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维;张海峰;周国雄;
目的探讨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胰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各44份,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检测SENP1蛋白和mRNA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SENP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0.11、90.9%(40/44),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0.57±0.04、13.6%(6/44),二者比较P均<0.01。胰腺癌组织中SEN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3±2.33、93.2%(41/44),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16.67±1.20、13.6%(6/44),二者比较P均<0.01。胰腺癌组织中SENP1阳性表达与患者病理分期、血管侵犯有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SENP1在胰腺癌组织中过表达,其过表达可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2016年08期 v.56;No.98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彤;韩涛;李雅玥;
目的探讨无创血清学模型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比值(RPR)、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S指数、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26例,其中伴轻中度静脉曲张者20例(轻中度组)、重度静脉曲张者67例(重度组),无静脉曲张者39例(无曲张组)。收集各组血常规(RDW、PLT)、肝功能(ALT、AST、GGT、ALB)指标,计算RPR、GPRI、S指数、FIB-4、AP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4种指标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RPR、GPRI、S指数、FIB-4、APRI均高于轻中度组、无曲张组(P均<0.05)。而轻中度组与无曲张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PR、GPRI、S指数、FIB-4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2、0.828、0.960、0.883、0.799,预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AUC分别为0.891、0.782、0.836、0.816、0.762。结论无创血清学模型中RPR、GPRI、S指数、FIB-4、APRI对预测酒精性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非侵入性评估方法。
2016年08期 v.56;No.98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倩;吴鹏波;李明;罗和生;余媛洁;谭诗云;舒泳翔;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rs833061、rs3025039位点多态性,并探讨其多态性及吸烟在诱发NAFLD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NAFLD患者341例(NAFLD组)、健康体检者246例(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分析VEGF基因rs833061、rs3025039位点基因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基因型与NAFLD易感性的关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分析VEGF基因多态性及吸烟在诱发NAFLD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VEGF基因rs833061位点C基因携带者(CC+CT)罹患NAFLD的风险较非C基因携带者(TT)升高(P均<0.01),rs3025039位点T基因携带者(TT+CT)患病风险较非T基因携带者(CC)风险升高(P均<0.01)。VEGF基因rs833061位点多态性与吸烟可能在NAFLD发病过程中存在相加作用(P<0.01),rs833061位点CC/CT基因型吸烟个体罹患NAFLD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非吸烟个体的4.93倍。结论VEGF基因多态性与NAFLD发病有关,VEGF基因rs833061位点多态性与吸烟在诱发NAFLD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
2016年08期 v.56;No.98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申甜;徐碧林;盛霞;高月锦;汪红平;喻明;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mRNA表达,并探讨其与脂质沉积、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高脂组30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两组均取10只,评价NAFLD模型建立情况。高脂组剩余大鼠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分别于12、24周各取10只,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ALT、AST、TC、TG、FGF21、FFA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学变化;制备肝组织匀浆液,检测TG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FGF21 mRNA表达。结果喂养8周时,高脂组体质量、肝湿重及血清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肝组织呈大泡性脂肪变性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点状坏死,提示NAFLD模型建立成功。高脂组喂养12、24周时,血清FFA水平、肝组织TG含量、HOMA-IR明显高于喂养8周时,且喂养24周时均高于喂养12周时(P均<0.05);而血清FGF21水平、肝组织FGF21 mRNA表达则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 NAFLD大鼠肝组织FGF21 mRNA表达、血清FGF21水平与肝组织TG含量有关,在NAFLD早期二者变化一致,胰岛素抵抗可间接抑制其表达。
2016年08期 v.56;No.986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庄彪;闵志均;王延峰;张鹏;倪熊;瞿惠龙;丁育明;
