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

 


论著

  • 甘肃省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魏继芳;岳红梅;刘南玉;宋佩佩;谢莹莹;王嘉琪;魏雅倩;

    目的 通过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野生株感染者比较,总结甘肃省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甘肃省确诊的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141例(变异株组)和野生株感染患者88例(野生株组),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变异株组合并高血压及接种疫苗比例均高于野生株组(P均<0.05),两组均以轻型及普通型居多,其他一般资料比较P均>0.05。变异株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胸闷气短比例均低于野生株组,咽痒比例高于野生株组(P均<0.05)。变异株组白细胞(WBC)<4.0×10~9/L、血小板(PLT)<100×109/L、谷氨酰转肽酶(GGT)>50.0 U/L、乳酸脱氢酶(LDH)>240.0 U/L、血尿素氮(BUN)>7.1 mmol/L、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13的比例均低于野生株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U/L的比例均高于野生株组(P均<0.05);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Cr)、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较P均>0.05。变异株组胸部CT异常、双侧病变、3个及以上肺叶病变的比例均低于野生株组(P均<0.05)。变异株组给予干扰素、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血必净、阿比多尔片、吸氧治疗的比例均低于野生株组(P均<0.05)。变异株组给予俯卧位通气、抗凝、中和抗体、胸腺法新、保肝治疗的比例均高于野生株组(P均<0.05)。野生株组出院时35例(53.0%)淋巴细胞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两组淋巴细胞恢复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核酸转阴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变异株组血氧饱和度(SaO_2)恢复时间短于野生株组,住院时间长于野生株组(P均<0.05)。野生株组死亡2例(2.3%),变异株组死亡0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相较于SARS-CoV-2野生株感染患者,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以轻型、普通型为主,疫苗接种覆盖率高,肺部病变累及范围较小,SaO2恢复时间缩短,但住院时间较长,经吸氧治疗、中药、免疫增强等常规治疗后预后良好。

    2022年23期 v.62;No.125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1 ]
  • 接种与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抗体水平对比观察

    王媛;王景雨;李天宁;周春雷;穆红;

    目的 对比接种与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抗体水平。方法 选择天津市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430例,其中接种科兴疫苗150例(科兴组),接种北京生物疫苗185例(北京生物组),接种康希诺疫苗41例(康希诺组),接种安徽智飞、长春生物、兰州生物、山东生物、其他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混合接种16例(其他组),未接种疫苗38例(未接种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各组临床表现、肝功能相关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以及抗体(IgG、IgM)水平。结果 各组性别构成比比较P均>0.05;北京生物组年龄明显低于其他组,北京生物组、康希诺组末次接种疫苗至入院时间<3个月的比例明显高于科兴组及其他组(P均<0.01)。年龄<16岁的患儿共110例,科兴组、北京生物组、康希诺组、其他组、未接种组分别为7、88、0、1、14例,无症状感染6例、普通型13例、轻型91例、重型0例。北京生物组与未接种组ALT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科兴组、康希诺组ALT异常率均高于未接种组与北京生物组(P均<0.05)。未接种组AST异常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各组AST、TP、T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科兴组及康希诺组ALT水平均高于北京生物组及未接种组,未接种组ALB水平低于其他各组,北京生物组LDH水平高于科兴组及康希诺组(P均<0.05)。未接种组IgG、IgM水平均低于科兴组、北京生物组、康希诺组(P均<0.05)。结论 接种北京生物生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的年龄较小、轻症比例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患者的肝功能,接种不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均可产生更高水平的IgG、IgM抗体。

    2022年23期 v.62;No.125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2 ]
  • 沈阳市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赵容;洪也;郑国峰;张军;

