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华;秦烨;占景琼;王艳林;
目的探讨力达霉素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宫颈癌Caski细胞随机分为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均加入含力达霉素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100μL,分别调整其终浓度为1、2.5、5 ng/m L,对照组仅加入等体积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计算细胞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比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计算细胞凋亡率及裂亡率。结果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高浓度组降低更明显(P均<0.01)。对照组及中浓度组S期细胞比例均高于低、高浓度组(P均<0.05)。低、中、高浓度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G2/M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中、高浓度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低、中、高浓度组及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比例分别为(34.77±5.33)%、(37.87±5.73)%、(18.37±3.91)%、(4.17±0.65)%;低、中、高浓度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且低、中浓度组均高于高浓度组(P均<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低、中、高浓度组存在多种形态的死亡细胞,包括凋亡、坏死、裂亡的细胞。对照组及高、低、中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及裂亡率均依次升高,两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力达霉素可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或裂亡有关。
2017年44期 v.57;No.107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媛;王莹;郭素芬;刘星;李智刚;刘贵波;许志鹏;张际菲;
目的观察KLF样转录因子7(KLF7)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KLF7联合ADSC组、ADSC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均采用离断右半脊髓的方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KLF7联合ADSC组于脊髓损伤组织注入100μL ADSC(ADSC均采用PKH26进行标记)及2μL AAV2-KLF7腺病毒,ADSC组仅注入100μL ADSC,对照组仅注入100μL PBS。术后1天及1、2、3、4周行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术后4周,应用诱发电位仪和磁刺激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神经电生理反应,记录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波幅。术后4周处死,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脊髓损伤组织KLF7、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A(TrkA)蛋白相对表达量,计算脊髓损伤面积百分比及ADSC数量(以PKH26的光密度值表示)。结果与术后1天比较,各组术后1、2、3、4周BBB评分均升高(P均<0.05)。术后4周,KLF7联合ADSC组与ADSC组BBB评分、神经传导速度、波幅、ADSC数量及脊髓损伤组织NGF、Trk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潜伏期及脊髓损伤面积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且KLF7联合ADSC组上述变化更明显(P均<0.05)。KLF7联合ADSC组脊髓损伤组织KLF7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ADSC组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KLF7联合ADSC可减轻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损伤,改善其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KLF7促进ADSC存活及提高脊髓损伤组织NGF、TrkA表达有关。
2017年44期 v.57;No.107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慕禹;郭兴荣;李东升;
目的探讨FAM92A1-289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与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的关系。方法将CMV-SP6-TALEN-GFP-289质粒转染至U251细胞中,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过表达FAM92A1-289基因的脑胶质瘤U251/289++细胞株。取脑胶质瘤U251/289++细胞作为观察组,未转染质粒的野生型U251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培养24、48、72、96、120 h的细胞增殖能力(以光密度值表示),采用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以穿膜细胞数表示)。构建PCS2-3Flag-Galectin-1质粒,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随机分为FAM92A1-289组、Galectin-1组、共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FAM92A1-289组、Galectin-1组均采用Lipofactamine 3000转染法分别转染CMV-SP6-TALEN-GFP-289质粒、PCS2-3Flag-Galectin-1质粒,共转染组同时转染上述两种质粒,空白对照组仅加入Lipofactamine 3000转染试剂。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FAM92A1-289与Galectin-1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两组培养24 h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养48、72、96、120 h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42.0±11.41)、(65.40±7.92)个,两组比较P<0.01。共转染组抗GFP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FAM92A1-289组、Galectin-1组及空白对照组(P均<0.01)。结论过表达FAM92A1-289可提高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FAM92A1-289与Galectin-1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为FAM92A1-289调控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机制。
