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婷婷;金燕;钟薏;张士强;李园;杨蕴;蒋海燕;夏晓婷;吕俊强;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逆针灸对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逆针灸+中药治疗,B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C组给予单纯化疗,以21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疗效、KPS评分、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免疫细胞及因子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三组中医临床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53.33%、6.67%,组间比较,P均<0.001;A、B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5),A组KP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在周围神经毒性分级、NK细胞和IL-10因子方面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和IL-2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逆针灸能降低化疗药物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5年33期 v.55;No.96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李强;王洪新;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检查指导治疗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时间不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CTP检查,发现存在缺血半暗带(CTP组)72例,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将发病时间小于4.5 h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溶栓对照(对照组)。记录两组溶栓前、溶栓后2 h、24 h、14 d、30 d的NIHSS评分及溶栓后30 d的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监测不良反应;分别检测两组溶栓前、溶栓后24 h、14 d时血清MMP-9。结果 CTP组rt-PA静脉溶栓后各时间段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NIHSS评分于溶栓后14、30 d明显降低(P<0.05)。与溶栓前相比,两组患者mR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mRS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P均<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24 h血清MMP-9水平比较,P均﹥0.05,14 d时CTP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溶栓后患者血尿便常规、凝血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大致正常,均未发生颅内出血、再闭塞。结论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CTP检查见缺血半暗带者应用rt-PA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2015年33期 v.55;No.963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三莲;童昕;高太智;顾晔;
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CGF)复合Bio-Oss骨粉对前牙三壁骨缺损患者种植疗效及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例前牙三壁骨缺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牙种植术。对照组加入Bio-Oss骨粉和Bio-Gide膜,实验组加入Bio-Oss骨粉、Bio-Gide膜和CGF。术后观察两组种植体愈合情况,术后1、3、6个月,通过CBCT测量种植体颈部唇侧新骨的厚度、密度值。结果术后6周,对照组出现1例因感染而失败的病例,其余59例患者的种植牙在随诊过程中均未发现异常,符合种植体成功的标准。术后1、3个月,实验组种植体颈部唇侧新骨的厚度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骨的厚度比较,P>0.05。结论 CGF复合Bio-Oss骨粉对前牙三壁骨缺损患者种植疗效较好,CGF在种植牙治疗中能促进新骨形成。
2015年33期 v.55;No.963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胡慧英;李志刚;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示50%≤狭窄程度<75%,且血压控制未达标(140/90 mm Hg≤血压≤180/110 mm Hg)的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301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118例、双支病变组104例、多支病变组79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入院时及降压治疗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浆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降压治疗6个月与入院时比较,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均<0.05);入院时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狭窄支数的增加,3组两两比较,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降压治疗6个月,3组血浆BNP水平较各组入院时明显降低(P均<0.05);入院时多支病变组较单、双支病变组,LAD、LVEDD升高,LVEF下降,降压治疗6个月,多支病变组较治疗前,LAD、LVEDD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降压治疗可降低老年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2015年33期 v.55;No.96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玲;聂丹;邹倩;詹平;任黔川;陈建琼;毛熙光;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5、5、10、20、40、80、120μg/m L大蒜素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 La细胞,24、48、72 h后,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e La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WST-8法测定He 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He La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大蒜素干预后He La细胞增殖受抑,且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P均<0.05);随着大蒜素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G1期细胞比例增加。结论大蒜素能阻滞He La细胞的周期进展,诱导细胞凋亡。
