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冠状动脉瞬时无波形比值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宋光远;刘庆荣;张丽华;丁诚;杨跃进;徐波;乔树宾;唐熠达;吴永健;

    目的探讨用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技术测定瞬时无波形比值(i FR)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20例,用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技术测定病变血管采集i FR,给予硝酸甘油后在3 min内高速注射扩血管药物腺苷三磷酸(ATP)140μg/(kg·min),采集高速注射ATP后的i FR(i FRATP)、FFR。计算联合应用i FR和FFR指导PCI与单纯FFR指导PCI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计算联合应用i FR和FFR指导PCI避免使用ATP患者的比例。结果本组病变血管i FR为0.9±0.1,i FRATP为0.7±0.2,两者相比P<0.001。i FR、i FRATP与FFR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0.91,P均<0.001。联合应用i FR、FFR相对于单用FFR指导PCI的准确率为91.3%(21/23)、敏感度为92.3%(12/13)、特异性为90.0%(9/10)、阳性预测值为92.3%(12/13)、阴性预测值为90.0%(9/10),并可以避免60.0%(12/20)的患者应用ATP。结论联合应用i FR和FFR指导PCI效果满意,且可以减少患者静脉应用ATP。

    2015年38期 v.55;No.96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张文琦;张超;田增有;张杰丛;柳志杰;周洪霞;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观察组,各20只。模型组和观察组右侧脑组织基底节内注入新鲜自体不凝血制作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组术后完全苏醒后予辛伐他汀3 mg/(kg·d)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48 h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计数神经元内尼氏小体数量观察神经细胞功能,用干湿重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用Western blot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的Toll样受体4(TLR4)和IL-6。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和神经元内尼氏小体数量下降,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及TLR4、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和神经元内尼氏小体数量增加,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及TLR4、IL-6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TLR4、IL-6表达,从而减轻继发性脑水肿及神经细胞损伤有关。

    2015年38期 v.55;No.96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17-AAG联合顺铂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张剑青;陈美霓;郭巍;赵菊梅;王爱红;庞秋霞;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17-AAG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Hep G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A、B、C组。对照组只加培养基。A组加入0.625μmol/L的17-AAG,B组加入1.0μg/m L的DDP,C组加入0.625μmol/L的17-AAG和1.0μg/m L的DDP。培养24、48 h后用MTT法测算A、B、C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各组细胞凋亡率,用RT-PCR法检测各组Bax、Bcl-2mRNA。结果 A、B、C组培养48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培养24 h时,P均<0.05;培养时间相同时C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A、B组,P均<0.05。培养48 h后A、B、C组细胞凋亡率和Bax mRNA均高于对照组,Bcl-2 mRNA低于对照组,P均<0.05;C组细胞凋亡率和Bax mRNA均高于A、B组,Bcl-2 mRNA低于A、B组,P均<0.05。结论17-AAG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与顺铂联合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Bax mRNA、下调Bcl-2 mRNA表达有关。

    2015年38期 v.55;No.96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Notch1、Jagged1表达变化及意义

    张展;薛闪辉;张琳琳;常爱民;魏静;

    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Notch1、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A组,重度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为B组,正常孕妇为C组,各25例。均行剖宫产,取胎盘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胎盘组织Notch1、Jagged1 mRNA,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组织Notch1、Jagged1蛋白。结果与C组相比,A、B组Notch1、Jagged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与B组相比,A组Notch1、Jagged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Notch1、Jagged1蛋白主要连续表达于绒毛外滋养细胞胞质及血管内皮细胞胞质。A、B、C组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67%、50.00%、83.33%,Jagged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3%、50.00%、83.33%,Notch1、Jagged1蛋白阳性表达率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均<0.05。结论Notch1、Jagged1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呈低表达,二者可能参与重度子痫前期尤其是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

    2015年38期 v.55;No.968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苯丁酸钠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张振安;张静;张风林;袁亚军;

