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

    何文野;包肇华;季一鸣;李立松;

    目的探讨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9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天、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矢状位后凸Cobb’s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以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两组术后1天和术后6个月VAS、伤椎矢状位后凸Cobb’s角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术后变化更明显(P均<0. 05);两组术后1天与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均> 0. 05)。两组术后6个月ODI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术后6个月变化更明显(P均<0. 05)。结论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较好,不仅能促使骨折复位,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能力。

    2018年44期 v.58;No.111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2 ]
  • 腰椎单侧椎弓根体部无移位型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文毅;马朋朋;苏峰;宗治国;李月轩;毛振;张志敏;

    目的探讨腰椎单侧椎弓根体部无移位型骨折经伤侧椎弓根置入椎弓根螺钉对伤椎椎弓根和临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基于正常成人L_(4~5)椎体的CT扫描影像资料,通过Mimics软件建立L_4椎体腰椎单侧椎弓根体部无移位型骨折模型(以下称L_4椎体骨折模型)。将制作好的L_4椎体骨折模型与L_5椎体以stl格式导入3-matic中建立椎间盘并进行网格划分。参照以上步骤,CT扫描椎弓根螺钉后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并划分网格。将L_4椎体骨折模型置入椎弓根螺钉前后赋予材料属性,并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运用弹簧单元功能模拟韧带。固定L_5椎体底部,分别在置入椎弓根螺钉前后于L_4椎体上表面施加500 N应力,模拟生理情况下椎体承受垂直载荷的受力情况,并给予10 N/m力矩,模拟椎体垂直、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活动工况,获得L_4椎体在置入椎弓根螺钉前后L_5椎体的应力分布,L_4椎弓根应力分布以及椎弓根螺钉前、中、后部应力分布情况。结果L_4椎体经伤侧椎弓根置入椎弓根螺钉后,L_5椎体在后伸位所受应力最大。置入椎弓根螺钉后,后伸工况时伤椎椎弓根所受应力较置入椎弓根螺钉前明显降低(P <0. 05),其所受应力主要集中于椎弓根螺钉中部。在腰椎左旋、右旋工况时,伤椎椎弓根所受应力均较术前增加,椎弓根螺钉在旋转运动时承受应力最高,应力集中于骨折断端处,而下位椎体承受应力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 05)。椎体在垂直、前屈、左弯、右弯工况时,椎弓根螺钉置入前后伤椎椎弓根及临近椎体应力均无明显变化(P均> 0. 05)。结论腰椎单侧椎弓根体部无移位型骨折经伤椎置钉可减轻骨折断端所受应力,提高其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但需适度限制腰椎后伸、左旋、右旋运动。

    2018年44期 v.58;No.111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触摸法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

    袁振;陈赢;张群虎;朱翔;任永信;李晓林;

    目的探讨触摸法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患者7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触摸法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SI指数、矢状面后凸Cobb's角,并评估置钉精确度。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P> 0. 05。两组术后VAS、ODI、矢状面后凸Cobb's角较术前明显降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伤椎椎体后缘高度、SI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 05)。但两组术后上述指标比较P均> 0. 05。观察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53枚,Mobbs-Raley简易分级0级139枚、1级9枚、2级4枚、3级1枚;对照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72枚,Mobbs-Raley简易分级0级155枚、1级11枚、2级5枚、3级1枚。两组Mobbs-Raley简易分级比较P>0. 05。结论触摸法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44期 v.58;No.1118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3 ]
  • 黄芪赤风汤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谷雨龙;朱丹;柏冬;张立石;

