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雪聪;刘福林;李志林;周晓东;申文增;周程;
目的探讨氢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只。取两组大鼠心脏,按逆灌注10 min,常温旷置20 min、再灌注20 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灌注液用K-R液,实验组灌注液用K-R液+氢气饱和生理盐水。监测两组大鼠心脏缺血前期、缺血期、再灌注期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结果对照组缺血期心肌MDA水平高于缺血前期(P<0.05),再灌注期心肌MDA水平低于缺血期(P<0.05),但仍高于缺血前期(P<0.05)。实验组各期心肌MD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缺血期、再灌注期心肌MDA水平较对照组同期下降(P均<0.05)。两组缺血期与缺血前期心肌SO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缺血再灌注期心肌SOD水平低于缺血前期和缺血期(P均<0.05)。实验组缺血期与再灌注期心肌SOD水平较对照组同期升高(P均<0.05)。对照组再灌注期LVEDP高于缺血前期(P<0.05);实验组再灌注期与缺血前期LVEDP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氢气对大鼠离体心脏心肌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心肌组织MDA表达,提高心肌组织SOD水平。
2015年06期 v.55;No.93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穆怀博;盛庆丰;吴伟;吕志葆;
目的间接探讨氢气对氧化损伤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结肠腺癌Caco-2细胞与IEC-6细胞株,分别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PMI1640培养基、模型组采用含抗霉素A的RPMI1640培养基、观察组采用含氢气及抗霉素A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检测各组以下指标:1氧自由基(O-2·、H2O2和·OH)水平;2线粒体膜电位;3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8-羟基鸟嘌呤(8-OH-G);4细胞凋亡率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5促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抗炎症因子(IL-10)、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靶基因(HO-1、SOD、Cat、GPx)表达;6磷酸化Nrf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细胞凋亡率及LDH活性降低,促炎症因子、抗炎症因子、转录因子Nrf2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增强,磷酸化Nrf2蛋白表达增强。结论氢气对氧化损伤的结肠腺癌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rf2/ARE通路有关。根据本研究结果推测氢气对氧化损伤肠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2015年06期 v.55;No.93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帅;梁铁军;王爱武;高桂新;
目的观察猫爪草皂苷(RRTS)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株HCCLM3、MHCC97-H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HCCLM3、MHCC97-H细胞分为两组。RRTS组分别采用50、100、200、400μg/m L浓度的RRTS干预,每浓度5个复孔;5-FU组采用50μg/m L的5-FU干预,作用后72 h采用MTT法测定两组细胞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RRTS组各浓度对HCCLM3、MHCC97-H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RRTS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呈量—效依赖关系(P均<0.05);400μg/m L对两种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细胞株经RRTS处理后,细胞密度降低,细胞相互分离,贴壁脱落,出现片状无细胞生长区,并见细胞碎片,细胞变圆,体积减小,核固缩,核颜色加深,折光性增强,随着RRTS剂量增加,这种变化更加明显。400μg/m L浓度的RRTS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5-FU组相似。结论RRTS对HCCLM3、MHCC97-H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2015年06期 v.55;No.93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谈诚;韩勍;朱纯亮;李喆倩;刘丽莎;
目的探讨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川崎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川崎病患儿21例(川崎病组)、呼吸道感染患者18例(阳性对照组)、正常查体者17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无菌分离各组外周血PBMCs自然培养,采用RT-PCR法和Westen blot法测定细胞中NF-κB p65 mRNA和蛋白,采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MMP-9蛋白。将川崎病组外周血PBMCs体外培养并分为川崎病1、2、3组,川崎病1组继续自然培养,川崎病2组加入终浓度为20 nmol/L的NF-κB激动剂PMA,川崎病3组同时加入PMA(浓度同上)及终浓度为100μmol/L的NF-κB抑制剂PDTC,孵育2 h后收集上清液和细胞,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n blot法测定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MMP-9蛋白水平。结果川崎病组PBMCs中NF-κB p65 mRNA、蛋白及上清液MMP-9表达均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川崎病1、3组PBMCs中NF-κB p65蛋白及上清液中MMP-9表达水平均低于川崎病2组(P均<0.05)。结论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外周血PBMCs中NF-κB和细胞上清液中MMP-9表达增强;二者可能参与了川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5年06期 v.55;No.936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罗劲;陈一强;孔晋亮;黄宏;邬丽红;王可;李冰;董必英;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烟曲霉菌烟曲霉菌耐药性和基因同源性。方法从31例下呼吸道烟曲霉菌感染患者的痰液或肺泡灌洗液中分离烟曲霉菌,采用CLSI M38-A2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其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敏感性;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基因分型技术获得受试菌株的RAPD指纹图并进行同源性聚类分析。结果 31株受试烟曲霉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的耐药率分别为3.2%、12.9%、25.8%、0、0;31株烟曲霉共分为10种基因型(A~J),其中B型10株,为主要流行型别;其余分别为A型5株,E型3株,F型4株,C、H、I型各2株,D、G、J型各1株。结论下呼吸道烟曲霉菌感染患者烟曲霉菌基因型以B型为主,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对烟曲霉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2015年06期 v.55;No.936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俊杰;郑娜芬;叶梓莹;林俊汕;区瑞章;曾宇婷;
