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对顺铂耐药的骨肉瘤细胞干细胞特性变化及其与Notch信号通路的关系

    李提;方硕;余铃;杨俭;郭卫春;

    目的探讨对顺铂耐药的骨肉瘤细胞干细胞特性变化及其与Notch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对顺铂耐药的人骨肉瘤143B-TK细胞作为观察组,以未经顺铂作用的人骨肉瘤143B-TK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干细胞相关基因(TERT、Sox2、Oct4、NANOG)、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Hey L、Hey2、Hey1、Hes5、Hes1)mRNA相对表达量;两组加入或不加入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DAPT,采用悬浮克隆球试验检测成球能力(以悬浮克隆球数量表示)。结果两组NANOG、Hey2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TERT、Sox2、Oct4、Hey L、Hey1、Hes5、Hes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不加入DAPT的观察组悬浮克隆球数量明显多于加入DAPT的观察组和不加入DAPT的对照组(P均<0.01)。结论对顺铂耐药的骨肉瘤细胞干细胞特性增强;Notch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导致其干细胞特性增强和细胞耐药的主要原因。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miRNAs表达变化及意义

    穆尚强;孙爽;王宇;梅继文;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液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s)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KOA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33例,均为女性。采集受试者关节液标本,随机从中各选择3例份,采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差异表达的miRNAs(差异表达的标准定义为上调或下调≥2倍)。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剩余KOA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关节液(各30例份)中差异表达miRNAs的相对表达量,对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体检健康者比较,KOA患者关节液中上调≥2倍的miRNAs有3个(miR-9、miR-155、miR-98),下调≥2倍的miRNAs有4个(miR-140、miR-27a、miR-146a、miR-138)。KOA患者关节液miR-9、miR-155、miR-98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体检健康者,miR-140、miR-27a、miR-146a和miR-138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体检健康者(P均<0.05)。结论 KOA患者关节液miR-9、miR-155、miR-98表达升高,miR-140、miR-27a、miR-146a和miR-138表达降低;上述miRNAs表达变化可能与KOA的发病有关。

    2016年48期 v.56;No.1026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户小伟;李巍;韦达隆;劳山;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最佳作用浓度。方法采用体外全血贴壁法培养兔BMSCs,进行表面抗原(CD29、CD44、CD45,采用流式细胞术)及成软骨(HE染色和阿尔新蓝染色)、成骨[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分化潜能鉴定。取第2代BMSCs,加入含0、1、5、10、50、100 ng/m L b FGF的成骨诱导液,分别于培养第4、7、10、14天采用PNP比色法检测ALP表达,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骨钙素(OC)表达。结果细胞表面抗原CD29阳性表达率为92.23%,CD44阳性表达率为80.01%,CD45阳性表达率为1.91%;HE染色见细胞形态为多角形或多边形,有多个凸起,核周细胞质内可见黑色颗粒,阿尔新蓝染色可见细胞间大量天蓝色物质弥漫分布;茜素红染色可见大量红色钙结节,ALP染色可见细胞质中出现棕褐色的颗粒和块状沉淀;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为BMSCs,并具有成软骨和成骨分化潜能。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BMSCs经不同浓度b FGF作用后ALP及OC表达均呈升高趋势。相同作用时间下,BMSCs经50 ng/m L b FGF作用后ALP及OC表达均高于0、1、5、10、100 ng/m L b FGF作用后(P均<0.01)。结论 b FGF能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呈时间依赖性;其最佳作用浓度为50 ng/m L。

    2016年48期 v.56;No.1026 8-1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红系细胞发育相关miR-196b的靶基因预测及意义

    丁谨;刘芳;胡彩艳;施继禹;

