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海林;江青山;沈宝茗;杨学敏;
目的观察沉默钙离子相关蛋白(S100A4)表达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CNE2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细胞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S100A4 siRNA,对照组细胞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空质粒,空白组细胞未做转染。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NE2细胞中的S100A4蛋白。real-time PCR法检测S100A4 mRN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空白组、对照组S100A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0 4±0.05、1.000 0±0.00、0.894 1±0.09,S100A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016、0.42±0.022、0.39±0.022。实验组细胞中S100A4 mRNA、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P均<0.05。实验组、空白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87%、3.49%、2.49%,实验组与空白组及对照组相比,P均<0.05。Transwell实验结果示实验组穿膜细胞数为(206±22)个,空白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9±12)、(347±21)个。实验组穿膜细胞数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沉默S100A4基因表达后,CNE2细胞凋亡增多,细胞侵袭能力渐弱。
2015年39期 v.55;No.96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冬至;田晨;胡均;柳建中;
目的观察结直肠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中HES1 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结直肠DLBCL患者60例,术中取肿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法联合real-time PCR法检测HES1 mRNA。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ES1高表达组和HES1低表达组,比较两组总生存率(O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采用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法分析肿瘤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60例患者肿瘤细胞中HES1 mRNA表达量为0.6±0.08,瘤旁正常组织中HES1 mRNA表达量为1.2±0.10,二者相比,P<0.05。HES1高表达组OS为(53.0±1.4)个月、RFS为(28.8±1.2)个月,HES1低表达组分别为(38.6±1.3)、(20.6±1.1)个月,两组相比,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IPI评分、瘤体直径、肿瘤是否突破浆膜层、LDH、HES1 mRNA表达水平是结直肠原发DLBCL的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S1 mRNA低表达对OS和RFS有正向提示作用(HR分别为1.134、1.102,P均<0.01)。结论结直肠原发DLBCL细胞中HES1 mRNA表达降低,HES1 mRNA低表达与肿瘤不良预后有关。
2015年39期 v.55;No.969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玲;聂卫;高萍;李昕;刘伟伟;崔晓雪;
目的观察阿折地平对西罗莫司洗脱支架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HUVEC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药物,模型组给予西罗莫司500 nmol/L,实验组给予阿折地平10μmol/L+西罗莫司500 nmol/L。各组处理24 h后,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定培养液中的NO,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Ca2+,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 V FITC/PI染色法测算细胞凋亡率。结果各组处理24 h后,对照组细胞呈多角形、单层铺路石样排列;模型组细胞肿胀,胞质出现空泡,部分细胞核固缩、碎裂;实验组细胞基本呈多角形、单层铺路石样排列,少见细胞肿胀及胞质空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降低、胞质Ca2+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升高、胞质Ca2+浓度及细胞凋亡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均<0.05)。结论阿折地平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NO水平、降低细胞内Ca2+浓度、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2015年39期 v.55;No.96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晖;曾伟;陈鹏;姚树桐;
目的观察蜂胶黄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炎症反应单核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性小体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单核细胞THP1并分为5个组。实验1、2、3组及模型组加入ox-LDL 100μg/m L制作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实验1、2、3组在加入ox-LDL前分别给予5、10、15μg/m L蜂胶黄酮处理1 h;对照组不添加药物。各组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NLRP3蛋白,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IL-1β、IL-18。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细胞中NLRP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04、1.12±0.15、0.98±0.11、0.65±0.07、0.52±0.06,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实验2组、实验3组与模型组相比,P均<0.05。模型组培养液上清中IL-1β、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培养液上清中IL-1β、IL-18水平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蜂胶黄酮可下调ox-LDL诱导的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中NLRP3蛋白的表达,降低IL-1β、IL-18分泌水平,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活性。
2015年39期 v.55;No.969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邓霖;王玉霞;商雪莹;
目的观察辽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Fox O3a基因rs2253310位点多态性,探讨rs2253310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374例(病例组),非糖尿病健康志愿者283例(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Fox O3a基因rs2253310单核苷酸多态性。测算不同rs2253310基因型患者的BMI,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结果病例组BMI、SBP、DBP、FBG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Fox O3a基因rs2253310基因型GG纯合子为主,等位基因以G基因为主;病例组rs2253310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为73.4%、GG基因型频率为54.01%,对照组分别为74.56%、55.12%,两组相比,P均>0.05。病例组中不同rs2253310基因型患者BMI、SBP、DBP、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ox O3a基因rs2253310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无相关性。