    目的探讨黄芪赤风汤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及黄芪赤风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MTX组及黄芪赤风汤低、中、高剂量组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不建模,正常喂饲。建模次日,MTX组给予MTX 0. 3 mg/kg灌胃,黄芪赤风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含黄芪赤风汤生药量7. 7、23. 1、69. 3 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21天。模型组、MTX组及黄芪赤风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建模第13、16、19、21天,按5级评分法进行双后踝关节AI评分;建模第0、7、13、16、19、21天,用游标卡尺测量双后踝关节直径。对照组同时间进行AI评分并测量双后踝关节直径。末次灌胃24 h,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FN-γ;取双后膝关节滑液,采用ELISA法检测膝关节滑液瓜氨酸化组蛋白H3。结果模型组AI评分、双后踝关节直径和血清TNF-α、IL-1β、IFN-γ含量及关节滑液瓜氨酸化组蛋白H3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 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赤风汤低剂量组和MTX组AI评分、踝关节肿胀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其血清TNF-α、IL-1β、IFN-γ含量及关节滑液瓜氨酸化组蛋白H3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 05)。结论黄芪赤风汤可用于治疗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2018年44期 v.58;No.1118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 温和灸对肌筋膜痛大鼠扳机点骨骼肌病理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林业武;陈美雄;景亚军;李义凯;袁仕国;

    目的探讨温和灸对肌筋膜痛大鼠扳机点骨骼肌病理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艾灸组16只。模型组与艾灸组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方法建立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不建模。艾灸组建模结束,常规饲养7天开始艾灸治疗,连续治疗7天。对照组与模型组不予艾灸治疗。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于艾灸治疗前1天及治疗结束3、14天,艾灸组于艾灸治疗结束3、14天,随机选取8只,取扳机点骨骼肌组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扳机点骨骼肌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扳机点骨骼肌组织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IL-6、TNF-α表达。结果对照组各时期扳机点肌纤维排列规则,肌间隙均匀一致,无肌纤维扭曲、断裂、溶解和坏死现象,偶有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各时期扳机点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扭曲,艾灸治疗前1天扳机点局部骨骼肌有溶解坏死灶;艾灸治疗结束3天扳机点局部肌纤维纤维化增粗、肌间隙大小不一,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艾灸治疗结束14天扳机点局部肌纤维扭曲形成结节,炎性细胞浸润较艾灸治疗结束3天明显减少。艾灸组艾灸治疗结束3天扳机点肌纤维排列和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同期明显改善,局部可见新生小血管;艾灸治疗结束14天可见扳机点骨骼肌纤维排列有序,炎性细胞浸润基本消失,但局部结节膨大尚未消失。模型组各时期扳机点骨骼肌组织COX-2、PGE2、IL-6、TNF-α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均<0. 05),而艾灸组各时期扳机点骨骼肌组织COX-2、PGE2、IL-6、TNF-α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同期(P均<0. 05);艾灸组艾灸治疗结束14天扳机点骨骼肌组织COX-2、PGE2、IL-6、TNF-α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艾灸治疗结束3天(P均<0. 05),而模型组与对照组组内各时期扳机点骨骼肌组织COX-2、PGE2、IL-6、TNF-α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明显(P均> 0. 05)。结论温和灸局部干预能够促进扳机点肌纤维修复,其作用机制与降低扳机点局部炎症细胞因子募集、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18年44期 v.58;No.111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97 ]
  • 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李胜;王威;李靖年;

    目的观察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甲醛固定3个月的成人正常右下肢标本10具,从膝关节处离断,保留膝关节以下部分,用自制钢板帽、水泥底座分别固定膝关节和足底。打开踝关节囊,将塑料薄膜包裹的双片低压型压敏片置于胫距关节内,分别检测踝关节足运动中立位、背伸位20°、跖屈位30°时下胫腓前韧带离断前后,700、1 400、2 800、3 500 N垂直压力负荷下垂直压缩位移,胫距关节面压力面积和压强,以及胫距关节面受力分布情况。以下胫腓前韧带离断前所测数据为对照组,下胫腓前韧带离断后所测数据为观察组。结果随着垂直压力负荷增大,两组同体位下垂直压缩位移、下胫距关节面压力面积及压强逐渐增大(P均<0. 05)。观察组同体位与压力负荷下垂直压缩位移、下胫距关节面压力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胫距关节面压强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足运动中立位时,两组踝关节胫距关节面内侧首先受力,随着压力负荷增大,受力范围逐渐扩展至胫距关节面前侧、后侧、外侧、中部,最终形成内窄、中外宽的似三角形图形,集中受力区域分布于胫距关节面中部偏内侧。背伸位20°时,两组踝关节胫距关节面前内侧首先受力,随着压力负荷增大,受力范围逐渐扩展至胫距关节面中部、外侧、后侧,形成前内宽、后外窄的似直角三角形图形,集中受力区域分布于胫距关节面前内侧。跖屈位30°时,两组踝关节胫距关节面后内侧首先受力,随着压力负荷增大,受力范围逐渐扩展至胫距关节面中部、前侧、外侧,形成前宽、后窄的似倒三角形图形,集中受力区域分布于胫距关节面中前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同压力负荷下受力面积有增大趋势。结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可使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发生改变,破坏踝关节稳定性。

