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宝祥;戴若莲;李焰生;
目的探讨特异性激活SHH信号通路对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将36只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12只,观察组于左侧侧脑室注射1μg/μL的SHH(sonic hedgehog)蛋白注射液2μL,对照1组及对照2组注射等量PBS。观察各组干预3、7 d神经功能评分、脑血流值、脑梗死体积,采用半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梗塞核心区周围的缺血皮层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干预3、7 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1组均高于对照2组,P均<0.05。脑血流值:干预3、7 d观察组上升均较对照1组明显,对照1组下降较对照2组明显;P均<0.05。脑梗死体积:干预3、7 d观察组脑均明显小于对照1组,对照1组均明显大于对照2组,P均<0.05。VEGF、Ang-1表达:干预3、7 d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1组均明显低于对照2组,P均<0.05。结论 SHH蛋白可促进MCAO模型大鼠的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为上调VEGF、Ang-1的表达水平。
2015年14期 v.55;No.94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闪闪;修鹏;刘宁;夏武艳;高建新;
目的探讨STAT3在人肝内胆管癌细胞系增殖与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人肝内胆管癌细胞系RBE、9810(肝内组)、人肝外胆管癌细胞系QBC939、SSP-25、KMBC(肝外组)STAT3蛋白和STAT3 mRNA表达水平;将肝内组细胞分为干扰组和对照1组,细胞内分别瞬时转染干扰STAT3表达的腺病毒和对照腺病毒各5μL,干预48 h;另将肝内组细胞分为过表达组和对照2组,细胞内分别瞬时转染过表达STAT3的腺病毒及对照腺病毒5μL,干预48 h。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PIAnnexin V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肝内组STAT3蛋白及STAT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肝外组,P均<0.05。干扰组RBE、9810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对照1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P均<0.05。过表达组RBE、9810细胞增殖能力高于对照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2组,P均<0.05。结论 STAT3在促进肝内胆管癌细胞增殖、抵抗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14期 v.55;No.94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孝天;王俊峰;莫志怀;雷俊杰;李慧卿;朱玲娟;
目的探讨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 Hcy)水平在腔隙性脑梗死病情判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与脑血流动力学积分(CVHS)的关系。方法 9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浆t Hcy水平≥10.0μmol/L者66例(高t Hcy组)、<10.0μmol/L者24例(正常t Hcy组)。采用脑血管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VHP),计算脑血流动力学积分(CVHS)。分析血浆t Hcy水平与CVHS的相关性。结果高t Hcy组最大流速(Vmax)、最小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平均流量(Qmean)、CVHS均低于正常t Hcy组,外周阻力(Rv)、动态阻力(DR)、临界压力(CP)、脉搏波速(Wv)、特性阻抗(Zcv)、可扩张度(DI)和舒张压与临界压的差值均高于正常t Hcy组(P均<0.05)。高t Hcy组血浆t Hcy水平与CVHS呈负相关(r=-0.440,P<0.05),正常t Hcy组血浆t Hcy水平与CVHS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t Hcy水平患者血浆t Hcy水平与CVHS呈负相关,高t Hcy水平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功能异常有关。
2015年14期 v.55;No.94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杨辉;黄耀;张卫星;
目的探讨CD44单链抗体sc Fv CD44、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载体(p IRES-sc Fv CD44-TRAIL)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 1细胞实验:采用RT-PCR二步法构建p IRES-sc Fv CD44-TRAIL并转染MDA-MB-231细胞(转染组);设转染p IRES空质粒的空白组及不作任何处理的阴性组。转染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行划痕试验比较各组细胞迁移情况,计算划痕愈合率。2移植瘤实验:建立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8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皮下注射p IRES-sc Fv CD44-TRAIL 100μL/只,隔日1次,共5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移植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 1细胞实验: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空白组和阴性组。2移植瘤实验:观察组抑瘤率为79.8%;观察组Ki67的阳性细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 IRES-sc Fv CD44-TRAIL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及其移植肿瘤的生长及转移。
2015年14期 v.55;No.944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韦肖敏;覃晓;卢海林;蒋汶洪;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动脉钙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实验组连续3 d皮下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50万U/(kg·d)制备动脉钙化模型,对照组同时注射等量葡萄糖注射液。两组同时间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不含维生素D3的5%葡萄糖注射液。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动脉钙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动脉组织TGF-βmRNA和MMPs mRNA表达量。结果实验组动脉钙化程度、TGF-βmRNA和MMPs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GF-β和MMPs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2015年14期 v.55;No.94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西军;王清路;李俏俏;江小华;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2A(MT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呼吸链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Cpy6B2)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野生细胞株MCF-7(以下简称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T2A干扰组,每组各12复孔。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遗传物质,MT2A干扰组转染shRNA-MT2A载体,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两组MT2A mRNA的表达水平,MT2A干扰组成功获得MT2A基因沉默,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两组Cpy6B2的表达水平。结果 MT2A干扰组中Cpy6B2的表达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MT2A基因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Cpy6B2的表达。
2015年14期 v.55;No.94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向长港;鲁衍强;马少杰;薛琰;辛亚兰;游润芳;秦琦;谢红;杨琦;