2015年39期 v.55;No.969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丽;徐桂萍;管小萌;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七氟醚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七氟醚组制作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七氟醚造模前给予七氟醚吸入30 min;假手术组仅游离肝门,但不阻断血供。于再灌注60 min时处死大鼠,测血清ALT、AST、TNF-α;取部分右肺上叶组织用于测算湿重与干重比值(W/D),部分制作石蜡切片用于病理观察;取左肺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及MMP-9 mRNA。结果光镜下假手术组肺组织结构未见异常;七氟醚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七氟醚组血清ALT、AST、TNF-α水平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P均<0.05;七氟醚组血清ALT、AST、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七氟醚组肺组织W/D、MDA含量及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P均<0.05;七氟醚组肺组织W/D、MDA含量及MMP-9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七氟醚可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肺损伤,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水平、抑制MMP-9 mRNA表达等有关。
2015年39期 v.55;No.969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本刚;肖政;汪成琼;刘梅;陈银;陈安海;
目的系统评价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Pub Med、Embase数据库,收集国内关于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5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59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采用以莫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297例、对照组(采用以克拉霉素为基础的标准三联疗法)296例。观察组Hp根除率为88.9%,对照组Hp根除率为71.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5,95%CI为1.15~1.35,P<0.000 01)。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56,95%CI为0.36~0.89,P=0.01)。本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纳入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Hp根除率较高,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标准三联疗法低。
2015年39期 v.55;No.969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卫强;蒋振刚;郭新军;冯立平;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联合局部负压吸引治疗儿童下肢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下肢开放性骨折患儿36例,年龄5~14岁。采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术后3~8个月根据X线检查结果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去除外固定锁定板。按照Flynn骨折愈合评判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骨愈合时间3~7个月,钢板拆除时间4~8个月。创面一期愈合8例,延期缝合8例,二期植皮20例。本组疗效优28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7.2%。3例患儿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愈合好,但因车碾压伤致肌肉、皮肤毁损严重,仍有膝关节功能受限;1例患儿过早下地活动,术后5个月胫骨成角畸形愈合(>10°)。本组无骨折不愈合、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联合局部负压吸引治疗儿童下肢开放性骨折效果较好。
2015年39期 v.55;No.96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萌萌;唐海;贾崇哲;贾璞;陈浩;包利;冯飞;李锦军;
目的系统评价并比较Coflex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PLIF)治疗腰椎单节段退行性变的疗效。方法在Pub Me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I)中检索Coflex手术和PLIF治疗腰椎单节段退行性变的对照研究,观察指标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ODI)评分、腰推节段活动度(ROM)评分。使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研究,包括613例患者,其中Coflex组274例、PLIF组3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组ODI评分(WMD=-0.01,95%CI:-0.43~0.41)、VAS评分(WMD=-0.11,95%CI:-0.23~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Coflex组ROM评分优于PLIF组(WMD=6.20,95%CI:5.81~6.60)。结论 Coflex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变疗效相当,但前者在腰椎活动度方面更有优势。
2015年39期 v.55;No.969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嘉;戴海峰;陈永良;吕永明;徐丛;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Evans-Jensen分型Ⅱ型5例、Ⅲ型12例、Ⅳ型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使用骨水泥型假体7例、非骨水泥型假体17例。结果本组随访24~39个月,术后X线检查未发现关节脱位、松动及假体下沉等现象。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3.33%。术后患侧腹股沟及大腿中度疼痛2例、重度疼痛1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满意,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015年39期 v.55;No.969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陈晓雪;薛锋;
目的观察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103例,对照组47例予以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术式基础上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脊髓功能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背部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椎管侵占率、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结果术后随访24~48个月,观察组脊髓功能优良率(67.86%)高于对照组(42.22%),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均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术前(P均<0.01);观察组术后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较好。
