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胃动蛋白1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齐京鹏;史阿娉;丰帆;任贵;张洪伟;

    目的探讨胃动蛋白1(GKN1)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是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及NF-κB信号通路有关。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细胞MGC803、MKN-45和非肿瘤性上皮细胞HFE-14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GKN1 mRNA表达。将对数生长期的MKN-45细胞随机分为转染组、空载体组、对照组,转染组转染GKN1表达载体,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MTT法检测各组转染后连续5 d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试验检测划痕宽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人胃癌细胞MGC803、MKN-45中GKN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2±0.024、0.231±0.031,非肿瘤性上皮细胞HFE-145中GKN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024±0.264;两种人胃癌细胞GKN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HFE-145细胞,P均<0.05。培养第1、2天,转染组、空载体组、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比较,P均>0.05;培养第3、4、5天,转染组增殖活性均低于空载体组、对照组,P均<0.05。转染组划痕试验后48、72 h的划痕宽度均高于空载体组、对照组,P均<0.05。转染组MMP-2、MMP-9、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载体组、对照组,P均<0.05。空载体组、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 GKN1在胃癌细胞中呈低表达,激活其表达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可能与其抑制MMP家族蛋白表达及NF-κB信号通路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单位甲基化状态检测及意义

    刘芳;康雪;刘晓燕;张宁;齐翠花;黎永军;郑勇;陈卫刚;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Cp G单位的甲基化与其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35份(观察组)和正常食管组织46份(对照组),采用Mass ARRAY甲基化DNA定量分析技术检测两组P16基因启动子区19个Cp G单位的甲基化状态,秩和检验比较两组Cp G单位的甲基化率。结果观察组P16基因启动子区Cp G单位总甲基化率为9.06%±7.11%,对照组为8.48%±6.3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P16基因启动子区Cp G_11-12位点甲基化率为11.34%±8.47%,对照组为7.25%±5.60%;两组比较,P<0.05;两组其余18个Cp G单位甲基化率比较,P均>0.05。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区Cp G_11-12位点的甲基化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登革2型病毒NS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意义

    何莉;易小芳;罗春华;

    目的构建登革2型病毒(DENV2)NS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筛选与NS1相互作用的蛋白以及研究机体抵抗登革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DENV2感染THP1细胞的c DNA为模板,采用RT-PCR法扩增具有Flag标签的NS1全长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 SG5质粒中,构建p SG5-NS1-Flag真核表达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分别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和A54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NS1蛋白表达。结果扩增后具有Flag标签的NS1全长基因片段大小为1 089 bp,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相符。载体和目的基因NS1都含1个ECORⅠ位点,单酶切片段大小分别为463、4 722 bp,NS1扩增片段和p SG5质粒的双酶切片段大小分别为1 089、4 100 bp;6个阳性克隆中,5、6号克隆酶切片段符合预期大小,并经序列鉴定证实。293T细胞和A549细胞转染空载体后,NS1融合蛋白表达极低,转染真核表达载体后均有NS1融合蛋白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 SG5-NS1-Flag真核表达载体,为与NS1相互作用的免疫调控蛋白、NS1蛋白翻译后修饰以及机体免疫系统抵御登革病毒感染机制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5年32期 v.55;No.962 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热量限制对大鼠血清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甘氨酸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宫环;杨睿悦;韩怡文;孙亮;崔菊;张延;张恩毅;张铁梅;

    目的观察热量限制(CR)对大鼠血清支链氨基酸[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及甘氨酸(Gly)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只,对照组给予自由饮食,观察组限制热量摄入为对照组的60%。喂饲12周后称取两组体质量及附睾旁脂肪垫质量;行胰岛素耐量试验,绘制血糖值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两组血清Val、Ile、Leu、Tyr、Phe及Gly。结果观察组体质量、附睾旁脂肪垫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血糖值曲线下面积为728.1±65.7,对照组为955.1±39.0,P<0.01。观察组血清Ile、Leu、Ty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ly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血清Val、Phe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 CR可能通过升高大鼠血清Gly水平,降低Ile、Leu、Tyr水平而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

    2015年32期 v.55;No.96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NPPB在大鼠肝细胞分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制

    梁珊;石詠中;聂盛丹;黄韧;徐伟;李灼日;

    目的观察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在大鼠肝细胞分离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只。两组分离肝细胞后,采用改良的四步胶原酶分离技术进行消化,制备肝细胞悬液。观察组在使用灌注液进行消化的过程中加入NPPB。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肝细胞收获量,PAS染色后计算纯度,0.4%台盼蓝染色后计算成活率。细胞无血清培养24 h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层清液中的白蛋白(ALB)、ALT。采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检测LDH吸光度,并计算LDH释放率。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线粒体氯通道蛋白4(CLIC4)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CLIC4蛋白表达。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肝细胞收获量分别为(4.41±0.20)×108、(4.40±0.26)×108个,纯度分别为90%±1%、89%±2%,成活率分别为88%±2%、85%±1%;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ALB分别为(43.8±5.0)、(25.2±3.0)g/L,ALT分别为(47.8±6.0)、(104.3±11.7)U/L,LDH释放率分别为21.0%±2.7%、34.0%±2.4%;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LIC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2、1.62±0.01,CLIC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0.02、0.52±0.0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肝细胞分离过程中应用NPPB可以在不影响分离细胞收获量、纯度及成活率的情况下,减轻肝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LIC4表达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酸钠联合顺铂对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活性及增殖的影响