2017年44期 v.57;No.1070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津莉;樊炜骏;李建;陈少青;孙鹏;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膝关节骨关节炎(OA)大鼠滑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Hulth法建立OA大鼠模型,分离膝关节滑膜细胞,采用酶原消化法进行培养,并将其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组,以正常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经独活寄生汤中药0.85、1.7、3.4 m L/kg灌胃大鼠的含药血清,对照组与模型组加入等量20%FBS,培养48 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TNF-α、IL-6、IL-8及IL-10表达,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检测各组细胞脂氧素A4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抗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激活子蛋白1(AP-1)及磷酸化AP-1(p-AP-1)表达。结果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模型组细胞TNF-α、IL-6、IL-8表达均依次升高,IL-10、脂氧素A4表达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AP-1、p-AP-1、JNK及p-JNK表达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细胞AP-1、p-AP-1、JNK及p-JNK表达均降低,且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可降低膝关节OA大鼠滑膜细胞TNA-α、IL-6、IL-8、IL-10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提高滑膜细胞脂氧素A4表达、抑制JNK、AP-1及其磷酸化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7年44期 v.57;No.1070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许红;韩彦洁;张瑶;刘力;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清10种氨基酸水平变化,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选择URSA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孕检正常的早孕(孕周<20周)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C-MS/MS法检测两组血清鸟氨酸、瓜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水平,并进行LC-MS/MS法检测的专属性、精密度及添加回收率、稳定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鸟氨酸分别为(89.3±8.9)、(33.6±5.4)μmol/L,瓜氨酸分别为(18.6±3.2)、(14.3±2.4)μmol/L,甘氨酸分别为(230.2±27.3)、(202.2±19.9)μmol/L,两组比较P均<0.01。两组血清丙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专属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中出现相应氨基酸的质荷比信号图,空白甲醇溶液中只有添加内标的质荷比信号,未见相应的氨基酸信号。精密度及添加回收率分析结果显示,采用LC-MS/MS法检测血清10种氨基酸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82.1%~93.6%,日内标准偏差为1.5%~5.1%,日间标准偏差为2.5%~7.1%。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放置2~7天的平均回收率为95.3%~103.2%。结论 URSA患者血清鸟氨酸、瓜氨酸、甘氨酸水平均升高,血清丙氨酸、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水平无明显变化;LC-MS/MS法检测血清氨基酸的回收率、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较高。
2017年44期 v.57;No.107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磊;倪正义;汤中文;周密;
目的观察miR-106b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及正常肺表皮细胞系HPL-1中miR-106b相对表达量。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分为miR-106b模拟物组、miR-106b抑制物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法分别转染miR-106b mimics、miR-106b inhibit及scramble。培养24 h,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06b相对表达量,进行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细胞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分别以划痕愈合率、穿膜细胞数表示),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墨角藻糖基转移酶6(FUT6)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及正常肺表皮细胞HPL-1中miR-10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37±0.42、1.00,二者比较P<0.01。miR-106b模拟物组、miR-106b抑制物组及阴性对照组miR-106b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94±0.73、0.21±0.03、1.00,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miR-106b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划痕愈合率、穿膜细胞数均高于miR-106b抑制物组,FUT6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miR-106b抑制物组,但miR-106b模拟物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miR-106b表达升高;过表达miR-106b可能通过下调FUT6表达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2017年44期 v.57;No.1070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国云;杨旭;徐天舒;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O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OML组织(OML组)和瘤旁正常组织(Control组)各54例份,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转染sh-VEGF-C质粒(观察组)和对照质粒sh-control(对照组),转染48 h时,分别采用q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EGF-C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结果OML组与Control组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1±0.284、0.801±0.098,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10%(42/54)、10.13%(5/54),两组比较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VEGF-C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00±0.058、0.967±0.017,VEGF-C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9±0.021、0.965±0.039,吸光度值分别为0.393±0.015、0.975±0.004,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 VEGF-C在OML组织中高表达;降低VEGF-C表达可抑制人静脉内皮细胞增殖。
2017年44期 v.57;No.1070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芳;厉书林;孙东;
