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心绞痛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变化与激活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关系

    王婷;夏大胜;何强;叶绪英;梁景一;王丽;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血清内脂素与激活蛋白-1(A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关系。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7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65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内脂素、磷酸化c-Jun(反映活性AP-1数量)、MMP-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水平。结果UAP组血清内脂素、磷酸化c-Jun、MMP-2、TIMP-2及MMP-2/TIMP-2均高于SAP组(P均<0.01);SAP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绞痛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磷酸化c-Jun、MMP-2、TIMP-2及MMP-2/TIMP-2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2、0.657、0.456、0.273,P均<0.01);磷酸化c-Jun与MMP-2、TIMP-2及MMP-2/TIMP-2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8、0.433、0.184,P均<0.05)。结论心绞痛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其可能通过促进AP-1活化、增加MMP-2分泌而降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2016年05期 v.56;No.983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实时心肌造影对X综合征心肌微循环的定量评价

    陈小贞;闫瑞;王晓明;于运福;杨鹏伟;闫继锋;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心肌造影对X综合征心肌微循环定量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心脏X综合征患者78例(观察组)和7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记录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S')、舒张末期A峰血流速度(A)、舒张末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A')以及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血流速度(E)、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E/A值、E波速度下降时间(EDT)、E/E'值。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注入造影剂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开始时间(AT)、达峰时间(APT)、造影剂灌注的峰值强度(PI)及灌注速度(β),并计算A×β。结果两组LVEDD、LVESD、LVEF、A、S'、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E值、E/A值、E'峰速值减小,EDT、AT、APT延长,E/E'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造影剂灌注PI和β均低于对照组,A×β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作为非创伤性观察心肌及心内膜下微循环灌注的新方法,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对X综合征心肌微循环的定量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年05期 v.56;No.98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室间隔缺损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张立敏;王艳秋;孙云龙;李莎;杨军;马春燕;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评价不同程度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将VSD患儿53例根据VSD大小与主动脉根部比值分为大室缺(VSD_L)组13例、中等室缺(VSD_M)组19例、小室缺(VSD_S)组21例;另取性别、年龄与VSD患者匹配的健康儿童35例作为对照组。计算各组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_P/Qs);二维超声检测各组左房收缩期前后径(LADs)、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并计算左房射血分数及左房容积指数(LAVI);2D-STI测量各组左房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应变率(LSR-s)、舒张早期峰值纵向应变率(LSR-e)、舒张晚期峰值纵向应变率(LSR-a)。结果 Q_P/Qs随VSD缺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P均<0.05);VSD_L组LADs较其他各组增大(P均<0.05);VSD_M组、VSD_L组容积参数(LAVmax、LAVmin、LAVI)较其他两组增大(P均<0.05),且VSD_L组较VSD_M组增大(P均<0.05);VSD_M组、VSD_L组应变参数(LS、LSR-s、LSR-e)较其他两组减低(P均<0.05),VSD_L组减低更明显(P均<0.05);VSD_M组、VSD_L组LSR-a较其他两组增大(P均<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的VSD患者左房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减低,泵功能增强;2D-STI技术对评价VSD患儿左房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2016年05期 v.56;No.983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MMP-9、AECA、ANCA蛋白在川崎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

    王晓华;王倩;赵建美;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KD患儿42例,分为冠脉损害(CAL)组16例,无冠脉损害(NCAL)组26例,以20例普通发热患儿、15例择期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9、AECA和ANCA蛋白水平;荧光定量PCR、明胶酶谱法分别测定单个核细胞MMP-9 m RNA表达及血清MMP-9酶活性。结果 KD急性期外周血MMP-9 m RNA表达、蛋白水平及酶活性均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CAL组较NCAL组升高更显著(P均<0.05)。KD缓解期MMP-9 m RNA表达、蛋白水平及酶活性较急性期降低(P均<0.01)。KD急性期AECA、ANCA蛋白水平均高于两对照组(P均<0.01)。CAL组ANCA蛋白水平高于NCAL组(P<0.01)。KD急性期血清AECA水平与MMP-9呈正相关(r=0.77,P<0.01)。急性期CAL组MMP-9、ANCA与冠状动脉内径/主动脉瓣环内径比值呈正相关关系(r=0.57,P<0.05;r=0.88,P<0.01)。结果 MMP-9、AECA、ANCA蛋白参与KD血管炎及冠脉损害过程,检测其血清水平对早期预测冠脉损害有一定价值。

