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京城;张永芳;胡婵;刘玲;彭倩;桑圣刚;曾江正;
目的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建立肝细胞癌(HCC)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方法 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肝细胞癌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从文献中获取铜死亡相关基因集,相关性分析筛选铜死亡相关的LncRNA,Lasso回归和Cox回归筛选有临床预后意义的LncRNA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通过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6个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LncRNA(PICSAR、AC026356.1、MKLN1-AS、AL928921.1、LINC00479、AC026412.3),并成功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分别对整个数据集、测试集、训练集按高、低风险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数据集中高风险组的总生存期均短于低风险组,整个数据集中高风险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短于低风险组(P均<0.05);随着风险评分的增加,样本死亡的数量也在增加,在测试集与整个数据集中也验证了该结论。该风险模型预测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664、0.649;与TNM分期(0.667)、年龄(0.538)、性别(0.512)、分化程度(0.507)相比,风险评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0.765)最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风险评分是独立预后因素;绘制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679(95%CI:0.652~0.705),结合校准曲线,表明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观测到的生存率基本一致。结论 根据6个铜死亡相关LncRNA成功构建了HCC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效能较高。
2022年31期 v.62;No.1261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1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平平;洪永青;朱蓉;丁宁;
目的 探讨血清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因子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COPD急性期(AECOPD)患者52例为AECOPD组、COPD稳定期(SCOPD)患者43例为SCOPD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三组临床资料;取AE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日,SCOPD组及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Th1细胞因子(IL-2、INF-γ、TNF-α)、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测定肺功能,记录受试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各细胞因子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SCOPD组血清IL-2水平低(P均<0.05),血清IL-4、IL-6、IL-10、IFN-γ、TNF-α水平高(P均<0.05);与SCOPD组比较,AECOPD组血清IL-2水平低(P均<0.05),血清IL-4、IL-6、IL-10、IFN-γ、TNF-α水平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SCOPD组FEV_1/FVC、FEV_1/Pred低(P均<0.05);与SCOPD组比较,AECOPD组FEV_1/FVC、FEV_1/Pred低(P均<0.05)。AECOPD组血清IL-2水平与FEV_1/FVC、FEV_1/Pred呈正相关(P均<0.05),血清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与FEV_1/FVC、FEV_1/Pred呈负相关(P均<0.05);SCOPD组血清IL-2水平与FEV_1/FVC、FEV_1/Pred呈正相关(P均<0.05),血清IL-4、IL-6、IL-10、TNF-α水平与FEV_1/FVC、FEV_1/Pred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IFN-γ水平与FEV_1/FVC、FEV_1/Pred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COPD患者Th1/Th2因子失衡,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反映患者肺功能状态。
2022年31期 v.62;No.126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车俊超;张昀;乔娜娜;李福海;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2(TYK2)基因突变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位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Tyk2基因突变致PI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儿女,1岁8个月,临床表现为出生后反复肺部感染、湿疹、卡介苗相关并发症;基因检测显示TYK2基因呈复合杂合突变(c. 209_delGCTT;p. C70Sfs21/c. 1507C>T;p. R503X);经抗感染等治疗,患儿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定期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篇,共报道了18例TYK2基因突变致PID患者;TYK2基因突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型为胞内菌(尤其是分枝杆菌)感染和(或)病毒感染;免疫学特点为淋巴细胞数量和免疫球蛋白基本正常,但是存在多种细胞因子信号缺陷;TYK2基因突变致PID患者可伴或不伴血清IgE水平升高;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大多数患儿有效,部分患儿需抗分枝杆菌治疗。结论 患者有反复细菌感染(尤其是胞内菌)、病毒感染、湿疹或特异性皮炎发作、伴或不伴血清IgE水平升高时,需考虑TYK2基因突变所致PID的可能,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2022年31期 v.62;No.1261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彪;袁涛;何彩凤;卢晓红;常小丽;慈超;
目的 探讨11例青斑样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1例青斑样血管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皮肤镜表现、组织病理特征及诊疗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男1例、女10例,皮损均累及小腿、足踝及足背,表现为红斑、紫癜、水疱,后出现溃疡,愈后遗留象牙白色萎缩、瘢痕及色素沉着;5例呈夏重冬轻;6例曾误诊为血管炎等其他疾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血管纤维素样坏死和(或)血管栓塞;5例患者具有青斑样血管病皮肤镜特征改变。口服糖皮质激素、利伐沙班、双嘧达莫、阿司匹林等联合治疗6例,随访无复发;单一药物治疗5例,复发3例。结论 青斑样血管病临床上易误诊,当足踝及足背受累时需高度警惕该病;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改变,皮肤镜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单一药物治疗易复发,联合药物治疗效果佳。