2015年33期 v.55;No.96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杨梅花;王向红;冯忠军;李丽华;李慧娜;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的关系。方法选取RA患者105例作为RA组,关节无变形(1级)39例,关节轻度变形(2级)45例,关节严重变形(3级)21例。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Ghrelin、抗-CC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采用魏氏法检测ESR,采用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PLT)。结果 RA组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关节变形级别的增加,血浆Ghrelin水平逐渐降低,3级者<2级者<1级者(P均<0.05);RA组中,血浆Ghrelin水平与CRP、RF、抗抗-CCP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511、-0.302、-0.527,P均<0.05),对照组中血浆Ghrelin水平仅与CRP呈负相关(r=-0.221,P<0.05)。结论 RA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明显降低,Ghrelin水平与关节变形程度、CRP、RF、抗-CC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015年33期 v.55;No.963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赵志辉;王永清;熊庆广;毕红宾;孙晋保;李毅;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MTB)在不同植入材料界面黏附力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钴铬钼合金、钛合金、聚乙烯样品各两块分别置入3支离心管中,加入8 m L Middlebrook7H9液体培养基,再接种初始浓度为1010CFU/m L的MTB悬液2 m L混匀,恒温(37℃)下培养30 d,从每支离心管中,随机取出一块材料,经固定、干燥、喷金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的黏附力,同时观察界面生物膜形成情况。然后每支离心管中加入2 m L浓度为1μg/m L的利福平溶液,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30 d。取出材料块,经固定、干燥、喷金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解利福平对MTB黏附力的影响及对MTB生物膜的破坏情况。结果 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界面的黏附力由强到弱依次是聚乙烯、钴铬钼、钛合金;聚乙烯界面可见生物膜形成,钴铬钼合金、钛合金界面均未见生物膜形成;利福平干预后,植入物界面黏附的菌落数显著减少,聚乙烯界面生物膜呈不同程度破坏。结论利福平能抑制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界面的黏附及生物膜形成。
2015年33期 v.55;No.96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韩海林;杨茂梧;袁振国;
目的总结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以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1980~2014年间相关文献,总结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影像学特征。结果 2000年以前我国无该病例报道,2000年以后报道15例。原发于肝脏的恶性黑色素瘤较为罕见,其临床表现及CT表现无明显特征。MRI表现为T1和T2弛豫时间缩短,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可见异型细胞呈巢状分布,分化较差,大量黑色素沉积。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B45(+)、S-100(+)、CK(-)。结论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和肝功异常等。MRI是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表现为T1和T2弛豫时间缩短,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
2015年33期 v.55;No.963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宝贤;张宝国;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20例急性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甘露醇、利尿剂等脱水治疗及常规神经营养支持;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 L静滴,1次/d,连续7 d。治疗前、治疗第1、3及7天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第7天,B组血清NSE水平、NTHSS评分明显低于A组,GCS评分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P均<0.05。治疗后第3、7天,B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A组(P均<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保护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细胞,改善意识状态;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hs-CRP水平。
2015年33期 v.55;No.963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程敏;郭淮莲;杨团峰;王丽;李原;王茜;
目的观察特发性震颤(ET)患者131I-间碘苄胍(MIBG)的心肌摄取率的变化。方法收集ET患者11例(ET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9例,并行131I-MIBG心肌显像检查,比较两组注射131I-MIBG后15 min、4 h和24h的131I-MIBG心肌摄取率。结果 ET组注射131I-MIBG后15 min、4 h和24 h131I-MIBG心肌摄取率分别为2.34±0.34、2.46±0.51、2.28±0.58,对照组分别为2.39±0.28、2.62±0.48和2.53±0.40。ET组各时间点131I-MIBG心肌摄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T患者131I-MIBG的心肌摄取率未发生明显变化。
2015年33期 v.55;No.963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红艳;姜涛;刘文文;宋永玉;王云霄;赵善瑶;
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54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4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强的松、甲钴胺片及维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内注射,1次/d,21 d为1个疗程,共注射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平均缺损(MD),并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提高,1个疗程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41.67%,2个疗程后分别为93.33%、54.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均<0.05。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D分别为12.72±5.04、15.73±5.21,两组比较,P<0.05;2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D分别为10.64±5.86、15.11±5.41,两组比较,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2015年33期 v.55;No.963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甘亚平;李敏才;朱小龙;蒋伟;廖文莉;李素琴;黄海燕;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Ki-67、p63和p16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58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另取胃镜检查组织学相对正常的胃黏膜组织标本20份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i-67、p63和p16表达。结果 Ki-67、p63和p16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5/20)、15%(3/20)、60%(12/20),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44/58)、78%(45/58)、40%(34/58)。胃癌组织中Ki-67和p6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16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均<0.05)。胃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p63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与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16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在胃癌组织中,Ki-67表达与p63表达呈正相关(r=0.560,P=0.044);Ki-67表达与p16表达无相关性(r=0.472,P=0.111)。结论胃癌组织中Ki-67、p63和p16表达明显升高,三者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Ki-67、、p63、p16可作为胃癌诊断的选择性标记物。
