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怀霞;庄万传;
目的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初治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女性SLE患者90例,其中初治45例(初治组),已接受治疗45例(治疗组),另择45例月经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双侧股骨颈、大转子、髋部及腰椎的骨密度,分析各部位骨密度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初治组和治疗组的双侧股骨颈、大转子及全髋的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的右侧股骨颈、双侧大转子及全髋的骨密度均低于初治组(P均<0.05)。各组腰椎各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股骨颈、大转子及全髋关节的骨密度均与疾病活动性呈负相关(r分别为-0.694、-0.705、-0.779、-0.813、-0.654、-0.669,P均<0.01),腰椎的骨密度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女性SLE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骨密度改变,腰椎外的其他各处骨密度和疾病活动性呈负相关。
2015年01期 v.55;No.931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魏光绪;彭太华;史传;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结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2~ⅡA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癌根治术中结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术后两组均给予放疗或放化疗,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24、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8%、16%,生存率分别为96%、88%,对照组24、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8%、34%,生存率分别为88%、76%,两组24、36个月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中结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治疗ⅠB2~ⅡA2期宫颈癌疗效可靠,可有效控制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2015年01期 v.55;No.931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思;麦惠洪;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患者尿液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0例BUC患者(BUC组)和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尿液EGFR mRNA的表达,比较不同病理分期BUC患者EGFR 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 BUC组EGFR mRNA阳性表达率为70.0%,对照组无阳性表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UC组中,非肌层浸润性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为60.0%,肌层浸润性患者EGFR阳性表达率为1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GFR mRNA在BUC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可作为预测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期的参考指标。
2015年01期 v.55;No.931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付征;高金贵;张韫辉;吴云霞;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于术前一次性静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术后l、2、3 d缓慢静注乌司他丁5 000 U/kg;对照组于相同时间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认知功能与术前相比,术后3 d MMSE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MMSE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术后3 d MMSE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h、术后3 d对照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术后1 h、术后3 d的S100β蛋白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降低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降低POCD的发生率。
2015年01期 v.55;No.931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鲁远君;贺传沙;文治成;费容;潘乙年;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初发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记录观察组入院第2、10天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糖水平,入院时及住院第10天完善头颅CT检查,并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入院第2、10天测定两组血浆NE及Ach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及入院第10天颅内血肿体积分别为(29.70±4.90)、(22.00±5.05)m L,入院后第2天和第10天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及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第2天、第10天血浆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血浆乙酰胆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血浆NE、Ach水平第2天与第10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NE水平明显升高、Ach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联系。
2015年01期 v.55;No.931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樊燕;王永忠;郑国军;朱珍;蒋莉;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E抗原(HBe Ag)、大蛋白(LHBs)与乙肝病毒DNA(HBV DNA)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9例HBe Ag阳性和116例HBe 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LHBs、HBV D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e Ag阳性组中,LHBs、HBV DNA的检测率分别为89.9%和84.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定量与HBe Ag定量和LHBs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1、0.94,P均<0.05),不同HBV DNA载量组间HBe Ag定量和LHBs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对HBe Ag阴性患者而言,LHBs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HBV的复制情况,可作为HBV DNA的补充,指导临床诊治和用药。
