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低氘水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吴斯敏;林贤桂;杜歆玥;杨慧龄;

    目的 观察低氘水(DDW)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调控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A375细胞与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别用氘体积分数为0.002 5%、0.005 0%、0.010 0%的DDW和超纯水(氘体积分数0.015 0%)配成的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375细胞和HaCaT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两种细胞迁移能力,DAPI染色观察两种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375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ATP酶测试盒检测A375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总ATP酶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375细胞中的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Caspase通路蛋白(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cleaved Caspase-9、PARP、cleaved PARP)。结果 与超纯水处理相比,0.010 0%、0.005 0%、0.002 5%氘体积分数的DDW处理的A375细胞增殖抑制率依次增高,克隆形成率和细胞迁移率依次降低(P均<0.05);DDW处理的A375细胞出现核染色质固缩、凝聚、核碎裂等现象,细胞核中凋亡小体增多。DDW对Ha Cat细胞的增殖能力、集落形成能力、细胞迁移能力及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影响。与超纯水处理相比,0.010 0%、0.005 0%、0.002 5%氘体积分数的DDW处理的A375细胞凋亡率及G_0/G_1期细胞比例依次增高,G_2/M期细胞比例依次降低(P均<0.05)。与超纯水处理相比,0.010 0%、0.005 0%、0.002 5%氘体积分数的DDW处理的A375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总ATP酶活性及Bcl-2、Caspase-9、PARP蛋白表达依次降低,Bax、cleaved Caspase-3/9、cleaved PARP蛋白表达依次增高(P均<0.05)。结论 低氘水能选择性地抑制A375细胞增殖、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无明显影响;低氘水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TP酶活性、激活Caspase信号通路有关。

    2022年08期 v.62;No.123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靶向融合肽MAP2K6-FP联合紫杉醇干预的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变化及其机制

    袁金;康佳丽;王小霞;

    目的 观察靶向融合肽MAP2K6-FP联合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MAP2K6-FP(0、0.3、0.6、1.0μg/mL)和紫杉醇(0、5、10、15、20、25μmol/L)分别作用HO8910细胞,CCK-8法测算细胞增殖率,筛选用于侵袭、迁移实验的最佳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有培养基和细胞,未加药)、MAP2K6-FP组(0.3μg/mL MAP2K6-FP)、紫杉醇组(15μmol/L紫杉醇)、联合用药组(0.3μg/mL MAP2K6-FP+15μmol/L紫杉醇)。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JNK、Beclin-1、LC3、HSP27蛋白。将空白对照组、MAP2K6-FP组、紫杉醇组、联合用药组分别设置抑制剂亚组和对照亚组,抑制剂亚组给予SP600125(JNK抑制剂)预作用1 h,对照亚组无预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Beclin-1、LC3蛋白。结果 随着MAP2K6-FP和紫杉醇浓度增高,卵巢癌细胞HO8910细胞增殖率下降。联合用药组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MAP2K6-FP组、紫杉醇组(P均<0.05)。联合用药组、MAP2K6-FP组、紫杉醇组细胞中JNK、Beclin-1、LC3蛋白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HSP27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用药组细胞中JNK、Beclin-1、LC3蛋白表达高于MAP2K6-FP组、紫杉醇组,HSP27蛋白表达低于MAP2K6-FP组、紫杉醇组(P均<0.05)。各组细胞给予JNK抑制剂后,抑制剂亚组细胞中JNK、Beclin-1、LC3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亚组(P均<0.05)。结论 MAP2K6-FP联合紫杉醇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J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HSP蛋白表达、增强细胞自噬有关。

    2022年08期 v.62;No.1238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参皂苷Rg1对人内皮祖细胞增殖、黏附、迁移、成管能力及PDGF分泌水平调控观察

    谭梅鑫;熊武;黄玎玲;何晶晶;于洋;兰宏伟;王婷婷;张熙;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GS-Rg1)对人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黏附、迁移、成管能力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分泌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培养并鉴定EPCs,将EPCs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40 mg/L的GS-Rg1,对照组给予等量PBS。培养48 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Matrigel体外成血管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PDG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PCs增殖能力增高,细胞黏附数增多,细胞绝对迁移宽度增宽,体外成管数增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PDGF水平增高(P均<0.05)。结论 GS-Rg1能提高人EPCs的增殖、黏附、迁移、成管能力,并促进其分泌PDGF。