    目的研究苯丁酸钠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肺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吉非替尼组、苯丁酸钠组、联合处理组,各组均加入不含FBS的DMEM培养基,另外吉非替尼组加1 mmol/L吉非替尼,苯丁酸钠组加5μmol/L苯丁酸钠,联合处理组加1 mmol/L吉非替尼和5μmol/L苯丁酸钠。培养24 h后,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OD450值,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用RT-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RAF、Notch1、MMP1、MMP2、MMP3、MMP9 mRNA,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联合处理组、苯丁酸钠组、吉非替尼组OD450值、S期细胞比例、细胞迁移率及凋亡相关分子survivin、BRAF、Notch1、MMP1、MMP2、MMP3、MMP9 mRNA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均<0.05。与苯丁酸钠组、吉非替尼组相比,联合处理组OD450值、S期细胞比例、细胞迁移率及凋亡相关分子survivin、BRAF、Notch1、MMP1、MMP2、MMP3、MMP9 mRNA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均<0.05。结论苯丁酸钠和吉非替尼均能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survivin、BRAF、Notch1、MMP1、MMP2、MMP3、MMP9 mRNA表达有关,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2015年38期 v.55;No.968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TLR3活化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活性氧簇表达的影响

    于宁;陆家睛;易雪梅;丁杨峰;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活化对黑素细胞内活性氧簇(ROS)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接种于6孔板。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孔。实验组加入100 ng/m L TLR3激活剂poly(I∶C)孵育2、6、24 h,对照组不加药。用CM-H2DCFDA探针法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黑素细胞内ROS表达量。结果随孵育时间延长,对照组黑素细胞内ROS表达量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黑素细胞内ROS表达量随孵育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均<0.01);在每一时间点,实验组黑素细胞内ROS表达量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均<0.01)。结论 TLR3激活可显著提高黑素细胞内ROS水平。

    2015年38期 v.55;No.968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C1 mRNA表达变化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观察

    李倩;任琛琛;杨立;薛景戈;白杨;张娟;黄玲;

    目的观察卵巢上皮性肿瘤中FOXC1 mRNA表达变化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方法选择30例上皮性卵巢癌(A组)、14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B组)和21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C组),取其手术切除卵巢组织标本,用RT-PCR法检测FOXC1 mRNA,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S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FOX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频率。结果 A、B、C组FOXC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8±0.16、0.61±0.18、1.19±0.17,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均<0.05)。A组卵巢癌组织中FOXC1 mRNA相对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B、C组卵巢组织中FOX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分别为66.7%、50.0%、9.5%,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P均<0.05)。A组FOX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未甲基化者FOXC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2±0.14、0.45±0.17,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FOXC1 mRNA表达下降,FOXC1 mRNA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有关。FOXC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抑制相关。

    2015年38期 v.55;No.96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医药学名词常见错误及正确写法

    <正>药品名称:错误(正确)二磷酸腺苷(腺苷二磷酸),消炎痛(吲哚美辛),阿斯匹林(阿司匹林),维甲酸(维A酸),双磷酸盐(双膦酸盐),甲氨喋呤(甲氨蝶呤),博莱霉素(博来霉素),开浦兰(左乙拉西坦),雷公多苷(雷公藤多苷),非那根(异丙嗪),四乙铵(四乙胺),洗必泰(氯已定),美息律(美西律),大环内脂类(大环内酯类),川穹(川

    2015年38期 v.55;No.96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正>每篇论文须标引参考文献10~20条。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文后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

    2015年38期 v.55;No.96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献标志码的标识

    <正>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根据其内容性质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共设置以下五种:A:基础性理论与应用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B:应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扎记(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政策性评论、标准技术规范等)。

    2015年38期 v.55;No.968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更正

    本刊编辑部;

    <正>我刊2015年第55卷第22期刊登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MGMT、h MLH1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课题资助项目(2012096)。

    2015年38期 v.55;No.968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正>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

    2015年38期 v.55;No.968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正>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等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对于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