2022年31期 v.62;No.126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翠;赵军波;王敏;韩悠;李佳佳;
目的 探讨紫檀芪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对糖尿病性白内障(DC)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取64只SD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构建DC模型,造模成功60只,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紫檀芪低剂量组、紫檀芪中剂量组、紫檀芪高剂量组、紫檀芪高剂量+AMPK抑制剂(Dorsomorphin)组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紫檀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4、8 mg/mL紫檀芪溶液灌胃(10 mL/kg),同时给予0.9%氯化钠溶液尾静脉注射(10 mL/kg);紫檀芪高剂量+Dorsomorphin组给予8 mg/mL紫檀芪溶液灌胃(10 mL/kg),同时给予0.02 mg/mL Dorsomorphin溶液尾静脉注射(10 mL/kg);模型组、对照组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10 mL/kg),同时给予0.9%氯化钠溶液尾静脉注射(10 mL/kg)。各组大鼠均每天按上述方式给予药物干预1次,共干预14 d。干预后,测量大鼠空腹血糖;采用裂隙灯观察其晶状体混浊情况并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晶状体组织结构变化;比色法检测大鼠晶状体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17、IL-10;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晶状体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呈片状、条索状向晶状体成纤维细胞迁移聚集,空腹血糖、晶状体混浊情况评分、血清IL-6水平、血清IL-17水平、晶状体组织MDA与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均高(P均<0.05),晶状体组织中SOD与GSH-Px水平、血清IL-10水平、p-AMPK/AMPK及SIRT1、PGC-1α、E-cadherin蛋白表达均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紫檀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上述形态改变及迁移聚集现象得到改善,空腹血糖、晶状体混浊情况评分、血清IL-6水平、血清IL-17水平、晶状体组织中MDA与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均低(P均<0.05),晶状体组织中SOD与GSH-Px水平、血清IL-10水平、p-AMPK/AMPK及SIRT1、PGC-1α、E-cadherin蛋白表达均高(P均<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与紫檀芪高剂量组比较,紫檀芪高剂量+Dorsomorphin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上述形态改变及迁移聚集现象加重,空腹血糖、晶状体混浊情况评分、血清IL-6与IL-17水平、晶状体组织中MDA与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高(P均<0.05),晶状体组织中SOD与GSH-Px水平、血清IL-10水平、晶状体组织中p-AMPK/AMPK及SIRT1、PGC-1α、E-cadherin蛋白表达均低(P均<0.05)。结论 紫檀芪可通过激活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DC大鼠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
2022年31期 v.62;No.1261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念念;赵敏;夏闪;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孕晚期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 选取孕晚期HDP患者187例,根据是否发生FGR分为FGR组52例、非FGR组135例。采集研究对象入组时静脉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LGF、VEGF。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LGF与VEGF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LGF、VEGF对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预测价值。结果 FGR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非FGR组,血清PLGF、VEGF水平低于非FGR组(P均<0.05);两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GR组血清PLGF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9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血压后,血清PLGF、VEGF水平升高为HDP患者发生FGR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LGF水平预测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62(95%CI:0.695~0.821)、231.40 pg/mL、71.15%、73.33%;血清VEGF水平预测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5(95%CI:0.752~0.868)、423.90 pg/mL、94.23%、57.78%;血清PLGF、VEGF水平联合预测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6(95%CI:0.798~0.903)、92.31%、62.22%。血清PLGF、VEGF水平联合预测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PLGF、VEGF水平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孕晚期HDP患者血清PLGF、VEGF水平降低,二者水平升高为FGR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可作为孕晚期HDP患者发生FGR的预测指标。
2022年31期 v.62;No.1261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莹;颜家华;孙鹏冲;张大伟;侯云坡;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危险指数联合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AECOPD伴APE患者160例(APE组)以及未伴APE的AECOPD患者67例(对照组);AECOPD伴APE患者根据APE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42例)、中危组(63例)和高危组(55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33例和死亡组27例。入院后当日计算TIMI危险指数;采集各组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浆,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凝固法检测纤维蛋白原,计算DF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伴AP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TIMI危险指数、DFR预测AECOPD伴APE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APE组TIMI危险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危组TIMI危险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R均高于中危组(P均<0.05),中危组以上指标均高于低危组(P均<0.05)。死亡组TIMI危险指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R均高于存活组(P均<0.05)。高TIMI危险指数、DFR及合并休克是AECOPD伴APE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P均<0.05)。TIMI危险指数、DFR预测AECOPD伴AP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33、0.815,高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P<0.05),TIMI危险指数+DFR预测AECOPD伴AP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高于二者单独(P<0.05)。结论 AECOPD伴APE患者TIMI危险指数、DFR增高,且与APE危险分层以及预后不良有关,可作为AECOPD伴APE患者预后预测的指标。