    目的 观察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第二呼吸内科HIS系统录入的病历资料2 690份,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重症1 705例,于沈阳市环境研究所获得同期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分析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与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基于Poisson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单污染物及双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影响,以及呼吸系统疾病重症例数随污染物浓度改变的滞后效应;计算在最佳滞后时间下,当污染物浓度增加10μg/m~3时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超额危险度(ER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与PM_(2.5)、PM_(10)、SO_2、NO_2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29、0.617、0.703、0.637,P均<0.05)。单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M_(2.5)、PM_(10)、SO_2、NO_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ER值及95%CI分别为1.31(1.21~1.43)、1.29(1.18~1.41)、2.94(2.75~3.14)、5.23(4.91~5.61),P均<0.05。PM_(2.5)和NO_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重症例数的效应在延迟累积2天(Lag01)达到最大值,PM_(10)在延迟累积5天(Lag04)达到最大值,SO_2在延迟累积4天(Lag03)达到最大值;在最佳滞后时间下,PM_(2.5)、PM_(10)、SO_2和NO_2的浓度每增加10μg/m~3,对应的呼吸系统疾病重症患者例数增加1.31%(ER=0.96,95%CI:1.21~1.43)、1.29%(ER=0.39,95%CI:1.18~1.41)、2.94%(ER=0.39,95%CI:0.28~0.31)、5.26%(ER=0.39,95%CI:0.49~0.56),P均<0.05。双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M_(2.5)+SO_2影响呼吸系统疾病重症的ER值及95%CI为3.53(3.24~3.76),PM_(10)+SO_2为2.46(2.23~2.70),PM_(2.5)+NO_2为5.02(4.46~5.56),PM_(10)+NO_2为3.99(3.50~4.44),SO_2+NO_2为3.34(3.06~3.62),P均<0.01。结论 沈阳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SO_2和NO_2浓度升高均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加重,且病情严重程度相对于污染物浓度的改变存在滞后效应,PM_(2.5)联合NO_2对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最大。

    2022年23期 v.62;No.125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 ]
  •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丁香酚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

    韩运祺;石佳琦;朱秋梦;钱新宇;肖云峰;李文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丁香酚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方法 将丁香酚“Eugenol”输入TCMSP数据库检索丁香酚作用靶点,将“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输入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MIRI相关靶点;将两者交集后获得丁香酚-MIRI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图,导入Cytoscape3.7.2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寻找核心靶点;将丁香酚-MIRI共同靶点导入Matescape基因富集分析在线工具数据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得到不重复的丁香酚作用靶点100个、MIRI相关靶点1 085个、丁香酚-MIRI共同靶点33个。丁香酚-MIRI共同靶点的PPI图显示每个活性成分平均节点度7.09,PPI富集P值为1×10~(-16)。基于聚类分析的核心靶点筛选结果显示共得到2个基因簇和2个核心基因,核心基因分别为蛋白激酶B-α(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丁香酚-MIRI共同靶点的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蛋白质磷酸化的正向调节、离子平衡、细胞迁移等,主要涉及的细胞成分包括突触后膜、膜筏、微膜区等,主要涉及的分子功能包括蛋白激酶活性、血红素结合、转录因子等。丁香酚-MIRI共同靶点的KEGG富集通路共有177条,主要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等。结论 丁香酚治疗MIRI的核心靶点主要有Akt1、VEGFA,主要涉及AGE-RAGE、MAPK、TLR等相关通路。

    2022年23期 v.62;No.125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2 ]
  • 黄芪甲苷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杨嫒萍;张磊;李炜;樊贝贝;孙梦娜;张晓东;张艳涛;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Sham组、DCM组、AS-Ⅳ组和AS-Ⅳ+LY组,每组15只。Sham组正常喂养,除Sham组外均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建立DCM模型;建模后DCM组小鼠继续给予高脂饮食喂养,AS-Ⅳ组小鼠高脂饮食喂养的同时给予黄芪甲苷50 mg/(kg·d)灌胃,AS-Ⅳ+LY组小鼠高脂饮食喂养的同时给予黄芪甲苷50 mg/(kg·d)+PI3K抑制剂LY294002 0.3 mg/(kg·d)灌胃,共8周。各组分组处理8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处死后取血清和心脏组织,比较各组血清心脏损伤标志物乳酸盐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MB)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心肌组织纤维化面积百分比、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比,心肌组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心肌组织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心肌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和AS-Ⅳ组比较,DCM组和AS-Ⅳ+LY组小鼠心脏LVEF、LVFS均降低,心脏组织GSH、GSH-Px表达及p-PIK/PI3K、p-Akt/Akt均降低,LVIDs及血清LDH、CK-MB、cTnT水平均升高,心肌组织纤维化百分比、细胞凋亡百分比、MDA表达及TNF-α、IL-1β、IL-6、MCP-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1);Sham组和AS-Ⅳ组上述指标比较,DCM组和AS-Ⅳ+LY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Sham组比较,DCM组、AS-Ⅳ组、AS-Ⅳ+LY组小鼠心肌组织ROS表达均升高,以DCM组、AS-Ⅳ+LY组升高更明显(P均<0.01)。结论 黄芪甲苷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心肌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组织纤维化,最终抑制DCM小鼠的心肌损伤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2022年23期 v.62;No.1253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6 ]
  • ROCK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与Nur77表达的关系

