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英杰;陈楠;阿尔娜·恰依马尔旦;刘早玲;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发生与多溴联苯醚(PBDEs)暴露的关系,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构建T2DM发生的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在NHANES数据库筛选出1 425例研究对象,其中非T2DM患者1 132例、T2DM患者293例。比较非T2DM患者与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取有统计学差异的临床资料进一步进行boruta特征筛选,以明确T2DM发生与PBDEs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将筛选出的T2DM发生影响因素输入R软件,并使用R软件creatDataPartition函数将数据按照80%训练集及20%验证集随机划分。使用逻辑回归、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轻量梯度提升、自适应增强、K近邻、朴素贝叶斯及支持向量机等7种算法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将训练集输入模型进行训练,将验证集输入模型使用十折交叉验证对进行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合ROC曲线以及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进行评价,选择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成人T2DM患者71例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对效能最好的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使用SHAP工具分析高效能预测模型的可解释性,判断模型在决策过程中各个特征的重要性。结果 T2DM患者BMI、腰围、受教育程度、有糖尿病家族史比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清BDE-28、BDE-47、BDE-99、BDE-183、BDE-209浓度均高于非T2DM患者(P均<0.05),Boruta特征筛选出腰围、BMI、糖尿病家族史及血清BDE-47、BDE-99、BDE-28、BDE-209、BDE-183作为T2DM发生的影响因素纳入机器学习算法建立T2DM发生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的内部验证中,XGBoost模型AUC值均最高,且准确度、Kappa值、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位于前列,故选择XGBoost模型作为高效能预测模型。外部验证结果显示,XGBoost模型的准确度为0.702、灵敏度为0.549、特异度为0.787、AUC(95%CI)为0.674(0.575~0.773)。SHAP工具对XGBoost模型的预测情况进行解释性分析结果显示,腰围、血清BDE-47为最重要的预测特征,同时血清BDE-99、BDE-209及BMI、糖尿病家族史在模型中具有较高的重要性,而血清BDE-28、BDE-183在模型中重要性相对较低。结论 血清BDE-47、BDE-99、BDE-28、BDE-209、BDE-183为T2DM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血清PBDEs及腰围、BMI、糖尿病家族史建立的XGBoost模型对T2DM发生的预测效能较高,在T2DM发生的预测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2024年17期 v.64;No.131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彩川;张海菊;叶静萍;姚宝珍;
目的 观察P2X7受体(P2X7R)抑制剂对红藻氨酸诱导小鼠癫痫发作及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6只、模型组36只、P2X7R抑制剂组24只。P2X7R抑制剂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P2X7R特异性抑制剂A438079,模型组、正常组在同时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P2X7R抑制剂组腹腔注射红藻氨酸建立癫痫模型,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脑电图观察小鼠癫痫发作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P2X7R蛋白,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损伤情况。采用旷场实验观察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焦虑样行为,若模型组存在焦虑样行为,则进一步将模型组分为焦虑对照亚组及P2X7R抑制亚组,P2X7R抑制亚组每天腹腔注射A438079,焦虑对照亚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14 d后再次进行旷场实验。采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认知功能,若模型组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则进一步将模型组分为认知功能对照亚组及P2X7R抑制亚组,处理方式同上,持续14 d后再次进行水迷宫实验。结果 脑电图记录结果显示,正常组未出现癫痫脑电图波形;模型组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图表现出强放电功率及高振幅;P2X7R抑制剂组出现癫痫发作,但脑电图放电功率及振幅均较模型组减轻;脑电图总功率及平均振幅模型组>P2X7R抑制剂组>正常组(P均<0.05)。模型组海马组织P2X7R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2X7R抑制剂组海马组织P2X7R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海马CA1区结构完整,存活神经细胞数多,尼氏体较大且较多;模型组海马CA1区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神经细胞数量少,尼氏体数量减少;P2X7R抑制剂组海马CA1区结构、神经细胞及尼氏体数量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及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均少于正常组,焦虑对照亚组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及中心区域停留时间均少于P2X7R抑制亚组(P均<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正常组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2X7R抑制剂可减轻红藻氨酸诱导小鼠癫痫发作的强度和频率,改善癫痫所致海马损伤,且可缓解癫痫小鼠的焦虑样行为。
2024年17期 v.64;No.131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润龙;杨震杰;于天源;萨出拉;陈金平;刘志凤;焦谊;