2015年33期 v.55;No.96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柯;吴刚;孙培春;
目的探讨胃上部及中下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4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胃上部癌130例(上部癌组),胃中下部癌218例(中下部癌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胃上部及中下部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上部癌组中男性、年龄≥55岁、病灶直径>4 cm、大体类型为BorrmannⅢ~Ⅳ、p T分期为T3~T4者的比例显著高于中下部癌组(P均<0.05)。24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病灶直径>4 cm、p T分期为T3~T4、有淋巴管癌栓的比例均显著高于102例未转移者(P均<0.05)。上部癌组中3年生存率者的病灶直径>4 cm、p T分期为T3~T4、p N分期为N2~N3的比例显著低于无3年生存率者(P均<0.05)。中下部癌组中3年生存率者的病灶直径>4 cm、p T分期为T3~T4、p N分期为N2~N3的比例显著低于无3年生存率者(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胃上部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有p T分期和p N分期,影响胃中下部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有病灶大小、p T分期和p N分期。结论胃上部癌中男性、年龄≥55岁、病灶直径>4 cm、大体类型为BorrmannⅢ~Ⅳ、p T分期为T3~T4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中下部;胃上部癌患者预后较胃中下部癌患者差;影响胃上部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有p T分期和p N分期,影响胃中下部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有病灶大小、p T分期和p N分期。
2015年33期 v.55;No.96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江陈;魏祥志;张科;汪永和;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血清12项肿瘤标志物(C12)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12系统检测84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C12水平、阳性表达率,并比较其在肿瘤转移、未转移者间的差异。结果食管癌组中CA199、CEA、Ferritin、β-HCG、CA125、HGH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食管癌组中的CA199(23.8%)、CEA(34.5%)、Ferritin(32.1%)、AFP(11.9%)、CA125(27.4%)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食管癌组C12阳性率为3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移者C12阳性率(66.6%)明显高于未转移者(6.67%)(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C12水平明显升高,C12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及转移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2015年33期 v.55;No.963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培华;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的适宜腺苷注射剂量。方法选取68例冠心病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5支冠状动脉血管经定量分析直径狭窄40%~70%,利用简单随机方法采用弹丸式分次将60μg(T1)、80μg(T2)、100μg(T3)和120μg(T4)腺苷经导管注入靶血管,记录不同剂量腺苷下FFR值、FFR值下降最大时间和最大充血持续时间及气短、胸闷、间痛、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剂量腺苷注射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注入T1、T2、T3和T4剂量的腺苷后,FFR值分别较基础状态时下降9.64%、13.08%、14.75%和14.52%,T3和T4较T1和T2显著下降(P均<0.05),但T3和T4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和T4最大充血持续时间长于T1和T2(P<0.05),弹丸式注入T1、T2、T3和T4腺苷后,靶血管FFR值<0.75的支数分别为25支(29.4%)、28支(32.9%)、29支(34.1%)和30支(35.3%);注入T1、T2、T3和T4剂量的腺苷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腺苷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5%。结论弹丸式注射不同腺苷剂量对FFR测定值有明显影响,100μg腺苷注射剂量是我国冠心病患者合适的安全有效剂量。
2015年33期 v.55;No.963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鹏;苏素缺;王晓冬;刘超;
目的比较新活素治疗缺血性和其他原因心脏病所致急性心力衰竭(AHF)的效果。方法选择A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缺血性心肌病组与其他原因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剂量的新活素,观察两组疗效及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肺动脉压(PAP)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血浆B型钠尿肽(BNP)下降情况及射血分数(EF)提高情况;比较两组3个月再住院率。结果缺血性心肌病组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分别为14、20、16例,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缺血性心肌病组PCWP、PAP降低值、血浆BNP下降值、EF提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缺血性心肌病组较对照组3个月再住院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新活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所致AHF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原因心脏病所致AHF。