目的探讨羊水干细胞(AFSCs)移植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脏微血管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1例孕中期需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穿刺抽取羊水后分离、培养AFSCs,制备AFSCs悬液。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观察组采用结扎的方法建立左侧UUO模型,假手术组只游离输尿管不结扎。观察组腹部缝合后经尾静脉注射150μL AFSCs悬液,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三组术后第3、7天分别处死6只小鼠,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管周毛细血管密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gp91-phox)、抗硝基酪氨酸(NT)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肾脏结构正常;模型组术后第3、7天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刷状缘消失,肾间质增宽,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观察组术后第3、7天均出现肾间质纤维化,但其程度均轻于模型组同时间点。模型组、观察组术后第3、7天肾组织管周毛细血管密度均低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gp91-phox、NT蛋白相对比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但模型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 AFSCs移植可减轻单侧UUO小鼠肾脏微血管损伤;通过降低gp91-phox、NT表达而减轻氧化应激是其可能的机制。
2017年44期 v.57;No.1070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伯如;戴佳轩;徐建亚;周惠芳;
目的探讨排卵后给予米非司酮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黄体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具有规律周期性变化、动情周期为4天的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单周期组、两周期组及三周期组,每组10只。单周期组、两周期组及三周期组分别于排卵后灌胃给予米非司酮1 m L/100 g,分别用药1、2、3个周期;空白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各组给药前后动情后期及动情周期的持续时间,统计出现动情周期紊乱的大鼠数量。末次给药后第2天(给药后D2)及给药后进入下一动情周期的第2天(下一周期D2)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处死后计数卵巢组织中生长卵泡、黄体及闭锁卵泡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mRNA表达。结果空白组、单周期组动情周期均保持规律性,两周期组、三周期组中分别有1只(10%)、5只(50%)出现动情周期紊乱。各组给药前后动情周期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P均>0.05);两周期组、三周期组动情后期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给药前及空白组、单周期组给药后(P均<0.05)。单周期组、两周期组、三周期组给药后D2、下一周期D2血清E2均高于空白组,且三周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单周期组、两周期组、三周期组给药后D2血清FSH均低于空白组,LH均高于空白组(P均<0.05)。两周期组、三周期组下一周期D2血清FSH均低于空白组与单周期组,血清LH均高于空白组与单周期组(P均<0.05)。各组给药后D2、下一周期D2血清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周期组、两周期组及三周期组闭锁卵泡数均多于空白组,黄体数、生长卵泡数均少于空白组(P均<0.05)。两周期组与三周期组生长卵泡数、黄体数及闭锁卵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单周期组、两周期组、三周期组子宫组织ER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且两周期组、三周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单周期组、两周期组、三周期组子宫组织PR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且三周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雌性大鼠排卵后给予两个周期米非司酮可通过提高子宫组织PR基因表达而缩短其动情后期持续时间并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可用于建立有效、稳定的黄体功能不全大鼠模型。
2017年44期 v.57;No.1070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樊霞;朱红卫;赵彦丽;郝巧;马梅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厄贝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和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加入终浓度为10-7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和终浓度为10~(-5)mol/L的厄贝沙坦,血管紧张素Ⅱ组加入终浓度为10~(-7)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继续培养48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以OD520表示),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AT1R、VEGF、MMP-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厄贝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组、对照组OD520分别为5.51±1.13、7.83±1.58、4.30±0.82;血管紧张素Ⅱ组OD520高于对照组,厄贝沙坦组OD520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管紧张素Ⅱ组AT1R、VEGF、MMP-2蛋白表达量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厄贝沙坦组AT1R、VEGF、MMP-2蛋白表达量及mRNA表达量均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后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AT1R、VEGF、MMP-2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7年44期 v.57;No.1070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永清;韩媛媛;韩德兰;林燕;杨晓华;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悬液的方法制备Lewis肺癌小鼠模型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顺铂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均给予顺铂2 mg/kg腹腔注射,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同时分别给予黄芪多糖50、100、200 mg/kg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周,共3周。各组治疗3周断颈处死,称取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及凋亡基因蛋白Fas、P53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及CD4~+/CD8~+)。结果模型组、顺铂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肿瘤质量分别为(1.51±0.46)、(0.52±0.26)、(0.48±0.12)、(0.40±0.02)、(0.29±0.16)g,模型组>顺铂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黄芪多糖中剂量组>黄芪多糖高剂量组(P<0.05或<0.01)。顺铂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9.29%、52.13%、57.32%、65.22%。顺铂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VEGF表达均低于模型组,Endostatin表达均高于模型组,且黄芪多糖中、高剂量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顺铂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Fas、P53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顺铂组及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外周血CD3~+、CD4~+、CD8~+比例及CD4~+/CD8~+均高于顺铂组及模型组(P均<0.05),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具有抑瘤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抑制VEGF表达、提高Endostatin蛋白表达及免疫功能是其可能的机制。
