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专家共识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山东专家共识(2015,济南)

    张福君;王俊杰;

    <正>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均居癌症发病率和死因之首,全球每年发病约2 500 000人,死于肺癌者每年超过1 600 000人[1]。在我国肺癌的发病形势更加严峻,据《2012年中国肿瘤年报》报道我国肺癌年发病率为57.63/10万,肺癌年病死率为48.87/10万[2]。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手段[3]。但是多数肺癌患者确诊

    2016年06期 v.56;No.98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论著

  • 食管鳞癌组织中Wnt2、Dvl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王勇涛;汪洋;尚自强;王洪江;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Wnt2、散乱蛋白(Dvl)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60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为观察组,癌旁组织标本为对照组。用RT-PCR法检测两组Wnt2、Dvl mRNA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Wnt2和Dvl蛋白表达量。结果观察组Wnt2 mRNA、Dvl mRNA、Wnt2蛋白、Dvl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07±0.237、1.008±0.220、0.512±0.406、1.218±1.082,对照组分别为0.877±0.119、0.891±0.196、0.153±0.189、0.505±0.358,观察组Wnt2 mRNA、Dvl mRNA、Wnt2蛋白、Dvl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Wnt2与Dvl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07,P<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Wnt2及其通路关键蛋白Dvl mRNA及蛋白的高表达。Wnt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06期 v.56;No.98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卡铂、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王庭丰;吕进;周国志;

    目的观察卡铂、紫杉醇联合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4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行卡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5周。每例患者化疗前后计数心率,测量收缩压及舒张压,检测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脑钠肽和肌钙蛋白,心脏彩超检查测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容量、下腔静脉血流速度。对化疗后各指标变化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变化值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46例食管癌患者接受卡铂联合紫杉醇联合新辅助化疗5周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8 mm Hg,95%CI为(-25,-10),P<0.05;舒张压平均下降6 mm Hg,95%CI为(-14,-2),P<0.05;心率平均增加5次/min,95%CI为(1,11),P<0.05;肌钙蛋白平均升高0.008 mmol/L,95%CI为(-0.002,-0.012),P<0.05;肌酸激酶平均升高42 IU/L,95%CI为(18,71),P<0.05;左心室容量平均下降54 m L,95%CI为(-72,-39),P<0.05。结论接受卡铂、紫杉醇联合新辅助化疗的食管癌患者,血清心肌肌酸激酶上升,收缩压及舒张压降低,心室容量变小。

    2016年06期 v.56;No.98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不同食管病变组织中TGFβ1、α-SMA、smad4、VEGF蛋白表达及MVD比较

    徐志彬;冯军波;郑秀丽;王士杰;吴明利;

    目的比较正常食管组织、低级别食管上皮内瘤变、高级别食管上皮内瘤变、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组织中TGFβ1、α-SMA、smad4、VE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方法选取正常食管组织标本20份(NC组),低级别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标本30份(LGIEN组),高级别食管上皮内瘤变组织标本50份(HGIEN组),早期食管癌组织标本25份(CIS组)和进展期食管癌组织标本25份(SCC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标本中的TGFβ1、α-SMA、smad4、VEGF蛋白,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测算各组MVD。结果从NC组到SCC组,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A、TGFβ1、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逐渐升高(P均<0.05);上皮细胞smad4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P均<0.05),上皮细胞TGFβ1阳性表达率先升后降,CIS组最高(P均<0.05)。结论随着正常食管组织向进展期食管癌组织转变,其中间质成纤维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发生改变,TGFβ1/smad4蛋白通路和血管新生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6年06期 v.56;No.984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对顺铂耐药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张恩欣;周岱翰;侯超;

    目的观察益气除痰方食药血清对顺铂耐药肺癌细胞A549/DDP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制备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分别用0(空白血清)、0.5%、1%、2.5%、5%、10%、20%、30%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培养肺癌A549/DDP细胞,用MTT比色法测算增殖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0、50%IC50、100%IC50浓度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培养肺癌A549/DDP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测算G0/G1期、S期、G2/M期细胞比例。结果0.5%、1%、2.5%、5%、10%、20%、30%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培养A549/DDP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80%±0.95%、9.97%±1.26%、27.10%±3.22%、43.03%±2.02%、73.70%±4.69%、86.13%±1.59%、91.77%±1.65%,随着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浓度增加,A549/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均<0.05),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对A549/DDP细胞的IC50为8.56%。与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浓度为0者比较,50%IC50和100%IC50浓度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培养的A549/DDP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降低,且药物浓度越高变化越显著(P均<0.05)。结论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可抑制顺铂耐药肺癌A549/DDP细胞增殖,这可能与其阻滞A549/DDP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有关。