    2022年08期 v.62;No.123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孕中期羊水游离RNA中泌尿系统发育关键基因的筛选与生物学功能分析

    杨树法;刘妍;王天铎;秦朗;闫有圣;阴赪宏;

    目的 筛选并分析孕中期羊水游离RNA(AfcfRNA)中的泌尿系统发育关键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获取胎儿AfcfRNA的芯片检测数据。对56例AfcfRNA的芯片检测结果进行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建立共表达网络模块。从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中筛选在泌尿组织中表达量高于平均表达量10倍的基因为泌尿组织特异基因。以泌尿组织特异基因和共表达模块为基础,建立泌尿系统特异基因共表达模块。对泌尿组织特异共表达模块中的基因进行GO分析,阐述其生物学功能。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基因编码蛋白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设定combine_score为150、degree为20,并删除表达量偏低(<P25)的基因,筛选得到泌尿系统发育关键基因。结果 通过WGCNA分析共建立20个共表达模块,在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中筛选到270个泌尿组织特异基因。brown、green及turquoise模块中的基因与中肾发生和发育、肾泡的发育、肾单位发生、肾小管生成、肾脏发育及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密切相关。共筛选出13个泌尿系统发育关键基因,其中brown模块5个(CLCNKB、SLC6A18、NAT8、MIOX及SLC3A1)、turquoise模块8个(AQP2、CYP4A11、SLC7A9、SLC13A3、FXYD2、TRPV5、SLC17A1及BSND)。结论 获得13个与泌尿系统发育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基因功能涉及中肾发生和发育、肾泡的发育、肾单位发生、肾小管生成、肾脏发育及泌尿生殖系统发生等。这些关键基因有望成为产前诊断中评估泌尿系统发育的标志物。

    2022年08期 v.62;No.1238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变化及健脾补肾中药复方还少丹干预效果观察

    陈颖;刘雪辉;

    目的 观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变化及健脾补肾复方还少丹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MCI患者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另选同期健康志愿者1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16S rRNA技术分析MC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丰度差异。观察组予以健脾补肾方还少丹及八段锦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八段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治疗安全性;采集MCI患者新鲜粪便,测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丰度变化,分析MOCA、MMSE评分与肠道菌群丰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CI患者艾森伯格菌属、变形菌门下的巴斯德菌科及嗜血杆菌属富集,梭状芽胞杆菌属、Oribacterium减少。观察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MCI患者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在门种水平上,两组MCI患者治疗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丰度下降,拟杆菌门丰度增加(P均<0.05);在属种水平上,观察组治疗后梭状芽胞杆菌属、Oribacterium丰度增加,嗜血杆菌属丰度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I患者拟杆菌门丰度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398,P<0.05),梭状芽胞杆菌属丰度与MOCA、MMSE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8、0.422,P均<0.05),嗜血杆菌属、艾森伯格菌属丰度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372、-0.373,P均<0.05)。结论 MCI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丰度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菌群与认知功能相关;健脾补肾方还少丹可安全、有效改善MCI认知功能,减轻临床证候,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有关。

    2022年08期 v.62;No.1238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甲状腺素腹腔注射对负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生长发育和屈光状态的影响

    杨成秀;吴建峰;郭滨;林思思;蒋文君;毕宏生;

    目的 观察甲状腺素腹腔注射对负透镜诱导近视豚鼠生长发育和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2周龄三色短毛健康雄性豚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12只。实验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水溶液0.0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注射4周。从注射第4天起,模型组、实验组右眼佩戴-6.00 D透镜,左眼不戴镜作为自身对照;对照组双眼不戴镜。造模期间观察各组豚鼠一般情况并测量体质量和肛温。造模4周后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雌二醇(E_2)、睾酮(T)、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检测各组豚鼠双眼散瞳后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观察眼球后极部巩膜厚度。结果造模后实验组豚鼠体质量下降明显,肛温升高,活动频率增高,毛发枯槁无光泽、易脱落,多食消瘦,大便干结色黑,易怒躁动,兴奋好斗,不易被抓取;对照组和模型组豚鼠体征正常。造模4周后,模型组体质量高于实验组(P<0.05)。从造模第2周开始,实验组肛温高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组造模后血清FT_3、FT_4、E_2、cAMP、cAMP/cGMP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T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屈光度和两眼屈光度差值低于对照组,眼轴和两眼眼轴差值长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造模眼屈光度和两眼屈光度差值低于模型组,左右眼眼轴短于模型组,左右眼眼轴差值高于模型组(P均<0.05)。实验组豚鼠眼球后极部巩膜厚度较模型组变薄,胶原纤维最细、最稀疏,间隙最大,且部分纤维出现断裂。结论 甲状腺素作用后,负透镜诱导的近视豚鼠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并可导致豚鼠近视程度加深。