2015年39期 v.55;No.96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朝军;韩丽;尹东武;杨利;李小健;冯文顺;董必成;白虎荣;史雪双;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1水平的影响。方法膝关节OA患者106例(138膝),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76膝)、对照组53例(62膝)。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观察组及对照组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方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采用OA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分析血清IL-1水平与OA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两组相比,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1水平高于正常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膝关节OA患者血清IL-1水平与OA严重性和活动性指数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74,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膝关节OA疗效较好,可降低血清IL-1水平。
2015年39期 v.55;No.969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周洪琴;郭晶;陈鹏;李蕊;赵珍;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mRNA的表达情况,及患者血浆IL-1β、IL-18水平变化。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5例(病例组),健康查体者42例(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核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单核细胞中的NLRP3 mRNA。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中的IL-1β、IL-18。分析NLRP3 mRNA表达与IL-1β、IL-18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单核细胞中NLRP3 mRNA表达为1,病例组NLRP3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1.76±0.35)倍,两组相比,P<0.05。对照组血浆IL-1β、IL-18水平分别为(12.35±3.89)、(25.14±5.67)pg/m L,病例组分别为(17.56±4.66)、(32.81±7.08)pg/m L,两组血浆IL-1β、IL-18水平比较,P均<0.05。病例组单核细胞中NLRP3 mRNA表达与血浆IL-1β、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8、0.53,P均<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LRP3 mRNA表达上调,血浆IL-1β、IL-18水平升高;NLRP3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5年39期 v.55;No.969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珊珊;刘东海;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口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每周2~3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20 mg,1次/晚,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BNP、CK-MB及c Tn I。比较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BNP、CK-MB、c Tn I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7次,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1次,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口服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BNP、CK-MB、c Tn I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2015年39期 v.55;No.969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延芹;包文娟;蒋玉娜;赵砚丽;罗超;杨永辉;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乌司他丁单药或联合用药对体外循环手术法洛四联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法洛四联症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氨甲环酸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氨甲环酸组术中静注氨甲环酸20 mg/kg,乌司他丁组静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联合组同时静注氨甲环酸20 mg/kg、乌司他丁10 000U/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术中失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呼吸支持时间。检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纤维蛋白原(FIB)、血清D-二聚体(DD)。结果氨甲环酸组、乌司他丁组及联合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呼吸支持时间、PT、APTT、DD水平低于对照组,联合组低于氨甲环酸组、乌司他丁组(P均<0.05);联合组FIB水平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结论氨甲环酸和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手术法洛四联症患儿的凝血功能均有保护作用,且两药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2015年39期 v.55;No.969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春明;谭鹤长;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活检前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拟行肾活检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前5 d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d皮下注射,肾活检当日停用,术后第2天继续使用,共用药2周;观察组术前5 d开始给予舒洛地特500 LSU/d口服,肾活检当日停用,术后第2天继续使用,共用药2周。观察两组肾活检前后血尿、局部血肿、内脏出血、血栓形成等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5 d及术后2周检测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血清甘油三酯(TG)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血栓形成,对照组出现注射部位皮下淤斑2例、肉眼血尿1例,观察组无出血现象。术后2周,两组TG、Chol水平降低,ALB升高,APTT延长,D-D及FIB水平降低,且术后对照组APTT长于观察组,ALB、D-D及FIB水平低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活检术前后应用舒洛地特抗凝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降低血脂,提高血清ALB水平。
2015年39期 v.55;No.969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杰;张亮;张春煜;
