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SND1低表达宫颈癌CasKi细胞稳定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变化

    孟浩;付晓;张春燕;辛灵彪;任媛媛;杨洁;何津岩;

    目的构建SND1低表达的人宫颈癌CasKi细胞稳定株,探讨SND1低表达对CasKi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CasKi细胞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阴性对照组、干扰1~4组分别转染TRC2-p LKO-puro Vector的空载慢病毒液及SND1 shRNA(1~4)慢病毒液,用嘌呤霉素筛选CasKi细胞稳定株。分别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RT-PCR技术检测CasKi细胞内SND1蛋白、mRNA表达,确认转染效率。用CCK-8法检测CasKi细胞增殖活力(OD_(450)值),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asKi细胞相对迁移距离。结果空白对照组细胞全部死亡,阴性对照组及干扰1~4组细胞部分存活,证明细胞稳定株转染构建成功。干扰1~4组SND1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干扰3、4组与其他组比较,P均<0.05。干扰3、4组OD_(450)值、相对迁移距离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成功构建了SND1低表达的CasKi细胞稳定株;SND1低表达的CasKi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

    2017年21期 v.57;No.104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脂联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变化及意义

    刘宇婷;孙维峰;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高尿酸血症组),随机均分为两个亚组(高尿酸血症1组、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高尿酸血症1组加服复方土茯苓颗粒,两组均治疗3个月;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健康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组与健康组血清APN、MCP-1水平,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APN、MCP-1与其他指标的关系,比较高尿酸血症1、2组治疗前后血清APN、MCP-1及代谢指标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与健康组血清APN、MCP-1比较,P均<0.05。年龄、腰高比(WHtR)、TG、APN、MCP-1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β分别为0.608、0.203、0.269、-0.478、0.594,P均<0.05)。血清APN与血尿酸(SUA)、BMI、WHtR、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7、-0.271、-0.197、-0.252、-0.345,P均<0.05),与HDL-C呈正相关(r=0.238,P<0.05);血清MCP-1与SUA、WHtR、TG、IL-6、TNF-α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8、0.421、0.371、0.329、0.433,P均<0.05)。治疗后,高尿酸血症1组、2组SUA、MCP-1、AP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1组与2组比较,P均<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MCP-1水平升高;二者可能参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可根据二者水平变化评价复方土茯苓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疗效。

    2017年21期 v.57;No.1047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HULC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的调控机制

    刘达远;张彩彩;

    目的观察肝癌高表达转录本(HULC)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19例正常脑组织、13例低级别及39例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样本,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HULC表达。人脑胶质瘤细胞U87随机分为感染1、2组与对照组,细胞体外慢病毒转染构建U87si HULC 1(感染1组)、U87si HULC 2(感染2组)干扰细胞内HULC表达,RT-PCR技术检测干扰效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吸光度值),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穿膜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肿瘤干性相关分子CD133及侵袭相关分子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HULC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正常脑组织者,P均<0.05。感染1、2组HULC mRNA相对表达量、增殖活力、穿膜细胞数及E-cadherin、Snail、Vimentin、MMP-2及CD133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HULC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呈高表达;HULC可通过促进EMT进程及上调MMP-2、CD133的表达促进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

    2017年21期 v.57;No.1047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甲强龙在BMSC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成垚昱;杨新明;张振梁;康聪;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强龙(MP)在BMSC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72只T_(10)脊髓损伤雄性大鼠模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MP组、BMSC组、MP+BMSC组。MP组造模后立即经尾静脉推注MP 30 mg/kg;BMSC组造模后2 h注射Brd U标记的BMSC悬液2 mL;MP+BMSC组给予以上两种干预方法。分别于造模后第1、7、14天采用运动评分标准(BBB)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TNF-α、Caspase-3表达,用Brd U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移植BMSC存活率。结果造模后第7、14天,MP+BMSC组BBB评分与其他三组比较,P均<0.05;对照组组织及细胞水肿最显著,神经元存活最少,MP组、BMSC组次之,MP+BMSC组水肿最轻,神经元存活最多;MP+BMSC组TNF-α、Caspase-3阳性细胞数与其他三组比较,P均<0.05;MP+BMSC组移植BMSC存活率与BMSC组比较,P<0.05。结论 MP促进BMSC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损伤局部TNF-α的表达;并且MP有效促进移植BMSC的存活。