    2022年08期 v.62;No.1238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伏立诺他腹腔注射对严重烧伤早期大鼠心肌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孟祥熙;温海玲;郑金光;吴忠隐;胡森;孙奎;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伏立诺他(SAHA)对严重烧伤早期大鼠心肌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烫组、烫伤组、SAHA组,每组8只。烫伤组、SAHA组采用沸水水浴法建立50%TBSAⅢ°烫伤大鼠模型,烫伤组和SAHA组分别于伤后腹腔内注射0.25 mL生理盐水、7.5 mg/kg的SAHA;假烫组以37℃水浴代替沸水,后腹腔内注射0.25 mL生理盐水。伤后6 h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TUNEL法测算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中的Caspase-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组蛋白3第9位乙酰化的赖氨酸(Ac-H3K9)蛋白,ELISA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烫伤组血浆CK-MB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细胞中NO、Caspase-3、iNOS蛋白表达高于假烫组,Ac-H3K9蛋白表达低于假烫组(P均<0.05);SAHA组血浆CK-MB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细胞中NO、Caspase-3、iNOS蛋白表达低于烫伤组,Ac-H3K9蛋白表达高于烫伤组(P均<0.05)。结论 SAHA能减轻致死性烫伤大鼠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下调Caspase-3、iNOS蛋白表达,减少NO生成有关。

    2022年08期 v.62;No.123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EBUS-TBNA与EBUS-GS-TBLB对合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占位性病变诊断效能比较

    杜焰家;石晓雁;张伟强;钟子双;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和导向鞘引导支气管超声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GS-TBLB)对合并肺门及纵隔结肿大的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 胸部CT检查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肿瘤直径≥2 cm)合并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1.5 cm)的患者145例,70例行EBUS-TBNA,75例行EBUSGS-TBLB,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安全性及诊断效能。结果 145例患者最终确诊为恶性肿瘤132例,其中肺癌128例、淋巴瘤及其他转移瘤4例;良性病变13例。行EBUS-TBNA检查的70例患者中,确诊恶性肿瘤60例,肺癌56例、其他转移瘤4例;确诊良性病变7例;3例患者未取材成功;并发症发生率为2.9%。EBUS-TBNA对病灶诊断的总阳性率为95.7%,对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为85.7%。行EBUS-GSTBLB检查的75例患者中,确诊恶性肿瘤72例,肺癌71例、其他来源的恶性肿瘤1例;确诊良性病变3例;所有患者取材成功;并发症发生率为8.0%。EBUS-GS-TBLB对病灶诊断的总阳性率为78.7%,对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为74.7%。与EBUS-GS-TBLB相比,EBUS-TBNA对恶性肿瘤诊断的阳性率及对病灶诊断的总阳性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均<0.05)。结论 对同时有肺部占位性病变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EBUS对良恶性病变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与EBUS-GS-TBLB相比,EBUS-TB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及安全性更高,对该类患者可能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2022年08期 v.62;No.123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后慢性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及NF-κb、TGF-β_1蛋白表达变化

    靖文君;蔡平平;王雨琦;李洁颖;李克勤;

    目的 观察加味当归芍药散灌胃治疗后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情况及NF-κB、TGF-β_1蛋白表达变化。方法 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妇科千金胶囊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妇科千金胶囊组使用25%苯酚胶浆制备CE模型。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5.92、12.96、6.48 g/kg的加味当归芍药散灌胃;妇科千金胶囊组给予0.216 g/kg的妇科千金胶囊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21 d后,采集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F-κB、TGF-β_1蛋白。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发育不成熟且数量少;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发育趋向成熟且数量较多,妇科千金胶囊组、中药低剂量组子宫内膜表面胞饮突发育程度中等且数量较少。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TGF-β_1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中药高、中剂量组和妇科千金胶囊组NF-κB、TGF-β_1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1)。结论 加味当归芍药散可以改善CE大鼠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情况,并下调NF-κB、TGF-β_1蛋白表达水平。