2017年44期 v.57;No.107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杨琳红;张爱华;范宗宪;韩琳;王维峰;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干扰对低氧环境下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C)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C,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shRNA组、HIF-shRNA组和低氧诱导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NC-shRNA组、HIF-shRNA组分别予NC-shRNA、HIF-shRNA转染,并于转染24 h后经CoCl_2化学诱导模拟低氧环境;低氧诱导组仅经CoCl_2化学诱导模拟低氧环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IF-1α、TGF-β_1、VEGF、b FGF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氧诱导组HIF-1α、VEGF、TGF-β_1、bF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NC-shRNA组比较,HIF-shRNA组上述指标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氧诱导组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与NC-shRNA组比较,HIF-shRNA组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各组PI3K、Akt蛋白表达比较P均>0.05。结论低氧诱导HIF-1α表达可促进人鼻黏膜上皮细胞TGF-β_1、VEGF、bFGF表达,干扰HIF-1α基因则抑制上述因子的表达;HIF-1α对上述因子的调控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2017年44期 v.57;No.1070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习亮;梁伟;张永峰;
目的探讨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对P物质(SP)作用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TNF-α、IL-1β及NO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P组和抑制剂组。SP组用含有SP的细胞培养液培养,抑制剂组用含有SP及NF-κB抑制剂SN50的细胞培养液培养,调整SP终浓度为1×10-7mol/L、SN50终浓度为10μmol/L;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培养。各组作用24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p65二聚体(NF-κB p65)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GFAP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TNF-α、IL-1β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NO表达。结果 SP组和抑制剂组NF-κB p65相对表达量、GFA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SP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SP组和抑制剂组培养液上清TNF-α、IL-1β、NO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SP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 SP能够促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分泌NO、TNF-α、IL-1β,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SN50能够降低SP的上述作用。
2017年44期 v.57;No.107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孔立茶;刘少云;杨雪佳;崔慎情;孔继昌;
目的探讨纳米银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并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CAEC,分别加入浓度为0、2.5、5、10、20、40、80μg/m L的纳米银溶液,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HCAEC凋亡率,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表达,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细胞内、外银含量。结果加入2.5、5、10、20、40、80μg/m L纳米银溶液的HCAEC凋亡率分别为8.51%、21.03%、42.38%、64.62%、78.35%、74.83%。随着加入纳米银溶液浓度升高,HCAEC培养液上清HO-1表达逐渐升高,各浓度间比较P均<0.05;加入40、80μg/m L纳米银溶液的HCAEC培养液上清HO-1表达比较P>0.05。HCAEC加入10、20、40、80μg/m L纳米银溶液后细胞培养液上清PECAM-1表达均高于0、2.5、5μg/m L纳米银溶液,且加入40、80μg/m L纳米银溶液后PECAM-1表达升高更明显(P均<0.05)。加入2.5、5、10、20μg/m L纳米银溶液的HCAEC细胞内银含量低于细胞外(P均<0.01),加入40、80μg/m L纳米银溶液的HCAEC细胞内、外银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纳米银可促进HCAEC凋亡,其细胞毒性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通过上调HO-1、PECAM-1表达造成细胞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2017年44期 v.57;No.107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弢;王淼舟;张艳虹;朱国龙;李天如;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TaqⅠ多态性与青藏高原藏族儿童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青藏高原藏族活动性肺结核患儿162例(观察组)和有分枝杆菌接触史的青藏高原藏族健康儿童167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检测两组外周血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TaqⅠ多态性。结果观察组ApaⅠ基因型为AA、Aa、aa者分别为10例(6.2%)、72例(44.5%)、80例(49.4%),对照组分别为22例(13.2%)、79例(47.3%)、66例(39.5%),观察组aa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4%、71.6%,对照组分别为36.8%、63.2%,两组A、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TaqⅠ基因型为TT、Tt、tt者分别为138例(85.2%)、24例(14.8%)、0例,对照组分别为146例(87.4%)、21例(12.6%)、0例,两组TaqⅠ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2.6%、7.4%,对照组分别为93.7%、6.3%,两组T、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多态性与青藏高原藏族儿童肺结核易感性相关,其aa基因型可能是发病相关因素;TaqⅠ多态性与青藏高原藏族儿童肺结核易感性无关。