目的探讨miR-137基因转染对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M23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正常培养的M23细胞分为转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孔,分别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miR-137 mimic及miR-137 mimics阴性对照。转染18 h后用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能力(穿膜细胞数);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MMP-9水平。结果转染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MMP-2和MMP-9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miR-137基因转染对M23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细胞MMP-2和MMP-9表达。
2015年06期 v.55;No.93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晓莉;江建宁;苏明华;钟少华;李仕华;王保健;卢爱连;莫燕燕;梁鹏;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用于阻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感染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40例CHB孕妇孕前和(或)于孕期采用NAs行抗病毒治疗。其中孕前或妊娠早期开始治疗时间为妊娠早期18例,中期17例,晚期5例;服用拉米夫定(LAM)15例、替比夫定(LDT)23例、替诺福韦(TDF)2例。每日口服1片至分娩。孕妇孕期定期检测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注射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于12月龄内检测血清HBV DNA和HBs Ag。结果 40例孕妇共产婴儿44例,母婴均平安。经抗病毒治疗后,37例(92.5%)孕母产时HBV DNA<106拷贝/m L,30例(75%)孕母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测不出(转阴)。治疗期间未发生NAs不良反应。44例婴儿中39例HBV DNA和HBs Ag为阴性(另5例未检测),阻断率为100%。除1例确诊先心脏病、1例左手六指畸形(2例均有家族史)外,其余均发育正常。结论妊娠早、中、晚期应用NAs阻断HBV母婴传播均有效果,且较为安全。
2015年06期 v.55;No.93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婧;荆洋;吕宗舜;周璐;
目的观察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织中中抑癌基因APC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大肠腺癌、32例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32例无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APC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肠腺癌、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无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和正常组织中AP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56.3%、65.6%和95.0%。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40.6%、28.1%和0。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APC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低于无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Survivin蛋白阳性强度高于无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P均<0.05)。结论与正常大肠组织相比,大肠多发性腺瘤组织中APC蛋白表达下调,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与无大肠癌家族者相比,有大肠癌家族史的大肠多发性腺瘤组织中APC蛋白表达更低,Survivin蛋白表达更高。
2015年06期 v.55;No.936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苏克莉;郭亮;李静;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紫杉醇对人肺腺癌耐紫杉醇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用0、10、20、40、80μmol/L的辛伐他汀处理耐紫杉醇A549细胞(A549/Taxol)24、36、48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率。用含有20μmol/L的辛伐他汀(辛伐他汀组)、10-7mol/L紫杉醇(紫杉醇组)及20μmol/L的辛伐他汀+10-7mol/L紫杉醇(联合组)培养A549/Taxol细胞,24、48 h后用MTT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率,24、36、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结果辛伐他汀能浓度依赖性(10~40μmol/L)地抑制耐紫杉醇A549/Taxol细胞增殖,而且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P均<0.05)。相同时点比较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G1期细胞比例高于辛伐他汀组、紫杉醇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A549/Taxol增殖,辛伐他汀联合紫杉醇对A549/Taxol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
2015年06期 v.55;No.93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生梅;史淑红;李艳芳;李荣霞;李洁;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培养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症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及30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细胞,检测其细胞培养液中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表达;计算VEGF活性指数(VEGF/sflt-1)。结果异位症组在位、异位细胞培养液VEGF、sflt-1水平及VEGF活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位及异位细胞培养液中VEGF、sflt-1水平及VEGF活性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sflt-1表达相对不足;此可能为EMs发生的原因之一。
2015年06期 v.55;No.936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传安;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单核细胞数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86例UA患者(观察组,合并高血压47例、高血脂35例、糖尿病27例)和59例无缺血性心脏病者(对照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病情况与观察组有可比性)外周血血小板、单核细胞数量及单核细胞百分比。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观察组血小板、单核细胞数量、单核细胞百分比与冠脉狭窄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的关系;对观察组不同预后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血压、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单核细胞计数及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均<0.05)。