目的 观察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即刻镇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推拿组建立轻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模拟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并缝合。推拿组在造模后7 d采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三法三穴推拿干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进行等时间的抓握束缚。分别于造模前(T_1)、造模后推拿前(T_2)、推拿后(T_3)采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评价三法三穴推拿即刻镇痛效果;评价结束后取大鼠腰膨大节段脊髓背角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嘌呤能受体P2Y12(P2RY12)、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结果 与假手术组同时点比较,模型组、推拿组在T_2及T_3时点MWT、TWL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同时点比较,推拿组T3时点MWT、TWL均升高(P均<0.05)。模型组脊髓背角组织P2RY12、p-p38 MAPK、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推拿组(P均<0.05),假手术组及推拿组P2RY12、p-p38 MAPK、TNF-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三法三穴推拿在坐骨神经损伤大鼠中具有较好的即刻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为抑制小胶质细胞P2RY12/p38 MAPK/TNF-α通路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2024年17期 v.64;No.131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威;周培华;武伦;周文波;
目的 观察具核梭杆菌与微小RNA(miR)-497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调控关系。方法 将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转染miR-497过表达质粒miR-497 mimic,随机分为感染指数(MOI)100组、MOI 200组、MOI 500组、MOI 1 000组,分别与MOI为100、200、500、1 000的具核梭杆菌进行共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497,选择miR-497表达最低的细菌处理浓度作为具核梭杆菌后续的作用浓度。取HCT11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497过表达组、miR-497降表达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降表达阴性对照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培养,miR-497过表达组、miR-497降表达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降表达阴性对照组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miR-497 mimics、miR-497 inhibitor、mimic NC及inhibitor NC,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另取HCT11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497过表达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及过表达+具核梭杆菌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培养,miR-497过表达组转染miR-497 mimic,过表达阴性对照组转染mimic NC,过表达+具核梭杆菌组在转染miR-497 mimic后与选定浓度的具核梭杆菌进行共培养,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miR-497表达MOI 100组>MOI 200组>MOI 500组>MOI 1 000组(P均<0.05),选择MOI 1 000作为具核梭杆菌后续作用浓度。细胞增殖率、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miR-497降表达组>对照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降表达阴性对照组>miR-497过表达组(P均<0.05);细胞增殖率、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miR-497过表达组<过表达+具核梭杆菌组<对照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P均<0.05)。结论 具核梭杆菌可以通过负向调控miR-497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
2024年17期 v.64;No.1319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妍;白相宇;霍峰;陈喜波;
目的 观察甲基化转移酶SETDB1对口腔鳞状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0、0.2、0.4、0.6、0.8μmol/L)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GSK3685032作用于口腔鳞状癌细胞CAL-27,MTT法测算细胞增殖活力,筛选得到GSK3685032最佳作用浓度为0.6μmol/L。将CAL-27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加入有机溶剂DMSO进行处理,实验组加入0.6μmol/L的GSK3685032处理。采用RT-qPCR法检测细胞SETDB1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SETDB1蛋白,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焦磷酸测序检测细胞内SOX7甲基化水平。结果 实验组细胞SETDB1 mRNA及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细胞迁移距离小于对照组,穿膜细胞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细胞内SOX7甲基化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基化转移酶SETDB1可抑制口腔鳞状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内SOX7甲基化水平有关。
2024年17期 v.64;No.1319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伟标;郑银海;李广柳;李伟滔;徐咏强;
目的 观察过/降表达环状RNA-STON2(circSTON2)的胰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初步探讨circSTON2在胰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分为circSTON2过表达组、circSTON2降表达组及对照组,利用质粒转染及siRNA干扰技术分别转染circSTON2过表达质粒、circSTON2-siRNA干扰质粒及空白对照质粒。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24、36、48 h时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培养24、36、48 h时,细胞增殖能力circSTON2过表达组>对照组>circSTON2降表达组(P均<0.05);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circSTON2过表达组>对照组>circSTON2降表达组(P均<0.05)。结论 circSTON2过表达可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circSTON2降表达后作用与之相反。
2024年17期 v.64;No.131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卓然;赵梓铭;贾壮壮;刘韦兵;谭丽萍;朱晓松;武俊紫;石安华;