目的探讨miR-34a在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并验证其靶点蛋白。方法传代培养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分别采用空病毒载体(pRI-CMV-GFP)转染(阴性对照组)、慢病毒载体(pRI-CMV-GFP-miRNA-34a)转染(慢病毒组),另选未经任何处理的HCT-116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34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MTT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CT-116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细胞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其靶点蛋白。结果以空白对照组miR-34a表达为1,阴性对照组为1.03±0.09,慢病毒组为6.41±1.56,慢病毒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均<0.01),证实慢病毒转染成功。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慢病毒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均<0.01)。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显示,慢病毒组细胞c-Met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慢病毒组c-Met及磷酸化c-Met表达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均<0.01)。结论过表达miR-34a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并下调靶点蛋白c-Met及磷酸化c-Met表达,提示miR-34a可作为结肠癌治疗的分子靶点。
2016年08期 v.56;No.986 1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富民;张寰;曲金力;钱碧云;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miR-10b、miR-122、miR-16、miR-183水平,并探讨其与患者总生存期(OS)的关系。方法选择NSCLC患者40例,其中术后复发32例、无复发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miR-10b、miR-122、miR-16、miR-183。以各miRNA水平均数为界值,将NSCLC患者分为miRNA高水平和低水平,分析不同miRNA水平与患者OS的关系。结果无复发者血浆miR-183水平高于复发者(P<0.05),其余miRNA水平二者比较P均>0.05。miR-183低水平者OS高于高水平者(P<0.05),其余miRNA不同水平者OS比较P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iR-183是N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HR=2.854,95%CI为1.154~7.055,P<0.05)。结论 miR-183可能是N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miR-10b、miR-122和miR-16与患者OS无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1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权文强;吴军录;姚懿雯;万海英;李冬;
目的观察苯基乙酰(PG)对肺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C57BL/6小鼠40只,尾静脉注射肺癌LLC细胞建立肺癌模型。随机将成模小鼠分为PG组、PBS组各20只,PG组腹腔内注射800 mg/kg PG,PBS组腹腔内注射等量PBS,连续10天。两组各随机取5只,计数肺肿瘤个数、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各随机取5只,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肺癌组织Bcl-2、Bcl-XL、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 IAP1)、Surviv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剩余小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取5只小鼠的BALF,检测炎症细胞(包括WBC总数及分类)及炎症因子(TNF-α、IL-6、趋化因子);剩余小鼠的BALF,采用电泳迁移位移试验观察NF-κB DNA结合活力。结果与PBS组比较,PG组肺肿瘤个数和肿瘤最大直径明显减少或降低(P均<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G组Bcl-2、BclXL、c IAP1、Survivin及PCNA表达均明显下调,BALF中巨噬细胞中NF-κB与靶DNA结合活性明显被抑制。与PBS组比较,PG组可显著降低BALF中各种炎性细胞数量及炎症因子水平(P均<0.05)。结论 PG能明显抑制小鼠肺癌的生长,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巨噬细胞中NF-κB活性、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有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梅;周本刚;李仕宇;吴会超;
目的系统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与胃底腺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 Data、Pub Med、Embase数据库中PPI使用与胃底腺息肉发病关系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2月20日。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运用Rev Man5.3及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队列研究,研究对象34 701例,其中胃底腺息肉1 51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PI使用与胃底腺息肉的发病存在关联(RR=2.46,95%CI为1.37~4.43,P<0.01);亚组分析显示,PPI服用1年以上者胃底腺息肉发生率高于不足1年者(RR=3.12,95%为CI为1.72~5.67,P<0.05);且随着PPI服用时间延长,二者相关性有增加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本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Egger检验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PPI使用可能与胃底腺息肉发病有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冬斌;许香梅;司洪涛;徐晓云;茹丽娜;郑志刚;刘津;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Ⅰ受体(IGF-Ⅰ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50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手术前后、对照组体检日血清IGF-Ⅰ、IGF-ⅠR、IGF-Ⅱ。分析各指标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GF-Ⅰ、IGF-ⅠR、IGF-Ⅱ水平均高于术后及对照组(P均<0.05),但术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分化者血清IGF-Ⅰ、IGF-ⅠR、IGF-Ⅱ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中分化者,TNM分期Ⅲ、Ⅳ期者明显高于Ⅰ、Ⅱ期者,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血清IGF-Ⅰ、IGF-ⅠR、IGF-Ⅱ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变化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延海;孙辉;任鹏;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组织CD44V6、p21阳性表达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先行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术后给予常规化疗;对照组仅术后给予常规化疗。