    2016年05期 v.56;No.983 10-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李小雷;王忠;陈少泽;樊刚;黄磊;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高血压级别的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260例新疆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测定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受试者血清Hcy水平。结果总体分析,男性血清Hcy水平高于女性(P<0.05);以年龄分层,Hcy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除45~54岁年龄组外,≤44、55~64、≥65岁年龄组男性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女性(P均<0.05);男性多数年龄组血清Hcy分布在较高水平(>15μmol/L),女性仅65岁以上人群血清Hcy在较高水平;高血压2、3级人群男性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女性(P均<0.05)。结论哈萨克族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呈偏态分布,该分布与患者临床特征有关。

    2016年05期 v.56;No.983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鼻咽癌CNE1放射抗拒细胞亚系CNE1/70R与亲代细胞的差异

    朱玲;程金建;许玲玉;杨华;

    目的探讨鼻咽癌CNE1细胞及放射抗拒细胞亚系CNE1/70R细胞在倍增时间、放射敏感性、药物敏感性、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方面的差异。方法用临床常规分割根治剂量70 Gy体外照射建立鼻咽癌放射抗拒细胞模型CNE1/70R。采用生长曲线检测CNE1及CNE1/70R两株细胞倍增时间,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比较细胞放射敏感性,MTT法检测细胞对药物多西紫杉醇、顺铂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结果 CNE1/70R和CNE1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1.612±0.069)、(1.481±0.046)d;与CNE1细胞比较,CNE1/70R细胞的放射抗拒性增强,对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和顺铂敏感性增高;细胞经照射后,CNE1细胞G_2/M期阻滞较CNE1/70R细胞更加明显;细胞经照射相同剂量后,CNE1细胞凋亡率高于CNE1/70R细胞。以上观察指标比较,两株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成功建立人鼻咽癌放射抗拒株CNE1/70R,且与亲代细胞在放射及药物治疗敏感性方面有稳定差异。

    2016年05期 v.56;No.983 16-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替莫唑胺耐药细胞系SHG-44/TR生物学特征及其耐药机制

    丁凤霞;朱仲玲;阎昭;

    目的探讨对替莫唑胺耐药的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4/TR的生物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分阶段剂量递增诱导法使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对替莫唑胺产生耐药性,建立耐药细胞系SHG-44/TR。采用细胞集落形成试验和噻唑蓝比色法检测SHG-44/TR增殖情况、耐药性及耐药指数;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耐药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及人类错配修复蛋白2(h MSH2)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SHG-44/TR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历时8个月成功建立了对替莫唑胺耐药的人胶质瘤细胞SHG-44/TR。与SHG-44比较,SHG-44/TR对替莫唑胺的耐受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G-44/TR没有细胞周期阻滞现象;SHG-44/TR较亲本细胞MGMT蛋白表达无变化,h MSH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替莫唑胺胶质瘤细胞系SHG-44/TR h MSH2表达降低,其耐药机制可能为DNA错配修复缺失。

    2016年05期 v.56;No.98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杨晓欧;张梦云;冯翔宇;彭玉娟;李秀华;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作为心脏保护药物治疗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同时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造模组25只。制作CHF模型后,造模组再随机分为模型组、曲美他嗪组,最终选取假手术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各10只进行研究。采用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仪记录各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_(max));采用HE及Masson染色方法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定性检测各组肾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蛋白表达,蛋白印迹法半定量检测各组肾组织PDGF-B蛋白表达,RT-PCR测定各组肾组织PDGF-B m 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曲美他嗪组±dp/dt_(max)明显升高,LVEDP明显降低,PDGF-B蛋白表达和PDGF-B m RNA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曲美他嗪在改善CHF大鼠心功能的同时也可能通过抑制PDGF-B的表达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2016年05期 v.56;No.983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依达拉奉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caspase-3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刘品刚;张松;万镇;范修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 RNA表达及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大鼠60只,其中20只为假手术组,余40只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后24 h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和依达拉奉组各20只。依达拉奉组术后每天静脉注射依达拉奉10 mg/kg,其他两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及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caspase-3 m RNA的表达,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结果血清TNF-α、IL-6水平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caspase-3 m RNA表达心肌梗死组、依达拉奉组均高于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低于心肌梗死组(P均<0.05)。心肌梗死组、依达拉奉组与假手术组比较,LVEDD增大,LVEF、FS降低(P均<0.05);依达拉奉组较心肌梗死组LVEDD缩小,LVEF、FS升高(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降低心肌梗死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caspase-3 m RNA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改善心脏功能。