    目的预测红系细胞发育相关miR-196b的靶基因,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iRbase数据库查找多物种已知的miR-196b成熟序列,比对后分析其在多物种间的保守性。应用miRanda、miRDB、Targetscan7.1、PITA和miRWalk数据库对miR-196b的靶基因进行预测,筛选重复率较高的靶基因。应用Cytoscape3.3.0和KEGG对重复率较高的靶基因进行GO分类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查阅文献,再次筛选与红系细胞发育相关的靶基因,采用Targetscan7.1和RNA22分析其与miR-196b的结合情况。结果 22个物种具有miR-196b成熟序列,序列比对发现miR-196b在多物种间高度保守。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共得到5 004个miR-196b的靶基因,其中重复率较高的靶基因有302个。GO分类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R-196b靶基因在生物学过程显著富集于发育过程、细胞过程和定位等,在分子功能显著富集于蛋白结合和物质转运等,在细胞组分显著富集于细胞突起和细胞器膜等(P均<0.05)。结合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43个与红系细胞发育相关miR-196b的靶基因,其信号通路富集于Ras信号通路、c AMP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P均<0.05)。结合文献,最终筛选出与红系细胞发育相关的miR-196b靶基因有5个,分别为GATA1、Cdkn1b、Pld1、Cdh1和Ntrk2,其中GATA1、Cdkn1b和Cdh1可与miR-196b直接结合。结论红系细胞发育相关miR-196b的靶基因可能为GATA1、Cdkn1b、Pld1、Cdh1和Ntrk2;miR-196b可能通过对上述靶基因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激活相应信号通路,在红系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生物学作用。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miR-214在狼疮性肾炎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姚菲菲;孙立秋;方伟;王化民;姚东升;崔蕊;徐佳;王莉;王秀梅;

    目的探讨微小RNA-214(miR-214)在狼疮性肾炎(LN)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MRL-Faslpr/JNju小鼠(简称LN小鼠,20只)和野生型小鼠(20只)处死,分离、培养其肾小球系膜细胞;将LN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转染miR-214 mimics(观察组)和NC mimics control(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种小鼠及两组肾小球系膜细胞miR-214相对表达量,采用MTT法检测两组转染1、2、3天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细胞中miR-214的靶基因,并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YKL-40是miR-214的靶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YKL-40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取对数生长期的LN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转染si YKL-40和negative control,采用MTT法检测转染1、2、3天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LN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iR-21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0.09、1,两者比较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miR-214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5.54±12.07、1,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转染1、2、3天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YKL-40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与转染negative control比较,转染si YKL-40的LN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转染1、2、3天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升高(P<0.05或<0.01)。结论 LN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miR-214表达降低,上调miR-214表达可抑制其增殖;下调YKL-40表达可能是miR-214的作用机制。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盐霉素对人鼻咽癌CNE2/DDP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陈冬杰;廖雪阳;陈可绪;李毅斌;汪森明;

    目的探讨盐霉素对人鼻咽癌CNE2/DDP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鼻咽癌CNE2/DDP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加入2μg/m L顺铂(顺铂组)、8μmol/L盐霉素(盐霉素组)、2μg/m L顺铂和8μmol/L盐霉素(联合组)、0.1%二甲基亚砜(对照组)进行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p-LRP6)、m TORc1信号通路(P70S6K、p-P70S6K、S6、p-S6)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盐霉素组、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活性均升高(P均<0.05);顺铂组、盐霉素组和联合组上述指标均逐渐升高,两两比较P均<0.05。β-catenin、p-LRP6、p-P70S6K、p-S6蛋白相对表达量:顺铂组和对照组均高于盐霉素组和联合组(P均<0.05),顺铂组与对照组、盐霉素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70S6K、S6蛋白相对表达量: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盐霉素可以逆转人鼻咽癌CNE2/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激活caspase活性、抑制Wnt/β-catenin和m TORc1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6年48期 v.56;No.102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葡萄籽原花青素辅助治疗对中度OSAHS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李立群;樊蕴辉;王红阳;郭霞;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简称原青花素)辅助治疗对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01例中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原青花素低剂量组34例、原青花素高剂量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三组均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原青花素低剂量组和原青花素高剂量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口服原青花素1、2粒/次,2次/d;疗程均为8周。三组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记录最长呼吸低通气时间(MHT)、低通气指数(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紊乱指数(RD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快速动眼期比率(REM)、微觉醒指数(M-AI),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简称嗜睡量表)对主观嗜睡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三组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MHT、HI、LAT、AI、RDI、M-AI、嗜睡量表评分和血清MDA水平均降低,LSa O2、REM和血清SOD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原青花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HT、HI、RDI、M-AI、嗜睡量表评分和血清MDA水平均降低,LSa O2、REM均升高,但原青花素高剂量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三组治疗后LAT、AI、血清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原青花素辅助治疗可改善中度OSAHS患者的睡眠结构,提高其睡眠质量,高剂量效果更好;降低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6年48期 v.56;No.1026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声明

