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骁;田伟;何达;行勇刚;李楠;吕艳伟;
目的观察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假体终板与邻近椎体间的即刻稳定性。方法采集6具青年男性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截取C2~T2节段,于C4、C5节段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将标本置于MTS-858Bionix生物力学试验机上,采用放射立体照相测量分析(RSA)技术分别测量颈椎标本过屈、过伸运动时假体终板与邻近椎体间的相对移位程度及最大移位程度(MTPM)。结果过屈运动时假体终板与上、下方椎体相对移位程度95%CI分别为0.07~0.15、0.07~0.19 mm,过伸运动时分别为0.06~0.18、0.05~0.18 mm,假体终板与邻近椎体间在前后方、分离和侧方的相对移位程度及MTPM均为±0.2 mm。过屈运动时假体终板与邻近椎体间前后方、分离和侧方分别移位(-0.03±0.04)、(-0.02±0.07)、(0±0.10)mm,过伸运动时分别为(0.02±0.04)、(0.01±0.08)、(0±0.11)mm;各方向移位程度比较,P均>0.05。过屈、过伸两种运动方式下,假体终板与邻近椎体间前后方、分离和侧方分别移位(-0.004±0.040)、(-0.006±0.080)、(-0.002±0.100)mm,P均>0.05。结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即刻行过屈、过伸活动时,假体终板与邻近椎体间的移位程度较小、稳定性高。
2015年16期 v.55;No.94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静;周晓明;张立;王璐璐;刘清华;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模型组、小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及中剂量治疗组均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小、中剂量预防组于造模开始分别给予大蒜素11、22 mg/(kg·d)灌胃,中剂量治疗组则于造模后第5周给予大蒜素22 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溶剂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灌胃及腹腔注射,共8周。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ALT、AST、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变性、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并进行评分。结果各组血清ALT、AST比较,模型组>小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中剂量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均<0.05。各组血清TGF-β比较,模型组>小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中剂量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均<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小、中剂量预防组及中剂量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各组肝细胞变性程度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评分比较,模型组>小剂量预防组、中剂量预防组、中剂量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等剂量的大蒜素可较好地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可能与其降低TGF-β表达及减少肝细胞变性有关。
2015年16期 v.55;No.946 5-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胡慧中;郑晓君;胡巧红;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甘草次酸(GA)-PEI-PLGA纳米粒,并优化其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Cur-GA-PEI-PLGA纳米粒,建立分析方法后,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水化温度、水化时间、投药量对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制备Cur-GA-PEI-PLGA纳米粒,检测其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 CurGA-PEI-PLGA纳米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化温度60℃、水化时间3 h、投药量7 m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包封率为58.1%±1.2%,载药量为14.5%±1.4%;透射电镜下可见纳米粒米粒呈球形,大小均一;其平均粒径为330.3 nm,分布均匀(多分散系数为0.311);zeta电位为39.2 m V。结论薄膜水化法适合用于Cur-GA-PEI-PLGA纳米粒的制备,最佳制备工艺为水化温度60℃、水化时间3 h、投药量7 mg。
2015年16期 v.55;No.946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熠;匡双玉;尹凯;匡稳定;桂庆军;
目的观察D-葡萄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其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5、30、60 mmol/L D-葡萄糖(观察组)及等体积培养液(对照组)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LOX-1蛋白相对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多呈多角形或扁平形。细胞之间连接紧密,折光性强。观察组细胞排列较为紊乱,细胞核模糊,细胞间隙明显增大,折光性变弱,细胞内颗粒状物增多;其中以30 mmol/L D-葡萄糖作用48 h的细胞形态变化最明显。对照组与加入15、30、60 mmol/L D-葡萄糖的观察组作用48 h后,细胞LOX-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5±0.1、2.0±0.2、1.8±0.2;两两比较,P均<0.05。观察组加入30 mmol/L D-葡萄糖分别作用0、12、24、48、72 h后LOX-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1±0.1、1.4±0.2、2.0±0.2、1.5±0.1;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D-葡萄糖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上调细胞LOX-1蛋白表达。
2015年16期 v.55;No.946 12-1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恒;王晓雷;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 1999年1~12月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手术初治的PTC患者135例,术后随访至2014年12月,记录其无复发生存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NLR,分析其预测PT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价值。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8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6个月。135例患者中,无复发生存101例。患者外周静脉血NLR为1.20~4.25,NLR=2.93时约登指数最大,取NLR=3作为评价分界点。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NLR是PT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结论术前NLR对PT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具有预测价值,NLR≥3提示PTC患者预后较差。