目的分析眉山市汉族女性叶酸代谢相关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的基因多态性及地区分布特征,为出生缺陷的个体化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56例眉山市汉族女性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其MTHFR 677位点、1298位点和MTRR 6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与济源、烟台、琼海、延边等地区比较;并分析MTHFR C677T和A1298C两位点连锁情况及单倍型。结果眉山市MTHFR 677位点的CC、CT、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6.3%、46.0%、17.7%,TT纯合突变型频率低于济源、烟台、延边;高于荆州、德阳、惠州、琼海,P均<0.05。MTHFR 1298位点AA、AC、CC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5.2%、31.3%和3.5%,CC型频率高于济源、烟台地区;低于琼海地区,P均<0.05。MTRR 66位点AA、A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6.5%、36.4%、7.0%,GG型频率高于延边、琼海地区,P均<0.05。MTHFR C677T和A1298C两位点组合情况为TA(41.8%)、TC(0.2%)、CA(39.2%)、CC(18.9%)。两位点间完全连锁不平衡(D'=0.977,r2=0.162)。结论眉山市汉族女性MTHFR 677基因型TT频率、MTHFR 1298位点CC基因型频率较高,其MTHFR、MTRR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有显著的地域特征。
2015年14期 v.55;No.94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鲁笑欣;张春燕;黄天壬;邓伟;利基林;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称广西)原发性肝癌(PLC)发生的原因,为其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2013年收治的6 201例PLC患者。其中男5 455例,女746例,年龄8~95岁,平均50.83岁,主要来自南宁、崇左、玉林、贵港等地区。分别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HBs Ag和抗-HCV表达水平,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区患者HBV和HCV感染情况。结果 HBs Ag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84.76%、1.42%,HBs Ag和抗-HCV双阳性率为0.68%。男性HBs 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抗-HCV阳性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39岁患者HBs Ag阳性率最高;防城港PLC患者的HBs Ag阳性率(90.84%)最高,明显高于南宁、崇左、河池等地区(P均<0.05);桂林PLC患者的抗-HCV阳性率(4.86%)最高,明显高于钦州、崇左等地区(P均<0.05)。结论 HBV感染依然是广西PLC发生的主要原因;该地区HCV感染仍处于较低水平。
2015年14期 v.55;No.94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雯静;王满侠;李晓玲;孙静洁;张淑娟;
目的探讨IL-13及IL-35在多发性硬化(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MS患者(MS组,复发期与缓解期各19例)、38例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NIND)患者(对照组)脑脊液中IL-13及IL-35水平。结果 MS组脑脊液IL-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3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复发期患者IL-13水平明显高于、IL-35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P均<0.05)。结论在MS的发病过程中IL-13对促炎性因子有反馈性抑制作用,而IL-35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起反馈性抗炎作用,二者共同参与MS的发病过程。
2015年14期 v.55;No.94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剑;张平洋;董静;马小五;吴文芳;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动脉僵硬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4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43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BP-203RPEⅡ)测量臂—踝脉搏波速度(ba PWV)、踝臂指数(ABI),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心脏结构和左室舒张功能改变,测量两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利用组织多普勒(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a),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MT增厚、ba PWV升高、ABI减低、LAD增大、LVMI升高、e/a降低(P均<0.05)。与e/a>1的患者相比,e/a<1的患者ba PWV明显增高,LAD增大,IMT增厚。e/a与ba PWV、LAD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0.31,P<0.05),而与LVMI、IM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中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大动脉僵硬度均有变化,且两者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2015年14期 v.55;No.94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付振涛;马吉祥;徐爱强;冯国跃;鹿子龙;张吉玉;郭晓雷;
目的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宁阳县3 354例35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包括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3 354例居民血脂异常率41.98%,不同性别之间血脂异常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加血脂异常患病率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舒张压、内脏脂肪素、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是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宁阳县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相关预防及干预措施。
2015年14期 v.55;No.94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裕辉;温泳涛;张翀;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IH)患者细胞免疫失调表现及其与贫血程度的关系。方法 UGIH患者70例(UIGH组),其中消化性溃疡出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各35例;消化性溃疡未并发出血患者(溃疡组)70例;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UGIH组予输血、止血、抑酸剂等止血治疗等综合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治疗前及治疗72 h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及其细胞因子阳性细胞比例,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UGIH组治疗后CD+4CD+25、TGF-β1及其细胞因子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溃疡组及对照组(P均<0.05),溃疡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水平UGIH组<溃疡组<对照组,UGIH组RBC低于余两组(P均<0.05)。UGIH组治疗后CD+4CD+25及其细胞因子阳性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其中溃疡出血者治疗前后CD+4CD+25及其细胞因子阳性细胞百分比均低于肝硬化出血者,Hb、RBC高于后者(P均<0.05)。UGIH组Treg及其细胞因子阳性细胞百分率与Hb及RBC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CD+4CD+25及其细胞因子TGF-β1、IL-10水平可反映UGIH患者的贫血程度。
2015年14期 v.55;No.944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陈子民;叶明;刘冬;卢可士;吴宙光;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在儿童未成熟畸胎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4例畸胎瘤患儿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未成熟畸胎瘤11例(观察组)与成熟畸胎瘤23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两组GFRα-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GFRα-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GFRα-1在儿童未成熟畸胎瘤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区分儿童畸胎瘤良恶性的分子标志物。