    2016年06期 v.56;No.984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KT1、PDC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王嘉;吕艳超;许浩然;韩双双;朱振龙;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NSCLC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肺泡组织为肺泡对照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支气管断端组织为支气管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标本中的AKT1、PDCD4,并分析NSCLC组二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支气管对照组和肺泡对照组相比,NSCLC组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P均<0.05。NSCLC组AKT1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NSCLC组中PDCD4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AKT1和PDCD4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436,P=0.021),在肺鳞癌组织中无关(r=-0.012,P=0.931)。结论 NSCLC组织中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NSCLC的诊治和预后判断。

    2016年06期 v.56;No.98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麻黄碱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IL-8表达的影响

    李中燕;邓俊;熊彬;熊瑛;王宋平;

    目的观察麻黄碱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麻黄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将16HBE随机分为3组,A、B组分别加入20 ng/m L TNF-α、20 ng/m L TNF-α+300μg/m L麻黄碱,C组不处理,培养18 h。收集各组细胞,分别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法检测IL-8 mRNA及蛋白;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ELISA法检测IL-8蛋白。结果 A、B组细胞IL-8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较C组升高,A组较B组IL-8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A、B组上清液中IL-8蛋白分别为(27.24±1.91)、(23.62±3.40)pg/m L,均高于C组的(17.45±2.32)pg/m L,P均<0.05;A、B组上清液中IL-8蛋白比较,P<0.05。结论麻黄碱能抑制促炎因子TNF-α诱导的16HBE中IL-8的表达及分泌,这可能是麻黄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2016年06期 v.56;No.984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大鼠血浆及海马ET-1、CGRP的影响

    毛琦;张炳东;陈燕桦;涂杰;胡阳;黄凡珂;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体外循环(CPB)大鼠血浆及海马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CPB组、SGB组,每组10只。CPB组和SGB组建立大鼠CPB模型。SGB组大鼠CPB前行SGB。于CPB开始时(T0)及开始后1 h(T1)、2 h(T2)取颈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ET-1、CGRP水平;然后断头取海马组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ET-1、CGRP水平,并于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CPB组和SGB组T1、T2时点血浆ET-1及海马ET-1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浆CGRP均明显降低(P均<0.05),SGB组海马CGRP明显升高,HE染色示CPB组及SGB组均出现不同程度海马细胞损伤;与CPB组比较,SGB组血浆T1、T2时点ET-1及海马ET-1均明显降低(P均<0.05),CGRP均明显升高(P均<0.05),HE染色示SGB组海马细胞损伤较CPB组减轻。结论 SGB能通过调节CPB大鼠血浆及海马ET-1、CGRP水平,改善脑组织灌注,减少脑损伤。

    2016年06期 v.56;No.984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酶育牛黄对肉瘤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

    刘化侠;魏寅翼;李蕾;胡晓旭;万学英;

    目的观察酶育牛黄(CBCG)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抑瘤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昆明种小鼠50只,建立肉瘤S180荷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各10只。CBCG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1、0.5 g/kg的CBCG灌胃,NCB组给予1 g/kg的天然牛黄灌胃,模型组给予0.1 g/L淀粉溶液灌胃。连续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剥取肿瘤,称重计算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抑瘤率。提取各组肿瘤组织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通路的PTEN、AKT、P-AKT(Thr308)、P-AKT(Ser473)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量。结果随着CBCG剂量增加,抑瘤率逐渐增高(P均<0.05)。NCB组抑瘤率与CBCG高剂量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CBCG高、中、低剂量组PTEN、BAX表达增加,P-AKT(Thr308)/AKT、P-AKT(Ser473)/AKT值及Bcl-2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CBCG在体内具有抑制肉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2016年06期 v.56;No.984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山东医药》入选美国EBSCO数据库

    本刊编辑部;

    <正>2015年3月,收到美国EBSCO数据库的通知,本刊正式被该数据库收录。至此,本刊已被美国EBSCO数据库、《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剑桥科学文摘》及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数据库收录。在此,衷心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多年来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并欢迎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科研

    2016年06期 v.56;No.984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药学名词常见错误及正确写法

    <正>药品名称:错误(正确)二磷酸腺苷(腺苷二磷酸),消炎痛(吲哚美辛),阿斯匹林(阿司匹林),维甲酸(维A酸),双磷酸盐(双膦酸盐),甲氨喋呤(甲氨蝶呤),博莱霉素(博来霉素),开浦兰(左乙拉西坦),雷公多苷(雷公藤多苷),非那根(异丙嗪),四乙铵(四乙胺),洗必泰(氯已定),美息律(美西律),大环内脂类(大环内酯类),川穹(川

    2016年06期 v.56;No.984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正>每篇论文须标引参考文献10~20条。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文后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

    2016年06期 v.56;No.984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献标志码的标识

    <正>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根据其内容性质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共设置以下五种:A:基础性理论与应用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B:应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扎记(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政策性评论、标准技术规范等)。

    2016年06期 v.56;No.984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正>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