    郭利艳;刘达;陈利侠;魏梅;刘刚;郑明奇;

    目的 观察阻断ROCK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孤儿核受体Nur77表达的关系。方法 分离提取大鼠主动脉VSMC,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法舒地尔组、高糖组、高糖+法舒地尔组,分别加入葡萄糖5.5 mmol/L、葡萄糖5.5 mmol/L+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法舒地尔50μmol/L、葡萄糖30 mmol/L、葡萄糖30 mmol/L+法舒地尔50μmol/L,作用12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ROCK1、ROCK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Nur77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ur77 mRNA表达。将VSMC随机分为Nur77高表达组和空白组,两组均加入葡萄糖5.5 mmol/L,Nur77高表达组同时加入Nur77激动剂Cytosporone B(CsnB)10μg/mL,作用12 h后比较其Nur77 mRNA及蛋白表达;更换培养基,加入葡萄糖30 mmol/L,作用12 h后比较其Nur77及IL-1β、IL-6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组细胞ROCK1、IL-1β、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高糖+法舒地尔组、法舒地尔组细胞ROCK1、IL-1β、IL-6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各组细胞ROCK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糖组细胞Nur77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高糖+法舒地尔组、对照组、法舒地尔组(P均<0.05),高糖+法舒地尔组、对照组、法舒地尔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糖环境下Nur77高表达组Nur77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加入高糖后Nur77高表达组Nur77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组,IL-1β、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P均<0.01)。结论 阻断ROCK信号通路和上调Nur77表达均可抑制高糖诱导的VSMC炎症反应,ROCK信号通路与Nur77表达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控关系。

    2022年23期 v.62;No.1253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 具核梭杆菌感染与高龄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李超伟;张哲源;何珂瑶;张家豪;刘怡文;周福有;

    目的 观察具核梭杆菌(Fn)感染与高龄食管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龄(≥75岁)ESCC患者106例,分别应用Q-PCR及RNAscope法检测癌组织中Fn的感染情况,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采用Q-PCR检测结果分析Fn感染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术后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Fn阳性与阴性患者的2年生存率和生存时间。采用COX回归法分析Fn感染对高龄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Q-PCR及RNAscope法分别检出Fn阳性65例(61.32%)、62例(58.49%),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一致性(Kappa值为0.941,P<0.05)。Fn阳性高龄ESCC患者男性、吸烟、饮酒、有ESCC家族史、有吞咽哽噎症状、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侵及纤维膜、淋巴结转移阳性、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比例均高于Fn阴性患者(P均<0.05)。Fn阳性高龄ESCC患者生存28例、死亡37例(2年生存率43.08%),阴性患者生存36例、死亡5例(2年生存率87.80%),Fn阳性高龄ESCC患者的2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均明显低于Fn阴性患者(P均<0.05)。Fn阳性是影响高龄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有吸烟、饮酒史及ESCC家族史的男性高龄ESCC患者感染Fn的风险升高,且感染Fn的高龄ESCC患者预后更差。

    2022年23期 v.62;No.1253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3 ]
  • 加入结合胆红素与游离胆红素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比较

    周雪丽;李曼;季文斌;吕振宇;杨燕;朱建;