2015年33期 v.55;No.963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慧;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清IL-6、CRP、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依据入院后临床心脏功能分级水平分为Ⅰ组(NYHAⅠ级)、Ⅱ组(NYHAⅡ级)、Ⅲ组(NYHAⅢ级)、Ⅳ组(NYHAⅣ级)各30例。入院后6 h内抽取患者外周肘静脉血,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RDW,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免疫荧光定量分析法检测血浆BNP。采用床边超声检测心脏射血分数(EF)。分析RDW与血浆BNP、IL-6、CRP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除Ⅲ组与Ⅳ组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组间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Ⅳ组RDW、血浆BNP,血清IL-6、CRP依次升高,EF值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RDW与血浆BNP,血清IL-6、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4、0.572、0.591,P<0.05),RDW与EF呈负相关(r=-0.304,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RDW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RDW与血清IL-6、CRP、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2015年33期 v.55;No.963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聂晓红;熊曙光;何瀚夫;刘鹏;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自体回输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确诊为Ⅳ期的NSCLC患者118例分为4组,对照组28例给予对症最佳支持治疗,CIK组30例给予单纯CIK细胞治疗,放化疗组30例给予单纯放化疗,放化疗+CIK组30例给予放化疗联合CIK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患者的卡氏评分、细胞外周血T细胞亚群、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肝肾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观察CIK细胞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CIK组治疗后患者的卡氏评分有效率90.0%、疾病控制率(DCR)86.7%,CD+3、CD4/CD8及CD+56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EA及CYFRA21-1值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或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化疗+CIK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有效率及DCR均为93.3%,CEA、CYFRA21-1均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均<0.01),细胞免疫功能略有升高;放化疗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有效率及DCR均为73.3%、CEA、CYFRA21-1、细胞免疫功能有所下降(P均<0.05)。CIK组及放化疗+CIK组在输注CIK细胞时有7例次出现畏寒及发热,CIK细胞治疗后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CIK细胞自体回输治疗能改善Ⅳ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提高近期疗效,且较为安全。
2015年33期 v.55;No.963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郝迎涛;董晓鹏;赵小刚;孙启峰;赵云鹏;丛波;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14例肺癌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下叶切除并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遵循无瘤原则,术中选用双关节手术器械,先易后难处理血管,对于中叶动静脉、上叶后升支动脉等叶间血管,使用血管结扎锁结扎后用超声刀进行处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站数、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例肺癌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行中转开胸术。1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2.86±24.00)min、术中出血量为(194.29±63.82)m L、清扫淋巴结为(13.79±2.89)枚、淋巴结清扫(5.07±0.83)站、胸腔闭式引流时间(3.21±0.80)d、住院时间(9.42±1.83)d。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术后30 d内无一例死亡。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较好,但术中切口应继续使用保护套,选用双关节手术器械,叶间血管用血管结扎锁结扎后采用超声刀进行处理。
2015年33期 v.55;No.963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赵鸿飞;付宁;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IV型胶原蛋白(Ⅳ-C)水平变化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肺部感染患者41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28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13例,另选取知情同意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清晨采集三组研究对象的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浆TLR-4,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MMP-9,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Ⅳ-C。对血浆TL-4、MMP-9和Ⅳ-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SIRS组和MODS组血浆TLR-4、MMP-9和Ⅳ-C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血浆TLR-4、MMP-9、Ⅳ-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5、0.912、0.945,P均<0.01)。结论血浆TLR-4、MMP-9、Ⅳ-C水平与肺部感染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2015年33期 v.55;No.963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雪侠;陈刚;王锋;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9例PCOS患者随机编入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2例,两组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起始剂量0.25 g/次,3次/d,耐受后增至0.5 g/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格列汀,5 mg/次,1次/d。6个月后比较两组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 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C、TG、HDL-C、LDL-C)、内分泌激素(E2、T、FSH、LH)的变化,进行多毛评分,监测患者月经周期、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BMI、FINS、HOMA-IR、TC、TG、2 h PG、HOMA-β、LH、LH/FSH、睾酮、多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HDL、FSH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月经周期正常率、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治疗PCOS效果较好,尤其适合肥胖且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