    2018年44期 v.58;No.111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关系

    庄弘宇;万龙;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健康志愿者278例,均行负重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通过医院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测量骨盆矢状位、脊柱解剖学矢状位、脊柱形态学矢状位相关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骨盆入射角为45. 1°±9. 6°,骨盆倾斜角为10. 3°±6. 7°,骶骨倾斜角为34. 8°±7. 8°;脊柱解剖学矢状位相关参数:腰椎前凸角为48. 3°±11. 1°,胸椎后凸角为24. 2°±9. 8°,颈椎前凸角为8. 6°±8. 7°,脊柱矢状位平衡为(-18. 9±29. 5) mm;脊柱形态学矢状位相关参数:腰弯前凸角为49. 0°±11. 1°,上腰弯前凸角为14. 6°±5. 9°,下腰弯前凸角为34. 5°±7. 9°,胸弯后凸角为32. 1°±9. 7°,颈弯前凸角为8. 5°±8. 7°,腰弯倾斜角为-5. 5°±4. 3°。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腰弯前凸角、下腰弯前凸角、腰弯倾斜角均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 05);骶骨倾斜角与胸椎后凸角、腰弯前凸角、上腰弯前凸角、下腰弯前凸角、胸弯后凸角、颈弯前凸角、腰弯倾斜角均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 05);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三者之间亦具有明显相关性(P均<0. 05);其余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 0. 05)。结论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2018年44期 v.58;No.1118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7 ]
  •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AEG患者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杨文慧;杨牡丹;高峻;刘晓玲;徐舟;康毅;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患者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局部进展期AEG患者119例,根据术前新辅助化疗期间是否应用脾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分为单纯化疗组68例、辅助化疗组51例。单纯化疗组入院后接受SOX方案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脾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按病情化疗2~4个周期。化疗结束1个月,评价近期疗效。两组分别于化疗前1天(化疗前)、化疗结束1个月(化疗后)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3~+CD8~-中Th1 IFN-γ、Th1 IL-2、Th2 IL-6比例,计算CD4~+/CD8~+。化疗结束1个月,评价两组毒副反应情况。术后1个月开始定期随访,随访截至2018年6月,统计两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辅助化疗组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 <0. 05)。单纯化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Th1 IL-2、Th1 IFN-γ、Th2 IL-6均明显降低(P均<0. 05),CD8~+变化不明显(P> 0. 05);而辅助化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Th1 IL-2、Th1 IFN-γ均明显升高,CD8~+、Th2 IL-6均明显降低(P均<0. 05)。辅助化疗组胃肠道毒副反应、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均<0. 05),但两组肝脏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 05。至随访结束,两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比较P均> 0. 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新辅助化疗能够提高局部进展期AEG患者化疗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毒副反应,但并不能使患者生存获益。

    2018年44期 v.58;No.111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 喉癌组织p21、SLC7A1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复发的关系

    赵运华;陈宝刚;张红;郭靖涛;李建辉;陈建华;裴存文;马志红;刘建伟;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p21、SLC7A1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7例份喉癌组织(喉癌组)和62例份声带息肉组织(对照组) p21、SLC7A11表达。分析喉癌组织p21、SLC7A1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喉癌组织p21、SLC7 A11表达与患者预后和复发的关系。结果喉癌组p21、SLC7 A1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8. 53、8. 56,P均<0. 05)。喉癌组织SLC7 A11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 <0. 05)。喉癌组织p21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 05)。喉癌组织SLC7A11阳性表达/p21阴性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有关(P <0. 01),与患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P> 0. 05)。SLC7A11阳性表达/p21阴性表达者术后复发时间明显短于SLC7A11阴性表达/p21阴性表达者、SLC7A11阴性表达/p21阳性表达者、SLC7A11阳性表达/p21阳性表达者(χ~2分别为9. 344、8. 304、5. 924,P均<0. 05),但生存时间与SLC7A11阴性表达/p21阴性表达者、SLC7 A11阴性表达/p21阳性表达者、SLC7 A11阳性表达/p21阳性表达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 592,P> 0. 05)。结论喉癌组织SLC7 A11高表达、p21低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患者术后复发有关,而与术后生存时间关系不大。