    2016年05期 v.56;No.98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秦艽提取物对便秘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NO、SOD、MDA、GSH水平的影响

    牛明了;甄欢欢;周晓丽;

    目的探讨秦艽提取物对便秘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秦艽高剂量组、秦艽低剂量组。制造大鼠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组麻仁软胶囊灌胃,秦艽低剂量组秦艽提取物0.9 g/kg灌胃,秦艽高剂量组秦艽提取物1.8 g/kg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眼底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备用。3 d后采用活性炭推进法测定肠道传输率的变化。脱颈椎处死大鼠,制作结肠组织匀浆,分别按试剂盒方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匀浆液中NO、MDA、SOD、GSH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中NO、MDA水平与正常组相比上升,SOD、GSH水平下降(P均<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秦艽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结肠组织中NO水平降低,且秦艽低剂量组结肠组织中GSH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秦艽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便秘大鼠模型的NO、MDA、SOD、GSH表达水平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2016年05期 v.56;No.983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PCI疗效的临床意义

    王军;李天发;李继科;张玉卓;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中的意义。方法 55例未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以术前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为有存活心肌组和无存活心肌组,观察两组PCI前后1周静息心肌灌注缺损计分变化及PCI前、PCI后12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有存活心肌组和无存活心肌组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缺损积分PCI前分别为(11.66±0.43)、(12.41±0.64)分,PCI后分别为(7.02±0.56)、(10.09±0.45)分,两组PCI前后心肌血流灌注均有改善(P均<0.05),有存活心肌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更显著(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PCI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PCI后12个月有存活心肌组LVEF、LVEDD改善优于无存活心肌组(P<0.05或<0.01)。结论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可作为判断AMI患者延迟PCI疗效的可靠方法。

    2016年05期 v.56;No.983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肌纤维化评价

    冯迎军;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肌纤维化情况。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4例,其中未合并肺动脉高压32例(A组),合并肺动脉高压32例(B组)。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 RNA表达。结果 A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5±0.34、1.19±0.37,B组分别为2.95±0.21、1.88±0.54;A组CTGF、TGF-β1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0±0.27、0.44±0.20,B组分别为1.31±0.50、0.89±0.48;B组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CTGF、TGF-β1m RNA表达均高于A组(P均<0.05)。CTGF表达与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7、0.513,P均<0.05);TGF-β1表达与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1、0.504,P均<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升高,检测心肌组织CTGF、TGF-β1表达可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

    2016年05期 v.56;No.983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体会

    张玉;高海青;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过程中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患者57例,当患者发生静息性心肌缺血时,立即电话联系患者询问其是否有胸闷、胸痛或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及时通知患者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并让患者填写记录卡,将患者的发病时间及是否有症状的记录汇总成表格,计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结果 57例患者中,有症状者10例(占18%),无症状者45例(占79%);发作次数192阵,有症状者31阵(占16%),无症状者161阵(占84%)。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90.6%;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0岁者与<60岁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疼痛已经不能作为静息性心肌缺血诊断的有效指标;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能及时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较传统动态心电图及床旁心电监测具有显著优势。

    2016年05期 v.56;No.983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汉族与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作用

    杨黎;张源明;黎月琴;贺思利;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作用。方法将357例汉族与维吾尔族(维族)高血压患者分别分为非肾损组、肾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心率变异指标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汉族、维族非肾损组与肾损组SDNN、SDNNi、PNN50、SDAN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汉族肾损组与维族肾损组SDNN5、TRI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汉族中SDNN、SDNNi、PNN50、SDANN、RMSSD与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有关(OR分别为0.969、0.963、0.964、0.980、0.992,P均<0.05)。维族中SDNN、SDNNi、PNN50、TRIA与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有关(OR分别为0.988、0.983、0.958、0.998,P均<0.05)。结论心率变异性降低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肾功能损害,汉族与维族预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心率变异指标存在差异。