    目的 比较结合胆红素(CB)和游离胆红素(UC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取传代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三组,CB组加入20μmol/L CB、UCB组加入20μmol/L UCB、Control组加入最大药物浓度的DMSO(体积比≤0.1%)。采用MTS法检测三组细胞增殖能力(OD值),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三组培养10、24 h的迁移能力(划痕修复率),成管实验检测三组培养4、8、24 h的血管生成能力(管样结构数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三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RK1/2及蛋白激酶B(Akt)、pAkt308、p-Akt473蛋白表达。结果 UCB组、Control组、CB组OD值分别为0.48±0.05、0.81±0.02、1.56±0.07,三组OD值依次升高(P均<0.05)。与Control组比较,CB组培养10、24 h的划痕修复率及培养4、8、24 h的管样结构数量均升高,UCB组均降低(P均<0.05)。与Control组比较,CB组细胞ERK、Akt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UCB组细胞ERK、Akt蛋白表达均升高(P均<0.05)。与Control组比较,CB组及UCB组细胞p-ERK1/2、p-Akt308、pAkt473蛋白表达均升高,且UCB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 CB可促进HUVECs的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1/2及Akt信号通路有关,而UCB对HUVECs的上述生物学行为则具有相反的作用。

    2022年23期 v.62;No.125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基础研究

  • 恩格列净灌胃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李彬;于翔;

    目的 观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1只、模型组11只和治疗组12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模型,假手术组冠脉动脉前降支只穿线不结扎;治疗组建模后4 h给予恩格列净10 mg/(kg·d)灌胃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5%羟乙基纤维素灌胃,连续7 d。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NLRP3、ASC、Caspase-1、cleaved Caspase-1、IL-1β、IL-18表达。结果 各组小鼠LVIDd比较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治疗组和模型组小鼠LVIDs均升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治疗组和模型组小鼠LVEF、FS均降低,血清NLRP3、IL-1β、IL-18、CRP水平均升高,心肌组织NLRP3、ASC、cleaved Caspase-1、IL-1β、IL-18蛋白表达均升高,且模型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P均<0.05),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血清Caspase-1水平及各组心肌组织Caspase-1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恩格列净可改善AMI小鼠的心功能、减少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ASC/Caspase-1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22年23期 v.62;No.125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7 ]
  • Nrf2抑制剂ML-385腹腔注射对小鼠乳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与骨桥蛋白的关系

    殷玉琨;陈佳阳;刘丽星;江正龙;常金圆;李杰;冯利;

    目的 观察核因子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对乳腺癌小鼠骨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是否与骨桥蛋白(OPN)有关。方法 将4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治疗组均采用胫骨种植小鼠亲骨性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4T1.2的方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假手术组仅打孔,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治疗组建模后第1天腹腔注射ML385 20 mg/kg,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天,连续注射28 d。将各组小鼠处死,记录模型组和治疗组的成瘤情况,并称取胫骨瘤重;采用Micro-CT检查观察各组小鼠胫骨组织骨质破坏情况,比较其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 Th)、骨小梁数目(Tb. N)以及骨小梁间隙(Tb. Sp);HE染色后观察胫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胫骨组织Nrf2、OPN阳性率。结果 模型组及治疗组小鼠胫骨成瘤率均为100%,胫骨瘤重分别为(0.921 0±0.358 2)、(0.575 1±0.228 3)g,两组比较P<0.05。空白组及假手术组骨质无明显改变,模型组存在明显骨质破坏,治疗组骨质破坏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各组小鼠胫骨组织Tb. 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胫骨组织BV/TV、Tb. Th、Tb. Sp及Nrf2、OPN阳性率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胫骨组织BV/TV、Tb. Th、Tb.Sp及Nrf2、OPN阳性率均降低(P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小鼠胫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小鼠胫骨骨髓腔内可见大量核大、深染、核仁明显的细胞,细胞质空,附近可见坏死区,伴出血,骨皮质见编织骨大量形成;治疗组小鼠胫骨组织的上述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Nrf2抑制剂ML-385可通过下调OPN表达而抑制乳腺癌小鼠的骨转移。

    2022年23期 v.62;No.125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临床研究

  •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关系

    陈建海;何华斌;蔡霜婷;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T)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2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45例(CNLVDF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275例(CDLVDF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选择胸骨旁长轴切面(PLAV)、心尖四腔心切面(AFCV)、大血管短轴切面(ASAV)于舒张末期测量右心室前壁、右心室游离壁与心尖、右心室游离壁的脂肪组织厚度,分别记为PLAVT、AFCVT、ASAVT,取平均值为EATT。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EATT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影响。结果 两组PLAVT、AFCVT、ASAV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CDLVDF组EATT高于CNLVDF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T升高是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985,95%CI:1.067~1 147.454,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EATT明显升高,且EATT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风险增加。

