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翠花;种靖慧;廖金凤;林永敏;卫佳;郑国光;
目的探讨膜结合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M-CSF)及其剪切体(mM-CSF-Δ)对淋巴细胞白血病Ramo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Overlap PCR法构建带有m M-CSF的真核表达质粒pTARGET-mM-CSF,再进一步构建胞内区截短30个氨基酸的表达质粒p TARGET-m M-CSF-Δ,并进行PCR及DNA双向测序鉴定。将空载体p TARGET、p TARGET-mM-CSF、pTARGET-mM-CSF-Δ质粒分别转染Ramos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用RT-PCR、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成功构建了m M-CSF和m M-CSF-Δ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转染细胞株Ramos-V、Ramos-M和Ramos-Δ。Ramos-M、Ramos-Δ、Ramos-V细胞增殖能力的OD值分别为0.413±0.014、0.384±0.019、0.463±0.037,Ramos-M细胞与Ramos-Δ细胞比较,Ramos-M、Ramos-Δ细胞分别与Ramos-V细胞比较,P<0.05或<0.01。Ramos-M、Ramos-Δ、Ramos-V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分别为41.54%±1.22%、45.60%±1.09%、39.20%±1.53%,Ramos-M细胞与Ramos-Δ细胞比较,Ramos-M、Ramos-Δ细胞分别与Ramos-V细胞比较,P<0.05或<0.01。结论 mM-CSF、mM-CSF-Δ均能抑制淋巴细胞白血病Ramos细胞增殖,且后者抑制作用更强。
2015年19期 v.55;No.94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媛;周训钊;钟昌桃;颜魁;韦正波;谢莹;
目的比较裸鼠腋下皮肤切开缝合和穿刺套针注射接种人鼻咽癌细胞成瘤效果。方法制备鼻咽癌HONE-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块样本。将8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A、B组,各4只。A、B组分别使用皮肤切开缝合接种和穿刺套针接种方法于裸鼠右侧腋下接种细胞株移植瘤组织块,比较两组裸鼠肿瘤出现时间、体积、质量。结果 A、B组肿瘤出现时间均为接种后第3天。与B组相比,A组裸鼠较早出现精神萎靡、皮肤粗糙、毛发光泽不良、食欲不振、活动量减低、脊椎明显、弓背等状况。两组裸鼠体质量均有所下降,A组比B组肿瘤生长迅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肿瘤质量分别为(0.85±0.39)、(0.75±0.30)g,两组比较,P>0.05。结论裸鼠腋下皮肤切开缝合和穿刺套针注射接种人鼻咽癌细胞均能达到好的成瘤效果。
2015年19期 v.55;No.94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华;韩涛;李莹;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诱因将患者分为感染组(59例)和非感染组(127例)。观察两组血氨、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Cr)、病死率。结果感染组血氨(113.7±63.0)μmol/L,ALT(206.3±86.4)U/L,TBIL(113.7±62.9)mmol/L,WBC(11.0±7.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6%±6.6%,Cr(118.2±91.4)μmol/L,Child-Pugh分级(13±1)分,病死率为40.6%。非感染组血氨(80.9±40.7)μmol/L,ALT(114.2±20.9)U/L,TBIL(80.9±40.7)mmol/L,WBC(6.6±4.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1.4%±6.9%,Cr(72.9±34.3)μmol/L,Child-Pugh分级(10±1)分,病死率为28.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损害重,血氨、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病死率高。
2015年19期 v.55;No.949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孙慧;薛恺;
目的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AITL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3例AITL患者中位年龄为61岁,男性占84.8%,3例患者体能状态评分差(ECOG评分≥2分),27例患者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7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常见结外受累[肝脏受累(9.1%)、脾脏受累(18.2%)、骨髓侵犯(9.1%)],14例患者表现为B症状,24例患者接受CHOP方案作为诱导化疗。所有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81.3%(95%CI:0.734~0.892),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49.7%(95%CI:0.402~0.592)。LDH升高、B症状、白细胞升高均可影响患者2年总生存率,P均<0.05。ECOG评分≥2分、B症状、皮疹、贫血均可影响患者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P均<0.05。CHOP方案和未使用CHOP方案患者2年总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ECOG评分≥2分(P=0.023)是影响患者无事件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B症状(P=0.024)和LDH增高(P=0.034)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AITL好发于老年男性,常伴有B症状、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体腔积液和结外侵犯等症状。AITL起病时LDH增高、有B症状的患者预后较差,一线化疗中的非CHOP方案疗效并未优于CHOP方案。
2015年19期 v.55;No.94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瑞;王辉;霍喜卫;胡成栋;刘法敬;
目的观察颈前路漂浮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接受颈前路漂浮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颈椎曲度指数(CCI)、神经功能恢复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及脊髓损伤等情况。手术时间81~155(116.0±21.3)min。术中出血190~410(227.0±35.5)m L。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经局部加压包扎及腰大池置管引流后均好转。随访时间15~46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脱出等情况。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为(8.5±2.1)分,术后3个月为(13.0±3.3)分,末次随访时为(13.7±3.6)分,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均<0.05。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0.1%±13.8%。CCI术前为14.2%±4.3%,术后3 d为13.8%±4.6%,末次随访时为12.9%±4.4%,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前路漂浮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孤立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能彻底解除脊髓前方的骨性压迫,恢复并重建颈椎生理曲度,效果满意。