2015年16期 v.55;No.94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吕丽霞;阚鹏程;
目的观察空腹血糖(FPG)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IS患者522例(IS组)、Ⅱ型糖尿病患者115例(T2DM组)、健康体检者120例(对照组)。根据FPG水平将IS组分为4组:A组(3.89 mmol/L≤FPG<5.0 mmol/L)222例,B组(5.0 mmol/L≤FPG<5.5 mmol/L)105例,C组(5.5 mmol/L≤FPG<6.1 mmol/L)115例,D组(6.1 mmol/L≤FPG<7.0 mmol/L)80例;A、B组为正常FPG组,C、D组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C组为轻度IFG、D组为重度IFG)。检测各组FPG、血脂、肝肾功能、MPV,评价MPV与FPG、血脂、肝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A、B、C、D、T2DM组及对照组MPV分别为(8.55±0.72)、(8.88±0.86)、(8.92±0.90)、(9.12±0.96)、(12.23±1.36)、(8.63±0.72)f L;T2DM组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1;C、D组均高于A、B组,D组增高更为显著,P均<0.05。正常FPG组、IFG组、T2DM组FPG、年龄、UA、LDL-C与MPV均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各组MPV与FPG均具有独立相关性(P均<0.05)。结论 IS患者MPV随FPG升高而升高,MPV、血糖变化对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监测及预防作用。
2015年16期 v.55;No.946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曙炎;马泽云;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及脱水淫羊藿素对人牙髓细胞增殖和成矿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牙髓细胞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观察A、B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淫羊藿苷、脱水淫羊藿素,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增殖能力(以OD450表示),Real-time PCR法检测骨钙素(OCN)和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mRNA,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成矿能力。结果观察A组加入0.1、1、10μmol/L淫羊藿苷后OD450分别为1.86±0.08、1.96±0.07、1.82±0.04,观察B组加入0.1、1、10μmol/L脱水淫羊藿素后OD450分别为1.90±0.07、1.93±0.09、1.88±0.02,对照组为1.76±0.10;观察A、B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A、B组比较,P均>0.05。观察A、B组OCN、DSPP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A、B组比较,P均>0.05。在成骨诱导剂存在情况下,观察A、B组和对照组的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淫羊藿苷和脱水淫羊藿素均能提高人牙髓细胞的增殖和成矿能力,但成矿能力与成骨诱导剂相比作用较微弱。
2015年16期 v.55;No.946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硕;田伟;刘波;李勤;张贵林;
目的观察导航系统对伴骨质疏松的椎体轴性旋转脊柱疾病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效果的影响。方法椎体轴性旋转脊柱疾病患者130例,其中伴发骨质疏松69例、非骨质疏松61例;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在术中即时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或X线透视(非导航)辅助下置入椎弓根螺钉。结果共置入1 091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其中导航辅助下置钉701枚,非导航辅助下置钉390枚。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导航下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满意度高于非导航(P<0.05);非导航下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满意度低于非骨质疏松患者(P<0.05)。椎体旋转0、Ⅱ度的骨质疏松患者导航下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满意度均高于非导航(P均<0.05)。结论术中即时三维导航系统可提高伴骨质疏松的椎体轴性旋转脊柱疾病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满意率,此作用在椎体旋转Ⅱ度患者中尤为明显。
2015年16期 v.55;No.94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路喻清;李欣;杨远东;冯阳阳;张向东;
目的观察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预防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随机为A、B组各3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两组均给予液体同步负荷,A组同时应用去氧肾上腺素。观察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及术中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新生儿出生1、5 min进行Apger评分。结果麻醉前后A组MAP及两组HR变化平稳,P均>0.05;B组MAP在麻醉10 min后下降,P<0.05。A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B组,新生儿出生1 min的Apgar评分高于B组,P均<0.05。两组鞘内注药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及新生儿出生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且不良反应较小。
2015年16期 v.55;No.946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杨薇;徐梅梅;夏凤宇;姜东春;刘红利;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ATAD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配对的胃癌本和癌旁组织标本129例,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其ATAD2 mRNA和蛋白表达,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时间,收集其临床资料。结果胃癌组织ATAD2 mRNA相对表达量为7.67±2.09,癌旁组织为1.00±0.11,P<0.01。胃癌组织中ATAD2蛋白定位在细胞核,其中高表达77例、低表达52例,癌旁组织中未见ATAD2蛋白表达。胃癌组织ATAD2 mRNA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为(22±2)个月,低表达患者为(34±5)个月,P<0.05。ATAD2 mRNA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和TNM分型无关(P均>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和肿瘤大小有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ATAD2表达升高,其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