    2022年23期 v.62;No.125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沙库巴曲缬沙坦口服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张国华;汝晓雪;王鑫伟;梁雨亭;郝迎君;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HFpE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口服缬沙坦160 mg/次,2次/天;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100 mg/次,2次/天;两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血流峰值速度比(E/A)、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充盈速度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最大速度比值(E/e′)]、6 m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NT-proBNP、AngⅡ、AL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E/A及6min步行距离均升高、E/e′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提高HFpE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血清NTproBNP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系统激活,且安全性较高。

    2022年23期 v.62;No.125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1 ]
  •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新发房颤的预测效能

    简郭进;张斌;朱杰;

    目的 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房颤(NOAF)的影响,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无房颤(AF)病史的AMI患者234例,根据入院后是否出现NOAF分为NOAF组27例和非NOAF组207例。比较两组SII,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II对AMI患者并发NOAF的影响。绘制SII预测AMI患者并发NOA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NOAF组和非NOAF组SII分别为1 580.7(984.5,2 387.0)、976.2(571.0,1 407.1),两组比较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OR=1.001,95%CI:1.001~1.002,P<0.01)是AMI患者发生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II预测AMI患者发生NOAF的AUC为0.72(95%CI:0.613~0.826,P<0.01),敏感度为0.667,特异度为0.715,最佳截断值为1 332.86。结论 SII升高是AMI患者发生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于AMI患者发生NOA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022年23期 v.62;No.1253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4 ]
  • 运动后低血压在校男生心率变异性与ADRB1、ADRB2、NEDD4L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刘卫;杨文法;张雨龙;曹汉明;郭树樾;马鲁豫;

    目的 观察运动后低血压在校男生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ADRB1、ADRB2、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调控样蛋白4(NEDD4L)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关系。方法 选择运动后低血压在校男生91例为观察组,与其体质量、BMI匹配的运动后血压正常在校男生91例为对照组。两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相关参数[平均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相差>50 ms的百分数(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两组静脉血血压调节相关基因ADRB1、ADRB2和NEDD4L分别在rs1801253、rs1042713和rs414960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多元线性回归法观察ADRB1、ADRB2、NEDD4L基因多态性对HRV的影响。结果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显示,两组基因多态性分布具有人群代表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DNN降低、LF升高(P均<0.05);两组PNN50、HF、LF/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ADRB1等位基因频率比较P>0.05;观察组ADRB2、NEDD4L 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NEDD4L携带A等位基因是LF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DRB2、NEDD4L基因多态性与SDNN无关(P均>0.05)。结论 运动后低血压男性存在SDNN降低、LF升高及ADRB2、NEDD4L基因A等位基因频率升高,其中NEDD4L rs4149601G>A突变是LF升高的危险因素,ADRB1、ADRB2基因多态性对HRV的影响不大。

    2022年23期 v.62;No.125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TRP1、ox-LDL、Visfatin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其预后预测效能

    王灿;王志荣;朱心瑶;杨小云;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UAP患者117例作为UAP组,另选择同期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15例作为SAP组,体检健康者1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TRP1、ox-LDL、Visfatin水平及心功能指标[血清B型钠尿肽原(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清CTRP1、ox-LDL、Visfatin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UAP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评价预后情况,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CTRP1、ox-LDL、Visfatin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UAP组、SAP组、对照组血清CTRP1、ox-LDL、Visfatin、BNP水平均依次降低,LVEF水平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血清CTRP1、oxLDL、Visfatin与BNP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66、0.610、0.553,P均<0.05),与LVEF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518、-0.541、-0.535,P均<0.05)。预后不良的UAP患者血清CTRP1、ox-LDL、Visfatin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均<0.05)。血清CTRP1、ox-LDL、Visfatin单独及联合预测UAP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792、0.759、0.846,敏感度分别为56.52%、65.22%、60.87%、73.91%,特异度分别为92.55%、91.49%、86.17%、91.49%。结论 UAP患者血清CTRP1、ox-LDL、Visfatin水平升高并与其心功能降低及预后不良有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UAP患者的预后。