    2017年21期 v.57;No.104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肾细胞癌组织中RASSF10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的意义

    樊博;杨俊;张爱莉;赵志红;倪晓辰;刘彬;马永良;任宗涛;

    目的观察肾细胞癌(RCC)组织中RASSF10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因子区甲基化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2例R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RASSF10 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甲基化率,并分析RASSF10基因表达变化、启动子区甲基化与RC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表达的关系。结果 RCC组织中RASSF10 mRNA相对表达量、甲基化率与癌旁及正常组织比较,P均<0.05。RASSF10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Fuhrman分级无关(P>0.05),与肿瘤TNM分期有关(P均<0.05)。RASSF1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RCC患者RASSF10 mRNA相对表达量与未甲基化患者比较,P<0.05。结论 RCC组织中RASSF10基因低表达可能与其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有关;RASSF10基因低表达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了RCC的发生发展。

    2017年21期 v.57;No.1047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iR-150过表达对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增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王义彪;赵建农;王鹏程;黄垂学;刘小丘;彭浩;

    目的探讨微小RNA-150(miR-150)过表达对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增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培养好的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随机分为过表达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miR-150 mimics和miR-150mimics NC。转染48 h,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GT1-1细胞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蛋白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非活性状态与活性状态TGF-β_1水平,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0的靶基因。结果转染48 h,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组TSP1、TGF-β_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过表达组细胞上清液中非活性状态与活性状态TGF-β_1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miR-150可与TSP1 mRNA的3'-UTR结合,TSP1为miR-150的靶基因。结论 miR-150过表达可通过介导TSP1/TGF-β_1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垂体瘤细胞株GT1-1增殖。

    2017年21期 v.57;No.1047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清果糖胺检测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

    张靖宇;范洪;陈立新;王军;

    目的探讨血清果糖胺(FMN)检测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7例IgA型MM患者(IgA型组)、82例IgG型MM患者(IgG型组)、7例IgM型MM患者(IgM型组)及50例血清IgA>5.0g/L的自身免疫病患者(AID组),均排除糖尿病患者。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检测血清FMN水平,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其与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IgA的关系。按Durie和Salmon分期标准将77例IgA型MM患者分为Ⅰ期28例、Ⅱ期24例、Ⅲ期25例,比较不同组别及不同分期FMN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FMN对IgA型MM的诊断效能。结果 IgA型组FMN水平与其他三组比较,P均<0.05;IgA型MM患者血清FMN水平Ⅰ期<Ⅱ期<Ⅲ期,且各期与AID组比较,P均<0.05。IgA型组血清FMN水平与TP、GLB、IgA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805、0.823、0.836,P均<0.05),与ALB呈负相关(r=0.732,P<0.05)。AID组血清FMN水平与IgA无相关性(r=0.162,P>0.05)。血清FMN诊断IgA型M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1,以3.1 mmol/L为诊断界值的诊断准确度最高。结论排除糖尿病及样本因素的影响,血清FMN对IgA型MM诊断准确度高。

    2017年21期 v.57;No.1047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作者·编者·读者

  • 医药学名词常见错误及正确写法

    <正>药品名称:错误(正确)二磷酸腺苷(腺苷二磷酸),消炎痛(吲哚美辛),阿斯匹林(阿司匹林),维甲酸(维A酸),双磷酸盐(双膦酸盐),甲氨喋呤(甲氨蝶呤),博莱霉素(博来霉素),开浦兰(左乙拉西坦),雷公多苷(雷公藤多苷),非那根(异丙嗪),四乙铵(四乙胺),洗必泰(氯已定),美息律(美西律),大环内脂类(大环内酯类),川穹(川芎),酒精(乙醇),头胞哌酮(头孢哌酮)。疾病及其相关名称:错误(正确)甲状腺机能(甲状腺功能),血沉(红细胞沉降率),X光片(X线片),帕金森症(帕金森病),食道(食管),适应

    2017年21期 v.57;No.1047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入选美国EBSCO数据库

    本刊编辑部;

