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晓冬;张永国;陈江;王金玲;郭晓钟;任丽楠;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herg mRNA、HERG蛋白表达及HERG电流强度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培养胃癌细胞(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AGS、MKN45)及永生化胃上皮细胞(GES),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采用RT-PCR法检测herg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ERG蛋白表达,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SGC7901及GES的HERG电流强度。结果 herg mRNA及其蛋白在4种胃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AGS中HERG蛋白表达量低于其他三种细胞系(P均<0.05);GES中无herg 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SGC7901中检测到HERG电流,GES中未记录到HERG电流。结论 herg mRNA及其蛋白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AGS、MKN45表达增高,SGC7901中存在HERG电流。HERG蛋白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并与胃癌恶性程度有关。
2015年02期 v.55;No.93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瑗;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炎症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B7-H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用于实验。1苦参碱浓度对B7-H1的影响:设对照组、模型组及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仅加含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模型组及苦参碱低、中、高浓度组加入终浓度为100 g/L的IFN-γ,苦参素低、中、高浓度组再分别加入0.5、0.8、1.0 g/L的苦参碱;培养24 h,采用RT-PCR法检测HK-2细胞中的B7-H1 mRNA,流式细胞术检测B7-H1蛋白。2苦参碱干预时间对B7-H1的影响:设对照组、模型组及苦参碱不同培养时间组(12、16、24 h),对照组仅加含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模型组加终浓度为100 g/L的IFN-γ培养24h,苦参碱12 h、16 h、24 h组加入终浓度为100 g/L的IFN-γ和0.8 g/L的苦参碱,分别培养12、16、24 h,采用RTPCR法检测HK-2细胞中的B7-H1 mRNA。结果模型组B7-H1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苦参碱低、中、高浓度组低于模型组(P均﹤0.05);苦参碱12 h、16 h、24 h组B7-H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5)。苦参碱抑制HK-2细胞B7-H1 mRNA表达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对B7-H1蛋白的抑制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 IFN-γ诱导的炎症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B7-H1 mRNA、蛋白表达增高,苦参碱可下调B7-H1 mRNA、蛋白表达。
2015年02期 v.55;No.93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闫泽晨;代醒;杨锦建;张俊杰;郭飞;余捷凯;郑树;王家祥;
目的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选双侧肾母细胞瘤(BWT)的差异性表达蛋白。方法选取BWT患儿血清标本10例(BWT组),另选单侧肾母细胞瘤(UWT)患儿血清标本(UWT组)及健康儿童血清标本(对照组)各20例,采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结果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差异性峰10个(P<0.01)。对比各组差异性表达蛋白峰值数据,筛选出质子数/电荷数(m/z)为5 648 Da的差异性表达蛋白1个,其在BWT组、UWT组及对照组中表达强度分别为3 889.36±1 796.83、2 886.81±1 404.65、432.21±730.42,三组相比,P均<0.01。结论采用SELDI-TOF-MS技术成功筛选出一种BWT差异性表达蛋白,其有望成为BWT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新的标志物。
2015年02期 v.55;No.932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飞平;卢强;刘军;胡英;于小平;
目的探讨模型(IVIM)扩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鼻咽癌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鼻咽癌初治患者行IVIM-DWI检查,并进行TNM分期,分析IVIM-DWI各参数(ADCstandard、ADCslow、ADCfast、Ffast)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T分期与ADCslow呈负相关(r=-0.356,P<0.05),与ADCfast呈正相关(r=0.388,P<0.05);N、M分期与ADCstandard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3、0.349,P均<0.05)。结论 IVIM-DWI参数与鼻咽癌TNM分期存在相关性,可能对鼻咽癌分期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5年02期 v.55;No.93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梅丽;陈培红;金华;谢心苗;高婷;杨莉丽;于雪梅;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及其临床代谢参数的关系。方法 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DN 8例(DN组),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者46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身高、体质量、BMI、血压、骨骼肌量、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指标及血清鸢尾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鸢尾素水平与代谢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DN组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鸢尾素水平与Hb A1C(r=0.269,P<0.05)、GFR(r=0.327,P<0.05)、收缩压(β=0.485,P<0.05)、TC(β=1.737,P<0.05)呈正相关关系,与LDL-C呈负相关关系(β=-1.370,P<0.05)。结论 DN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其可能参与了DN糖脂代谢紊乱、肾功能损伤的发生。