    2018年44期 v.58;No.111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0 ]

作者·编者·读者

  •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正>区别:(1)资料要求不同:直线相关分析要求两个变量都是正态分布;回归分析要求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而自变量X是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2)统计意义不同:直线相关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伴随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对等的,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回归则分析反映两变量间的依存关系,一般将"因"或较

    2018年44期 v.58;No.111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医学论文中“隔”与“膈”、“瘘”与“漏”的正确使用

    <正>"隔"与"膈"隔《现代汉语词典》释义1对其解释为"遮断;阻隔。如隔河相望、隔着一重山等"。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收缩时胸腔扩大,松弛时胸腔缩小。旧称横膈膜"。这2个字在医学论文中的误用源于"纵隔"与"横膈"的使用。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的总

    2018年44期 v.58;No.111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山东医药》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正>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经穴部位、耳穴名称与部位等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对于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

    2018年44期 v.58;No.1118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山东医药》关于医学名词与统计学符号的应用说明

    <正>医学名词要以1989年及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科学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

    2018年44期 v.58;No.1118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山东医药》入选美国EBSCO数据库

    本刊编辑部;

    <正>2015年3月,收到美国EBSCO数据库的通知,本刊正式被该数据库收录。至此,本刊已被美国EBSCO数据库、《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剑桥科学文摘》及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数据库收录。在此,衷心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多年来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并欢迎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科研

    2018年44期 v.58;No.1118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基础研究

  •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患者含药血清对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姜虹宇;徐远志;赵耀东;楼美清;时飞;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患者含药血清对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胶质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丙泊酚1组、七氟醚1组。丙泊酚1组和七氟醚1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采集颈内静脉血15 mL,对照1组于手术麻醉前采集颈内静脉血15 mL,离心留取血清。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人胶质瘤细胞SHG-44,随机分为对照2组、丙泊酚2组、七氟醚2组,分别予相应的含药血清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蛋白芯片检测NF-κB、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与丙泊酚2组和对照2组比较,七氟醚2组可明显抑制SHG-44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均<0. 05);而丙泊酚2组与对照2组SHG-44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七氟醚2组G_0/G_1期SHG-44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2组和丙泊酚2组,S期、G_2/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2组和丙泊酚2组(P均<0. 05);而对照2组与丙泊酚2组G_0/G_1期、S期、G_2/S期细胞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七氟醚2组Cylin D1、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2组和丙泊酚2组(P均<0. 05),而对照2组与丙泊酚2组Cylin D1、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七氟醚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NF-κB表达实现的。对同样可以使用七氟醚、丙泊酚麻醉时,手术麻醉应优先考虑七氟醚,以减少胶质瘤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的风险。

    2018年44期 v.58;No.111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1 ]
  • 白皮杉醇对DN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张云霞;邱书娟;孙秀菊;郭振涛;郭民;

    目的探讨白皮杉醇(PI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PIC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PIC低、中、高剂量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给予链脲佐菌素(STZ) 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DN模型。腹腔注射次日,PIC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PIC 50、100、200 m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12周。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不予注射STZ,同期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灌胃12周,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及24 h尿白蛋白(U-Alb);取部分肾组织,制成10%组织匀浆,离心留取上清液,检测上清液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取部分肾皮质,PAS染色,观察肾小球、肾小管、系膜基质病理形态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分别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TNF-α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FPG、Scr、Cys-C、U-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组织NO水平、SOD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T-1、VEGF水平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模型组肾组织出现明显损伤,而对照组肾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除Scr外,PIC各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随着PIC浓度升高,其效果越来越明显(P均<0. 05)。模型组肾组织p38 MAPK、TNF-α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PIC各组肾组织p38 MAPK、TNF-α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随着PIC浓度升高,其效果越来越明显(P均<0. 05)。结论 PIC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保护肾功能,延缓DN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通路活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2018年44期 v.58;No.1118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4 ]
  • 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骨钙蛋白和骨涎蛋白表达的影响