    2016年05期 v.56;No.98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进口及国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

    张行;陈欣;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进口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或国产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后对其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年龄≥65岁)ACS患者91例,随机分为进口氯吡格雷组49例和国产氯吡格雷组42例,两组分别应用进口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或国产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1周后应用血栓弹力图仪监测凝血、纤溶指标及血小板抑制率。结果两组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成形时间、血凝块形成速率、最大振幅、凝血指数、最大振幅后30 min振幅减少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进口氯吡格雷组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与国产氯吡格雷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老年ACS患者服用进口氯吡格雷或国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无差异。

    2016年05期 v.56;No.98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采用时间治疗学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潘小进;崔爱红;徐时平;

    目的探讨采用时间治疗学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146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勺型、非勺型、反勺型三组。对勺型组晨起给予厄贝沙坦0.15 g,非勺型组早晚分别给予厄贝沙坦75 mg,反勺型者晚间给予厄贝沙坦0.15 g。2周后,若患者血压未达标,勺型组22:00(或睡前)加用氨氯地平5 mg,非勺型组10:00及22:00分别加用氨氯地平2.5 mg,反勺型组10:00加用氨氯地平5 mg。4周后,若患者血压仍未达标,晨起加用氢氯噻嗪12.5 mg,8周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结果 146例中,勺型组97例,非勺型组34例,反勺型组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2%(136/146),勺型组、非勺型、反勺型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9%(93/97)、88.2%(30/34)、86.7%(13/15)。治疗后三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及夜间血压负荷均下降(P均<0.05)。结论根据时间治疗学理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指导降压药物应用能获得良好的血压控制。

    2016年05期 v.56;No.983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干预中的应用

    敬锐;林文华;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8例,确定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干预后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各94例。予以相应药物负荷剂量顿服,经标准流程行急诊介入干预后继续服用同种药物,术后指定时间点采用血栓弹力图比较两种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能力。结果二磷酸腺苷抑制率比较,替格瑞洛组在0.5、1、2、4 h四个时间点上均高于氯吡格雷组(P<0.05或<0.01);最大振幅比较,替格瑞洛组在0.5、1、2、4 h四个时间点上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或<0.01)。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对血小板的抑制起效更快,程度更强。

    2016年05期 v.56;No.983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及肝素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痉挛的影响

    王希仟;邵静波;李树新;徐景涛;郑家辉;王世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及肝素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痉挛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患者258例,根据造影时硝酸甘油、肝素应用剂量不同分为A组54例、B组52例、C组52例、D组50例、E组25例、F组25例。A组注入硝酸甘油200μg、肝素3 000 U,B组注入硝酸甘油200μg、肝素5 000 U,C组注入硝酸甘油500μg、肝素3 000 U,D组注入硝酸甘油500μg、肝素5 000 U,E组注入3 000 U肝素,F组注入5 000 U肝素。分别于给药后1 min及冠脉造影术后即刻行桡动脉造影,比较各组桡动脉直径及桡动脉痉挛、闭塞情况。结果多组间比较,用药后1 min及术后桡动脉直径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用药后1 min及术后桡动脉直径C、D组大于A、B、E、F四组,C组大于D组(P均<0.05)。C、D组与A、B、E、F组比较,术后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时,应用硝酸甘油500μg及肝素3 000U患者桡动脉直径最大,且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较低。

    2016年05期 v.56;No.98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ACEI及ARB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

    蹇晓东;王冬;李卉;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选取60岁以上的初诊CHF患者134例,随机分为ACEI治疗者45例(ACEI组)、ARB治疗者48例(ARB组)及未使用ACEI或ARB治疗者(对照组)41例。在药物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三组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三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6个月,ACEI组、ARB组LVEF较对照组升高,LVEDD、LVMI较对照组下降;其中ACEI组LVESD、LVMI较ARB组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EI通过改善左心室重构进而治疗老年CHF,疗效优于ARB。