    <正>2015年3月,收到美国EBSCO数据库的通知,本刊正式被该数据库收录。至此,本刊已被美国EBSCO数据库、《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剑桥科学文摘》及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数据库收录。在此,衷心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多年来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并欢迎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医学院校的研究生踊跃向本刊投递高质量的论文。

    2017年21期 v.57;No.1047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献标志码的标识

    <正>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根据其内容性质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共设置以下五种:A:基础性理论与应用研究(应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B:应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扎记(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政策性评论、标准技术规范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2017年21期 v.57;No.1047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医药》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正>每篇论文须标引参考文献10~20条。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以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文后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

    2017年21期 v.57;No.1047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STAT3与STAT5在小鼠卵巢组织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变化

    朱晓静;徐娟;

    目的探讨STAT3与STAT5在小鼠卵巢组织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变化。方法收集胚胎13.5 d及出生后1、7、14、21、28、106 d的C57BL/6J小鼠卵巢组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级卵泡中STAT3和STAT5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小鼠卵巢组织发育过程中STAT3、STAT5 mRNA表达。结果 STAT3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高表达,在次级卵泡和窦状卵泡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中低表达,在其他细胞如颗粒细胞中不表达。出生后1、7 d 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与其他时间点比较,P均<0.05。STAT5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中高表达,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及部分次级卵泡卵母细胞的核仁区低表达。出生后14 d STAT5a mRNA相对表达量与胚胎13.5 d及出后生1、7 d比较,P均<0.05。出生后106 d STAT5b mRNA相对表达量与其他时间点比较,P均<0.05。结论 STAT3与STAT5在小鼠卵巢组织发育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其定位与表达随着小鼠卵泡的发育而变化。

    2017年21期 v.57;No.104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筋微创松解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王舒婷;陈志煌;侯春福;王辰;李慧;韦嵩;

    目的观察经筋微创松解疗法对膝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膝关节制动法制备关节炎动物模型。治疗组给予经筋微创松解疗法治疗4周,其余两组不做处理。耳缘静脉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动物,取其胫骨软骨组织及膝关节液。用TUNEL细胞凋亡检测法测算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指数,用ELISA法检测各组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中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及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TGF-β1水平,ERK、JNK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治疗组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及膝关节液中IL-1β、TNF-α、TGF-β1水平,ERK、JNK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P均<0.05。结论经筋微创松解疗法可抑制膝骨关节炎兔软骨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及软骨细胞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2017年21期 v.57;No.104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As_2O_3联合衣霉素体外干预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李丹丹;秦奕男;陈华妹;朱筑霞;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_2O_3)联合衣霉素(TM)体外干预对三阴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MDA-MB-231细胞并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对照组采用DMEM培养基培养,As_2O_3组、TM组分别用不同浓度(0.1、0.5、1、10、20、40、60、80μmol/L)As_2O_3、(0.1、0.5、1、10、20、40、60、80μmol/L)TM单独作用24 h,根据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选择0.5μmol/L的TM为固定浓度,并联合不同浓度As_2O_3作用细胞24 h(联合组)。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预处理细胞后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GRP78、Caspase4蛋白表达。结果 As_2O_3组、TM组、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As_2O_3浓度增加而升高;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其他两组同浓度比较,P均<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与As_2O_3组比较,P<0.05。联合组线粒体膜电位与对照组比较,P<0.05。0.5μmol/L TM在4-PBA预处理后GRP78、Caspase4蛋白表达与预处理前比较,P<0.05。1μmol/L As_2O_3+0.5μmol/L TM在4-PBA预处理后GRP78、Caspase4蛋白表达与预处理前比较,P>0.05。结论 As_2O_3联合TM可协同诱导三阴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TM将低浓度As_2O_3的促细胞增殖效应逆转为抑细胞增殖效应。

    2017年21期 v.57;No.1047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丹酚酸B对人血管内皮祖细胞分化与旁分泌功能的影响

