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莉;赖翼;刘阳;胡章勇;杨军;邓兰;
目的观察自限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干扰素ω1(IFN-ω1)、干扰素γ受体(IFNG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206例自限性HBV感染者(对照组)和210例慢性HBV感染者(病例组)IFN-ω1基因上4个SNP位点、IFNGR基因上4个位点,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病例组、对照组IFNGR基因的rs9376267位点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4%、60.3%,两组比较,P=0.012。两组IFN-ω1、IFNGR基因其他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限性HBV感染患者IFNGR基因上的rs9376267位点CT基因型频率较慢性HBV感染患者高。
2015年31期 v.55;No.96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翠花;廖金凤;王大刚;刘淑艳;任倩;郑国光;
目的构建膜结合型M-CSF(mM-CSF)及其胞内区截短30个氨基酸的剪切体(mM-CSF-Δ)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用DNA重组技术构建并鉴定mM-CSF和mM-CSF-Δ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MSCVPGK-GFP-mM-CSF、MSCV-PGK-GFP-mM-CSF-Δ,与空载体对照MSCV-PGK-GFP分别转染Phoenix细胞包装病毒,并感染HEK293细胞,通过流式分选术获得3种阳性细胞。结果经Phoenix包装的重组及对照逆转录病毒成功感染HEK293细胞,获得了稳定表达细胞株HEK293-M、HEK293-M-Δ和对照细胞株HEK293-V。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发现HEK293细胞中有mM-CSF和mM-CSF-Δ的表达,HEK293-M细胞和HEK293-M-Δ细胞经流式抗体标记后均能检测到膜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mM-CSF及其剪切体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2015年31期 v.55;No.96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俊健;陈婷;刘彬;徐米清;
目的观察LBH589对肾癌细胞株OS-RC-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人肾癌细胞株OS-RC-2细胞分为DMSO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LBH589组和NAC+LBH589组,NAC组加入5 mmol/L NAC刺激2 h,LBH489组加入50 nmol/L LBH589刺激48 h,NAC+LBH589组先加入5 mmol/L NAC预处理2 h,洗脱后再以50 nmol/L LBH589刺激48 h。Ed U法测算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簇(ROS),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STAT3、Cyclin D1蛋白。结果 DMSO组、NAC组、LBH589组、NAC+LBH589组Ed U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53%±4%、52%±5%、7%±3%、29%±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25%±0.13%、0.18%±0.15%、11.35%±2.40%、1.92%±0.63%,ROS分别为0.60%±0.26%、0.33%±0.25%、12.2%±2.65%、5.33%±1.05%,DMSO组、NAC+LBH589组与LBH589组比较,P均<0.05。DMSO组、NAC组、LBH589组、NAC+LBH589组p-STAT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7、1.02±0.07、0.49±0.04、0.52±0.05,Cyclin D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8、1.03±0.08、0.45±0.04、0.49±0.03,DMSO组与LBH589组比较,P均<0.05。结论LBH589对OS-RC-2肾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升高ROS水平有关。LBH589能抑制STAT3信号通路,进而使Cyclin D1表达下降,而LBH589诱导ROS升高不是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从而使肾癌细胞生长抑制。
2015年31期 v.55;No.961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亚楠;刘晓虹;毛晓韵;金泉秀;苏芃;金锋;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Bag-1、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份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中Bag-1与Bcl-2蛋白,并分析两种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中Bag-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2.5%、9.2%,Bcl-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1.7%、11.7%,两者比较,P均<0.05。不同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组织Bag-1、Bcl-2蛋白表达比较,P均<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ag-1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97,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Bag-1与Bcl-2蛋白高表达,且二者表达密切相关,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
2015年31期 v.55;No.961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罗湘玉;罗卫民;张军;林称意;郭家龙;