    <正>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山东医药》中介、代理甚至编辑的名义发布稿约,承诺发稿,并高额收取相关费用,已致部分作者受骗。在此,我社郑重声明,《山东医药》无任何中介、代理机构或个人,务请作者提高警惕。需向《山东医药》杂志投稿者,请查阅《山东医药》杂志上标明的电子邮箱及投稿须知,严防被骗。同时,正告不法分子停止非法行为,否则将负法律责任。

    2016年48期 v.56;No.1026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献标志码的标识

    <正>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根据其内容性质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共设置以下五种:A:基础性理论与应用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B:应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扎记(社科)。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正>~~

    2016年48期 v.56;No.1026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携手《山东医药》 共创品牌形象

    <正>《山东医药》创刊于1957年,是山东省卫生厅主管的医学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广大医务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阵地,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本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药学术研究与医疗临床实践相结合,面向广大医疗单位及医药科研与生产单位。欢迎

    2016年48期 v.56;No.1026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脂肪干细胞移植对兔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刘铭;王宇;刘欣伟;刘宪民;张玉彪;项良碧;刘松波;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对兔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对韧带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1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腹股沟下脂肪组织,分离提取ADSCs(经CD43免疫荧光染色证实)。将4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移植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均切断75%的ACL,移植组同时在韧带损伤处注入10μL第3代ADSCs悬液,假手术组只暴露韧带、不切开。记录术后各组动物饮食、饮水、运动等一般情况,术后第4周处死后采集ACL标本,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F-β、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假手术组麻醉恢复后即可正常饮水饮食,被毛有光泽,精神状态良好,运动情况与术前比较无变化。模型组饮食饮水较少,被毛无光泽,精神状态差,存在运动障碍。移植组饮食饮水情况与假手术组相近,被毛光泽度不佳,精神状态较模型组好,存在轻微运动障碍,但运动能力恢复情况较模型组好。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移植组TGF-β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TGF-β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结论 ADSCs移植可以促进ACL损伤兔的韧带修复;降低TGF-β表达、升高Ⅰ型胶原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6年48期 v.56;No.102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椎体中注入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兔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

    赵司顺;刘晓伟;王胜;张增山;田云虎;

    目的探讨椎体中注入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兔软骨终板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健康雌兔,采用去势法制备骨质疏松模型。从中选取32只生长状况良好的骨质疏松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观察组于L7椎体注入骨水泥约0.5 m L,对照组仅行后路椎体穿刺,不注入骨水泥,余处理同观察组。两组分别于术后4、8周各随机抽取8只骨质疏松兔,处死后取出L6/7椎间盘,并对L7软骨终板进行分离。光镜下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学特点并进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SP法检测Ⅱ型胶原表达,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检测糖胺多糖(GAG)表达。结果两组软骨终板表层均有小裂隙出现,软骨血管呈纤维化;中、深层均有少量簇聚的软骨细胞和单个肥大的软骨细胞,部分出现潮线断裂或双重潮线,HE染色有失染现象。两组术后4、8周软骨终板组织Mankin评分、Ⅱ型胶原、GAG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不会引起骨质疏松兔邻近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

    2016年48期 v.56;No.1026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Eag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袁忠;胡俊;雷家维;付璐珩;俞曾强;汪海燕;

    目的探讨Eag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骨肉瘤Saos-2细胞随机分为Eag1沉默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Eag1 siRNA及scramble。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Eag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MTT法检测两组培养24、48、72、96及120 h的细胞增殖能力(以OD值表示),细胞划痕试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以划痕愈合率表示),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两组细胞侵袭能力(以进入膜下的细胞数量表示);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Eag1沉默组与对照组Eag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0±0.04、1.00±0.12,Eag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06、1.00±0.10,两组比较P均<0.05。Eag1沉默组接种24、48、72、96及120 h的O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Eag1沉默组和对照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42.34%±4.22%、95.12%±2.32%,进入膜下的细胞数量分别为(352±32)、(642±34)个,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9±0.15、1.64±0.23,两组比较P<0.05或<0.01。结论 Eag1沉默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下调STAT3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6年48期 v.56;No.1026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膜性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彭素英;王玉洁;何宇;陶友丽;刘文佳;李婷;曹灵;