2022年31期 v.62;No.1261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巍;张皓;张旭;李婉娇;宋禹青;罗莎;
目的 探讨血清流星蛋白样胶质细胞分化调节剂(Metrnl)、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选取24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T2DM患者(T2DM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HD组129例和无CHD组111例,另选取同期64例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etrnl、RANTES。Spearman相关法分析T2DM患者血清Metrnl、RANTES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并发CH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etrnl、RANTES水平对T2DM患者并发CHD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血清Metrnl水平低,血清RANTES水平高(P<0.05)。与无CHD组比较,CHD组血清Metrnl水平低,血清RANTES水平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Gensini评分与血清Metrnl水平呈负相关,与RANTES水平呈正相关(rs分别为-0.657、0.683,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增加(OR=1.145,95%CI:1.008~1.300)、T2DM病程长(OR=1.120,95%CI:1.038~1.20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OR=1.959,95%CI:1.009~3.805)、糖化血红蛋白升高(OR=1.361,95%CI:1.079~1.718)、RANTES水平升高(OR=1.329,95%CI:1.057~1.671)是T2DM患者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Metrnl水平升高(OR=0.893,95%CI:0.867~0.919)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etrnl、RANTES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T2DM患者并发CH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60、0.855,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 血清Metrnl水平、RANTES水平变化与T2DM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二者是T2DM合并CHD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T2DM患者并发CHD的预测指标。
2022年31期 v.62;No.126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革炜;袁振武;王伶俐;丁怡萌;刘荣莉;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椎旁阻滞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食管癌癌患者60例,接受帕瑞昔布钠镇痛30例(对照组)、接受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椎旁阻滞30例(观察组),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术后3、12、24、36、48 h安静时和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24 h与术后48 h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IL-10、TNF-α、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水平,以及术后48 h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12、24、36、48 h安静时和咳嗽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均<0.05)。两组术后血清CRP、IL-6、IL-10、TNF-α、HMGB1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但观察组术后血清CRP、IL-6、IL-10、TNF-α、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术后呼吸抑制、头晕、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胸椎旁阻滞能够有效减轻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22年31期 v.62;No.1261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常辈辈;林乐韦华;方团育;陈开宁;欧倩滢;张华川;全会标;
目的 探讨新诊断1型糖尿病(T1DM)、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新诊断T1DM患者105例作为T1DM组、T2DM患者104例作为T2DM组。根据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分析两组微血管病变发病情况;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清Hcy。结果 T1DM合并微血管病变32例,发生率为30.50%;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88例,发生率为84.60%。两组微血管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和T2DM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9.03±2.62)、(11.71±2.84)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微血管病变T1DM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T1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T2DM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T2DM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合并微血管病变T1DM患者,未合并微血管病变T2DM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T1DM患者,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诊断T1DM、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且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T1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