2015年16期 v.55;No.946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延民;李祥;程世翔;王健雅;孙洪涛;张赛;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DA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静注依达拉奉注射液,疗程14 d。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体感诱发电位(SEP)N20波幅;治疗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计算显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脑脊液NSE均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幅度较小,P均<0.01。治疗组N20波幅治疗前为(15.1±2.2)ms,治疗后为(16.4±1.9)ms,对照组分别为(14.7±1.22)、(15.5±1.36)ms;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P均<0.05。治疗组显效37例(86.04%),对照组为23例(53.4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DAI疗效较好。
2015年16期 v.55;No.946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传侠;谢炳玓;翟翚;林静;
目的探讨听觉认知电位P300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Osserman分型将28例MG患者(观察组)分为Ⅰ型11例、Ⅱ型17例,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听觉认知电位P300技术检测两组Cz、Pz、C3、C4点的潜伏期和波幅,并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Ⅱ型患者各点波幅均低于Ⅰ型患者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Cz点波幅均高于Pz、C3、C4点,P均<0.05。观察组Cz点波幅异常率高于MMSE评分异常率,P均<0.05。观察组Ⅰ型患者Cz点波幅与MOCA、MMSE评分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0.16),P均>0.05;Ⅱ型患者Cz点波幅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1),与MMSE评分无相关性(r=0.010,P>0.05)。观察组中,接受药物治疗与未接受药物治疗者各点潜伏期、波幅及MMSE评分、MOCA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听觉认知电位P300的Cz点波幅可较好地反映Ⅱ型MG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且不受药物治疗的影响。
2015年16期 v.55;No.946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幼林;郑华;
目的分析高龄脑梗死患者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高龄(>80岁)脑梗死患者368例,其中血清Hcy≥15μmol/L 259例(Hhcy组),<15μmol/L 109例(正常Hcy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家庭史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UA、血脂、血糖、白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干化学法行尿蛋白定性检测。结果 Hhcy组男181例(69.9%)、吸烟129例(49.8%),正常Hcy组分别为50例(45.9%)、36例(33.0%);两组比较,P均<0.01。Hhcy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均低于正常Hcy组,P均<0.01。两组血清UA、血糖、血脂及白蛋白比较,P均>0.05。血清Hcy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0.29),P均<0.01。Hcy与叶酸在Power曲线模型拟合最佳,模拟优合度为0.506;Hcy与维生素B12在Cubic曲线模型最佳,模拟优合度为0.045;P均<0.01。结论男性、吸烟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是高龄脑梗死患者发生Hhcy的危险因素,与维生素B12相比,叶酸对Hcy的影响更明显。
2015年16期 v.55;No.946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萍;姜国良;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肌注腺苷钴胺1.5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滴α-硫辛酸600 mg/d,疗程6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4.4%,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血清丙二醛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且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腺苷钴胺治疗DPN,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促进神经元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5年16期 v.55;No.946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汪茜茜;钱章君;周炎;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中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胸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EC109和KYSE510)中的ADAM17蛋白。结果胸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ADAM17蛋白表达量为0.592±0.216,癌旁组织为0.214±0.102,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ADAM17蛋白表达量为0.702±0.192,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0.427±0.116,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EC109细胞株ADAM17蛋白表达量为0.878±0.274,KYSE510细胞株为0.438±0.204,P<0.05。结论 ADAM1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ECl09癌细胞株中表达均升高,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2015年16期 v.55;No.946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倩;张鹏;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癌组织、血清miR-17-5p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患者30例,分别取其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另选乳腺癌患者6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50例,分别取其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的miR-17-5p。结果乳腺癌组织miR-17-5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乳腺癌患者血清miR-17-5p低于健康女性体检者,P均<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血清miR-17-5p均降低,其水平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