    目的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膜性肾病(MN)大鼠模型。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3只,分为对照组5只,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各7只,腹腔组7只。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及腹腔组均皮下注射0.5 mg CBSA和等体积不完全弗氏佐剂(ICFA)预先免疫1周,对照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ICFA;1周后正式免疫: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隔日尾静脉注射20、40、60 mg/kg C-BSA,腹腔组隔日腹腔注射60 mg/kg C-BSA,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正式免疫4周,采用生化指标(TC、TG、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PASM染色、Masson染色、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鉴定模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TC、TG及24 h UTP均升高,血清白蛋白均降低,腹腔组24 h UTP升高(P均<0.05)。尾静脉低、中、高剂量组PASM染色示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性增厚、钉突改变;Masson染色示肾小球上皮下嗜复红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显示IgG沿GBM呈细小颗粒状沉积;电镜下见GBM弥漫性增厚;病理改变呈剂量依赖性加重。腹腔组光镜及电镜未见明显病理变化。结论成功采用尾静脉注射C-BSA建立大鼠MN模型,临床及病理鉴定符合MN的特征。

    2016年48期 v.56;No.102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抗IL-17A单克隆抗体对系统性硬化病小鼠纤维化病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王旭;黄舒柠;雷玲;

    目的观察抗白介素17A(IL-17A)单克隆抗体对系统性硬化病(SSc)小鼠纤维化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体组、同型对照组,每组6只。模型组于背部中央区域皮下注射博来霉素(BLM),抗体组注射BLM+抗IL-17A单克隆抗体,同型对照组注射BLM+同型对照抗体,正常对照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共3周。取其皮肤和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测量皮肤厚度,进行皮肤炎症评分和肺炎症、纤维化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皮肤和肺组织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Ⅰ)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皮肤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增生,肺泡结构正常。模型组真皮层和肺泡间隔明显增厚,皮肤胶原明显增生;肺间质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可见胶原束形成。同型对照组皮肤和肺组织病理改变与模型组相似。抗体组皮肤增厚,皮肤和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纤维组织增生,但程度均轻于模型组和同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抗体组、同型对照组皮肤厚度和炎症评分、肺炎症和纤维化评分均升高,皮肤和肺组织IL-17A、TGF-β1、CollagenⅠ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但模型组和同型对照组均高于抗体组(P<0.05或<0.01)。模型组和同型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抗IL-17A单克隆抗体可抑制SSc小鼠的皮肤和肺纤维化病变;减少TGF-β1和CollagenⅠ生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6年48期 v.56;No.102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机制

    许圣荣;蒋宗滨;张爱民;周增华;何睿林;叶小龙;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塞来昔布、盐酸乙哌立松、甲钴胺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加巴喷丁,疗程4周。两组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电阻抗法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IgA、lg G、IgM和C_3、C_4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分别为15、5、9例和6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和血浆C_3、C_4均升高,血浆IgA、IgM、IgG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或<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2016年48期 v.56;No.1026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一期和分期多组韧带重建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比较

    谢杰;徐斌;涂俊;

    目的对比分析外伤性膝关节脱位患者经一期和分期多组韧带重建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膝关节脱位患者53例,其中一期手术重建所有韧带者34例(一期组),分期手术重建韧带者19例(分期组)。比较两组的住院费用、康复时间,手术前及手术后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期组住院费用为(58 563±7 871)元,分期组为(68 620±12 055元);一期组康复时间为(7.1±1.1)个月,分期组为(10.1±1.0)个月;两组比较P均<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VAS均降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均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VAS、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一期组出现止血带反应3例、切口一期愈合不良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分期组出现止血带反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一期和分期多组韧带重建术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均安全、有效,而采用一期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花费更少、康复时间更短。

    2016年48期 v.56;No.1026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跟骨延长截骨术与跟骨骰骨楔骨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效果比较

    高雷;闫桂森;郭源;王满宜;

    目的比较跟骨延长截骨术与跟骨骰骨楔骨截骨术(简称3C截骨术)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的柔韧性扁平足患儿28例(44足),其中行跟骨延长截骨术29足(跟骨延长组),跟骨骰骨楔骨截骨术15足(3C截骨组)。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学会制定的后足评分系统(ACFAS)评价后足功能(包括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行足负重正位及侧位X线检查,测量正位及侧位跟骨距骨角、跟骨倾斜角、距舟覆盖角、正位及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结果与术前比较,跟骨延长组和3C截骨组术后ACFAS主观评分均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ACFAS主观、客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比较,跟骨延长组术后正位及侧位跟骨距骨角均降低;两组术后距舟覆盖角、正位及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均降低,跟骨倾斜角均升高(P均<0.05)。跟骨延长组术后正位及侧位跟骨距骨角、距舟覆盖角均低于3C截骨组(P均<0.05)。结论跟骨延长截骨术和3C截骨术治疗柔韧性扁平足效果均较好,但前者对足部顺列的纠正效果优于后者。