2022年31期 v.62;No.126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范后宝;李新巧;单前前;徐元屿;张帅;王志刚;陈茹;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FBSS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依托考昔每次60 mg口服,1次/天;甲钴胺每次0.5 mg肌内注射,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1次/周。两组均治疗2周。疗程结束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病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IL-6、IL-8、TNF-α。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FBSS可提高西药的疗效,减轻患者疼痛与腰椎功能障碍,且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2022年31期 v.62;No.126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燕;于飞;郭俊;闻静;侯坤;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CSP)妊娠物清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选取宫腔镜下行妊娠物清除术治疗CSP患者148例,其中出血量≥500 mL患者35例(大出血量组),出血量<500 mL患者113例(小出血量组)。比较两组年龄、孕次、孕周、剖宫产次、人流次数,以及本次妊娠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停经时间、早孕期阴道流血、胚胎超声分型、胎血管搏动、病灶最大径线、病灶前壁肌层厚度、术前血液β-hCG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P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大出血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预测模型对CSP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中大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年龄、剖宫产次数、孕周、本次妊娠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停经时间、病灶最大直径、病灶前壁肌层厚度、早孕期阴道流血、胚胎超声分型、胎血管搏动、术前血液β-hC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停经时间、病灶最大径线、病灶前壁肌层厚度、胚胎超声分型、胎血管搏动与CSP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中大出血有关(P均<0.05)。大出血预测模型显示术中大出血概率随模型评分升高而升高。模型预测术中大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85~0.891),预测大出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4和0.892。结论 距离末次剖宫产时间、停经时间、病灶最大径线、病灶前壁肌层厚度、胚胎超声分型、胎血管搏动是CSP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术中大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2年31期 v.62;No.126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杜旭园;刘人杰;吴俊长;谭宗建;
目的 探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在卵巢高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卵巢高反应患者,根据促排卵方案分为拮抗剂方案组及高孕激素方案(PPOS)组。两组年龄及基础窦卵泡(AFC)、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数据进行匹配,匹配后两组均纳入39个促排周期。月经第2~3天,拮抗剂组根据患者年龄、BMI、血清AMH、血清基础FSH水平、血清基础AFC确定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并进行调整;PPOS方案组应用醋酸甲羟孕酮片、Gn。全胚冷冻的患者均采用雌孕激素替代方案行复苏周期移植。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年龄、不孕年限、BMI及基础FSH、AFC、AMH)、促排情况[Gn用量、Gn天数、Gn启动剂量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孕酮(P)水平]、胚胎实验室指标(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数、正常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两组均应用醋酸曲普瑞林单独扳机,均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匹配后两组年龄、基础FSH、基础AFC、AMH、不孕年限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POS方案组扳机日LH水平高于拮抗剂组、P水平低于拮抗剂组(P均<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拮抗剂方案组、PPOS方案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1.54%(24/39)、46.15%(12/26),种植率分别为35.89%(28/78)、33.33%(17/51),早期流产率分别为16.67%(4/24)、8.33%(1/12)。拮抗剂方案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卵巢高反应患者,IVF/ICSI-ET助孕时应用PPOS方案具有与拮抗剂方案相当的促排效果和妊娠结局。
2022年31期 v.62;No.126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姜海英;张桂欣;曹淑新;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52例,根据病情分为高血压组6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5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88例,妊娠结局不良组64例;同期选择正常妊娠孕妇5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分析两组资料;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sVEGFR-1、PAF,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VEGFR-1、PAF、PLT的预测价值,计算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各组血清sVEGFR-1、PAF、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VEGFR-1、PAF水平逐渐升高,血清PLT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妊娠结局良好组与妊娠结局不良组收缩压、舒张压、sVEGFR-1、PAF、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孕周、BMI、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收缩压(OR=2.440,95%CI:1.112~5.355)、高舒张压(OR=2.408,95%CI:1.062~5.465)、sVEGFR-1水平升高(OR=3.411,95%CI:1.489~7.815)、PAF水平升高(OR=2.779,95%CI:1.299~5.945)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PLT升高(OR=0.537,95%CI:0.332~0.870)是其保护因素(P<0.05)。血清sVEGFR-1、PAF、PLT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三者单独应用(P均<0.05)。结论 血清sVEGFR-1、PAF、PLT水平可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三者可作为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