2015年16期 v.55;No.946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雷;王玲玲;
目的观察核心蛋白聚糖(DCN)基因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CGTHW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CGTHW3细胞分为3组,观察组转染pc DNA3.1-DCN质粒,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pc DNA3.1,未转染组不进行转染。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DCN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DCN蛋白,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与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比较,观察组细胞DCN mRNA、蛋白表达均增高,P均<0.05。与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比较,观察组自培养第6天开始细胞增殖速度减慢,P均<0.05;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P均<0.05。结论 DCN可抑制人甲状腺乳头状癌CGTHW3细胞增殖。
2015年16期 v.55;No.946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志强;刘冰;朱亚芹;张诒勋;徐新立;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9例,其中重症毛细支气管炎25例(重症组),轻症毛细支气管炎44例(轻症组);同期住院的皮肤血管瘤、嵌顿疝、消化道畸形等非感染性疾病患儿2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SP-D、IL-17;分析血清SP-D、IL-17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喘息复发的关系;检测重症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分析血清SP-D、IL-17与Pa O2的关系。结果重症组和轻症组血清SP-D、IL-17均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均<0.01。随访1 a,患儿喘息复发32例,未复发37例;喘息复发患儿血清SP-D、IL-17均高于未复发患儿(P均<0.05)。重症组血清SP-D、IL-17与Pa O2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6、-0.591,P均<0.01),SP-D与IL-17呈正相关(r=0.614,P<0.01)。结论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SP-D、IL-17均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喘息复发密切相关。
2015年16期 v.55;No.94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德华;李涛;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技术在严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严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3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经口气管插管辅以机械通气,根据PICCO监测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72 h的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 O2/Fi 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型尿钠肽(BNP)。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RR、HR、MAP、EVLWI、ITBVI、GEDVI及血浆BNP均降低,Pa O2/Fi O2、LVEF、CI均升高,P均<0.01。结论对于严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使用PICCO监测技术合理、个体化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可取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5年16期 v.55;No.94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许骥;郝恒剑;胡少东;李博宇;刘志;夏经钢;桑成;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预防性给予阿托品和小剂量多巴胺的疗效。方法将121例接受急诊PCI手术的ST段抬高型AI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即静注阿托品0.5 mg和多巴胺2 mg,对照组不给上述药物,记录两组PCI术中临时起搏器置入情况、室颤、无复流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置入临时起搏器1例、室颤1例、无复流2例,对照组分别为9例、7例和8例,P均<0.05。观察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AIMI患者急诊PCI术前预防性给予阿托品和小剂量多巴胺能有效减少临时起搏器的置入及室颤、无复流的发生。
2015年16期 v.55;No.946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刚;李来传;史有奎;王国君;陈京霞;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脂连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ALI患者随机分为ALI组和干预组各2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炎、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地塞米松10 mg/d,疗程3 d。治疗结束后,采集各组BALF,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和BALF中的APN、TNF-α、IL-1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和干预组血浆APN均降低,血浆和BALF中TNF-α、IL-10均升高,ALI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 ALI患者血浆APN降低,血浆和BALF中TNF-α、IL-10均升高,地塞米松可减少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