    2016年48期 v.56;No.1026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时机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临床对比分析

    李懋;徐斌;涂俊;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CL损伤患者115例,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2周)75例、晚期组(4~12周)40例。两组均进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及术后康复训练;术前及术后14周行Lachman试验及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试验)观察ACL情况,记录膝关节IKDC、Lysholm及Tenger评分,屈曲和伸膝受限角度,患侧大腿萎缩指数,以及感染、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Lachman试验和ADT试验阴性率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Lachman试验和ADT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IKDC、Lysholm及Tenger评分均升高,膝关节屈曲受限角度、伸膝受限角度及患侧大腿萎缩指数均降低(P均<0.05);两组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损伤患者早期或晚期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均安全、有效。

    2016年48期 v.56;No.102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切口减压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效果观察

    庞小林;伏欣;郭军;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切口减压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切口减压治疗,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天引流量、肌肉剥离长度、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周进行X线检查,记录患椎楔变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矢状位Cobb角;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螺钉断裂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天引流量、肌肉剥离长度及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楔变角、矢状面指数、矢状位Cobb角均降低,椎前缘高度均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小切口减压治疗伴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

    2016年48期 v.56;No.102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来源椎骨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

    吴斌;李君;金彪;王永杰;卢子逍;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不同来源椎骨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椎骨转移瘤患者,其中原发病为乳腺癌22例(乳腺癌组,共38个病变椎骨)、肺癌33例(肺癌组,共52个病变椎骨)、前列腺癌25例(前列腺癌组,共35个病变椎骨),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共30个正常椎骨)。各组均在磁共振常规序列的基础上行DWI成像,分析其信号特点,测量患者病变椎骨及对照组正常椎骨感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乳腺癌组、肺癌组和前列腺癌组椎骨DWI信号特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三组与对照组DWI信号特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乳腺癌组椎骨ADC为(2.82±0.11)×10~(-3)mm~2/s、95%CI为2.76~2.88,肺癌组分别为(1.50±0.24)×10~(-3)mm~2/s、1.37~1.64,前列腺癌组分别为(1.73±0.21)×10~(-3)mm~2/s、1.59~1.86,对照组分别为(0.58±0.12)×10~(-3)mm~2/s、0.53~0.64,各组椎骨ADC两两比较P均<0.01。结论磁共振DWI的ADC改变有助于鉴别椎骨转移瘤的来源,但信号特点的变化则不能用于其鉴别诊断。

    2016年48期 v.56;No.1026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其机制

    倪康;赵凯;

    目的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传统的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均治疗20次,分4周完成。治疗4周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Keypoint肌电图仪检测刺激患侧肘部、腕部时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为86.7%;对照组分别为11、10、5、4例和70.0%;观察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刺激肘部、腕部时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和VAS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改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传导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6年48期 v.56;No.102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及其机制

    席立成;李宏宇;赵子星;郁少林;刘搏宇;田文;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65例早中期KOA患者,与患者说明治疗方案后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ESW治疗(1次/周);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2、6个月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简称WOMA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ELISA法检测关节液IL-1β、IL-10和NO。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6个月VAS及WOMAC评分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个月VAS及WOMAC评分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2、6个月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6个月关节液IL-1β和NO水平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后即刻、治疗后2个月关节液IL-1β和NO水平均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2、6个月关节液IL-1β和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2个月关节液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ESW治疗早中期KOA疗效较好、作用时间长;降低关节液IL-1β、NO水平及升高IL-10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6年48期 v.56;No.102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骨肉瘤组织miR-133b表达变化及意义

    林琰杰;于嘉智;魏传银;

    目的探讨微小RNA-133b(miR-133b)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2例行骨肉瘤切除术患者的骨肉瘤组织及肉瘤旁正常骨组织(简称正常骨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miR-133b、miR-451、miR-15a、miR-646、miR-218、miR-449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21、p27、PCNA、Ki67)和Krppel样因子4(KLF-4)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骨肉瘤组织中miR-133b与KLF4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miR-133b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骨组织(P<0.01);两种组织miR-451、miR-15a、miR-646、miR-218、miR-449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肉瘤组织p21、p27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骨组织,PCNA、Ki67、KLF-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骨组织(P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肉瘤组织中miR-133b与KLF-4表达呈负相关(r=-0.344,P<0.01)。结论骨肉瘤组织miR-133b表达降低;miR-133b可能通过下调KLF-4表达而参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2016年48期 v.56;No.1026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血清AQP4-IgG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