目的 miR-222基因转染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222在A549、16HBE细胞中的表达;将miR-222 mimics、scramble、TIMP3-siRNA与si-control分别转染于A549细胞(设为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TIMP3蛋白,MTT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结果 miR-222在A549、16HBE细胞的表达分别为0.767±0.086、0.405±0.034,两者比较,P<0.01。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A549细胞中TIMP3蛋白表达分别为0.416±0.023、0.732±0.019、0.430±0.020与0.803±0.02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实验3组与实验4组比较,P均<0.05。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miR-222或沉默TIMP3 48、72、96 h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均<0.05)。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A549细胞48 h后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分别为(104±5)、(204±8)、(99±4)、(188±7)个,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比较,实验3组与实验4组比较,P均<0.05。结论 miR-222基因转染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增强,其可能与miR-222靶向调控TIMP3作用有关。
2015年31期 v.55;No.96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丽;卜小宁;
目的探讨抑郁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稳定期COPD患者80例,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抑郁量表部分(HAD-D)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抑郁状态评估,根据HAD-D评分分为非抑郁组(<8分)与抑郁组(≥8分)。观察两组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MRC呼吸困难指数(m 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AT)量表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抑郁组9例、非抑郁组71例。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的肺功能、6MWD、m MR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抑郁组CAT总分、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得分分别为(21.11±5.46)、(7.44±1.51)、(4.78±2.39)分,均高于非抑郁组的(13.87±6.33)、(4.07±2.87)、(2.90±2.36)分。COPD患者HAD-D评分与CAT总分呈正相关(r=0.495,P=0.000)。结论抑郁与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无关,与生活质量有关。
2015年31期 v.55;No.961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付文举;张德志;王国喜;刘玉林;
目的观察磷酸化PKC-δ对地塞米松(Dex)诱导的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颅骨第3代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Dex组(1×10-7mol/L Dex)、PMA预处理组(1×10-7mol/L Dex+100 nmol/L PMA)、Rottlerin预处理组(1×10-7mol/L Dex+2μmol/L Rottlerin),培养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和吖啶橙/溴乙锭(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及磷酸化PKC-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x组细胞增殖活性低,细胞凋亡多,磷酸化PKC-δ、Caspase-3、Bax表达高,Bcl-2表达低(P均<0.05)。与Dex组相比,PMA预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低,细胞凋亡多,磷酸化PKC-δ、Caspase-3、Bax表达高,Bcl-2表达低(P均<0.05)。与Dex组相比,Rottlerin预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高,细胞凋亡少,磷酸化PKC-δ、Caspase-3、Bax表达低,Bcl-2表达高(P均<0.05)。结论磷酸化PKC-δ可促进Dex诱导的大鼠成骨细胞凋亡。
2015年31期 v.55;No.96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晓丽;温志锋;米小轶;
目的观察TRAF2基因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情况。方法转染h TRAF2p LPCX-HA-Flag/P874质粒于MCF-7细胞,以空质粒pc DNA3作为阴性对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NF-κB的核表达。结果转染空质粒、转染h TRAF2p LPCX-HA-Flag/P874质粒的MCF-7细胞48 h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313±0.019、0.606±0.007,72 h分别为0.708±0.193、1.332±0.075,96 h分别为0.936±0.203、1.462±0.231,两者比较,P均<0.001。转染空质粒、转染h TRAF2p LPCX-HA-Flag/P874质粒的MCF-7细胞NF-κB的核表达分别为0.789±0.236、1.169±0.369,两者比较,P<0.01。结论 TRAF2基因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增强。
2015年31期 v.55;No.961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帆;唐妮娜;刘慧琳;郭琳琅;
目的比较整合素α3(ITGA3)在三种肺癌细胞株A549(肺腺癌)、H1650(肺泡细胞癌)、DMS53(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提取A549、H1650、DMS53细胞株的mRNA,反转录为c DNA,以32P标记c DNA,与整合素基因芯片进行杂交,经放射自显影后读取灰度值,并以基因表达的限制性分析(RAGE)和流式细胞仪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ITGA3亚单位在A549、H1650、DMS53细胞株中的表达分别为7.58±1.37、8.10±1.51、2.38±0.20,A549、H1650与DMS53细胞株比较,P均<0.01。RAGE结果显示,经AvaⅡ酶切后,A549、H1650、DMS53细胞株均出现ITGA3(69 bp),分别为167.0、172.1、44.7,A549、H1650与DMS53细胞株比较,P均<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ITGA3在A549、H1650、DMS53细胞株中的表达分别为83.62±1.40、90.86±4.78、1.24±0.53,A549、H1650与DMS53细胞株比较,P均<0.01。结论 ITGA3在A549和H1650细胞株中的表达上调,高于其在DMS53细胞株中的表达。