目的观察肾透明细胞癌(RCCC)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RCCC组织及其癌旁2 cm正常肾组织中的MACC1蛋白,分析MACC1蛋白表达与RC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RCCC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MAC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25.0%,二者相比,P<0.05。肿瘤Ⅲ、Ⅳ级者RCCC组织中MACC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级者,有淋巴结转移者肿瘤组织中MACC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 RCCC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上调,MACC1蛋白可能与RCCC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5年39期 v.55;No.969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汪帮琦;朱云松;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移植肾动脉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分析5例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移植肾动脉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表现为突发移植肾区疼痛、肿胀,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提示移植肾周血肿。均行手术探查并切除移植肾。取移植肾及移植肾动静脉送细菌、真菌培养,5例均为细菌感染,1例合并真菌感染。3例术后恢复血液透析,等待再次移植;1例因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移植肾动脉破裂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移植肾彩超检查。急诊手术探查和术后特异性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术前预防、术后密切观察有助于避免感染性移植肾动脉破裂的发生。
2015年39期 v.55;No.969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沙纪名;石开虎;吴君旭;周晓;曹炜;宣海洋;赵旭东;徐彪;
目的观察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1例,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闭式引流管289例(A组),单纯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12例(B组)。比较两组术后胸腔内引流量、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院内病死率,比较两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内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残胃瘘、乳糜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拔管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院内病死率低于B组,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胸腔内引流总量多于B组(P均<0.05);A组术后肺部感染、胸腔内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及拔管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结论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2015年39期 v.55;No.969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陶珍珍;诸葛欣;马婷婷;肖丹丹;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其与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老年(65岁以上)男性健康体检者349名,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以Hcy≥16μmol/L判定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 Hcys),将研究对象分为h Hcys组(121例)和对照组(228例)。比较两组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血脂、血清Hcy水平、尿酸、尿素、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中度肾功能损伤患病率。分析血清Hcy水平、年龄、尿酸、肌酐与GFR的相关性。分析中度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研究对象血清Hcy水平平均为15.66μmol/L。h Hcys组年龄、血清Hcy水平、尿酸、肌酐、中度肾功能损伤患病率高于对照组,GFR低于对照组(P均<0.01)。Hcy(r=-0.196,P<0.001)、年龄(r=-0.661,P<0.001)与GFR呈负相关关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高Hcy水平(F=273.486,P<0.001)、高龄(F=9.092,P<0.001)。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与老年男性肾功能损伤的的发生有关。
2015年39期 v.55;No.96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冠华;王维;马涛;张灏;隋波;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依托咪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行内镜下微量射频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右美托咪啶+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麻醉。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T1)、胃镜检查开始(T2)、射频治疗开始(T3)、射频治疗5 min(T4)、10 min(T5)及治疗结束(T6)时患者的SBP、DBP、HR、Sp O2、RR。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操作反应、药物追加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两组给药后HR、Sp O2、SBP、DBP、RR均有下降(P均<0.05);A组T2、T3时DBP及T2~T6时HR低于B组,T3、T4时Sp O2高于B组(P均<0.05)。A组操作反应少于B组,且治疗中药物追加减少(P均<0.05)。A组肌颤、Sp O2下降、呼吸幅度大影响操作、哮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B组(P均<0.05),其中B组1例因哮喘发作终止治疗。A组心率降低发生情况多于B组,给予小剂量阿托品后好转。结论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依托咪酯麻醉效果较好,麻醉不良反应少。
2015年39期 v.55;No.969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琼灿;方懿;刘绍明;姜英;李静芳;
目的观察顺苯磺阿曲库铵在挤压伤手术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挤压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使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观察组加用顺苯磺阿曲库铵诱导及丙泊酚、顺苯磺阿曲库铵联合泵入维持麻醉深度;对照组使用维库溴铵诱导及丙泊酚、维库溴铵泵入维持麻醉深度。观察两组肌松监测指标T125%、T175%、T190%恢复时间及麻醉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肌酐)变化,比较两组尿比重增高、肌红蛋白尿和高钾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均平稳,手术均顺利进行,未发生麻醉并发症。观察组T125%、T175%、T190%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P均<0.05),恢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苏醒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高于同组麻醉前及观察组(P均<0.05)。观察组尿比重增高、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顺苯磺阿曲库铵用于挤压伤手术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效果较好,对患者术后肌松消退时间及肾功能影响较小,不增加围麻醉期并发症。