    封亚丽;张倩倩;何红涛;苗华为;段慧杰;董燕平;耿彬;张铁军;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人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分化与旁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培养EPCs,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在M199培养基中培养,实验1、2、3组分别加入浓度为20、40、60μg/m L丹酚酸B 350 m L,均培养4 d。采用MTT法检测EPCs增殖活力(光密度值),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百分比;用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实验1、2、3组光密度值、EPCs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培养基中VEGF、SDF-1、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丹酚酸B可促进EPCs分化,诱导其通过旁分泌途径释放VEGF、SDF-1及IL-8等细胞活性因子。

    2017年21期 v.57;No.1047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二甲双胍对人肝癌HepG2细胞SREBP-2与总胆固醇表达的影响

    刘书东;陈建波;马世瞻;黄玉芳;宫爱华;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人肝癌HepG2细胞调节胆固醇代谢关键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与总胆固醇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2细胞并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分别处理HepG2细胞后培养24 h。采用MTT法测量0、5、10、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0、8、24 h后的存活率,定量PCR法检测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0、8、24 h后HepG2细胞SREBP-2 mRNA的表达,胆固醇氧化酶法测量15 mmol/L二甲双胍处理0、8、24 h后HepG2细胞的总胆固醇水平。结果随二甲双胍浓度增加、时间延长HepG2细胞存活率降低(P均<0.05)。二甲双胍作用于HepG2细胞的最佳浓度为15 mmol/L、最佳时间点为24 h。15 mmol/L二甲双胍干预24 h,HepG2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及SREBP-2 mRNA表达与干预8 h比较,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SREBP-2的合成,降低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

    2017年21期 v.57;No.1047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牛蒡子苷元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其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

    张朝巍;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ARG)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株C6增殖及其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培养C6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1、0.3、1.0、3、10、30、100、300μmol/L的ARG作用48 h,采用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及ARG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将C6细胞悬液注入SD大鼠脑组织制备脑胶质瘤模型,将模型随机分为ARG低、高剂量组及替莫唑胺(TMZ)组和对照组;ARG低、高剂量组于C6细胞移植后第2天分别给予0.1、0.3 mg/kg ARG皮下注射,1次/d,连续给药16 d;TMZ组于C6细胞移植后第5天给予20 mg/kg TMZ灌胃,1次/d,连续给药5 d;对照组给予相应的溶媒。C6细胞移植后第17天测算脑胶质瘤体积及抑瘤率;取小鼠肿瘤组织,HE染色后观察肿瘤病理形态;计算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并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 0.1、0.3、1.0、3、10、30、100、300μmol/L的ARG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9.2%、32.6%、47.5%、43.1%、42.8%、48.0%、57.4%、84.4%,药物浓度越高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P<0.05);ARG的IC_(50)为67.8μmol/L。ARG低剂量组、ARG高剂量组、TMZ组脑胶质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ARG低剂量组抑瘤率与ARG高剂量组比较,P<0.05。对照组大鼠肿瘤细胞布满整个视野,呈浸润性增长;ARG低、高剂量组肿瘤细胞排列致密程度较对照组稀疏,与TMZ组一致。ARG低、高剂量组胸腺指数、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压积与TMZ组比较,P均<0.05。结论牛蒡子苷元可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其瘤体生长,且对机体免疫器官及血小板水平无明显不良影响。

    2017年21期 v.57;No.104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血清miR-217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关系

    朱晓英;刘俊霞;卢萍;舒莉;蒋代富;黄静;周满红;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7(miR-217)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490例,根据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1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171例、大量白蛋白尿组102例;同期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并作比较。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rt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T-PCR技术检测血清miR-217。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CR的影响因素,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miR-217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组血清miR-217、Sirt1、HIF-1α、VEGF水平比较,P均<0.05。病程、SUA、BUN、miR-217、Sirt1、HIF-1α、VEGF是ACR的影响因素(β=4.673、3.091、4.105、3.375、-3.250、3.671、3.887,P均<0.05)。miR-217与病程、HOMA-IR、Hb A1c、ACR、SUA、BUN、HIF-1α、VEGF呈正相关(rs=0.301、0.394、0.341、0.448、0.381、0.418、0.462、0.475,P均<0.05),与Sirt1呈负相关(rs=-0.473,P<0.05)。结论高表达的血清miR-217可能通过抑制血清Sirt1表达,调控血清HIF-1α、VEGF水平变化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2017年21期 v.57;No.104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Oct4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肿瘤微淋巴管的关系