2015年19期 v.55;No.949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罗新兵;朱晓萍;李波;杨俊;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病情控制情况及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方法选取贵阳地区400例病程超过12个月的哮喘患儿,对其家长就患儿哮喘控制状况及疾病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过去12个月内,72.5%的患儿有过哮喘发作,35.5%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的急诊治疗,17.8%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导致的住院治疗。61.5%的患儿家长认为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72.3%认为哮喘是可以控制的;77.0%认为哮喘需要长期规律用药;86.8%认为长期吸入激素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在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37.3%的家长会加用抗生素,26.5%选择速效β2受体激动剂;34.2%认为患儿哮喘控制状态下可以参加正常运动;35.5%坚持给患儿长期规范用药;25.5%坚持定期带患儿复诊。结论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整体控制状况并不理想,部分家长对儿童哮喘的认知水平较低。
2015年19期 v.55;No.94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林凤;郑君;周友珍;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中获得性紫杉醇(TAX)耐药相关基因。方法采用大剂量间歇诱导法,用TAX反复冲击诱导培养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建成Ishikawa/TAX耐药株。应用Affymetrix Human Genome U133 Plus2.0表达谱芯片检测Ishikawa/TAX与Ishikawa细胞株基因。通过Gene Ontology(GO)聚类分析对差异表达的基因予以分类。采用q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与Ishikawa细胞相比,Ishikawa/TAX细胞中有110条基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ratio比值>3),包括87个上调基因、23个下调基因,GO分类涉及细胞信号传导和调控、细胞黏附分子、细胞代谢及转录调控等;其中上调最明显的基因为S100A12,其次有CYP1B1、FUBP1、CEACAM6,下调基因有TNFAIP3、CD44、DKK1等。qRT-PCR检测S100A12、CYP1B1在耐药细胞中高表达,TNFAIP3、CD44在耐药细胞中低表达,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的人子宫内膜癌获得性TAX耐药相关基因的上调基因有S100A12、CYP1B1、FUBP1、CEACAM6,下调基因有TNFAIP3、CD44、DKK1。
2015年19期 v.55;No.949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凡;宋烨;李园;葛岚;王秀艳;梁皓;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造影(CEUS)检查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应用CEUS检查判断肾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相关文献,使用STATA12.0及Meta-disc软件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其汇总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绘制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CEUS检查判断肾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57、0.748、66.277、3.797和0.057,SROC曲线下面积为0.96。结论应用CEUS检查判断肾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漏诊率较低,而误诊率相对偏高,汇总敏感性的变化范围较小。
2015年19期 v.55;No.949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帅;柳净;陈慧;吉璐;杨云;邬天凤;马菲;周玉颖;黄国伟;纪勇;
目的分析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方法 AD患者218例(AD组),VD患者127例(VD组),应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AD组、VD组MMSE量表总分分别为(18.23±6.25)、(18.73±7.64)分,其中延迟回忆分别为(0.66±0.95)、(0.99±1.14)分,听理解分别为(2.78±0.61)、(2.41±0.80)分,两组延迟回忆、听理解比较,P均<0.01。AD组ADL量表总分为(32.84±13.34)分,VD组为(35.03±16.96)分,两组比较,P>0.05。结论 AD与VD总体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无差异,但VD患者的延迟回忆优于AD患者、AD患者听理解方面优于VD患者。
2015年19期 v.55;No.94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邱英;丁国华;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5年1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ARB类药物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使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69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ARB类药物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345例、单用ARB类药物346例。ARB类药物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有效率,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方面均优于单用ARB类药物。结论 ARB类药物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率较单用ARB类药物高,保护肾脏作用强,且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2015年19期 v.55;No.94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马亚兵;杨克虎;