2015年39期 v.55;No.969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怀昌;汪懿;陈永权;金孝岠;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啶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集关于右美托咪啶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包括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寒战程度、镇静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提取资料并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RCT,共880例患者,其中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各440例。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4.2.2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纳入的文献中有5项研究为B级,其余均为C级。右美托咪啶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22,95%CI:0.16~0.30)。采用Wrench标准对寒战进行分级,右美托咪啶组1级寒战发生率(RR=0.33,95%CI:0.19~0.55)和2级寒战发生率(RR=0.29,95%CI:0.15~0.55)均低于对照组。右美托咪啶组无3、4级寒战者。右美托咪啶组心率低于对照组(MD=-6.43,95%CI:-11.46~-1.41),但未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结论右美托咪啶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战效果较好。
2015年39期 v.55;No.969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郭晶;牛津牧;陈哲;
目的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的发病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全文数据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 Med 2015年6月前发表的有关COPD患者抑郁患病率的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根据年龄、性别、地区、疾病状态、人群来源、COPD严重程度及病程探讨异质性来源,根据样本量和文献质量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COPD患者11 940例,合并抑郁4 439例,COPD患者抑郁总患病率为42.7%(95%CI:0.379~0.476,I2=93.4%,P<0.05)。亚组分析显示异质性主要受COPD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影响,其中病程10年以上者抑郁患病率(50.4%)高于10年以下患者(23.7%),P<0.05;重度和极重度COPD患者抑郁患病率(51.3%)高于轻中度COPD患者(26.1%),P<0.01。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群来源、疾病状态的COPD患者抑郁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抑郁患病率较高,COPD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者抑郁患病率更高。
2015年39期 v.55;No.969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郑敏莉;陈维;邱际华;胡晓枚;
目的观察三种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在梅州地区人群中的应用效能,筛选最适合当地人群的MS诊断标准。方法随机抽取在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梅州市常住居民1 176人,其中男669人、女507人,分别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NCEP-ATPⅢ)、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制订的诊断标准诊断MS,比较三种标准的应用效能。结果 ATPⅢ、IDF、CDS诊断标准下梅州地区人群MS标化确诊率分别为14.3%、9.7%、9.2%,ATPⅢ标准与IDF、CDS标准相比,P均<0.01。同时符合三种诊断标准的MS确诊率为6.4%;至少符合一种诊断标准的MS确诊率为14.3%,其中100.0%的MS患者符合ATPⅢ标准,67.8%符合IDF标准,64.3%符合CDS标准。IDF、CDS标准诊断的非MS人群中分别有4.5%、18.2%的人有3种及以上MS代谢异常组分。ATPⅢ标准与IDF标准诊断一致率为95.4%,诊断一致性最高。结论与IDF、CDS标准相比,ATPⅢ标准更适用于梅州地区人群MS的诊断。
2015年39期 v.55;No.969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勋;赵峰;王俊;李萍;王秀娟;
目的观察单步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SSPRDT)在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因呼吸衰竭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78例,其中采用SSPRDT 36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4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与术中氧分压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1例发生大出血,术中改行传统气管切开。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9±1.34)min、术中出血量为(4.1±1.32)m L、术前与术中动脉血氧分压差为(34.4±7.45)mm Hg、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4/36),对照组分别为(10.8±1.30)min、(8.8±2.74)m L、(82.1±16.92)mm Hg、28.57%(12/42),两组各项指标相比,P均<0.05。对照组3例发生气管后壁损伤或穿孔,观察组未出现此类并发症。结论呼吸衰竭患者抢救中采用SSPRDT操作时间短,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2015年39期 v.55;No.969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蔡璇;施金玲;李娟;冯锴;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性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2011~2012年、2013~2014年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PA分别为1 236、1 094株,分别来自痰、分泌物、尿液、腹水、血液、脑脊液、胆汁、脓液等标本。收集标本来源患者的基本资料,观察PA菌株的科室来源分布情况。对所得PA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5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度标本所得PA菌株中,来自神经内科最多,占16.45%,之后为重症医学科(14.81%)、神经外科(11.55%);2013~2014年度标本所得PA菌株中,来自神经外科最多,占17.15%,其后为重症医学科(16.50%)、神经内科(15.13%)。PA对黏菌素外的临床常用的11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多数耐药率在20%~40%。其中,2011~2012年度PA菌株对氨曲南(45.0%)、庆大霉素(38.5%)、哌拉西林(33.5%)、亚胺培南(32.6%)耐药率较高;2013~2014年度PA菌株对氨曲南(50.3%)、亚胺培南(31.3%)、哌拉西林(29.9%)、庆大霉素(29.9%)耐药率较高。结论综合性医院PA感染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PA对除黏菌素外的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
2015年39期 v.55;No.969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武珊珊;于强;
