牙周炎及生殖卫生因素对细菌性阴道炎的影响,为细菌性阴道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细菌性阴道炎患者200例,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婚否、牙周炎及生育史、流产史、性伴侣人数、避孕措施、泌尿系统感染史、阴道清洁方式(包括淋浴或盆浴)、阴道清洁次数、分娩次数、性卫生习惯(指房事前后是否清洁)等生殖卫生相关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细菌性阴道炎的影响因素。结果牙周炎(OR=3.679,95%CI=1.797~7.532)、泌尿系统感染史(OR=2.942,95%CI=1.401~6.178)、流产史(OR=1.782,95%CI=1.194~2.660)、避孕措施(OR=2.013,95%CI=1.095~3.701)、性卫生习惯(OR=1.682,95%CI=1.219~2.321)、阴道清洁次数(OR=1.412,95%CI=1.101~1.811)是细菌性阴道炎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牙周炎及泌尿系统感染史、流产史、无避孕措施、性卫生习惯不良、阴道清洁次数少等生殖卫生因素是细菌性阴道炎的危险因素。

    2014年42期 v.54;No.924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血清CEA、CA19-9和IL-8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春燕;俞林;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白介素-8(IL-8)联合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大肠癌患者70例作为大肠癌组,选择在我院行纤维结肠镜筛查的正常人55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 m 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EA、CA19-9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IL-8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EA、CA19-9及IL-8水平,计算3种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大肠癌组患者血清CEA、CA19-9及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独检测时,IL-8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于CEA及CA19-9。CEA+CA19-9+IL-8三项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特异性最高,分别为94.89%和98.3%。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及IL-8水平增高,CEA、CA19-9及IL-8联合检测应用于大肠癌的诊断效果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2014年42期 v.54;No.92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沈爱云;姜袓祥;朱红平;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邪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邪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81.58%,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4.21%,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WBC、N%及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邪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改善各项中医证候、减轻炎症反应。

    2014年42期 v.54;No.92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段友良;徐良;卢军峰;

    目的探讨经小隐静脉—腘静脉途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择DVT患者47例,置管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采用经小隐静脉—腘静脉途径置入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5~10万U/次,3次/d。术后每36~48 h经溶栓导管行深静脉顺行造影观察血栓变化,调整溶栓导管位置及尿激酶用量,共应用尿激酶7~12 d。观察术中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情况及置管情况。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2年,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小隐静脉—腘静脉置管均获成功,溶栓导管均通过髂静脉置入,置管成功率100%。治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小隐静脉—腘静脉路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可行,溶栓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2014年42期 v.54;No.924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对脑梗死急性期高危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俊英;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对脑梗死急性期高危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急性期高危患者80例,脑梗死发病6 h~7 d,Eeeen卒中评分均>6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口服,第1~7天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共7 d。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d,长期服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7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治疗后1年采用健康调查简表(RAND-36)评估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及活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可改善脑梗死急性期高危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2014年42期 v.54;No.92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彦;郭清奎;杨斌;左顺庆;张逸;杨凯华;吕欣颖;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胸部CT检查示外周型肺占位病变的128例患者行胸部超声检查,在超声引导下使用一次性自动活检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留取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与肺癌切除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组织学诊断正确率,观察穿刺活检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128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中5例因取材少或未取到病变处组织未能明确诊断,123例取材满意,其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组织学诊断正确率为95.1%(117/123),其中良性病变25例、恶性病变92例,肺癌伴感染误诊为肺脓肿6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9%(15/123),包括气胸6例、胸腔积液3例、发热2例和痰中带血4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适用于纤支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的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患者,具有创伤小、确诊率高、安全、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2014年42期 v.54;No.924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羟基红花黄色素A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李杰;王国祥;汤武装;施俊峰;陈峰;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预防并发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用HSYA 1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后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 d。入院时及治疗10 d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入院时及治疗10 d时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HSYA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2014年42期 v.54;No.92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依达拉奉静滴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及S100β水平的影响

    华梅;胡仁琳;李鸣;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补液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患者入院后第1、3、7及14天抽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血清HMGB1水平、S100β水平、NIHSS评分及血清HMGB1与S100β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病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发病后第7、14天治疗组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2、3周,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7、0.871,P均<0.01)。血清HMGB1与S100β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965,P<0.01)。结论依达拉奉静滴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和S100β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轻脑梗死后的继发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2014年42期 v.54;No.924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移植肾术后输尿管狭窄15例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探讨