两组手术前(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经胃镜取胃癌组织,手术后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CD44V6、p21表达。术中清扫淋巴结,观察淋巴结阳性率;术后随访3年,观察术后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胃癌组织中CD44V6、p21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21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率、术后3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胃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提高p21阳性表达,继而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2016年08期 v.56;No.986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严波;杨善峰;李祥;何雁;肖强;金娟;陈军;任德丽;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胸苷激酶1(TK1)联合检测辅助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选择胃癌患者38例(胃癌组)、胃溃疡患者35例(胃溃疡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各组血清G17、TK1,并进行比较。以血清G17水平>15 pmol/L为G17阳性、血清TK1水平>2 pmol/L为TK1阳性,联合检测以二者任一指标阳性为联合检测阳性,分析各指标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对照组、胃溃疡组、胃癌组血清G17、TK1水平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血清G17与TK1水平呈正相关(r=0.427,P<0.05)。与单独检测G17和TK1阳性比较,联合检测阳性的敏感性明显升高(P<0.05),特异性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17、TK1能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2016年08期 v.56;No.986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刘鹏军;石红建;张利霞;张中平;薛志新;葛亚强;许丽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87份。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微阵列技术检测TRAF3、TRAF6表达,分析TRAF3、TRAF6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TRAF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TRAF6阳性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RAF3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RAF6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TRAF3阳性表达下调、TRAF6阳性表达上调,其表达变化可能参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
2016年08期 v.56;No.986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石清红;周本刚;郭鹏;聂进;陈玲;张建勇;
目的系统评价水飞蓟宾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水飞蓟宾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5年7月。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s、1 6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水飞蓟宾预防性保肝治疗组肝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抗结核治疗组(RR=0.27,95%CI为0.21~0.35,P<0.01)。两组停药发生率(RR=0.75,95%CI为0.48~1.18)、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0,95%CI为0.46~1.0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水飞蓟宾对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016年08期 v.56;No.98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崔静;于泳;刘超;周英发;郑鹏远;
目的探讨miRNA-200b(miR-200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术中留取肝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200b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miR-200b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值,将患者分为miR-200b高表达和低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其生存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miR-200b相对表达量为0.61±0.12,癌旁正常组织为1.37±0.19,二者比较P<0.05。miR-200b表达与肝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肝炎史和AFP均无关(P均>0.05)。miR-200b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0.597,76例患者中miR-200b高表达32例、低表达39例。随访2~60个月,miR-200b高表达者生存22例(68.7%)、中位生存期47.5个月,低表达者生存16例(41.0%)、中位生存期31.0个月;miR-200b高表达者生存率及生存期均高于低表达者(P均<0.05)。结论 miR-200b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其低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
2016年08期 v.56;No.986 47-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玉玲;蔡均均;韩涛;周静;