    2022年08期 v.62;No.123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郑粲;王革生;王文鑫;王清华;

    目的 观察经耳迷走神经刺激(t-VNS)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2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颅脑创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头皮打开骨窗,不实施撞击。治疗组于造模30 min后给予t-VNS(强度1 mA、间期0.5 ms、频率20 Hz),在1 h内每隔5 min刺激1次,每次持续30 s,连续刺激3 d;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不给予刺激。造模72 h后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算脑含水量;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的水通道蛋白4(AQP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结果 模型组mNSS、脑含水量及AQP4、TNF-α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治疗组mNSS、脑含水量及AQP4、TNF-α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α7nAChR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t-VNS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AQP4表达、上调α7nAChR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22年08期 v.62;No.1238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自主神经导向与血管导向解剖入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赵波;陈文瑾;陈永军;蔡小勇;

    目的 对比观察自主神经导向与血管导向两种解剖入路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直肠癌患者7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行自主神经导向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行血管导向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预防性造瘘情况;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观察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排尿功能障碍发生情况,采用Saito排尿功能分级法评估排尿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预防性造瘘患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周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患者按性别进行分层比较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情况,观察组男性患者术后1周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男性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女性患者术后各时点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自主神经导向与血管导向两种解剖入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效果均较好,自主神经导向解剖入路较血管导向解剖入路短期疗效更好,可更好地保护患者(尤其是男性)术后早期排尿功能,降低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2022年08期 v.62;No.1238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无管化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临床观察

    许可;熊荣生;冯晓延;朱向平;

    目的 观察无管化(Tubeless)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Tubeless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麻醉复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住院费用及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胸腔积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beless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安全、可行,较传统单孔胸腔镜手术更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医疗成本。

    2022年08期 v.62;No.1238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29例头颈部复发性淋巴管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李波;王妙维;邹剑;

    目的 探讨头颈部复发性淋巴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并观察效果。方法 头颈部复发性淋巴管瘤患者29例,1例先行硬化剂注射治疗,于瘤体行多点多次予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注射,后采用手术切除病变;28例直接进行手术,其中1例舌根病变患者采用支撑喉镜CO_2激光舌根淋巴管瘤切除术,其余患者则采用颈外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 29例中,8例累及单侧舌骨下区、11例累及单侧舌骨上区、9例累及单侧舌骨上区及下区、1例累及双侧舌骨下区,de Serres分级Ⅰ级8例、Ⅱ级11例、Ⅲ级9例、Ⅳ级1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符合淋巴管瘤,其中囊型淋巴管瘤18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1例。1例瘤体根蒂位于胸导管,切除后1天患者出现乳糜漏,行二期手术修复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未见面瘫、肢体活动障碍、感染、出血等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57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头颈部复发性淋巴管瘤手术切除效果较好,还可考虑手术切除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术前结合超声或CT、MRI检查进行评估,手术过程中仔细解剖分离病变组织与相邻组织,避免出现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022年08期 v.62;No.1238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孕酮水平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效能比较

    谭美云;曾伟;幸泽艇;刁胜翠;白彩霞;张春元;

    目的 对比观察不同孕酮水平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七氟醚吸入的麻醉效能。方法 行择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6例,按孕酮水平分为卵泡期组23例、黄体期组23例。在持续静脉靶控输注1 ng/mL瑞芬太尼的背景下,两组采用七氟醚潮气量法吸入诱导,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0.15 mg/kg,下颌松弛后完成气管插管,并继续给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目标浓度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七氟醚目标浓度按改良序贯试验法原则进行增减给药。检测两组切皮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测算七氟醚的抑制肾上腺素能反应呼气末肺泡内最低有效浓度(MAC_(BAR)),观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卵泡期组和黄体期组患者切皮前后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体期组七氟醚MAC_(BAR)低于卵泡期组,减少约18%(P<0.05)。所有患者未见术后恶心呕吐;卵泡期组和黄体期组各出现1例术后躁动;卵泡期组出现2例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黄体期组出现1例心动过缓伴随低血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七氟醚MAC_(BAR)受孕酮水平影响有所差异,处于黄体期的患者较卵泡期患者七氟醚MAC_(BAR)减少,孕酮水平较高的患者七氟醚麻醉效能增强。

    2022年08期 v.62;No.123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2017年—2020年南宁市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兴;李梅春;董艳华;黄桂凤;何丹丹;李江恒;