目的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检索Ovid/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观察指标包括临床总有效率、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TNF-α、血清降钙素原(PCT)、体温(T)。根据Jadad质量评分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811例患者,对照组396例、痰热清组415例。纳入文献质量总体不高,仅1篇为高质量文献。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与对照组相比,痰热清组总有效率提高(OR=3.05,95%CI:1.46~6.39,P=0.003),WBC下降(WMD=1.39,95%CI:2.25~0.53,P=0.002),血清CRP(WMD=13.78,95%CI:19.96~7.60,P<0.00 01)、PCT(SMD=2.17,95%CI:4.23 0.11,P=0.04)、TNF-α(SMD=-1.50,95%CI:2.14~0.85,P<0.00 001)、IL-6(WMD=-24.04,95%CI:36.03~12.05,P<0.00 01)降低,T降低(WMD=-0.66,95%CI:0.85~0.47,P<0.00 01)。所有文献未报告痰热清注射液有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效果较好。
2015年39期 v.55;No.969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支德源;段美丽;张淑文;刘壮;李昂;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ARDS患者132例,28 d内死亡51例(死亡组),存活81例(存活组)。收集患者诊断ARDS 24 h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感染情况、器官功能衰竭数目;诊断ARDS 6 h内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检测结果,血浆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肽酶抑制因子3(PI3)、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RDS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病因为感染者比例(63.9%)、合并肺外脏器功能衰竭比例(77.4%)高于存活组(54.1%、42.7%),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血浆SP-D水平高于存活组,血浆PI3水平、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6.578,P=0.008)、年龄(OR=4.386,P=0.021)、血浆SP-D(OR=3.423,P=0.027)为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血浆SP-D水平、APACHEⅡ评分为ARD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2015年39期 v.55;No.969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冬生;陈一兵;秦伟;曾东兴;王雪菁;翟楠;刘丹;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口服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后黄斑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拟行PHACO术的白内障患者240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合并背景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合并病理性近视各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每组各病种患者30例。两组均在PHACO术后予典必殊、左氧氟沙星、贝复舒滴眼液点眼,观察组加服参苓白术散煎剂。比较两组术后1周、1个月视力变化、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变化及黄斑水肿发病率。结果观察组白内障合并背景期DR、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白内障合并背景期DR、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变化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1周均未发生黄斑水肿,而观察组白内障合并背景期DR患者术后1个月黄斑水肿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口服联合典必殊、左氧氟沙星、贝复舒滴眼液点眼可降低白内障患者PHACO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病率。
2015年39期 v.55;No.96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文涛;刘明清;袁红兵;李盼盼;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检索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有效性结局指标包括Frankel分级总体改善率、Frankel分级2级恢复率、Frankel分级有用恢复率、ASIA运动功能评分变化、ASIA触觉评分变化、ASIA痛觉评分变化。评价安全性结局指标包括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病死率。采用Rev 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1 029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其中治疗组516例、对照组51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Frankel分级2级恢复率(OR=4.24,95%CI:1.55~11.59,P=0.005)、Frankel分级有用恢复率(OR=2.34,95%CI:1.16~4.73,P=0.02)、ASIA运动功能评分变化(MD=1.04,95%CI:0.75~1.34,P<0.000 01)、ASIA触觉评分变化(MD=6.30,95%CI:5.66~6.95,P<0.00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Frankel分级总体改善率、ASIA痛觉评分变化、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效,可提高Frankel分级2级恢复率、Frankel分级有用恢复率、脊髓运动功能及触觉功能,但其确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2015年39期 v.55;No.969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艳萍;卢愿;仲任;杨静;姜健;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不良反应,探讨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方法 32例ALL患儿接受HDMTX治疗共102例次,观察治疗不良反应,并分析响因素。结果 HDMTX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68.6%)、口腔黏膜损害(70.6%)、胃肠道反应(55.9%)、肝功能损害(33.0%)、感染(31.4%)及皮肤损害(16.7%)。治疗后42 h甲氨蝶呤(MTX)血浆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口腔黏膜损害、胃肠道反应(P=0.003、0.003)。治疗后66 h MTX药物排泄延迟的患儿易发生颅内及血行播散感染等特殊部位的感染(P=0.030)。不同性别患儿口腔黏膜损害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不同年龄患儿皮肤损害发生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20),不同临床分型、MTHFR C677T基因型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HDMTX治疗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口腔黏膜损害。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感染及皮肤损害,口腔黏膜损害、胃肠道反应发生与治疗后42 h MTX血浆浓度及性别有关,颅内及血行播散感染等特殊部位感染发生与66 h MTX浓度有关,皮肤损害发生与患儿年龄有关。
2015年39期 v.55;No.969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