    2016年06期 v.56;No.98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正>胎牛血清(FBS)体质量指数(BMI)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盐缓冲液(PBS)总胆固醇(T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变异系数(CV)甘油三酯(TG)甲型肝炎病毒(HAV)磁共振成像(M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乙型肝炎病毒(HBV)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型肝炎病毒(HCV)

    2016年06期 v.56;No.984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正>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等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对于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

    2016年06期 v.56;No.98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正>区别:(1)资料要求不同:直线相关分析要求两个变量都是正态分布;回归分析要求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而自变量X是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2)统计意义不同:直线相关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伴随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回归则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一般将"因"或较易测定、变异较小者定为自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或从属关系。(3)分析目不同:直线相关分析

    2016年06期 v.56;No.984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关于摘要与关键词的说明

    <正>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400~500个实词。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需标引关键词2~5个,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 SH)所列的词。英文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 SH还原为全称。

    2016年06期 v.56;No.984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

    <正>1首字是zuo的动宾词组,全用"做"做准备/做广告/做生意/做贡献/做事情/做手术/做检查/做父母/做文章/做实验/做朋友/做斗争/做游戏/做动作/做试验//做报告/做研究/做调查/做处理/做运动/做努力/作调整/做后盾/做表率/做模范/做分析/做实事/做决定/做活动/做解释/做比较/做买卖/做设计/做衣服/做保证/做交易/做演员/做服务/做表演/做好事/做报道/做医生/做顾问/做介绍/做项目/做保障/做抵押/

    2016年06期 v.56;No.984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医学名词与统计学符号的应用说明

    <正>医学名词要以1989年及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科学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2016年06期 v.56;No.984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对缩略语的使用要求

    <正>文题原则上不能使用缩略语,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公认的缩略语在文中可以直接使用。未公认的名词术语,请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在文内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若为外文缩略语可于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

    2016年06期 v.56;No.984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学论文中“隔”与“膈”、“瘘”与“漏”的正确使用

    <正>"隔"与"膈"隔《现代汉语词典》释义1对其解释为"遮断;阻隔。如隔河相望、隔着一重山等"。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收缩时胸腔扩大,松弛时胸腔缩小。旧称横膈膜"。这2个字在医学论文中的误用源于"纵隔"与"横膈"的使用。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的总

    2016年06期 v.56;No.984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仿刺参糖胺聚糖对健康人和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

    李亚坤;杜建新;吕志华;孙勇;朱新红;林存智;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仿刺参糖胺聚糖(HGAG)对健康人和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别从健康人和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PBMC,在体外与0、0.1、1、10、50、100μg/m L的HGAG共同培养,CCK-8法检测PBMC增殖的光密度(OD)值。结果 HGAG在1~50μg/m L浓度范围内健康人PBMC的OD值均增高,与0μg/m L相比P均<0.05,浓度为10μg/m L时OD值最高(P均<0.05),0.1、100μg/m L与0μg/m 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GAG在10~100μg/m L浓度范围内肺癌患者PBMC的OD值均增高,与0μg/m L相比P均<0.05,且HGAG浓度越高其OD值越高(P均<0.05)。结论HGA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够促进健康人和肺癌患者PBMC的增殖,从而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2016年06期 v.56;No.984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柔比星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陈星;张国辉;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多柔比星(DOX)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aspase-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取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设3组。A组用含2μmol/L DOX的DMEM-F12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处理4 h后,更换为正常培养基;B组用含2μmol/L DOX的DMEM-F12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处理4 h后,更换为正常培养基,并插入接种有MSCs的Millicell装置,共培养48 h;C组用含2μmol/L DOX的DMEM-F12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处理4 h后,更换为含50 nmol/L TGF-β1受体特异性抑制剂LY364947的DMEM-F12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并插入接种有MSCs的Millicell装置,共培养48 h。用ELISA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的TGF-β1,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结束时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9表达量A组>B组>C组,P均<0.05。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液TGF-β1水平B组高于A、C组,P均<0.05;A、C组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液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s共培养可抑制DOX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9有关。MSCs旁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1对DOX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起促进作用。

    2016年06期 v.56;No.98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诱导小鼠髓鞘脱失的雌雄差异

    王娓娓;鲍天昊;杨飏;张红苗;王淑芬;肖志成;韩剑虹;