    目的 调查2017年—2020年南宁市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宫颈癌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对南宁市35~64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检查异常或可疑者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收集2017年—2020年南宁市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不同临床参数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及宫颈癌发病影响因素。结果 2017年—2020年35~64岁南宁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人数394 332例,共检出宫颈癌患者135例,宫颈癌检出率为35.24/10万;组织病理类型以浸润癌为主(46.67%)。不同民族、年龄、文化程度、HPV检查结果、巨检类型患者宫颈癌发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壮族、年龄40~5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HPV检查结果阳性、巨检类型为内生型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P均<0.05),既往接受宫颈癌检查是宫颈癌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壮族、年龄40~59岁、低文化程度、HPV阳性、巨检内生型是南宁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既往接受宫颈癌筛查是宫颈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2022年08期 v.62;No.1238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性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VitD水平变化及其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关系

    陈宗存;符沙沙;陈金逸;陈清华;吴祖荣;

    目的 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性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维生素D(VitD)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的关系。方法 T2DM患者260例,根据男性症状评分量表、男性雄激素缺乏量表及游离睾酮水平评估性腺功能,分为单纯T2DM组166例、T2DM合并性腺功能减退组94例。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DSQL)评估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血清25(OH)D<50 nmol/L判定为VitD缺乏,比较不同VitD水平T2DM合并性腺功能减退患者的HAMA、HAMD、DSQL评分,分析血清VitD水平与HAMA、HAMD、DSQL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2DM合并性腺功能减退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HAMA、HAMD、DSQL评分高于单纯T2DM组(P均<0.05)。在T2DM合并性腺功能减退患者中,VitD缺乏者HAMA、HAMD、DSQL评分高于VitD正常者(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合并性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HAMA、HAMD、DSQL评分均呈负相关(β分别为-0.41、-0.16、-0.32,P均<0.05)。结论 男性T2DM合并性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VitD水平低于单纯T2DM患者,并与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2022年08期 v.62;No.123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无创DNA检查低风险的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分析

    李扬;文晓燕;孙美云;焦红燕;封露露;崔照领;

    目的 观察并分析无创DNA检查低风险的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1 051例产前无创DNA检查低风险合并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的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单项超声软指标异常1 023例、多项软指标异常(2项及以上指标)28例。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和外周血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阵列检查观察胎儿染色体异常情况。分析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 1 051例孕妇中,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30例,其中1号染色体长臂重复占比最高(13.33%)。合并多项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5例、17.86%)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单项超声软指标异常者(25例、2.44%),P<0.05。合并3项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100%),其次是存在右位主动脉弓胎儿(25.00%),合并2项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1.54%,鼻骨显示不清(10.53%)和肠管回声增强(8.33%)胎儿检出染色体异常也较多。1 051例孕妇中,引产471例(染色体异常22例),死产59例(染色体异常5例),活产521例(染色体异常3例),其中活产儿发育异常433例(染色体异常2例)、发育正常88例(染色体异常1例)。结论 无创DNA检查低风险的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合并2项及以上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及单项超声软指标异常为右位主动脉弓、鼻骨显示不清、肠管回声增强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相对较高。

    2022年08期 v.62;No.123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2例Gilbert综合征患儿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分析

    王震;吴成;龙云;张茂燕;戴晴;张猛;

    目的 总结2例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症(Gilbert综合征,GS)患儿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家系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GS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全外显子家系检测对患儿及父母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病例1为1个月6天龄男婴,病例2为2个月7天龄女婴,出现反复皮肤黄染,经入院检查后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生化检查提示总胆红素(TBIL)升高,以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为主,行苯巴比妥诊断性治疗试验后TBIL、IBIL明显降低。经保肝退黄治疗,2例患儿黄疸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基因检测结果提示2例患儿UGT1A1基因发生纯合突变(c. 211G>A/p. Gly71Arg),2例患儿父母均携带该杂合突变,该突变评级为致病性。2例患儿出院后均行苯巴比妥口服治疗,1个月后患儿黄疸基本消退,复查肝功能及胆红素水平均正常。结论 GS临床症状较轻且缺乏特异性,可仅表现为慢性间断性IBIL升高,婴儿期发病易漏诊。对于新生儿早期疑似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且苯巴比妥治疗敏感的患儿应考虑GS可能。UGT1A1基因Gly71Arg突变是GS的热点突变,UGT1A1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GS的确诊。GS患儿整体预后良好,常规予保肝退黄治疗,黄疸明显者可加用苯巴比妥口服。