2015年01期 v.55;No.931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胡伟民;陈伟棉;邓磊;何风春;梁景星;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药物、电疗、针灸等传统治疗无效或复发的颈源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1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2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SCV)进行症状功能评分,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的血流参数。结果治疗后三组ESCV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1);经颅多普勒超声显示,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均<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2015年01期 v.55;No.931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石雪梅;刘树业;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铁调素在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131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伴中度、重度贫血27例(A组),伴轻度贫血49例(B组),不伴有贫血55例(C组)。另择4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铁蛋白、铁调素、GDF-15水平及主要的血液指标。结果铁蛋白水平在A组中较其他三组降低(P<0.05或<0.01),B、C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铁调素水平较其他三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A、B、C组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其中A组最高。结论在CRA中,增高的GDF-15水平将抑制铁调素表达,而降低的铁调素会增加铁吸收,这可能是肿瘤患者普遍发生铁超负荷的原因之一。
2015年01期 v.55;No.93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成建;王承恩;张伟;杨莉莉;李学达;王彦华;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选择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37例(共39个动脉瘤),根据动脉瘤部位、数目、形状、与载瘤动脉关系、瘤壁上是否有穿支动脉,选择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双支架、双导管或载瘤动脉闭塞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评估栓塞效果。结果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2例,双支架治疗2例,双微导管技术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载瘤动脉闭塞治疗1例。应用弹簧圈栓塞的36个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示:100%栓塞21个、95%以上栓塞10个,90%以上栓塞4个,80%以上栓塞1个。术中未出现弹簧圈游走事件,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运用支架辅助栓塞、双导管、双支架及载瘤动脉闭塞等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2015年01期 v.55;No.931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勃聿;秦鸣放;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EUS)辅助腹腔镜治疗在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145例,术前均接受胃镜检查,80例接受EUS检查。然后在胃镜和术中EUS引导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术后随访2~20个月。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69.5 min,出血量50~150 m L、平均74.3 m L,8例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排气时间24.5 h,住院时间4~9 d、平均6.7 d。133例为良性单发肿瘤,12例为交界性肿瘤。129例胃间质瘤,16例为平滑肌瘤。病理切缘肿瘤检查均为阴性,瘤体直径(2.9±4.6)cm。术后随访2~2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术前胃镜、超声内镜联合应用能够早期发现病变,初步判定胃间质瘤的性质、危险程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术中腹腔镜、胃镜和EUS的联合可充分发挥微创治疗胃间质瘤的优势,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复发,手术效果良好。
2015年01期 v.55;No.93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清琴;王军民;杨萌;王荦楠;崔艳慧;李小瑞;靳彩玲;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各30例。单纯组采用单纯调强放疗,采用6 MV直线加速器,CT定位,PGTV在95%等剂量线以上,放疗剂量63 Gy,2.1 Gy/次,共6周。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吉奥50 mg口服、2次/d,第1~28天,休息2周后重复,共2周期。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单纯组为80.0%,两组比较P<0.05。联合组与单纯组比较,毒性反应可以耐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替吉奥联合同步调强放疗治疗放疗后复发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较好,毒性反应无明显增加。
2015年01期 v.55;No.931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徐文静;刘德干;翟晨彤;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携带中心静脉导管(PICC)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乳腺癌患者PIC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临床诊治情况。结果患者PICC管总置管时间为14 416 d,中位置管时间为90.5 d,最长210 d。4例在PICC置管后36~120 d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6%。临床表现为置管侧上肢酸软不适、胀痛、水肿等,均经血管彩超确诊。给予尿激酶静脉输入、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肠溶阿司匹林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7~21 d后均治愈。结论乳腺癌患者携带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少数病例可能出现PICC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治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2015年01期 v.55;No.931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马贲;温莹莹;韩磊;杜晓岩;
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朗格汉斯细胞(LC)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O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各27份,检测HPV表达情况,比较HPV阳性和阴性OSCC组织中LC数量。结果OSCC组织中的LC数量为(9.48±10.89)个,正常组织为(11.36±2.75)个,二者比较P<0.05。27例OSCC组织中,HPV阳性9例,HPV阴性18例,二者的LC数量分别为(38.24±6.23)、(2.58±9.23)个,二者比较P<0.05。HPV阳性的OSCC组织中,不同肿瘤分期、不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LC数量比较,P均<0.05。结论 LC与HPV感染的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可以抑制OSCC患者的免疫系统,减少LC数量。