2017年44期 v.57;No.107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耿淑霞;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产儿血清tau蛋白、激活素A(ACTA)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早产儿150例,其中并发HIE 60例(HIE组)、未并发HIE 90例(对照组),HIE组严重程度为轻度15例、中度28例、重度17例。两组分别于出生后7天检测血清tau蛋白、ACTA及NSE水平,出生后7、14、28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出生后3、6个月采用婴幼儿发育量表检测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分析HIE组血清tau蛋白、ACTA、NSE水平与NBNA评分、MDI、PDI的关系。结果 HIE组血清tau蛋白、ACTA、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轻、中、重度HIE早产儿血清tau蛋白、ACTA、NSE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HIE组出生后7、14、28天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出生后3、6个月MDI、PD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HIE早产儿血清tau蛋白、ACTA、NSE水平与NBNA评分、MDI、PDI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HIE早产儿血清tau蛋白、ACTA及NSE水平升高,三者水平变化可用于评估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神经发育情况。
2017年44期 v.57;No.107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邱萌;陆晓霏;马剑辉;
目的观察特应性皮炎(AD)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D患儿96例为观察组,体检健康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用AD严重程度积分(SCORAD)评价观察组病情,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_3、免疫球蛋白E(IgE)、IL-4、IL-10、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分别为(25.63±6.12)、(29.98±6.87)nmol/L,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血清IgE、IL-4、IL-10、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清维生素D缺乏(血清25-羟维生素D_3<30 mmol/L)患儿血清IgE、IL-4、IL-10、IL-17水平均高于血清维生素D正常(血清25-羟维生素D_3≥30 mmol/L)患儿(P均<0.05)。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素D_3与SCORAD呈负相关(r=-0.490,P<0.05),与血清IgE、IL-4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9、0.531,P均<0.05),与IL-10、IL-17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AD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降低,并与血清IgE、IL-4水平呈正相关;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AD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炎症反应情况。
2017年44期 v.57;No.1070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在坡;李娇娇;李娟;赵绍林;蔡增林;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人帕金森蛋白7(PARK7)、D-二聚体(D-D)、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IS患者89例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不稳定斑块(UP)32例,稳定斑块(SP)38例,无斑块(NP)19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28例,中度41例,重度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PARK7、D-D、LPA。结果观察组血清PARK7、D-D、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UP、SP患者血清PARK7、D-D、LPA水平均高于NP患者(P均<0.05),UP患者均高于SP患者(P均<0.05)。观察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PARK7、D-D、LPA水平均高于中度及轻度患者(P均<0.05),中度患者均高于轻度患者(P均<0.05)。结论 AIS患者血清PARK7、D-D、LPA水平均升高,三项指标检测有助于判断AIS患者的斑块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2017年44期 v.57;No.1070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黄焕文;胡建敏;刘丁;刘永光;郭颖;赵明;
目的探讨供肾组织Remuzzi评分对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拟接受肾移植手术的62例患者,术前供肾组织Remuzzi评分0~3分44例(低分组)、4~5分18例(高分组)18例,比较两组移植肾DGF发生情况和术后1、3、6个月肾小球过滤率(e GFR)。结果低分组、高分组分别有10例(22.7%)、9例(50.0%)发生DGF,两组移植肾DGF发生率比较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e GFR比较P均>0.05。结论供肾组织Remuzzi评分高者移植后易发生移植肾DGF,供肾组织Remuzzi评分对移植肾DGF有一定预测作用。
2017年44期 v.57;No.107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成宽;支运来;王鲲鹏;涂传全;杨文发;孙方浒;
目的探讨微小RNA-222(miR-222)、miR-122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肾癌患者72例,收集其术中切除的肾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miR-222、miR-122表达,分析肾癌组织miR-222、miR-12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miR-22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8±0.64、1.12±0.55,miR-12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6±0.39、0.98±0.43;肾癌组织miR-222、miR-122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1)。肾癌组织miR-222、miR-122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均无关(P均>0.05),与患者病理分级、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均<0.01)。肾癌组织miR-222、miR-122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517,P<0.05)。结论肾癌组织miR-222、miR-122表达均升高,二者可能协同促进肾癌的发生、发展;癌组织miR-222、miR-122表达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
