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品;蔡智慧;李晶晶;王琰;陈静;杜晓欣;王兰;闫丽伟;
目的 观察miR-128、ZEB1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验证其二者之间的靶向关系。方法 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3种EC细胞系(HEC-1A、Ishikawa、KLE)及1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hEEC中miR-128和ZEB1。以miR-128表达水平最低的Ishikawa细胞系作为后续研究对象,将Ishikawa细胞分为miR-128过表达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miR-128 mimics和miRNA-NC,48 h后收集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ZEB1、E-cadherin、Fibronectin、Vimentin等蛋白。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8与ZEB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与hEEC相比,EC细胞系HEC-1A、Ishikawa、KLE中miR-128表达降低(P均<0.05),ZEB1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转染后,Ishikawa细胞中miR-128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穿膜细胞数目及划痕愈合率均降低(P均<0.05),ZEB1、Fibronectin、Viment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128能够靶向调控ZEB1基因(P<0.05)。结论 miR-128可以抑制Ishikawa细胞的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ZEB1可促进Ishikawa细胞的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miR-128与ZEB1具有靶向调控关系。
2022年27期 v.62;No.125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玉琴;苏凤龙;关海飞;缪凡;
目的 探讨miR-132对七氟醚诱导的新生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6日龄C57BL/6小鼠64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A组)、七氟醚组(B组)、七氟醚+agomir-NC组(C组)、七氟醚+miR-132模拟物(agomir-132)组(D组),每组16只。除A组外,其他三组均持续吸入4%七氟醚4 h诱导构建小鼠认知功能障碍模型,C组和D组在造模前分别给予侧脑室注射agomir-NC和agomir-132,A组和B组给予侧脑室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七氟醚诱导结束24 h时,随机每组选取8只小鼠取得海马组织,qRT-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miR-132,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HMGB1、Bax和Bcl-2蛋白,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IL-6、SOD、GSH-PX和MDA。每组余8只小鼠于性成熟期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神经认知功能。结果 与A组相比,B、C、D组脑海马组织miR-132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B、C组脑海马组织miR-132相对表达量比较,P>0.05;与B、C组相比,D组脑海马组织miR-132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A组相比,B、C、D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均增加(P均<0.05),在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均减少(P均<0.05);B、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P>0.05;与B、C组相比,D组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缩短(P均<0.05),在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均增多(P均<0.05)。与A组相比,B、C、D组脑海马组织HMGB1蛋白、IL-1β、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P均<0.05);B、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P>0.05;与B、C组相比,D组脑海马组织HMGB1蛋白表达、IL-1β、TNF-α、IL-6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P均<0.05)。与A组相比,B、C、D组脑海马组织SOD、GSH-PX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而MDA水平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B、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P>0.05;与B、C组相比,D组脑海马组织SOD、GSH-PX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MDA水平及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 miR-132能够预防七氟醚诱发的新生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miR-132通过抑制HMGB1基因的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因子释放、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凋亡有关。
2022年27期 v.62;No.125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其华;陈宇;易秋艳;徐广纳;王晓迪;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达标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HG)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433例,其中发生SHG 71例(SHG组)和未发生SHG 362例(非SHG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梗死部位、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严重冠脉病变支数、入院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HbA_(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非SHG组比较,SHG组年龄大,糖尿病史患者多,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发生率高、空腹血糖高、HbA_(1c)高、WBC计数高(P均<0.05)。