    目的比较双环己酮草酰二腙诱导雌雄小鼠髓鞘脱失的差异。方法取雌雄小鼠各10只分别为雌、雄鼠组,均喂养含有0.2%双环己酮草酰二腙的饲料6周建立脱髓鞘模型。用转杆测试仪检测两组小鼠的运动平衡与协调能力,用LFB-PAS染色法观察两组小鼠胼胝体髓鞘脱失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小鼠脑组织切片髓鞘碱性蛋白(MBP)荧光强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小鼠脑组织匀浆MBP水平。结果雌鼠组小鼠运动时间(117.60±18.48)s、掉落次数(3.2±0.8)次、髓鞘脱失程度评分(2.20±0.27)分、脑组织切片MBP荧光强度65.20±6.46、脑组织匀浆MBP水平0.44±0.06,雄鼠组分别为(90.80±8.70)s、(4.6±0.9)次、(1.70±0.27)分、47.31±5.79、0.27±0.05。与雌鼠组相比,雄鼠组运动时间较短,掉落次数较多,髓鞘评分较低,脑组织切片MBP荧光强度较低,脑组织匀浆MBP水平较低,P均<0.05。结论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诱导的脱髓鞘小鼠模型中,雄鼠更容易脱髓鞘。

    2016年06期 v.56;No.98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补肾活血方对骨关节炎大鼠关节滑液IL-1β水平及滑膜MMP-9mRNA表达的影响

    梁延琛;李念虎;丁英杰;丛海波;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骨关节炎(OA)大鼠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关节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0只采用Hulth法OA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只,分别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制剂、等量淀粉混悬液灌胃6周。采用酶免疫分析(RIA)法检测关节滑液中的IL-1β,采用RT-PCR法检测关节滑膜中的MMP-9 mRNA。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关节滑液IL-1β水平分别为(2.25±0.13)、(5.37±0.68)pg/m L,关节滑膜MMP-9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1±0.05、0.68±0.03。观察组大鼠关节滑液IL-1β水平和关节滑膜MMP-9 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活血方灌胃可以抑制O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分泌IL-1β及关节滑膜中MMP-9 mRNA表达。

    2016年06期 v.56;No.984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温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抗CCP抗体及RF的影响

    陈睿;冯婷;王光义;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抗血清抗环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D组于左后足跖底部弗氏完全佐剂制作RA模型,造模成功后A、B、C组分别予以温针灸、针刺、艾灸治疗,D组不予任何治疗;E组于左后足跖底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做任何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RF,HE染色观察跖趾关节病理。结果与E组比较,D组血清抗CCP抗体、RF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与D组比较,A~C组血清抗CCP、RF水平降低(P均<0.05),A组较B、C组降低明显(P均<0.05),B、C组无统计学差异。A~C组跖趾关节滑膜炎症较D组减轻,A组减轻最明显。结论温针灸可降低RA大鼠血清抗CCP抗体、RF水平,从而改善RA病理发挥治疗作用。

    2016年06期 v.56;No.984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对NSCLC患者放疗后生存的影响

    管金磊;高灵灵;任清华;卢付河;阎文韬;杨洁;马景枝;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放疗后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光学凝固法检测其血浆DD和Fib。观察组采用静态调强技术(IMRT)放疗,分析血浆DD、Fib对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浆DD分别为(555±239)、(232±182)ng/m L,血浆Fib分别为(3.93±2.37)、(2.48±2.44)g/L,两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血浆DD水平高者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短于血浆DD水平低者的17.8个月,P<0.05;血浆Fib水平高者中位生存期为13.4个月,短于血浆Fib水平低者的18.2个月,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浆DD和Fib水平升高,且放疗前血浆DD和Fib水平高者生存期缩短。

    2016年06期 v.56;No.984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皮微波热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

    潘廷红;王洪鲁;肖伟;孙志钢;陈志涛;刘海波;朱良明;

    目的观察经皮微波热消融(PMCT)联合放化疗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周围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PMCT联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仅行放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提高有效率分别为68.42%、84.21%,对照组分别为36.84%、55.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89%、39.47%、28.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21%、18.42%、7.89%(P均<0.05)。两组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MCT联合放化疗治疗周围型NSCLC优于单纯放化疗,且未增加放化疗的不良反应。

    2016年06期 v.56;No.984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非小细胞肺癌~(18)F-FLTPET显像结果与肿瘤细胞高增殖区的一致性探讨

    陈晓婷;赵鑫;高振华;高勇生;张百江;付正;穆殿斌;于金明;孟雪;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3'-脱氧-3'-18F-氟代胸苷(18F-FLT)PET显像所示18F-FLT高摄取区与肿瘤细胞高增殖区的一致性。方法选择12例初治、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术前3 d行18F-FLT PET CT检查,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80%为阈值勾画FLT的高摄取区。术后取得完整的肿块并按在体方向还原,4 mm层厚制作肺癌病理大切片并行HE染色及Ki-67染色,Ki-67指数>20%的区域为高表达区,PET图像与病理图像进行配准后比较高摄取区与高表达区位置是否相同。结果 12例患者成功制作病理切片并顺利阅片。5例18F-FLT高摄取区与Ki-67高表达区一致。结论 NSCLC组织18F-FLT高摄取区与Ki-67高表达所代表的肿瘤细胞高增殖区并非完全一致。