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31,P<0.05),与单核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7,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51例(59.3%),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9例,死亡1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糖、LDL-C、血小板计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与不良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是UA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结论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单核细胞百分比升高与UA冠脉狭窄程度有关,是UA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2015年06期 v.55;No.936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妮娅;刘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2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尿酸(UA)水平分为高尿酸(HUA)组46例和正常尿酸(NUA)组192例,经降糖治疗血糖下降后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75 g葡萄糖粉后测定0、30、60、120 min的血糖、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果HUA组空腹及葡萄糖刺激后各时段胰岛素、C肽水平明显高于NUA组(P<0.05)。UA水平与0、30、60、120 min时的胰岛素呈正相关(P均<0.05),与0、30、60、120 min时的C肽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2015年06期 v.55;No.936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黄凯;孙陟;徐迅;张长乐;
目的评价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高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研究HOTAIR表达与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相关性的英文文献。检索策略遵循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2,采取自由词检索。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I2指数量化异质性程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合并纳入研究的风险比(H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评价HOTAIR高表达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1 080例患者。HOTAIR高表达者死亡率为低表达者的2.25倍(95%CI 2.05~3.17),P<0.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HOTAIR高表达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2015年06期 v.55;No.93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亚;张抒;李瑞;岳宪虎;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用于四肢血管损伤修复后筋膜切开减压创面的效果。方法 28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血管损伤部位为肱动脉9例,股动脉8例,腘动脉11例;主干动脉断裂22例,主干动脉挫伤栓塞6例;血管缺损>2 cm者9例。修复四肢血管损伤后均行筋膜切开减压术,减压创面均行VSD。术后观察引流量、创面闭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期行创面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关闭切口。结果减压创面7~17 d(平均12.6 d)闭合,平均使用VSD1.8次。拆除VSD时创面清洁,无渗出液聚留;19例创面直接缝合、9例经中厚皮片游离植皮愈合,无缺血性肌挛缩和感染出现。结论四肢血管损伤修复后筋膜切开减压创面应用VSD有利于创面的早期闭合且并发症少。
2015年06期 v.55;No.93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敏;王海芳;王艳;张秀敏;
目的比较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检索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Cochrane临床实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时患者病死率、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计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达,连续变量用标准均数差(SMD)及其95%CI表达。结果最终8项RCT共2 18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降低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效果优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组病死率和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疗效优于多巴胺且较为安全。
2015年06期 v.55;No.93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盛小辉;朱宝昌;刘群;
目的探讨甲壳胺医用敷料对烧伤患者头皮刃厚皮片供皮区创面的止血及愈合作用。方法将52例行自体刃厚皮植皮手术的烧伤患者,烧伤面积11%~32%,深度2~3度。头皮供皮区创面面积100~252 cm2。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头皮刃厚皮供皮区创面(用甲壳胺医用敷料覆盖,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均给予相同层数的纱布常规加压包扎。术后48 h更换敷料记录外敷料纱布肉眼可见沾血纱布层数,行创面细菌培养计算阳性率,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术后48 h观察组及对照组头皮供皮区肉眼可见沾血纱布分别为(19.4±2.3)、(24.3±2.8)层,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4.8±0.9)、(5.3±0.6)d,P均<0.05;两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壳胺医用敷料用于头皮刃厚皮片供皮区的止血及抗感染效果好于凡士林纱布。
2015年06期 v.55;No.936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郭昭丽;
目的探讨自拟明黄汤剂口服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CVA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口服明黄汤剂,1剂/d,分两次服用。对照组口服孟鲁斯特片(5 mg/片),5岁以下口服4 mg,5岁以上5 mg,1次/d,睡前服。两组同时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1吸,1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总Ig E、IL-13、IL-8;电话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在7、14、28天均有明显改变;两组临床疗效相当(治疗组有效率97.6%,对照组95.0%),经过6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外周血(Eos)和血清Ig E、IL-8、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口服明黄汤剂能明显改善CVA患儿症状和体征,降低血EOS、Ig E、IL-8、IL-13水平,治疗CVA效果满意。