    蔡军;栾毅君;瞿海涛;刘慧超;王利艳;徐岩;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Cs)骨钙蛋白(OC)和骨涎蛋白(BSP)表达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PDLCs,取传4~6代细胞,随机分为HMGB1组、对照组,HMGB1组给予100ng/mL HMGB1处理,对照组不予HMGB1处理。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OC、BSP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HMGB1组OC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BSP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 HMGB1可能通过影响人PDLCs中OC和BSP表达,从而参与牙周病中牙槽骨破坏,继而促进牙周病发展。

    2018年44期 v.58;No.111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临床研究

  • 苗药五藤膏联合蜡疗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周静;肖丽娜;唐芳;姚血明;顾光照;张琼予;杨柳;申海燕;

    目的观察苗药五藤膏联合蜡疗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入院后常规顿服塞来昔布0. 2 g,在此基础上蜡包外敷膝关节,每天1次,每次30 min。观察组入院后常规顿服塞来昔布0. 2 g,同期将苗药五藤膏贴敷于膝关节,并将蜡包置于贴膏上,蜡包贴敷30 min取下,苗药五藤膏继续贴敷6 h取下,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1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ISOA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和严重程度,并记录晨起时关节僵硬至缓解的时间。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3%(42/45),对照组为80. 00%(36/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治疗14天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IS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治疗14天降低更明显(P均<0. 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苗药五藤膏联合蜡疗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44期 v.58;No.1118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3 ]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HO-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邹晋梅;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变化及其与骨代谢因子、炎症因子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择RA患者100例(观察组),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为(4. 56±1. 86)分,其中疾病活动度轻度29例、中度44例、重度27例,另选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O-1、骨代谢因子[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顶端肽(CTX)、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和炎症因子(IL-1β、IL-6、IL-17),并分析RA患者血清HO-1水平与骨代谢因子、炎症因子和DAS28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O-1、CTX、TRAP5b、IL-1β、IL-6、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PI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随着RA病情程度加重,上述指标变化越来越明显(P均<0. 05)。RA患者血清HO-1水平与血清CTX、PIN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均> 0. 05),与血清TRAP5b、IL-1β、IL-6、IL-17、DAS28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 05)。结论 RA患者血清HO-1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骨代谢、炎症反应和疾病活动度有关。

    2018年44期 v.58;No.1118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8 ]
  • 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网膜素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刘金山;吕桂丽;

    目的探讨血清、膝关节液脂肪因子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183例(观察组),入院时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47. 03±10. 57)分,双膝关节负重位X线平片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为KL-2级72例、KL-3级52例、KL-4级59例。另选同期无关节炎影像学表现的膝关节运动型损伤手术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空腹静脉血和膝关节关节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关节液Omentin-1,比较两组及观察组不同KL分级者血清及关节液Omentin-1水平,并分析Omentin-1水平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关节液Omentin-1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KL-2级者关节液Omentin-1水平明显高于KL-3、KL-4级者(P均<0. 05);观察组关节液Omentin-1水平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 386,P﹤0. 05)。两组血清Omentin-1水平及观察组不同KL分级者血清Omentin-1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0. 05)。结论膝关节液Omentin-1水平与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早期判断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2018年44期 v.58;No.111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骨延长技术在手指缺损全形再造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郝丽文;陈超;王增涛;

    目的探讨骨延长技术在手指缺损全形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Ⅲ度及以上手指缺损患者8例共9指,所有患指一期行外固定架指骨延长术、二期行全形再造术。二期全形再造术后随访6~12个月,复查X线,观察再造手指指骨愈合、成活情况及足拇甲骨瓣供区愈合情况。结果所有全形再造手指指骨一期骨愈合,全部成活,未发生骨不连和术后血管危象。足拇甲骨瓣供区行游离髂腹股沟皮瓣修复3例,自行愈合6例。结论骨延长技术用于手指缺损全形再造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18年44期 v.58;No.111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4 ]
  • 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张宇;穆小平;兰敏东;罗杨明;欧裕福;李柱海;韦建勋;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筛选公开发表的关于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18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以采用阿达木单克隆抗体治疗者为观察组,以采用安慰剂治疗者为对照组,采用Rev Man5. 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 00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评分、夜间疼痛评分、腰背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阿达木单克隆抗体能够很好地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尽管治疗期间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多数较轻微,可以被接受。