2015年01期 v.55;No.931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严义红;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治疗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其对癌胚抗原(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给予贝伐单抗局部灌注、顺铂局部灌注。比较两组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胸腔积液中CEA和VEGF水平,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78%,对照组为56.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胸腔积液中CEA、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7.28个月,观察组分别为3.38、9.25个月,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贝伐单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能降低胸腔积液中CEA和VEGF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5年01期 v.55;No.93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梦秋;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分别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疗效、插管率,出院后1年内累计再次住院率、累计病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累计再次住院率、累计病死率降低(P均<0.05),对照组首次住院插管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和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
2015年01期 v.55;No.93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陈险峰;刘耀婷;殷杏;胡海清;姜余琴;周庭银;
目的回顾性分析3 340例ICU患者的病原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 340例ICU患者,采集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引流液、穿刺液标本对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标本14 391份,分离病原菌5 893株,阳性率为40.94%。剔除同一患者的同种菌株后病原菌共2 68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 017株,革兰阳性球菌558株,真菌114株。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7.96%、16.64%、15.40%,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分别占28.85%、24.7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7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5株。结论 ICU病原菌以非发酵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明显,多种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出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
2015年01期 v.55;No.93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东方;张爱元;徐楠楠;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SYNTAX积分对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行PCI的CHD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计算PCI术前、术后SYNTAX积分。分别分为低、中、高分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各组生活质量。结果 PCI术前SYNTAX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PCI术后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方面,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在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高分组明显低于低分组、中分组(P均<0.017);在疾病认知程度方面,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结论术后SYNTAX积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年01期 v.55;No.93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石峰;
目的研究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符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R4组、R6组和R8组各30例,在麻醉维持中分别维持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在4.0、6.0和8.0μg/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均为3.0μg/L,观察各组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气腹后即刻(T2)、气腹后30 min(T3)、气腹后1 h(T4)和气腹结束时(T5)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三组意识消失时间、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三组T1~5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均较T0显著降低(P<0.05)。R8组T1~3时BIS、T1~5时心率(HR)、T1~5时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低于R4和R6组(P<0.05)。R6组T3~5时BIS、T1~5时HR、T1~5时MAP均显著低于R4组(P<0.05)。三组各时点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瑞芬太尼8.0μg/L复合异丙酚麻醉较4.0μg/L和6.0μg/L能够显著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BIS,且能维持术中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2015年01期 v.55;No.93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武文艳;王俊怡;徐小静;
目的探讨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SGA)体质量追赶生长的规律及其与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早产SGA 13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80例、足月SGA 23例、足月AGA 177例,记录各组体质量,计算标准差单位(SDS)和SDS的变化值(ΔSD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足月SGA 42 d时体质量的ΔSDS值>0,提示其出生后即出现体质量追赶生长。9个月时体质量与足月AGA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已达到完全追赶生长。2早产AGA生后42 d时体质量SDS值降至最低,其后体质量SDS值出现缓慢上升,3月龄时体质量ΔSDS值>0,提示42 d前存在持续宫外发育迟缓,42 d后出现体质量追赶生长。3早产SGA的体质量追赶生长出现最晚,生后SDS值在3月龄时降至最低,此后开始上升,到6月龄时体质量的ΔSDS值>0,提示其宫外发育迟缓持续至3月龄,3月龄后出现体质量追赶生长,18月时体质量仍与足月AGA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尚未达到体质量完全追赶生长。4早产和SGA的IGF-1 3月龄时均出现显著上升,与其体质量追赶生长趋势相吻合。结论早产儿均存在宫外发育迟缓现象,体质量追赶生长开始的时间依次为足月SGA、早产AGA、早产SGA。1岁时足月SGA和早产儿AGA体质量基本达到完全追赶生长;IGF-1水平变化与追赶生长的趋势一致。