2015年02期 v.55;No.93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魏兵;尚云晓;张超;刘亚丽;马明;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肽受体(NK-1R)在幼年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幼年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哮喘组及对照组各32只。哮喘组大鼠采用卵蛋白(OVA)激发法制作哮喘模型,对照组以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将各组32只均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处理2、4、6、8周后采集标本。采用HE染色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总管壁面积(WAt)及平滑肌面积(WAm),并用Pbm将测量值标化;样本碱水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支气管组织中的NK-1R,Realtime PCR检测NK-1R mRNA。结果 HE染色光镜下观察,哮喘组各亚组支气管病理变化明显,以哮喘8周组最为明显。哮喘组各亚组Wam/Pbm、肺组织羟脯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哮喘4、6、8周组Wat/Pbm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Wat/Pbm、Wam/Pbm、羟脯氨酸水平哮喘8周组>哮喘6周组>哮喘4周组>哮喘2周组(P均<0.05)。哮喘组各亚组大鼠支气管中NK-1R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哮喘8周组>哮喘6周组>哮喘4周组>哮喘2周组(P均<0.05)。结论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各所段支气管组织中NK-1R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高。NK-1R可能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5年02期 v.55;No.93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任红英;赵钦军;王彤;程雪莲;程涛;
目的观察不同缺氧条件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成分组成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15只脱颈处死,取双侧股骨,分离BMSC接种于T25培养瓶中。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1组、缺氧2组、氯化钴组。各组细胞分别以低密度(5×102/cm2)、中密度(1×104/cm2)、高密度(1.5×106/cm2)接种于培养基。对照组置于常氧条件(37℃、5%CO2、21%O2)培养,缺氧1组于2.5%~4%O2、5%CO2、91%~92.8%N2条件下培养,缺氧2组置于7%~8%O2、5%CO2、87%~88%N2条件下培养。氯化钴组在培养基中加入氯化钴100μΜ/L。各组细胞培养7 d后观察结果。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BMSC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表达,RT-PCR法检测OCT4及内皮细胞相关基因(VEGF、FLT-1、FLK-1)表达。结果对照组以梭形成纤维样细胞为主,少有细胞融合现象;缺氧1、2组出现较多个体较大、扁平而宽阔的骰子样细胞;氯化钴组细胞呈圆形,个体较小。缺氧1组BMSC增殖率高于缺氧2组;中密度接种细胞增殖率最高;氯化钴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缺氧1、2组ALP染色阳性细胞多于对照组及氯化钴组,且缺氧1组高于缺氧2组(P均<0.05)。缺氧1、2组OCT4基因表达受到抑制,仅对照组及氯化钴组OCT4基因表达阳性。VEGF在缺氧1、2组表达均为阴性,而在氯化钴组表达阳性;各组FLK-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FLT-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在2.5%~4%O2、1×104/cm2接种密度条件下,小鼠BMSC中一种分化程度较高、宽阔、扁平、ALP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进一步增高。
2015年02期 v.55;No.932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贝绍生;李华山;
目的探讨三维肛肠超声检查在高位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损伤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高位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的患者42例,术后行三维肛肠超声检查,采用Starck评分评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损伤程度,包括肛管直肠环、肛提肌、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采用Wexner评分评估肛门控便失禁情况;行肛门直肠测压,包括肛管静息压、肛门紧缩压下降程度、高压带长度。结合患者术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27例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形态学异常,2例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包括耻骨直肠肌、部分内括约肌、部分外括约肌深部)整体损伤。13例有不同程度肛门控便功能障碍,2例术后1个月出现不完全性肛门失禁,6个月后症状消失。Starck评分为0.9~1.8(1.3±0.4)分。Wexner评分为0分者29例,1~5分者7例,6~10分者4例,11~15分者2例。肛门直肠测压示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三维肛肠超声检查有助于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方法安全有效,可信度较高。
2015年02期 v.55;No.93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丽娜;张彩侠;高晶;张骋;赵斌;
目的探讨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系统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其对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行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量表)D、E能区评分评价下肢站立、行走及跑跳能力,采用ADL量表评价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治疗12周,两组GMFM-88量表D、E能区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站立与步行功能,提高其ADL。
2015年02期 v.55;No.932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严华杰;盛军;董蔚;何东平;黄秋兰;邵洁;