    2018年44期 v.58;No.111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2 ]
  • 双侧穿刺骨水泥锚定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临床观察

    邓立明;黄凯;史建刚;孙璟川;邓烨;王建波;

    目的探讨双侧穿刺骨水泥锚定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Kummell病患者21例,均采用双侧穿刺骨水泥锚定椎体成形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及术后2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通过X线或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s角。术后定期CT检查,统计术后2年内骨水泥松动或移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8~63(50. 42±8. 82)min,术中无脊髓、椎前大血管损伤,无骨水泥反应,无肺栓塞等早期并发症发生。骨水泥注入量为4. 8~6. 9(5. 98±0. 73) mL。术中3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渗入椎间盘2例、椎体前侧1例,未出现临床症状,不需处理。与术前比较,术后2天和术后2年患者VAS、ODI、伤椎Cobb's角均明显降低,伤椎椎体高度明显升高(P均<0. 05),但术后2天与术后2年上述指标比较P均> 0. 05。随访2年内,患者均无骨水泥松动或移位及伤椎再骨折等。结论双侧穿刺骨水泥锚定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和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的发生风险。

    2018年44期 v.58;No.111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9 ]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LR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谷文蓉;冯献启;聂淑敏;黄俊霞;李晓娟;周静静;高燕;王伟;孟繁军;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MM患者180例(MM组)、体检健康者90例(对照组),采集静脉血,采用XN-9000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计数血小板和淋巴细胞,计算PLR。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LR诊断MM的cut off值,以其cut off值为界值将MM患者分为低PLR者和高PLR者,比较二者年龄、性别、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免疫分型等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期。结果 MM组PLR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ROC曲线结果显示,PLR诊断MM的cut off值为117. 92。180例MM患者中,低PLR者108例、高PLR者72例。与高PLR者比较,低PLR者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P <0. 05),二者其余临床病理参数比较P均>0. 05。低PLR者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高PLR者为24个月,二者比较P <0. 05。结论 MM患者PLR明显降低,低PLR者预后更差。PLR可初步评估MM患者预后。

    2018年44期 v.58;No.1118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9 ]
  •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唾液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苏艳;徐守伟;张炳昌;栾芳;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唾液酸(S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患儿353例(观察组)、体检健康儿童8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或股静脉血,采用酶法检测血清SA、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A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SA、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 74、0. 32、0. 55,P均<0. 01),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关系(r=-0. 26,P <0. 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 93,其cut off值为613. 0 mg/L,此时其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为93. 75%、特异性为80. 74%、阳性预测值为95. 28%、阴性预测值为52. 45%、诊断准确率为83. 14%。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指标之一。

    2018年44期 v.58;No.1118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TTF-1、CK7、Napsin A联合检测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

    赵焕芬;杜倩;李冰洁;康林;陈琛;马晓丽;张秀智;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和天门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联合检测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肺腺癌42例、肺鳞癌5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腺癌及肺鳞癌组织TTF-1、CK7和Napsin A表达。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者单项或联合检测诊断肺腺癌的效能。结果肺腺癌组织与鳞癌组织TT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 86%(39/42)、1. 72%(1/58),CK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2/42)、36. 21%(21/58),Napsin 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71%(36/42)、0。肺腺癌组织TTF-1、CK7、Napsin A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肺鳞癌组织(χ~2分别为84. 298、42. 529、77. 679,P均<0. 01)。TTF-1单项检测诊断肺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 86%、98. 28%,诊断准确率为96. 00%。CK7单项检测诊断肺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63. 79%,诊断准确率为79. 00%。Napsin A单项检测诊断肺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 71%、100%,诊断准确率为94. 00%。联合检测时,三项均阳性诊断肺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 33%、100%,诊断准确率为93. 00%;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诊断肺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62. 07%,诊断准确率为78. 00%。结论 TTF-1、CK7、Napsin A单项检测均可用于鉴别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类型;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腺癌诊断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同时还能使诊断准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018年44期 v.58;No.1118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1 ]
  • 纳米碳负显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肖雄升;张远起;张智;李建文;