    2022年23期 v.62;No.125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4 ]
  • 1例以心律失常伴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的遗传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诊断与治疗

    米柯霖;曹新冉;苑海涛;孙永乐;

    目的 总结1例以心律失常伴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为首发症状的遗传型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心肌病(ATTR-C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ATTR-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女,75岁,发作性胸闷、憋喘、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心电图示房颤。心脏MR平扫+增强显示室壁增厚并异常强化,99mTc-焦磷酸盐(PYP)核素显像显示心脏区域放射性分布异常增高,半定量分析示靶区/非靶区为1.55,基因检测结果显示TTR基因(C. 118G>A chr18:29172907 p)杂合突变,确诊为ATTR-CM。给予利尿、新活素持续微量泵入改善心功能,华法林抗凝,比索洛尔控制心室率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胸闷症状缓解,出院服用氯苯唑酸治疗。结论 ATTR-CM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因心肌传导功能异常而出现心律失常症状,且多伴随反复胸闷、憋喘、气短等心衰症状,心脏MR平扫+增强显示相应的室壁增厚并异常强化,PYP核素显像显示相应的心脏区域放射性分布异常增高,对症治疗后给予氯苯唑酸口服效果较好。

    2022年23期 v.62;No.1253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肺切除术后辅助应用桑苏饮加味方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

    翟建宾;于士昌;赵亮;赵臣亮;赵宏达;苏奎国;

    目的 观察桑苏饮加味方口服在肺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肺切除术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桑苏饮加味治疗,共7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排痰情况及痰潴留、肺不张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量表(TCMSSS)评分、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R)]、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愈56例(87.50%)、有效7例(10.94%)、无效1例(1.56%),对照组分别为43例(67.19%)、15例(23.44%)、6例(9.38%),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咳痰次数、每次咳痰量、咳痰时间及痰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每次咳痰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肺不张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PEFR及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均升高,TCMSSS中的发热、咳嗽、痰量、胸闷、喘息、啰音评分及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 桑苏饮加味可减轻肺切除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其临床症状、减少痰液生成、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预防痰潴留的发生。

    2022年23期 v.62;No.1253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患儿单肺通气期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关系

    李永乐;冯嘉宝;段姣;胡祖荣;

    目的 观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水平高低对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患儿单肺通气(OLV)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S_(rc)O_2)的影响,探讨其对患儿脑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于OLV下行胸腔镜肺囊腺瘤切除术的患儿68例,根据OLV期间的平均P_(ET)CO_2将其分为观察组(P_(ET)CO_2>45 mm Hg)38例和对照组(P_(ET)CO_2≤45 mm Hg)30例。比较两组OLV期间的P_(ET)CO_2、S_(rc)O_2并分析其相关性,记录两组低脑氧合事件(COD)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LV期间P_(ET)CO_2水平对患儿发生COD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OLV期间P_(ET)CO_2为(50.1±3.9)mm Hg、S_(rc)O_2为67.3%±6.1%,对照组分别为(39.1±3.1)mm Hg、60.1%±4.7%,两组比较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_(ET)CO_2和S_(rc)O_2存在正相关关系(r=0.56,P<0.05)。多因素观察组发生COD 16例(55.2%),对照组发生COD20例(76.9%),两组比较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LV期间P_(ET)CO_2水平降低是患儿发生C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儿在OLV期间允许P_(ET)CO_2小范围升高,有助于提高S_(rc)O_2并减少COD的发生。

    2022年23期 v.62;No.125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
  • 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

    王园园;杜志彬;武尚尚;聂亚丽;李广;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呼吸道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reg/Th17、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呼吸道衣原体感染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免疫疗法和联合组,每组36例。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左氧氟沙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滴后口服,200 mg/次,2次/天;免疫疗法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1 mL/次,隔日1次;联合组参照上法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三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呼吸困难、体温、咳嗽、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及Treg/Th17,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并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痊愈5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9%(23/36),免疫疗法组分别为6、11、7、12例及66.67%(24/36),联合组分别为11、12、11、2例及94.44%(34/36);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和免疫疗法组(P均<0.05)。联合组呼吸困难、体温、咳嗽、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短于左氧氟沙星组和免疫疗法组(P均<0.05),左氧氟沙星组和免疫疗法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Treg/Th17及血清TGF-β水平均升高,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血清IL-17、IL-6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免疫疗法辅助左氧氟沙星可通过调节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缓解炎症反应而促进老年呼吸道衣原体感染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2022年23期 v.62;No.1253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1例选择性IgA缺乏症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分析