    苏强;马妮娜;李琴;俞静;张晨光;

    目的观察丁酸钠联合顺铂对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活性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加入1、2、4、6 mmol/L的丁酸钠和5μg/m L顺铂,对照组分别加入与观察组相同浓度的丁酸钠。采用MMT法检测两组细胞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凋亡蛋白(c-PAPP、c-Caspase-3)和增殖蛋白(ERK、p-ERK)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加入1、2、4、6 mmol/L丁酸钠和顺铂细胞活性分别为51%±3%、39%±2%、22%±2%、11%±1%,多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P均<0.05;对照组加入1、2、4、6 mmol/L丁酸钠细胞活性分别为88%±4%、76%±3%、69%±2%、54%±2%,多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P均<0.05;两组加入相同浓度丁酸钠细胞活性比较,P均<0.05。随着丁酸钠浓度增加,两组凋亡蛋白cPAPP、c-Caspase-3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增殖蛋白ERK、p-ERK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与对照组同浓度丁酸钠比较,观察组1、2、4、6 mmol/L丁酸钠和顺铂c-PAPP、c-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1、6 mmol/L丁酸钠和顺铂ERK、pERK蛋白表达均降低;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丁酸钠联合顺铂可降低卵巢透明细胞癌ES-2细胞活性,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丁酸钠浓度越高,上述作用越明显。

    2015年32期 v.55;No.96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55表达及意义

    颜小飞;黄粮;严莲花;胡芬;王亚;马闻晗;卢帅;汪朝晖;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DCM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NYHA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9例。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两组空腹静脉血中的PBMC,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BMC中miR-15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观察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者PBMC中miR-155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观察组同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记录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析两者与miR-155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iR-155相对表达量为0.50±0.24,对照组为1.00±0.23;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者miR-15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7±0.10、0.47±0.10、0.23±0.08,多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P均<0.01。观察组LVEF为28%±10%,LVEDd为(70±7)mm。观察组miR-155相对表达量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LVEDd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94、-0.67、-0.53,P<0.05或<0.01)。结论 DCM患者PBMC中miR-155表达降低,与患者心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山东医药》对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正>文题原则上不能使用缩略语,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公认的缩略语在文中可以直接使用。未公认的名词术语,请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在文内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若为外文缩略语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以下名词术语可直接使用缩写。

    2015年32期 v.55;No.962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携手《山东医药》 共创品牌形象

    <正>《山东医药》创刊于1957年,是山东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广大医务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阵地,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本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药学术研究与医疗临床实践相结合,面向广大医疗单位及医药科研与生产单位。欢迎各级各类卫生单位和医疗器械、医用软件等生产单位与《山东医药》合作,宣传管理经验,树立品牌形象。联系电话:0531-88957404

    2015年32期 v.55;No.962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医学名词与统计学符号的应用说明

    <正>医学名词要以1989年及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科学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统计学符号的书写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珋(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t检验用英文小写t;4F检验用英文大写F;5卡方检验

    2015年32期 v.55;No.962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正>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等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对于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

    2015年32期 v.55;No.962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苦参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毛玲;汪顺才;陈超;梁靓;左念;祝寅;李伟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加入1.0、2.0、3.0 mg/m L苦参碱(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细胞增殖抑制率:对照组为8.19%±2.35%,观察组低、中、高浓度分别为18.02%±3.13%、30.20%±3.52%、53.32%±2.72%;观察组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及观察组各浓度间比较,P均<0.05。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为4.06%±1.59%,观察组低、中、高浓度分别为10.75%±2.36%、19.08%±4.39%、25.63%±1.96%;观察组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及观察组各浓度间比较,P均<0.05。细胞PDCD4 mRNA相对表达量:对照组为0.35±0.06,观察组低、中、高浓度分别为0.52±0.06、0.67±0.04、0.82±0.07;观察组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及观察组各浓度间比较,P均<0.05。结论不同浓度苦参碱均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PDCD4 mRNA表达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黏附、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李静;龚成;曾锋;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对人卵巢癌Ca OV3细胞黏附、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卵巢癌Ca OV3细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MCP-1(20μg/m L)预处理,对照组不予处理。两组行体外黏附试验,记录黏附Fibronectin、Collagen及Laminin蛋白的细胞数;行体内黏附试验,记录黏附的细胞球体数目、体积及部位;行细胞侵袭试验,记录穿膜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上皮-间质转化指标(上皮指标E-cadherin,间质指标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黏附Fibronectin、Collagen及Laminin蛋白的细胞数及穿膜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肿瘤细胞以细胞球体形式黏附在小鼠大网膜脂肪细胞部位,并且观察组黏附的细胞球体数目更多、球体更大。观察组E-cadherin低于对照组,Vimentin、Ncadherin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MCP-1可提高人卵巢癌Ca OV3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可能与其促进上皮细胞间质转化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肝脏X受体α对高糖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成永霞;孙立新;张大伟;徐彪;郭素芬;刘贵波;