2015年01期 v.55;No.93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卢洪涛;李清;
目的探讨四维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畸形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和STIC技术对675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检查,观察两种方法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及结构异常细节的诊断结果,与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或引产后心脏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99例患者获得合格的心脏容积数据和随访资料,其中心脏异常153例,STIC技术心脏异常检出率为96.08%,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脏异常检出率为93.46%,两者比较P>0.05。153例胎儿心脏异常包含273处心脏结构异常细节,STIC技术细节诊断符合率为96.34%,二维超声心动图细节诊断符合率为72.16%,两者比较P<0.01。结论 STIC技术能显示二维超声心动图难于显示或不能显示的心脏结构,可为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2015年01期 v.55;No.931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国臻;郑波;郭钰英;杨志伟;陶林林;
目的探讨短时受精技术进行体外受精(IVF)时,不同时间去除卵丘细胞对短时受精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助孕的原发不孕且取卵后本周期移植的患者226例,随机分为A组119例和B组107例,A组移植精卵结合4~6 h后去除卵丘细胞发育来的胚胎,B组移植精卵结合4~6 h后保留卵丘细胞发育来的胚胎。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结果 A、B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36.51%和52.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率分别为52.94%和66.3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时受精过程中,在保证患者受精的情况下,将剩余的卵母细胞保留卵丘细胞可以提高胚胎的种植率。
2015年01期 v.55;No.931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董航;
目的观察单侧腰麻用于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90~99岁、ASA分级Ⅱ~Ⅲ级的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成分单侧腰麻组(A组)和常规腰麻组(B组),分别注入轻比重腰麻药溶液和等比重腰麻药溶液。以针刺法评定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术始与术毕的双下肢Bromage评分,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4 h测定血浆皮质醇(CORT)和血糖(BG)浓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各时点健肢Bromage评分均明显低于患肢(P均<0.05),术毕、术后24 h静脉血CORT及BG浓度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均<0.05)。结论单侧腰麻用于超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好,对患者循环功能影响小,应激反应轻,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效果好而安全的麻醉方法。
2015年01期 v.55;No.93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乔金香;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严重程度与血小板降低及子宫动脉异常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妊高征重度患者(重度组)、轻度患者(轻度组)和正常妊娠者(对照组)各80例。比较三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S/D)、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分析血小板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的关系。结果轻度组和重度组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PV、PD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轻度组与重度组S/D、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重度组PLT与子宫动脉S/D呈反比(r=-0.78,P<0.05),轻度组PLT与子宫动脉S/D呈正比(r=0.80,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的血小板降低与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均可以反映妊高征的病情程度,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5年01期 v.55;No.93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连主;刘慧;苏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连续股神经阻滞行膝关节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5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下肢膝关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75例和B组60例,分别采用超声引导加神经刺激器、单纯采用神经刺激器行连续股神经阻滞。记录两组从穿刺针接触皮肤开始到导管置入结束拔出穿刺针的操作时间,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及各时段的PCA泵按压次数,出现刺破血管、头晕耳鸣等并发症例数。结果两组行连续股神经阻滞的操作时间和术后24、48 h的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操作时间短于B组且术后疼痛评分低于B组。仅B组有5例出现穿刺针刺入血管,两组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行膝关节手术后镇痛,在使用神经刺激器的基础上应用超声进行引导,可以使整个麻醉更快速、更有效、更安全。
2015年01期 v.55;No.93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董彬;秦鸣放;邹富胜;郑明伟;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后再发胆道梗阻的危险因素,对影响再发梗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胆道良性梗阻行ERB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RBD后是否复发胆道梗阻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66例患者行ERBD后获得确切随访,其中114例再发胆道梗阻,复发率为3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胆道扩张、胆道内残余结石、胆道积气、行碎石术、服用熊去氧胆酸与ERBD后胆道梗阻再发有关。结论胆道扩张、胆道内残余结石、胆道积气、行碎石术、服用熊去氧胆酸可能是ERBD后再发胆道梗阻的风险因素,在临床中纠正或避免上述因素对预防胆道梗阻再发有重要意义。