    项保利;钱海红;张志林;苏菁;陈丽萍;张志华;

    目的观察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Oct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与肿瘤微淋巴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肺组织中Sox2、Oct4蛋白表达、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肺癌组织中Sox2、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LMVD与正常肺组织比较,P均<0.05。Sox2、Oct4蛋白阳性表达及LMVD均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有关(P均<0.05),此外Sox2、Oct4蛋白阳性表达还与肿瘤病理类型有关(P均<0.05)。肺癌组织中Sox2、Oct4蛋白阳性表达者LMVD与阴性者比较,P均<0.05。结论 Sox2、Oct4在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肺癌组织微淋巴管的生成、浸润及淋巴道转移。

    2017年21期 v.57;No.1047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维电激动标测技术在CRT无反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鲁静;徐健;严激;

    目的观察三维电激动标测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无反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CRT无反应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2例,均行三维电激动标测检查判断左室电激动最延迟部位;行冠状静脉窦逆行造影观察激动最延迟部位附近血管情况。17例激动最延迟部位附近有血管且无畸形,选择经冠状静脉窦途径植入左室导线;3例激动最延迟部位附近无血管、2例血管畸形,选择经房间隔或室间隔穿刺途径于激动最延迟部位植入左室心内膜导线。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对患者心功能及左室同步性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3、6个月,22例患者心功能指标(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反流程度、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室同步性评价指标(室间机械延迟、左室内最晚收缩-最早收缩达峰时间、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与术前比较,P均<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P均<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3个月比较,P均<0.05。结论三维电激动标测技术可准确判断CRT无反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电激动最延迟部位,进而选择最佳途径植入左室导线,提高患者对CRT的反应性。

    2017年21期 v.57;No.104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学习曲线

    吴鹏;方路;高夫生;王超;王军;梁博;陈海敏;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学习曲线。方法选择同一手术组完成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患者141例,按手术时间早晚依次分为A、B、C、D、E组,前四组每组20例,E组61例。对比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胆瘘、住院时间,判断学习曲线(以例数表示)。结果五组均手术顺利。A组与B、C、D、E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P均<0.05;B组与C、D、E组比较,P均<0.05;C、D、E组两两比较,P均>0.05。各组中转开腹例数、术后胆瘘例数、术中邻近脏器损伤例数比较,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学习曲线约为40例即可达到熟练程度。

    2017年21期 v.57;No.1047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肝脏硬度指标对ALT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方正亚;张国顺;刘斌;孟冬梅;

    目的探讨Fibroscan测量的肝脏硬度指标(LSM)值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ALT≤40 U/L的CHB患者134例,均接受Fibroscan检查测量LSM值;经肝组织穿刺进行病理检查,用肝活检评分系统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期(S_0~S_4)期,S_1~S_4期为肝纤维化阶段,S_2~S_4期为肝纤维化显著阶段,S_3~S_4期为肝纤维化严重阶段,S_4期为早期肝硬化阶段,对比不同分期LSM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SM对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间LSM值比较,P均<0.05。LSM值对肝纤维化阶段、肝纤维化显著阶段、肝硬化严重阶段、肝硬化早期阶段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828、0.849、0.851。结论 Fibroscan测量的LSM值对ALT正常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准确度高。

    2017年21期 v.57;No.104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联合镇痛中的作用

    孔宪刚;李海鸥;宋成军;王昆;李成文;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ACB)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联合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术中均采用喉罩全凭静脉全麻,A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ACB,阻滞成功后注射0.5%罗哌卡因20 m L;B组不行神经阻滞。记录术后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吗啡补救镇痛用量及手术前后患肢股四头肌肌力Lovett评分、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术后24、48、72 h、出院时患肢膝关节最大主动活动,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第1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统计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静态和动态VAS、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吗啡补救镇痛用量,术后24、48、72 h、出院时膝关节最大主动活动度,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第1次主动直腿抬高时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发生率与B组比较,P均<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采用ACB为主的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术后镇痛效果佳,运动阻滞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017年21期 v.57;No.1047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高黏度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罗平;漆建鑫;陈学明;杨帆;王科;邓建平;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效果。方法将78例OVCFs患者随机均分为高黏度组、低黏度组,分别采用高黏度骨水泥、低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及术后1 d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VAS、ODI及椎体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P均<0.05;手术前后两组间VAS、ODI比较,P均>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P<0.05。结论 PVP中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s可达到与低黏度骨水泥相同的效果,且骨水泥渗漏率低。