    2016年06期 v.56;No.984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DAM1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王卿;闫凯;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观察组)和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ADAM17,分析ADAM1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DAM17蛋白阳性45例,阳性率为81.82%;对照组为16例,阳性率为29.09%。观察组ADAM1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AM17表达与肿瘤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ADAM1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2016年06期 v.56;No.98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术前放化疗联合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疗效观察

    洪澜;谭程;薛杨;吕静;黄磊;甘建红;

    目的观察术前放化疗联合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术前行放化疗。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切除率、中转开胸腹率、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手术时间、胸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切除率、中转开胸腹率、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声音嘶哑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脏、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漏、乳糜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术前放化疗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与单纯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相比,术后心脏、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漏、乳糜胸发生率较低。

    2016年06期 v.56;No.98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食管鳞癌组织中HGF、c-met表达变化及意义

    赵杨;李嘉;徐树雷;申兴斌;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观察组)和其中20例患者远离病灶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HGF、c-met mRNA和蛋白。结果观察组HGF、c-met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HHGF、c-met mRNA和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均<0.05),HGF、c-met 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9、0.68,P均<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HGF、c-met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二者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6年06期 v.56;No.98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肺通气联合人工气胸对食管癌腔镜手术患者Pa-ET CO_2的影响

    薛沙;王世端;王培;初春芹;尹逊亮;魏煜程;

    目的观察食管癌腔镜手术时单肺通气联合二氧化碳人工气胸对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 CO2)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行食管癌腔镜手术患者,先行双肺机械通气,取左侧卧位后改为左侧单肺通气。手术开始同时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胸,胸内食管游离及淋巴结清扫结束后停止人工气胸恢复双肺通气。分别于插管后双肺通气即刻(T0),单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联合人工气胸后30 min(T2)、60 min(T3)以及停止人工气胸恢复双肺通气后15 min(T4),采集桡动脉、中心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Pa-ET CO2、Pa-ET CO2/Pa CO2、氧合指数(Pa O2/Fi O2)、肺内分流率(QS/QT),并记录同一时点的PETCO2、气道峰压(Ppeak)、肺顺应性(Cdyn)。结果与T0比较,患者T1时点PETCO2、Pa CO2、Pa-ET CO2、Pa-ET CO2/Pa CO2、Ppeak、QS/QT升高,氧合指数、Cdyn降低(P均<0.05),T2、T3时点这种趋势更为明显(P均<0.05),T4时点上述指标与T0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肺通气联合二氧化碳人工气胸后食管癌腔镜手术患者Pa-ET CO2显著增加。

    2016年06期 v.56;No.98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单纯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疗效观察

    李晓飞;严中亚;卢中;申运华;

    目的观察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20例累及弓部(弓部无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 20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未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所有支架血管位置良好、无移位、无内漏发生,腔内及弓部分支血管血流通畅;复查主动脉CT血管成像显示,1个月左右夹层假腔缩小并出现血栓化,1年左右假腔消失;随访期间,未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相关缺血症状。结论单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累及弓部但无破口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效果满意。

    2016年06期 v.56;No.98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或折叠术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吕振乾;王海平;周保国;凤玮;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联合左心室室壁瘤(LVA)切除或折叠术治疗冠心病合并LVA的效果。方法采用CABG联合LVA切除或折叠术治疗冠心病合并LVA患者46例,术前及术后1周行彩超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呼吸机使用时间(24.87±12.22)h。4例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1周LVEF为44.15%±4.50%,明显高于术前的38.72%±7.08%,P<0.05;术后1周LVEDD为(54.28±6.81)mm,明显低于术前的(61.85±7.09)mm,P<0.05。结论 CABG同期联合室壁瘤切除或折叠术治疗冠心病合并LVA安全有效。

    2016年06期 v.56;No.98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延迟脱机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宋世波;苏丕雄;刘岩;高杰;辛悦;郭玉林;

    目的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延迟脱机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469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17.3%)患者出现延迟拔管。先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肾功能不全、射血分数(EF)、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PCI史、左主干病变、病变支数、心功能分级患者术后延迟拔管发生情况的差异,再对筛选出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是否吸烟及不同心功能分级、EF患者,其OPCABG术后延迟拔管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30,95%CI:1.32~4.02,P=0.003)、EF≤40%(OR=1.84,95%CI:1.23~2.78,P=0.016)与OPCABG术后延迟拔管有关。结论吸烟和EF≤40%是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

    2016年06期 v.56;No.984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21例临床分析

    薛兰钢;张嵬;刘志刚;刘晓程;