目的比较氨酚羟考酮与盐酸曲马多治疗癌症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Cancer、malignant、neoplasm、neoplasia、tumor、tumour、Pain、Ache、oxycodone/acetaminophen、paracetamol、氨酚羟考酮、泰勒宁、癌痛、癌性疼痛、癌症疼痛、随机"等为检索词,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NKI、CBM、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均从建库至2014年7月30日。纳入氨酚羟考酮与盐酸曲马多治疗癌症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获得163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与盐酸曲马多相比,氨酚羟考酮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短(WMD=-13.20,95%CI:-14.11~-12.29,P=0.000),生活质量高(WMD=7.00,95%CI:5.08~8.92,P=0.000)。氨酚羟考酮与盐酸曲马多治疗癌症疼痛的总有效率(OR=1.48,95%CI:0.98~2.23,P=0.060)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酚羟考酮较盐酸曲马多治疗癌症疼痛能缩短药物起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5年19期 v.55;No.94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蒋磊;赵宁民;修佳;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在不同CYP2C19基因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方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100例,根据CYP2C19主要基因型将其分为CYP2C19*1型组和CYP2C19*2型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奥美拉唑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药物半衰期(T1/2)、药—时曲线的最高点称峰浓度(Cmax)和血浆药物达峰时间(Tmax)、抑酸起效时间(达到p H≥4所需时间)、抑酸持续时间(p H≥4持续时间)、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结果 CYP2C19*1型组、CYP2C19*2型组AUC分别为(1 059.8±159.9)、(1 251.1±235.9)ng/(m L·h),Cmax分别为(300.5±25.9)、(263.7±33.5)ng/m L,Tmax分别为(2.7±0.60)、(2.3±0.3)h,T1/2分别为(1.7±0.4)、(2.4±0.7)h,抑酸起效时间分别为(126.4±64.4)、(98.5±59.9)min,抑酸持续时间分别为(258.8±88.9)、(315.3±75.8)min,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70.0%、94.0%,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较CYP2C19*1基因型,奥美拉唑在CYP2C19*2基因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体内代谢快,有效时间长,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
2015年19期 v.55;No.949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牛福坤;郭淑霞;庄炎;孙娟娟;张晓伟;武凤玉;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硫化氢(H2S)与脉搏波速度(PWV)的关系。方法 126例CKD患者,采用动脉检测仪测量记录PWV,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2S,并对CKD患者血清H2S与PWV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CKD患者血清H2S为(7.6±4.5)nmol/m L,PWV为(1 958.7±531.7)cm/s。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PWV与血清H2S呈负相关(r=-0.229,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H2S与PWV显著相关(标化β=-0.159,P=0.036)。结论 CKD患者PWV与血清H2S有关。
2015年19期 v.55;No.949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进明;于立新;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发病的肺部混合感染(MP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50例肾移植术后MPI患者,以肾移植术后MPI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时间<3个月)7例、中期组(3~12个月)33例、远期组(>12个月)10例。观察3组MPI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体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体质量指数分别为(21.2±1.7)、(21.5±2.4)、(23.5±2.1)kg/m2,住院时间分别为(32.3±31.7)、(22.5±18.7)、(36.1±11.4)d,发生重症肺部感染分别为9、30、3例,3组比较,P均<0.05。早期组中细菌感染7例、真菌感染3例、无病毒感染,中期组中细菌感染33例、真菌感染22例、病毒感染23例,远期组中细菌感染10例、真菌感染7例、病毒感染7例,3组病毒感染比较,P<0.01。早期组3例发展为重症肺炎,无死亡病例;中期组30例发展为重症肺炎,死亡2例;远期组9例发展为重症肺炎,死亡1例。结论早期肾移植术后MPI患者相对中、远期MPI患者较少发展至重症肺部感染;远期MPI患者体质量指数较早、中期患者高;早、远期MPI患者住院时间较中期患者长。
2015年19期 v.55;No.949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春生;梁磊;孟繁林;刘忠泽;苏运强;薛健;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53例孤立肾结石患者,其中22例接受F-URS治疗(F-URS组)、31例接受M-PCNL治疗(M-PCNL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URS组、M-PCNL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8.2±33.4)、(62.3±23.2)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1.6±0.7)、(4.3±2.3)g/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7.6±15.1)、(36.4±11.3)h,住院时间分别为(4.1±1.1)、(7.6±1.3)d。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比较,P均<0.01。F-URS组、M-PCNL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8.2%、93.5%,总清除率分别为86.4%、96.8%,下盏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28.6%、90.9%,下盏结石总清除率分别为57.1%、90.9%,直径≤20 mm结石总清除率分别为92.3%、100.0%,直径>20 mm结石总清除率分别为75.0%、90.0%。与F-URS组相比,M-PCNL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下盏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高(P均<0.05)。F-URS组、M-PCNL组大出血分别为0、3例,高热分别为3、2例,胸膜损伤分别为0、1例。结论与M-PCNL相比,F-URS治疗孤立肾结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低,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少、住院时间短,但两者结石总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