    2022年08期 v.62;No.123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脂水平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航;孙长峰;何川;盛云建;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90 d)的预测价值。方法HBV-ACLF患者198例,根据随访90 d时的转归分为死亡组50例和生存组14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有效肝血流量等检查结果。分析HBV-ACLF的预后影响因素,建立HBV-ACLF联合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种模型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死亡组TC、TG、HDL-C、LDL-C、ApoA1、ApoB、ApoA1/ApoB均低于生存组(P均<0.05)。HBV-ACLF患者TC与ICGR15、CTP评分、MELD评分呈负相关,TG与CTP评分、MELD评分呈负相关,HDLC与ICGR15、CTP评分、MELD评分呈负相关,LDL-C与ICGR15、CTP评分、MELD评分呈负相关,ApoA1与ICGR15、CTP评分、MELD评分呈负相关,ApoB与CTP评分、MELD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DL-C、ApoA1、ApoB、凝血酶原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为HBV-ACLF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血脂指标联合预测模型的AUC较血脂指标单一预测模型增大,以ApoB-CTP联合预测模型的AUC最大。结论 短期预后不良的HBV-ACLF患者血脂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LDL-C、ApoA1、ApoB联合常用预后预测指标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其中ApoB-CTP联合预测模型的效能更好。

    2022年08期 v.62;No.1238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不同体力劳动强度人群代谢指标及血压变化趋势对比分析

    周慧;董泽华;赵宇航;辛颖;刘会娜;刘甜;陈颖;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不同体力劳动强度人群血脂、血糖、BMI及血压的变化趋势,分析体力劳动强度与代谢指标及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在中国沿海地区纳入12 431例调查对象,根据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分为轻度组7 561例、中度组3 825例、重/极重度组1 045例。比较三组BMI、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肌酐、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SUA)、肾小球滤过率(eGF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结果,比较三组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患病情况及空腹血糖>7.0 mmol/L者所占比例。利用线性多元回归法分析体力劳动强度与代谢因素及血压的关系,并将体力劳动强度按照连续变量处理,引入回归方程,进行体力劳动强度对代谢因素及血压的趋势性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和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体力劳动强度与SUA、SBP、DBP、FBG、TC、TG、HDL、LDL、BMI存在相关性,随着体力劳动强度的增强,SUA、TC、TG、LDL、BMI呈下降趋势,SBP、DBP、FBG、HDL呈上升趋势(P均<0.05);高血压患病率随体力劳动强度增加而增加,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患病率随体力劳动强度增加而降低(P均<0.05)。结论 随着体力劳动强度的增强,SUA、TC、TG、LDL、BMI及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SBP、DBP、FBG、HDL及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一定体力劳动强度可调节血脂,降低血尿酸、体质量,从事重或极重体力劳动人群应注意监测血压。

    2022年08期 v.62;No.1238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张彦清;石浩;王家平;

    肾损伤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肾脏疾病治疗中有明显优势,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MSC-Exo能够抑制肾固有细胞凋亡,减轻肾损伤的严重程度。MSC-Exo可减少活性氧产物,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来减轻肾脏氧化应激反应。在肾纤维化进程中,MSC-Exo可抑制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MSC-Exo还可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然而,MSC-Exo在肾脏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022年08期 v.62;No.123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肝再生增强因子对肾间质纤维化发病的干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应用研究进展

    于琼;蒲涛;于泓;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在肾损伤的过程中,分布于肾脏细胞内的肝再生增强因子表达上调,通过免疫调控、提高氧化酸化能力和巯基氧化酶等作用参与肾损伤调控。肝再生增强因子可从抗肾小管细胞凋亡、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刺激细胞外基质降解、阻断信号通路及抑制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保护肾脏功能。肝再生增强因子有望成为预防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损伤的作用靶点。

    2022年08期 v.62;No.1238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5-氨基乙酰丙酸及其前体药物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艳霞;刘睿;刘南南;索玉平;