目的分析2012~2013年上海嘉定南翔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三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同期收治的3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上呼吸道感染206例,下呼吸道感染172例)的血清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副流感病毒(PIV)1~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腺病毒(ADV)抗体,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种者三种病毒的检出率,分析病毒季节分布特点。结果三种呼吸道病毒抗体总检出率为12.2%(46/378),其中RSV、PIV-1、ADV抗体检出率分别为7.7%、2.9%、2.4%;3例合并两种病毒抗体阳性(RSV+PIV-1 2例,ADV+PIV-1 1例);PIV-2、3、4均未检出。RSV抗体在3岁以内患儿中检出率较高(11.9%)。下呼吸道感染者三种病毒抗体总检出率(18.0%)及RSV抗体检出率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者,P均<0.05。秋、冬季节发病者RSV抗体检出率高于春、夏季节发病者(P均<0.05);ADV、PIV-1季节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三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中以RSV检出率最高,其中RSV在<3岁患儿中检出率较高;下呼吸道感染者病毒检出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者;本地区PIV病毒属中以PIV-1流行为主。
2015年02期 v.55;No.932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霞;王玉涛;陈晓;马玉琴;
目的观察并比较山东省不同水碘地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摄碘功能。方法山东省内陆地区甲亢患者2 502例,所有患者病史均在半年以上并行药物治疗。依据患者居住地水碘水平分为低水碘组887例、正常水碘组545例和高水碘组1 07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SH、FT3、FT4水平,行摄碘功能检查,测算口服131I后3、6、24 h甲状腺摄碘率。结果高水碘组FT4水平高于其他两组,TSH水平低于低水碘组,FT3水平高于低水碘组(P均<0.05)。高水碘组口服131I后3、6、24 h甲状腺摄碘率均低于低水碘组及正常水碘组(P均<0.05)。低水碘组血清TSH、FT3、FT4水平及甲状腺摄碘率与正常水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水碘地区甲亢患者血清FT4水平高于非高水碘地区,甲状腺摄碘功能低于非高水碘地区。
2015年02期 v.55;No.932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杜薇;潘昭勋;张洪鑫;孙超;崔岩;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军事训练伤致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 36例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患者均行肩关节镜下冈上肌肌钙化灶清除术治疗,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及1年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CMS)评价手术疗效,记录患者恢复训练时间。结果术后1、3、6个月及1年VAS均低于术前,CMS高于术前(P均<0.05)。30例单纯行钙化灶清除术者于术后(27.5±2.1)d恢复正常训练,6例加行肩袖修补术者于术后(42.2±9.7)d恢复正常训练。术后6个月仅1例复查X线片示钙化灶少量残留,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消失。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短期疗效较好。
2015年02期 v.55;No.932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伟民;邓磊;宋文阁;
目的观察侧隐窝、椎间孔注药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100例。A组采用侧隐窝和椎间孔注药(配方:康宁克通A 10 mg,利多卡因60 mg,维生素B121 000μg,加生理盐水至8 m L)联合推拿疗法(腰部按压、斜扳、直腿抬高),B组仅予侧隐窝和椎间孔注药治疗,C组单用推拿疗法。治疗后3~4周计算优良率及治愈率,记录A、B组局部注药次数及药物用量。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记录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4周,A组治愈率、优良率高于B、C组(P均<0.05)。A组注药次数及康宁克通A用量低于B组(P均<0.05)。治疗后6、12个月,A、C组复发率低于B组(P均<0.05)。A、B组注药时均未出现全脊髓麻醉、马尾综合征及肌无力等神经损伤现象。C组治疗后3例出现腰痛加重,经卧床休息2~3 h恢复到治疗前。结论侧隐窝、椎间孔注药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2015年02期 v.55;No.932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建祥;金宝城;王友;孟繁杰;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效果。方法行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于术中松止血带前15 min给予氨甲环酸静滴,对照组静滴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Hb、输血例数、输血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例数及输血量低于对照组,Hb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前后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未发生下肢DVT。结论 TKA术中静滴氨甲环酸能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减少术后输血,且不影响凝血功能,不增加下肢DVT发生率。
2015年02期 v.55;No.93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之萍;杜洁;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血清胆汁酸、ALT、AST水平变化及其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ICP产妇为ICP组,同期分娩的12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总胆汁酸(TBA)、ALT、AST、羊水粪染程度、胎儿宫内窘迫程度、新生儿出生胎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根据血清TBA、ALT、AST水平,ICP组中轻度60例,中度45例,重度35例;ICP组血清TBA、ALT、AST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CP组中度与重度者围生儿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于轻度者及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胎龄及Apgar评分小于轻度者及对照组(P均<0.05);ICP组轻度者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 ICP产妇血清TBA、ALT、AST水平升高,这可能是引起胎儿缺氧、增加新生儿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