    目的观察肝脏X受体α(LXRα)对高糖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低T0组、中T0组、高T0组分别用二甲基亚砜及5、10、20μmol/L的LXRα激动剂T0901317预处理12 h,高糖对照组不处理;之后低T0组、中T0组、高T0组、高糖对照组用33mmol/L的高糖浸润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空白组、低T0组、中T0组、高T0组、高糖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67%±0.82%、29.53%±4.21%、19.76%±2.80%、15.15%±1.90%、34.09%±5.32%;多组间比较,P<0.05;低T0组、高糖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P均<0.01;中T0组、高T0组与高糖对照组比较,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低T0组、中T0组、高T0组、高糖对照组Bcl-2表达均降低,Bax和Caspase-3表达均增加,P均<0.05;与中T0组、高T0组比较,高糖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低T0组与高糖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中、高浓度LXRα可抑制高糖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ax、Caspase-3表达和增加Bcl-2表达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甘草对小鼠体外精原细胞分化的影响

    金玉姬;潘晓燕;王肖娜;黄茜茜;吴湘军;李青原;刘洋;

    目的观察甘草对小鼠体外精原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3只小鼠的新鲜睾丸切成组织块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予处理,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2.0、20.0μmol/m L的甘草溶液,卵泡刺激素组加入等量卵泡刺激素培养液,培养3 d。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计数精母细胞,计算精原细胞分化率。结果对照组、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和卵泡刺激素组精母细胞数分别为(1.98±0.51)、(67.23±8.73)、(82.57±9.27)、(117.42±10.93)、(109.93±11.13)个,精原细胞分化率分别为0.38%±0.06%、12.93%±1.67%、15.87%±2.53%、22.37%±4.37%、20.97%±5.13%;与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精母细胞数及精原细胞分化率均升高,P均<0.01;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两两比较,P均<0.01;高浓度组与卵泡刺激素组比较,P均>0.05。结论甘草能促进小鼠体外精原细胞分化为精母细胞,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

    2015年32期 v.55;No.962 3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哮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NGF、LIF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

    王正彪;武怡;张静;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探讨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20只,哮喘组制作哮喘模型,感染组制作RSV感染模型,合并组和地米组均制作哮喘合并RSV感染模型,地米组于造模第21~25天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腹腔注射并雾化吸入等量生理盐水。造模第26天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肺组织NGF、LIF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哮喘组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伴行血管壁周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增厚,血管扩张,血管平滑肌增生肥厚;感染组支气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肺泡上皮肿胀,肺泡间隔增宽,间质性水肿;合并组兼具哮喘组、感染组的表现;地米组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性改变;对照组肺组织结构清晰,基本无炎症细胞浸润。各组NGF、LIF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地米组、对照组均低于合并组、哮喘组、感染组,合并组高于哮喘组、感染组,P均<0.01;地米组和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 RSV感染小鼠肺组织NGF及LIF表达增加,合并哮喘时增加更明显,地塞米松干预对其肺组织NGF及LIF表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15年32期 v.55;No.96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杨福堂;李燕;王淑云;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80、360、720 nmol/L的PEDF处理24、48、72 h,对照组不添加PEDF。采用MM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同一时间点,观察组不同浓度PEDF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PEDF作用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加,观察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逐渐增加(P均<0.05);但干预24 h时,观察组不同浓度PEDF细胞凋亡率比较,P均>0.05。结论 PEDF能抑制人肺腺癌SPC-A-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2015年32期 v.55;No.96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28例脑囊虫病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李储忠;刘春晖;宗绪毅;桂松柏;白吉伟;曹磊;王新生;

    目的总结脑囊虫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脑囊虫病患者28例,采用开颅显微镜下囊虫摘除术治疗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VP)治疗6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14例、单纯行内镜下脑室囊虫摘除2例。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出现颅内感染2例、头痛6例、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2例、硬膜下积液1例、脑积水加重1例。出院后23例经12~84个月随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19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采用开颅显微镜下囊虫摘除及单纯行内镜下脑室囊虫摘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改善。行VP治疗的6例患者中,2例因分流管梗阻需再次手术治疗;行ETV治疗的14例患者中,6例因脑积水导致颅内压增高,症状缓解不理想,再次行VP治疗;再次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改善。结论脑囊虫病根据囊虫部位及临床、影像学表现个性化选择手术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较好。