    2015年38期 v.55;No.96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正>区别:1资料要求不同:直线相关分析要求两个变量都是正态分布;回归分析要求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而自变量X是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2统计意义不同:直线相关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伴随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回归则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一般将"因"或较易测定、变异较小者定为自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3分析目不同:直线相关分析

    2015年38期 v.55;No.968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正>文题原则上不能使用缩略语,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公认的缩略语在文中可以直接使用。未公认的名词术语,请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在文内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若为外文缩略语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

    2015年38期 v.55;No.968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人包皮成纤维细胞支持生长的人胚胎干细胞小鼠体内分化全能性观察

    米蔷;何志旭;

    目的观察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 PFF)支持生长的人胚胎干细胞(h ESC)的体内全能性。方法将第20代h PFF支持生长的h ESC和h PFF分别接种到2只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的小鼠(SCID)小鼠体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5周内两组小鼠一般状态及是否有畸胎瘤形成。取观察组小鼠畸胎瘤制作组织学切片,验证其是否包含了源于全部3个胚层的各种分化细胞。结果观察组SCID小鼠接种后第5天即可在接种部位触到包块,包块进行性增大。观察组小鼠包块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该肿块包含3个胚层的组织结构,具备畸胎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结论用h PFF支持生长的h ESC有体内分化全能性。

    2015年38期 v.55;No.96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咖啡酸苯乙酯对顺铂所致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熊应权;陆铮;

    目的观察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顺铂(DDP)所致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0只。A~D组尾静脉注射DDP 5 mg/kg,每周1次,连续3周,制备DDP肾毒性模型。E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B、C组在第1次注射DDP后分别给予CAPE 12、24、48 mg/kg,D、E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周。末次给药24 h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BUN和Cr。取出肾组织,测定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E组相比,其余各组血清BUN、Cr升高(P均<0.05),肾组织NO、NOS、SOD、GSH下降而MDA升高(P均<0.05),肾组织出现明显炎症浸润。与D组相比,A、B、C组血清BUN、Cr下降(P均<0.05),肾组织NO、NOS、SOD、GSH上升而MDA下降(P均<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CAPE对DDP所致大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肾脏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2015年38期 v.55;No.96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前列地尔预防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后对比剂肾病效果观察

    张万玲;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预防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方法 82例行PCI治疗的CHD合并DM患者,围手术期对照组37例仅给予水化,观察组45例给予水化联合前列地尔静滴。检测两组术前和术后24、48 h血清Scr、BUN、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比较两组CIN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Scr、BUN、β2-MG、e GFR及术后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4、48 h观察组血清Scr降低、e GFR升高,术后48 h观察组血清β2-MG降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CIN发生率为37.78%,低于对照组的59.46%,P<0.05。结论在水化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能够有效降低CHD合并DM患者PCI后CIN发生率,改善患者肾功能。

    2015年38期 v.55;No.968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应用效果观察

    房阁;白智远;赵静;韩刚;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治疗过程中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解痉、镇静、鼻导管给氧、抗感染、纠正水电解紊乱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后7 d评价临床疗效,记录病情好转时间、再插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24 h的Pa O2、Pa CO2、Sa O2、呼吸频率、心率,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 h血浆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Tn T)、乳酸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9%,对照组78.09%,P<0.05;观察组、对照组病情好转时间分别为(4.2±2.4)、(8.3±4.7)h,再插管率分别为5.65%、28.26%,有创机械通气时间(7.2±3.9)、(18.3±8.4)h,病死率分别为3.65%、17.28%,P均<0.05。两组治疗后2、24 h的Pa O2、Sa O2明显升高(P均<0.05),Pa CO2、呼吸频率、心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2、24 h观察组Pa O2、Sa O2明显升高(P均<0.05),Pa CO2、呼吸频率、心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NP、Tn T、乳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2 h观察组血浆BNP、Tn T、乳酸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可在短时间迅速改善患者严重低氧血症,快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减轻心脏负荷,改善组织缺氧程度,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再插管率及病死率。