    2017年21期 v.57;No.1047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左西孟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郭建英;方明星;黄庆生;张丽霞;张华伟;王智勇;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12.5 mg加葡萄糖注射液50 m L静脉泵入。两组均治疗48 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 h,对比两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及液体出入量差值、肺超声B线评分、血浆脑利钠肽(BNP)及血乳酸水平;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48 h时,两组LVEF、CI、肺超声B线评分、CVP水平、液体正平衡、血浆BNP、血乳酸水平比较,P均<0.05;两组除28 d病死率外,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2周GSC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左西孟旦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2017年21期 v.57;No.1047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Gal-3水平变化及意义

    梁英会;康大伟;王淼;贝雪艳;李秀华;

    目的观察左心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左心衰竭患者150例,根据肺动脉压(PASP)分为肺动脉压正常(PASP<35 mm Hg)组39例、轻度肺动脉高压(PASP 35~45 mm Hg)组36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ASP>45 mm Hg)组75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血浆Gal-3及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内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直线相关分析血浆Gal-3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血浆Gal-3、BNP水平与肺动脉压正常组比较,P均<0.05;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比较,P均<0.05。三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比较,P均>0.05;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右室内径与肺动脉压正常组比较,P均<0.05;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右室内径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比较,P均<0.05。血浆Gal-3与PASP、血浆BNP、右室内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0、0.763、0.771,P均<0.05),与左房内径、左室内径无相关性(r分别为0.119、0.056,P均>0.05)。结论左心衰竭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Gal-3水平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升高,Gal-3可能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发展。

    2017年21期 v.57;No.1047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沙美特罗替卡松口腔吸入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

    费海涛;李春华;宋甲富;霍雯;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口腔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OPD合并PH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化痰、止咳、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为50μg:500μg)口腔吸入,1吸/次,2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平均肺动脉压(m PAP),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Apelin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与对照组(62.5%)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m PAP、血清HIF-1α水平、血清Apelin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口腔吸入治疗COPD合并PH疗效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m PAP,改善其生活质量。

    2017年21期 v.57;No.1047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炎症因子的影响

    杨驱云;梁钊明;洪丽文;张美宋;陈小敏;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炎症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选取162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高压氧(HBO)治疗组75例、常规治疗组87例;两组均给予有效控制血糖、血压、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并予以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治疗,HBO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1次/d,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Lp-PLA2、Hs-CRP及LDL-C。另选8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HBO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Lp-PLA2、Hs-CRP及LDL-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均<0.05。治疗后,HBO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血清Lp-PLA2、LDL-C和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HBO治疗组以上指标下降幅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LpPLA2、hs-CRP及LDL-C水平。

    2017年21期 v.57;No.1047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拉贝洛尔对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肾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机制

    谢桂英;马玉燕;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对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肾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25%硫酸镁溶液60 m L+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1次/d;甲基多巴250 mg/次口服,2次/d。观察组给予硫酸镁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另外加拉贝拉尔5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 ALB)、24 h尿蛋白]、心功能指标[肌钙蛋白T(c Tn T)/血浆钠尿肽(BNP)]及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平均动脉压(MAP)、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ys C、m ALB、24 h尿蛋白、血清c Tn T、BNP、CRP、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两组产后出血、羊水Ⅲ度浑浊、终止妊娠、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拉贝洛尔可减轻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肾功能损伤,改善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体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2017年21期 v.57;No.1047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1 ] |[阅读次数:0 ]
  •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的影响

    徐庆海;马颖;吴艳春;张刚;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起始剂量为0.6 mg/d皮下注射,1周后增加剂量至1.2 mg/d,若随机血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2周后增至1.8 mg/d。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每天多次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当日测量血糖、血压、血脂。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利拉鲁肽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血压和血脂。