2015年31期 v.55;No.96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鑫;董明岩;于洋;高博;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脊髓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经典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各20只。实验组采用经典Zivin法复制模型,动脉夹结扎左肾下腹主动脉1 h,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做左侧肋骨下缘切口,不结扎腹主动脉;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三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12、24、48 h,电镜观察脊髓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X-盒结合蛋白1(XBP1)及C-JNK氨基末端激酶(磷酸化JNK)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及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缺血再灌注6、12、24、48 h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多。假手术组及空白组可检测到少量表达的XBP1及磷酸化JNK蛋白。实验组再灌注6 h后,缺血再灌注梗死灶周围可以观察到明显表达的XBP1及磷酸化JNK蛋白,缺血再灌注12 h后两种蛋白表达达到高峰,24 h稍有回落,48 h仍有较高表达。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增加、脊髓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经典标志物XBP1及磷酸化JNK蛋白的表达增加。内质网应激参与了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脊髓组织磷酸化JNK和XBPI蛋白表达有关。
2015年31期 v.55;No.961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屈丹;姜雅秋;
目的观察急性低血糖大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下丘脑组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表达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21只,根据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轻度低血糖组、重度低血糖组3组,每组7只,后两组腹腔注射短效胰岛素诱导急性低血糖,轻度低血糖组血糖2.0~2.64mmol/L,重度低血糖组血糖<2.0 mmol/L。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FT3、FT4、TSH,Western blotting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的TRH蛋白及mRNA。结果正常血糖组、轻度低血糖组、重度低血糖组FT3分别为(5.05±1.40)、(4.82±1.22)、(4.92±1.08)pmol/L,FT4分别为(2.45±0.26)、(2.19±0.11)、(2.30±0.21)pmol/L,TSH分别为(0.16±0.10)、(0.05±0.03)、(0.04±0.04)μIU/m L,轻度低血糖组、重度低血糖组分别与正常血糖组FT4、TSH比较,P均<0.05。正常血糖组、轻度低血糖组、重度低血糖组TRH蛋白分别为0.66±0.01、0.34±0.01、0.52±0.07,TRH mRNA分别为1.44±0.10、0.54±0.04、2.42±0.97,轻度低血糖组、重度低血糖组分别与正常血糖组比较,轻度低血糖组与重度低血糖组比较,P均<0.05。结论急性低血糖大鼠血清FT4、TSH水平降低,FT3不变,下丘脑组织中TRH蛋白表达降低,TRH mRNA表达先降低后升高。
2015年31期 v.55;No.96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韦士勤;李常颖;李保国;李建民;王丽丽;王海涛;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EZH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10、100 nmol/L的LBH589处理PC3细胞,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细胞EZH2的mRNA和蛋白。结果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LBH589对PC3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关系(P均<0.05)。相同时间时,随着LBH589浓度的增加,PC3细胞EZH2的mRNA、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均<0.05);相同浓度时,随着时间的延长,PC3细胞EZH2的mRNA、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LBH589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同时可使细胞EZH2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增强。
2015年31期 v.55;No.961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琦;王勇;周少勃;姚凤臣;
目的观察适量乙醇灌胃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Wistar大鼠,制备急性心肌梗死的大鼠动物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30只分成5组,每组6只。A组给予3.8 g/kg葡萄糖灌胃;B组给予0.5 g/kg乙醇、2.8 g/kg葡萄糖灌胃;C组给予1.0 g/kg乙醇、1.9 g/kg葡萄糖灌胃;D组给予1.5 g/kg乙醇、0.9g/kg葡萄糖灌胃;E组给予2.0 g/kg乙醇灌胃。各组灌胃1次/d,共42 d。计算各组左室质量指数(LVWI),测算心肌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放射免疫法测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结果与A组相比,C组LVWI、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AngⅡ含量、Ald含量低(P均<0.05);其他各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0 g/kg乙醇灌胃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2015年31期 v.55;No.961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娟;孙燕妮;秦熠;郭瑞敏;承解静;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入网膜素(omentin)对小鼠摄食量及其下丘脑组织神经肽Y(NPY)、刺鼠相关蛋白(AG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侧脑室置管并保留72 h后分别于侧脑室注射omentin及生理盐水(1.2μg/kg),观察注射后24 h小鼠摄食量有无变化,RT-PCR检测两组小鼠下丘脑组织AGRP、NPY、CRH及POMC mRNA。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摄食量分别为(4.63±0.17)、(4.51±0.12)g,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对照组NPY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7±0.24、0.48±0.29,AGRP mRNA分别为24.31±6.21、22.01±7.14,POMC mRNA分别为0.92±0.48、0.83±0.16,CRH mRNA分别为0.93±0.45、0.69±0.12,两组CRH mRNA表达量比较,P<0.05。结论侧脑室注入omentin对小鼠摄食量及下丘脑组织NPY、AGRP、POMC mRNA表达无影响,但CRH mRNA表达增加。