    2015年32期 v.55;No.962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鲁晓花;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207例,其中107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回顾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脑血管病家族史、术前动脉瘤出血次数、术前CT及HUNT-HESS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年龄≥60岁、术前动脉瘤出血≥2次、有高血压病史、术前CT分级较高、术前HUNT-HESS分级较高均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脑血管痉挛有关(P均<0.05)。结论年龄≥60岁、术前动脉瘤出血≥2次、有高血压病史及术前CT、HUNT-HESS分级较高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显微外科手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

    2015年32期 v.55;No.962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刘文;张东亚;李增潮;任凤龙;武杰;刘七十;昝琳;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5例,其中预后较好者68例(Glasgow评分4~5分,A组),预后较差者27例(Glasgow评分1~3分,B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情况、HUNF-HESS分级、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瘤体部位、治疗方式等),对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情是否稳定、HUNT-HESS分级、是否为多发性动脉瘤及治疗方法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0.941,95%CI:0.896~0.993)、动脉瘤多发(OR=0.325,95%CI:0.169~0.624)均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均<0.05);高血压病情、HUNT-HESS分级及治疗方法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年龄大、动脉瘤多发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2015年32期 v.55;No.962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清NO水平及脑血管储备的影响

    司友锋;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清NO水平及脑血管储备(CVR)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疗程3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O;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计算CVR。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MBI评分、血清NO水平及CVR均升高,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NIHSS分别为(10.1±3.2)、(17.8±3.6)分,MBI评分分别为(68.2±6.1)、(51.8±5.4)分,血清NO水平分别为(61.5±5.1)、(52.7±3.9)μmol/L,CVR分别为35.8%±4.7%、29.3%±4.1%;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CVR,并升高血清NO水平。

    2015年32期 v.55;No.962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血栓弹力图指导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效果观察

    王涛;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指导效果。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TEG监测,当TEG参数异常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100 IU腹部皮下注射,1次/d,至TEG参数正常为止,监测时间为3个月。记录两组DVT发生情况及出血症状。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7%(3/53),均位于远端静脉,发生于术后(5±2)d;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6.4%(14/53),其中9例位于远端静脉、5例位于髂股静脉,发生于术后(11±2)d;两组DVT发生率比较,P<0.05。两组均未出现出血症状。结论 TEG指导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DVT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2015年32期 v.55;No.962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原发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张甜甜;高大林;李少玲;翟琼莉;

    目的分析原发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40例原发睾丸DLBCL患者,其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0%、75.0%、47.5%。收集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分型、临床分期、血清LDH水平、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是否出现B症状、治疗方案(是否加用美罗华)等临床资料,分析上述因素对其1、3、5年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无B症状、血清LDH水平正常、临床分期Ⅰ~Ⅱ期、生发中心来源、IPI≤1分患者生存率较高(P均<0.05),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治疗方案对预后没有影响(P均>0.05)。结论 B症状、血清LDH水平、临床分期、非生发中心来源、IPI评分是原发睾丸DLBCL的预后影响因素。

    2015年32期 v.55;No.96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变异性、血清超敏肌钙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罗望胜;刘厂辉;唐振旺;苏华;占凡;谢楠;彭海燕;旷四兰;葛晨亮;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及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Tn)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40例(CHF组),心功能分级Ⅰ级40例、Ⅱ级40例、Ⅲ级40例、Ⅳ级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hs-Tn水平;采用Spacelabs90217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BPV相关指标,即白天、夜间和24 h收缩压变异性(d SSD、n SSD、24SSD)及标准差(SBPSD),白天、夜间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d DSD、n DSD、24DSD)及标准差(DBPSD),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及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分析hs-Tn与BPV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CHF组SBPSD、DBPSD、SBPCV、DBPCV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CHF组24SSD、24DSD、n SSD、n DSD、d SSD、d DSD均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P均<0.01)。CHF组血清hs-Tn水平为(0.90±0.17)pg/m L,对照组为(0.70±0.01)pg/m L;两组比较,P<0.05。CHF组心功能Ⅰ、Ⅱ、Ⅲ、Ⅳ级血清hs-Tn分别为(0.31±0.02)、(0.67±0.03)、(0.72±0.03)、(0.89±0.02)pg/m L,两两比较,P均<0.05。CHF组血清hs-Tn水平与24SSD、24DSD、n SSD、n DSD、d SSD、d DSD、SBPSD均相关(P均<0.05)。结论CHF患者血清hs-Tn及BPV相关指标水平均升高,且其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血清hs-Tn水平可间接反映心肌损伤程度。