2015年01期 v.55;No.931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凯;周晓燕;吕剑;唐春立;
目的评价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处理胸部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5例胸部疾病患者,均在完全VATS下手术,肺大泡切除17例,肺大泡结扎2例,肺尖切除2例,纵隔肿瘤切除5例,纵隔肿瘤活检2例,肺叶切除2例,全肺切除1例,同时行淋巴结清扫2例,肺楔形切除1例,心包开窗1例,胸内血肿清除2例(1例并乳内动脉结扎)。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3例辅助小切口,4例采用单操作孔。术后住院时间5~37(7.4±2.6)d。并发皮下气肿2例,乳糜胸1例,持续漏气1例,局限性肺不张1例,均治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随访2~39个月,死亡2例(均死于纵隔恶性肿瘤),对侧发生气胸1例(行闭式引流治愈),余均正常生活。结论完全VATS手术处理胸部疾病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只要病例选择得当,完全VATS是一种较好的术式选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5年01期 v.55;No.931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徐浩;蒋元斌;刘耀辉;黄兴锐;
目的比较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70例,其中经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37例(传统组),改良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入路治疗33例(改良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改良组术后高于传统组术后(P<0.05)。传统组术后Bohler角为(34.02±5.49)°,Gissane角为(115.88±11.01)°;改良组术后Bohler角为(28.56±10.27)°,Gissane角为(119.00±8.8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比,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更好。
2015年01期 v.55;No.931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劳兟贤;胡建华;
目的观察半腱肌肌腱分半等张编织重建膝内侧副韧带的疗效。方法选取单纯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46例,其中行健侧下肢半腱肌肌腱等张编织重建16例(观察组),传统内侧副韧带修复术3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张力下缝合或止点锚钉单纯固定的手术方法,两组术后均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6、9个月比较两组膝关节间隙、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结果随访9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间隙、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分别为(2.5±1.5)mm、(132±2.0)°、(95±2.7)分;对照组分别是(3.1±0.8)mm、(130±1.2)°、(92±1.0)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膝关节间隙缩小、膝关节活动度增加、Lysholm评分增高(P均<0.05)。结论半腱肌肌腱分半等张编织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手术较传统手术在缩小膝关节间隙促进关节稳定、增加活动度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
2015年01期 v.55;No.93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景东;刘小涛;谢易;张江;龚泰芳;卢云;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双股重建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3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陈旧性Ⅱ~Ⅲ度损伤患者,采用自体半腱肌双股重建膝内侧副韧带,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23例均获得10个月以上的随访,患者均无膝关节内侧不稳的临床症状,23膝外翻应力试验1例弱阳性,术后外翻应力位X线片均<3 mm,优良率达91.30%,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3.6±3.4)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1.1±2.5)分(P<0.05)。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双股重建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接近解剖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可获得良好的恢复。
2015年01期 v.55;No.931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方征宇;张勇;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给予ESW联合矫形鞋垫治疗、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患者1周内最长可持续行走时间。结果患者治疗后4、8周,两组VAS评分和最长可持续行走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均<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联合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
2015年01期 v.55;No.931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伦智法;赵猛;马超;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减轻患者术后咽部不适感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对照组术中不缝合椎前筋膜。比较两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咽部不适感发生率为19.4%,持续时间(5.67±2.94)d;对照组分别为51.6%、(10.75±3.19)d。两组比较,观察组咽部不适感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更短(P均<0.01)。结论椎前筋膜缝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颈椎前路术后咽部不适感。
2015年01期 v.55;No.931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易小龙;张琦;于红春;智亮辉;
目的观察术中碘伏冲洗联合术后微波治疗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17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按关腹后切口冲洗方法不同分为碘伏+微波组73例、生理盐水组75例及替硝唑组69例,生理盐水组及替硝唑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碘伏组术后在常规治疗48 h后辅以切口部位微波治疗。三组均随访1个月以上,观察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结果碘伏+微波组切口甲、乙、丙级愈合等级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替硝唑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生理盐水组与替硝唑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腹后碘伏冲洗联合术后微波治疗可以改善急性阑尾炎切口愈合等级,降低切口感染率。
2015年01期 v.55;No.931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