    2016年05期 v.56;No.983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观察

    王勇;张亚光;王浩;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接受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纠正电解质紊乱并行降压药和尿毒清颗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将舒血宁注射液5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血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3个月血压、血清BUN、Scr和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3个月以上观察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微循环,增加降压疗效,改善肾功能。

    2016年05期 v.56;No.98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翟志红;王忠;李小雷;王丽;

    目的探讨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胸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4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86例、对照组162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Betatrophi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TG、LDL-C、FINS、Betatrophin水平及HOMA-IR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Betrophin水平与年龄、BMI、TG、TC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3、0.238、0.410、0.138,P均<0.05),与HOMA-IR呈负相关(r=-0.170,P<0.05)。以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为因变量,年龄、BMI、TG、TC、LDL-C、HDL-C、HOMA-IR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TG、HOMA-IR是冠心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升高的独立相关因素(β分别为0.294、0.412、-0.351,P均<0.05)。结论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且其水平变化受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

    2016年05期 v.56;No.983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刘学路;孟永;黄胜华;白文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影响。方法将4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6例和对照组232例。在原有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连续口服1个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检测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尿蛋白与Scr比值(ACR),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两组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P均<0.05);治疗1个月两组Scr、ACR较治疗前降低、e GFR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两组Scr、e GFR、A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心肾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对ACS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10 mg/d,但两种剂量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未见差别。

    2016年05期 v.56;No.983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BNP联合心肌酶检测对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的预测作用

    刘志强;吴振军;杨刘顺;李英伟;孙树申;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联合心肌酶检测对冠心病危险分层和冠脉搭桥术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非冠心病患者40例,检测其血液BNP及心肌酶水平。比较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程度患者的BNP及心肌酶水平,分析BNP及心肌酶水平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 AMI、UAP、SAP及非冠心病患者BNP、AST、CK、CK-MB及LD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患者中,轻度病变、中度病变、重度病变患者BNP、AST、CK、CK-MB及LD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NP及心肌酶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与冠脉搭桥术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BNP联合心肌酶检测对冠心病危险分层具有较好的指示价值,但对冠脉搭桥术后疗效无预测作用。

    2016年05期 v.56;No.983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新生脉散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疗效及血浆BNP、AngⅡ、ALD水平的影响

    王恒和;程刚;刘兴磊;

    目的探讨新生脉散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近期疗效及其对血浆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的影响,探讨其用于CHF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CHF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CHF基础用药方案(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加新生脉散片(6片/次,3次/d),对照组采用CHF基础用药方案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及血浆BNP、AngⅡ、AL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AngⅡ和ALD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新生脉散片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新生脉散片降低CHF患者血浆BNP、AngⅡ、ALD水平有关。

    2016年05期 v.56;No.983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比较

    黄金剑;郭水连;刘艳丽;姚倩倩;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呼吸衰竭合并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化痰祛痰、扩冠、利尿、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重构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B组加用米力农治疗。记录两组治疗7 d脱离呼吸机(脱机)、拔除气管插管(拔管)例数及治疗过程中呼吸机支持压力(PS)、氧浓度变化,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钛前体(NT-pro 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呼吸机PS、氧浓度、血清NTpro BNP水平下降,LVEF升高(P均<0.05)。与B组比较,治疗7 d A组脱机率及拔管率升高,治疗第3、7天呼吸机PS、氧浓度下降,血清NT-pro BNP水平下降,LVEF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西孟旦、米力农对呼吸衰竭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心脏功能均有改善作用,左西孟旦优势更明显。

    2016年05期 v.56;No.983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C反应蛋白、P选择素的变化及意义

    刘俭雄;石理;李军;陈曦;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PCI治疗AMI患者50例(观察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治疗第5天血清MMP-9、CRP、P选择素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MMP-9、CRP、P选择素分别为(312.67±82.78)、(4.14±0.32)、(121.27±69.12)mg/L。观察组术前血清MMP-9、CRP、P选择素分别为(704.03±122.53)、(13.22±2.11)、(193.34±103.52)mg/L,治疗第5天分别为(337.14±89.25)、(4.26±1.35)、(125.11±71.24)mg/L。观察组术前血清MMP-9、CRP、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术后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PCI术后AMI患者血清MMP-9、CRP以及P选择素水平均降低,检测三者血清水平可用来评定AMI的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