    2015年32期 v.55;No.962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米力农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魏守蓉;陈敏;张军辉;罗璇;黄传宇;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米力农1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以0.4~0.6μg/(kg·min)泵注给药,1次/d,连续应用3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型钠尿肽(BNP)及血清TNF-α和IL-6;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MMP-9、BNP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下降,LVEF升高、LVESD减小(P均<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辅助应用米力农可改善心室结构,提高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体内炎症反应。

    2015年32期 v.55;No.962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用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效果观察

    程守斌;欧宗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用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雾化吸入、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于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12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前与治疗3、6、12个月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平均肺动脉压检测,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调查,6分钟步行试验测定步行距离。结果治疗3、6、12个月时两组FEV1、平均肺动脉压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好疗效。

    2015年32期 v.55;No.962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PCV-VG单肺通气模式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张勇;程浩;蒋宇智;鲍红光;石莉;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单肺通气模式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全麻后分别行PCV-VG、单肺通气多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下单肺通气。两组分别于单肺通气开始时(T0)以及单肺通气开始后1(T1)、2(T2)、3(T3)h收集气管灌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和IL-8水平。结果两组术中气管灌洗液TNF-α、IL-6、IL-8水平均呈进行性升高,T1、T2、T3时点的气管灌洗液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同组T0时点,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与VCV模式下单肺通气比较,PCV-VG模式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气管灌洗液中TNF-α、IL-6和IL-8水平的影响较小。

    2015年32期 v.55;No.962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脉冲振荡法测定呼吸阻抗指标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

    赵珊;王浩彦;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呼吸阻抗参数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和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IOS测定呼吸阻抗指标,并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比较两组呼吸阻抗指标及常规肺通气功能参数;对两组肺通气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OS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有意义的指标。结果哮喘组IOS指标5 Hz黏性阻力(R5)、20 Hz黏性阻力(R20)、5 Hz和20 Hz黏性阻力差(R5-R20)、共振频率(Fres)、低频下电抗面积(Alx)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5 Hz频率时的周边弹性阻力(X5)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5、R5-R20、Fres、Alx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呈负相关(P均<0.01);X5与以上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均<0.01);R20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无相关性(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Fres>X5>R5、Alx>R5-R20>R20。呼吸阻抗指标对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敏感度最高的参数为e Fres,特异度最高的参数为eR5-R20。结论 IOS与常规肺通气功能各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测定的呼吸阻抗指标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准确性较高。

    2015年32期 v.55;No.962 59-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理肺化瘀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机制

    于晓震;王琳英;韩丽;高晶;

    目的观察自拟理肺化淤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理肺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治疗前后记录喘息和哮鸣音积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环磷酸腺苷(c AMP)、嗜酸性粒细胞、白三烯D4,记录气道高反应性的例数。结果治疗后两组喘息和哮鸣音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白三烯D4水平均降低,c AMP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气道高反应性51例、治疗后为27例,对照组分别为51、40例,观察组治疗后气道高反应性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理肺化瘀方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提高β2受体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5年32期 v.55;No.96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乌司他丁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李群;朱平;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7天。记录两组治疗第7天的死亡例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7天检测血清TNF-α、IL-17、IL-10。结果观察组死亡4例(8%),对照组死亡13例(26%);两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TNF-α、IL-17水平降低(P均<0.05),IL-10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变化更显著(P均<0.05);两组治疗后第3、5天血清TNF-α、IL-17、IL-10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SAP患者病死率,可能与其降低血清TNF-α、IL-17水平及升高IL-10水平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CP-1水平及其与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的关系

    韩珍;孙焕芹;代艳超;乔桂芳;覃岭;孙坚萍;张永宏;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择CHB患者178例(观察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组织炎症81例(炎症分级G016例、G118例、G215例、G320例、G412例)、肝纤维化97例(纤维化分期S013例、S117例、S220例、S320例、S427例),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46例、中度59例、重度73例。采用Luminex200检测两组血清MCP-1,分析观察组血清MCP-1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170.4±15.6)、(74.2±11.4)pg/m L,P<0.05;观察组病情轻、中、重度者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78.1±10.6)、(110.8±8.9)、(321.7±21.3)pg/m L,两两比较,P均<0.05。观察组肝组织炎症分级G0~G4者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80.3±12.1)、(104.5±16.2)、(130.4±14.7)、(186.9±15.1)、(212.3±23.5)pg/m L,纤维化分期S0~S4者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90.5±18.7)、(180.3±22.1)、(224.3±32.8)、(280.9±42.8)、(335.3±48.7)pg/m 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HB患者血清MCP-1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3、0.813,P均<0.01)。结论 CHB患者血清MCP-1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可能参与了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形成。

    2015年32期 v.55;No.962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32例老年克罗恩病临床特点分析

    王腾;