2015年19期 v.55;No.949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王静;韩丽;迟晓云;冯智慧;
目的对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血型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确定其ABO血型的等位基因型。方法 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对其血液样本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ABO基因分型检测、ABO基因Exon6、7序列分析。结果该样本血清学结果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正定型抗A弱凝集,反定型检出不规则抗-A,血清学符合A亚型的表现。ABO基因分型检测的结果显示为O1/A。Exon6、7外显子及第6内含子序列单倍型测序与A101相比,其中一个等位基因为O102(261G/del、297A>G、646T>A、681G>A、771C>T、829G>A);另外一个等位基因为A205(467C>T、1009A>G),导致P156L、R337G。结论本例ABO血型基因Exon7的两个点突变导致了A氨基转移酶的活性降低,为A205亚型。
2015年19期 v.55;No.949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爱群;余青云;彭忠兴;黄叶青;刁胜朋;程静;王文涛;洪铭范;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中miR-200b和CD13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80例胶质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20例接受开颅手术的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试验组胶质瘤组织及对照组正常大脑组织中的miR-200b与CD133,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iR-200b与CD133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试验组miR-200b阳性表达率(32.65%,32/80)与对照组(80.00%,16/20)比较,P=0.001。试验组CD133阳性表达率(67.50%,54/80)与对照组(15.00%,3/20)比较,P=0.000。试验组miR-200b与CD133的表达呈负相关(r=-0.09,P=0.006)。试验组miR-200b和CD133表达与患者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胶质瘤组织中miR-200b低表达、CD133高表达,两者均与胶质瘤病理分期有关。
2015年19期 v.55;No.949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雯;曾友玲;宋晓婕;
目的对比观察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与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初产妇的引产效果。方法 157例足月妊娠宫颈低评分初产妇,随机分为欣普贝生组83例及COOK球囊组74例。欣普贝生组采用欣普贝生引产,COOK球囊组采用COOK球囊引产。记录两组产妇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宫颈裂伤情况、分娩方式、用药不良反应及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欣普贝生组、COOK球囊组临产时间分别为(11.4±5.7)、(16.3±7.6)h,总产程分别为(14.4±6.1)、(19.7±4.3)h,后续应用催产分别为11、25例,顺产分别为68、59例。两组临产时间、总产程、后续应用催产例数比较,P均<0.05。欣普贝生组、COOK球囊组宫颈裂伤分别为4、3例,发生用药不良反应分别为16、18例,产后发热分别为11、9例,产后出血量分别为(275±63)、(320±54)m L,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3.27±0.53)、(3.36±0.44)kg,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9.22±0.48)、(9.38±0.30)分,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产妇均有15例以剖宫产结束妊娠,其中欣普贝生组剖宫产原因为社会因素4例、产程异常8例、胎儿窘迫3例,COOK球囊组分别为7、4、4例。结论欣普贝生和COOK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均安全、有效,但前者较后者的临产时间及总产程均短。
2015年19期 v.55;No.949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王松;苏菲;高海晓;贾亮;贾亚男;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2例垂体大腺瘤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组各41例,分别采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观察两组手术肿瘤切除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神经内镜组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6例,显微镜组分别为25、6、10例,两组比较,P<0.05。神经内镜组、显微镜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1.40±20.47)、(115.80±27.1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60±11.73)、(72.97±22.45)m L,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1.40±3.69)、(16.69±5.45)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68%、36.84%,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神经内镜较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肿瘤全切除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总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