2022年31期 v.62;No.1261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茂月;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SUA)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65岁以上T2DM患者120例,根据SUA分为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组(T2DM+HUA组)与单纯T2DM组,各60例;同期另选60例性别、年龄与T2DM患者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计算各组BMI,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肌酐(Scr),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单纯T2DM组、T2DM+HUA组BMI、SBP、F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DL-C、hs-CRP、Hcy、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HUA组FINS、HOMA-IR、Hcy、hs-CRP、Scr与单纯T2D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T2DM患者SUA水平与FINS、HOMAIR、hs-CRP、Hcy、Scr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2、0.682、0.760、0.877、0.508,P均<0.05),与BMI、SBP、FPG无相关性(r分别为-0.069、0.180、-0.030,P均>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SUA水平升高可加重其胰岛素抵抗,促进炎症反应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2022年31期 v.62;No.1261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志杰;王健;颜培冉;王世勋;
目的 探讨血浆神经轴突诱导因子-1(Netr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严重冠状动脉(冠脉)狭窄患者冠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的154例患者,冠脉造影检查均显示严重冠脉狭窄。收集患者入院后的基本资料;根据Cohen-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为CCC不良(0、1级)组37例、CCC良好(2、3级)组117例,用Gensini评分对冠脉病变进行评价,统计慢性完全闭塞(CTO)发生率;经桡动脉鞘留取患者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VEGF、Netrin-1。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VEGF与Netrin-1的相关性;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CC形成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EGF、Netrin-1对CCC形成良好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CCC不良组比较,CCC良好组年龄小,Gensini评分、CTO发生率及血浆VEGF、Netrin-1水平高(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VEGF与Netrin-1水平呈正相关(r=0.40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EGF(OR=1.012,95%CI:1.007~1.018,P<0.05)、Netrin-1(OR=1.006,95%CI:1.001~1.010,P<0.05)、Gensini评分(OR=1.042,95%CI:1.010~1.075,P<0.05)为CCC形成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血浆VEGF水平预测CCC形成良好的最佳截断值为384.88 pg/mL,灵敏度为80.34%,特异度为89.19%,曲线下面积为0.906;血浆Netrin-1水平预测CCC形成良好的最佳截断值为950.03 pg/mL,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4.59%,曲线下面积为0.884;两者联合预测CCC形成良好的灵敏度为86.32%,特异度为91.89%,曲线下面积为0.951。结论 血浆Netrin-1、VEGF水平升高的严重冠脉狭窄患者CCC形成良好,二者联合检测对CCC形成情况有一定预测价值。
2022年31期 v.62;No.1261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孟庆峰;刘立峰;于峰;杨忠波;邹春光;王尧尧;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联合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医用臭氧及甲强龙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8例椎间盘突出导致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选取突出部位,依次注射医用臭氧5 mL(30μg/mL)、甲强龙20 mg,每周1次,持续3个月。观察组严格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成四种类型,在以上药物注射治疗基础上均以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为主穴进行穴位埋线,再根据不同证型增加两个辅穴行穴位埋线(寒湿证增加昆仑、秩边,湿热证增加飞扬、丰隆,肝肾不足证增加脾俞、肾俞,气滞血瘀证增加膈俞、次髎),每周1次,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行为疼痛6点评分(BRS-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类观察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PRI感觉评分、PRI情感评分、PRI总分、VAS评分、BRS-6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穴位埋线联合医用臭氧及甲强龙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致根性坐骨神经痛,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改善其肢体功能受限,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情况。
2022年31期 v.62;No.126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束梅燕;凌芸;杨淑娴;钱香;