目的 观察菟丝子乙醇提取物灌胃对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对照组、菟丝子低剂量组、菟丝子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各组均采用双侧去卵巢手术建立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在暴露卵巢后切除卵巢周围脂肪组织,不切除卵巢;正常组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处理。于建模后两周起开始给药,菟丝子低剂量组、菟丝子高剂量组分别按0.7 g/kg、1.4 g/kg给予菟丝子乙醇提取物灌胃,雌激素对照组给予非甾体雌激素己烯雌酚灌胃,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12周。采用双能X线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HE染色观察股骨组织病理形态,RT-PCR法检测股骨组织miR-21-5p,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股骨组织Fas配体(FasL)蛋白。结果 模型组股骨骨密度小于正常组、假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菟丝子低剂量组、菟丝子高剂量组股骨骨密度大于模型组(P均<0.05)。正常组及假手术组骨皮质骨膜及骨内膜光滑,骨小梁形态粗细基本一致,皮质区仅出现轻微的松质骨改变;模型组骨小梁明显变薄,间隔增宽,互不相连,排列不齐,皮质区出现严重的松质骨改变;雌激素对照组、菟丝子低剂量组、菟丝子高剂量组骨小梁间距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皮质区松质骨改变变轻。模型组股骨组织miR-21-5p表达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菟丝子低剂量组、菟丝子高剂量组miR-21-5p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股骨组织FasL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假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菟丝子低剂量组、菟丝子高剂量组FasL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菟丝子乙醇提取物灌胃对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1-5p及其下游蛋白FasL有关。
2024年17期 v.64;No.1319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礼涛;路晓光;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观察大黄附子汤对小鼠SAP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SPF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附子汤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均通过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建立大鼠SAP模型。大黄附子汤组在建模后6、12 h给予1.5 mL大黄附子汤灌胃,对照组、模型组在同时点给予1.5 mL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灌胃结束后麻醉小鼠,采集眼球血,ELISA法检测SAP标志物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及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集小鼠胰腺、肺、结肠组织样本,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对各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组织α防御素6(DEFA6)、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肠组织溶菌酶。结果 血清AMS、LPS、TNF-α、IL-6水平模型组>大黄附子汤组>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胰腺、肺、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胰腺、肺、结肠组织结构被破坏,可见红细胞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大黄附子汤组各组织病理均较模型组有所改善;胰腺、肺、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模型组>大黄附子汤组>对照组(P均<0.05)。小肠组织DEFA6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黄附子汤组<对照组,GRP78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黄附子汤组>对照组,溶菌酶相对荧光强度模型组<大黄附子汤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 大黄附子汤灌胃对小鼠SAP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潘氏细胞内质网应激、增加抗菌分子DEFA6分泌从而改善肠屏障功能有关。
2024年17期 v.64;No.1319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振发;谢锐锋;叶建国;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9-5p(miR-129-5p)、miR-140-5p水平变化,探讨两者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重型TBI患者118例作为sTBI组、轻中型TBI患者100例作为轻中型TBI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RT-qPCR法检测血清miR-129-5p、miR-140-5p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重型TBI患者血清miR-129-5p、miR-140-5p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的相关性;统计重型TBI患者术后28 d内的全因死亡例数,根据重型TBI患者术后28 d内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者及死亡者,比较不同预后结局重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TB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血清miR-129-5p、miR-140-5p水平对照组>轻中型TBI组>重型TBI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重型TBI患者血清miR-129-5p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0、-0.312,P均<0.01),miR-140-5p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κB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8、-0.361,P均<0.01)。118例重型TBI患者28 d内死亡42例、生存76例,28 d生存率为64.40%。死亡重型TBI患者入院时外科损伤严重度(ISS)评分、术中失血量、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高于生存重型TBI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清miR-129-5p、血清miR-140-5p低于生存重型TBI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ISS评分高、受伤后至手术时间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表达高为重型TB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入院时GCS评分高、血清miR-129-5p水平高、血清miR-140-5p水平高为重型TBI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重型TBI患者血清miR-129-5p、miR-140-5p水平降低,血清miR-129-5p、miR-140-5p水平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存在相关性,且为重型TBI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4年17期 v.64;No.131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展豪;冯重睿;刘建文;陈思;陈汉波;鲁明;