    2015年38期 v.55;No.96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参芍胶囊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李泰城;

    目的观察参芍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2例U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参芍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大小、数量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4%、对照组90.2%,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MMP-9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数量减少、斑块体积变小、IMT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参芍胶囊口服可提高UA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降低血清hs-CRP、MMP-9水平及改善颈动脉斑块有关。

    2015年38期 v.55;No.968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王波;

    目的观察在高血压病患者中行健康管理的辅助降压降脂效果。方法将100例2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结果健康管理1年后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G)、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C)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实施健康管理有助于高血压病患者降压降脂。

    2015年38期 v.55;No.968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

    杨波;李京;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中成药活血、戒酒和合理运动等常规治疗,肌注甲钴胺500μ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注,1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分别为5、13、7例及7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肌注能改善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2015年38期 v.55;No.968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弥散加权成像B0图显示脑微出血灶效果观察

    亓恒新;徐宁;韩曾泰;高晓翙;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B0图显示脑微出血病灶的效果。方法 23例脑微出血患者,均依据磁敏感成像(SWI)结果确诊;回顾其DWI B0图表现,计算DWI B0图诊断脑微出血的敏感性以及各部位病灶的显示率。结果 18例患者DWI B0图像上明确显示微出血灶,敏感性为78.2%。大脑半球、小脑半球、脑干、丘脑、基底节、脑白质区病灶显示率分别为49.69%(79/159)、42.56%(20/47)、55.18%(16/29)、51.52%(51/99)、41.86%(18/43)。结论 DWI B0图有助于脑微出血灶的诊断。

    2015年38期 v.55;No.96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灸联合盐酸曲马多治疗中度肝癌疼痛疗效观察

    汤欢;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盐酸曲马多口服治疗中度肝癌疼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度肝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西药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10 d评价癌痛疗效,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分别为22.5%、57.5%;两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7.92±2.64)、(46.13±4.11)分,对照组分别为(36.72±3.50)、(39.47±3.59)分;两组均较治疗前生活治疗评分增加(P均<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对照组9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针灸联合盐酸曲马多口服治疗中度肝癌疼痛安全有效,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015年38期 v.55;No.96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钽棒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限元分析

    牛犇;

    目的观察坏死股骨头行钽棒支撑手术前后塌陷风险的变化。方法首先获取一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股骨横断位的CT扫描图像文件,导入图像处理软件Mimics10.0;初步处理获得Iges格式文件后导入建模软件UG6.0,获得股骨上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2.1,在股骨头上方,以股骨头中心为顶点画一倒圆锥形区域;计算坏死体积为10%、15%、20%时,钽棒支撑手术前与手术后加载相同的载荷(700 N)后可能塌陷区域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结果坏死体积分别为10%、15%、20%时,股骨头有塌陷危险的区域分别为37.6%、40.6%、44.6%,钽棒支撑治疗后有塌陷危险的区域缩小了14.5%、23.4%、29.8%。结论多孔钽金属棒支撑术可有效减少股骨头大于临界应力的区域,提供有效支撑,避免股骨头受压塌陷。

    2015年38期 v.55;No.968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张锐;刘世清;周炎;黄涛;夏韶襁;刘骏辉;朱世振;韦准;

    目的系统评价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中心临床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逆行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手术时间逆行髓内钉组短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术中出血量逆行髓内钉组少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逆行髓内钉组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相比,采用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疗效较好。

    2015年38期 v.55;No.96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跨伤椎与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王鹏;冯晓雷;

    目的比较经伤椎与跨伤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97例,其中42例(A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55例(B组)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2年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比、Cobb角。结果两组术后1周伤椎前后缘椎体压缩比均较术前升高,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P均<0.05);两组术后1周伤椎前后缘椎体压缩比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A组伤椎前后缘椎体压缩比均较术后1周下降、Cobb角增大(P均<0.05),B组伤椎前后缘椎体压缩比及Cobb角较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2年与B组相比P均<0.05。结论经伤椎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优于跨伤椎固定法。