2015年02期 v.55;No.932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杨木蕾;唐缨;牛宁宁;李力;蒋吉鹏;
目的探讨改良心肌活动指数(MOD-MPI)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产妇胎儿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妊高症产妇97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GH)32例(GH组),轻度子痫前期30例(MPE组),重度子痫前期35例(SPE组),另选择同期来院分娩的健康产妇82例为对照组。于产前1~3 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各组胎儿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射血时间(ET),以(ICT+IRT)/ET计算MOD-MPI。记录各组围产儿情况,包括新生儿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各组ICT、IRT、IVS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组与其他三组相比,ET明显缩短,MOD-MPI增高(P均<0.05)。MPE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1 min Apgar评分低于GH组及对照组;SPE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和Apgar评分小于余三组,胎儿生长受限、围产儿死亡发生率高于余三组(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胎儿心功能受损,尤以SPE胎儿心功能受损较重;MOD-MPI在妊高症产妇胎儿心功能评价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早期检出胎儿心功能异常。
2015年02期 v.55;No.93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汤文娟;胡晓芬;郁胜胜;张逖;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疗效。方法 16例DIE患者在腹腔镜下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6例患者中,行病灶切除10例,病灶切除加附件区巧克力囊肿剥除5例,病灶切除加直肠前壁修补1例。所有病例术后48~72h恢复肛门排气,术后2 d恢复自主排尿。住院时间6~13 d,期间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出院时均无便秘及排便、排尿时间延长等不适。随访6~30个月,痛经消失或明显减轻12例,性生活满意者11例,有阴道干燥感2例,无性交痛、肛门痛等其他不适,患者大小便功能均正常。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手术治疗DIE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术后膀胱功能、肠道功能及性功能异常的发生。
2015年02期 v.55;No.93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荣玉栋;王茹;王蕾;邵林静;蔡林;王小飞;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联合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监测在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超过70%的高龄(年龄≥8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39处病变)和对照组22例(43处病变)。对照组行冠脉造影,常规行PCI,置入药物涂层支架;观察组在冠脉造影基础上行FFR测定,对FFR≤0.75的病变行PCI治疗并置入药物涂层支架。比较两组置入支架数量、手术时间、造影剂剂量;随访12个月,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每例置入支架(0.9±0.5)个,手术时间为(64.4±16.2)min,造影剂使用剂量为(152.8±31.0)m L;对照组分别为(1.8±0.8)个、(67.7±21.9)min和(198.6±56.3)m L,观察组置入支架数量及造影剂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12个月,两组心绞痛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中联合应用冠脉造影和FFR监测,可减少术中支架置入数量及造影剂使用剂量,且并不增加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2015年02期 v.55;No.932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韩鹏;徐继蕊;王继征;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中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的ACS患者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选择中高危者(>109分)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降糖、降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于发病24 h内给予rh BNP静脉持续泵入,根据血压情况于10 min内给予负荷量1.5μg/kg,后以0.007 5μg/(kg·min)维持静脉泵入持续36 h。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如胸痛、胸闷、气短等的缓解情况,并监测两组治疗前两后收缩压、心率、尿量变化。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室内径缩短率(F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减慢,尿量增加,治疗24 h后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均较前减轻。治疗第4周时,观察组LVEF、FS高于对照组,IVRT短于对照组,IVST、LVEDd、LVPWT、LVMI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LVEF、FS增高(P均<0.05)。结论 rh BNP用于中高危ACS的治疗可减轻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同时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