2015年14期 v.55;No.94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晓红;徐彩生;刘璇芝;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64例POCS患者(POCS组),其中伴IR(IR指数>1.95)48例、不伴IR 18例;同期40例正常育龄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分析POCS组性激素水平与IR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PCOS组血清E2、T、DH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POCS伴IR者血清T、DHEA水平高于不伴IR者(P均<0.05);PCOS患者血清T、DHEA水平与IR间呈显著正相关(r=0.574、0.428,P均<0.05),而血清E2水平与IR无相关性。结论血清性激素水平可作为新的检测指标提高PCOS伴IR的诊断水平。
2015年14期 v.55;No.94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成丽;曲凤占;赵小辉;刘海燕;张士表;
目的探讨上调基因4(URG4)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5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增生组)、10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URG4的表达水平。结果内膜癌组URG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组、正常组,增生组高于正常组,三组相比,P均<0.05。内膜癌组中Ⅰ型内膜癌URG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Ⅱ型内膜癌,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生组中不典型增生者、复杂性增生者URG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简单增生者,P均<0.05;不典型增生者URG4阳性表达率高于复杂性增生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RG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URG4可作为诊治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
2015年14期 v.55;No.944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志华;李六生;林其玲;刘兰香;刘莉莉;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液中水通道蛋白(AQ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8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原发组)根据是否出现水肿分为凹陷性水肿42例、无水肿47例;选择43例非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对照(非原发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24 h尿液AQP1、AQP2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AQP1、AQP2表达。结果两组24 h尿AQP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QP2水平原发组水肿者>原发组无水肿者>非原发组,P均<0.05;原发组水肿者肾组织AQP1阳性表达低于原发组无水肿者和非原发组(P均<0.05);AQP2阳性表达面积原发组水肿者>原发组无水肿者>非原发组,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24 h尿AQP2水平均与肾组织AQP2阳性表达面积呈正相关(r=0.436,0.243,P均<0.05,0.022)。结论 AQP1及AQP2均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尿液中AQP2水平可反映肾组织中AQP2的表达情况。
2015年14期 v.55;No.944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丽媛;符春晖;
目的系统评价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性心肌病(IHD)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缺血性心肌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关键词检索2014年4月前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信息检索系统(Pub Med)、美国生物科学数据库(Biosis Previews)、考克兰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内MSCs移植对IHD左室收缩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篇,共236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24例,均接受MSCs移植,112例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或标准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SCs治疗可明显增加LVEF、降低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V)。两组间MACE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s移植可改善IHD左室收缩功能,且临床主要不良事件发生较少。
2015年14期 v.55;No.944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立业;刘增辉;李薇;高玉彤;
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22(CCL22)、IL-10和转录因子FOXP3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00例B-NHL瘤组织(B-NHL组)及3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增生组)中CCL22、IL-10和FOXP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B-NHL临床病理特征及三者表达的关系。结果B-NHL组CCL22、IL-10和FOXP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0%、61.0%、58.0%,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6%、33.3%和36.7%,B-NHL组CCL22、IL-10和FOXP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组(P均<0.01);各指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有关,FOXP3的阳性表达率与B-NHL分型中弥漫大B亚型有关(P均<0.05);CCL22与FOXP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9,P<0.05)。结论 CCL22、IL-10、FOXP3可促进B-NHL的发生、发展,对疾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2015年14期 v.55;No.944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戴雨濛;邢学农;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矿物质密度(以下简称骨密度)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根据病程长短分为<5年(短期组)67例、5~10年(中期组)68例、>10年(长期组)66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为对照组。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四组股骨颈、腰椎(L1~4)的骨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期组、长期组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下降,P均<0.05;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为短期组>中期组>长期组,P均<0.05。结论病程越长,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腰椎L1~4骨密度越低,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越大。