    2015年38期 v.55;No.968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多重措施干预对脊柱外科住院患者次均费用的影响

    邵咏新;田伟;邢颖;

    目的观察多重措施干预对脊柱外科住院患者次均费用的影响。方法以某院脊柱外科2013年~2015年上半年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2013年下半年开始采取多重干预措施,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每半年的次均住院费、次均药费、次均材料费、次均检查费。结果 2013年~2015年上半年,次均住院费呈下降趋势,最高67 122.27元、最低41 759.72元,环比下降最高达28.24%;次均药费呈下降趋势,最高10 528.25元、最低3140.07元,环比下降最高达39.72%;次均材料费及次均检查费2013年下半年均大幅增加,环比增幅分别高达11%、15%;次均材料费明显下降,最高10 528.25元、最低3 140.07元,其后逐年降低。结论实施多重措施干预可显著降低脊柱外科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并使其构成更合理。

    2015年38期 v.55;No.96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后腹腔镜低温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_(1a)期肾肿瘤效果观察

    刘荷臣;许武军;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低温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1a期肾肿瘤患者18例,均行后腹腔镜低温肾部分切除术。记录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观察术后肾功能,围手术期和近期并发症。结果 18例患者中,除1例切缘阳性而行根治术外其他均获成功,术后病理示肿瘤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60~110 min,肾脏热缺血时间20~30 min,术中出血20~100 m L,术后住院7~14 d,平均10.17 d。围手术期无死亡,无二次手术切除肾脏者,无出血、尿瘘、伤口感染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低温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肿瘤安全、有效。

    2015年38期 v.55;No.96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宫颈病变组织中USP22、HIF-1α表达变化

    韩贝贝;孔红霞;王玉霞;陈雁南;周俊杰;

    目的观察宫颈病变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肽酶22(USP2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变化。方法选择15例正常宫颈(对照组)、25例CIN(CIN组)、45例宫颈癌(宫颈癌组)患者的宫颈组织,分别用免疫组化法、RT-PCR法检测各组宫颈标本中的USP22、HIF-1α蛋白及mRNA。结果对照组、CIN组、宫颈癌组USP2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2.0%、57.8%,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56.0%、82.2%。各组USP22、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P均<0.05。对照组、CIN组、宫颈癌组USP2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7±0.339、2.214±0.866、5.822±5.489,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8±0.315、2.305±1.083、4.313±3.122,各组USP22、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P均<0.05。结论宫颈组织USP22、HIF-1α表达随宫颈病变恶性程度提高而升高,二者共同参与宫颈恶性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5年38期 v.55;No.96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王立娜;郑丽娜;芦珊珊;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口服,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2015年38期 v.55;No.968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IL-4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变化

    费红梅;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及T细胞亚群分布变化。方法选择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观察组,120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IL-4,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血清IL-4水平及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升高而IL-4水平降低,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

    2015年38期 v.55;No.968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0 ]
  • ELISA、TRUST法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效果比较

    马晓莉;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凝集法(TPPA法)法行梅毒血清学检验的效果。方法分别用ELISA、TRUST、TPPA法检测1 468例梅毒疑似患者的血清学标本。以TPPA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ELISA、TRUST法的检出率、灵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 468例标本中ELISA法检测结果阳性48例(3.27%)、TRUST法阳性23例(1.57%)、TPPA法阳性46例(3.13%)。ELISA法检出率与TPP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TURST法(P均<0.05)。以TPPA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ELISA法灵敏度97.83%(45/46),TRUST法灵敏度45.65%(21/46);二者灵敏度相比,P<0.05。结论用ELISA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效果优于TRUST法。

    2015年38期 v.55;No.96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严倩;姜凌;王文兴;刘荣慧;石春红;