目的探讨化脓性肝脓肿(PLA)伴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4例PLA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及转归等资料,探讨PLA伴发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PLA伴发AKI的发生率为12.3%(68/554),AKI 1、2、3期各占54.4%、20.6%、25.0%。PLA合并AKI患者(AKI组)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胆道疾病,行肾脏替代治疗、发生感染性休克或死亡的比例均高于不伴有AKI患者(非AKI组)(P均<0.05),AKI组平均动脉压低于非AKI组(P<0.05)。AKI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AST、尿素氮及血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均高于非AKI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血钠、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非AKI组,两组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升高、高血压、感染性休克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269、19.411、34.117,P均<0.05)。结论血肌酐升高、高血压、感染性休克是PLA伴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08期 v.56;No.986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姚坤厚;魏伦收;马万里;胡军红;
目的探讨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结直肠癌组织52例份(结直肠癌组)及远癌正常肠组织22例份(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EZH2蛋白表达,并分析其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EZH2阳性表达率为69.2%(36/52),正常组为4.5%(1/22),二者比较P<0.05。结直肠癌组EZH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临床分型无关(P均>0.05),与组织分化程度、Duke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P均<0.05)。EZH2阳性者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49.8%,EZH2阴性者为79.6%,EZH2阳性者疾病进展风险显著高于阴性者(HR=2.91,95%CI为1.23~3.66,P<0.05)。结论 EZH2蛋白阳性表达变化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不良的指标。
2016年08期 v.56;No.986 52-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曹树伟;张静;郭志勇;孙鹏;薛明;郭喜田;
目的探讨介入术联合术后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LEDVT患者74例,均行介入手术,术后辅以抗凝溶栓治疗。治疗第6天,评价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和优良率;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6天大腿、小腿周径差和消肿率,以及治疗1周脏器出血情况。结果 7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第6天总有效率为98.6%,优良率为89.2%。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6天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52±1.47)、(1.71±1.29)cm,小腿周径差分别为(5.16±1.08)、(1.54±0.87)cm;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患者治疗第6天大腿消肿率为71.4%±20.1%,小腿消肿率为74.7%±20.3%。患者治疗1周均无脏器出血。结论介入联合术后抗凝溶栓治疗LEDVT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2016年08期 v.56;No.986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朱成方;高鹏飞;李春友;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0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 40例SPTP患者中,男4例、女36例,年龄15~47岁、平均27.7岁。14例因上腹部疼痛或腹泻就诊,23例因腹部肿块就诊,3例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就诊。B超均提示胰腺低回声占位。CT示胰腺囊实性低密度占位性病变,有包膜。增强CT示肿块周边有不规则强化。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胰颈部4例,胰体尾部2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术前及术后均未行化疗和放疗。术后随访1~60个月,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SPTP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2016年08期 v.56;No.986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绍良;鲁谊;滕星;王满宜;
目的探讨外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hopart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新鲜Chopart关节损伤患者20例,均采用外固定及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按照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术后2~3周拆线,8~12周骨折均愈合。术后均完成12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外固定针道反应、内固定失效或断裂。AOFAS评分优1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结论外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hopart关节损伤疗效良好。
2016年08期 v.56;No.986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建民;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经后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即刻及6、12个月检测膝关节愈合参数、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2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计算其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手术切口一级愈合,无软组织坏死及感染发生,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骨折愈合时间(12.5±2.5)周,达到完全负重时间(17.6±3.5)周。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优良率84.62%(44/52),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为86.54%(45/52)。术后即刻及6、12个月,患者膝关节愈合参数及膝关节活动度稳定(P均>0.05)。