    2016年05期 v.56;No.983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49例疗效观察

    亓翠玲;亓立勇;马平;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糖尿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控制血糖并口服消心痛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时给予左卡尼汀2 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治疗前后患者分别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血糖、血脂水平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3%,对照组为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卡尼汀可通过改善糖尿病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的糖脂代谢缓解心肌缺血,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2016年05期 v.56;No.983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的预后评价作用

    王晓燕;宋春丽;籍振国;刘红彬;刘志红;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对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252例,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24 h MAU排出量(≥30 mg定为MAU阳性,<30 mg为MAU阴性)。比较MAU阳性、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的差异。结果 MAU阳性患者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构成比均高于MAU阴性患者(P均<0.05)。MAU阳性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评分、院内心梗风险评分均高于MAU阴性患者(P均<0.05)。结论 MAU水平升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有预测价值。

    2016年05期 v.56;No.983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张琴;薛福珍;朱蕾;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CHF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予以常规利尿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在此基础上左西孟旦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和全身状况评分、血液脑钠肽(BN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心脏超声检查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 h、7 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和全身状况评分均降低(P均<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24 h、7 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和全身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24 h血液BNP和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CHF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2016年05期 v.56;No.98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肺癌患者eIF3a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及耐药性的关系

    李旭;

    目的探讨肺癌e IF3a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及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肺癌患者136例,其中行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化疗48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化疗40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化疗34例,吉西他滨联合卡铂(GBP)化疗14例。连续化疗2个周期后6个月随访,根据对铂类药物敏感与耐药情况分为铂类敏感组80例和铂类耐药组56例。抽取患者血样提取DNA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肺癌患者e IF3a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及耐药性的关系。结果铂类耐药组和铂类敏感组rs3808952、rs3824830、rs3740555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GG基因型频率对肺癌铂类耐药性与敏感性影响最大。EP方案耐药患者中rs3824830位点突变率最高,GP、DP和GDP中耐药患者rs3808952位点突变率最高。EP敏感患者中rs3740553位点突变率最低,GP敏感患者中rs3740555位点突变率最低,DP和GDP敏感患者rs3824830和rs3740553位点突变率最低。结论肺癌e IF3a基因多态性特别是rs3808952、rs3824830、rs3740555位点变异与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有关。

    2016年05期 v.56;No.98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炔雌醇环丙孕酮与屈螺酮炔雌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治疗作用

    王靖雯;蒋凤艳;覃钰芹;黄卡立;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与屈螺酮炔雌醇(优思明)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6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达英-35组36例和优思明组30例,分别采用达英-35和优思明连续治疗3个月,并于停药后月经复潮的第2~5天复诊,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多毛、痤疮症状以及血液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毛发评分、痤疮评分及血液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血液孕酮水平达英-35组低于优思明组(P<0.05)。血液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达英-35和优思明对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具有相同的治疗作用。

    2016年05期 v.56;No.983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当归四逆汤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系统毒性的Meta分析

    魏晓晨;王慧;朱立勤;王春革;邓琦;李新;

    目的评价当归四逆汤(DGSND)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系统毒性(OI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ies、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DGSND预防OIPN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8月。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RCT,包括193例患者;DGSND组与对照组在OIPN总发生率、严重OIPN发生率及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纳入研究均未发现与DGSND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DGSND能有效预防OIPN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2016年05期 v.56;No.983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三价铁对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

    郑茂东;颜娟;王爱萍;赵秀花;张鹤鸣;

    目的探讨三价铁(Fe~(3+))在模拟人体正常生理环境下对溶菌酶与灯盏花素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运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观察有无Fe~(3+)参与时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结果有、无Fe~(3+)存在,灯盏花素与溶菌酶均可形成基态复合物从而猝灭溶菌酶的内源性荧光,猝灭原因均为静态猝灭。有、无Fe~(3+)存在,热力学温度为308 K时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15×10~6、1.08×10~6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93、1.19。在Fe~(3+)存在时,灯盏花素与溶菌酶作用力由疏水作用改变为范德华力和氢键,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并使色氨酸的疏水性增强。结论 Fe~(3+)不改变灯盏花素与溶菌酶的猝灭作用机制,但使得两者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作用力类型发生改变。