2015年31期 v.55;No.961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玮;侯芳;彭浩;熊祝嘉;王冀;
目的分析来自医院感染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81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一直为100%,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18.6%、37.1%和41.4%,对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28.0%、38.1%和41.4%,3年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均高于69%,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均高于70%。结论来自医院感染患者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高。
2015年31期 v.55;No.96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珊;李辉;张艳;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方法 2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无颈动脉硬化组(A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 mm)和颈动脉硬化组,并进一步将颈动脉硬化组分为B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 mm)、C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5 mm),比较三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 A、B、C组分别为90、93、99例,胱抑素C分别为(0.88±0.18)、(1.02±0.16)、(1.21±0.34)μmol/L,三组比较,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胱抑素C水平(OR=39.543,95%CI:1.608~972.513,P=0.024)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胱抑素C为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2015年31期 v.55;No.96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玉华;葛俊炜;佟士骅;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 PECAM-1)水平与心肾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125例(高血压组),并将60例同期门诊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s PECAM-1水平,常规测量两组SBP、DBP、MAP、空腹血糖、TC、TG、HDL、LDL、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高血压组血清s PECAM-1为(57.1±8.8)ng/m L,对照组为(43.6±7.3)ng/m L,两组比较,P<0.01。高血压组血清s PECAM-1的中位数为52.7 ng/m L,其中s PECAM-1<52.7 ng/m L者62例(低表达组),>52.7 ng/m L者63例(高表达组)。与s PECAM-1低表达组相比,s PECAM-1高表达组BMI、SBP、DBP、MAP、空腹血糖、TG、血肌酐、LVMI高,肾小球滤过率低,微量白蛋白尿和左心室肥厚患者多(P均<0.05)。血清s PECAM-1与BMI(r=0.23,P=0.017)、TG(r=0.26,P=0.012)、血肌酐(r=0.41,P=0.005)、尿微量白蛋白(r=0.54,P<0.001)和LVMI(r=0.37,P<0.001)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r=-0.47,P=0.003)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s PECAM-1水平升高,与心肾靶器官损害有关。
2015年31期 v.55;No.961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东兴;
目的观察动态抗阻力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6例慢性心力衰竭并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非运动干预的常规治疗组(A组)和运动训练组(B组),均给予血液透析和基础治疗,A组避免任何运动干预,B组接受在家步行或慢跑与抗阻力运动相结合的运动训练,观察疗程为10周。比较两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 A、B组治疗后6MWT距离分别为(366.5±73.4)、(408.4±93.7)m,SF-36量表评分分别为(64.8±8.9)、(71.1±9.7)分,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动态抗阻力运动训练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并终末期肾病患者生活质量。
2015年31期 v.55;No.96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苏陈;吴峰;张帅;王燕华;俞峰;孙俊波;周巍;郑毅敏;冯金忠;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应用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168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51例)、前列地尔组(B组,55例)和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组(C组,62例)。A组常规给予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水化等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当天及术后3 d连续应用前列地尔10μg/d静脉输注;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当天及术后3 d连续应用前列地尔10μg/d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d静脉输注。检测三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72 h血肌酐(Cr)、尿素氮(BUN)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观察CIN的发生率。结果 A、B、C组术后血清Cr水平分别为(128.24±22.75)、(115.78±20.71)、(103.98±22.23)μmol/L,A、B组与C组比较,P均<0.05。A、B、C组术后血清BUN水平分别为(9.8±3.1)、(8.0±2.9)、(7.8±2.7)mmol/L,A组与B、C组比较,P均<0.05。A、B、C组术后GFR分别为(59.86±22.58)、(61.24±23.86)、(67.36±21.63)m L/(min·1.73 m2),A、B组与C组比较,P均<0.05。A组发生CIN者7例、B组2例、C组1例,三组比较,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CI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前列地尔。