结论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疗效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016年08期 v.56;No.986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潘虹;刁静;汤蕴琦;潘颖琳;李佳蕊;张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fos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23例份(异位内膜组)及在位内膜组织20例份(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1例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VEGF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c-fos表达,并分析内膜组织VEGF与c-fos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VEGF、c-fos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VEGF、c-fos表达比较,P均>0.05。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与c-fos表达呈正相关(r=0.425,P<0.05)。结论 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与c-fos表达均升高;c-fos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组织血管生成,继而引起EMs的发生。
2016年08期 v.56;No.98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静;赵云霞;田永杰;
目的探讨ABCF2、ABCG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94例,均行肿瘤细胞灭活术配合紫杉醇类与铂类联合化疗,并对化疗耐药情况进行随访。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卵巢癌组织中ABCF2和ABCG2表达,观察其阳性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化疗耐药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卵巢癌组织中ABCF2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和肿瘤分级无关(P均>0.05),与肿瘤分期、化疗耐药情况有关(P均<0.05)。卵巢癌组织中ABCG2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无关(P均>0.05),与化疗耐药情况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CF2和ABCG2阳性表达是卵巢癌患者发生化疗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67和1.132,P均<0.05)。结论肿瘤组织ABCF2和ABCG2阳性表达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发生化疗耐药重要原因。
2016年08期 v.56;No.98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宝良;温丽莎;苏镇军;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32)P磷酸铬胶体(简称~(32)P)胶体、无水酒精及单纯抽液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将189例甲状腺囊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32)P胶体组71例、无水酒精组65例、单纯抽液组53例。三组均于超声引导下抽尽囊液,~(32)P胶体组注入~(32)P胶体1.85~3.70 MBq/cm3与地塞米松1~5 mg的混合液;无水酒精组按抽液量的1/3注入无水酒精;单纯抽液组不注入药物。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二次治疗率。结果~(32)P胶体组、无水酒精组、单纯抽液组首次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32%(62/71)、70.77%(46/65)、22.64%(12/53)。~(32)P胶体组首次治疗有效率高于无水酒精组和单纯抽液组(P<0.05或<0.01),且无水酒精组高于单纯抽液组(P<0.01)。~(32)P胶体组、无水酒精组、单纯抽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3/71)、10.8%(7/65)、3.8%(2/53)。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均>0.05。~(32)P胶体组、无水酒精组、单纯抽液组分别有29例(40.8%)、46例(70.8%)、51例(96.2%),需进行二次治疗,其二次治疗率依次升高(P均<0.01)。结论超声引导下~(32)P胶体介入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2016年08期 v.56;No.98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谢凯胜;黄贤;盘庆飞;何秀丽;李圣海;
目的比较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组第三次报告(NCEP/ATPⅢ)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制定的代谢综合征(MS)诊断标准在高血压人群中的诊断一致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7 485例,男2 875例、女4 610例;<50岁1 380例,50~60岁2 680例,>60岁3 425例。采用NCEP/ATPⅢ和CDS标准诊断MS,比较其对不同性别、年龄研究对象MS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NCEP/ATPⅢ和CDS标准MS检出率分别为40.1%(2 998/7 485)、42.4%(3 175/7 485)(P<0.01)。NCEP/ATPⅢ标准对女性MS检出率高于男性,CDS标准对女性MS的检出率低于男性(P均<0.01)。两种标准对各年龄组MS检出率变化趋势相似,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P均<0.01)。结论 CDS标准在高血压人群中MS检出率相对较高,更有利于早期控制MS的危险因素。
2016年08期 v.56;No.986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雪梅;魏从真;赵小洁;高灵灵;耿玉兰;李小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患儿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蛋白(NGAL)和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162例行心脏手术的CHD患儿,术后次日发生AKI44例(AKI组),未发生AKI 118例(非AKI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次日尿液NGAL和血清Cys C水平,并分析其与AKI的关系。