    目的总结儿童心脏瓣膜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1例14岁以下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术前心功能Ⅰ级1例,Ⅱ级12例,Ⅲ级5例,Ⅳ级3例;行二尖瓣置换6例,主动脉瓣置换12例,三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置换+Bentall术1例;1例用生物瓣膜,20例用人工机械瓣膜。机械瓣置换患儿术后均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林抗凝,生物瓣置换患儿口服华法林抗凝半年。术后早期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随访2年6个月~8年9个月,4例失访。其间,怀疑死于恶性心律失常1例;余15例存活者恢复良好,未发现有与抗凝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Ⅰ~Ⅱ级。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早中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尚待观察,术后低强度抗凝安全可靠。

    2016年06期 v.56;No.984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变化及意义

    高颖;杨涛;冯庆辉;康振钟;左凤翔;姜日文;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FHIT 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48例OSCC组织(观察组)与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FHIT mRNA。结果观察组FHIT mRNA表达量为0.41±0.03、对照组为0.89±0.08,P<0.05。FHIT mRNA低表达与OSCC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OSCC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水平下降,其可能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16年06期 v.56;No.984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浸有地塞米松的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填塞上颌骨囊肿摘除术腔效果观察

    刘宇;王海鑫;才越;张莉;

    目的观察浸有地塞米松的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填塞上颌骨囊肿摘除术腔的效果。方法将60例上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上颌骨囊肿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浸有地塞米松的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术腔,对照组采用碘仿条填塞术腔,均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术后肿胀、疼痛程度及拆线时间。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术区轻度肿胀21例、中度肿胀8例、重度肿胀1例,对照组分别为11、15、4例,观察组术后术区肿胀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术后术区轻度疼痛18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0例,对照组分别为9、19、2例,观察组术后术区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对照组拆线时间分别为(7.3±1.7)、(8.9±1.2)d,观察组拆线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采用浸有地塞米松的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填塞上颌骨囊肿摘除术腔效果优于传统的碘仿条填塞法。

    2016年06期 v.56;No.98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两种拔除方式效果比较

    付玉萍;张祖训;周福亭;韩晓倩;

    目的比较做手术切口与不做手术切口两种手术方式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冠萌出>1/3)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130牙)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冠萌出>1/3)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5例(65牙)。A、B组均行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A组不做手术切口,B组做手术切口。结果两组阻生第三磨牙均完整拔出。手术时间A、B组分别为(23.6±8.2)、(25.4±7.3)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过多5例、软组织损伤3例、邻牙损伤3例、下牙槽神经损伤1例、颞下颌关节损伤2例,B组分别为17、2、1、0、3例。A组术中出血量过多发生率低于B组(P<0.05),其余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出血2例、疼痛24例、面部肿胀16例、张口受限7例、干槽症1例,B组分别为9、36、39、21、3例。A组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A组术后满意度调查满意39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率93.8%;B组分别为16、28、21例和67.7%。A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不做手术切口行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冠萌出>1/3)拔除术与做手术切口者相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2016年06期 v.56;No.98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张飞娟;陈晨;冯淑芝;张泽;田顺立;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PKK)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PKK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降糖治疗,PKK组在此基础上肌注PKK 40 IU/d,连续使用8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及肾段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变化值。结果 PKK组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Vmax、Vmin、RI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KK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降低患者24 h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水平,且可以改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2016年06期 v.56;No.984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患者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变化及意义

    霍丙胜;姬国敏;单玲玲;沈蕾;王勇;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在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PHG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测量并比较30例正常人(对照组)和46例PHGE患者(观察组)脾静脉开口下方1.0 cm处肠系膜上静脉内径,采用ROC曲线分析最佳诊断阈值。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分别为(1.44±0.37)、(0.99±0.24)cm,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通过ROC曲线获得肠系膜上静脉内径最佳诊断阈值为1.2 cm,以此阈值诊断PHGE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83.3%。结论 PHGE患者肠系膜上静脉内径增大,测量肠系膜上静脉内径有助于早期诊断PHGE。

    2016年06期 v.56;No.984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前庭功能障碍发生情况观察

    徐英;孙殿水;姜玉华;侯华英;周勇;张伟;

    目的观察鼻咽癌(NPC)患者调强放疗(IMRT)后前庭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检测38例共76侧接受过NPC根治性IMRT患者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包括同侧胸锁乳突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 VEMP)和对侧眼外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并统计其前庭功能障碍(眩晕、异常位置觉和振动幻视等)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放疗结束时o VEMP和c VEMP异常发生率分别为65.79%(50/76)和80.26%(61/76),放疗后3个月时分别为61.84%(47/76)和61.84%(54/76)。本组放疗结束时及结束后3个月前庭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8.42%(7/38)和23.68%(9/38),P<0.05。本组放疗结束及结束后3个月前庭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同时点o VEMP和c VEMP异常发生率,P均<0.05。结论 NPC患者IMRT后普遍存在前庭功能受损,但只有少数患者有临床症状,应引起临床重视。