2015年02期 v.55;No.932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江明宏;罗军;汪明慧;刘红涛;崔英凯;黄雄;张刚;王俊岭;曹雪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致急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诊断、临床特征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行PCI并发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原因、心包填塞早期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4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的原因均为冠状动脉(冠状)穿孔,穿孔的冠脉血管包括前降支2例、右冠状动脉1例,回旋支1例;穿孔原因为导丝穿出血管3例,高压球囊后扩张致血管破裂1例。1例PCI术中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3例术后出现气短、呼吸困难伴全身大汗、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心音低钝,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静推并泵入无效。4例经X线检查、床旁心包B超检查发现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发现心包积血而确诊。均行心包穿刺引流,其中1例予鱼精蛋白+心包穿刺+猪尾导管留置,1例给予带膜支架覆盖冠脉穿孔处+心包穿刺。患者均抢救成功,好转出院。随访半个月~3年,患者均存活,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心包填塞是PCI的严重并发症,患者术中或术后如出现恶心、烦躁、胸闷、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状态应考虑心包填塞,确诊依靠心脏彩超或X线检查,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引流等积极处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015年02期 v.55;No.932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段雯;潘莹;曾宪钦;张志远;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房颤患者68例(房颤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BC、Hb、PLT、RDW、MPV。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以LAD、MPV、RDW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房颤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房颤组MPV、RDW水平及LAD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MPV、RDW、LAD水平为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患者MPV、RDW水平升高,与房颤发病有关,在房颤预测及预后评估方面可能有一定价值。
2015年02期 v.55;No.932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晖;文进军;左凡;汪娟;
目的探讨食管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56例,其中急性食管静脉出血32例;无临床症状者24例,均为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为一二级预防者。56例均行EVL,术后4~6周评价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急性出血32例中止血成功31例(96.87%),72 h内止血失败1例(3.12%),术后72 h~6周4例(12.5%)出血复发;24例无临床症状者未发生静脉破裂出血。术后4~6周50例获得随访,复查胃镜,静脉曲张根除35例(70%),基本消失15例(30%)。56例中,2例术后3 d出血复发,其中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例,重度静脉曲张一级预防者1例,经及时扩容、制酸、降门脉压等药物治疗后好转,后再次行EVL止血。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12例,吞咽困难5例,恶心不适4例,发热5例,未做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无术后食管穿孔、狭窄者。结论 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疗效较好。术中规范操作、加强围术期管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2015年02期 v.55;No.93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叶素素;张新雷;徐伟;
目的观察并比较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各47例。联合组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和阿德福韦酯(10 mg/d),单药组口服恩替卡韦(0.5 mg/d),两组疗程均为48周。分别于治疗12、24、48周时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Child-Pugh分级、计算HBV 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学转换率,观察并记录HBV耐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单药组在治疗48周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均<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24、48周时,联合组与单药组HBV DNA转阴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均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耐药发生,但联合用药效果并不优于单药治疗。
2015年02期 v.55;No.93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1 ] |[阅读次数:0 ] - 耿明;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继发肾损害(HSPN)的应用效果。方法过敏性紫癜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滴维生素C、西咪替丁、口服潘生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治疗7 d后,记录皮疹消退时间,随访6个月,统计HSPN发生率及发病时间、肾损害程度。结果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为(10.2±1.5)d,对照组为(17.1±1.6)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P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发病时间晚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肾损伤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均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1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轻度瘀斑。结论小剂量肝素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有可预防或减少HSPN的发生。