2015年31期 v.55;No.96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邹迪莎;于健;叶瑶;郑天鹏;
目的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NAFLD患者1 273例,将其中256例血清ALT水平>40 U/L者作为ALT升高组,256例血清ALT水平≤40 U/L者作为ALT正常组,同时选取256例非NAFLD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尿酸(UA)、TG、TC、LDL-C、HDL-C、空腹血糖(FPG),比较ALT升高组与ALT正常组超重及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患病率,分析NAFLD患者血清ALT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D患者ALT升高组TC、LDL-C、FPG水平及高脂血症、高血糖患病率均高于ALT正常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LDL-C(P=0.000,95%CI:1.358~2.807)和高血糖(P=0.001,95%CI:1.366~3.386)均为NAFLD患者血清ALT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ALT水平升高NAFLD患者TC、LDL-C、FPG水平高,高脂血症、高血糖患病率高,危险因素为高LDL-C和高血糖。
2015年31期 v.55;No.96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曲大鹏;魏明龙;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老年AK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后3个月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高血压、感染、服用肾毒性药物、少尿、机械通气、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Cr)、Cr峰值、血尿素氮、血尿酸是影响老年AKI患者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机械通气、少尿、血尿素氮增高是影响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高龄、机械通气、少尿、血尿素氮增高是老年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2015年31期 v.55;No.961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卓琼;陈丽丽;杨斯博;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骨髓组织中miR-155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LL患儿46例(观察组),非血液病儿童17例(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miR-155,并分析miR-155表达与ALL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miR-15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8±10.1)×10-4、(4.3±1.2)×10-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低危型、中危型、高危型者miR-15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0±1.15)×10-4、(5.28±1.75)×10-4、(7.30±2.15)×10-4,两两比较,P均<0.05;治疗前及治疗第33天miR-15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30±4.15)×10-4、(3.30±0.15)×10-4,两者比较,P<0.05。结论 ALL患儿骨髓组织miR-155表达升高,miR-155高表达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2015年31期 v.55;No.961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艳春;毛开新;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静滴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06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滴治疗,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静滴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IgA、IgE、IgG、IL-6、IL-8、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7.36%,两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P均<0.01)。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IgA、IgE水平升高,Ig G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P均<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IL-6、IL-8、TNF-α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静滴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好。