    邹凡;袁清;李聪然;金海龙;蔡明;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发生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15例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因及诊疗经过。结果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为1.71%(15/876)。其中,因吻合口狭窄10例、精索压迫1例、瘢痕体质3例、人类乳头多瘤空疱病毒(BKV)感染1例。6例行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段切断再吻合术,3例行移植肾输尿管—自体输尿管吻合术,6例行输尿管镜狭窄段内切开术,均治愈。结论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原因与手术技巧、瘢痕体质、BKV感染有关。开放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2014年42期 v.54;No.924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丁丽萍;白苏荣;张桂芳;李雪梅;卓林;丁美;徐春;杨丽丽;张晓晔;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3 200例行甲状腺结节超声筛查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病程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患者1 984例(62.0%)。单因素分析示性别、年龄及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P<0.05)。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性别(OR=0.324,95%CI=0.221~0.698)、年龄(OR=1.117,95%CI=1.021~1.365)及HOMA-IR(OR=1.364,95%CI=1.112~1.569)均与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相关(P均<0.05),女性、高龄及高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女性、高龄及高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4年42期 v.54;No.92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肺癌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在肺癌分型中的意义

    曹洪丽;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肺癌患者100例,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50例(SCLC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0例(NSCLC组),另选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SCLC组及NSCLC组患者均行2周期的化疗,治疗2周期后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NT-pro BNP水平。结果治疗前,SCLC组、NSCLC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CLC组高于NSCLC组(P<0.05)。治疗后,SCLC组血清NT-pro 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NSCLC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SCLC组、NSCLC组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CLC组血清NT-pro BNP水平高于NSCLC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升高,SCLC患者的血清NT-pro BNP水平高于NSCLC患者。肺癌类型与血清NT-pro BNP水平有关。

    2014年42期 v.54;No.924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观察

    袁鹏;王珂;赵民;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小剂量丙泊酚对小儿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于术毕前15 min给予地左辛0.1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于术毕前15 min给予地左辛0.1 mg/kg静脉注射后,于缝皮时给予丙泊酚1 m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PACU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评分、苏醒后镇静满意率、苏醒后躁动评分、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苏醒后15 min、苏醒后30 min镇静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苏醒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分别为2例(4.3%)、8例(17.4%),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小剂量丙泊酚能有效减轻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反应,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2014年42期 v.54;No.92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健脾活血祛毒方治疗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观察

    闫华;孙大娟;王帅;迟莉丽;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祛毒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相关性CAG患者112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给予健脾活血祛毒方口服治疗6个月,对照组给予胃复春、丽珠维三联、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口服,共6个月。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Hp根除率、中医证候积分、胃镜黏膜象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78.6%,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后Hp根除率分别为83.9%、80.4%,两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胃黏膜CAG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8.6%,实验组胃黏膜CAG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结论健脾活血祛毒方治疗Hp相关性CAG疗效较好,能够改善各项症状及胃黏膜病变,能够阻断胃黏膜各种病变的发展。

    2014年42期 v.54;No.92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LISS钢板与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C2型股骨髁间骨折疗效比较

    宫涛;孙占胜;王伯珉;王甫;牟乐明;高平;

    目的观察LISS钢板、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C2型股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C2型股骨髁间骨折患者33例,随机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术(LISS组,15例)、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交锁髓内钉组,18例)治疗,术后3 d拍X线片检查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术后12个月复查X线片检查内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HSS标准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33例全部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无内外翻及前后成角畸形。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X线片显示全部骨性愈合,无感染,无断板、断钉及应力性骨折出现。LISS组优良率为86.7%,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为72.2%,LISS组疗效优于交锁髓内钉组(P<0.05)。结论 C2型股骨髁间骨折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疗效优于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2014年42期 v.54;No.924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治疗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易小龙;于红春;张桂萍;智亮辉;张琦;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549例,男301例、女248例,年龄9~82岁,病因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胃肠道肿瘤、脾破裂、肠破裂、胆囊炎、肝破裂等,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297例及对照组2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开腹手术,对照组术后常规消毒、换药处理手术切口,微波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于术后48 h加用切口部位微波治疗,2次/d,20 min/次,微波治疗时间至切口拆线。对两组患者均随访1个月以上,比较术后35 d时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及Ⅰ、Ⅱ、Ⅲ类手术切口的切口感染率。结果微波治疗组、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70%、9.13%,微波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Ⅱ类切口中,微波治疗组、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48%(4/161)、6.62%(9/136);Ⅲ类切口中,微波治疗组、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6.80%、15.73%,微波治疗组Ⅱ、Ⅲ类切口的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术后应用微波治疗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2014年42期 v.54;No.924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PP、NP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