2015年06期 v.55;No.93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建美;马伟;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取90例老年CAP患者为观察组,按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进行分级,高危、中危、低危患者分别为18、34、38例;肺炎CURB-65评分为1、2、3级者分别为35、39、16例。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按PSI分级,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高危者(1.51±0.26)mg/L、中危者(0.67±0.11)mg/L、低危者(0.35±0.19)mg/L,不同PSI分级间比较P均<0.05;按CURB-65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级者(1.39±0.31)mg/L、2级者(0.71±0.19)mg/L、1级者(0.34±0.16)mg/L,不同CURB-65分组间相比P均<0.05。结论老年CAP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评价老年CAP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2015年06期 v.55;No.93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颜卫红;李英;郭华;任善香;陈彤;李世芳;郑华;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对哮喘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哮喘儿童为观察组,30例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2年。比较两组随访起点(观察组治疗前)及随访终点(观察组治疗满2年)身高、体质量。观察组用药前及用药6、12、24个月时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IGFBP-3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LEP、BGP水平。结果两组随访起点及终点身高、体质量,血清IGF-1、IGFBP-3、LEP、BG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期应用ICS对哮喘儿童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2015年06期 v.55;No.93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卜祥朋;刘新宇;
目的比较经皮、开放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需行下胸椎或腰骶椎(T11~S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者随机分为经皮组40例及开放组54例,分别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及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经皮组置入椎弓根螺钉166枚,准确率83.7%,开放组置入椎弓根螺钉246枚,准确率85.8%。经皮组及开放组安全率分别为98.8%、93.5%。经皮组准确率及安全率均高于开放组(P<0.05)。结论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置钉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前者安全性较高。
2015年06期 v.55;No.936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桂东;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FBG和Hb A1c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为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hs-CRP水平。
2015年06期 v.55;No.936 65-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李立英;李书河;陈永学;李炜;侯俊徳;卫晓娜;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最佳通气方式。方法将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于术中打开膈肌行胃组织游离时改为双肺间断通气,再次行胸腔内操作时恢复单肺通气至关胸,双肺间断通气时间(38±11)min。B组术中进胸腔后行单肺通气至关胸;两组均于关胸时恢复双肺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插管后双肺通气2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70 min(T3)、关胸即刻(T4)、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5)和术后12 h(T6)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 H值、Pa O2、Pa CO2,记录T1~T5时刻气道压。结果两组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血液动力学不良事件和严重低氧血症,A组双肺间断通气时未影响手术操作。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与T1比较,两组T2时p H值、Pa O2均下降(P均<0.05);T3~4时A组p H值、Pa O2高于B组(P均<0.05),T6时两组p H值、Pa O2及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比较,两组T6时p H值、Pa O2及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两组T2~4时气道压增高(P均<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双肺间断通气者术中氧合指标较为理想。
2015年06期 v.55;No.936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秦西平;程风春;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球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85例PHC患者(PHC组)、46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102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GP73及AFP水平,计算GP73、AFP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GP73中位血清浓度PHC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HC组和肝硬化组AFP中位血清浓度无统计学差异。血清GP73诊断PHC的敏感度高于AFP,特异度低于AFP,P均<0.05;二者ROC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GP73和AFP联合检测诊断PHC敏感度高于、特异度低于GP73和AFP单项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与GP73和AFP单项检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外周血GP73蛋白表达对PHC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GP73与AFP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2015年06期 v.55;No.936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邢万佳;顾欣;曲卫;王静;李美晔;姜兆顺;
目的总结低钾血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以低钾血症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中糖尿病30例,甲状腺疾病16例,肾上腺疾病及肾脏病变各8例,原发性高血压7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5例,其他原因4例。低钾程度为轻度26例、中度27例、重度25例,其中肾脏病变患者低钾程度最重。结论低钾血症以内分泌疾病及肾脏疾病所致者常见,肾脏疾病导致的低血钾多较为严重。对低钾血症应针对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2015年06期 v.55;No.93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赵春;