    目的观察孕期个体化补充叶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 621例孕妇(观察组)孕前及孕早期根据其叶酸代谢通路中关键酶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风险分层后实施个体化补服叶酸,3 000例孕妇(对照组)虽接受健康指导但孕前和孕期并无统一、规范并严格执行的叶酸补充方案。妊娠结束前检测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叶酸,并随访其妊娠并发症和胎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叶酸(8.09±1.39)μg/L、血浆HCY(7.63±2.50)μmol/L,对照组分别为(6.33±1.21)、(10.34±1.51)μg/L,P均<0.01。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个体化补充叶酸可减少妊娠并发症和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2015年38期 v.55;No.96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孟鲁司特钠联合信必可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刘怡;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信必可吸入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用信必可干粉剂吸入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每吸含4.5μg福莫特罗和80μg布地奈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钠5 mg睡前口服。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8%,两组相比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信必可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优于单用信必可。

    2015年38期 v.55;No.968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潘艳艳;孙永超;张洪霞;

    目的观察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普通支原体肺炎(MMP)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各3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观察组激素治疗后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血清铁蛋白分别为(412.34±49.56)、(126.42±50.45)ng/m L,两组相比P<0.05。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分别为(412.34±49.56)、(102.16±26.41)ng/m L,两组相比P<0.05。结论 RMDD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治疗后降低。血清铁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

    2015年38期 v.55;No.968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杜京辉;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于出生后第4天给予rhu-EPO 500 U/kg静滴,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或至痊愈。治疗1个疗程时评价疗效,出生后第1、2、4周和疗程结束时行神经行为评分,治疗结束后3、6、9、12个月评价发育商,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脑瘫、癫痫、智障、发育迟缓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分别为10、27、11例和7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逐渐升高,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同时点对照组患儿,P均<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发育商升高,观察组患儿发育商高于同时点对照组患儿,P均<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发生脑瘫1例、癫痫1例、智障3例、发育迟缓0例,对照组分别为0、8、7、4例。观察组癫痫、智障、发育迟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1例,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u-EPO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2015年38期 v.55;No.96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DC-CIK免疫治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郑培浩;刘毅;岑坚;赵德峰;黄友章;沈建良;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治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化疗后完全缓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静注DC-CIK治疗37次,分别于DC-CIK治疗前和治疗后21天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IFN-γ、TNF-α、IL-10、IL-6、IL-4、IL-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8、CD-3CD+56、CD+3CD+56、CD+3HLA-DR+细胞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而CD-3CD+19、CD+3CD+4CD+25明显减少(P均<0.05)。急性白血病患者DC-CIK治疗结束后21天与治疗前相比外周血IFN-γ、IL-2升高(P均<0.05),IL-10、TNF-α、IL-6、IL-4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能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5年38期 v.55;No.968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卞方;王燕;刘勇;王兴芳;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 63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用药2个周期2~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有效者继续使用该方案化疗,无效改用其他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后KP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4例、疾病稳定(SD)8例、疾病进展(PD)10例,有效率46.88%。对照组CR 0例、PR 10例、SD 7例、PD 14例,有效率32.26%。两组有效率相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改善15例、稳定14例、降低3例,改善率46.88%。对照组改善12例、稳定15例、降低4例,改善率38.71%。两组改善率相比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为主)和骨髓抑制(以白细胞下降为主)。观察组、对照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3%、67.74%,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3.75%、77.42%,两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相比P均<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GP方案较单纯给予GP方案化疗可显著提高晚期NSCLC患者疗效,降低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2015年38期 v.55;No.96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比较

    王炳英;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口服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均为1个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计算Hp根除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8、TNF-α。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86.8%,Hp根除率分别为98.1%、88.7%,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和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

    2015年38期 v.55;No.96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胃腺癌组织中p53表达与分化程度、Ki-67表达的关系

    贾振军;李其海;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p53表达与分化程度、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分析胃腺癌组织中p53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Ki-67的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标本中p53阳性72例(55.38%),Ki-67阳性58例(44.62%)。本组胃腺癌为低分化者p53阳性63例(72.41%),中高分化者p53阳性9例(20.93%),二者p53阳性表达率相比P<0.05。本组标本p53阳性者中Ki-67阳性69例(95.83%),p53阴性者中Ki-67阳性40例(68.97%),p53阳性、阴性者Ki-67阳性率相比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和Ki-67表达有关。