2015年16期 v.55;No.946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武庆珍;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经手术治疗的E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LNG-IUS治疗,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并检测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分别为12、21、8例和8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6例,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VEGF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 LNG-IUS可降低EMs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VEGF水平,并有助于改善病情、降低复发率。
2015年16期 v.55;No.946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何杰平;
目的观察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28例,其中64例(观察组)行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肿瘤切除术,64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肿瘤直径、手术总出血量比较,P均>0.05。观察组总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总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切口视觉模拟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内镜辅助颈前小切口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
2015年16期 v.55;No.946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董彬;邹富胜;丁国乾;秦鸣放;
目的观察穿刺时机对胰腺假性囊肿(PPC)患者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穿刺引流术后并发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PPC患者84例,根据穿刺时机分为A组34例、B组50例,分别于PPC形成4、6周行EUS引导下穿刺引流术。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囊液培养结果,以及两组术后4、12周的CT改变。结果 A组穿刺成功率94.1%,B组98.0%,P>0.05。A组出现感染6例,出血2例,术后胰腺炎3例,支架移位、脱落2例,不良反应率总发生率38.0%,B组分别为4例、2例、1例、1例和30.6%;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A组12例囊液培养为阳性,B组为14例,P>0.05。A组术后4周CT提示囊肿均减小,术后12周CT提示26例囊肿消失、6例囊肿减小(囊肿直径<3 cm);B组术后4周CT提示囊肿均减小,术后12周CT提示41例囊肿消失、8例囊肿减小(7例囊肿直径<2 cm,1例囊肿直径<5 cm)。结论与PPC形成4周行EUS引导下穿刺引流术比较,PPC形成6周穿刺的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2015年16期 v.55;No.946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加兰;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52例,分别口服米非司酮、甲羟孕酮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59例(89.4%)、缓解3例、复发4例(6.1%),对照组治愈11例(21.2%)、缓解16例、复发25例(48.1%);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出现恶心23例(34.8%),对照组出现恶心39例、呕吐6例(84.6%);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安全、有效。
2015年16期 v.55;No.946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韩京军;利焕廉;曾娜芬;蔡龙干;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接受单纯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292例,根据出院后4 a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4例和未复发组268例,采用Cox模型方法分析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吸烟史、病变部位、肺萎缩程度、切除部位个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除组织重量、复发及随访时间比较,P均>0.05。Cox模型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身高/体质量大、漏气持续时间长和术后胸管维持时间短是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患者年龄小、身高/体质量比大、漏气持续时间长和术后胸管维持时间短可增加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的复发。
2015年16期 v.55;No.946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周彬;李冀;
目的观察肱骨远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肩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骨远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肩峰骨折5例,评价治疗效果、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血30~150(100±15)m L,手术时间30~80(60±10)min。术后6~8周X线均可见骨折线模糊。术后12周3例达到临床愈合,术后21周全部达到临床愈合,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出现肩关节轻度活动受限,加强功能锻炼后好转;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骨折移位,未出现感染、肩关节不稳定、断钉、螺钉脱出、钢板断裂等情况。患者均在术后13~1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3例、良2例。结论肱骨远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肩峰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好。
2015年16期 v.55;No.946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玉双;乔秀秀;胡朋飞;彭凤梅;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病患者病情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86名体检者,其中慢性牙周病患者69例(观察组),无牙周病者17例(对照组)。从体检报告中记录两组血清TG、TC、LDL和HDL水平,分析患者病情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G、TC、LD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重度患者血清TC、LDL均高于轻度患者,P均<0.05;中、重度患者血脂水平比较,P均>0.05。患者病情与血清TC、LDL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1、0.311,P均<0.05),与血清TG、HDL水平均无关(r分别为0.142、0.016,P均>0.05)。结论慢性牙周病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清TC、LDL水平越高。