目的 观察早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脑出血患者40例,按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早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疗法,待患者病程满4周后增加低频rTMS治疗;早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增加高压氧及低频rTM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6周,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两组大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浓度,Fugl-Meyer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改良Bathr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结果显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大脑组织HbO2浓度均有提升,且早期组在治疗4周、6周时的大脑组织HbO2浓度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改良Bathr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6周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threl指数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早期组治疗4周、6周时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threl指数均升高(P均<0.05)。结论 早期低频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出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运动及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良好。
2024年17期 v.64;No.1319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九洲;戴燕琼;陈丽;丁健;王瑜;
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联合矫形鞋垫干预对脑性瘫痪足下垂伴内翻患儿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脑瘫足下垂伴内翻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A组)28例、矫形鞋垫组(B组)26例及PNF联合矫形鞋垫组(C组)26例。A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矫形鞋垫干预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PNF疗法。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踝背屈角度、足外翻角度、踝背屈肌力、平衡功能、步长及步速。结果 各组治疗前踝背屈AROM、足外翻角度、踝背屈肌群肌力、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踝背屈AROM、足外翻角度、踝背屈肌群肌力、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踝背屈AROM、足外翻角度C组>B组>A组,踝背屈肌群肌力、BBS评分C组>B组、A组(P均<0.05)。各组治疗前步长、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步长、步速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步长、步速C组>B组、A组(P均<0.05)。结论 PNF疗法联合矫形鞋垫干预可有效增加脑性瘫痪足下垂伴内翻患儿踝背屈角度、足外翻角度及踝背屈肌群肌力,同时改善患儿平衡能力及步态参数。
2024年17期 v.64;No.1319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彦丽;李丽;范美英;张海亚;
目的 总结1例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腺病毒脑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腺病毒脑炎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52岁,因白细胞减少2月、发热7 d入院,完善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骨髓染色体核型及免疫分型后确诊为AML,给予IA方案(阿糖胞苷+去甲柔红霉素)3个疗程化疗、行腰椎穿刺并鞘注化疗药物预防中枢系统白血病,历次复查骨髓微小残留病灶、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微小残留病灶均无异常,复查骨髓细胞学达完全缓解,给予预处理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3个月因恶心、呕吐伴头晕再次入院,查体病理征阴性,颈软,感觉共济正常。行腰椎穿刺送脑脊液检验,脑脊液DNA-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提示阳性,检出人腺病毒C型147条,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为人腺病毒脑炎感染;给予更昔洛韦粉针抗感染、输注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并停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治疗后患者未再恶心、呕吐,头痛症状减轻,脑脊液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门诊随访,一般状况良好。结论 AML患者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腺病毒脑炎临床罕见,容易误诊或漏诊,在临床中遇到移植后患者出现可疑脑部感染征象,应尽早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早治疗;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腺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应及时减停免疫抑制剂并进行抗病毒治疗。
2024年17期 v.64;No.131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颖;蔡祎琳;刘燊;易桂华;官成浓;罗海清;
目的 探讨沙培林雾化吸入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60例,根据雾化吸入给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阳性对照组及沙培林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同步放化疗标准治疗,沙培林组在同步放化疗标准治疗基础上进行沙培林雾化,阳性对照组在同步放化疗标准治疗基础上进行地塞米松雾化,两组雾化治疗均从同步放化疗第1天始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随访4年,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及中位无病生存期(DFS)。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并评估RIOM的严重程度,将Ⅰ、Ⅱ度RIOM判定为轻度RIOM,Ⅲ、Ⅳ度RIOM判定为重度RIOM,计算重度RIOM发生率;记录不同等级RIOM的发生时间。于治疗前、治疗第3周及第6周分别记录患者卡式(KPS)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雾化后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发热、真菌感染。结果 沙培林组总有效率、中位OS、中位DFS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沙培林组重度RIOM发生率低于阳性对照组,Ⅰ、Ⅱ、Ⅲ、Ⅳ度RIOM发生时间晚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培林组治疗3周及治疗6周时KPS评分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沙培林雾化吸入应用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可减少重症RIOM发生率、延迟RIOM发生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2024年17期 v.64;No.1319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举;尚委苇;李秀敏;常廷民;