    目的探讨纳米碳负显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实施患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显露甲状腺后,于甲状腺中上1/3交界、中下1/3交界处缓慢注射纳米碳混悬注射液,根据甲状腺染黑情况按精细被膜解剖法实施患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清Ca~(2+)、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术后一过性或永久性低钙血症和低甲状旁腺素血症情况,对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统计甲状旁腺误切率。结果两组术后血清Ca~(2+)、PTH水平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术后血清Ca~(2+)、P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P均<0. 05)。两组术后一过性低钙血症、低甲状旁腺素血症发生率比较P均<0. 05。两组术后永久性低钙血症、低甲状旁腺素血症发生率比较P均﹥0. 05。两组甲状旁腺误切率比较P <0. 05。结论纳米碳负显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过程中可区分甲状旁腺组织,避免甲状旁腺误切,降低术后低钙血症、低甲状旁腺素血症的发生风险。

    2018年44期 v.58;No.1118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5 ]
  • 胃癌组织TREM2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冯春念;马婷婷;赵千秋;毛雪梅;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癌患者78例,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TREM2 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TREM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TREM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 75±0. 27、2. 17±0. 15,二者比较P <0. 05。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TREM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 8%(49/78)、39. 7%(31/78),二者比较P <0. 05。胃癌组织TREM2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 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均> 0. 05)。结论胃癌组织TREM2表达升高,其表达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018年44期 v.58;No.111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 东营市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变化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关系

    宁金堂;沙晓娟;徐鹏亮;王继美;

    目的探讨东营市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东营市某医院微生物室2011~2015年从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菌株,同期9种肠杆菌科细菌常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用量以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表示,通过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直接导出。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 5年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的AUD逐年升高,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钠、左氧氟沙星的AUD逐年下降,各年度间比较P均<0. 05。5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检出率逐年下降,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检出率逐年升高,各年度间比较P均<0. 05。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与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钠、头孢他啶的AUD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09、0. 852、0. 920,P均<0. 05),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分别与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的AUD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22、0. 991、0. 928,P均<0. 05)。结论东营市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用量有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可控制或延缓细菌耐药发展。

    2018年44期 v.58;No.1118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观察

    李晓峰;冯宪光;张允成;周敬强;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267例,其中年龄≥80岁77例(高龄组)、<80岁190例(低龄组)。两组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出院3个月复查CT或MRI,此后每半年复查1次,至术后1~2年,统计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术,无中转开腹或胆总管取石后胆总管留置T管,手术成功率均为100%。高龄组与低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 79±24. 24)、(100. 68±22. 06) min,住院时间分别为(8. 66±3. 21)、(8. 29±2. 77)天,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分别为(5. 28±0. 95)、(5. 25±1. 0)天,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比较P均> 0. 05。高龄组与低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 8%(6/77)、3. 7%(7/190),两组比较P> 0. 05。术后随访1~2年,两组均未见胆总管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缝合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可作为首先术式。

    2018年44期 v.58;No.111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7 ]

综述

  • 半月板囊肿病因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松;黄克;蔡敏;李兴艳;李林;杜勇军;

    当膝关节处于半弯曲并受到旋转压力时,稍有不慎即可造成半月板损伤,甚至半月板撕裂,后期因关节液蓄积、长期炎症刺激和退行性病变等引起膝关节内环境紊乱,可导致半月板囊肿。半月板囊肿形成与半月板撕裂、半月板退行性病变密切相关,其形成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半月板撕裂后囊肿形成多与关节液渗出、软骨细胞增生、滑膜细胞浸润有关,而半月板退行性病变后囊肿形成多与黏液样变性有关。近年还发现,外侧半月板前角囊肿形成与其附近韧带损伤、病变密切相关。

    2018年44期 v.58;No.1118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4 ]
  • 骨科机器人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蔡尚欢;宋永伟;曹向阳;范华雨;