目的探讨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AT)对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LADG)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67例拟行LADG的胃癌患者,术前CT检查VAT≥100 cm2者25例(H-VAT组),VAT<100 cm2者42例(L-VAT组)。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VAT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L-VAT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VAT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VAT组(P均<0.05)。结论 VAT是LADG术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前评估VA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5年06期 v.55;No.936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利祥;张华;高颖;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糖尿病肾病组(肾病组),148例无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心肝肾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取三组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检测血β2微球蛋白水平,UV-GLDH法检测试剂盒检测尿素水平,酶法测定肌酐水平。结果肾病组β2-MG水平及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均<0.05);病程≥5年者β2-MG水平及异常率高于病程<5年者。三组尿素、肌酐水平及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β2-MG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2015年06期 v.55;No.936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吴志诚;陈凯;张自翔;
目的比较胸腔镜、开放食管下段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64例食管下段癌患者,32例行胸腔镜下食管下段癌根治术(观察组),32例行开放式三切口食管下段癌根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开放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因严重的肺部感染合并胃瘫死亡,开放组中术后出现2例吻合口瘘,予敞开引流换药后3周内均痊愈出院,3例肺部感染,其中死亡1例(该例患者同时合并胃瘫),2例出现非计划内手术,术后2次开胸止血。胸腔镜组出现1例乳糜胸,予静脉营养支持,持续引流后2周后痊愈出院,1例出现功能性胃瘫,后转消化内科继续治疗,1例出现肺部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下段癌根治术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开放食管下段癌根治术。
2015年06期 v.55;No.936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付文元;陶树东;闫朝晖;宋玉芬;郝凯飞;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术治疗早期声门癌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采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术治疗的26例早期声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6 h即可进流质饮食,均无明显误吸、呛咳。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 d。随访40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7.69%(2/26)。1年生存率为100%(26/26),3年生存率为92.3%(24/26)。结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术治疗早期声门癌疗效较好,患者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预后较好。
2015年06期 v.55;No.936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娜;张云山;
目的探讨高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采用标准长方案行IVF-ET治疗的PCOS患者238例,根据BMI分为高BMI组156例、正常BMI组8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避孕药及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行IVF-ET治疗。比较两组IVF-ET相关指标[应用促性腺激素(Gn)总量、月经周期第2~5天基础睾酮(T)水平、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日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获卵数、双原核(2PN)数、优胚数]及妊娠结局指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因卵巢过渡刺激综合征(OHSS)取消移植周期率]。结果高BMI组基础T水平、Gn总量高于正常BMI组,h CG日E2及P水平低于正常BMI组(P均<0.05)。高BMI组胚胎着床率低于正常BMI组,早期流产率高于正常BMI组(P均<0.05)。两组其他IVF-ET及妊娠结局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BMI的PCOS患者行IVF-ET治疗时需要更多的Gn用量;易出现移植胚胎后种植率下降、早期流产率增加等不良妊娠结局。
2015年06期 v.55;No.936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叶婷;於琳;刘靳波;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家庭1A基因(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检索国外Pub 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和国内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2014年7月以前的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用Rev 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衡量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肝癌的关系。结果共15篇文献1 41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肝细胞癌组710例、对照组707例。肝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甲基化阳性率高于正常肝组织[OR=50.23,95%CI(22.21~113.61)、P<0.05]、癌旁正常组织[OR=7.63,95%CI(3.38~17.22),P<0.05]及肝硬化组织[OR=17.18,95%CI(2.57~114.91),P<0.05]。结论RASSF1A基因的高甲基化导致该基因的失活,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15年06期 v.55;No.936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应凯;迟晓飞;王文辉;
目的探讨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外固定支架行骨盆前外固定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观察组拔除引流管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5个月两组骨盆功能评分(Majeed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ajee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个月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基础上采用外固定支架行骨盆前外固定术可取得更好疗效。
2015年06期 v.55;No.936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