结果 AKI组术后尿液NGAL、血清Cys C水平均高于术前及非AKI组(P均<0.05);非AKI组手术前后尿液NGAL、血清Cys 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术后尿NGAL(OR=2.314,95%CI为0.508~7.652)、血清Cys C(OR=1.401,95%CI为0.322~6.014)水平升高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结论 CHD患儿术后AKI发生率较高;AKI发生可能与术后尿液NGAL、血清Cys C水平升高有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钢铁;薛月玲;杨爱青;田新新;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_3、抗菌肽37(LL-37)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2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40例、重症组62例,同期选择体检正常同龄儿90例(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25-(OH)D_3水平缺乏或严重缺乏情况,比较各组血清25-(OH)D_3、LL-37水平,并分析二者的关系。重症组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当天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评分),并分析其PRISM-Ⅲ评分与血清25-(OH)D_3、LL-37水平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轻症组和重症组血清25-(OH)D_3水平缺乏或严重缺乏情况逐渐加重(P均<0.05)。轻症组、重症组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重症组低于轻症组(P均<0.05)。重症组血清LL-3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轻症组(P均<0.05),而对照组、轻症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_3和LL-37水平无相关性(r=0.16,P>0.05),重症组血清25-(OH)D_3和LL-37水平亦无相关性(r=0.48,P>0.05)。重症组PRISM-Ⅲ评分为(5.0±2.3)分,与血清25-(OH)D_3水平呈负相关(r=-0.33,P<0.05),与LL-37水平无相关性(r=-0.18,P>0.05)。结论血清25-(OH)D_3、LL-37水平降低可能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加重有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邹海洪;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MS患者1 600例,根据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分为Hp阳性组1 091例、Hp阴性组509例。比较两组SBP、DBP及血清FPG、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Hp感染状态的关系。结果 Hp阳性组SBP为(132.52±24.33)mm Hg、DBP为(81.34±12.91)mm Hg,Hp阴性组分别为(130.22±23.13)、(79.98±11.45)mm Hg,两组比较P均>0.05。Hp阳性组血清FPG为(7.68±3.62)mmol/L、hs-CRP为(3.48±0.26)mg/d L,Hp阴性组分别为(5.84±2.11)mmol/L、(1.92±0.43)mg/d L,两组比较P均<0.05。相关分析发现,Hp感染状态与MS患者血压无相关性,与血清FPG、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4、0.788,P均<0.05)。结论Hp感染可加重MS患者的代谢紊乱状态;对Hp阳性的MS患者应尽早行Hp根除治疗。
2016年08期 v.56;No.986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罗嫚丽;曹文芳;刘豫军;董雪珊;田淑新;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新生儿黄疸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茵栀黄口服液5 m L/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0.125 g/次,2次/d;共治疗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7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记录两组胎便排空时间、每天大便次数、黄疸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 G、Ig A、Ig M、CD4~+/CD8~+。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7天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持续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每天大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g G、Ig A、Ig M、CD4~+/CD8~+无明显变化(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 G、Ig A、Ig M、CD4~+/CD8~+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二者联用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有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陈迪;李卫华;姜朕;
目的筛选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早期预警指标,并探讨其预警价值。方法 HFMD患儿477例(回顾组),其中普通HFMD 424例、重型HFMD 53例,回顾其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筛选重症HFMD的早期预警指标。另选HFMD患儿512例(前瞻组),将筛选出的预警指标对前瞻组进行早期预警,并对高危患儿积极救治,评价其预警价值。结果回顾组共筛选出7个早期预警指标,即出现呕吐、呼吸和心率增快、末梢湿冷、高血压、WBC计数升高、血糖升高、CRP升高。将7个早期预警指标分为4个级别,即符合1项指标为一级预警,符合2、3项指标为二级预警、符合4、5项指标为三级预警,符合6、7项指标为四级预警。回顾组随着预警等级的增加,重症HFMD诊断准确率逐渐升高(P<0.05)。前瞻组三、四级预警患儿经积极救治,重症HFM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回顾组三、四级预警患儿(P均<0.05)。结论出现呕吐、呼吸和心率增快、末梢湿冷、高血压、WBC计数升高、血糖升高和CRP升高可作为重症HFMD的早期预警指标;对三、四级预警患儿积极救治可降低其转化为重症HFMD的概率。
2016年08期 v.56;No.986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肖迪;刘梅;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效果,为其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急性布氏杆菌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口服利福平600 mg/d、盐酸多西环素200 mg/d,连续治疗6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异甘草酸镁30 m L+5%葡萄糖溶液250 m L静滴,1次/d,连续2周。