目的 分析食管黏膜病变患者术前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NBI-ME下病理活检及食管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黏膜病变患者81例,根据术前NBIME下病理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情况分为病理降级者、无病理变化者及病理升级者,比较病理升级与无变化、病理降级与无变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黏膜病变患者病理升级及病理降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81例管黏膜病变患者发生病理升级15例(18.5%),病理降级10例(12.3%),病理无变化56例(69.1%)。发生病理升级的患者内镜下存在乏血管区域比例、有颗粒/结节样改变比例、病变面积均大于病理无变化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颗粒或结节样改变是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病理降级患者年龄、吸烟比例均小于病理无变化患者(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是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降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存在颗粒或结节样改变是食管黏膜病变患者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5岁是食管黏膜病变患者NBI-ME下活检病理结果在术后出现病理降级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4年17期 v.64;No.1319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明远;李娜;李道堃;邱生磊;
目的 通过根骨系统(IRS)建立三维牙颌模型,观察成人口腔正畸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牙根的移动情况。方法 收集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7例,共计164颗牙作为研究对象。在矫治前及矫治中期对患者进行口内扫描及锥形束CT拍摄,通过IRS进行三维牙颌模型重建,并将重建的矫治前牙颌模型、矫治中期实际牙颌模型以及矫治中期设计模拟牙颌模型导出,采用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模型配准。以矫治前的牙齿作为参考模型对每颗牙齿建立三维坐标系,比较牙根在三维方向(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上的实际移动量与模拟移动量,计算并比较牙根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效率;进一步将牙根移动方向细分为颊向、舌向、近中向、远中向、压低向、伸长向,比较不同方向牙根的实际移动量与模拟移动量及移动效率。结果 牙根在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及颊向、舌向、近中向、远中向、压低向、伸长向上的模拟移动量均高于实际移动量(P均<0.05)。牙根移动效率近远中向高于颊舌向(P<0.05),垂直向与颊舌向、近远中向牙根移动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牙根移动效率颊向高于舌向,压低向高于伸长向(P均<0.05),远中向牙根移动效率与近中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口腔正畸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牙根在三维方向上的实际移动量均低于模拟移动量,牙根在舌向及伸长向的移动较为困难,建议对舌向及伸长向进行过矫治设计以辅助牙根移动。
2024年17期 v.64;No.131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陆静;钱坤;马秋林;刘珮瑜;郭义红;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微小RNA-494(miR-494)水平与妊娠期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 收集妊娠期妇女182例,RT-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494。对研究对象追踪至分娩结束,以是否发生FGR将研究对象分为FGR者及非FGR者。比较发生与未发生FGR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发生FGR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182例孕妇中22例发生FGR、160例未发生FGR,FGR发生率为12.09%。发生FGR孕妇BMI、第27周血清外泌体miR-494水平、孕期增重过度比例、贫血比例、脐血流异常比例、羊水过少比例、脐带扭转比例、胎盘灌注不良比例、瘢痕子宫比例、不良孕产史比例及合并甲亢、甲减、免疫血栓相关疾病、肝内胆汁淤积症比例均高于未发生FGR孕妇,血细胞比容、血红素水平低于未发生FGR孕妇(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27周高血清外泌体miR-494、脐带扭转、不良孕产史、孕期增重过度、胎盘灌注不良是妊娠期发生FG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第27周高血清外泌体miR-494与脐带扭转、不良孕产史、孕期增重过度及胎盘灌注不良均对妊娠期发生FGR具有相加交互作用(P均<0.05)。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494在发生FGR的孕妇中水平升高,是FG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FGR发生中,高血清外泌体miR-494与脐带扭转、不良孕产史、孕期增重过度、胎盘灌注不良等危险因素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2024年17期 v.64;No.1319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龚成亮;方向;金珊;孙正涛;
目的 观察长期接受驱铜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长期驱铜治疗的HLD患儿5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Epiinfo7.5. 3软件计算获得两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年龄别BMI Z评分(BAZ)以评价儿童营养状况,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价两组儿童心理行为情况。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HLD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身高、体质量、BMI、HAZ、WAZ、BAZ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评分及心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抑郁、交往不良、体诉、强迫性、分裂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药依从性、家庭平均月收入是长期驱铜治疗HLD患儿HAZ、WAZ、BAZ的影响因素,父母文化程度、服药信念是HLD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服药依从性、家庭平均月收入是患儿身高、体质量及BMI水平的影响因素,服药信念、父母文化程度是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2024年17期 v.64;No.1319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艳飞;王宇浪;王龙江;庞轩;贾梦醒;