2015年19期 v.55;No.949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单莉;郝春妮;
目的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10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免疫组化学染色观察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57、Foxp3+、Granzyme B+、CD45RO+、CD+8细胞的分布,同时对其进行计数。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Foxp3+细胞数量癌内大于癌周,CD+57、Granzyme B+、CD45RO+、CD+8细胞数量癌周大于癌内(P均<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8、CD45RO+细胞数量与临床分期有关,Foxp3+和CD45RO+细胞数量与病理分级有关,CD+8和Foxp3+细胞数量与淋巴转移有关(P均<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Foxp3+细胞与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呈负相关(HR:2.217,95%CI:1.843~2.671,P=0.012),与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HR:2.451,95%CI:1.992~2.734,P=0.033)。结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内CD+57、Granzyme B+、CD45RO+、CD+8细胞数量增多,Foxp3+细胞数量减少。Foxp3+细胞是宫颈鳞状细胞癌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2015年19期 v.55;No.949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汉前;俞辉明;刘家武;房进;毛弛;
目的评价颏下岛状皮瓣联合口腔修复膜重建腭洞穿型缺损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13例应用颏下岛状皮瓣联合口腔修复膜重建腭洞穿型缺损患者,选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采用主观判听法检测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应用纤维鼻咽镜检查重建的腭缺损鼻侧面的愈合及腭咽闭合情况,并对过高鼻音及鼻漏气情况进行评判。结果术后随访8~30个月、中位20个月。13例患者语音清晰度为86.5%±2.43%,其中1例重度语音障碍(语音清晰度为34.5%),其余患者语音清晰度正常。3位语音清晰度判听者判听的一致性较好(Cronbach'sα系数为0.786)。13例患者中,10例无过高鼻音、3例存在轻度过高鼻音;1例患者存在明显鼻漏气;10例达到完全腭咽闭合、2例为边缘型腭咽闭合、1例存在腭咽闭合不全。3位医师对纤维鼻咽镜检查结果评判的一致性很好(Cronbach'sα系数为0.801)。结论颏下岛状皮瓣联合口腔修复膜重建腭洞穿型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语音功能恢复。
2015年19期 v.55;No.94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章文龙;韦华;杨文东;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有脑卒中史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60例有脑卒中病史冠心病患者,均接受CABG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后常规肠外营养治疗,供给热量25 kcal/(kg·d)、适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同时静脉注射20μg前列地尔,1次/d。7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降低有脑卒中史冠心病患者CABG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2015年19期 v.55;No.949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夏伟;刘少颖;
目的分析碎裂QRS(f QRS)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 STEMI患者211例,入院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溶栓治疗,根据入院时ST段抬高导联是否存在f QRS波分为f QRS组与非f QRS组,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f QRS组、非f QRS组心脏射血分数(EF)分别为36%±12%、51%±13%,EF<35%分别为59、17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中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分别为53、21例,心电不稳定分别为49、12例,死亡分别为18、4例,两组比较,P均<0.05。心电图存在f QRS波、Grace评分>140分、EF<35%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STEMI患者存在f QRS波是其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2015年19期 v.55;No.94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艳;赵存瑞;张璐;邓爱云;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左心室构型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30例健康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应用常规M型超声、二维及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两组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结果正常组与高血压组常规M型超声测得的舒张末左心室内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二维及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均发现,两组基底段—侧壁、中段—前间隔、中段—后壁、中段—侧壁、心尖段—前壁的纵向收缩峰值应变比较,P均<0.05。三维超声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还发现两组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下壁、基底段—后壁、基底段—前壁的纵向收缩峰值应变比较,P均<0.05。结论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较M型超声与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早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部分节段心肌纵向收缩功能改变。
2015年19期 v.55;No.94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谭碧波;郑梦琳;李万斌;钱艺;陈燕;张敏;牛晓乐;王玮玮;黄彬;郭佳;