    目的分析老年(≥60岁)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CD患者的一般资料、首发症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误诊情况等,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临床明确诊断14例,拟诊11例,疑诊7例。首诊症状主要为腹痛(24例)、腹泻(19例),分别占75%、59%;并发肠梗阻者13例(多为不全肠梗阻),占41%。行胶囊内镜检查11例,发现小肠病变9例,检查完毕后发生胶囊潴留2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6例,均发现小肠病变。同时行小肠及结肠检查且确诊或临床拟诊16例,其中8例单纯小肠受累、7例小肠及结肠同时受累。手术治疗10例,其中因回肠穿孔急诊手术1例,择期手术9例。本组误诊10例。结论老年CD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肠梗阻等并发症就诊,易误诊。胶囊内镜对发现小肠病变有较高价值,但胶囊潴留率较高。老年CD明确诊断困难,多需手术确诊及治疗。

    2015年32期 v.55;No.962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尿液2-甲氧雌二醇水平及胎盘COMT蛋白表达及意义

    黄丽琼;张元珍;

    目的探讨2-甲氧雌二醇(2-ME)、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蛋白在晚发型子痫前期(P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孕周>34周的晚发型PE患者25例(观察组),同期正常单胎妊娠孕妇35例(对照组)。采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血清及尿液2-ME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胎盘组织COMT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血清、尿液2-ME分别为(595.3±21.8)、(407.8±16.3)pg/m L,对照组分别为(407.8±23.9)、(298.4±18.1)pg/m L;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胎盘COMT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48±0.66,对照组为1.39±0.58;两组比较,P>0.05。结论晚发型PE患者血清、尿液2-ME水平升高,胎盘COM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2-ME可能是其发病过程中的一种代偿性保护因子,而COMT蛋白可能与晚发型PE的发生关系不大。

    2015年32期 v.55;No.962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复方聚桂醇硬化术治疗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9例临床观察

    孙凤芝;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复方聚桂醇硬化术治疗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复发性OEC患者89例(囊肿113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囊肿61个)、对照组40例(囊肿52个),分别于超声引导下行复方聚桂醇、无水乙醇硬化术治疗。术中及术后30 min、6 h、12 h、24 h、48 h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6、1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30 min、6 h、12 h、24 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48 h的VAS比较,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9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9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复方聚桂醇及无水乙醇硬化术治疗OEC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复方聚桂醇硬化术治疗后患者疼痛较轻。

    2015年32期 v.55;No.962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血清降钙素原变化率在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王彦人;王建华;姜领;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135例,入院后28 d生存95例、死亡40例。患者均于入院当天(T0)及入院第1(T1)、2(T2)、3(T3)、4(T4)天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PCT,计算PCT变化率。根据各时点PCT变化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预测效能。结果生存和死亡患者入院后血清PCT均呈下降趋势;与死亡患者比较,生存患者T2~T4时点血清PCT水平均降低、PCT变化率均升高,P均<0.05。T1~T4时点PCT变化率判断预后的AUC分别为0.513、0.589、0.837、0.604;T3时点ACU最大,其截断点为3.69 pg/L,以此判断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87.4%、特异性为91.3%。结论脓毒症患者入院72 h的血清PCT变化率越高,其预后越好。

    2015年32期 v.55;No.962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363例新生儿4个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分析

    唐俊湘;孙玉秀;王朝红;王亚群;童克婷;朱健生;

    目的分析2 363例新生儿4个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情况,为遗传性耳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出生48~72 h的新生儿2 363例,采集其足底血,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GJB2、GJB3、SLC26A4、线粒体12S rRNA 4个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共20个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 2 363例新生儿中,检出突变基因携带者152例(6.43%),其中GJB2突变71例(3.00%)、SLC26A4突变66例(2.79%)、GJB3突变10例(0.42%)、线粒体12S rRNA突变5例(0.21%);GJB2、GJB3、SLC26A4突变类型均为杂合,线粒体12S rRNA突变类型均为同质性。结论合肥地区新生儿GJB2基因杂合突变率最高,SLC26A4其次,GJB3和线粒体12S rRNA突变较为少见。

    2015年32期 v.55;No.962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经会阴与经腹部超声检查在宫颈机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刘玉翠;马艳宏;

    目的比较经会阴与经腹部超声检查在宫颈机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孕19~28周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100例,均行经会阴与经腹部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方法检查时宫颈内外口的显示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情况。结果经会阴超声检查清晰显示宫颈内口者98例(98%)、清晰显示宫颈外口者96例(96%),经腹部超声检查分别为65例(65%)、54例(54%);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内、外口显示清晰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P均<0.05。孕19~24周的患者经会阴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29.17%(14/48),经腹部超声检查为14.58%(7/48),P<0.05。孕25~28周的患者经会阴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32.69%(17/52),经腹部超声检查为15.38%(8/52),P<0.05。结论与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会阴超声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宫颈内外口,对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率更高。

    2015年32期 v.55;No.962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超短波联合平刺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观察