    邵琤;薛宗锡;游佩涛;洪标辉;

    目的系统评价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P方案)与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sco、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等数据库,收集采用NP、PP方案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PP与NP方案治疗NSCLC患者的有效率、血液系统毒性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其他毒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脉管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4篇。PP方案的有效率高于NP方案(OR=1.87,95%CI:1.12~3.13)。PP与NP方案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方案治疗后脉管炎的发生率低于NP方案(OR=0.22,95%CI:0.09~0.55)。结论 PP方案治疗NSCLC的有效率高于NP方案,且脉管炎的发生率较低。

    2014年42期 v.54;No.92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宫腔镜、腹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比较

    余婷婷;

    目的比较宫腔镜、腹腔镜下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手术效果,为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子宫黏膜下大肌瘤(≥30 mm)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观察组行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瘤体切除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年,采用宫腔镜观察术后宫腔黏连情况,询问术后妊娠情况,超声检查观察子宫肌瘤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黏膜下子宫大肌瘤均完整切除,术中无残留。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发生自然妊娠分别为2例及1例。结论宫腔镜下切除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疗效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较好方法。

    2014年42期 v.54;No.924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疗效的Meta分析

    张志瑞;何等旗;杜洪亮;田金徽;

    目的评价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白塞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维普数据库、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搜索国内外已发表的对白塞病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与西医疗法疗效对比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医治疗白塞病的疗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6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1 0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和中医组均可提高总有效率、降低3个月复发率、降低血沉(ESR),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P均<0.01);中医组在降低治疗后症状积分及降低ESR方面优于中西医结合组(P均<0.01)。结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治愈口腔溃疡等病损及降低ESR、CRP水平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2014年42期 v.54;No.924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药事管理

  • 货款省级统一支付制度在山东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爱杰;李钦伟;周志明;付加雷;于欣;

    目的分析货款省级统一支付制度在山东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10月山东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货款省级统一支付制度后的落实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以描述性方法对基本药物中标及供应保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基本药物在可获得性、可负担性、质量和供应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结论基于货款省级统一支付制度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可显著提高药品生产和配送企业参与供应保障体系的积极性,有效推动省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实施。

    2014年42期 v.54;No.924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病例研究

  • 胃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刘雪平;刘娓娓;赵中松;吴龙奇;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1年入院,经检查诊断为胃幽门管溃疡A1期、慢性胃炎,给予抑酸、护胃、促胃肠动力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无改善。行上腹部强化CT示胃幽门区胃癌并肝脏、腹腔淋巴结多发转移,复查胃镜示胃窦占位、糜烂性胃炎,病理结果示胃窦神经内分泌癌,确诊为胃神经内分泌癌并肝脏、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病程进展迅速,最终死亡。结论胃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预后较差。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2014年42期 v.54;No.924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讲座

  • 抗肝纤维化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叶静;刘清华;王璐璐;

    <正>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可最终导致肝硬化、肝癌。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大于降解,从而使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度沉积。目前认为,早期肝纤维化是一种可逆性病变,有效控制肝脏基础疾病或抗肝纤维化治疗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药物治疗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主要方法,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控制原发病、保护肝细胞、抑制肝星状细

    2014年42期 v.54;No.924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Th1/Th2、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ITP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朝霞;罗雅琴;

    <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因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研究发现,在ITP的细胞免疫机制中,辅助性T细胞(Th)即CD+4T细胞激活后分化为功能不同的辅助性T细胞1型(Th1)细胞、辅助性T细胞2型(Th2)细胞,正常情况下,Th1/Th2在体内是平衡的。近年发现了两类新的CD+4T细胞,一类是辅助性T细胞17(Th17),能特

    2014年42期 v.54;No.924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噻托溴铵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及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董广锋;刘瑞娟;郭兴华;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炎症性疾病,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性,呈进行性进展,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乙酰胆碱在慢阻肺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乙酰胆碱可通过毒蕈碱受体(MAchR)调节气道管径及黏液分泌,抗胆碱药物已被作为治疗慢阻肺的主要药物。高选择性的M3受体或M1、M3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阻肺的主要研究方向。噻托溴铵是

    2014年42期 v.54;No.924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不同采挖期北沙参化学成分变化特点分析

    李逢菊;王芝春;王兴珍;

    <正>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去皮干燥根部,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滋阴药物。山东为北沙参的主要产地,莱阳市为北沙参的地道产区[1]。北沙参一般夏、秋两季采挖,由于时间跨度长,不同的采挖期会对北沙参的质量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采挖期的北沙参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探讨其最佳采挖期。

    2014年42期 v.54;No.924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