目的 探讨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1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各65例。对照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及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分别静脉推注0.10 mL/kg生理盐水、0.15 mg/kg艾司氯胺酮及0.30 mg/kg艾司氯胺酮复合0.30 mg/kg环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术中根据情况追加环泊酚麻醉。记录各组环泊酚消耗量,包括诱导消耗量及内镜检查期间追加消耗量,计算环泊酚总消耗量(诱导消耗量+追加消耗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5 min(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胃镜插入即刻(T_2)、结肠镜检查前即刻(T_3)、结肠镜检查后(T_4)、患者苏醒期首次睁眼时(T5)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各组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不良事件(低氧血症、低血压、咳嗽、体动)及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及流泪、激动、噩梦、幻觉、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诱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降低,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追加消耗量降低;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比较,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环泊酚诱导消耗量及总消耗量均降低(P均<0.05)。与同组T_0时点比较,对照组在T_1~T5时点SBP及DBP均降低、SpO2均升高,在T_2~T5时点HR均降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在T_1~T5时点SBP均降低、SpO2均升高,在T_2~T_4时点DBP均降低,在T_3~T5时点HR均降低;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在T_2~T5时点SBP均降低、SpO2均升高,在T_2~T_4时点DBP均降低,在T_3~T5时点HR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T_1~T_2时点SBP、DBP均升高,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T_1~T_2时点SBP升高,T_1~T_3时点DBP、HR均升高(P均<0.05)。各组麻醉诱导时间、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咳嗽、体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环泊酚复合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静脉麻醉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当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中不良反应更少。
2024年17期 v.64;No.1319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红会;朱娟;王晓秋;李佳静;武茜;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将电极片放置于双侧肺俞穴、足三里及合谷穴并连接经皮穴位刺激仪实施TEAS;对照组只连接电极,不启动电刺激。比较两组入手术室时(T0)、机械通气后10 min(T_1)、人工气腹建立后10 min(T_2)、行Trendelenburg体位后10 min(T_3)及气腹结束时(T_4)的氧合指数,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7天的恢复质量15(QoR-15)评分以及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同组T0时点比较,对照组、观察组T_1~T_4时点氧合指数均升高;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观察组T_3、T_4时点氧合指数升高(P均<0.05)。观察组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术后1 d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 d及7 d QoR-15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观察组术后1 d及2 d QoR-15评分均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应用于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改善患者术中氧合,缩短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2024年17期 v.64;No.131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健;王继成;唐静;李德中;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对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2例,患者康复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记录随访6个月内患者肺部感染再发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出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等实验室指标及出院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分。比较出现与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的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取P<0.01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对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 122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再发38例,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84例。出现与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患者年龄、出院时CRP/ALB、出院时血清NT-proBNP、出院时GNRI比较P均<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出院时高CRP/ALB、出院时高血清NT-proBNP、出院时低GNRI评分是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年龄、出院时CRP/ALB、出院时血清NT-proBNP、出院时GNRI单独预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0.815、0.652、0.724;各指标联合预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AUC为0.884。结论 年龄大、出院时高CRP/ALB、出院时高血清NT-proBNP、出院时低GNRI评分是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的联合预测因子对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2024年17期 v.64;No.1319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