    赵守彰;王云;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平刺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行膝关节超短波治疗,同时予针灸平刺疗法:沿股四头肌走行部位取穴,着重刺激股内侧肌;对照组采用常规"膝七针"温针法治疗;两组每周治疗3次,疗程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行股四头肌肌力检查,记录股四头肌峰力矩(PT)及膝关节AK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股四头肌PT及膝关节AKS评分均升高,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股四头肌PT及膝关节AK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超短波联合平刺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可增强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提高膝关节AKS评分。

    2015年32期 v.55;No.962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经肘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成人复杂肱骨小头骨折9例临床观察

    张玉富;公茂琪;蒋协远;

    目的探讨经肘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成人复杂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人复杂肱骨小头骨折患者9例,均采用肘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并随访,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随访0.5~5.0年,患者肱骨小头、滑车及尺骨鹰嘴截骨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2例X线检查显示轻度创伤性骨关节炎,2例发生肘关节僵硬,经松解手术后好转。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伸直0°~20°,屈曲90°~135°;临床疗效优5例、良4例。结论经肘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成人复杂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好,并发症少。

    2015年32期 v.55;No.962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频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病情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孙明昊;李斌;王文静;苏兰;牟振弘;张玉香;张哲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判断腕管综合征病情的价值。方法选择腕管综合征患者28例(共41腕)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14腕、中度10腕、重度17腕;健康志愿者21例(共21腕)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肌电图运动单位计数技术(MUNE)检查及高频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高频超声参数豌豆骨和钩骨钩截面腕横韧带厚度、前后径、左右径、正中神经扁平率及MUNE值;分析高频超声参数与MUNE值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钩骨钩截面腕横韧带厚度、豌豆骨与钩骨钩两个截面前后径、左右径,正中神经扁平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MUNE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者豌豆骨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钩骨钩截面腕横韧带厚度、钩骨钩截面正中神经扁平率均低于中、重度者,P均<0.05;MUNE值高于中、重度者,P均<0.01。豌豆骨与钩骨钩两个截面的正中神经扁平率与MUNE值均呈负相关(P均<0.05);两个截面的腕横韧带厚度与MUNE值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与MUNE检查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较好地反映腕管综合征的病情。

    2015年32期 v.55;No.962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20例体会

    程庆水;黄后宝;夏东东;姜书传;韩杰;董昌斌;卓栋;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49例行肾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其中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20例(观察组),行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2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引流量及切口周围皮肤神经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7.2±2.3)、(11.0±1.8)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4.0±15.5)、(92.0±30.3)m 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0±6)、(35±10)m L,胃肠道恢复时间分别为(36.0±19.2)、(64.8±28.8)h,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3.0±16.5)、(128.0±18.4)min,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侧下腹部皮肤神经损伤分别为2、21例,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2015年32期 v.55;No.962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青光眼患者24h眼压脉动振幅波动及意义

    程玲艳;段宣初;张亦农;

    目的探讨24 h眼压脉动振幅(OPA)波动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青光眼患者127例,其中≤30岁20例、31~60岁51例、≥61岁56例。按随机顺序采用Pascal TM动态轮廓眼压计(DCT)及Goldmann压平眼压计(GAT)进行24 h眼压测量,同时采用DCT检测OPA,眼压及OPA测量时间点为5时、7时、10时、14时、18时、22时。结果≤30岁患者的OPA明显小于31~60岁及≥61岁患者(P均<0.05)。24 h内不同时点DCT测得的OPA比较,P均<0.01;其中10时OPA最低,18时最高,昼夜波动约0.3 mm Hg。DCT测得的24 h眼压差为(5.74±1.48)mm Hg,GAT为(6.16±2.70)mm Hg;两者比较,P>0.05。DCT、GAT测得的眼压呈正相关(r=0.591,P<0.01)。DCT测得的眼压与测量时间无关(r=-0.737,P>0.05),测得的眼压波动与OPA波动无关(r=0.042,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24 h内不同时点OPA不同,DCT检测眼压结合OPA可筛选早期青光眼。

    2015年32期 v.55;No.962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20例早产儿的气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世春;王一彪;

    目的分析120例早产儿的气质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早产儿和足月儿各120例,采用Carey婴儿气质问卷、自行设计的出生和家庭养育环境调查表进行调查,对其进行气质评定,分为易养型及中间偏易养型(易养合并型)、发动缓慢型、难养型及中间偏难养型(难养合并型),并分析胎龄、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对早产儿气质特征的影响。结果早产儿及足月儿易养合并型分别有57例(47.5%)、79例(65.8%),P<0.05;发动缓慢型分别有8例(6.7%)、7例(5.8%),P>0.05;难养合并型分别有55例(45.8%)、34例(28.3%),P>0.05。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小,难养合并型所占比例越高(P均<0.05)。出生后不同喂养方式早产儿的气质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足月儿比较,早产儿易养合并型比例低,胎龄、出生体质量是早产儿气质类型的影响因素。

    2015年32期 v.55;No.962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警某部9807例健康男性青年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李怡;李博;杜巧;杨琳;王岩;