    2017年21期 v.57;No.1047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200c、TrkB表达变化及其与退变程度的相关性

    陈林建;李朝晖;蓝国波;

    目的观察微小RNA-200c(miR-200c)与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腰椎间盘髓核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标本60例,用Pfirmlann分级对髓核退变程度进行分级,Ⅱ、Ⅲ、Ⅳ级各20例。采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实验检测不同分级髓核组织中衰老髓核细胞百分比,RT-PCR技术检测髓核组织中miR-200c、Trk B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髓核组织中Trk B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200c、Trk B与衰老髓核细胞的关系。结果 PfirmlannⅡ、Ⅲ、Ⅳ级髓核组织中衰老髓核细胞百分比、miR-200c相对表达量、Trk B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P均<0.05。miR-200c mRNA与Trk B 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71,P<0.05),miR-200c mRNA相对表达量与衰老髓核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75,P<0.05),Trk B mRNA相对表达量与衰老髓核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70,P<0.05)。结论腰椎间盘髓核退变程度越高,miR-200c表达越高,Trk B mRNA表达越低;miR-200c可能通过下调Trk B表达参与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的退变过程。

    2017年21期 v.57;No.104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后缝合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邓佑兴;文璞;邵雪;王艳红;张敏;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后创面缝合与否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后行创面缝合,B组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后未缝合。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6个月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抗苗勒管激素(AMH);采用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卵巢体积、窦卵泡数量。结果术后3、6个月,A组血清E2、LH、FSH、AMH与B组比较,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双侧卵巢体积比较,P均>0.05;A组窦卵泡数量与B组比较,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后行输卵管缝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卵巢储备功能的损害,保护患者生育功能。

    2017年21期 v.57;No.1047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TGF-β_1对不孕症患者颗粒细胞卵丘扩展相关基因PTX3、TNFAIP6表达的影响

    纪艺珍;张佳荣;张瑞晴;杨柳;胡澄澄;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对不孕症患者颗粒细胞卵丘扩展相关基因PTX3、TNFAIP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孕症患者12例,提取其卵泡液中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10组,取其中5组分别经0、1、5、10 ng/m L TGF-β_1及1μmol/L TGF-β_1抑制剂LY364947处理24 h;其余5组经5 ng/m L TGF-β_1分别处理0、6、12、24、48 h。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PTX3、TNFAIP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二者蛋白表达。结果与未经处理的颗粒细胞相比,经1、5、10 ng/m L TGF-β_1处理后的颗粒细胞PTX3、TNFAIP6 mRNA和蛋白表达高(P均<0.05),处理浓度越高表达越高(P均<0.05);经LY364947处理的细胞PTX3、TNFAIP6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经5 ng/m L的TGF-β_1处理分别处理6、12、24、48 h,细胞PTX3、TNFAIP6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处理时间越长表达越高(P均<0.05)。结论 TGF-β_1可促进不孕症患者颗粒细胞扩展相关基因PTX3、TNFAIP6的表达,并呈现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2017年21期 v.57;No.1047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RCC组织中MMP-9、CD4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CTC数量分型的关系

    马静;刘一雄;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D4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循环肿瘤细胞(CTC)数量、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04例RCC标本及1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MMP-9、CD44蛋白表达,用阳性富集法检测其CTC并分型。结果 RCC组织中MMP-9、CD4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正常肾脏组织比较,P均<0.05。MMP-9、CD44蛋白表达与Fuhrman分级有关(P均<0.05)。CTC检测结果阳性患者其RCC组织MMP-9、CD4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阴性患者比较,P均<0.05。检出间质型CTC的患者,其RCC组织中MMP9、CD4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检出上皮型CTC、混合型CTC患者比较,P均<0.05。结论 MMP-9、CD44在RC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RCC临床病理分级及CTC数量、分型有关。