    2016年05期 v.56;No.983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根管封闭剂iRoot SP根尖封闭性能的体外研究

    潘丽娜;李景媛;胡颖;孙钦峰;

    目的探讨两组种根管封闭剂AH-Plus、i Root SP根尖封闭性能的差异。方法将80颗离体单根管牙以Protaper镍钛机用锉冠向下法根管预备至F2,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颗。A、B组分别使用AH-Plus、i Root SP根管封闭剂以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C组使用i Root SP根管封闭剂以单尖法进行根管充填,D组不做任何充填。用染料渗入法和透明牙法对标本进行处理后,测量染料渗入根管的长度。结果 A、B、C、D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0.81±0.27)、(0.75±0.23)、(0.97±0.12)、(11.32±0.45)mm。A、B、C组染料渗入长度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三组比较染料渗入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封闭剂i Root SP的根尖封闭性能与AH-Plus相似,单尖法根管充填i Root SP的根尖封闭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6年05期 v.56;No.983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黄晴;练丹;陈静;邱洪凤;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肝脏局灶性病变老年患者127例(144个病灶),术前或病变穿刺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然后手术取出病灶或穿刺病灶行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144个病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共发现肝脏恶性病灶86个,良性病灶58个。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恶性病灶78个,良性病灶66个,其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Kappa=0.686)。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发现恶性肿块81个,良性病灶63个。其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6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脏恶性肿瘤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0%、87.9%、86.8%,常规超声检查分别为72.1%、72.4%、72.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老年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016年05期 v.56;No.983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大面积脑梗死48例诊治体会

    李连波;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8例,其中前循环梗死20例(梗死灶位于基底节区及额颞叶13例、颞顶枕叶7例),后循环梗死28例(梗死灶位于小脑半球23例、小脑蚓部及脑干5例)。患者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甘露醇静滴降低颅内压、脱水、利尿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NIHSS为(28±4)分,1年后随访NIHSS为(10±5)分,治疗前后NIH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治疗1年,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5例,无变化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颅内高压、意识障碍、偏瘫、言语不清等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典型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脱水治疗是降低致残率争取良好疗效的关键。

    2016年05期 v.56;No.983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后凝血功能的监测价值

    姚艳粉;王翠兰;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后凝血功能的监测价值。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亚低温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5例。采用TEG-5000血栓弹力测定仪测定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如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同时,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PT、APTT、D-二聚体(D-dime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采用Person相关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R、K升高,而α角、MA和CI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K分别与PT、APTT呈正相关(r分别为0.543、0.504、0.652、0.503,P均<0.05),分别与D-dimer、FIB及PAGT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5、-0.499、-0.551、-0.534、-0.497、-0.482,P均<0.05);α角、MA、CI分别与PT、APTT呈负相关(r分别为-0.732、-0.474、-0.734、-0.593、-0.412、-0.501,P均<0.05),分别与D-dimer、FIB及PAGT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9、0.473、0.501、0.443、0.801、0.472、0.475、0.481、0.493,P均<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可实时准确地反映急性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后凝血功能状态。

    2016年05期 v.56;No.983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观察

    蔡艳青;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88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20例,无MDS病史2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CAG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西他滨(15 mg/m~2于治疗周期的第2、4、6天静滴,14 d为1个疗程)治疗,连续用药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完全缓解率及总缓解率的差异,并观察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内有MDS病史者的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均高于无MDS病史者(P均<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近期疗效显著,但患者肺部感染、胃肠道症状有明显增加趋势。

    2016年05期 v.56;No.983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环腺苷酸结合蛋白对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吴丹;冯健;刘应才;

    环腺苷酸结合蛋白(Epac)是近来发现的一种新型c AMP下游靶因子,是小GTP酶Ras家族Rap1和Rap2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Epac对心肌兴奋-收缩偶联、心肌肥厚、心肌细胞凋亡等均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有望作为治疗心脏疾病的一个新靶点。