2015年31期 v.55;No.961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马伟利;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辅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及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118例HFP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及血脂康组(B组)各59例,A组给予抗心衰等基础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0.6 g/d,疗程6个月。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gal-3、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瓣环最大运动速度(E')、左房容积指数(LAVI)。结果 A组治疗前后gal-3水平分别为(7.18±1.60)、(4.87±1.41)ng/m L,E/E'分别为16.87±4.31、14.99±3.62,LAVI分别为(43.52±8.22)、(37.31±6.68)m L/m2;B组治疗前后gal-3水平分别为(7.22±1.69)、(2.41±0.87)ng/m L,E/E'分别为17.25±4.52、13.41±3.17,LAVI分别为(41.96±8.46)、(34.51±7.56)m L/m2;对照组gal-3水平为(1.12±0.32)ng/m L,E/E'为7.88±2.53,LAVI为(18.12±5.10)m L/m2;A组、B组治疗前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A组、B组治疗后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或0.01;A组治疗后与B组比较,P<0.05或0.01。结论血脂康胶囊辅助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HFPEF患者血清gal-3、BNP水平,还可进一步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2015年31期 v.55;No.961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晓君;刘献成;张涛;王海平;姜先雁;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效果。方法 94例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TR患者,44例接受MVR术治疗(MVR组),50例接受MVR同期TVP治疗(MVR+TVP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术前7 d、术后2年的右房内径(RA)、右室舒张末径(RV)、三尖瓣舒张期瓣环径(DTV)、肺动脉高压(SPAP),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病死率、2年存活率、三尖瓣轻度反流免除率和三尖瓣反流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RA、RV、DTV、SPAP均较术前缩小(P均<0.05),且MVR+TVP组缩小程度大于MVR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改善,且MVR+TVP组较MVR组改善明显。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患者。MVR组、MVR+TVP组2年存活率分别为96.00%、86.36%,三尖瓣轻度反流免除率分别为94.00%、84.09%,三尖瓣反流复发率分别为2.00%、11.36%,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MVR同期TVP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轻度功能性TR效果好。
2015年31期 v.55;No.96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楠;周炳娟;李玲;
目的观察假性湿疣(PC)和尖锐湿疣(CA)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cl-2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份PC组织(PC组)、100例份CA组织(CA组)、50例份健康女性外阴皮肤(对照组)中VEGF、Bcl-2蛋白。结果 PC组、CA组、对照组中VEGF阳性率分别为80%、90%、40%,PC组、CA组分别为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Bcl-2阳性率分别为78%、98%、40%,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PC和CA组织中VEGF、Bcl-2蛋白表达升高,且检测Bcl-2有助于PC和CA的鉴别诊断。
2015年31期 v.55;No.961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哈斯鲁;张谢卓;刘利国;闫斌;徐超;伊力哈木·托合提;
目的评价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OOA)与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入路(TSTFA)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8~2015年MEDLINE、Embase、Pub Med、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经OOA及TSTFA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487例患者,其中OOA组249例、TSTFA组238例。与TSTFA组相比,OOA组术中出血少、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均<0.05),但两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尺神经损伤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时,经OOA较TSTFA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的优势。
2015年31期 v.55;No.96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克楠;刘冬艳;王爱民;白志超;崔保栓;殷培培;马良;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mRN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48例份胃癌组织(观察组)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对照组)中MCM2、PCNA mRNA,分析胃癌组织中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对照组MCM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27±0.368、5.32±0.401,PCN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12±0.289、7.88±0.374,两组比较,P均<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MCM2、PCNA mRNA表达比较,P均<0.05。胃癌组织中MCM2 mRNA与PCNA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1,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MCM2、PCNA mRNA的表达增多,两者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5年31期 v.55;No.96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庆霞;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产妇经阴试产的可行性。方法 60例瘢痕子宫产妇,在严格掌握经阴试产指征的基础上行阴道试产,观察经阴试产成功率、平均产程、放置宫颈球囊、阴道助产、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子宫下段积血、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情况。结果 60例瘢痕子宫产妇经阴试产成功55例(91.67%),5例改为剖宫产手术,均未出现子宫破裂。放置宫颈球囊5例,阴道助产15例,产程(6.54±0.62)h,产时出血量(219.55±36.67)m L,产后子宫下段积血16例,产后24 h出血量(423.54±46.77)m L,新生儿Apgar评分<7分3例,新生儿体质量(3 067.76±38.86)g。结论在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严密产程监护、做好并发症防治准备的基础上,瘢痕子宫产妇经阴试产是可行的。