    手术机器人是推进和普及微创、精准、智能化医疗的典范,已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由手术机器人衍生的骨科机器人近年逐渐成为骨科手术发展的新方向,催生了诸多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案。骨科机器人以其微创、精准的特点为解剖和生物力学结构复杂的骨科疾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成为骨科临床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主要应用于脊柱微创、关节置换以及创伤骨折等方面。

    2018年44期 v.58;No.1118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7 ]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腺病毒感染的治疗进展

    舒潇泓;刘林;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日趋成熟,接受移植患者越来越多。由于大剂量化疗预处理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低下,腺病毒感染风险增加。而免疫功能低下者腺病毒可再次激活或产生新发感染,甚至发生播散性腺病毒感染,引起肠炎、出血性膀胱炎、肝炎、肺炎等,病死率明显升高。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腺病毒感染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细胞免疫治疗。目前尚无针对腺病毒的抗病毒批准用药。西多福韦虽已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腺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但其治疗效果有限。Brincidofovir目前仍在临床试验阶段。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存在争议。针对抗病毒药物出现的抢先治疗已表现出对预防腺病毒感染进展具有一定作用。近年来细胞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包括供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基于分离外周血的腺病毒-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治疗、基于体外扩增的腺病毒-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治疗。未来或许可以考虑联合药物和细胞免疫治疗来优化高度免疫抑制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腺病毒感染。

    2018年44期 v.58;No.1118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9 ]
  • 复发性软组织肉瘤的治疗进展

    宋宏凯;孙保勇;

    软组织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和与其交织生长外胚叶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由于良性软组织肿瘤很常见,很多软组织肉瘤患者初诊时被认为是良性肿块,仅行局部切除或摘除,术后很容易复发。复发性软组织肉瘤恶性程度高且极易发生远处转移,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传统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全身化疗、局部放疗以及靶向药物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方法更为复杂,结合外科手术、全身化疗、局部放疗及肿瘤热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是未来发展趋势。

    2018年44期 v.58;No.1118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9 ]
  • TRIP13在多种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柳杰;肖成;胡家伦;周晋宇;辉红蕾;段秋婷;王玉明;

    甲状腺激素受体因子13(TRIP13)位于5号染色体短臂1区5带,从基因类型上看TRIP13属于蛋白编码基因,能编码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越来越多研究证实,TRIP13基因在结直肠癌、头颈部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肺腺癌等恶性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认为,TRIP13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生物学功能:诱导细胞G2-M转变和上皮-间质转化调控细胞分裂;降低非同源性末端接合修复效率;与MAD2结合引起有丝分裂检查点复合体失活,导致染色体错误分离;抑制RAD51 BRCA1/2介导的同源重组,加快肿瘤进展。

    2018年44期 v.58;No.1118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8 ]
  • 自噬调控在前列腺癌化疗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燕燕;李荣;李平利;王本杰;刘向红;

    自噬是一个高度保守的进化过程,通过调节细胞质、细胞器分布,清除失去功能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从而维持细胞稳态。自噬在前列腺癌治疗中扮演着双重角色,许多化疗药物能够激活自噬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但自噬对肿瘤细胞又具有保护作用,可通过对破损细胞器或长寿命蛋白的降解再利用,维持肿瘤细胞活性,降低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导致前列腺癌化疗耐药。目前认为,自噬可通过调节雄激素受体、癌基因、信号通路等导致前列腺癌化疗耐药。因此,促进或抑制自噬的调节剂可能对前列腺癌化疗耐药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8年44期 v.58;No.111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4 ]
  • 心脏脂肪瘤的临床诊治进展

    吴晓琴;杨新宇;李旸;王晓华;佟倩;

    心脏脂肪瘤是一种由含包膜或不含包膜的脂肪细胞组成的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心脏的任何区域。根据其镜下表现可将心脏脂肪瘤分为三类:孤立性脂肪瘤、肌间脂肪瘤、特殊类型脂肪瘤(包括房室瓣脂肪瘤样错构瘤、房间隔脂肪瘤样肥厚)。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心脏脂肪瘤不易脱落,较少形成栓塞。最初往往通过心脏彩超发现,经CT及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性质及浸润程度,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心脏脂肪瘤的金标准。目前对于体积较大的特别是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心脏脂肪瘤患者,应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少,预后一般良好,多无复发。

    2018年44期 v.58;No.1118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