2015年14期 v.55;No.944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馨元;李鸿立;白明;邓婷;巴一;黄鼎智;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癌胚抗原(CEA)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结直肠癌复发、预后的关系。方法165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术后根据CEA变化趋势分为快速上升型45例(快速组)和缓慢上升型120例(缓慢组),分析CEA变化趋势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快速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Ⅲ期者所占比例、术前CEA>5μg/L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缓慢组,P均<0.05。快速组复发转移率(86.7%)明显高于缓慢组(25%);多病灶转移率(76.9%)明显高于缓慢组(60.0%),P均<0.05。快速组Ⅲ期者复发转移率和病灶转移率更高,可再次行R0切除术的几率极小。快速组五年生存率低于、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短于缓慢组,P均<0.01。结论 CEA的动态变化可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2015年14期 v.55;No.944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岩;
目的探讨胸腔镜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行胸腔镜根治术,对照组行开胸根治术。检测两组术前、术后3、7 d血清CD+3、CD+4、CD+8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两组CD+3、CD+4、CD+8、CD+4/CD+8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CD+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免疫功能影响小、术中出血量小、创伤小等优点。
2015年14期 v.55;No.944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崔建营;王桂云;卢士平;赵梅;杨庆爱;郑岩岩;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对不孕患者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方法5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导致不孕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根据囊肿直径分为≤4 cm者组24例、>4 cm者组32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1个月即监测排卵,指导受孕。期待自然妊娠半年,对未孕者行促排卵治疗。随访术后1年内自然妊娠情况。结果 56例患者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半年>4 cm者组自然妊娠率明显高于≤4 cm者组;>4 cm者组术后1年累计妊娠率(68.8%)明显高于≤4 cm者组(37.5%),P<0.05;两者组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径>4 cm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高于直径<4 cm者。
2015年14期 v.55;No.94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熊林;孟以秀;李丹;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用于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64例无法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3周为一疗程,共化疗4个疗程。联合组每次化疗第1天静滴消癌平80 m L,1次/d。观察两组血清TNF-α水平变化、化疗效果、恶病质及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生存期(OS)。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联合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病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中位PFS、中位OS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用于晚期胃癌化疗患者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进一步降低血清TNF-α水平。
2015年14期 v.55;No.944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娜;孙振柱;张晓军;
目的探讨β-链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及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依据St.Gallen标准分为腔上皮A型(Luminal A型)15例、Luminal B型8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型27例、三阴型24例。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154例标本β-catenin、cyclin D1、CDK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54例标本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为55.19%(85/154),cyclin D1阳性表达率为55.19%(85/154),CDK4阳性表达率为52.60%(81/154)。Luminal A型、Luminal B型cyclin D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型,三阴型CDK4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型。β-catenin、cyclin D1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无关,CDK4表达与肿瘤直径、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CDK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发生及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评价其转移、预后的重要因子。
2015年14期 v.55;No.94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莹;吴昆鹏;李方;言彩红;黄治家;桂培根;
目的探讨生大黄煎液灌胃对心脏术后急性胃肠损伤(AGI)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31例心脏术后并发AGI患者分为大黄组19例和常规组1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大黄组术后24 h予生大黄煎液15~30 g/d灌服,连用5 d。另选20例心脏术后无胃肠并发症患者为对照组。术后24、72 h、5 d检测三组血清TNF-α、IL-1、IL-6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常规组日胃管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术后24 h大黄组与常规组TNF-α、IL-1、IL-6水平及日均胃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大黄组和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2 h、5 d大黄组血清TNF-α、IL-1、IL-6水平及日均胃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均<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2 h、5 d常规组血清TNF-α、IL-1、IL-6水平及日均胃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生大黄煎液灌服治疗心脏术后并发AGI疗效较好,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增强胃肠动力。
2015年14期 v.55;No.94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俊东;郑利先;罗巍;刘林生;黄光鉴;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44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均采取常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无创通气,3次/1d,疗程1周。两组均于病情无改善或继续恶化时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呼吸异常纠正时间、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 H、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变化、有创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呼吸异常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RR、HR及血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血Pa O2、p H及有创机械通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通气可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2015年14期 v.55;No.944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单莉;