    杜慧杰;楚兰;徐竹;贺电;蔡刚;邵冰;夏聪;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IgG抗体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73例NMOSD患者,根据血清AQP4-IgG抗体检测结果分为阴性组31例,阳性组42例。收集两组性别、发病年龄、民族、首发表现、病程等一般资料;采用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脊髓受累节段个数及病灶分布情况。结果阴性组和阳性组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54.8%、78.6%,EDSS评分分别为(3.4±1.9)、(4.3±2.0)分,脊髓受累节段个数分别为(4.2±1.3)、(5.9±2.9)个;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发病年龄、民族、首发表现、病程、病灶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AQP4-IgG抗体阳性NMOSD患者女性所占比例较高,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重,脊髓受累节段多。

    2016年48期 v.56;No.102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比较的Meta分析

    揭勇;张先林;谢远龙;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可吸收螺钉(简称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 Med、MEDLINE、SCI、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应用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研究(分别为可吸收螺钉组和金属螺钉组)。采用Rev Man5.2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9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可吸收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金属螺钉组,二次手术率低于金属螺钉组,异物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金属螺钉组,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手术时间及术后感染、疼痛、螺钉断裂、韧带骨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均可提高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与金属螺钉比较,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二次手术率低、骨折愈合快,但异物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高。

    2016年48期 v.56;No.102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个体化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AO三维预成型钛网用于眼眶骨折手术临床观察

    李春威;陈珺;

    目的探讨个体化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AO三维预成型钛网治疗眼眶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侧眼眶骨折患者25例,均存在眼球内陷及复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AO三维预成型钛网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AO三维预成型钛网行手术治疗。两组术后第2天进行三维CT检查,观察钛网在眼眶骨折缺损位置的贴附情况;比较两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复视治愈率、眼球内陷矫正率,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CT矢状位上修复眶底的钛网呈"S"形,对照组CT矢状位上修复眶底的钛网呈弯向眶内的弧形。观察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复视治愈分别为6例(46.15%)、8例(61.54%)、9例(69.23%),对照组分别为4例(33.33%)、5例(41.67%)、7例(58.33%);观察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复视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周,观察组眼球内陷矫正10例(76.92%),对照组为8例(66.67%),两组眼球内陷矫正率比较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眼球内陷矫正均为8例(61.54%),对照组均为5例(41.67%),两组眼球内陷矫正率比较P均<0.05。两组随访中均未发生钛网松动、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个体化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AO三维预成型钛网修复眼眶骨折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2016年48期 v.56;No.1026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国外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范东伟;陈仲强;李维;

    目的探讨国外关于骨质疏松症(OP)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热点,为国内开展OP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双向聚类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Pubmed收录的2006~2015年关于OP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信息分析可视化方法观察其研究热点。结果根据实际聚类效果将主题词聚为5类(聚类0~4)。聚类0主要针对OP药物治疗(包括一线抗骨吸收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进行研究,该聚类内的文献数量最少,研究主题内容最为集中;聚类1~4分别针对OP的诊断方法、超声在OP诊断中的价值、O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OP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上述聚类内的文献数量一般,研究主题内容较为松散。结论近十年国外OP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和能够全面反映骨强度、骨质量的诊断技术研发两个方面。

    2016年48期 v.56;No.1026 74-7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长期移居高原的健康汉族人HIF-2α基因型分布变化及意义

    余震坤;常荣;韩永建;陈单单;张晓菲;

    目的探讨长期移居高原的健康汉族人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基因型分布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39例移居高原(平均海拔约3 300米)且居住20年以上的健康汉族志愿者(青海汉族组),采用Sanger基因测序法检测其HIF-2α基因14个位点(rs1867785、rs2881324、rs11125068、rs11675441、rs10193827、rs13419896、rs4953360、rs4953361、rs7571879、rs7589621、rs7571218、rs7598371、rs7594912、rs1562453)的基因型,分别与45例北京健康汉族人(北京汉族组,来源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数据库)、47例青海健康藏族人(青海藏族组,来源于以往文献)的基因型进行比较。结果青海汉族组和北京汉族组HIF-2α基因14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青海藏族组比较,青海汉族组和北京汉族组HIF-2α基因9个位点(rs11125068、rs11675441、rs10193827、rs13419896、rs4953360、rs4953361、rs7571879、rs7589621、rs7598371)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长期移居高原的健康汉族人与北京健康汉族人的HIF-2α基因型分布具有一致性,其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与HIF-2α基因型分布无关。