    杨苏芹;余贻汉;尹琴;杨洁;张继先;

    目的 探讨1例选择性IgA缺乏症(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例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PJ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75岁,发热,活动后气短,偶有咳嗽咳痰,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2月余;胸部CT示双肺可见多发散在磨玻璃影,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高通量测序结果示耶氏肺孢子菌,确诊PJP。给予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片(TMP/SMZ)、甲泼尼龙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咳嗽气短较前缓解,20 d后出院。结论 SIgAD合并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因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易出现免疫缺陷而发生PJP;患者多伴随反复发热不退,咳嗽气喘等肺部症状,肺部CT显示相应的斑片状或磨玻璃影,早期发现并采用卡泊芬净联合TMP/SMZ治疗的效果较好。

    2022年23期 v.62;No.1253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GF-1、HSP70、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

    王冬梅;孙君侠;毕姝洁;雷凤英;韩会杰;毛艳丽;张丽云;白惠;

    目的 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热休克蛋白70(HSP70)、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8例HD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孕妇78例作为对照组。取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HSP70、25-(OH)D,比较两组间及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间血清IGF-1、HSP70、25-(OH)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GF-1、HSP70、25-(OH)D水平与HDP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IGF-1、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DP不同病情程度孕妇血清IGF-1、HSP70、25-(OH)D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IGF-1、25-(OH)D水平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血清HSP70水平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25-(OH)D水平与HDP患者病情程度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63、-0.573,P均<0.05),HSP70水平与HDP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498,P<0.05)。结论 HDP患者血清HSP70水平升高而IGF-1、25-(OH)D水平降低,且病情程度越重变化越明显;血清IGF-1、HSP70、25-(OH)D水平与HDP患者病情程度显著相关,可作为病情评估的血清学指标指导临床以改善妊娠结局。

    2022年23期 v.62;No.1253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1 ]
  •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

    孙静;王冬;马立云;邵亮;刘重梅;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30强化降糖后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T2DM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强化降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变异指数[血糖值标准差(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餐后血糖漂移(PPGE)、日间血糖漂移参数(MODD)]、血脂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BMI、胰岛功能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清25-(OH)D、SFRP5水平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SDBG、LAGE、PPGE、MODD、TG、TC、BMI、HOMA-IR均降低,HOMA-β及血清25-(OH)D、SFRP5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发生恶心3例、呕吐2例、低血糖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5/47),对照组分别为2、2、4例及17.02%(8/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强化降糖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上调血清25-(OH)D、SFRP5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022年23期 v.62;No.1253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 ]
  •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钟惠;张家运;李金凤;杨晓旭;杨晓鹏;鲍蕾;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障碍、疼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时的血清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皮质醇(Cor)、血糖(Glu)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认知功能[简易认知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6、12、24、48 h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48 h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尿潴留、恶心呕吐、嗜睡、乳腺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 d血清IL-6、IL-10、TNF-α、hs-CRP、Cor、Glu及ACTH水平均升高,MMSE评分均降低,但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尿潴留0例、恶心呕吐2例、嗜睡0例、PMPS 2例,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对照组分别为1、5、1、5例及24.00%(12/50),两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乳腺癌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助于抑制患者术后的炎症及应激反应、减轻疼痛程度,提高认知功能,同时安全性更高。

    2022年23期 v.62;No.125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8 ]

综述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性肺曲霉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研究进展