年龄[OR=1.028,95%C(I1.006~1.051)]、糖尿病史[OR=5.111,95%C(I1.384~18.867)]、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OR=4.768,95%C(I1.499~15.167)]、WBC计数[OR=1.123,95%CI(1.034~1.219)]是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风险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 P=–4.839+0.028×(年龄)+1.631×(糖尿病史)+1.562×(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0.116×(WBC计数),H-L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优度较高(P=0.351)。风险预测模型预测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风险的ROC下面积为0.670(95%CI:0.599~0.741,P<0.01),最佳界点为–1.63,敏感度为57.7%,特异度为69.6%,阳性预测值为26.45%,阴性预测值为89.21%。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WBC计数是AMI患者发生SHG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度中等,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2022年27期 v.62;No.1257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于悦卿;苑可心;李永辉;王洁;赵培;路永刚;帖彦清;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的稳定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1.25%胆固醇高脂饲料饲养ApoE~(-/-)小鼠,建立AS模型。将建模成功的AS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将姜黄素混悬液1 mL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1 mL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两组各7只于第4周疗程结束后麻醉致死,留取主动脉根部,行Movat染色法测算两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易损斑块的面积;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检测两组小鼠病变组织内巨噬细胞(Mac)数量;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测算两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易损斑块内Mac的凋亡指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小鼠病变组织内p-PERK、CHOP、Caspase-3、Caspase-9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主动脉根部AS斑块面积缩小,Mac数减少,Mac凋亡指数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主动脉根部组织中PERK、CHOP、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均<0.05)。结论 姜黄素具有稳定ApoE~(-/-)小鼠AS易损斑块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与凋亡相关的ERSPERK-CHOP通路而发挥作用的。
2022年27期 v.62;No.1257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媛媛;曾晓丽;包海荣;刘晓菊;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不同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差异,并探讨其在不同EOS水平的慢阻肺患者中对病情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方法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662例(加重组)、稳定期患者335例(稳定组),根据患者血EOS水平分为三亚组,低EOS(≤100/μL)亚组、中EOS(100/μL<EOS<300/μL)亚组、高EOS(≥300/μL)亚组。比较各组NLR、PLR之间的差异,不同EOS亚组中,分析NLR、PLR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1)加重组中,低、中、高EOS亚组NLR分别为3.42、2.86、2.34,PLR分别为129.07、115.03、107.96,低EOS亚组NLR、PLR高于中、高EOS亚组(P均<0.05);稳定组中,低、中、高EOS亚组NLR分别为2.41、2.22、2.20,PLR分别为128.00、117.82、109.30,低EOS亚组NLR高于中、高EOS亚组,低EOS亚组PLR高于高EOS亚组(P均<0.05)。加重组中位NLR为3.09,高于稳定组2.29(P<0.05),而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低EOS亚组中,加重组NLR高于稳定组(P<0.05),但在高EOS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低EOS亚组中,NLR与FVC、FVC%、FEV1、FEV1%、FEV1/FVC呈负相关(P均<0.05);中EOS亚组中,NLR与FVC、FVC%、FEV1、FEV1%、FEV1/FVC呈负相关(P均<0.05),PLR与FEV1%呈负相关(P<0.05);高EOS亚组中,NLR仅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3)NLR预测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最佳阈值为3.37,敏感度44.9%,特异度90.1%,曲线下面积为0.685(95%CI:0.653~0.717,P<0.001)。在低EOS亚组中,NLR预测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最佳阈值为3.33,敏感度52.4%,特异度89.1%,AUC为0.705(95%CI:0.662~0.748,P<0.001)。PLR无法有效预测慢阻肺急性加重。结论 在EOS较低的慢阻肺患者中,NLR、PLR水平升高,NLR与肺功能有关,NLR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有一定预测效能。
2022年27期 v.62;No.1257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曹新甜;孙妍;王德好;宋英;邹吉轩;赵霈;胡晓梅;
目的 系统评价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Wed of Science)与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小剂量地西他滨为干预措施治疗成人ITP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2月。根据纳排标准纳入文献并提取文献特征、有效性结局指标[完全缓解例数(CR)、部分缓解例数、总有效例数,起效时间、疗效持续时间]、安全性结局指标(不良事件数、不良事件类型、不良事件评价标准)等数据后,采用MINORS量表评分系统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软件的meta程序包对ITP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有效性分析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5个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和1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成人ITP的总有效率为47.4%[(95%CI(0.40~0.54)]。安全性分析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4个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和1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1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成人ITP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8%[95%CI(0.12~0.24)]。结论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成人ITP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率较低。