    2016年06期 v.56;No.98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观察

    杨晓云;刘蕊;穆小燕;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3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nuc基因和mec A基因的表达情况。nuc基因阴性且mec A基因阳性者判定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nuc基因阳性且mec A基因阴性者判定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nuc、mec A基因共同阳性者判定为MRSA。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MRCNS感染25例、MSSA感染66例、MRSA感染40例。结果 131例患者送检标本中nuc基因阳性106例、mec A基因阳性85例,其中MRSA 60例、MRCNS 25例、MSSA 46例。20例药敏试验检测为MSSA患者的送检标本中检出mec A基因,将其判定为MRSA。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RSA的效果优于药敏试验。

    2016年06期 v.56;No.984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阻滞的最小有效剂量探讨

    刘文娟;江伟;曾真;张光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0.5%罗派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ISBPB)的最小有效剂量(MEAVs)。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80例,拟行超声引导下ISBP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其中40例随机排序,采用step-up/step-down的方法确定MEAVs。另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予以MEAVs和常规剂量(20 m L)的0.5%罗派卡因行超声引导下ISBPB,记录手术时间,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呼吸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下用0.5%罗派卡因行ISBPB的MEAVs是8 m L(40 mg),95%CI为7.5~9.4。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283.15±41.35)min,对照组(387.50±61.24)min,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86 min。对照组阻滞后较阻滞前用力呼气量、一秒用力呼气峰速降低(P均<0.01),观察组阻滞前后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用0.5%罗派卡因行ISBPB的MEAVs为8m L;该剂量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能满足手术麻醉要求,且不影响呼吸功能。

    2016年06期 v.56;No.984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液氮冷冻疗法治疗肛周股癣疗效观察

    马磊;

    目的观察液氮冷冻疗法治疗患者肛周股癣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肛周股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液氮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15 d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5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痊愈时间分别为(6.35±1.28)、(11.48±2.35)d,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3个月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0%、22.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液氮冷冻疗法治疗肛周股癣效果满意。

    2016年06期 v.56;No.984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颈椎前路Cage融合术与钛板固定融合术治疗颈椎病中期疗效比较

    黄贵云;卜祥朋;侯卫涛;滕加文;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Cage融合术和钛板固定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将11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单纯PEEK-Cage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行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术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两组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均高于术前(P均<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椎间塌陷0例、椎间不融合1例、硬脊膜破裂2例、内置物移位或松动2例,对照组分别为5、9、7、5例,观察组椎间不融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钛板固定融合术相比,颈椎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治疗颈椎病中期疗效类似,但并发症少。

    2016年06期 v.56;No.98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地氯雷他定预防儿童季节性湿疹效果观察

    钱苗;夏艳;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预防儿童季节性湿疹的效果。方法将45例季节性湿疹儿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在症状好发季节前,观察组患儿口服地氯雷他定糖浆,对照组用尿素霜涂抹局部,给药2周。停药2周后开始随访8周,比较两组患儿湿疹发生率。对于发生湿疹患儿用氢化可的松治疗,治疗前后行SCORAD评分评价皮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患儿使用地氯雷他定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随访期间,观察组中7例(29.2%)患儿发生湿疹,对照组19例(90.4%)患儿发生湿疹,观察组湿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SCORAD评分分别为(2.04±1.01)、(0.54±0.21)分,对照组治疗前后SCORAD评分分别为(6.80±2.33)、(0.98±0.42)分;两组治疗后SCORAD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同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地氯雷他定可预防儿童季节性湿疹发生,并能降低湿疹发生的严重程度。

    2016年06期 v.56;No.984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BMI与粪便肠球菌、肠杆菌、梭杆菌数量的关系

    王尧;林燕楠;王丽艳;张玉倩;公丕昊;王秋波;

    目的探讨大学生BMI与粪便肠球菌、肠杆菌、梭杆菌数量的关系。方法于青岛大学大学生群体中随机选择BMI≥24.0的16名为超重组,BMI≤18.5的11名为偏瘦组,18.5<BMI<24.0的19名为正常组。采集三组受检者新鲜粪便,稀释后接种于PS、EMB、TSC培养基上分别培养肠球菌、梭杆菌、肠杆菌,37℃需氧培养36 h后计数菌落数。结果偏瘦组肠球菌、肠杆菌数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均<0.05),超重组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梭杆菌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BMI大学生群体粪便中细菌数量构成存在差异。

    2016年06期 v.56;No.984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81例门诊药房处方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胡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差错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0~2014年门诊药房《差错事故记录本》记录的181处门诊处方差错。结果 2010年65处(0.16%)、2011年51处(0.12%)、2012年26处(0.08%)、2013年20处(0.05%)、2014年19处(0.04%)。差错原因主要有药品数量差错(多发或漏发),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不同厂家差错,相似(包装、名称)药品错发、用法用量差错、用药禁忌差错、过期或失效药品差错,电子处方差错和其他差错。预防对策是:严格遵守处方调剂操作规程;规范药品摆放,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加强药师、医师的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的处方调剂差错登记制度;取药流程和员安排科学化;加强科室沟通与交流。结论门诊药房处方差错原因多样,针对处方差错原因加强管理、提高门诊药房人员素质和自动化水平可能有助于预防门诊差错。