目的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方法4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和增强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上述3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中38例有病理结果,共检出44个病灶(良性病灶5个、恶性病灶39个)。常规二维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为68.4%、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9.1%、阴性预测值为33%、阳性预测值为71.4%;增强超声分别为92.1%、100.0%、50.0%、100.0%、91.4%;增强CT分别为89.5%、96.7%、40.0%、66.7%、91.4%。增强超声与常规二维超声比较,P<0.05;但与增强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液为造影剂的增强超声检查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优于常规二维超声,与增强CT相当。
2015年19期 v.55;No.94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肖晓辉;刘华;蔡曦光;巨佳;闫立萍;
目的观察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检测水平。方法 116例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真菌感染52例(真菌组)、细菌感染64例(细菌组),另选择2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3组血清1,3-β-D葡聚糖及PCT。结果真菌组、细菌组、对照组1,3-β-D葡聚糖水平分别为(40.26±10.38)、(16.83±5.21)、(6.72±2.56)pg/m L,真菌组、细菌组与对照组比较,真菌组与细菌组比较,P均<0.05。真菌组、细菌组、对照组PCT分别为(0.623±0.13)、(0.681±0.22)、(0.156±0.08)ng/m L,真菌组、细菌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PCT水平升高,且较细菌感染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升高更明显,检测患者血清PCT、1,3-β-D葡聚糖有助于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
2015年19期 v.55;No.94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修麓璐;林存智;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402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对其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细菌菌谱及耐药性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6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37株(81.6%)、革兰阳性球菌18株(2.7%)、真菌103株(15.7%)。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123株、鲍曼不动杆菌90株、阴沟肠杆菌73株、肺炎克雷伯菌63株、大肠埃希氏菌55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30株、其他103株。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屎肠球菌4株、溶血葡萄球菌2株、肺炎链球菌1株、其他5株。真菌中白假丝酵母菌83株、光滑念珠菌8株、其他12株。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低于20.0%。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
2015年19期 v.55;No.949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华;刘利祥;刘智;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2例(A组)、单纯糖尿病患者61例(B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0例(C组)、成年健康者40例(D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IL-6、IL-10、TNF-α,并计算IL-6/IL-10、TNF-α/IL-10值。结果 D、C、B、A组血清IL-6、TNF-α水平逐渐升高,各组比较,P均<0.05。与B组相比,A组血清IL-10水平高,IL-6/IL-10、TNF-α/IL-10值低(P均<0.05)。结论血清IL-6、TNF-α、IL-10水平升高预示糖尿病患者具有并发高血压风险。
2015年19期 v.55;No.949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卢慧;陈红晓;
目的探讨外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抑制素A(INH-A)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EP)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60例EP患者(EP组),并选取同期就诊的60例正常宫内早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β-HCG、P、VEGF及INH-A水平,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各项指标诊断EP的最佳截断值,计算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E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P组血清β-HCG、P、INH-A水平低,VEGF水平高(P均<0.05)。血清β-HCG诊断EP的截断值为2 374.59 IU/L、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1.7%,血清P分别为15.59μg/L、73.3%、99.3%,血清VEGF分别为233.50 pg/m L、86.7%、76.7%,血清INH-A分别为16.50 pg/m L、100%、81.7%。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E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6.96%。结论血清β-HCG、P、VEGF、INH-A单独检测对EP早期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2015年19期 v.55;No.94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刘世忠;蔡高杰;刘建明;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随机分为B组与R组,B组给予0.3%布比卡因2.4 m 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R组给予0.5%罗哌卡因2.4 m 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呼吸抑制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最高麻醉平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B组相比,R组T12阻滞维持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P均<0.01)。