    2016年48期 v.56;No.1026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方式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张磊;吕光宇;张友华;黄典;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患者的适宜液体复苏方式。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SAP合并ACS患者,入院72 h内总输液量<20 L者20例(<20 L组),≥20 L者20例(≥20 L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统计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20 L组液体复苏72 h内总输液量、输液速度以及液体潴留总量均低于≥20 L组(P均<0.01)。与同组复苏前比较,液体复苏72 h时两组收缩压、尿量均升高(P均<0.05),HR均降低(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0 L组比较,<20 L组液体复苏72 h时氧合指数升高,血乳酸、血肌酐、APACHEⅡ评分、腹腔压力均下降(P均<0.01)。<20L组ICU住院时间为(16.33±2.16)d、病死率为10%,≥20 L组分别为(22.17±2.31)d、40%,组间比较P均<0.01。结论对于SAP合并ACS的患者行液体复苏时72 h内总输液量应<20 L,输液速度应<250 m L/h,液体潴留总量应<3 L。

    2016年48期 v.56;No.1026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生物反馈治疗对合并焦虑、抑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蔡林;周信子;白雪歌;王小飞;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合并焦虑、抑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焦虑、抑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包括全部正常窦性心动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窦性心动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心动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占总正常窦性心动间期数的百分率(PNN50)。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SDNN、RMSSD、PNN50明显升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例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提高合并焦虑、抑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2016年48期 v.56;No.1026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妇科良性疾病育龄女性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临床效果观察

    冯立;康山;张笑萍;王建英;于丽;赵喜娃;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治疗妇科良性疾病育龄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妇科良性疾病育龄女性患者3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0例。观察组切除全子宫的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对照组仅切除全子宫。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6、12、24个月检测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术后随访36个月,统计盆腔包裹性积液及卵巢癌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个月PSV、EDV均较术前下降,RI、PI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6、12、24个月血清FSH、LH水平均较术前升高,E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FSH水平高于对照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血清L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个月两组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发生盆腔包裹性积液7例(4.12%)、卵巢癌3例(1.76%),对照组分别为18例(10.59%)、10例(5.88%),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可降低妇科良性疾病育龄女性患者盆腔积液和卵巢癌的发生率,且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2016年48期 v.56;No.1026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TACE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观察

    刘庆拿;孟祥涛;李忠超;褚夫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辅助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HCC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TACE治疗。术后3个月,评价两组近期疗效,统计围手术期外科手术和TACE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年,观察两组复发、转移情况及1、2、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73.47%,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外科手术和TACE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8.36%,对照组为16.33%,两组比较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2.24%、16.33%,对照组分别为26.53%、36.73%,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ACE辅助外科手术治疗HCC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减少肿瘤复发及转移。

    2016年48期 v.56;No.1026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Gli-1、ZEB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杨雯;张晓伟;胡睿;胡建功;

    目的探讨Gli-1、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蛋白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结肠癌组织标本(结肠癌组)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癌旁组)各38例份,同期正常结肠组织10例份(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Gli-1、ZEB2蛋白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结肠癌组织Gli-1、ZEB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Gli-1蛋白阳性表达23例份(60.5%),癌旁组为5例份(13.2%),正常对照组为1例份(10.0%);结肠癌组ZEB2蛋白阳性表达21例份(55.3%),癌旁组为13例份(34.2%),正常对照组为2例份(20.0%);结肠癌组Gli-1、ZEB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癌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肠癌组织Gli-1、ZEB2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均无关(P均>0.05)。结肠癌组织Gli-1与ZEB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23,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Gli-1、ZEB2蛋白表达升高,其异常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6年48期 v.56;No.1026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尿NGAL、KIM-1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王静;崔红蕊;胡秀红;穆立芹;李明明;杨洪娟;牛哲莉;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120例,其中术后发生AKI 32例(AKI组)、未发生AKI 88例(非AK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6、12、24、48 h尿NGAL、KIM-1,绘制尿NGAL、KIM-1预测先心病患儿术后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非AKI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尿NGAL、KIM-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KI组术后尿NGAL、KIM-1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分别于术后12、24 h达到高峰。AKI组术后6、12、24、48 h尿NGAL水平均高于术前及非AKI组术后同时间点,术后12、24、48 h尿KIM-1水平均高于术前及非AKI组术后同时间点(P均<0.01)。单独检测尿NGAL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12 h,AUC为0.843(95%CI:0.613~0.902);单独检测尿KIM-1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24 h,AUC为0.882(95%CI:0.674~0.923);联合检测尿NGAL及尿KIM-1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24 h,AUC为0.924(95%CI:0.756~0.979)。结论术后发生AKI的先心病患儿术后尿NGAL、KIM-1水平升高,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预测AKI的发生。