2015年16期 v.55;No.946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津;陈晋平;张林;周玉刚;华定新;温峰云;张慧君;
目的分析原发性直肠肛管间质瘤的影像学特征和病理表现。方法分析16例直肠肛管间质瘤患者的CT、MRI、FDG-PET-CT影像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本组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9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FDG-PET-CT检查。影像学资料显示,间质瘤位于肛提肌下11例、肛提肌上下4例、肛提肌上1例,生长位于侧壁1例、前壁5例、后壁2例、前外侧壁5例、后外侧壁3例,生长方式为混合性6例、外生性9例、腔内性1例;肿瘤最大直径1.7~11.3 cm,大小为6.9 cm×6.0 cm。病理检查起源于梭形细胞15例、混合型细胞1例,大部分为上皮样细胞;患者均为KIT基因突变,10例行CD34免疫组化检测均呈阳性。结论直肠间质瘤多为局限性分叶肿块或外生性生长肿块,无沿直肠壁环状生长的特点,常位于肛提肌下,病理多显示KIT基因突变和CD34免疫组化阳性。
2015年16期 v.55;No.946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翠;王涛;谢宜奎;蒋波;汪素贞;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行无痛超细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方法上消化道疾病患儿159例,其中55例行超细胃镜检查(A组)、44例行普通胃镜检查(B组)、28例行无痛超细胃镜检查(C组)、32例行无痛普通胃镜检查(D组)。采用心电监护仪记录C、D组检查前(T0)、检查中(T1)、检查后(T2)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各组不良反应。结果 A组发生紧张及不合作5例、恶心呕吐8例、咽喉疼痛1例,B组分别为13、28、4例,C组分别为1、0、0例,D组分别为3、2、2例;各组紧张及不合作、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B组>A、D组>C组,P均<0.05。C组各时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P均>0.05;与T1时点比较,D组心率升高,血氧饱和度及舒张压均降低,P均<0.05。结论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行无痛超细胃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少,生命体征平稳。
2015年16期 v.55;No.946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赵文利;闫洁;毛凤星;杨秀花;潘长鹭;
目的调查357例恶性肿瘤患儿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采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对357例恶性肿瘤患儿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身高比体质量进行营养不良情况的分级,记录患儿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357例患儿中,中度营养风险297例,高度营养风险60例。高度营养风险患儿中,轻度营养不良41例、中度18例、重度1例;49例行营养支持,其中肠外营养28例、肠内营养21例;经营养干预后,营养良好13例,轻度营养不良27例,中度9例,无重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风险患儿无营养不良发生,但其中113例(38.0%)口服肠内营养配方奶。结论恶性肿瘤患儿多存在中、高度营养风险,高度营养风险患儿更易发生营养不良,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可改善其营养状况。
2015年16期 v.55;No.946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左俊芳;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前置胎盘患者324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38例(研究组),未合并胎盘植入286例(对照组)。观察前置胎盘类型与胎盘植入的关系,分析孕产次数、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全/半切子宫、早产)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产次数≥2次的产妇比率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2、3次剖宫产产妇比率大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产后出血比率、出血量及全/半切子宫比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前置胎盘产妇孕产次数增加、剖宫产等是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胎盘植入增加前置胎盘孕妇子宫切除概率及产后出血风险。
2015年16期 v.55;No.94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丽;王小平;盛飞;李文辉;李庭毅;
目的总结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以四肢麻木无力12例,临床表现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15例、皮肤改变14例、内分泌异常13例、器官肿大12例、单克隆浆细胞增生性异常11例、水负荷增多11例。辅助检查示,血清M蛋白阳性7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阳性15例;15例行脑脊液检查,均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13例行骨髓穿刺,骨髓浆细胞>10%1例、<5%12例;15例行肌电图检查,均有周围神经受损表现。放疗8例,糖皮质激素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分别治疗3例,行骨髓干细胞移植1例。13例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随访1 a患者症状无复发;2例合并心包积液者死亡。结论 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累及多个系统,治疗以放疗为主,预后较好。
2015年16期 v.55;No.946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凡;李聪然;袁清;金海龙;蔡明;
目的总结25例肾移植术后癫痫发作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诊疗方法。方法肾移植术后癫痫发作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发病病因及诊疗经过。结果 25例患者中,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4例,部分性发作7例,癫痫持续状态4例;病因为电解质紊乱8例,高血压7例,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毒性致后部脑病综合征3例,激素过量3例,感染8例。对于癫痫急性反复发作和持续状态患者先稳定气道、吸氧、维持血液循环,并静脉给予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和地西泮,控制急性发作,然后规律口服左乙拉西坦;单次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先针对病因治疗,无法确定病因时口服左乙拉西坦。患者经综合治疗后癫痫均得到控制,无复发。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肾移植术后癫痫发作,及时找出病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是关键。
2015年16期 v.55;No.946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