    2016年05期 v.56;No.983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综合评估斑块的研究进展

    郭道通;孙占国;王彦富;李清贤;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在形态上与稳定斑块截然不同,早期识别并干预极为重要。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式可以从形态学和功能性两个方面对斑块进行综合评估,可对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提供参考。

    2016年05期 v.56;No.983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衣绍蕊;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对比观察受检者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反应情况,可评估患者心肌缺血程度,了解肺动脉高压力变化,测量运动员心室内压力阶差,辅助心脏X综合征诊断等,对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作用。

    2016年05期 v.56;No.98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张爱珍;温宗壮;姜文杰;宗文;高建刚;赵晶;

    本文介绍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制备、来源,外周血诱导制备i PS的优势,i PS在人类疾病模型、再生医学和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以及目前i PS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i PS的产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未来i PS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2016年05期 v.56;No.983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医学论文中“隔”与“膈”、“瘘”与“漏”的正确使用

    <正>"隔"与"膈"隔《现代汉语词典》释义1对其解释为"遮断;阻隔。如隔河相望、隔着一重山等"。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收缩时胸腔扩大,松弛时胸腔缩小。旧称横膈膜"。这2个字在医学论文中的误用源于"纵隔"与"横膈"的使用。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的总称,它们借疏松的结缔组织互相联结,以利于各器官的活动。纵隔的前界是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壁为

    2016年05期 v.56;No.983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正>文题原则上不能使用缩略语,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公认的缩略语在文中可以直接使用。未公认的名词术语,请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在文内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若为外文缩略语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以下名词术语可直接使用缩写。

    2016年05期 v.56;No.983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自拟胰腺炎Ⅰ号中药方剂联合西医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0例疗效观察

    纪世敏;李万胜;葛孚旭;吕宝勇;马文学;

    <正>目前,临床上中医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方药颇多。本研究以中医"腑以通为用"理论为基石,采用温通为主、辩证施治,采用自拟胰腺炎Ⅰ号联合西医方法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110例,男65例、女45例,年龄37~67岁、平均51.1岁。纳入标准:持续性中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或伴有明显的腹胀、

    2016年05期 v.56;No.983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作用

    于爱玲;

    <正>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多重耐药菌甚至泛耐药菌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问题~([1])。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我院自2014年开始落实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目标,采取多种综合性干预措施管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 651例,男1 097例、女554例,年龄15~92(55.29±9.28)岁。其中,冠心病303例,脑梗死238例,骨折外伤325例,胃肠手术167例,呼吸系

    2016年05期 v.56;No.983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临床病例讨论

  • 间断发热伴腹痛6 d

    王凤美;杨赫;

    <正>病历摘要患儿男,4岁,因"间断发热伴腹痛6 d"入院。入院前6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39.1℃,无抽搐,伴阵发性中上腹疼痛,发热时腹痛明显。在外院输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程中出现皮疹,后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抗感染治疗4 d,腹痛缓解,体温波动于38.5℃左右,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T 37.5℃,R 23次/min,P80次/min,BP 110/58 mmH g,体质量17 kg。神志清楚,皮肤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球结膜无充血,口唇偏红,咽部略充血,呼吸音粗,心腹未见

    2016年05期 v.56;No.983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导致冠状动脉栓塞致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例报告

    罗东雷;郭靖涛;刘波;祁哲;武岳;刘彤;赵丽莉;

    <正>患者女,51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10余年,发作性胸痛3 d"于2015年7月11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间断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安静休息后可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5年前发现房颤,并未复律。2015年6月就诊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重度狭窄伴少中量反流(瓣口面积1.1 cm~2)、三尖瓣中量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41 mmH g),胸部X线片示两肺淤血,心电图

    2016年05期 v.56;No.983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正大华通

    <正>武汉正大华通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医药批发为主的现代化大型医药经营企业。目前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药、抗生素原料药、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6801基础外科手术器械、6802纤维外科手术器械、6812妇产科手术器械、6815注射穿刺器械、6820普通诊察器械、6826物理治疗设备、6827中医器械、6840临床检验分析仪器、6856病房护理设备及器具、6857消毒和灭菌设备及器具、6864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

    2016年05期 v.56;No.98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