    2015年38期 v.55;No.96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袁天柱;贾育红;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是否存在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60岁、男性、合并2种或以上基础疾病、住院时间>30 d、入住ICU>5 d、发生院内感染>1周、留置导尿>5 d、留置胃管>5 d、深静脉置管>5 d、气管切开或插管>5 d、有创通气>5 d、应用糖皮质激素>7 d、应用制酸剂、应用镇静剂>3 d、血白蛋白低于<25 g/L、抗菌治疗>2周、更换抗菌药物>3种、联合用药>72 h、1年内住院>2次的构成比。对感染组和对照组有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糖皮质激素>7 d、应用制酸剂、血白蛋白<25 g/L、更换抗菌药物>3种、1年内住院>2次与是呼吸机相关性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有关(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生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消除各种危险因素。

    2015年38期 v.55;No.968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韩毳;徐青;何昭燕;柳川;白芳;陶海;

    目的分析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96例(97眼)TON患者的临床资料,44眼视力改善,用SPSS 19.0统计软件和二分类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受伤时间、治疗前视力、合并蝶窦/筛窦积血可能与视力改善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时间≥2 d(OR=0.233)、合并蝶窦/筛窦积血(OR=0.307)、治疗前有光感(OR=14.866)与视力改善有关(P均<0.05)。结论 TO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受伤时间≥2 d、合并蝶窦/筛窦积血,保护因素是治疗前视力有光感。

    2015年38期 v.55;No.968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模态乳腺成像系统中新型钼靶压迫器对超声耦合时间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时丹丹;李杰;肖静;孙霄;商蒙蒙;刘青;

    目的观察双模态乳腺成像系统中新型钼靶压迫器对超声耦合时间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常规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实性结节的患者41例(43个结节),分别使用新型及传统钼靶压迫器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在双模态乳腺成像系统中进行耦合时间及超声图像质量的比较。结果在双模态成像系统中,使用新型及传统钼靶压迫器的耦合时间分别为(14.09±1.04)、(40.30±0.81)s,乳腺超声图像质量的平均分数分别4.6、3.2分,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7.67%、86.05%,P均<0.05。结论在双模态乳腺成像系统中,使用新型钼靶压迫器可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提高超声检查图像质量及病灶检出率。

    2015年38期 v.55;No.968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理肺化瘀方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影响

    韩丽;王琳英;于晓震;高晶晶;

    目的探讨自拟理肺化瘀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理肺化瘀方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EOS计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88.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OS计数均明显减少,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均<0.05)。结论自拟理肺化瘀方可以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血清EOS计数,改善哮喘症状,提高疗效。

    2015年38期 v.55;No.968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药物研究

  •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王新凤;苏婷婷;傅春升;

    目的优选连参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等为评价指标,优选出连参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滴距为9 cm,料温为85℃,滴速为60滴/min制得的连参滴丸丸重差异<10%,溶散时限平均为5.02 min。结论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滴距为9 cm、料温为85℃、滴速为60滴/min时药物成品率高,符合连参滴丸质量要求。

    2015年38期 v.55;No.968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轴后多指(趾)的基因调控研究新进展

    赵晟隆;于颖;庄太凤;于松;

    轴后多指(趾)是常见的先天畸形。肢端发育通过复杂的细胞间通讯和基因表达网络来调控,其中任何一个基因的突变将可能导致不同类型多指(趾)或其他肢端发育异常。综合征型轴后多指(趾)的基因调控主要与Shh-Gli3通路的基因有关。通过家系分析发现5个非综合征型轴后多指(趾)基因座,仅有一个家系的Gli3基因被确定与发病有关。

    2015年38期 v.55;No.968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女性更年期前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刘宇恒;许治强;李斯颖;林永强;梁燕玲;