2017年44期 v.57;No.107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克君;刘建;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和低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CRF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组和低通量组,各80例。高通量组给予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低通量组给予低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时间为4 h,3次/周,连续透析6个月。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钙、磷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PTH,计算两组透析6个月血清钙、磷、iPTH达标率。记录两组透析期间营养不良、贫血、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价两组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高通量组与低通量组透析前后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通量组与低通量组透析6个月血清磷及iPTH水平均低于透析前,但高通量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高通量组透析6个月血清钙、磷、iPTH达标率均高于低通量组(P均<0.05)。高通量组透析期间发生营养不良4例、贫血6例、心血管事件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75%,低通量组分别为17、15、4例及45.00%;高通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低通量组(P<0.05)。两组透析期间均无死亡患者。两组透析6个月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透析前,且高通量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高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对CRF患者钙磷代谢及iPTH水平的调节效果均优于低通量维持性血液透析,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性较高。
2017年44期 v.57;No.1070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杨立军;李海立;刘新;王超;
目的探讨热缺血时间(WIT)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患者术后近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T1N0M0期肾癌患者63例,均给予LPN治疗。依据术中WIT时长将患者分为3组:A组18例:WIT≤20 min;B组25例:20 min<WIT≤25 min;C组20例:25 min<WIT≤30 min。收集三组临床病理参数,记录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患肾及总肾肾小球滤过率(GFR)、ΔGFR/术前GFR;分析术后3个月患肾GFR的影响因素。结果 C组肿瘤最大径大于A、B组(P均<0.05),三组间其余临床病理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时患肾及总肾GFR均较同组术前下降(P均<0.05)。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时C组患肾GFR均较A、B组降低,ΔGFR/术前GFR均较A、B组升高,组间比较P均<0.05;术后3个月时C组总肾GFR均较A、B组降低,ΔGFR/术前GFR均较A、B组升高,组间比较P均<0.05;A、B各时间点患肾及总肾GFR、ΔGFR/术前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患肾GFR、肿瘤最大径、WIT是术后患肾GFR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WIT是肾癌患者LPN术后近期肾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WIT>25 min对术后患肾功能损害较大。
2017年44期 v.57;No.1070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夏金发;章萍;王岳松;邵旭武;马礼坤;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对微血管损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85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44例和氯吡格雷组41例。两组均行急诊PCI治疗,替格瑞洛组术前口服替格瑞洛180 mg,术后维持剂量90 mg/次,2次/d;氯吡格雷组术前口服氯吡格雷600 mg,术后维持剂量75 mg/次,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个月。两组术后即刻进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监测,记录主动脉平均压(Pa)、远端冠状动脉平均压(Pd)以及最大充血状态下生理盐水流动的平均传导时间(Hyper Tmn)、静息状态下生理盐水流动的平均传导时间(Rest Tmn),计算血流储备分数(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FR)及IMR。两组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指数(WMSI)。结果替格瑞洛组Hyper Tmn、IMR均低于氯吡格雷组(P均<0.05),两组Pa、Pd、Rest Tmn、FFR、C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WMSI均低于同组术后24 h(P均<0.05),两组术后3个月WM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EDV、ES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有助于减轻微血管损伤,从而改善心功能。
2017年44期 v.57;No.107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谈艺;罗义;许海燕;杨婧;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OSAHS患者为观察组,52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HGF、MPO水平;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观察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根据AHI评价病情,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GF、MPO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组血清TNF-α、IL-8和IL-6,采用CT扫描测算观察组气管壁厚度比(T/D),分析观察组LSa O2、AHI、T/D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血清HGF、MPO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清HGF水平分别为(632.41±102.64)、(462.63±79.21)pg/m L,MPO水平分别为(19.35±4.23)、(8.12±2.16)ng/mg,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按AHI评价病情为重度22例、中度38例、轻度43例。观察组轻、中、重度患者血清HGF水平分别为(502.81±86.26)、(630.52±99.53)、(725.18±115.26)pg/m L,MPO水平分别为(10.56±2.97)、(19.02±4.06)、(25.62±5.19)ng/mg;观察组重度患者血清HGF、MPO水平均高于中度及轻度患者,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均<0.05)。观察组LSa O2为(80.05±4.73)%,AHI为25.32±5.19,T/D为0.29±0.18,血清TNF-α为(8.01±2.15)μg/L,IL-8为(2.31±0.65)μg/L,IL-6为(1.86±0.57)μg/L。观察组血清HGF、MPO水平与LSa O2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93、-0.721,P均<0.05),与AHI(r分别为0.702、0.733,P均<0.05)及血清TNF-α(r分别为0.715、0.708,P均<0.05)、IL-8(r分别为0.698、0.714,P均<0.05)、IL-6(r分别为0.719、0.726,P均<0.05)均呈正相关,与T/D均无关(P均>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清HGF、MPO水平均升高;血清HGF、MPO检测有助于判断OSAHS患者的病情。
2017年44期 v.57;No.107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颖谕;张李红;罗贤勇;张建坤;李生强;庞国莲;钱玉莲;