目的 探讨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对急性脑出血(ACH)诊断及其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101例ACH患者作为ACH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S100B水平并进行比较。根据ACH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72)及预后不良组(n=29),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S100B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B对ACH的诊断及其预后预测的价值,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H预后的因素。结果 ACH组术前、对照组血清S100B水平分别为0.131(0.067,0.357)、0.047(0.036,0.060)μg/L,ACH组术前血清S100B水平高于对照组(Z=6.734,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S100B水平均降低(P均<0.05);且手术前后预后不良组血清S100B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术前血清S100B水平诊断ACH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最佳截断值为0.065μg/L,其敏感度为77.2%,特异度为82.0%。手术前后血清S100B水平预测ACH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9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H患者出院时GCS、术前S100B水平、术后S100B水平与ACH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GCS、术后血清S100B水平是影响ACH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术前、术后血清S100B可分别作为ACH辅助诊断及预后预测的指标。
2022年31期 v.62;No.1261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笑笑;赵海潮;宋黄秦;张超;原俊龙;贺杰峰;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而没有编码蛋白质能力的RNA。LncRNA FGD5-AS1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和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头颈部恶性肿瘤(口腔鳞状细胞癌、喉鳞状细胞癌、甲状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胶质母细胞瘤、骨肉瘤、黑色素瘤)中通过不同途径来调节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性、耐药性和上皮间质转化,进而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或抑癌作用。
2022年31期 v.62;No.126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成成;李作伟;
垂体腺瘤虽然大多为良性肿瘤,但仍有近40%具有侵袭性,其侵袭性介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被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IPA)。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通过不同水平调控蛋白质编码基因表达,参与垂体腺瘤的侵袭过程。LncRNA能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周期,调控IPA细胞增殖和分化,也可以充当原癌基因直接促进IPA细胞侵袭;还可调节糖酵解酶表达抑制IPA细胞生长;部分LncRNA通过调节间充质、上皮标志物表达,参与调控IPA细胞活性、迁移、侵袭过程;此外,LncRNA可调节IPA细胞耐药性,使药物疗效发生改变。
2022年31期 v.62;No.126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干;倪吉祥;徐彪;谈华栋;
研究发现,有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的调节方式,被称为调节性细胞坏死,包括细胞程序性坏死、焦亡、铁死亡。调节性细胞坏死与肺纤维化有着密切联系。细胞程序性坏死释放的损伤相关分子通过调节炎症和肌成纤维细胞的积聚,对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进行调控;细胞焦亡是一种以炎症为特征的免疫调节反应,调节肌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导致细胞外基质及胶原蛋白沉积,从而导致肺纤维化;细胞铁死亡通过脂质过氧化物增加和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对肺纤维化表达进行调控。
2022年31期 v.62;No.1261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丽;屈星;王晓慧;
黏蛋白16(MUC16)作为编码糖类抗原125的基因,在妇科肿瘤的免疫逃逸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内膜良性病变患者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子宫内膜癌患者之间血清MUC1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MUC16水平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筛查、诊断、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作用。但目前MUC16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MUC16对影响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及其临床诊治应用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022年31期 v.62;No.126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越;何东宁;高雯;徐林坤;田国兵;秦娆;吴东潮;
数字化牙种植导航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医学技术,能够使种植规划系统与手术实时结合,实现术中影像合成,提高手术治疗的精确性。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BCT)较传统的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更有优势,可用于数字化牙种植导航中实现图像获取,进行头颅三维影像重建,建立数字化模型以提高手术精确性;但目前该导航技术的精确性受CBCT扫描结果、种植体长度、配准误差、手术操作者临床经验、骨密度等因素影响,仍需要将相关可控因素进行改进以增强口腔种植手术成功率。
2022年31期 v.62;No.126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邹雪;张丽卿;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滑膜炎及骨破坏为特征的全身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在RA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JAK抑制剂作为新型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迅速、有效地控制RA疾病活动。JAK抑制剂可同时减少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迅速控制RA缓解、治疗达标的特点,与生物DMARD疗效相当,安全性良好;目前推荐口服的JAK抑制剂主要有托法替布、巴瑞替尼及乌帕替尼,在研究中的JAK抑制剂还有filgotinib、peficitinib、decernotinib、itacitinib。
2022年31期 v.62;No.1261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姜铜源;冀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严重的出血性卒中,早期脑损伤(EBI)是SAH后72 h内整个脑组织的直接损伤,目前被认为是SAH患者死亡和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是先天性免疫调节因子,其在SAH后表达上调,并介导效应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前体的裂解,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β的分泌,细胞焦亡效应蛋白的激活,从而促进SAH后的早期脑损伤;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表达可有效改善SAH患者的预后。
2022年31期 v.62;No.1261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