    2016年48期 v.56;No.1026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肺结核的临床应用

    蔺景双;蔺晨;郝兴亮;冯涛;王世寿;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疑似肺结核患者324例,均行全血T-SPOT.TB及结核菌素(PPD)试验,血清结核杆菌抗体(TB-AB)、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结核分枝杆菌检测,42例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临床确诊肺结核164例,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T-SPOT.TB阳性患者每隔30天复查1次T-SPOT.TB。比较各方法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观察T-SPOT.TB阳性患者随访30、60、90、120天时T-SPOT.TB阳性率变化。结果 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95.1%,均高于其他方法(P均<0.05);T-SPOT.TB、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检测、BALF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肺组织病理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1.3%、100%、100%、100%,明显高于PPD试验、血清TB-AB(P均<0.05)。T-SPOT.TB阳性患者127例,随访第30、60、90、120天时T-SPOT.TB阳性率分别为83.5%(106/127)、67.7%(86/127)、35.4%(45/127)、10.2%(13/127)。结论 T-SPOT.TB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2016年48期 v.56;No.1026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Klippel-Feil综合征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李鹏鹏;牛国旗;

    Klippel-Feil综合征(KFS)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常伴有颈椎椎体融合畸形,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短颈、颈部活动受限和低发际线。KFS的诊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优先选择颈椎X线检查;对于不能明确诊断或需鉴别诊断时,可行多层螺旋CT或核磁共振检查。KFS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后路切除减压或椎板成形术、常规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术、前路切开减压和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内镜经前方入路减压和(或)内固定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导航辅助内固定术等,不同手术方式的适用范围不同,各有优缺点。

    2016年48期 v.56;No.1026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3D打印技术在骨外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缪锌;凌强;邓高荣;

    随着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的蓬勃发展,3D打印技术不断成熟,迅猛发展。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汽车行业、航空航天、医疗行业、建筑设计等领域。医疗行业中,国际上已开始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器官模型制造、手术分析策划、个性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假体植入物制造以及细胞或组织打印等方面。在骨外科学中,3D打印技术可根据患者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制作立体的实物模型,从而实现个体化解剖测量,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修复临界及超临界骨缺损的组织工程材料研究进展

    周思睿;邓江;

    临床上临界及超临界骨缺损均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及支架移植和组织工程技术。其中组织工程技术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具有广阔前景的治疗方法。自骨组织工程学建立以来,种子细胞、三维支架材料、细胞生长因子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及热点,目前已证实组织工程结合细胞生长因子能有效修复临界及超临界骨缺损,复合多种生长因子的组织工程材料可能是未来治疗该病的新方向。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乳铁蛋白调控炎症反应中NF-κB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陈柳菁;李娟;孟姝;

    乳铁蛋白是一种天然的免疫调节蛋白,而NF-κB在细胞增殖、分化、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乳铁蛋白与NF-κB在结构与功能上密切相关,其在炎症反应中对NF-κB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机体的不同疾病状态和炎症反应的不同阶段,不同物种的乳铁蛋白呈现出不同的效应。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利伐沙班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萍;张虹;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治疗指南强调中、高危房颤患者需行抗凝治疗。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使用过程中出血风险高,影响因素多,个体差异大,需监测凝血指标,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利伐沙班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服用方便,已被全球多个国家批准用于骨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2016年第56卷周刊总目次

    <正>~~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1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杂志入编201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正>2015年8月,我刊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辑委员会通知,《山东医药》入编2014版(即第七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的核心期刊。近年来,《山东医药》杂志通过设立基金论文绿色通道、加大约稿力度等方式,提高杂志稿源质量;严格执行三审制度,通过稿件处理系统线上送审、集中组织审稿会等形式加强审稿工作,保证了杂志学术质量;精编细修,严格执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了杂志编校质量。本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业界对我

    2016年48期 v.56;No.1026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