目的探讨微小RNA-564(miR-56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NSCLC患者43例,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miR-564表达,并分析miR-564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miR-564相对表达量为12.43±3.17,癌旁正常组织为21.76±4.49,二者比较P<0.01。以NSCLC组织miR-564相对表达量的平均值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miR-564低表达者21例、miR-564高表达者22例。miR-564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吸烟、组织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miR-564高表达者总生存期为(40±28)个月、无病生存期为(42±25)个月,miR-564低表达者分别为(38±25)、(40±23)个月;二者比较P均<0.05。结论 NSCLC组织miR-564表达下调,其表达变化与肿瘤进展和患者预后有关。
2017年44期 v.57;No.107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兴;朱一鸣;黄辉;张李鹏;张烨;王晓雷;
目的探讨伴分化型病理表现的未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未分化甲状腺癌者33例,病理检查显示为伴分化型病理表现的未分化型甲状腺癌17例(共存组)、单纯未分化型甲状腺癌16例(未分化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术后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两组年龄、首发症状、声带固定及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性别构成比比较P<0.05。两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情况、术后辅助治疗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共存组生存3例(17.6%)、死亡14例(82.4%),未分化组生存2例(12.5%)、死亡14例(87.5%),两组生存率比较P>0.05。共存组生存时间3周~4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95%CI:3.9~8.1个月;未分化组生存时间1~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个月,95%CI:2.0~4.0个月;两组生存时间比较P>0.05。结论伴分化型病理表现的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均与单纯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相仿。
2017年44期 v.57;No.107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晶晶;陈爱华;赵云;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糖尿病患者脑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糖尿病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均行3.0T MR常规扫描及MRS、DWI,测量双侧半卵圆中心的ADC值、eADC值、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肌酸比值(NAA/Cr)、胆碱复合物与肌酸比值(Cho/Cr)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胆碱复合物比值(NAA/Cho),并分析糖尿病组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双侧半卵圆中心ADC值、左侧半卵圆中心Cho/Cr均高于对照组,双侧半卵圆中心e ADC值、NAA/Cr与NAA/Cho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右侧半卵圆中心Cho/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双侧半卵圆中心ADC值、eADC值与NAA/Cr、Cho/Cr、NAA/Cho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 MRS及DWI可有效显示糖尿病患者脑部功能区的代谢状况及脑组织水分子改变,其相关参数改变可为糖尿病患者脑损伤评估提供量化依据。
2017年44期 v.57;No.1070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青海;熊向菁;李俊娟;付海生;谢添慧;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单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对照组仅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1次/周,均连续注射4周。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语频气导听阈、鼓室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及中耳积液IL-5、IL-1β、IL-8及TNF-α,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百分比,计算CD4~+/CD8~+。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70%)较对照组(74.42%)升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血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语频气导听阈、鼓室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血清及中耳积液IL-5、IL-1β、IL-8、TNF-α、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L-1β、IL-8、TNF-α、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百分比、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8~+百分比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D4~+百分比、CD4~+/CD8~+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及组内比较P均<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优于单用地塞米松,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免疫失调、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17年44期 v.57;No.1070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邓彦东;马晓雯;刘文聪;邵云;闫国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治疗后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再次入院患者75例,均进行二次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转移67例。患者均于二次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并采用ELISA法检测穿刺淋巴结组织HMGB1、Tg表达。以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淋巴结组织HMGB1、Tg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55例,漏诊12例;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82.1%(55/67)。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组织HMGB1、Tg表达均高于未转移者(P均<0.01)。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HMGB1、Tg表达检测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7.0%、准确率为96.0%,均高于各项单项检测;诊断特异性为87.5%,低于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100%。结论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HMGB1、Tg检测可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