    随着恶性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光动力疗法(PDT)成为肿瘤研究的新方向,其是用光敏药物和激光联合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手段。光敏药物种类繁多,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5-氨基乙酰丙酸(5-ALA)。5-ALA介导的PDT(5-ALA-PDT)是通过原卟啉Ⅸ(PpⅨ)的产生来发挥作用的,将5-ALA与细胞共同孵育或直接将其作用于机体时,5-ALA生成PpⅨ的效率不仅与孵育时间、给药时间密切相关,且受5-ALA浓度、环境pH影响。目前5-ALA-PDT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5-ALA的低脂溶性限制了其通过细胞膜等生物屏障的能力,许多研究者从增强5-ALA渗透性、提高5-ALA肿瘤特异性、加强PpⅨ生成的高效性方面,研发出一系列5-ALA前体药物。5-ALA前体药物介导PDT目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还未应用于临床。5-ALA及其前体药物介导的PDT的确切效果需要进一步在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中进行验证。现有光敏剂存在的不能穿透深层组织、脱靶释放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2022年08期 v.62;No.123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内乳淋巴结评估及处理在乳腺癌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邵长秀;周鹏;李小磊;岳涛;徐婧;庄大勇;

    内乳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内乳淋巴结的状态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和CT是最常用来评估内乳淋巴结状态的影像学手段。经肋间隙内乳淋巴结活检和内镜淋巴链切除是评估内乳淋巴结状态的有效方法。对于存在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综合考虑放疗对心肺的毒性作用。新辅助化疗前对内乳淋巴结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可确定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病理分期。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建议在临床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及内乳淋巴结高转移风险、腋窝淋巴结阳性且为中央、内侧肿瘤的乳腺癌患者中实施。内乳淋巴结的状态决定内乳淋巴结是否需要处理,有助于指导乳腺癌的手术范围。对高度怀疑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内乳淋巴结清扫,可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

    2022年08期 v.62;No.1238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红景天抗氧化应激治疗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张喜艳;王玲;

    红景天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对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如糖尿病、高原反应、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红景天苷可通过降低活性氧(ROS)水平、维持胰岛β细胞存活、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弱肝脏糖异生等多种作用机制降低血糖水平。红景天苷作用于ROS相关通路抑制肺动脉血管重塑、增强缺氧条件下Na~+-K~+-ATPase的活性从而减轻肺水肿,减轻高原反应。红景天苷可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和自噬相关分子通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红景天可通过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相关分子通路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红景天苷的抗肿瘤作用广泛,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使用、开发红景天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年08期 v.62;No.1238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组蛋白修饰对神经发育影响及与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的关系

    张骄;钟敏;

    组蛋白修饰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神经发育有重要影响,如对神经细胞分化及记忆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组蛋白修饰异常可改变正常表观遗传的平衡,造成一系列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组蛋白乙酰化及甲基化是最常见的两种修饰,前者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共同调控,后者由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组蛋白脱甲基化酶调控。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异常可影响神经发育。组蛋白乙酰化酶相关基因异常导致疾病包括Rubinstein-Taybi综合征、KAT6A综合征、Genitopatellar综合征、SBBYSS综合征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相关基因异常导致疾病主要有2q37缺失综合征。组蛋白甲基化酶相关基因异常导致疾病主要有歌舞伎综合征、Sotos综合征、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等。目前对组蛋白修饰与神经发育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知之甚少,进一步研究相关机制,可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为药物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08期 v.62;No.1238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原环境因素致男性生殖系统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马刚;张凯;常德辉;张斌;

    高原环境具有低压、低氧、高辐射等特点,其引发的氧化应激(OS)反应对男性生殖内分泌、生殖腺组织细胞结构、精液精子等可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精子脂质过氧化、DNA片段化和生精细胞及精子凋亡增加等。进一步研究与其相关的OS损伤的具体机制,对于今后环境因素的干预和人体健康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2022年08期 v.62;No.1238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血管栓塞机制研究进展

    董春娟;宁静;徐勇胜;

    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引起血管栓塞近来多有病例报道。此类MP肺炎罕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MP直接侵袭(MP存在于炎症部位并通过诱导炎症反应产生血管损伤)、间接免疫损伤(MP通过产生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引起血管损伤)、血管炎(MP感染可能引起中小血管炎或大血管炎)、高细胞因子血症(MP感染引起细胞因子风暴,使炎症反应扩大,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高凝状态(MP感染致D-二聚体增高,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活性下降及抗磷脂抗体阳性,造成机体高凝状态)等有关。了解此类疾病发病机制,旨在更好指导MP肺炎并发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治。

    2022年08期 v.62;No.1238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