2015年33期 v.55;No.963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张春艳;徐金霞;李刚;
目的探讨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在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EP)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EP患者138例,采用单独MTX肌内注射(50 mg/m2)治疗,根据公式计算每例患者血清β-h CG在MTX治疗1、4、7 d后的变化百分比。结果 MTX治疗4 d后血清β-h CG的中位值下降达55.8%的病例中89.6%治疗有效。MTX治疗EP成功105例(76.3%,成功组),失败33例(23.7%,失败组)。成功组中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在治疗1、4、7d后下降的例数占治疗成功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4.3%、63.4%、85.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1 d后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63(95%CI为0.49~0.76;P<0.05),敏感度为52.9%,特异度为65.0%,阳性预测值(PPV)为45.6%,阴性预测值(NPV)为55.2%。治疗4 d后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为0.58~0.82;P<0.05),敏感度为61.8%,特异度为70.0%,PPV为47.6%,NPV为53.1%。治疗7 d后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为0.68~0.91;P<0.05),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60.0%,PPV为58.9%,NPV为41.7%。结论治疗4 d后的血清β-h CG变化百分比可预测MTX治疗EP的疗效及判断EP患者对MTX单剂量治疗的敏感性。
2015年33期 v.55;No.963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惠玉;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转归与病理分级、治疗及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门诊经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438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分级、是否治疗、是否合并HR-HPV感染者的转归情况,采用HC-Ⅱ法测定HPV-DVA。结果 CINⅠ级、CINⅡ~Ⅲ级病变消失率分别为90.5%、8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级治疗、未治疗者病变消失率分别为95.0%、89.9%,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INⅡ~Ⅲ级治疗、未治疗者病变消失率分别为89.4%、73.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INⅠ级自然转归与HR-HPV感染及HPV-DNA的载量相关(P<0.05)。结论 CIN转归与病理分级、治疗及HR-HPV感染有关系。
2015年33期 v.55;No.963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赵中松;吴龙奇;
目的分析老年十二指肠憩室合并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42例老年十二指肠憩室出现并发症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上消化道造影及腹部CT影像学特征。结果憩室并发胆胰系统疾病34例中25例有黄疸,16例有发热,28例有腹痛。上消化道造影共检出憩室63个,单发32例(76.2%),10例(23.8%)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憩室继发炎症8例,表现为憩室轮廓不规则,黏膜皱襞增粗或消失。腹部CT表现为憩室内食物残渣存留,憩室壁增厚、边缘模糊,周边脂肪间隙密度增高,与周边脏器分界不清。34例合并胆胰疾病患者中,胆系结石28例,表现为胆囊、肝内外胆管高、低或混杂密度结石;胆管炎症8例,表现为胆管壁增厚毛糙;合并胰腺炎4例,表现为胰腺边缘毛糙,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结论老年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常表现为黄疸、腹痛、发热等,上消化道造影、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2015年33期 v.55;No.963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雁军;王青兵;张勇;黄天臣;肖建安;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行腹腔镜辅助Dixon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变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术后分期与腹腔镜辅助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结果 15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男性、吻合口部位、高BMI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年龄、细胞分化程度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吻合部位及高BMI是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腹腔镜辅助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男性、肿瘤下缘距肛缘<7 cm、肥胖。
2015年33期 v.55;No.963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李会清;高宝峰;张增臻;胡静;王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其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SAⅠ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全身麻醉过程中给予CO2气腹压力分别为9、12、15 mm Hg;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气腹前(T1)及达到气腹压力后1 min(T2)、达到气腹压力后5 min(T3)、达到气腹压力后10 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吸气峰压(Ppeak),并进行比较。结果 T2时点,三组间HR、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比较,P均<0.05。在T3、T4时点,除HR外的各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 CO2气腹压力越大,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呼吸循环功能产生的影响越大。
2015年33期 v.55;No.963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张金英;吴琦;类维富;
目的探究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脑状态指数(CSI)子参数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21例单纯全身麻醉患者,ASAⅠ~Ⅱ级,患者入室后连接脑电图记录仪,丙泊酚起始浓度0.5μg/(kg·min),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每3 min增加浓度0.2μg/(kg·min),每1 min测试警觉/镇静(OAA/S)评分,记录对应时点的OAA/S评分、丙泊酚靶浓度及原始脑电图,OAA/S评分为0分后,维持药物浓度3 min,实验结束。将记录的脑电图导入定制脑电分析系统,重建其子参数α率(CSI)、β率(CSI)、α-β(CSI)、β率(BIS)、SFS率(BIS),并将各子参数分别与年龄做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患者意识清醒(OAA/S评分为5、3分)时BIS及CSI子参数与年龄无相关关系。患者意识消失后,BIS及CSI部分子参数与年龄有相关关系,即OAA/S为2分时,β率(CSI)为0.38(P<0.05)、α-β率(CSI)为0.66(P<0.01)、β率(BIS)为0.72(P<0.01)、SFS(BIS)为0.45(P<0.05);OAA/S评分为1分时,β率(CSI)及β率(BIS)均为0.38(P均<0.05);OAA/S评分为0分时,β率(CSI)、β率(BIS)、SFS率(BIS)均为0.38(P均<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下,OAA/S评分≤2分时BIS及CSI部分子参数与年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2015年33期 v.55;No.963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媛;段宏军;王峰;王永慧;王亚男;