    目的探讨分析武警某部9 807例健康男性青年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武警某部2012~2014年应征入伍的9 807例健康男性青年,均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异常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6 101例(62.21%),大致正常3 605例(36.76%),异常101例(1.03%);大致正常者主要为窦性心律不齐2 230例(22.74%)、窦性心动过缓549例(5.60%)、左心室高电压301例(3.07%)、心电轴右偏261例(2.66%)等。95例心电图异常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偶发房性早搏31例(32.6%)、偶发室性早搏25例(26.3%)、频发房性早搏8例(8.4%)、频发室性早搏22例(23.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7例(7.4%)、一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3.2%)。65例心电图异常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示1例房间隔缺损。结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在健康男性青年中比较常见,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多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生理性改变,临床上需与病理性异常相鉴别。

    2015年32期 v.55;No.962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

    张建武;邢志伟;王红;白洪忠;郝志芳;杨永辉;

    目的观察输血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实施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后收治的输血患者125例(观察组),2012年1~12月该院实施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前收治的输血患者119例(对照组)。记录两组输注各成分血及全血用量,计算成分输血率以及输血标本采集正确率、申请单填写准确率、输血指征符合率、输血过程记录完整率、配血报告单完整率等输血质量监控指标。结果观察组输注成分血9 182 U、全血1 U,成分输血率为99.99%;对照组输注成分血8 642.75 U、全血4 U,成分输血率为99.95%;两组成分输血率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输血标本采集正确率分别为96.0%、80.7%,申请单填写准确率分别为89.6%、70.6%,输血指征符合率分别为90.4%、68.9%,输血过程记录完整率分别为91.2%、82.4%,配血报告单完整率分别为99.2%、89.1%;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在医院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实施输血质量控制体系可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2015年32期 v.55;No.962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雌激素促心脏缺血组织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岳;马亚珂;李慧影;王虹;

    心脏缺血组织血管新生可改善微循环,促进损伤心肌组织修复,为心脏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前景。雌激素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参与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调控内皮细胞各类活动、介导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皮,从而促进心脏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植物雌激素同时具有雌激素激动剂和阻断剂效应,也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可辅助雌激素治疗心脏缺血性疾病。

    2015年32期 v.55;No.96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范玲;于栋伟;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监测血药浓度的方法,具有定量准确、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等优点。HPLC法监测抗癫痫药物(咪达唑仑、硝西泮、地西泮等)、抗肿瘤药物(异环磷酰、甲氨蝶呤、依托泊苷等)、抗感染药物(齐多夫定、奈韦拉平、利福平等)、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血药浓度的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日内及日间回收率,对临床个体化给药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32期 v.55;No.962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治疗

    张伟;王恩举;汪雅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肺康复治疗是以一种循证医学为基础,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性治疗,包括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运动训练、呼吸训练、排痰训练、营养支持、心理干预、中医康复疗法等多种治疗方式,每种方式各有特点。其中,健康教育是治疗的基础,运动治疗是其核心,心理和和行为干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32期 v.55;No.962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染料木素对肺部疾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岑慧;李惠;

    染料木素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为植物雌激素的一种,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本文总结了染料木素治疗哮喘、非小细胞肺癌、肺损伤及肺动脉高压的相关资料,认为其治疗上述疾病的机制可能与雌激素胞膜及胞内受体结合发挥抗氧化、抗肿瘤、减轻炎症损伤及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有关。

    2015年32期 v.55;No.962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更正

    <正>《山东医药》2015年28期第5页"Sclerostin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一文的第一作者张尧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更改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2015年32期 v.55;No.962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心脏刀刺伤1例麻醉体会

    刘艳军;陈春;汤和青;袁华平;

    <正>患者男,28岁。被尖刀刺中心脏,6 min左右急救车赶到现场,转运途中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约15min后患者送入手术室。入室时患者神志淡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颈静脉怒张、脉搏细速,心电监护示HR:150次/min,Bp:40/35 mmH g,SpO 2:50%~60%。考虑急性心包填塞。立即选择快速序贯诱导插管,环状软骨加压。麻醉诱导用药:快速静脉注射氯胺酮70 mg、罗库溴铵80 mg,术中予多巴胺1~8μg/(kg·min)泵注。插管顺利,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测压补液,左桡动脉穿刺测压(ABP)。劈开胸骨,打开心包后约鲜血从切口涌出,此时患者

    2015年32期 v.55;No.962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杂志入编201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正>2015年8月,我刊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辑委员会通知,《山东医药》入编2014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的核心期刊。近年来,《山东医药》杂志通过设立基金论文绿色通道、加大约稿力度等方式,提高杂志稿源质量;严格执行三审制度,通过稿件处理系统线上送审、集中组织审稿会等形式加强审稿工作,保证了杂志学术质量;精编细修,严格执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了杂志编校质量。本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业界对我

    2015年32期 v.55;No.962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