    2017年21期 v.57;No.1047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VTI弹性面积比、应变率比对合并与未合并弥漫性病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杨杰;李杰;商蒙蒙;刘青;孙霄;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VTI)的弹性面积比(EAR)、应变率比(SR)对合并与未合并弥漫性病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检查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2例(84个结节),其中合并弥漫性病变结节39个、未合并弥漫性病变结节45个。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与配有VTI成像软件的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计算EAR与S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价EAR与SR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EAR、SR诊断合并与未合并弥漫性病变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与常规超声比较,P均<0.05。常规超声、EAR、SR对合并与未合并弥漫性病变良恶性结节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比较,P均<0.05。合并与未合并弥漫性病变良性结节的EAR、SR与恶性结节比较,P均<0.05。EAR、SR诊断合并与未合并弥漫性病变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P>0.05。结论 VTI检测的EAR、SR有效鉴别诊断合并与未合并弥漫性病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2017年21期 v.57;No.1047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SAP合并IAH/ACS效果观察

    李丕宝;姚艳粉;

    目的观察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内高压(IAH)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例SAP合并IAH/ACS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灌洗组22例与开腹组12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灌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开腹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记录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淀粉酶;记录两组肠鸣音次数、对腹膜刺激征进行评分。结果术后两组APACHEⅡ、血清CRP水平、中性粒细胞、淀粉酶水平均较术前改善(P均<0.05),且灌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两组肠鸣音次数、腹膜刺激征评分逐步恢复正常,灌洗组恢复更为快速(P均<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内镜下腹腔置管灌洗治疗SAP合并IAH/ACS患者效果更佳。

    2017年21期 v.57;No.1047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上颌牙腭侧牙龈厚度及其随牙位变化的规律

    吴陈炫;李阳;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检测上颌腭侧牙龈的厚度,并探讨其随牙位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维护期患者156例,采用CBCT测量上颌腭侧不同牙位的牙龈厚度,并比较左右同名牙及不同牙位牙龈厚度。结果左右侧同名牙的牙龈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同名牙的牙龈厚度不全相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尖牙腭侧牙龈最厚(P均<0.05),第二磨牙腭侧牙龈最薄(P均<0.05)。结论生理状态下牙龈厚度左右对称,牙龈厚度主要与牙齿的排列位置有关,尖牙到第二前磨牙的腭侧牙龈较厚。

    2017年21期 v.57;No.1047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组织蛋白酶G在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驹;彭礼飞;

    组织蛋白酶G(CG)是组织蛋白酶家族中的丝氨酸亚型,参与调控炎症反应。CG可通过水解活化细胞因子、加工蛋白酶激活受体的N末端细胞外结构城、切割白细胞介素6受体及补体C5a受体、加工尿激酶受体等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肿性纤维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血管性炎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可能成为以上疾病的防治新靶点。

    2017年21期 v.57;No.1047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Rho/Rho-kinase通路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兵;常荣;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指由低氧血症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升高,以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塑、右心室肥厚、右心衰竭为特征。Rho/Rho-kinase通路可通过调节胞质内Ca~(2+)浓度促进肺部血管收缩,通过调节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调亡促进肺血管重塑,且参与右心结构、功能改变,在HPH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21期 v.57;No.1047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冷刺激对棕色脂肪组织活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爽;牛佳鹏;高燕燕;

    棕色脂肪组织(BAT)在控制能量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其具有御寒功能,燃烧多余脂肪和糖分,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冷刺激可以促进BAT活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环氧化酶2、神经调节蛋白4、肌因子Irisin、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PR结构域16等调控因子有关。

    2017年21期 v.57;No.104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椎间盘再生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罗常;杨大志;

    椎间盘再生组织工程是以种子细胞为核心、组织工程支架为载体及生物活性因子为诱导催化剂,修复、逆转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种新的策略。其种子细胞主要包括髓核细胞、纤维环细胞、软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支架主要为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支架,生物活性因子主要有生长因子、骨诱导形成因子等。

    2017年21期 v.57;No.1047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循环游离DNA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建英;谭黎明;毛玉环;张晓;

    循环游离DNA(ccf-DNA)是指存在于血液、游离于细胞之外的DNA片段。ccf-DNA检测正逐渐成为肿瘤筛查、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抗癌治疗有效性监测的重要方法。通过相对无创方法获得的ccf-DNA可代替通过有创手段获得的结直肠癌(CRC)活检标本。ccf-DNA作为一种无创潜在肿瘤标志物在CRC早期诊断、疾病进展、疗效监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7年21期 v.57;No.1047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