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92例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分为球囊组、普贝生组、米索前列醇组及缩宫素组各48例。四组均采取促宫颈成熟措施;COOK球囊组采用COOK球囊置入子宫颈内;普贝生组将普贝生10 mg横置于阴道后穹窿;米索前列醇组将米索前列醇间断25μg置于阴道后穹窿;缩宫素组将缩宫素2.5 U加人生理盐水500 m L中静脉滴注,连续1~3 d。观察各组促宫颈成熟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娩情况、产时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球囊组促宫颈成熟显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其他各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四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球囊组急产、胎心异常、羊水污染发生率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各组均无母儿感染情况发生。结论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
2015年14期 v.55;No.944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陈东思;祁秀娟;刘建新;丁钰;马文聪;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最理想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将322例行IVF-ET助孕的卵巢低反应患者分为三组,微刺激组108例采用微刺激方案治疗,短方案组62例采用短方案治疗,超短方案组152例采用超短方案治疗,比较三组周期取消率、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应用天数(Gn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血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水平、平均获卵数、成胚率、优胚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结果微刺激组周期取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均<0.05);微刺激组总Gn天数最短,超短方案组总Gn天数最长(P<0.05);微刺激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刺激组HCG日E2水平、平均获卵数均低于另两组,超短方案组HCG日LH水平低于另两组,P均<0.05;三组成胚率、优胚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短方案是较理想的卵巢低反应促排卵方案。
2015年14期 v.55;No.944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阮文仲;
目的评价3M-Z350复合树脂修复活髓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患者共132颗活髓患牙,其中Ⅰ类洞71颗,Ⅱ类洞61颗。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共66颗牙和对照组32例共66颗牙。观察组采用3M-Z350纳米复合树脂填充患牙,对照组采用3M-Z100复合树脂分层填充患牙。比较两组修复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牙髓敏感发生率、疼痛评分、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和色泽协调性。结果观察组修复后1 d、1周、1个月时牙髓敏感发生率、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修复后3个月牙髓敏感发生率、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后1 d观察组色泽协调性(100%)高于对照组(92.4%),P<0.05;修复后3个月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3M-Z350复合树脂修复活髓前牙能降低牙髓敏感发生率、缓解疼痛,色泽协调性好,边缘密合度高,是一种理想的活髓前牙美容修复材料。
2015年14期 v.55;No.944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庞国菊;马亚楠;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FA)、β2-微球蛋白(β2-MG)、腺苷脱氨酶(ADA)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98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m Alb/Cr)分为无糖尿病肾病(DKD)组45例、早期DKD组31例、临床DKD组22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79例为正常组,检测各组血清FFA、β2-MG、ADA水平,分析其与m Alb/Cr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对T2DM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效果。结果早期DKD组和临床DKD组血清FFA、β2-MG、ADA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无DKD组,P均<0.05;早期DKD组血清FFA、β2-MG、ADA与尿m Alb/Cr均呈正相关(r=0.601,0.507,0.558;P均<0.05),临床DKD组血清FFA、β2-MG、ADA与尿m Alb/Cr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FFA、β2-MG、ADA水平与T2DM肾损伤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T2DM早期肾脏损伤诊断的筛查指标。
2015年14期 v.55;No.94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世俊;司玉玲;庞华;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9例难治性ITP患者均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100 mg,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1 h,每周1次,共4周;同时于每周第1 d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8 g/次;之后序贯口服环磷酰胺2 mg/(kg·d),维持2~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9例患者出血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显效3例,良效5例,进步1例,总有效率88.9%。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热2例,肺部感染3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患者。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ITP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轻。
2015年14期 v.55;No.944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宁;费忠化;马冬纹;张春英;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00例拟行CABG的患者术前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及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根据评分将其分为焦虑或(和)抑郁状态者134例(观察组)与无明显焦虑、抑郁者66例(对照组),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焦虑、抑郁发生率为52.5%,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无固定工作、负性家庭生活事件、患者为家中主要经济来源、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低为术前出现焦虑、抑郁的原因;文化程度、负性家庭生活事件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CABG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态发病率较高,应进行早期干预。
2015年14期 v.55;No.944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姚钧;孙小兵;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不同临床靶区(CTV)照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拟行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累及野组及预防组,每组各27例。累及野组行累及野照射,预防组行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3、4级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结果两组3、4级骨髓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累及野组3、4级放射性食管炎及3、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预防组,P均<0.05;两组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行累及野照射与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轻。
2015年14期 v.55;No.944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