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症状缓解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0.38%(47/52),对照组为86.27%(44/51),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3.64天,对照组为6.92天,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对照组为29.41%(15/51),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4.89%(7/47),对照组为13.63%(6/44),两组比较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临床症状缓解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6年08期 v.56;No.986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静;佟冬冬;魏秀娟;高玮;黄海真;张风河;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围术期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及其与焦虑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95例,分别于入院后清晨查体时(T_1)、气管插管成功且手术开始之前(T_2)、完全关闭手术切口(T_3)、气管插管拔管20 min(T_4)、术后次日清晨(T5),检测血浆BDNF;于入院时、术后次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焦虑程度。同时,分析血浆BDNF水平与焦虑的关系。结果 T_2时血浆BDNF水平低于T_1时(P<0.05);T_3、T_4时血浆BDNF水平明显高于T_2时(P均<0.05),但与T_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5时血浆BDNF水平明显低于T_1时(P<0.05)。入院时患者均无严重焦虑,肯定有明显焦虑10例、可能有焦虑37例、无焦虑55例,术后次日分别为0、18、55、19例,患者术后焦虑症状明显加重(P<0.05)。相关分析发现,术后焦虑程度与血浆BDNF水平呈负相关(r=-0.573,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血浆BDNF水平降低;其水平变化可能与术后焦虑程度有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8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晓彤;赵海霞;关文英;王召格;张凤云;黄武多;孙怡;
目的探讨可视化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Corvis ST)与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及Topcon眼压计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眼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择近视眼患者60例,分别行Corvis ST、Pentacam和Topcon眼压计检查,对Corvis ST与Pentacam所测的中央角膜厚度及Corvis ST与Topcon眼压计所测的眼压值进行比较。结果Corvis ST、Pentacam所测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33.33±36.18)、(545.52±33.80)μm,两者比较P<0.05;Corvis ST、Topcon眼压计所测的眼压值分别为(13.62±2.99)、(15.77±2.80)mm Hg,两者比较P<0.05。结论 Corvis ST与Pentacam和Topcon眼压计测量结果均有差异,不能相互代替。
2016年08期 v.56;No.986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传刚;王静;尹晓煜;高美华;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α、IL-1β、IL-2、IL-6、IL-17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7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1α、IL-1β、IL-2、IL-6、IL-17。比较不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病程精神分裂症患者各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IL-1α、IL-1β、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血清IL-2、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PANSS评分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1α、IL-1β、IL-17水平逐渐升高,其中90~96分明显高于70~79分(P<0.05);不同病程者血清IL-1α、IL-1β、IL-17水平变化不一,其中病程>29个月者血清IL-1α水平高于病程<17个月者,而血清IL-1β、IL-17水平病程>29个月者低于病程<17个月者。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激活现象,且其激活程度与病情密切相关。
2016年08期 v.56;No.986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孙文琴;周爱国;潘道波;莫洪;吴雪峰;
目的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坐位腰麻用于肛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肛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腰椎穿刺后,观察组注入0.5%布比卡因2.5 mg(0.5 m L)、芬太尼25μg(0.5 m L),对照组注入0.5%布比卡因5 mg(1 m L),注药后维持坐位10 min,麻醉平面达到S3时行肛周手术。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满意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切口感觉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麻醉满意率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无尿潴留发生,对照组出现3例,两组比较P<0.05;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坐位腰麻可满足肛周手术要求,麻醉效果较好,术后无尿潴留发生。
2016年08期 v.56;No.986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强亚勇;马亚东;张斌斌;贺晓龙;汪峰;
目的总结输尿管癌的诊治情况,为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例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输尿管癌患者均为低分级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T_1期20例、T_2期10例;行输尿管切除端吻合术18例,膀胱袖口状与输尿管末端切除再植膀胱术12例。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1年,28例随访6个月~5年,均未出现肾盂肿瘤及同侧输尿管癌复发;4例患者术后出现膀胱尿路上皮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均未复发。结论输尿管癌早期一般可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结合影像学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早期行保肾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2016年08期 v.56;No.986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