目的观察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的效果。方法选取8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先给予早期容量复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持续床旁血液滤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均逐渐升高,观察组治疗后6、12、24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3、7 d的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SAP效果较好。
2015年33期 v.55;No.963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贵玉;
目的探讨具有过敏性鼻炎(AR)症状儿童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06例有AR症状儿童的临床资料,采用Uni CAP100系统测定全部儿童的过敏原,据此将儿童分为302例AR患儿(A组,s Ig E≥Ⅰ级)及104例非AR患儿(B组,s Ig E 0级),并将AR患儿分为A1组241例(s Ig E≥Ⅲ级)及A2组61例(s Ig E<Ⅲ级)。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A组与B组、A1组与A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最近1年内装修房屋(OR=1.024,95%CI为1.002~1.046,P=0.031)、家养动物(OR=1.807,95%CI为1.120~2.915,P=0.015)、合并过敏性结膜炎(OR=1.747,95%CI为1.204~2.535,P=0.003)、父母过敏性疾病史(OR=1.257,95%CI为1.027~1.538,P=0.026)是儿童患AR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史(OR=0.684,95%CI为0.526~0.889,P=0.005)是独立保护因素。家中空调(OR=1.107,95%CI为1.002~1.223,P=0.046)、合并哮喘(OR=1.256,95%CI为1.037~1.522,P=0.020)是s Ig E≥Ⅲ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史(OR=0.524,95%CI为0.284~0.968,P=0.039)、卧室朝阳(OR=0.550,95%CI为0.322~0.939,P=0.029)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病程长、合并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及不良的生活环境可增加AR的风险及其过敏原的致敏性,而接受母乳喂养的儿童患病风险降低。
2015年33期 v.55;No.963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许天一;王爱玲;石建莉;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一氧化氮(NO)雾化吸入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NO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米力农联合NO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烦躁消失时间、紫绀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哺乳缩短时间、肝脏回缩时间分别为(12.67±1.64)h、(2.12±0.67)d、(11.65±1.37)d、(2.16±0.48)d、(7.39±1.09)d,观察组分别为(8.87±1.24)h、(1.29±0.57)d、(8.43±1.11)d、(1.68±0.57)d、(6.12±0.62)d,两组以上指标比较,P均<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以观察组为著(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力农联合NO雾化吸入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效果较好且较为安全。
2015年33期 v.55;No.963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种树彬;兰海梅;曾抗;赵学峰;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病灶组织与血清中抗菌肽LL-37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和44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另选取2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灶组织(试验组)和25例因创伤需自体手术植皮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血清LL-37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PASI评分法判定,分析血清LL-37水平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炎症因子IL-22和IFN-γ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病灶组织中LL-37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LL-37水平分别为12.3、9.43 ng/m L,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PASI得分平均13.7分。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LL-37水平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5,P<0.001)。试验组LL-37 mRNA表达约为对照组的5.1倍,LL-37蛋白表达约为对照组的5.3倍,两组LL-37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P均<0.01。结论银屑病患者病灶组织及血清中抗菌肽LL-37表达均显著升高,检测抗菌肽LL-37有助于评判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
2015年33期 v.55;No.963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彦文;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辅助下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行牙周、牙髓基础治疗,采用生理盐水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牙周袋,向牙周袋内缓慢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同时对患牙行根管治疗,直至根管完善充填。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SIRO激光治疗仪行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探针深度(P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牙龈指数(GI)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PD、CAL、GI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70.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辅助下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临床疗效较好。
2015年33期 v.55;No.963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