    脑卒中是成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女性因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形成了许多促进脑卒中发生的特殊危险因素。更年期前导致女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妊娠、口服避孕药、偏头痛、吸烟、抑郁和饮酒,更年期后有雌激素和高血压。

    2015年38期 v.55;No.968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内皮素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红;胡洪贞;李伟;

    内皮素1(ET-1)是重要致炎及促纤维化分子。ET-1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p38 MAPK、NF-κB、TGF-β1通路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增多,从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TEMT),进而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因此,干预ET-1或逆转TEMT可为防治肾脏纤维化开辟新途径。

    2015年38期 v.55;No.968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膜假黏液瘤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姜明静;管杰;

    腹膜假黏液瘤是临床罕见疾病,以进行性发展、腹腔大量黏液为特征。它常无特定的起病症状,常见的有腹胀、腹痛、腹水或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且易复发,患者最后因肿瘤的反复复发导致肠梗阻而死亡。CT、B超典型影像学表现可协助诊断,p53基因过表达往往预示着患者预后不佳,MUC2、GNAS、MCL1、JUN基因可能是腹膜假黏液瘤的靶向标志。减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2015年38期 v.55;No.968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医院获得性低钠血症临床研究进展

    于依湘;高建生;

    住院需要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都有非渗透压性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的可能,如果接受低渗液体,易引起水潴留造成医院获得性低钠血症。输入低渗液体易产生低钠血症的高风险患者包括儿童、绝经前妇女、术后、脑外伤或颅内感染以及肺部疾病或低氧血症。使用等渗维持液,每日监测血电解质、出入量、体质量和生命体征可减少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性脑病为临床急症,急救方法为应用高渗液体3%氯化钠。

    2015年38期 v.55;No.968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分层脊麻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马宏恩;

    <正>目前,国内对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多采用椎管内麻醉。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合并疾病较多,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较差,手术风险较大。2013年2~11月,我们观察了分层脊麻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40例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男13例、女24例,年龄71~92岁,ASAⅡ~Ⅲ级;股骨颈骨折16例,骨折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5例;手术方式:胫骨手术5

    2015年38期 v.55;No.968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效果观察

    侯建;马灿丽;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成人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1]。曲美他嗪为2007年中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指南推荐的抗心肌缺血治疗药物,具有改善心肌代谢的治疗作用[2],用于ACS治疗效果较好,但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仍较高。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2008年11月~2013年11月,我

    2015年38期 v.55;No.968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魏禄浩;

    <正>骨关节炎(OA)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以及软骨下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可以致残。膝关节是OA最易发病的部位,急性期时膝关节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积液。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们采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玻璃酸钠双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OA

    2015年38期 v.55;No.968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某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布以及耐药分析

    杨晓雪;

    <正>对甲氧西林、苯唑西林、头孢西丁耐药或mec A基因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定义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MRSA具有极高的耐药性和极强的致病力,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3]。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新泰市中医院临床分离MRSA 365

    2015年38期 v.55;No.968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适宜卫生技术推广

  • 成人失眠治疗指南2012版摘录

    尚伟;

    <正>1干预方式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助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其他非药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按摩、顺势疗法、光照疗法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传统中医学治疗失眠的历史悠久,但囿于特殊的个体化医学模式,难以用现代循证医学

    2015年38期 v.55;No.968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8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农药中毒规范化救治与新技术应用

    史继学;

    <正>目前急性农药中毒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病死率高。山东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仍需要农药保证农业生产。自杀是急性农药中毒的首要原因,与传统观点不同,近年来男性口服农药中毒人数逐渐增加。中毒人群以农民、待业者、员工和学生为主。急性农药中毒中毒毒物谱主要以有机磷类农药为主,但近年以百草枯为代表的除草剂中毒仍处于高发、频发、高病死率阶段。近年一些特效药物日益增多、新技术的开展和对农药中毒毒理学的认识水平不断提

    2015年38期 v.55;No.968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