    苏李;陈国忠;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可以通过直接攻击肺部气道上皮、2型肺泡上皮、血管内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或间接通过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更容易继发曲霉菌的感染。新的诊断标准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性肺曲霉病(CAPA)分为确诊的CAPA、可能的CAPA和拟诊的CAPA。气道活检仍然是诊断CAPA的金标准,传统的真菌学检测方法和影像学方法可以用来诊断CAPA,但单独运用时准确率不高。CAPA患者在治疗COVID-19的基础上可同步进行抗真菌治疗。伏立康唑是治疗肺侵袭性曲霉病(IFA)的一线药物,在CAPA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上需要谨慎使用。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要关注部分患者出现三唑类耐药情况,要更积极地进行药敏试验或采取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案。早期诊断和治疗CAPA可以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因此我们亟需研制出更高效的诊断方法以及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小的新型药物。

    2022年23期 v.62;No.125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低氧条件下调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自噬相关通路研究进展

    李清月;李生花;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是一种由低氧引起的以肺血管重建与血管阻力增加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异常增殖和肺外膜成纤维细胞活化。随着高原地区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开发,HPH的高发病率成为当前高原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PASMCs过度增殖受到多种自噬相关信号通路调节,自噬相关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可双向影响低氧条件下PASMCs增殖,ERK1/2、PI3K、NF-κB等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可在低氧条件下促进PASMCs增殖,AMPK、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等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可在低氧条件下抑制PASMCs增殖,对上述信号通路进行深入研究可为HPH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2022年23期 v.62;No.125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Ito主要功能单位Kv4.3与心脏疾病发生的关系研究进展

    樊哲儒;王龙;李海涛;

    Kv4.3是瞬时外向整流钾离子通道Ito的功能α亚基,多种调节蛋白和细胞内第二信使参与Kv4.3的调节,进而调节Ito表达。Kv4.3表达密度的改变与其编码基因KCND3异常可引起通道结构缺陷、功能异常,与多种心脏疾病密切相关。Brugada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房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编码Kv4.3的基因异常、Kv4.3表达异常有关,调控Kv4.3表达或可治疗某些心脏疾病,改善患者预后。研究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Kv4.3有助于探究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寻找新靶点,完善个体化治疗。

    2022年23期 v.62;No.1253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 线粒体钠钙交换蛋白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晓静;李晓燕;成其发;常惠礼;陆婉霞;欧幸彤;

    心脏活动高度依赖线粒体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能量供应,而线粒体钙离子(_mCa~(2+))稳态对维持心脏ATP能量供应具有重要影响。_mCa~(2+)超载会导致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和细胞死亡,参与维持_mCa~(2+)稳态的线粒体蛋白靶点在心血管疾病(CVDs)干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位于线粒体嵴上的线粒体钠钙交换蛋白(NCLX)可通过调控_mCa~(2+)浓度,影响线粒体功能,进而引起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在病理条件下,NCLX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肥厚型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CVDs的发生,或可成为预防或治疗CVDs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2年23期 v.62;No.1253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区域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谢丽敏;赵金阳;

    胸科术后镇痛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静脉镇痛联合区域神经阻滞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应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胸科手术中常见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包括经典的胸段硬膜外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椎板后阻滞、肋间神经阻滞。胸段硬膜外阻滞是胸科手术镇痛金标准,但应用条件有严格要求,且并发症较多。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够提供与硬膜外麻醉相当的镇痛效果,尤其是超声引导下穿刺,能够显著降低气胸、硬膜外扩散等并发症发生率。竖脊肌平面阻滞与前锯肌平面阻滞操作简单,超声下结构易于辨认,能够明显减轻胸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但仍需要大样本临床试验探究其局麻药物剂量及扩散规律。椎板后神经阻滞及肋间神经阻滞实施方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胸科术后疼痛,但持续时间短、阻滞范围小。对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胸科手术围手术期镇痛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可为临床医师行胸科手术时选择合适的区域神经阻滞方法提供依据。

    2022年23期 v.62;No.1253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4 ]
  • 铁死亡在肾癌进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吴王剑;王超;周逢海;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治疗有所进展,但晚期肾癌的5年生存率仍较低,需要创新的治疗方法。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由脂质过氧化产物堆积而导致的可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最近的研究发现,参与铁死亡发生的主要机制—铁代谢、脂质过氧化以及System Xc-GSH-GPX4轴等均与肾癌进展密切相关,并且在晚期肾癌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以及未来极具潜力的纳米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铁死亡相关机制与肾癌进展的关系以及其在肾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分析,可为晚期肾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2年23期 v.62;No.125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