2022年27期 v.62;No.1257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平;李红;苏丹霞;
目的 了解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菌种,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7—2021年综合ICU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感染发病率、病原菌菌种及感染部位,分析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共有3 608例患者,感染532例,感染发病率为14.75%,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1.62%,均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共检出1 216株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844株(69.41%),其次是革兰阳性菌232株(19.08%)和真菌140株(11.51%)。综合ICU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55.51%。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总体检出率为43.44%,5年间呈下降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总体检出率为25.36%,5年间呈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8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75%;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41.51%~42.62%。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90%,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8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7.27%~35.71%。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本院综合ICU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系统。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部分菌株多重耐药率比较高。
2022年27期 v.62;No.1257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琦;康虹阳;范凌;张灵;刘洁;佟长青;张斌;
目的 观察阿法骨化醇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初发确诊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和血清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成人初发确诊的IT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阿法骨化醇联合泼尼松治疗,即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μg/次,1次/d,连续治疗6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以1 mg/(kg·d)为起始剂量(最大日剂量80 mg),分3次服用,起效后应尽快减量至最小维持量(<15 mg/d),并于6~8周停用。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用法、用量及疗程同观察组。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VDR水平和Treg、Th17比例及血清1,25(OH)_2D_3、HMGB1、IFN-γ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75.00%(30/40),两组相比,P<0.05。两组治疗2、4、6周时外周血PLT逐渐升高,且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以观察组为著(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清1,25(OH)_2D_3水平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VDR水平、Th17比例降低,Treg/Th17升高;血清HMGB1、IFN-γ水平降低;均以观察组为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Treg比例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 阿法骨化醇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初发确诊ITP整体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可能是通过提高患者血清1,25(OH)_2D_3水平,下调外周血淋巴细胞VDR表达以及降低血清HMGB1、IFN-γ水平,调控Treg/Th17免疫平衡起作用的。
2022年27期 v.62;No.1257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伟峰;张敬标;安庆;郑志远;周平辉;官建中;
目的 比较V-Y推进皮瓣及逆行带蒂皮瓣在指端软组织缺损急诊一期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寻找更优急性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皮瓣。方法 53例急性指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结合损伤的程度、性质及遵循患者本人意愿,27例应用V-Y推进皮瓣(V-Y组)进行急诊一期修复性手术治疗,26例应用逆行带蒂皮瓣(逆行组)进行急诊一期修复性手术治疗,术后对患指的静态两点辨别觉、触觉、颜色、质地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随访时间6~12(8.75±0.71)个月。结果 V-Y组皮瓣完全成活。逆行组除3例皮瓣局部坏死外,其余23例完全成活。V-Y组较逆行组手术时间短,术后感觉恢复较好(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结论 在指端软组织缺损急诊一期修复术中,V-Y推进皮瓣操作方便、简单、成功率高,创伤较小且治疗费用低、治疗周期短;逆行带蒂皮瓣创伤相对较大,操作复杂,术后风险较大,恢复时间长,局部留下更多疤痕,影响美观。
2022年27期 v.62;No.125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尹进;陈明;史册;陈浩;杨光辉;王冰;