2015年02期 v.55;No.932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谭红香;徐开寿;何璐;麦坚凝;郑韵;李金玲;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肌注联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痉挛性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肌注BTX-A。分别于治疗2周及3、6个月评价疗效,采用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Ashworth评分)评定痉挛程度,采用儿童改良巴氏指数量表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2周及3、6个月两组Ashworth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6个月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BTX-A肌注联合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15年02期 v.55;No.932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司成海;李春志;田珊珊;兰静;
目的探讨采用低管电压及低剂量对比剂行糖尿病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将54例疑有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管电压120 k V、对比剂100 m L)、B组(管电压120 k V、对比剂1 m L/kg)、C组(管电压100 k V、对比剂1 m L/kg)各18例,采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行CTA检查,对比分析三组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三组病例下肢各主要动脉节段均显示良好,主观质量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B组观测动脉CT值低于A、C组(P均<0.05)。噪声C组>B组>A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C组<B组<A组(P均<0.05)。A组对比剂剂量高于B、C组(P均<0.05)。C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吸收剂量(ED)均低于A、B组(P均<0.05)。结论采用低管电压(100 k V)及低剂量对比剂(1 m L/kg)对糖尿病患者行下肢CTA检查,所得图像既可满足诊断的要求,又降低了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2015年02期 v.55;No.93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兆云;文青松;李杰;黎元勤;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针剂0.5 g/d、环磷酰胺针剂0.2 g/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控制17例、显效5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有效率95.83%;对照组控制7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6例,有效率75.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5、10 d SLEDAI积分均下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甲泼尼龙用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浆置换辅助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较好。
2015年02期 v.55;No.932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必强;王凡;黄显龙;王小铭;
目的分析真菌球型鼻窦炎多层螺旋CT的影像特点,进一步提高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真菌型鼻窦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有上颌窦病变,单侧73例,其中31例伴有其他窦腔炎性病变,多为同侧筛窦受累;双侧病变5例。CT检查病变上颌窦腔内可见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多数(66例)可见偏窦腔中央或窦口侧团块状稍高密度影,与窦壁间稍低密度带相隔。团块状稍高密度影内可见多样性钙化(58例),为斑点、小团块、短条、沙砾或片状钙化。窦壁骨质增生硬化(40例)与局限性骨质破坏(26例)常并存。结论真菌球型鼻窦炎特征性CT表现为窦腔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内团块状稍高密度影,与窦壁间稍低密度带相隔,常伴多样性钙化,也可无明显钙化,多层螺旋CT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辅助诊断。
2015年02期 v.55;No.93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天鹏;项和平;李贺;汪亨通;张长乐;
目的探讨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评估小肠外伤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行手术治疗的小肠外伤患者128例,其中行小肠修补术94例、小肠切除吻合术34例。术前血清I-FAB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其中I-FABP≥300 ng/m L 56例(≥300 ng/m L组),I-FABP<300 ng/m L 72例(<300 ng/m L组)。两组术后均行维持水电解质稳定、营养支持、禁食、胃肠减压及应用抗生素等支持治疗。术后第1~7天测定血清I-FABP水平;术后第3天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行胃肠功能评分;记录恢复排便排气时间、术后出现肠梗阻例数、住院时间。结果≥300 ng/m L组合并多发伤及肠系膜损伤、休克指数大于1.0者及行肠切除吻合术例数均高于<300ng/m L组(P均<0.05)。与≥300 ng/m L组相比,<300 ng/m L组血清PCT水平较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提前,肠梗阻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P均<0.05)。两组术后第1~7天血清I-FABP水平均逐渐降低;术后第3天I-FABP水平与胃肠功能评分均呈正相关(r=0.520,P﹤0.05)。结论血清I-FABP水平对小肠外伤手术预后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2015年02期 v.55;No.932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德科;王世英;游浩;肖桂梅;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儿童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儿80例,其中肱骨骨折35例,尺桡骨骨折30例,前臂血管瘤11例,多指畸形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中辅助麻醉使用氯胺酮量、麻醉总有效率及麻醉过程中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术中氯胺酮用量均少于对照组,麻醉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神经阻滞30 min后尺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速度及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儿童上肢手术麻醉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2015年02期 v.55;No.932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培松;刘汉杰;窦辉;尹成栋;彭忠民;