2015年31期 v.55;No.96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延敏博;路静;江东;郭振宇;冯旭升;
目的观察贝前列腺素钠口服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观察组口服贝前列腺素钠(20μg/次,3次/d),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10 mg/次,3次/d),疗程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IIEF-5评分、阴茎海绵体血流量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IIEF-5问卷评分分别为(23.8±3.1)、(14.1±3.2)分,阴茎海绵体血流量分别为(34.6±4.0)、(23.9±3.2)cm/s,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5例患者出现阵发性头痛,1例发生轻微消化道出血,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的升高),治疗后症状可缓解。结论贝前列腺素钠能改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2015年31期 v.55;No.961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国馨;
目的观察阴道超声检查发现的宫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方法 290例阴道彩色超声提示宫腔占位性病变患者,对绝经期(97例)与非绝经期(19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非绝经期患者中无症状82例,伴月经不规律、阴道不规则出血、经间期出血71例,合并附件肿物、子宫肌瘤、宫颈赘生物26例,伴腹痛、腰痛、腹胀、痛经症状11例。非绝经期患者中188例切除宫腔占位或接受诊断性刮宫术,其中子宫内膜功能性改变105例,超声提示宫内回声团≤1.0 cm者中增生期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占85.71%;子宫内膜息肉51例有临床症状21例;其他子宫内膜病变32例,有临床症状26例。绝经期患者无症状53例,伴阴道异常出血、血样白带、接触性出血24例,合并附件肿物、子宫肌瘤、宫颈赘生物15例,伴腹痛、下腹不适、腹胀、腰痛3例。绝经期患者中90例切除宫腔占位或接受诊断性刮宫术,其中子宫内膜息肉4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0例、子宫内膜增生病变6例;无症状宫腔占位良性病变中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子宫肌瘤39例;子宫内膜癌、非典型腺肌瘤性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复杂性增生10例,其中子宫内膜<0.5 cm者7例,子宫内膜≥0.5 cm者3例。结论宫腔占位性病变非绝经期患者中,子宫内膜功能性改变占非绝经期患者一半以上,近一半无任何临床症状;绝经后宫腔占位前三位疾病为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增生病变,宫腔占位性病变的子宫内膜厚度与病变性质无关,绝经后无症状宫腔占位以宫腔良性病变为主。
2015年31期 v.55;No.961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朱学芳;肖计文;陈金红;叶炜;姚盛来;
目的观察300μg芬太尼静注诱导在BMI正常成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年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BMI正常,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全麻时芬太尼的诱导负荷剂量为300μg,稀释后约90 s注完,间隔2 min后,静注丙泊酚(1.5 mg/kg),以约2 mg/s的速度注完,待患者意识消失或睫毛反射消失后静注琥珀胆碱(1.5 mg/kg),肌松起效后气管插管,插管后麻醉机控制呼吸。B组诱导用芬太尼剂量按体质量计算,为4μg/kg,其余均同A组。观察两组诱导前(T0),芬太尼静注后、丙泊酚静注前(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插管成功后5 min(T3)等时点的SBP、DBP、心率、Sp O2。观察两组在芬太尼静注期间及静注后呼吸抑制、呛咳、恶心、呕吐和肌肉僵直等情况,并以Ramsay评分评定镇静情况。结果两组T2时SBP、DBP及心率较T0时降低(P均<0.05),但持续时间短暂,在T3时基本恢复至T0时水平。两组T1时不良反应及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苏醒过程均顺利。结论对ASA分级Ⅰ或Ⅱ级、BMI在正常范围、全麻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成年患者,麻醉诱导时静注300μg负荷剂量的芬太尼安全可行。
2015年31期 v.55;No.961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志华;张炜;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A、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10、20 mg瑞舒伐他汀口服。三组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计算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0.0%、95.0%,A、B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三组治疗后LVESD、LVEDD、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改善,血浆hs-CRP、NT-pro BNP水平降低;A、B组治疗后LVESD、LVEDD及血浆hs-CRP、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大于对照组(P均<0.05);B组LVESD、LVEDD及血浆hs-CRP、NTpro BNP低于A组,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大于A组(P均<0.05)。A、B组出现ALT轻度升高,未影响治疗;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其中20 mg剂量疗效优于10 mg。
2015年31期 v.55;No.961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王蓉;龚敏;宋旭;周磐石;