目的 对比观察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置入术在胫骨干远段骨折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髓内钉置入术治疗的胫骨干远段骨折患者80例,其中40例采用经髌上入路髓内钉置入术治疗(髌上组),40例采用传统经髌下入路髓内钉置入术治疗(髌下组)。比较两组术后骨折端成角及力线不良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骨折端成角均得到有效纠正,术前术后骨折端成角比较,P<0.05。髌上组术后冠状面及矢状面骨折端成角分别为2.25°±1.43°、2.45°±1.22°,髌下组术后骨折端冠状面及矢状面成角分别为2.25°±2.08°、2.89°±2.31°,两组比较,P均>0.05。髌上组、髌下组术后下肢总体力线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髌上组与髌下组术后矢状面力线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20%,两组比较,P<0.05;术后冠状面力线不良发生率分别为7.5%、2.5%,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与髌下入路髓内钉置入术比较,髌上入路髓内钉置入术对胫骨干远段骨折复位效果好,术后下肢力线不良发生率低。
2022年27期 v.62;No.125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艳萍;高璐;王菊;刘娜;俞冬熠;
目的 分析1例罕见核型Emanuel综合征胎儿的染色体核型,明确其遗传机制。方法 对对因NIPT提示[Hg19]11q23.3q25(116.51-132.86Mb)x3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G显带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检测。结果 胎儿染色体核型:47,XN,t(11;22)(q23;q11.2),+der(22)t(11;22),CMA:22q11.1q11.21(116,888,899-20,116,230)x3,11q23.3q25(116,683,754-134,937,416)x3;胎儿22q11.1q11.21片段三倍重复涉及ISCA-37393(OMIM 115470)、TBX1(OMIM 602054)、PEX26(OMIM 608666)等37个OMIN基因,胎儿11q23.3q25区段重复涉及CBL(OMIM 165360)、DDX6(OMIM 600306)、Nectin1(OMIM 600644)等128个OMIN基因,提示该胎儿为Emanuel综合征患儿。结论 该罕见Emanuel综合征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7,XN,t(11;22)(q23;q11.2),+der(22)t(11;22);衍生的22号染色体导致22q11.1q11.21区段三倍重复和11q23.3q25区段三倍重复,涉及的基因主要有ISCA-37393、CBL等。
2022年27期 v.62;No.125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福生;张川;展玉涛;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 对95例确诊IC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肠镜检查、病理学结果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助于IC诊断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IC患者男女比例为1∶1.9,年龄为(64.8±15.8)岁,多伴有糖尿病[54.7%(52/95)]、高血压[42.1%(40/9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1.6%(30/95)]等基础疾病。腹痛[98.9%(94/95)]及便血[43.2%(41/95)]为最主要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溃疡。52例(54.7%)患者为左半结肠受累,呈节段性分布。部分患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升高。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IC的有效诊断方法为中老年女性,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病史,出现急性腹痛和便血症状,结肠镜检查发现左半结肠受累。
2022年27期 v.62;No.125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似俊;郑玉琪;沈杰;蒋茜;张颖慧;陈闽东;关雪晶;童佳石;周蓉;
目的 探讨上海杨浦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5月28日—2019年6月30日在杨浦区延吉街道社区40岁及以上常住人群3 348例,资料完整3 200例,收集研究人群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尿常规+沉渣镜检、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实验室检测资料,统计CKD及白蛋白尿、血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KD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杨浦区CKD患病率为22.5%,其中白蛋白尿患病率为14.5%,血尿患病率为6.2%,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3.2%。CK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糖尿病、高血压、高TG、高尿酸血症。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糖尿病、高血压、高TG、肥胖;血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女性、高TC;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结论 杨浦区的中老年人群CKD患病率高,男性、糖尿病、高血压、高TG、高尿酸血症是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2年27期 v.62;No.1257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杜瑞钿;刘森庆;胡田勇;何娟;邱耀聪;张林林;
目的 观察个性化CAD/CAM钴铬合金金属整体夹板辅助获取的无牙颌种植印模后制作的纯钛支架与基台密合度。方法 选择已植入6颗种植体拟行固定修复的单颌无牙颌患者1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均提前制取初印模制作,A组于体外制作个性化CAD/CAM钴铬合金金属整体夹板和开窗式托盘,返回口内连接并固定开窗式转移杆;B组于体外使用传统方法制作个性化丙烯酸树脂夹板段和开窗式托盘,返回口内连接所有夹板段;两组均使用硅橡胶制取终印模制作并送技工室制作纯钛支架,于试戴时采用单螺丝固定联合探针尖探查法检测纯钛支架与基台的边缘密合度(无牙颌种植印模制作的精确性),并采用等级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印模制作过程均顺利完成,A组8件纯钛支架共48处纯钛支架-基台接口的边缘密合度良好率91.67%(44/48);B组8件纯钛支架共48处纯钛支架-基台接口的边缘密合度良好率77.08%(37/48),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与传统树脂夹板比较,应用个性化CAD/CAM钴铬合金金属整体夹板辅助获取的无牙颌种植印模后制作的纯钛支架与基台密合度高。
2022年27期 v.62;No.125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肖唯;帅维;陈静茹;马红梅;