与麻醉前相比,B组麻醉后基础潮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呼气峰流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均降低(P均<0.05)。与B组相比,R组麻醉后基础潮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高(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术后腰痛。结论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相比,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应用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感觉和运动恢复更快,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更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015年19期 v.55;No.949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乔;章礼久;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对便秘患者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48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肠镜检查前2 d观察组口服乳果糖,30 m L/次,2次/d。检查当日两组均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较两组肠道清洁程度、肠镜检查成功率、肠镜检查接受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度优29例、良34例、中10例、差1例、总有效率为85.1%,对照组分别为19、27、21、7例及6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观察组肠镜检查成功率为95.9%、对照组为85.1%,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患者肠镜检查可接受程度为93.2%、对照组为81.1%,两组比较,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乳果糖用于便秘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清洁度高、镜检成功率高、患者可接受程度高、安全性好。
2015年19期 v.55;No.949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时伯红;张文;丁霞;
目的观察牙髓病患者塑化根管再通治疗中Resosolv溶塑液与TF镍钛锉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共52颗患牙96个根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个根管。实验组塑化根管再通治疗采用Resosolv溶塑液联合TF镍钛锉,对照组用C形先锋锉和Resosolv溶塑液疏通塑化根管。根管再通后进行根管再治疗,冷牙胶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记录治疗成功及不成功的根管数目和牙位,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48个根管再通41个,其中磨牙8个、前磨牙33个,再通率85.42%。对照组再通31个,其中磨牙5个、前磨牙26个,再通率64.58%。两组再通率比较,χ2=5.56,P<0.05。结论牙髓病患者塑化根管再通治疗应用Resosolv溶塑液联合TF镍钛锉有助于提高再通率。
2015年19期 v.55;No.949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范心怡;马晓松;陈颖;赵世华;王颜刚;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试验结果包括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AIR)及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以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MI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各组AIR、AU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年龄、病程、家族史、身高、体质量、BMI、血压、血脂(TG、TC、HDL、LDL)、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AIR、AUC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AIR、AUC的影响因素。结果 AIR、AUC随BMI增加呈增加趋势,校正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后,随Hb A1c的增加而减少。AIR与FINS、BMI、体质量、TG、LDL、血压及Hb A1c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0、0.42、0.33、0.25、0.27、0.19、0.19,P均<0.05);AUC与FINS、BMI、体质量、TG、LDL、血压及Hb A1c亦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3、0.46、0.35、0.28、0.27、0.19、0.17,P均<0.05)。FINS、FBG为AIR、AUC的正向影响因素,矫正IR的影响后,FBG为AUC的负向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与患者FINS水平、BMI、血脂、血压及Hb A1c水平有关。
2015年19期 v.55;No.949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鹏;周慧芳;许轶;
目的比较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和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5例(37耳),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照组接受鼓膜置管术治疗。术前及术后6、12、18个月时测试两组纯音听阈、鼓室导抗图,并采用咽鼓管功能障碍评分问卷(ETDQ-7)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ETDQ-7评分分别为(2.42±0.51)、(2.78±0.43)分,术后12个月分别为(2.05±0.53)、(3.44±0.71)分,术后18个月分别为(1.95±0.41)、(3.61±0.61)分,两组比较,P均<0.05。试验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8.9%、72.2%,术后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9.5%、55.6%,术后18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4.7%、44.4%,两组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比较,P均<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较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
2015年19期 v.55;No.94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