目的观察单孔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患者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方法 4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单孔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接受单孔与常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于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2、3天分别观察两组体温、血压、血糖、血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CRP和WBC水平。结果两组术毕及术后第1、2、3天体温均高于术前(P均<0.05),对照组术后第1、2天高于单孔组(P均<0.05)。两组术后第1、2、3天血糖均高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第1、2、3天WBC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对照组术后第1、2天高于单孔组(P均<0.05)。两组术后第1、2、3天CRP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1),对照组术后第1天高于单孔组(P<0.05)。两组术后第1、2、3天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P<0.05或<0.01)。两组术后第1天TT3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结论单孔与常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后患者体温、血糖、WBC、CRP、皮质醇水平升高,TT3水平降低,且单孔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体温、WBC、CRP水平变化更小。
2015年31期 v.55;No.961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蒋志宏;马强;刘文博;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病因素分布情况,并比较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特点。方法 TIA患者236例,青年组(18~60岁)74例,老年组(≥60岁)162例。收集两组身高,体质量,合并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情况;收集两组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比较两组颅内动脉狭窄特点。结果中青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周围血管病比例与老年组相比,P均<0.01;中青年组肥胖者例数与老年组相比,P<0.05。中青年组颅内动脉狭窄部位在前循环27例,后循环8例,前、后循环5例;老年组分别为46、41、28例;两组相比,P均<0.01。中青年组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TIA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TIA发病因素分布及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均存在差异,其中青年患者肥胖发生率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较高,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周围血管病比例及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比例较高。
2015年31期 v.55;No.961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红娟;郭红荣;鲍敏;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口服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喷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10 mg孟鲁司特治疗,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喷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每次0.1~0.2 mg,必要时每4 h重复喷吸1次。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对照组分别为13、14、6例,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及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高(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孟鲁司特口服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喷吸较单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好。
2015年31期 v.55;No.961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孙志华;贺婕;曾小雁;
目的观察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6、IL-10、TNF-α 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8例(病例组),其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3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22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3例,大梗死病灶19例、中梗死病灶21例、小梗死病灶8例。荧光定量PCR检测病例组与51例对照组外周血IL-6、IL-10、TNF-αm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IL-6、TNF-α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与轻、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相比,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IL-6 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与中、小梗死病灶者相比,大梗死病灶者IL-6 mRNA表达水平高,IL-10 mRNA表达水平低(P均<0.05)。入院时外周血IL-6 mRNA表达水平与入院7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431,P=0.020),IL-10 mRNA表达水平与入院7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r=-0.314,P=0.025)。结论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IL-6、TNF-αmRNA表达水平升高,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IL-6、IL-10 mRNA表达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2015年31期 v.55;No.961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