目的 分析出院准备度评分及出院指导质量评分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 275例房颤患者,根据房颤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两组出院准备度评分和出院指导质量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准备度评分和出院指导质量评分是否为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评估出院准备度评分和出院指导质量评分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 复发组、未复发组出院准备度评分分别为(137.54±41.58)、(160.20±30.18)分,出院指导质量评分分别为(126.95±21.39)、(144.39±18.78)分,两组比较,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出院准备度评分及出院指导质量评分与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准备度评分和出院指导质量评分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P均<0.05)。出院准备度评分预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AUC为0.674,最佳界值为124.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1%、51.2%。出院指导质量评分预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AUC为0.731,最佳界值为126.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2%、59.5%。结论 出院准备度评分及出院指导质量评分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用于预测房颤消融术后复发。
2022年27期 v.62;No.125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军琴;靳文;
目的 探讨入院时轻度(GCS=15分)颅脑损伤患儿头颅CT异常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制定诊疗决策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11月山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28例轻度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次头颅CT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CT异常组和CT阴性组,对两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后首次CT检查时间、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跌倒、高处坠落、短暂昏迷、头皮血肿、面部软组织挫伤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处坠落(OR=52.416,95%CI:1.010~2720.913,P=0.049)、头皮血肿(OR=8.436,95%CI:1.275~54.650,P=0.027)是头颅C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GCS=15分的轻度颅脑损伤患儿,高处坠落和头皮血肿是其头颅C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2年27期 v.62;No.1257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小梅;石彩凤;周阳;杨俊伟;何爱琴;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存质量与糖尿病肾病(DKD)发生的关系。方法 121例T2DM患者,依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DKD(57例)组、非DKD(64例)组。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T2DM患者的生存质量与DKD发生的关系。结果 DKD组的生存质量得分较非DKD组降低(P=0.042)。分项维度中,两组社会功能及躯体疼痛的组间比较,P<0.05。根据SF-36量表总分按照三分位数分为高(>728.63分)、中(634.07-728.63分)、低(<634.07分)三组,DKD的发生率三组之间两两比较,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病史、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后,生存质量低分组发生DKD的风险是生存质量高分组的2.751倍(OR=2.751,95%CI:1.032~7.337,P=0.043)。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DKD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不合并DKD者显著降低。与生存质量较高者相比,生存质量低的T2DM患者发生DKD的风险增高。
2022年27期 v.62;No.1257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袁国艳;张作洪;任铭新;
目的 观察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的颅内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在颅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颅内病变患者,均采用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规划穿刺靶点和手术路径,实施颅内病变活检术,均成功进行了病变组织取材,然后全部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其中部分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37例。记录并统计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的送检率、标本阳性率、病变性质诊断准确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60例颅内病变患者,均经常规病理检查确诊。活检术中快速冰冻送检率61.67%(37/60),标本阳性率97.30%(36/37),病变性质诊断准确率为62.16%(23/37)。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患者。结论 多模态神经导航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的颅内病变活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颅内病变的准确率不高。
2022年27期 v.62;No.1257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世娇;何新雨;曾小娟;黄亚晓;乔文伟;张锦;
认知功能障碍指思维判断、语言和记忆等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他汀类药物对认知功能的作用为有利或中性。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增加脑血流灌注、增加脑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等机制实现其保护作用。他汀类药物对认知功能有可逆性的不良作用,其机制与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下降和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2022年27期 v.62;No.1257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毛亚冬;石磊;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急性、慢性脑损害。