目的比较右胸三切口、左胸二切口入路行食管癌切除并胃食管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效果。方法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患者97例,均行食管癌切除并胃食管颈部吻合手术,其中55例采用右胸三切口入路(三切口组),42例采用左胸二切口入路(二切口组)。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切缘癌残留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日胸腔引流量、胸腔总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存期。结果三切口组肿瘤完整切除54例(98.2%)、切缘阳性0例,二切口组肿瘤完整切除40例(95.5%)、切缘阳性0例,两组相比,P均>0.05。三切口组清扫淋巴结990个,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236个(23.8%);二切口组清扫淋巴结504个,其中阳性63个(12.5%),两组相比,P<0.05。三切口组手术时间较二切口组延长,失血量较二切口组增多(P均<0.05)。三切口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二切口组(P均<0.05)。三切口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4.75个月、5年生存率为45.5%,二切口组分别为30.33个月、21.4%,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右胸三切口入路行食管癌切除并胃食管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淋巴结清扫更方便、彻底,术后5年生存率高;但对于肥胖患者,尤其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者,宜选左胸二切口入路。
2015年02期 v.55;No.93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尚书恒;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行肺癌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术中取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分析HLA-G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HLA-G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肺腺癌组织中HLA-G表达高于鳞癌,N1/N2、Ⅲa/Ⅲb期肺癌组织中HLA-G表达分别高于N0、Ⅰ/Ⅱ期(P均<0.05),不同性别、肿瘤大小的患者肺癌组织中HLA-G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LAG呈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
2015年02期 v.55;No.93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俊伟;白玲;刘振翠;
目的探讨消痤汤联合美满霉素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口服美满霉素50 m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消痤汤(100 m L/剂)1剂/d,2次/d。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随访1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周两组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食欲轻度下降3例,对照组发生胃部轻度不适4例,均未影响继续治疗。两组均未出现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痤汤联合美满霉素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确切,可降低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用美满霉素。
2015年02期 v.55;No.932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淑如;吴楚成;颜宁;黄宇康;冯得财;陈迪;彭伟强;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意义,并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早期乳腺癌患者135例,其中35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即刻置入术(观察组),100例行传统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进行乳房外观评价、生活质量(人际敏感、自我形象紊乱)及心理状况(焦虑、抑郁、恐惧)评价。比较两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人际敏感、自我形象紊乱、焦虑、抑郁、恐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均无假体破裂、渗漏、感染、移位现象。术后随访18个月,两组腋窝下淋巴结转移率、全身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联合假体置入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相当,但前者可获得更好的乳房外观,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5年02期 v.55;No.93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徐静;李志芬;
目的对青岛市城阳街道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分析该地区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分布情况。方法对青岛城阳街道4 438例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升高(甘油三酯≥2.26 mmol/L)、房颤、肥胖、缺乏锻炼、吸烟、脑卒中家族史8项中满足3项及以上;或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脑卒中史2项中满足1项。分析该地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 4 438例中,共筛查出666例脑卒中高危者,其中脑卒中患者60例(1.35%),TIA患者204例(4.6%)。所占比例较高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77.93%)、血脂升高(52.70%)、肥胖(48.80%)和糖尿病(35.00%)。结论青岛市城阳街道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血脂升高、肥胖和糖尿病。
2015年02期 v.55;No.932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