2017年44期 v.57;No.1070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宫莹莹;何玉;席玉玲;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组织60例份、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份、子宫内膜增生组织20例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PARP-1、Caspase-3蛋白表达,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PARP-1、Caspase-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增生组织PAR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15.00%、45.00%,不同组织间PARP-1阳性表达率比较P<0.05或<0.01。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增生组织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85.00%、45.00%,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aspase-3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子宫内膜增生组织(P均<0.01)。子宫内膜癌组织PARP-1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均有关(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Caspase-3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PARR-1、Caspase-3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64,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PARP-1表达升高、Caspase-3表达降低;PARP-1表达升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
2017年44期 v.57;No.1070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周伟娜;张义;曹向宇;谷锐;
目的观察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术中关闭关节腔前经引流管向关节腔内注入氨甲环酸1 g,术后夹闭引流管3 h。观察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15 mg,1次/d,共14 d。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2 500 U,1次/d,共14 d。记录两组术后14 d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两组术后14 d检测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6.1%)、5例(15.2%)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Fg低于对照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78.8±14.3)、(73.9±13.9)分,两组比较P<0.05。结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优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
2017年44期 v.57;No.1070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吴雅俊;胡裕翔;彭小蓼;吴晓蓉;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为生物体提供约95%的能量,线粒体内含少量遗传物质,即线粒体DNA(mtDNA),受精时随母亲的细胞质进入受精卵,发挥遗传特性。mtDNA基因突变可改变呼吸链复合体的功能,直接影响电子传递过程或脱氧核苷(ADP)磷酸化,使ATP生成减少,能量代谢紊乱,引起耗能多的组织器官如大脑、心脏、脊髓、眼等受累,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为细胞质母系遗传病,其发生与mtDNA某些基因位点的突变有关,突变位点不固定,包括11778、3460、14484三个主要原发突变位点和其他继发突变位点,患者通常仅有一个mtDNA位点的突变,也可同时合并多个位点的突变。
2017年44期 v.57;No.1070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娟;曾晓莉;赵博;何治;
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阳离子门控通道(HCN通道)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包括窦房结自律性、学习和记忆、突触神经递质释放、树突整合等,并且与癫痫、神经病理性疼痛、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HCN通道除受细胞内cAMP调节外,还受细胞内外小分子物质(cGMP、cCMP及离子、磷脂酰肌醇丝氨酸)、蛋白质(小分子蛋白、蛋白激酶)及一些神经递质(谷氨酸、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神经肽类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单胺类神经递质、NO、嘌呤类神经递质)的调节,这些物质除了调节HCN通道的开放以外,还调控该通道的表达、分布及功能特性,从而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
2017年44期 v.57;No.1070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君涛;王平;张超;尚曼;焦建杰;张栋林;吴超超;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至细胞外的膜性囊泡样微体,具有组织细胞信使的功能,在调控细胞生理功能和诱导修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间充质干细胞是体内一类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被认为是产生外泌体能力最强的细胞。外泌体对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肿瘤细胞、心血管细胞等不同细胞均具有调控修复作用,从而发挥抑制软骨细胞退化、促进神经细胞再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保护心肌细胞和促血管新生,以及诱导基因重组使细胞去分化、重新启动再生功能等作用。外泌体广泛参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传递及信号交流,因此推测其可能分泌某些因子来实现损伤组织修复。
2017年44期 v.57;No.1070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余梦瑶;许晓燕;李芳;罗霞;张智敏;谢刚;
口腔干燥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的常见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临床有效治疗手段较为欠缺。放疗可导致唾液腺发生显著病理变化,并通过抑制唾液分泌、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胞衰老、引起微血管损伤及氧化损伤等相关机制引发口腔干燥。对于放疗导致的口腔干燥,目前主要针对M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细胞衰老等相关靶点开展药物开发和治疗研究。
2017年44期 v.57;No.107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曦;许荟;史嘉颖;陈家楠;金韡;钱晓丹;管俊;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游离轻链(sFLCs)水平可升高至正常人的30~40倍,因此sFLCs成为MM等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疾病的敏感、准确、实时监测指标。目前,临床上sFLCs的检测方法很多,包括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比浊法、重轻链免疫分析法、质谱法等,由于sFLCs分子结构复杂多样,对同一患者使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可提高对sFLCs检测的准确性及敏感性。sFLCs检测在MM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44期 v.57;No.1070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