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壁损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病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探针,可以从炎症、乏氧、微钙化及新生血管生成多个方面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风险,可以从脑血流量阈值、乏氧状态、葡萄糖代谢情况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缺血半暗带和梗死核心,可以从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功能状态、神经元γ氨基丁酸的含量、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评估急性脑梗死后神经细胞损伤和周围炎症反应,还可以从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管储备功能及脑氧代谢方面评估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和烟雾病造成的慢性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2022年27期 v.62;No.1257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静;李维辛;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一种表现为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肌肉功能减退的增龄性疾病。药物疗法为肌少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激素类药物如生长激素类、睾酮、选择性雄激素受体调节剂、肌肉生长抑制素抑制剂等可以通过促进肌肉生长或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对肌少症发挥防治作用。然而,如生长激素、睾酮等激素药物的长期使用同样也会致使不良作用发生。二甲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也与肌少症防治密切相关。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肌少症呈中性或正性作用,二甲双胍类及胰岛素有望成为治疗肌少症的潜在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能够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也可以减少炎症反应防治肌少症。抗炎类药物相关的全身细胞因子和肌肉炎症信号通路都可能成为肌少症治疗的重要靶点。支气管舒张剂的β2受体激动剂也对肌少症有益。刺激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不仅可以对抗肌肉萎缩及衰弱,也可以明显促进肌肉肥大和纤维类型的改变。
2022年27期 v.62;No.1257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勇;刘攀;王修玉;冯学泉;
颈动脉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AIS行急诊CEA治疗尽早开通闭塞的颈动脉是有效改善脑血流的方式,越早开通重建血流的机会越大;对于重度狭窄次全闭塞的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存在较高的再发生梗死的风险;在等待手术期间患者心理及精神存在巨大压力。急诊CEA可减少脑组织缺血时间,且具有更高的开通率,更低的过度灌注出血发生率。与择期CEA比较,急诊CEA在AIS中应用的安全性相当;与急诊CAS比较,急诊CEA在AIS中应用的安全性更高。另外,转流管的应用可为急诊CEA的安全性提供部分保障。
2022年27期 v.62;No.1257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梁欣;胡才友;江文宇;梁艳丽;黎奕江;
慢性意识障碍常继发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大脑觉醒及觉知功能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具有时空分辨率适中、便携性好、造价相对便宜及可实现多模式神经监测的优势,在意识障碍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如FNIRS可越过患者行为反应性,通过监测大脑皮层的血流动力学表现评估其残余的大脑意识,并进一步与脑机接口相结合探究实现床边简单交流的可能性,此外,FNIRS技术可评价神经调控技术等治疗干预措施如脊髓刺激等在慢性意识障碍中实施后的患者意识恢复程度。
2022年27期 v.62;No.1257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娜芬;陈学勤;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识别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如甘氨酸、赖氨酸和反式肉桂酸可能是2型糖尿病前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4-羟基苯甲酸、腺苷、1-阿拉伯糖、1-天冬氨酸及加拉基酸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不仅为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并发症预测提供参考依据,还有利于指导临床及早介入干预手段、控制疾病发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识别不同中医证候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如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可作为2型糖尿病上热下寒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磷脂酰甘油、鞘磷脂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中医证候分类提供客观化、科学化的参数指标,从而有利于指导中医临证,提高临床疗效。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识别药物代谢通路、监测药物作用途径,如黄芩可以调节三羟基三甲基吲哚酮、白三烯、亮氨酰脯氨酸和雌二醇等代谢产物,从而干预鞘脂类代谢和脂肪酸代谢;葛根芩连汤可以调节胆汁酸代谢、磷脂代谢以及肠道菌群代谢,这使得中药在人体的作用机制更加可视化、微观化,既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了可能,也为未来挖掘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提供有力工具。
2022年27期 v.62;No.1257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殷国江;黎笔熙;李坤;夏中元;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PB)是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有效的麻醉与镇痛方法,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的CBPB入路和方法得以应用。目前主要的超声引导CBPB入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肋锁间隙、锁骨下和腋路等,不同入路CBPB的阻滞效果及临床应用范围有所不同。超声引导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较适用于肩部及肱骨中上段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其中以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为稳定。超声引导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因同侧膈肌麻痹发生率更低,在肩部手术中应用逐渐增多,但对肘关节及远端手术镇痛效果弱于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可为肘关节及远端提供良好的麻醉与镇痛,稳定性及效果优于锁骨上、锁骨下和腋路。超声引导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因其解剖特点和局限性,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2022年27期 v.62;No.1257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