    2016年06期 v.56;No.984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高龄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钟景琦;杜广;张畅;钱海宁;程曙杰;屈平保;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高龄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172例,其中高龄(>70岁)高危患者86例(A组)、年龄<60岁的普通患者86例(B组),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两组一次性碎石成功,术后无结石残留。两组手术时间比较,P>0.05;A组术前准备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拔除双J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B组延长,P均<0.01;A、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6.9%,P>0.05。结论在做好围术期处理基础上,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高龄高危患者安全有效。

    2016年06期 v.56;No.984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开胸手术术后镇痛方法研究进展

    杨杰;雷跃昌;金健;李蔼建;宋波;王一帆;

    开胸手术后往往出现剧烈的疼痛,除了带来严重的痛苦之外,易导致患者术后呼吸运动受限,影响有效咳嗽排痰等,从而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方法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主要包括全身镇痛和局部镇痛两大类。局部镇痛有肋间神经阻滞、肋间神经冷冻、胸膜间镇痛、胸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持续滴灌肋间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各有适应证、禁忌证和优缺点。胸段胸膜外镇痛和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是目前开胸手术后镇痛的金标准,多模式镇痛是主要发展趋势。

    2016年06期 v.56;No.98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微创镶嵌手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王晨雷;马润伟;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治疗过程较为复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分为青紫型和体循环灌注不足型。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传统外科手术和微创介入手术的应用均受到限制。镶嵌手术是将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有机结合的复合技术,能做到取长补短,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2016年06期 v.56;No.984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通路在肿瘤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赵浩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信号通路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保守的信号通路,在调节胚胎分化和个体发育及正常生理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已经明确许多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等与IGF通路中一种或多种蛋白的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肿瘤性疾病被发现与这条通路密切相关,如肺癌、肝癌、血液系统肿瘤等,其肿瘤发生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IR、IGF-1R或IR-IGF-1R杂合受体,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而发挥各种生物学作用。

    2016年06期 v.56;No.98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高功率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观察

    于江;刘佃成;杨祖兴;马强;孙丙华;

    <正>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其中浅表性膀胱肿瘤占膀胱肿瘤的75%~85%[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膀胱肿瘤发病率呈增高趋势[2]。目前,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膀胱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汽化术等。随着绿激光技术在微创泌尿外科中的不断应用,使得经尿道膀胱肿瘤绿激光汽

    2016年06期 v.56;No.984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20例

    刘长城;于一民;滕加文;

    <正>Pilon骨折是累及关节面和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早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约为38.1%[1]。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骨折严重程度、软骨损伤程度以及力线对位是否良好有关[2,3],通常骨折原始损伤程度越重,疗效越差,骨关节炎发生率越高。2009年6月~2013年1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2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2016年06期 v.56;No.984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1160例体检者疲劳情况调查分析

    王春来;

    <正>疲劳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也促进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1,2]。目前,我国针对疲劳的系统性研究较少。2014年11~12月,我们分析了1 160例体检者的疲劳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基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1 160例受检者,其中男678例、女482例,年龄(31.5±18.5)岁。根据体检指标结果

    2016年06期 v.56;No.984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个案报告

  •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伴房颤、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报告

    王萧钧;朱建昌;张华;荣瑗瑗;

    <正>患者女,79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13年,加重2 d于2015年4月2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活动后初次出现心悸、胸闷症状,首次住院期间心电图示偶发室早,未明确病因,给予改善心功能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2003年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当地医院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大,射血分数(EF)39%。此后

    2016年06期 v.56;No.984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适宜卫生技术推广

  • 麻风病的早期发现技术

    张福仁;

    <正>1技术要点山东省麻风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山东是历史上麻风受累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累计登记麻风病例54 000余例,分布于全省137个县(市、区),其中累计报告麻风病500例以上的县(市、区)共有40个,合计报告病例38 507例,占全省总病例数的71.3%。近20年来,全省新登记麻风病例773例,其中543例来自于累计超过500例的县(市、区),

    2016年06期 v.56;No.984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腔T管在胆管外科的应用

    陈强谱;

    <正>1适应证双腔T管技术能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胆管冲洗途径和空肠内营养途径,本技术创造性的把传统T管的引流作用与内管的冲洗作用和进行肠内营养液灌注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其应用范围与传统T管相似,但功能更多,具有引流胆汁、冲洗清洁胆管、促进胆管结石的排除、降低胆汁浓度、减少肠内容物向胆管反流、可通过内管进行胆管造影、采集肝内胆汁标本、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进行胆汁回输等作用。双腔T管技术在腹部外

    2016年06期 v.56;No.984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